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700000002

第2章 掌握演讲要点

在重要演讲之前,演讲者一定要先在心中对主题反复斟酌,把演讲准备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确定演讲的主题

限定主题

贪心会导致失败。一旦选定主题,就得开始考虑主题的范围应包容多广。范围限定之后,一定要严格遵守,如果你无限制扩大主题范围,将会得不偿失。

失败的演说往往正是因为讲的事情太多、太杂,使听众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内容上去。那么,他们对你的话还会有聆听的兴趣吗?要点愈少愈好。

例如谈到去公园游玩的话题,演说者太过于热心,往往会把公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巨细无遗地介绍给听众。殊不知这样讲,听众根本不可能跟上演说者的叙述速度,顶多在脑中留下一片模模糊糊的印象罢了。但是,如果你把公园中最有趣的见闻,或者公园某一情趣最浓的部分,一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予以介绍,那么听众就可以产生突出的印象。

无论任何主题,都不可忽略要点的把握,限定主题的范围,计算安排好时间,进行恰如其分、恰如其时的演说。

如果是限时5分钟的演讲,则要点最好只定一两个;30分钟的演讲,要点最好不超过四五个。事实上,长时间的演说,能把四五个要点阐述清楚,并不多见。

精选主题

只描述一个主题的表面现象,比深入挖掘主题要容易得多,然而这是投机取巧的简单把戏,极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挖掘主题”就是要你认真想想: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印证?正确地说,你的论点究竟是要证明什么?事实又是怎样发生的?

这些都是准备阶段必须认真推敲的。只有如此,听众才能产生期望。在一个主题的四周,应至少有100个以上不同的看法,而这100个看法中,只要选取10个加以整理即可,其他90个都可以放弃。

准备要充分,但不意味着永无头绪,要尽快选择好演说主题。你千万不要在演说的前两天才开始着手决定主题。话题决定愈早,也就愈可以提早对主题培养起潜意识,这是非常有利的。

诺曼·托玛斯说:“在重要演讲之前,演讲者一定得先在心中对主题反复斟酌,把演说准备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么一来,无论你在街上行走、看报、睡觉或起床,都可能会发现有利于演说的生动事例,也可能发现某种演说技巧。”

多举生动实例

第洛德夫·弗利西在其著作《文学作法》中以“真正耐读的书,只有故事为开篇。事实上,发行量大的杂志,其文章都是以纯粹口语文体写成的,文章中穿插许多传闻轶事及对话。由此可见,将一些必要而有趣的故事引入到演说中去,听来一定津津有味。

一位拥有数百万观众的节目主持人皮耶曾向记者表示:“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深切体会到惟有举证实例,才能使思想表达清晰明了、引人入胜、具有说服力。我的秘诀就是为证明我的重要论点而举出生动有力的实例。”

但是,实例的选择和运用也不能良莠不分,引而无类。我建议你遵循下面五个原则:

1.要有人情味

应当说,自己的事例是最容易生动具体地发表出来的,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但是一些人受到常识性禁忌的约束,不敢或不屑谈自己的事。你应毫不犹豫地谈论自己的经历,听众是不会产生反感的。主张“不要谈自己的事”是骗人的,也是不明智的。

除非你的话非常带有挑战性,并且过分以我为中心,否则听众是不会对你个人之事缺乏兴趣的。千万不要忘记,这是容易引起听众共鸣的最可靠的手段。

2.使用真实姓名,将事实个性化

如能将事件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的姓名和职务说出,如果不方便说出,也可用假名来代替,例如张三、李四等一般无个性的名字,这比代名词的效果要好得多。

有名字就容易有所区别,也会形成有个性的真实印象。杜洛夫利西说:“有名字的故事最具有真实性;隐名是非真实性的作风。想想看,读一本没有任何主角名字的小说,会有怎样的感受……”

3.交待要清晰分明

事例的交待要明确、清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究竟怎样做呢?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原则很适用:(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5)事件发生的原因。只要你将这些要素交待清楚,你的演说就会给听众以具体、真实的感觉。

利用对话使演说更生动

现在举一个运用人际关系法则成功说服一个易怒者的实例。

第一种叙述方法:

刚才有一个人来办公室找我,商谈上周替他安装电器一事,因为电器显然不佳,他很生气。我告诉他,我们一定负责维修好,他的怒气才稍稍缓和下来,因为他了解了我们公司会尽力帮助他。

第二种叙述方式:

上周二,我办公室的大门忽视被人一脚踢开,我吃惊地抬头一看,原来是顾客查理·布洛夫,他怒气冲冲地向我走来。我还来不及请他坐下来喝茶,他就咆哮如雷地吼道:“艾德,我警告你,这是最后通牒,请你赶快派车拉回那台洗衣机。”

我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不像话,你们的破机器”,他又开始大声吼叫。“衣服一放进去就被绞在一起,我的太太也总觉得倒霉,直唠叨我不会买东西。”他愤慨地敲着桌子,水杯被震落到地上。

如此叙述顾客的神态、心理,栩栩如生。而第一种叙述方式相形之下是何等的抽象,原因就在于人名的有无,细节的描述是否具体,采没采用对话这一手法。

虽然演说不一定都要插入对话,但具有某些情节和冲突的事例,直接引用对话,会产生生动的效果。如果演说者有模仿的能力,改变一下腔调,会更有情感。使用对话来增加亲切感和真实性,听众仿佛是和演说者同在一桌上用餐一样,不会让人感到是听学术报告,或是话筒前的大声朗诵。

用手势、动作、表情把演讲视觉化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我们所得到的知识有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官接收的。例如,宣传效果极佳的大众传播。演说既属于听觉技术,也属于视觉技术。

有效而具体的表达的最佳方式,就是诉诸听众以视觉形象,你想,如果教人打高尔夫球,连续讲述几小时的原理和方法,听众要打瞌睡的,但是你在球场边讲边示范,人家就会认真去听去看。

在一次工会会议上,一位成功运用视觉形象的演讲者毫不留情地批评有关工会的错误,把检查团的绅士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与之引比,连影视演员也会黯然失色。他的演说泼辣尖刻,生动形象,使人毕生难忘。

这也正如中国谚语所云:百闻不如一见。

使用具体、亲切的语言

实际上,凡能引起听众听讲欲望的演说者,都善于在形象化的修辞上花功夫,当然不是塑造模模糊糊令人无聊的形象。

古代的谚语很富有形象色彩:“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倾盆大雨”等。再如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像狐狸般狡猾”、“像图钉一样无声地钉下”、“像煎饼一样扁平”、“像岩石一样坚硬”。

林肯总是喜欢用视觉性的语言来描述事物。有一次,一份冗长而繁琐的文件送到总统办公室,林肯颇为不快,但他没有用枯燥、无味之类的话来形容,而是说:“对于如何选购一匹良驹的报告书,我并不希望在报告上写明马尾有几根毛,只要提供判断良驹的方法就足够了。”

不要忽略细节。《文体要素》的作者威廉·S·朱利亚说:“学过作文技巧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一致看法的话,那就是详细、明确、具体地描写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法国哲学家亚洛说:“抽象的概念不论任何情况都不符合文章需要,你应当多多使用桌子、椅子、石头、金属、动物、男人、女人等具体事物来充实。”

如果你是演讲者

演说者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

活力———朝气———热诚

以下几个原则能保证你做到这一点。

选择经过深刻分析的演讲材料

演讲者首先要有对主题的热情火焰。

前意大利驻美大使查理·欧绪本·奇尔曾被问到如何才能成为受听众欢迎的演说家之事。他回答如下:

“人生往往峥嵘岁月,使我无法不为之感动,在我心中怀有与听众分享这种喜悦的强烈表达冲动——如果每一个演说者都是这样想的话,他的听众决不会麻木不仁”。

比如,在训练班学习的福林先生,就曾试以华盛顿为题发表演说,虽然他到处收集材料,绞尽脑汁去准备,结果讲出来的东西像说明书一样平淡无味,没有条理,没有高潮的激情。两周后,福林先生在路上被人碰坏了车子,肇事者又逃之夭夭,因而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损失不小,他也气得发疯。正是这一冲击给了他一个亲身体验的话题。平时他讲华盛顿是那样蹩脚,但一谈起他车子被撞坏的前因后果,他则像火山爆发一样的慷慨激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当他以此内容演说时,一改过去呆如木鸡的常态,生龙活虎、侃侃而谈。赢得满堂喝彩。

这表明,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一面,这又无须外求——可经由自己的意识形态来表现。对于经常思考、经常接触的东西,你必定感受最深,谈起来也自然成竹在胸。

的确常有人抱怨自己无什么强烈爱好和兴趣,总觉得没有可供演说的材料。其实这是妄自菲薄。人们所缺乏的不是演说材料,而是对材料的热心和兴趣。

比如你对鸽子有兴趣,那么你可以到广场看看鸽子,仔细观察,由衷欣赏;喂喂鸽子,体验一下乐趣;到图书馆看看有关鸽子的书籍。在此基础上,你再谈论鸽子的话题,一定会兴致勃勃、情趣盎然。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你对一件事了解得愈透彻,你的态度就愈执著,情感亦会愈炽烈。

情感的再生

不要压抑真实的情感。

假如你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向听众说明你因开车超速而被交通警罚款一事,虽然冷静、客观地陈述了始末,但听众不会与你产生共鸣,他们想知道的是你当时的心情以及警察给你的感觉。所以,你应把当时的感情再生出来,传达给听众,那必然是一场生动的演说。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害怕在别人面前表达真实情感,压抑的情绪从不宣泄,真是怪事。为什么要把心中燃烧的激情扑灭和隐藏起来呢?你应当向听众描绘出你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憎,以期引起他们的关怀或同情。

热情的来回

在特定的演说场合,说话者即是指挥者。当你即将面对听众演讲时,应该充满自信地站到讲台上,绝不可有像上绞刑台一般的心情。先深深呼吸,身体不要靠在讲台上,脚步轻盈,抬头挺胸,让听众感到你有什么新鲜愉快的事要讲,从而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时,你在听众心目中就会占据具有权威的指挥官的地位。正如詹姆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要表现出像个演讲的样子。”

如果你的声音能大些,让最后一排的听众也可清晰听到,那会更好。你还要明白,声音也是激励自己的要素之一。在必要的时候,再加上一些手势,效果会提高。

雷亚多夫妇在其名著《有效的记忆术》一书中对罗斯福总统作了这样的描述:

“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都倾注满腔热情。即使他根本不感兴趣的,他也会巧妙地表达出热心。”

希望你务必牢记:

只要表达得很有热忱,你本身也一定充满热忱。

配合听众

演说必须配合听众。

以下介绍在演说者与听众之间建立强烈情感热线的简单而有效的法则。

将听众关心的事情编入

诸多演讲大师的成功要素之一,即是把当时当地的特殊性材料编入到演说之中。经验证明,与听众切身相关的事物必定能使听众全神贯注,演讲者借此也一定能将自己的意识顺利传达给听众。

演讲者的成功正是在于他明确听众听讲的目的。即听众期望你能提供解决难题的知识、态度和方法。知此,你才会寻找到听众的真正疑惑和需求,也才能有的放矢地演说。如果你是位会计师,你可以谈有关申报所得税的最简易方法;你是位律师,则不妨教听众如何写有关法律的文件……这些话题都是本人专业范围的知识,故你有权威性的发言权,听众也会大受裨益。英国新闻界的威妆·伦德夫·赫斯特(亦为美国大报业的经营者)在被问及怎样的话题能吸引听众时,他回答:“就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他正是在这一单纯的真理上建立了他的新闻王国。

作为演讲者,抓住与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听众才能对你有热切的期望。如果心中没有听众,以我为中心,听众就会感到事不关己而看表、张望,出现不耐烦的表情。

正确诚恳的评价

听众是由一群个体组成的,他们会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演说产生反应,如果你不尊重他们,听众就会愤怒。所以,如果听众有值得称赞的表现,就应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这样一来,就等于拿到了自由出入听众心理的通行证了。当然,赞扬有赞扬的技巧,否则弄巧成拙。因为过分奉承亦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

伟大的演讲家琼斯德比认为:“你说的应该是听众想不到、你居然知道的事。”

例如,有一位演说者发现听众是俱乐部的会员,其中有曾担任过国际总会会长的,有担任国际总会经理的。于是他针对一般会员不甚知道的特殊之点,这样说道:“贵俱乐部分会,是此会的十万零一千八百九十八分之一……”听众顿时坠入五里雾中。“为什么我会说出如此肯定而精确的数字呢?这是因为,你们的俱乐部曾出现过担任国际总会会长和经理的人……这是霍布斯博士详细推算出来的。”

但是,若改说“在座的都是有教养的”、“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十分荣幸见到你们,因为你们一向给我好感……”则如此露骨的曲意奉承会倒人胃口,不如说些发自内心的赞美语言比较实际些。

摸清你与听众的共同点

与听众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演说与会话都是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所以最好尽快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如果你是应邀演说,也不应例外。在德堡大学毕业典礼上,前英国首相麦克来伦的开场白就抓住了听众的心:

“感谢各位对我的欢迎,虽然作为英国首相在这里发表演说的机会的确不多,但我并不认为只因我是英国首相才被邀请。”

然后,他回顾了自己的家世,告诉听众,他的母亲正是出生在本州的美国人,而他的外祖父,即是印第安那州德堡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

在演说伊始,你当全力创设一种与听众情感交融的人际关系,然后再发展这种关系。下面再介绍一下有利于与听众情感沟通的好办法:使用听众的名字。

在一次会议上,人们发现一个人很奇怪,他不停地询问出席会议的“特殊人物”的名字:“那位穿蓝色西装的男士叫什么名字?“戴碎花装饰帽的小姐是谁?”这仅仅是他的好奇心吗?不。当他站起来演讲时,一切才真相大白,原来,他把刚才问到的名字,连同他们的风采,都很巧妙地编到他的演说词中。结果,那些被编入演说词的人们兴高采烈、得意洋洋。这是一个简单的技巧,但能使演说双方一拍即合,骤然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称呼人家名字时,一定不能叫错,更不能张冠李戴,否则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同时,你要充分表达出使用几位人名的理由,所显示出的恭维要有分寸,千万不能过度,也不要因抬举几个人而伤了大多数人。

还有,对听众的称呼,与其用第三人称的“他们”,不如用第二人称的“你们”,这样会使听众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状态。不过,尽管“你”或“你们”的使用具有情感沟通的桥梁作用,但不适合于任何场合。如果说话者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或者在教室上课时,就最好避免用“你”或“你们”来称呼,应该改称“我们”,这样更为亲切。

让听众充当演讲中的角色

演讲,顾名思义,有演有讲。那么,你是否想过运用戏剧舞台的表演技巧,将听众吸引到演说词的情境中去,让他们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呢?或者干脆指定一两个听众,临时当个帮手,这对加强听众的注意力,提高其兴趣,是一个上乘之法。

曾有一个演说者,想要向听众说明从踩刹车到车子完全停止之间的行车距离。这个问题仅靠演说者的话,往往是极抽象枯燥的。所以那位演说者就请一位坐在最前排的听众站起来,协助他说明车距与车速的关系。被指定的听众拿着卷尺站在台上,按着演讲者的解释前进或后退。看到这个情况,我们相信演说所要表达的论点一定已深入人心。那卷尺不仅具体表现了演说者的观点。同时也具有与听众沟通的桥梁作用。

为达到让听众扮演一个角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向听众提出疑问,启发他们去思考回答。通常,演讲者会先让听众重复一遍自己的话,或者要他们举手回答提问。《富有幽默感的作文与说话》的作者巴西·H·怀汀一再强调:“要让听众直接参与表决,或让听众帮助解决问题。”并且认为:“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向,如果你用背诵讲稿的方式去演说,则所得到的听众反应必定不会强烈,应把听众当成你共同事业的合作伙伴。”我很赞同把听众当成“共同事业的合作伙伴”这个观点,这也是了解本案的一个重点:“要让听众扮演一个角色”和“给予听众共同经营权”一样。

不要自以为清高

演讲以怎样的态度与听众沟通,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建议你采取低姿势。

欲建立与听众的良好沟通关系,以诚意为首要条件。诺曼·V·比尔给予一位缺乏演讲吸引力的传教士有益的忠告。首先,他问传教士,每个礼拜日早上传教的时候是以何种态度出现?是否真心诚意想要帮助那些信徒?是否把他们看做是低手自己的一群?

比尔博士说他站在讲台上之时,对每一位听众都一视同仁。假如你以有良好教养、有社会地位或拥有较大的权力的态度和腔调对听众讲话,是会受到排斥的,因为对听众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反应。

美国缅因州所选出的国会议员艾德曼·S·马斯基在波士顿的美国法律协会演讲时,就曾采用了低姿势的技巧:

“今天早上,当我得知被要求演讲时,真是惶惑不已、惴惴不安。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人士都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不知怎样谈这个问题才好。第二,在这样的早餐会上讲话,我无法做充分准备,说错什么话会使我难堪。第三个原因,就是演讲主题尚未确定。我想和各位讨论的,是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到底对人民有什么影响力的问题。既然我从事政治活动,那么人民中间自然对我有两种不同的对立意见。而面临这种困惑,我像迷途羔羊,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马斯基议员以此为前言导入正题,发表了他无懈可击、非常成功的演讲。

态势语的作用

态势语是诉诸听众视觉器官的无声语言。根据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研究。人从视觉渠道获得的外部信息,约占人所获得的全部外部信息的80%。人的大脑左半球专门接受有声语言信号,即形象信号。所以,大凡富有语言交际经验者,不但注重口语的表达,同时还极为重视态势语的运用。在演讲中,恰当地运用态势语,对于补充、强化口语表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态势语能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

在口语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的情况下,运用态势语能起到印证和强化口语的作用。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1.在演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态势语来加强口语表达的效果

例如,列宁在演讲时,两眼凝望听众,精神饱满,习惯用右手下劈来加强语气,或者把手臂有力地伸向前方,表现出自信和坚毅。列宁的演讲之所以能使听众达到痴迷的程度,除了他的口语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之外,还得力于他对独具个性的态势语的运用。

2.在演讲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态势语来表达效果

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听众的复杂心理,有时候,演讲者即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口语的表达技巧,尚且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就有意识地借用态势语来感化或震慑对方,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哭泣、逼视、瞪眼、挥动拳头等态势语,就具有这种作用。

态势语能对口语加以补充

在口语还没有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很完整的情况下,态势语的运用,可以起到限定或延伸口语的作用。

1.用态势语限定口语的语意,使它更具体,更清晰

例如,演讲时,当讲到“中国要开放,中国再也不能给自己划一个自我封闭的圆圈了”,同时用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圈,就使语言更形象了。

2.用态势语来延伸口语的语意,使它更丰富,更完整

在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上级领导代表组织把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下级,在慎重、严肃的谈话之后,领导同志会有力地、久久地握着下级的手。这一手势语,延伸了口语的语意,“说”出了口里没有说出的话,传递了信任、鼓励、愿望的信息。

3.态势语在特定条件下可取代口语

在演讲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者表达一个不便明言的事实,没说一句话,全由态势语取代,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到激情奔放的内容时,演讲者摊开双臂,手势上扬,目光炯炯,停顿片刻,就会给听众以强烈的感染。在讲到悲哀的内容时,演讲者双眉低垂,面露戚容,停止不讲,听众也会怦然心动,跟着悲伤起来。

4.态势语可加强口语信息的可信度

有些演讲者由于心情紧张,致使语音走调,内容遗忘,从而削弱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而如果演讲者表情轻松、神态自然,那就可以稳定听众情绪,增加口语信息的可信度。因为听众不只是在“察言”,也在“观色”。身姿、手势、表情的自然流露,具有更多的真实性,听众从演讲者的态势语言中印证了口语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增强了口语信息的可信度。

态势语的特点

归纳起来,态势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约定俗成

态势语所以能起到“语言”的作用,就是因为某种动作、表情所表达的意思,是约定俗成、大家公认的。例如,双手平摊,是“无可奈何?’的意思;一手叉腰,一手上托,大有“瞧我的”之意;低头弯腰,两手交叉而下垂,是“害羞”的意思,用于女性在受到夸奖或对别人有所请求之时;双手叉在胸前,颇有包打天下的气派,是自负的表现。这些姿势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世界上大体相同,因此不能随意更改,只能按照习惯使用。

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是演讲态势语与戏剧、朗诵等文艺表演形式中态势语的差别之处。在演讲会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演讲者动作夸张,幅度过大,或者化妆太浓,服饰距离生活太远,因而使人感到他不是在演讲而是在表演朗诵。朗诵和戏剧这些文艺表演形式的动作、姿态乃至表情都是高度艺术概括并且相当夸张了的,在有的戏剧中甚至是“程式化”了的。我们想一想京戏中旦角哭起来用袖子一遮脸发出“喂呀……”的声音,就会明白那种哭距离生活是多么远。然而演讲并不是表演,“演讲”之“演”是发挥、铺叙之意,而不是“表演”之“演”。演讲是一种讲话方式。演讲者希望与听众交流目光、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演讲者要求听众的绝不是“欣赏”而是“信有”。因此演讲的态势语虽也要在生活基础上进行加工,但绝不能夸张到“戏剧化”的程度,而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

具有依存性

态势语必须与一定的时代特征、民族心理、地域方位相适应而存在,这是我们判断态势语运用是否适当的三把尺子。

1.民族性

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态势语言存在着因民族、国家而异的许多特点。有民族差异性的态势语是纷繁多姿的。例如:

表示肯定、赞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用点头的动作,但在保加利亚和尼泊尔等国却是摇头,萨摩亚人用抬眼眉表示同意,塞孟人以头往前冲的这种姿势表示肯定。

表示否定、不赞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是用摇头、摆手的姿势,而保加利亚、尼泊尔等国却是点头。希腊人表示“不是”,是指头猛地向后一挺,同时要比较严厉地瞪瞪眼睛。奥维崩达人表示否定,要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如果表示坚决反对某人意见,非洲人会用右手指头反复刮动右耳耳壳。中国俗话说的“摇头不算点头算”,在某些民族那里就变得复杂了,比如斯里兰卡人,表示否定或不赞同要用力摇头,表示肯定或赞同要微微摇头,只有表示“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才点头。

表示吃得很饱,中国人就用手掌抬高到齐脖子的地方,动作与俄罗斯人相仿。法国人是把手掌抬到嘴唇上边快到鼻子的地方,而如果在中国,这一手势则容易被人理解为食物有异味。中国人生气、急躁时,常跺脚以示不满,而德国人却用跺脚来叫好,等等。

2.时代性

由于某一时代的生活风貌、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和政治背景等,会对一些态势语的形成或改变产生影响,这样,就可能使这些态势语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社会性

很多种态势语和往常的服饰一样,其款式、色调等和人们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地域、环境等社会因素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都可以构成社会学的单位,它们随着社会功能的分化而形成其特殊的流通圈。比如:

犹豫不决、局促不安时,男人会抚摩下巴、胡须,年轻一点的也许会“抓耳挠腮”,而女人绝不会有这类动作。提到“某人胖”,男性除将两手掌分别置于体侧、向内作弧形外,还可以用一只手掌在距肚皮相当距离处作微微滚动状。后一种动作,女性是不做的,这是“性别”变项造成的差异。至于“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宗教信仰”、“地域”等变项造成的差异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态势语的运用

一个演讲者从上场到下场,除了通过语言表达演讲内容外,还需要靠表情和动作等态势语作为辅助。表情和动作包括仪表风度、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方面。它们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

仪表和风度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身材、体型、姿态,也包括服饰打扮等,在这里侧重于指演讲者的外表形象。风度,是人的言谈、举止、神情、姿态等方面总的表现和风貌,在这里侧重于指演讲者的思想文化素养、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禀赋、性格、气质、脾气等在言谈、举止、神情、姿态等诸方面的外化表现。自然,这种区分只是就其大体而言,并不十分严格。仪表并不完全否认精神方面的因素,风度也要通过人的容貌、姿态体现出来。

演讲者的仪表、风度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说,仪表风度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就很受人们的注意,那么,演讲者的仪表风度,就更受听众的关注。可以类比地说,一个演讲者和一个影视演员或戏剧演员一样,在仪表风度上都要受到听众和观众的严格审视和评断。孙中山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演讲者“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应该是“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还没开口即使全场有肃穆起敬之心”。他认为,演讲“最忌轻佻作态”,要“处处出于自然,有时词旨严重,唤起听众注意,切不可故作惊人模样。”

演讲的实践表明,演讲者的仪表、风度是最先为听众所感知的对象并形成听众的第一视觉印象,这种印象往往初步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一般说来,一个仪表端庄、风度优雅大方的人,容易有比较好的“台缘”,发生正效应;而一个举止粗俗、容貌猥琐的人,则较难得到听众的合作,也容易产生负效应。

对演讲者仪表风度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举止礼仪等三个方面:

1.身材容貌方面

这主要是指人的自然条件。它包括身材的高矮、体型的胖瘦、容貌的俊丑,以及人的精神面貌。这些都是由演讲者固有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同后天的营养、锻炼等也有一定关系。

许多政治家、革命家的演讲,之所以能使听众陶醉、入迷,除去演讲内容的感召力之外,与他们英俊的容貌,潇洒而稳健的举止是分不开的。那么,身材、容貌欠佳。甚至有生理缺陷的人难道就不能登上神圣的讲坛吗?当然不是。生理条件并非影响演讲效果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美好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以及深厚的学术理论造诣。

2.服饰打扮方面

服饰穿戴,也属于仪表风度的范畴。俗话说:“佛要金身,人要衣妆。”演讲者注意自己的服装、发式甚至饰物的佩戴,对于演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对服饰打扮的一般要求是:一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职业和身份等,服饰打扮要得体、协调、适中、和谐。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使听众生出憎恶或难以名状的感情。二要符合自己的脸型、肤色、身材的特征。鲁迅先生对这个问题,曾经从审美意识的角度,阐述过十分精辟的见解。他说:“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当然,每个演讲者在决定自己的服饰穿戴上。有充分选择的余地,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不必拘守成规。三要符合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和民族审美意识。从各个时代的演讲者实践来看,他们的服饰穿戴无疑是受着当时的时代社会风尚制约和影响的,是体现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欣赏习惯的。四要符合演讲内容、具体演讲环境和场合的氛围。服饰打扮应该同演讲的内容相吻合。如果演讲内容是严肃、郑重的,或愤怒、哀痛的,穿深色或黑色衣服就比较合适;如果演讲内容是欢愉喜悦的,穿浅色衣服或色彩明快鲜艳的衣服就比较合适。服饰打扮还要注意与具体演讲环境、场合的氛围相适应,以保持和谐、协调、平衡。

3.举止礼仪方面

对演讲者举止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不卑不亢,雍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失身份。听众对演讲者傲慢的态度、轻佻的作风、随便的举止极为反感。因此,演讲者在登上讲坛前后,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礼仪。中国民间有这样的谚语:“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些是很值得借鉴的。我国老一辈的爱国教育家、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学校门口安放了一面镜子,专门为教师、学生整容、理装。他还亲自题写镜箴,作为校规:“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也应该成为每个演讲者的座右铭。

面部表情和手势

面部表情是演讲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在面部的自然流露,并影响到体态的动静趋向。手势是人手受思维语言、情感的驱使而做出的各种连贯或断续动作。这种通过面部表情、体态、手势等进行的思想感情交流的手段,习惯上称为体态语言或态势语言,又称“无声语言”或“非语言信息”。态势语言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比有声语言更明确、更有感染力,也更容易被接受。

对演讲者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是:

1.面部表情贵在保持自然

演讲者丰富的面部表情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但表情的动人之处还在于自然,自然才显得真挚,做作出来的表情显得虚假。

演讲者的面部表情要保持自我的“本来面目”。具体说来,面部表情有三忌:

一忌拘谨木然。拘谨木然,会影响演讲的感染力和鼓动力。有的演讲者死盯着讲稿不放,或者上台后仍然苦思冥索,目不斜视,像小学生背书似的背诵讲稿,面部表情淡如清水,冷若冰霜,呆板僵硬。听众对此讥之为“铁面人”、“白雪公主”。

二忌神情慌张。有的演讲者惊惶不安,手足无措,面红耳赤,青筋绽露,“战战兢兢,汗出如浆”。这样自然难以传达出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内心情感。而且会影响听众的情绪。

三忌故作姿态。故作姿态的人虽有感情的表露。但是不真实、不自然,并不会真正感染听众。有的演讲者讲到得意处,自作多情,发出一阵假笑。使听众莫名究竟,感到腻味。矫揉造作的面部表情还会使听众感到滑稽或虚假,降低对演讲者的信任感,影响演讲效果。

2.面部表情应随着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情绪发展而变化

表情不仅要自然,而且还应该丰富、生动。既顺乎自然而又富于变化,一笑一颦,一蹙一展,都能够和演讲的内容合拍。把听众引入演讲者所希冀达到的形象、感情、理性的各种境界。或者把听众的情绪由低潮引向高潮,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可是,有的演讲者不管演讲内容的蕴涵多么博大精深,演讲的思想感情多么丰富多彩,都始终笑口常开,活像一尊弥勒佛,这样自然也不会得到听众的青睐。

3.演讲表情中最重要的是眼神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眼睛的表情达意起着关键的作用。早在古希腊时代,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论述过眼睛能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出人的各种思想感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有一句名言:“眼睛叫做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眼睛反映出来。通常,愤怒便睁目,思虑便凝眸;双眉深锁,就表示忧愁;含情注视,就表示祈愿;眉目骤张,表示惊异;眉目低垂,表示岑寂,等等。善良、坦荡、忠诚、天真,眼神专注、明澈;奸诈、虚伪、嫉妒、狭隘,眼神诡谲、狡黠,等等。因此,演讲者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辅助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炽热的情感,引起听众的注意,使听众透过这心灵的窗户,窥见演讲者的内心世界。

那么,在演讲实践中,应当如何运用眼神呢?

一要尽量看着听众说话。脱稿的演讲应该如此,不脱稿的演讲也要尽量如此。这样才能使听众看到演讲者的目光,看到你内心的真情实感。有的演讲者,眼睛或仰视天棚,或俯视地板,或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躲避听众的目光,显得很不庄重,很不礼貌。但演讲者也不应该一味的直视,或者眼睛滴溜溜乱转,而应该将两眼略向下平视,目光自然、亲切、专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二要多和听众的目光构成实在性的接触。看着听众说话,有虚看(扫视)和实看(凝视)两种。两者都是需要的。在演讲之初,或演讲之中,不妨有几次遍及全场的扫视,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应该凝视。这样不仅能增强双方的感情联系,而且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和听众建立灵敏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迅速地获得听众的反映,掌握听众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以便随时调节演讲的内容,改善演讲的方法。

三要注意眼神运用的复杂多样。眼神的运用,虽然都是面向听众的情感交流、信息传播。但有的是依据演讲的具体内容,有的是依据对听众的态度,有的则是依据自己的特殊的情绪情感体验等,还要兼及听众范围局部和全场的关系。情况错综复杂,眼神的运用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演讲者总是用一种无动于衷的眼神,就会给听众一种麻木、呆滞的感觉,那就无法引起听众的“提神”凝思。汉语中描述“看”这一眼睛动作的词语多达五十多个,所谓“盯”“瞅”“瞪”“瞧”“白”“翻”“斜睨”,还有“使眼色”“眉目传情”“眉开眼笑”“目不转睛”“暗送秋波”“横眉怒目”“愁眉不展”等等,都是描绘眉眼表情的。不同的眼神惟妙惟肖地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交流着不同的情感。因此,演讲内容的波澜起伏、演讲情感的抑扬跌宕,无不可以通过不同的眼神,配合有声语言以及手势、神情、姿态,协调和谐地反映出来。

在演讲中,手势是最重要的表情达意的手段。手势的种类很多:从运用的部位来看,手势的种类可分为单式手势和复式手势;从手势的作用来看,可分为指示手势、摹状手势和抒情手势三种。

所谓单式手势,是指用单手做的手势,复式手势则是双手并用,作出各种手势。两者都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工具,帮助表情达意,来加强演讲的效果。

所谓指示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对象(人、事、物、方向),指示出听众视觉可及范围内的事物和方向,便于听众通过视觉形象感受到具体事物。摹状手势主要是用来模拟状物,给听众一种形象可感的印象。摹状手势中有具体性的象征性的区别。具体性的手势要比划事物的形状、大小、方向,象征性的手势是根据演讲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启迪听众的思维,触发听众心理上的联想,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抒情手势是用来表达演讲者喜怒哀乐的强烈情感,使之形象化、典型化、具体化。

在演讲中,具体运用的手势,大略说来,有以下七种:

第一种,食指直伸,其余手指内屈。这是表示涉及到某个话题、对象和物件,可以提醒听众的注意。

手指向上戟指,这意味着强调、警告、劝谕和力图征服某人、某事的强烈愿望。

第二种,手指向上,与耳朵约成45°角,拇指力张,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微屈呈现自然状态。这种手势常用来表示欢欣、请求、许诺或谦逊。

第三种,手的姿势开始呈现精确抓握状态(即穿针引线或握笔写字的常规姿式),然后五指分开向外展开,呈现一个五指分开又绷直的手掌,这个手势干脆、有力、大方,往往是职业演讲家、党政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擅长的手势,它能增强听众的注意力。

第四种,手掌附前额的一部,与脸部表情配合,表现痛苦、慎思或自责自省的状貌,这是许多自叙性演讲经常采用的手势。

第五种,双掌合抱,高举者是祈祷、感激的示意;两肘举起,则是激愤、悲戚、怨恨情感的自然流露。

第六种,手掌向外伸展,与小臂成一定角度,随着手腕的变化,表示出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

手心向上,胳臂微曲,手掌稍向前伸,主要表示贡献、请求、欢迎、坦白、许诺、赞赏等意思。

手心向下,胳臂微曲,手掌稍向前伸,主要表示神秘、压抑、否认、回绝、反对、不快等意思。

第七种,紧握拳头,或高举,或挥动,或直捶,或斜击,一般表示演讲者的愤怒、决断、警告等强烈情感。

演讲中具体运用手势时,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一要简约干净。手势虽很重要,但毕竟是辅助手段,不可过多、过于繁琐。手势过多过繁会喧宾夺主,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仿佛在观看杂技表演,时间一长,会产生逆反心理和疲劳情绪。因此,做手势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该用手势的地方就用,可用可不用的地方就坚绝不用。要把理性、情感、言辞与态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手势还要清楚、明快、干脆利索,不要拖泥带水,花里胡哨,使听众如坠五里雾中,茫然不知所以。

二要自然恰当。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演讲者在设计自己的手势时还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因素。

尤其重要的是,演讲手势还应与演讲内容协调一致。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纯、孤立地进行的,它总是和有声语言、表情、神态、姿势等密切配合进行的。手势的起落应当和有声语言同步进行,否则就会闹出笑话来。

运用态势语的基本要求

在演讲中运用态势语言,根据我国民族的习惯和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目的明确

在演讲中,演讲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切实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否则,不仅对演讲无益,还会闹出笑话。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美国一位官员对记者们说:“大家请坐!”可是他却举起双手示意大家站起来。还有一次,他发表演说,嘴上说“我”,手指却指着听众;然后又说“你们”,手指却指着自己。这些失误都传为笑柄。

准确得体

演讲者的态势应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相吻合,与听众的社会习惯和接受能力相吻合。还必须考虑到听众的审美能力。要知道,由于存在着民族和地域的差别,同样的表情、手势和其他动作,却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耸肩动作在西方表示疑惑,而我国则表示厌烦;在我国翘大拇指表示称赞,伸小手指表示差劲;而在日本翘大拇指表示“老爷子”,伸小指表示“情人”。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时代其态势语言也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过去我国表示问候是拱手作揖,后来是弯腰鞠躬,现在则只是点头握手了。总之,演讲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得体、符合听众审美要求的态势语言,而不能不顾条件随意套用。

协调一致

运用态势语要做到以下三个协调一致:

1.态势语与口语协调一致

初学演讲者,往往是事先设计好一些态势语,然后配上演讲辞去表演。所以,有的演讲者的态势语不是早了,就是晚了。例如,有位演讲者一句话讲完之后,才想起有关的态势语还没有表现,于是赶紧补上一个手势。这就使态势语与口语严重脱节。其实,既然口语内容已经变化,原来的态势语就不一定适应,不必再牵强附会地使用。

2.态势语与感情协调一致

这是要求演讲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要求演讲者的眼神、手势、体态和面部表情都要与演讲内容统一。一般来说,初学演讲者,不宜去使用比较复杂、含义模糊的态势语。相比之下,情意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含义比较明确,初学演讲者,可以首先用这种态势语。

3.不同类型的态势语之间协调一致

不仅态势语要和口语协调一致,而且不同类型的态势语之间也要协调一致。初学演讲者,有的手势与体态不一致;有的体态与面部表情不吻合。态势语之间不协调,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自然雅观

演讲者的态势语,要注意自然雅观,按照我们民族的审美观,演讲时的表情手势等应自然含蓄,温文尔雅,既不拘谨,也不造作,即使是表现强烈的感情,也不做过火的态势。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运用态势语时,应该力求自然,而不应该给人以“表演”、“做作”的感觉。当然,我们强调演讲者态势语的自然,并非意味着在讲台上可以随随便便。因为有些态势虽然自然,但不够雅观,这也会影响演讲的效果。正如人们所说,演讲者在台上,不可不动,不可乱动;不动则已,动则传情。这是很有道理的。

5.富有个性

演讲者的态势语,应该有其鲜明的个性,这是由演讲者不同的性别、年龄、身材、气质、性格所决定的。富有鲜明个性的态势语,运用恰当,能使演讲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长期的演讲实践中,不少著名的演讲家逐渐形成了自己态势语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演讲的表达效果。

演讲者态势语个性的形成要因人而异。试以手势为例,一般来说,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应该刚劲有力;女性的手势应该柔和细腻。就年龄而言,年长者的手势应该速度较慢、幅度较小、精细入微;年轻人的手势应该速度较快、幅度较大、富有魄力。就身材而言,身材高大的演讲者,可多做些中区和下区的手势,就是做上区的手势,也尽量不超过头顶;身材矮小者,则应该多做些上区的手势,使听众的视觉感提高一些。就性格而言,外向型性格的人,可多做些幅度较大、干净利索的动作;内向型性格的人,则应少用手势语,或用些节奏缓慢、动作轻柔的手势语。6.简约精练

态势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表意作用,然而它毕竟只是口语的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过多过滥地使用,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例如,有人演讲时老是手舞足蹈,两眼扫来扫去,身子左摇右晃,这不仅会大大损害演讲者的形象,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演讲的效果。所以,运用态势语,必须简约精练,防止过多过滥。可以说,成功的演讲家都非常注意控制自己的态势语言,绝不轻举妄动。他们所采用的手势、动作、表情等都力求得体精练。

同类推荐
  • 人生的超越

    人生的超越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视为柏拉图之后世界古代史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
  • 品人十法

    品人十法

    在中国,品评人物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作为圣人的孔老夫子就是一位品人高手。他评价老聃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
  • 淡定力

    淡定力

    抚慰心灵的经典,启迪智慧的指南。淡定力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本书用史上最温暖的醒世良言,深刻揭示能使您内心强大的淡定法则,引爆您的最大潜能。
  • 原来我们都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要让那些对你有致命影响的谬误像寄生虫似地附着在你的头脑深处,使你生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本书就是在深层透析人生的各种思想谬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了65个我们常常选入其中或即将陷入其中的误区编写而成的。正被各种谬误或观念折腾得屡做屡败的朋友们,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你从困境中走出,继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正发现并切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热门推荐
  • 妖孽王爷:绝宠异能世子妃

    妖孽王爷:绝宠异能世子妃

    (此书已弃坑)只因赤雪灵狐选择了她,便遭到了宗门追杀。“凤千玲!交出赤雪灵狐,吾等饶你不死!”三长老目眦欲裂。凤千玲冷冷一笑,决绝的引爆自身异能,与他们同归于尽!!一朝穿越,她成了人们口中的灾星。“杀了她!这个灾星!”“杀了她!”灵魂的代替,让她重新绽放光芒!灾星?再叫她一声试试!杀遍天下,她遇到了他,一个绝世妖孽。一个冷酷,却独对她温柔的妖孽。“玲儿,嫁给我可好?”“好。”简简单单一个字,便注定了一切。
  • 嫡女惊华:废柴三小姐

    嫡女惊华:废柴三小姐

    前世被誉为五根皆废萧王府嫡女,倾尽一生,只为能博得父王一笑,最终却被所有抛弃虐杀,重生之后回到孩童时期,自小跟着师傅修炼,天资聪颖,魅惑无双。想要她回去?就要看看萧王府的人是否能够承受她的复仇。想要她的名声?她化作恶魔,暗中摧毁吞噬所有障碍。学府中,她是受人敬仰的天才学生,萧王府中,她是复仇归来的凶恶嫡女,朝廷内,她是所向披靡的天才相师。欺她,骗她,辱她?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还不快给本女王跪地唱征服!这一世,她强势归来!这一世,她重生于地狱,化身为修罗,坠入黑暗,沦为恶魔!那些上辈子害过她的人,这辈子将全部沉浸在她表面的柔和之中,全然不知地失去一切!然后,慢慢地……腐烂。
  • 帝尊剑

    帝尊剑

    他,刚交到女友,在梦中与女友相会时,却无缘无故被穿越了他,穿越了,却来到了一处绝境他,穿越了,沦落成一名乞丐世态炎凉,命运弄人。我仰天长啸,何处是我所追求的道?这个故事我YY很久了,把它写出来一是圆自己的小说梦,二是跟各位书友YY下,娱乐娱乐。;)
  • 农村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农村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本书以农村中常见危机的干预处理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危机干预的一般方法,即“六步法”,同时也介绍了7种危机的具体干预方法。从第一篇开始分别是:丧亲危机、家庭暴力危机、成瘾危机、重大创伤危机、突发群体性事件危机、旅途精神疾病危机、自杀危机。
  • 冥夜花伝廊

    冥夜花伝廊

    B地球中国,特种飞行员秦国明,长假时意外得知有一十六位公民因自己而死,因缘变化作为保镖护卫他们入鬼籍,经历云南鬼林,香港夜战,顺利穿越到鬼府幽都后,得知了这个世界最大的秘密——三戒碑!加入七彩凤商会后,结识了陈虹、崩月散鹤、左丘香雪、小雅典娜公爵等“人”,经历了天邪古墓、凤卫之主、风王试炼、冥夜之花、龙脉化灵等事件。即使如此,这个人鬼仙妖佛魔天使外星人并存的壮阔世界,究竟还有多少秘密——无人知晓。现在,秦国明依然在一点点的探索……
  • 快穿系统之女配要翻身

    快穿系统之女配要翻身

    大千世界,唯有你才是我的唯一。在这轮回中,兜兜转转,却还是逃不过宿命的羁绊。
  • 重生之女相归来

    重生之女相归来

    不过生死关,何得生死心。苏榕玥前世为天为地为百姓,尽管能够名留青史,万古流芳,却也不能否认因权势滔天导致遭人嫉恨,一时疏忽便成了局中人,最后众叛亲离,不得好死。既然有机会重生,那她怎么可能再活一次前世?重生的好处就是所有人的嘴脸都已经被认清,自己的模样却能够藏而不露。那么她如果不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老天给的这次机会了。她苏榕玥从来都不是圣母,她是能够为了利益去运筹帷幄的第一女相。
  • 繁花终有落地时

    繁花终有落地时

    若能同你携手共看这天地苍茫,倾尽吾之骨血又何妨这乱世无常,有你相伴,何求?冷心冷情,只是为遇到对的人。此后艳丽山河,执手共赏。
  • 人生最初的邂逅

    人生最初的邂逅

    青春是一树一树的花开,花开花落,带有许多的碰撞。这是校园里关于爱与现实的故事。
  • 媚徒妖妃

    媚徒妖妃

    25世纪第一杀夏云岚,一朝穿越,背着伤风败俗的罪名嫁入祁王府。面对夫君无情、妾室斗法、庶妹陷害、权利阴谋……曾经称雄黑道的她,即使失去了绝世武功,也不是容易给人欺负的。醉凝眸,慵语笑,步步惊心,步步惊魂,步步为营。重重杀机下,现代科技与古代刀剑的较量,现代思维与古代思想的碰撞……多少阴差阳错,多少死里逃生,多少啼笑皆非,又多少妙趣横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