登陆注册
6258900000003

第3章 知人善任的刘邦

历史反光镜

刘邦在总结自己取胜的原因时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取胜的真正原因。”

没错,刘邦以一介布衣起事,战胜攻无不克、勇猛善战的霸王项羽,绝非偶然。一个没多少文化的“粗人”,正因为用对了人、会用人,才创下了汉室天下。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刘邦性格豪爽,但不喜欢读书劳动,被父亲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他依然我行我素。长大后,刘邦做了亭长,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心志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出巡,秦始皇坐在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刘邦羡慕得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这样一个“无赖”,却得到了当地“名流”吕公的赏识。吕公有识人之明,见刘邦行事洒脱、不拘常理,断定以后必成大器,因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

称帝之路

“汉高祖斩白蛇”的故事就发生在刘邦做亭长时。当时刘邦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徒役都放了。而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刘邦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面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吧!”刘邦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巴我就篡你的尾,现在你把我腰断两截,我就在中间篡你的朝。”所以西汉传到平帝时,白蛇转为王莽,篡了汉朝。

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就是为这个哭啊。”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

以上乃传说,多半是刘邦的御用文人神化所致!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攻占陈(现在河南淮阳)后,建立了“张楚”政权。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咸阳东边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秦王朝至此灭亡。

刘邦进入咸阳城,以“关中王”自居。刘邦留恋豪华的宫殿,准备住下享受。樊哙劝他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才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刘邦到达灞上之后,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律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百姓支持。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领兵到了函谷关。见刘邦平定关中,把守函谷关,不由大怒,攻下函谷关后直奔咸阳,驻扎在了戏下(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的戏水西岸)。刘邦的属下曹无伤对刘邦很不满,暗地里派人向项羽挑拨说:“刘邦想在关中做王,将秦的财物都纳入私囊。”

项羽听了火冒三丈,其手下谋士范增也劝他趁机除掉刘邦。于是,项羽准备在第二天进攻刘邦。而刘邦走了项羽的叔叔项伯的“后门”,才消除了这场兵灾。后来,项羽又设下鸿门宴,想伺机杀掉刘邦,又幸亏项伯帮忙,刘邦才幸免于难。

鸿门宴后,项羽在咸阳城大肆屠杀,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此后,项羽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共封了十九个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现在的陕西南郑)。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楚王被尊为义帝。

分封完后,项羽让大家到各自的诸侯国去,刘邦也只好到南郑。项羽只给了刘邦三万军队,后来又有一些人追随他到了南郑,但总兵力也还不足十万,暂时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疑,也为了断绝其他王侯从汉中袭击,张良建议刘邦将通向汉中的栈道烧毁了,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项羽亦率军东归。五六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死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项羽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十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为义帝发丧为名,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刘邦东进之后,曾经趁项羽和齐、赵交战之机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阳,然后挥师东进,攻下了彭城。原先项羽打算在平定齐和赵后再和刘邦决战,但见刘邦攻下了彭城,便领精兵三万急行军赶回,趁刘邦设酒宴庆功之机,在清晨发动袭击,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在汉军撤退时,项羽又追杀消灭了十几万人。而到了灵璧(现在安徽宿县西北)东边的濉水项羽又追上,又消灭了十几万军队。项羽还抓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孩子逼刘邦就范,说他再不退兵就把他父亲煮了做肉羹喝。刘邦当真是个狠角色,居然面不改色地说到时候分他一碗!

刘邦退到荥阳之后,得到了萧何的增援部队,韩信也收拢被打散的军队会合。汉军又重整旗鼓,在荥阳的南边打败了项羽的军队,两军在荥阳一带开始对峙。后来,刘邦策反了项羽的大将英布,分化了项羽,也使项羽因为要分兵镇压而削弱了兵力。但项羽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无奈,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项羽想答应刘邦,但范增不同意,说现在正是消灭汉军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放虎归山,就后患无穷了。项羽于是又开始攻打荥阳。刘邦见范增从中作梗,就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项羽逼走了范增。

范增走后,项羽加紧进攻荥阳,刘邦也设法从荥阳突围。大将纪信自告奋勇,替刘邦向项羽假投降,让刘邦趁机逃脱。纪信乘坐着刘邦的车出东门诈降,刘邦则从西门出城突围。纪信果然将项羽的大部分军队吸引住,结果项羽没有抓住刘邦,一气之下将纪信烧死了。

楚汉双方对峙了十个多月,因为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援,刘邦逐渐占了上风,而项羽则兵源、粮草不足。项羽和刘邦讲和,以鸿沟(现在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界,东西分治。然后,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孩子送还。

项羽领兵东返,刘邦也打算领兵回关中。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说刘邦趁机灭掉项羽,因为这时项羽兵不精、粮不足。刘邦命令追击,同时派人命韩信和彭越火速集结,合击项羽。

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追上了项羽,但到了固陵(现在河南太康西)时,韩信和彭越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项羽向汉军猛烈反击,将汉军击溃。刘邦只得坚守不出,张良说如果能给韩信、彭越封地,他们定会火速进兵。刘邦马上派人许诺韩信和彭越击败项羽后封他们为齐王和梁王。韩信和彭越答应立即进兵,汉军会合各路援军共三十万,和项羽决战垓下。最终,项羽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

汉承秦制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汉朝。开始刘邦将都城定在洛阳。后来,一个叫娄敬的士卒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说刘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样,所以不应像周朝那样以洛阳为都城,应该到关中定都,这样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险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他的意见遭到很多人反对,张良则同意娄敬的建议,他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刘邦于是将都城迁到了长安。

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之后,刘邦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诏令天下,广泛求贤。汉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延续。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这是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定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一般所说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刘邦重用叔孙通整理朝纲,叔孙通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撰写了《汉仪十二篇》、《汉礼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专著,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另外,还实行分封制,即分封诸侯王到地方建立诸侯国和王国。最初,分封的是异姓王,如韩信等人。不过,到后来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芮,其他的基本被杀。消灭了异姓王,刘邦又封了九个同姓王,都是刘邦的儿子、侄子和兄弟,并誓言不再封异姓王。但后来的事实则惨痛地证明,同姓王也不见得保险,该添乱的时候也“当仁不让”,而且情节之恶劣并不亚于别人。

在法律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在经济上,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同时,鼓励生育,扩大劳动力;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刘邦还接受娄敬的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刘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

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刘邦建立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

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到高祖刘邦末年时,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文景之治”的富裕,奠定了武帝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

巩固皇权

却说当年的无赖、如今的皇帝刘邦陛下,虽然位列九五、富有天下,却一点都不轻松。事太多了,丝毫不比打江山轻松。那些功高震主的异姓王简直就是他心尖上的刺,挠得他又痛又揪心。这帮人有兵有将,本事又大,功劳又高,特难伺候。有的还心里存着这样的想法:你刘邦能有今天,老子可没少出力。凭什么你当皇帝,我做王?咱是不是该调个个儿?

这帮人已经够头疼了,另外一些不大不小的将领也不让人省心,经常为功劳大小和赏赐多少争斗不止。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也对他这个皇帝构成了威胁。权力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是个魔咒。没有的时候拼命想得到,得到了之后又得费尽心机地守住。一生都在为它钻营,不胜其累。刘邦直到死,都在为这些事操心。

为了巩固皇权,刘邦首先向异姓王开刀。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在各诸侯王到陈县(现在河南淮阳)聚集拜见时将韩信抓获。韩信大声喊冤:“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邦因没有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为淮阴侯。

第二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但事情败露,被吕后斩于长乐宫。之后,其他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被消灭,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芮。

对于其他将领,刘邦也颇费心机。一次,在洛阳南宫,刘邦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怕他以后不会封他们高官。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就问他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自己曾经想将他杀掉。张良听了就让他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他们就更不用着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当场命丞相和御史抓紧时间草拟论功行赏分封的名单。张良的计策果然奏效,众将的心都安定了。

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就连一心跟着他打天下、忠心耿耿的萧何,也遭到了刘邦的猜忌。功臣一直是种尴尬的角色,既需仰仗,又得顾忌。像范蠡那样功成之后全身而退的太少,多数还是去享受自己的功劳。而要享受就得付出代价,跟皇帝经过另一轮磨合。刘邦平定了黥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为商人牟利。刘邦将萧何关进了监狱,几天后,有大臣问丞相犯了什么罪,刘邦却为自己狡辩说:“原先李斯做秦国的丞相,凡是功劳都归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担。但现在丞相萧何却接受了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求我开放上林苑,收买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过打击元老功臣萧何,刘邦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将皇帝的权力提高了。萧何毕竟是个聪明人,最后想出了“自污”的方法来保全自己,终于让刘邦放了心。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终年62岁(虚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弥留之际,吕后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刘邦说萧何之后用曹参,曹参之后用陈平,让周勃做太尉。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你不会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自此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帝王术启蒙

知人善任——好上司的基本素质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用人。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而他自己则居中心指挥若定,终成大业。知人善任,是作为一个好上司的基本素质。能清楚地知道下属的能力,知道他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有什么弱点。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双方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用人的原则:

1.不拘一格

刘邦的领导班子里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但组合得当,就成了最有战斗力的王牌军。在职场上,学历不是唯一的用人标准,应该更多地看到潜力、能力等硬件因素。

2.不涉私情

办公室里必有“派系”。拉帮结派是人的“本能”,无法消灭。做领导,有义务抑制派系的泛滥,却绝对不能因私人情绪而影响到大局。这个人本来不是“你的人”,但又确实有本事,完全没必要压制他。职场是一个功利场,谁都不会对谁绝对的忠心耿耿,要说忠诚,最忠的只是自己。搞不好有一天他就能为你所用。再说,一个当领导的小肚鸡肠也太不成体统,怎么能赚取人心呢?

3.尊重和信任

尊重比面包更有战斗力。“人才”不会甘于做“奴才”,在现在这样一个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不会因为你是老板而无原则地受气、委屈自己。一个有能力的人,固然会要求应得的报酬,但更需要尊重。得到了这些,他会回报你同样的东西以及加倍的努力,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达成你的心愿。

既然用了人家,就应该给予足够的信任。如果一天到晚不停地猜忌,一会儿担心他钻你的空子,一会儿又觉得他以权谋私,大家都会不胜其烦。结果,只能是“逼走”人才。

4.让下属人尽其才

人尽其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用他的长处,放在合适的位置,规避他的弱项,才是有价值的用人之道。

①气量狭小的下属不能堪以大任。

②用有抱负的下属做拍档,成就大事。

③把任务交给勤于思考的下属执行。

④性情偏激者、轻易许诺者慎用。

⑤不“抛弃”中规中矩做事的人,他们做事反而不容易出差错。

⑥发掘下属的潜力。

5.会“拔”善“压”

人都有弱点,特别是一些恃才傲物的能人,性子桀骜不驯,常人很难压得住。而作为一个领导,“压”住他是“管理”他的先决条件。对这类人,使领导架子、打官腔,是不管用的。一不小心让他造了反,就得不偿失了。像韩信这样的能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就曾经干出过“威胁”刘邦的事。因此,好的领导应该会“拔”——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拔高他、提升他,让他更充分地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也领悟到领导的用心良苦;还得“善压”——明白在什么时候灭灭他的嚣张气焰,直接攻击他的软肋。他们所得意者,无非就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再强的专业能力,也不是无懈可击、全无对手。

当个好领导,是一门学问。知人善任,也是为人上级者成就自己的重要手段。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汪精卫第2卷:粉墨登场

    汪精卫第2卷:粉墨登场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 白宫200年内幕

    白宫200年内幕

    本书记述了历代英王及王室成员的政治活动、家族背景、家庭生活、性格爱好、婚姻恋爱以及宫廷轶事等。
热门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陈默天堂

    陈默天堂

    多少人在爱情的迷途里,完好无损的进来,狼狈不堪的离开。廖仲北:我怕我一生无法站立,连亲吻你的额头都让你俯首。陈默:那我就屈膝,每日与你四目相对。路徒:反正,我是你的。纪里:最怕你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廖仲西:对不起,没遇上他之前我以为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真的,我都打算好了,你怪我吧。黎唐:我不怪你,爱他的同时要记得好好爱自己。叶茶:我喜欢你,不管还要再等上多久。徐璟:我后悔了,我是真的想过要和你过余生的。井绪:我帮了你那么多,你帮帮忙喜欢一下我可好?伍川森:巧笑倩兮,深烙我心。宁倩兮:我已如此,不值得你垂青。仲或:想让你长伴我身,奈何终其一生,只幸得一吻。
  • 远古穿越:兽夫别太污

    远古穿越:兽夫别太污

    长晴穿越到了远古部落,白发白肤的她被当地原住民视为异类。同居人是个兽人,老实又能干,待她非常好,长晴无以为报,想方设法的去给他物色漂亮的兽人姑娘。他却一门心思想把她压倒。她怒了,“你够了没!”他无辜的眨了眨眼,“还没开始,怎么够?”
  • 花香中开放的是你含笑的样子

    花香中开放的是你含笑的样子

    主要把一些古风文文集在一起,有自己写的,也有收集的,不喜勿喷
  • 真仙问

    真仙问

    一只手摘下日月星辰,一把剑削平天地万界。万古悠悠,红日西沉,碧海青天明月升。这个世界,群雄逐鹿,诸神乱天,战火风起……问苍茫大地何处生仙?!少年自昆仑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暗帝雪

    暗帝雪

    4月4日,她一头白发,三岁被父亲抛弃,母亲有说不出的苦衷,神秘少年的收留,给予她重生。她睿智,狡猾,灵动,却又孤独夏尔魅族亲王,猫族族长,鬼府老大……惊若翩鸿,强势崛起自己的势力,用一己之力,嗜血复仇所有伤害过她的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她与他心心相印,到底为何决裂?本誓要冰封内心。可那和煦温润的猫族少年为何又让她沉沦?为她而死,为她而生,她,只有愧疚。24岁那年,谁,永久冰封?谁,守候在墓碑旁?又是谁将时间冰封,等待……一千年,穿越时空的一千年等候,谁能不离不弃?
  • 重生之远离贵婿

    重生之远离贵婿

    上辈子,云娉婷带着遗憾离世。重来一生,她只想远离那个风光霁月的男人,护得家人和他一世平安喜乐。谁知,那个男人温润翩然从容淡定的优雅表象下,藏着一颗既闷又骚的心,她不收了他似乎还不行呢!
  • 紫冥神戒

    紫冥神戒

    “我要屠尽红衣门!”那一年他15岁,面对的是强他百倍的杀父仇人。年少的他弱小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弱小向所谓的命运妥协,独自一人持剑行走天下。出古族!入夏宫!屠红门!他本是紫冥神戒的继承人,谁知却因紫冥神戒被逐出古族!他遗忘所学,自休五行之术,只为夺回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 琉漓笺

    琉漓笺

    曾经的我们会有一段往事,如雾般在心头拂过,朦胧且久久不易消散。每当回首都会感觉到不真实。是什么让人感到孤寂悲苦,又是什么让人感到幸福。随着风去看看那过去的往事。回忆给人的不止是感触,更是心灵的悸动。为了执行家族任务而穿越时空的少女,在不属于自己的时代展开了不一样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