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的研究正是基于对这个现实问题的思考。
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被这些理论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本书作者放弃了这种假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就业能力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源于高等教育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以及与政府的教育政策密切相关。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这种理论假说不是否定人力资本理论,而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就业能力假说正确与否需要实践的检验,本书的检验来自于对北京某高校的典型调查。从就业率的角度,该校研究生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本科生处于就业困难状态,专科生处于就业危机状态;从就业结构的角度,该校就业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单位性质分布所反映出来的就业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从总体上证明了以下几点:通过高校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工作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对于就业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政府的扩招政策引起的相对就业能力下降与就业结果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程度由于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从总体上证明了就业能力假说的基本内容:从单个大学生的角度,就业结果取决于其就业能力;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就业结果取决于其相对就业能力。同时,就业能力对于就业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受到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要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以劳动力市场为参照物,从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创建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灵活调整就业观念与就业意愿,采取积极的就业行动。政府应从招生规模、财政制度、教育评估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