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100000038

第38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

1942年6月,德、意军队向游击队主力发动了第三次攻势,切特尼克伪军也参加了对游击队作战。占领军向弗查镇一带和黑山解放区进攻。铁托决定从弗查镇向北撤,将游击队调到二百英里以外的波斯尼亚解放区和克罗地亚。游击队迅速控制了萨拉热窝至孔热奇的铁路,炸毁了全部设施和桥梁,破坏了四十台火车头,缴获了大批战利品。不久,游击队解放了铁路线上重镇孔热奇。铁托巧妙地选择了意大利和德国军队占领区的交界线作为进攻的路线。敌军纷纷投降。经过长途行军和战斗,游击队最高指挥部和主力部队转移到波斯尼亚北部的克拉伊那解放区,并与克罗地亚地区的游击队共同作战,解放了普里那多尔和比哈齐市。12月游击队最高指挥部决定把部队改编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先后建立了五个无产阶级旅。

1943年1月20日起,德、意军会同伪军,向波斯尼亚东南部地区发动了第四次攻势,占领了部分解放区。比哈齐失陷。在危急情况下,铁托决定向黑塞哥维那和桑扎克转移。作战部队向奈雷瓦河挺进,行军数百英里,突破敌人的种种封锁。为了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铁托下令炸毁奈雷特瓦河上五座桥梁。为了制造假象,诱敌北上,他发电报说:“我们已胜利向北方突围了。”然后,指挥游击队抢架浮桥过河,摆脱敌军主力,终于赢得胜利。接着,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黑塞哥维那大部和几乎全部的桑扎克。

敌人不甘心失败,1943年5月初德、意和保加利亚军队十三个师,连同伪军共十三万人,发动了第五次攻势,妄图消灭解放军主力。两万人民战士组织防御和迂回战。最高指挥部决定再度撤回波斯尼亚,并选择苏捷斯卡河为突围方向,在那里进行一场激战。解放军七千多人英勇牺牲,铁托手臂受伤。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三十天,终于突围,跨过苏捷斯卡河谷,解放了许多地区,来到波斯尼亚东北部。苏捷斯卡战役是个转折点,从此,南斯拉夫人民武装力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南斯拉夫人民武装力量进一步壮大。从9月到次年1月底,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敌人第六次攻势。

1943年11月29日,在亚伊策召开了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全委会第二次会议,授予铁托以元帅的光荣称号。他在这次会议上,不顾某些大国的反对,宣布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为南斯拉夫临时政府机构。铁托为主席。

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希特勒不甘心失败。1944年5月25日凌晨,德军飞机突然对设在波斯尼亚德瓦尔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司令部进行猛烈轰炸。随后,德军空降部队和武器,主力是五百名党卫军所组成的空降营。当时司令部没有多少军队,所以德军很快进到铁托和卡德尔所在的防空洞前,并封锁了洞口,形势危急。铁托等领导人及警卫战士急中生智,从防空洞深处打穿一个小洞,由此钻出来。然后,他们好几个晚上不停地转移,避开德国人的搜索。6月,安全转移到亚得里亚海的维斯岛上。解放军终于粉碎了敌人的第七次进攻。

在指挥战斗过程中,铁托好几次死里逃生。对此,德国法西斯也不得不承认铁托是个顽强不屈的人物。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说:“我在这里举出顽强不屈的另一个例子,就是铁托元帅的例子……他是领导人物,有如此大的决心和坚强意志,虽然屡次被围困,但从来不屈服。”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第七次进攻后,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发动进攻,解放了大部分国土。1944年9月28日起,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苏联红军的配合下,发起了解放贝尔格莱德的战役。经过七天战斗,于10月20日完全解放了首都贝尔格莱德。铁托获“人民英雄”称号。此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继续战斗。1945年3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改称人民军。1945年5月15日,人民军解放全部国土。

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铁托任联邦政府主席、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此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斯拉夫成为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铁托在国际舞台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活动家。他认为,战后的国际关系应当“朝着有利于各国人民独立和平等的方向进行改革”。南斯拉夫一直寻求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独立的可行办法。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参与发起下,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会议发表了争取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取消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要求联合国恢复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等宣言。

铁托一贯关怀并同情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他为增进中南两党、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不顾85岁高龄,于1977年8月底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强调说:“我们要继续前进,把南、中关系发展下去”。

一生坚持真理的铁托总统,由于在国际事务中起了卓越的作用,有59个国家授予他98枚勋章。

1980年5月4日,铁托在卢布尔雅那市因病逝世,享年88岁。

希特勒的末日

1944年夏,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作战获得成功,从而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造成了英美盟军与苏军东西夹击,进入德国本土作战之势。1945年2月,德军已被压缩到东面的奥得河和西面的莱茵河之间。

1945年初,拥有12000多辆坦克和15000多架飞机的700多万苏军,自1月至4月,突破德军纵深600公里的七道防线,解放了波兰、匈牙利的全部国土,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部分国土,推进到离柏林仅60公里的奥德河畔。

希特勒虽成瓮中之鳖,但困兽犹斗,他亲自布置和指挥固守柏林的战斗。调集近百万兵力,在柏林周围筑起了三层防卫圈。集中了3300架飞机,1500多辆坦克和1万门火炮迫击炮,准备死守柏林。攻打柏林的任务由苏军担任,苏联投入兵力250万人,大炮和迫击炮4.16万门,坦克6250辆,飞机7500架,由苏联元帅朱可夫指挥。

苏军前进到易北河一带,开始面对德军防御地带坚固的工事和保垒,深知必然要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朱可夫元帅呕心沥血制定作战计划,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当1945年4月16日清晨5时的分秒针重叠在12的刻度上时,易北河的上空突然升起五彩缤纷的信号弹。霎时,苏军1000多亿度电光射向德军阵地,敌人被照得目弦眼花呆若木鸡、惊恐万状。朱可夫的眩目计果然神奇厉害,数千门苏军大炮向140部探照灯照射的敌军阵地猛烈炮击,德军阵地一片火光,苏军坦克、步兵大举推进,被照得头昏眼花的德军被迫逃跑撤退,激战至黎明,苏军攻克了德军第一线阵地,乘胜前进,顺利地突破了柏林坚固的防线。

早在1945年3月,希特勒便下达命令,要把德国所有的军事、工业运输和交通设施及所有储备统统毁掉。甚至要毁灭日耳曼民族。他认为,如果战争失败,就说明日耳曼民族最优秀的人都已经战死了,战后留下来的不过是劣等货,因此应该统统杀掉。希特勒在末日来临前制定了“焦土计划”,但此时,他的命令已不像过去那样被无条件地执行了。以施佩尔为代表的一些军政首脑,以各种方式抵制了“焦土计划”的实施。

4月19日苏军攻克了被称为“柏林之锁”的泽劳弗高地,打开了柏林的大门。4月20日,苏军的炮弹已经打进了柏林市区。

1945年4月20日,是希特勒的56岁生日,纳粹党的大多数元老和残存将领们都去庆贺他的生日。他们之中有戈林、戈培尔、希姆来和里宾特洛甫,还有海军司令邓尼茨、约德尔和克莱勃斯。生日庆祝会在柏林总理府的地下室进行。会后,希特勒命令施坦因纳到柏林南郊组织全线反击。他厉声喝道:“谁敢把我的军队撤回一步,5小时内他将人头落地!”第二天,希特勒一直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施坦因纳反攻的消息。可是施坦因纳连试也没有试一下就逃之夭夭了。当希特勒得知这个确切的消息后,他的愤怒达到了一生中最高顶点,他尖声地、歇底里地大叫:“全是腐败、怯懦、谎言和叛逆。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所有的人都抛弃了我。”

4月22日,希特勒在总理地下军事会议室也是他的元首司令部传唤秘书,口授一个简短的声明,声明说元首将继续留在首都,保卫她到最后一刻,然后拿到电台去广播。他接着命令伯格尔当晚去幕尼墨负责接管处理那里的著名囚犯,如奥地利前总理舒西尼格,法国前总理利昂·布鲁姆,德军前参谋长哈尔德等。他对伯格尔叫嚷道:“把他们统统枪毙!把他们统统枪毙!”其实伯格尔已经根本没有机会去执行这一任务了。

第二天,德国元帅、空军最高司令戈林,在垂死挣扎的希特勒身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击,他像希姆莱和里宾特洛甫一样,溜出柏林。他给希特勒发回的电报是:如果得不到希特勒的同意,他将宣布因元首不能胜任其职,而由他接管一切。希特勒怒不可遏,气得发疯,立即下令逮捕叛徒戈林。事实上,戈林并没有私下通敌。倒是他常称之为“最忠诚的人”——盖世太保的总头子希姆莱在鲁柏克和瑞典的福克·伯纳多特伯爵进行了秘密会晤。希姆来通过伯爵向盟军答应:德国西线军队投降。希特勒从英国伦敦电台收听到了这一消息。

4月25日,美国第九军团和苏联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易北河会师,把整个德军分割成南北两块。至此苏军可以尽全力集中攻打柏林市区。28日,希特勒接到了苏联人接近总理府的报告,36小时之内,苏军将强攻他的地下总司令部。这时希特勒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决定。

29日凌晨,在总理府地下避弹室里,举行了一场不适时宜的结婚典礼。主持人是柏林市参政员瓦格纳,证婚人是戈培尔和鲍曼。新郎是失魂落魄、呆若木鸡的法西斯元凶希特勒。新娘是当了希特勒12年情妇的金发碧眼的美女爱娃·勃劳恩。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双双签完字后,步入了地堡内一间客厅的婚礼宴会。当香槟酒斟上后,希特勒的致词竟说到:现在就要结束了,他的死将使他从一切中得到解脱……客人听了纷纷偷偷落泪,希特勒自己也呆不下去了。

4月29日下午,外界的最新消息通过电波传到希特勒的避难所。他的难兄难弟、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头子墨索里尼,25日出逃时,在离国境不远的穆索,被意大利游击队截获。4月28日下午,设在米兰的游击队总部派瓦莱里奥上校到东戈市,就地处决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克拉拉·贝塔西。他们的尸体被扔到卡车上运到米兰,吊在公共广场上示众。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口授了两份遗嘱。在政治遗嘱里,他任命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继承人”;在生活遗嘱里,他和妻子将选择死,尸体火化。

4月30日中午,希特勒一生收听到的最后一条消息是:苏联人已突破波茨坦广场,距总理府仅一排楼房之隔了。下午2点30分,希特勒携俏丽的新娘同戈培尔、鲍曼、克雷布斯将军以及他的书记、秘书作最后的告别。告别仪式上只有戈培尔太太没有露面,因为她正在忙着把她的6个可爱的孩子一一杀掉。进行完告别仪式后,希特勒夫妇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他的几个忠实的随从在门外等着为他收尸。几分钟后,他们听到枪声后,进入房间发现希特勒四肢瘫在沙发上,身上还在流着血,他是对着自己的嘴开的枪,爱娃没用她的枪,她是吞毒自尽的。

希特勒自杀身亡后,他所谓的“第三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5月2日,柏林卫戍部队投降。5月4日起,德国各战区陆续开始投降。5月7日,德军总参谋长约德尔向英美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5月8日深夜,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等人在柏林城郊的苏军司令部,面向苏美英法四国代表,恭恭敬敬地低头签署了正式的无条件投降书,5月9日零时生效。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场以法西斯德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广岛“蘑菇云”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制造的第一颗试验性的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爆炸成功。只见一道闪电在方圆400公里的范围内划破长空,一团巨大的火球直升8000米高空,大地被震得微微颤抖。美国整个西部都听到了爆炸声,很多人惊奇地以为太阳提早升起了。

美国第一批只制造出三颗原子弹,第一颗试爆的原子弹命名为“瘦子”,第二颗和第三颗分别叫“胖子”和“男孩”。

此时,正在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得知原子弹试验成功,非常高兴。对杜鲁门和美国来说,原子弹不仅是一种军事武器,可以对付日本,也是一种外交武器,可以抑制苏联。于是,他在8月2日的回国途中,决定立即对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清晨,似乎仍是与往日一样的平常的一天。日本广岛天空晴朗,气候闷热。七时零九分,忽然响起了一阵警报。但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美国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向日本的本土上扔下成吨成吨的炸弹,不过广岛一直未遭到严重破坏。警报响过,美国飞机数架飞入广岛上空,但盘旋几周,即行离去,并未扔下炸弹。整个城市又恢复了平静。

8时刚过,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8月6日以前,B-29机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1架已经装上了一颗五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

关于对日本使用原子弹问题,在美国曾经有过一番争论。参加“曼哈顿”计划的许多科学家始终持否定的态度。曾经要求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的物理学家西拉德,首先提出反对。他说,他所期望的是美国先于德国拥有原子弹。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希特勒不仅没有原子弹,而且已经垮台。剩下的日本不可能拥有原子弹,因此他认为美国绝不能单方面使用原子弹,因为原子弹的杀伤能力太大了。主持原子弹实验室的科学家也说:“即使不依靠原子弹,对日战争显然也即将结束。而我们要考虑的是,原子弹在未来的文明中将代表什么?”有些科学家深感责任重大,甚至打算辞职。

但是,杜鲁门和美国政府想尽快迫使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来抑制苏联。于是杜鲁门决定在日本的广岛、长崎等四个城市中选择一个目标投掷原子弹。在此之前,美国、英国和中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从7月26日至8月1日,盟国飞机在日本各城市上空散发了150万张传单和300万张《波茨坦公告》。传单对这些城市发出警告,说它们将受到猛烈的空中轰炸。但日本政府并没有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任何迹象。这样,美国政府便按照原定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9点14分17秒,那架装载着原子弹的美机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装置被打开了。60秒钟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度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的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刹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

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000余人,负伤和失踪者为51000余人;全市76000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000幢,严重毁坏的22000幢。

8月7日,日本收听到美国广播,杜鲁门总统声明:“7月26日,在波茨坦发出最后通牒旨在拯救日本人民免遭彻底的毁灭,他们的领袖迅速地拒绝了最后通牒。如果他们现在还不接受我们的条件,他们的毁灭将自空中而降……”在美国广播以后,日本的陆海军统帅部才接到设在广岛的日本第二军总司令部的报告:“敌人使用了具有从未见过的破坏力的炸弹。”但这种高性能炸弹是否为原子弹,有人还表示怀疑。日本军参谋本部组成了以原子能权威人士参加的调查委员会赶赴广岛,才最后证实这新型炸弹确为原子弹,并立即报告了天皇。

但是,广岛的悲剧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他们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象,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但8月8日,苏联领导人得到日本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进行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联合国的义务,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就死去6万余人,从而酿成了继广岛之后的又一次悲剧。

日本无条件投降

“我们严正通告日本政府:必须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行动予以充分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这是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将它彻底消灭。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一过,苏联百万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对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全线总进攻。

苏联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八路军,从南到北,布下天罗地网,浩浩荡荡,一齐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与此同时,朝鲜、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亚洲许多国家的军民,也同时发起最后大反攻。

各国人民围歼日寇,把日本侵略者打得焦头烂额。8月9日,在日本皇宫防空洞里,一群军政要人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东条英机等主战派坚决反对投降。

外相东乡茂德认为从目前局势看只能无条件投降。

“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说道。陆相阿南也这样认为。

8月9日上午,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铃木首先发言后,外相东乡报告了苏联参战及原子弹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铃木首先征询各大臣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结果六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没有表态,内阁会议仍议而不决。铃木无可奈何地说:“内阁既不能决定,只好上奏天皇……”

当天晚上11时,在皇宫防空洞召开御前会议。铃木先让书记官朗读《波茨坦公告》,然后宣读了他自己拟好的提案:“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中国政府,以及后来由苏联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至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

接着,东乡说明提案理由。他说:“对日本来说,接受《波茨坦公告》虽不体面,但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再加上原子弹出现,苏联又对日参战,时局急变,对方更加强硬。”停了一会,他又说,“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即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日本民族即有复兴之日。”但阿南陆相、梅津、丰田两总长仍旧反对。天皇裕仁采纳了东乡的意见。但是美国不接受有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将军准备出动1000架飞机轰炸东京。消息传到首都东京,人心惶惶,传说美国要对东京投原子弹。此时日军中的反战派试图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天皇在14日又一次召开御前会议,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会议不得不同意无条件投降。

8月10日,美国政府收听到了日本接受《茨坦公告》的广播。随即征询英、苏、中意见,发表了一道复文:“自投降之时候起,日本天皇必须听命于美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愿确定之。”

8月12日下午,美国飞机在东京大量散发日语传单,载明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文和同盟国复照。一时间,日本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在日本人民中传开了。

8月14日,日本又召开了御前会议。会上,陆海两总长及陆相阿南声泪俱下。他们以同盟国复照对保护天皇制度措词不明为理由,恳请天皇准予再提出照会,如同盟国不允保护天皇制,那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这时会场一片沉默。裕仁天皇说道:“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心没有变……”全场顿时呜咽之声四起。裕仁天皇当即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了音。

深夜,一伙主战派死硬分子突然闯入皇宫,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以阻止向全国广播。但这帮亡命之徒当场遭到镇压。投降诏书立即向全国广播了。死硬派头子陆相阿南得知阴谋败露,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杀。

8月28日,美国空军在东京降落。接着,大批美、英军队在日本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隆重的签降仪式。首先由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然后是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签字: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字。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者自1931年9月18日以来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正义的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了。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总共造成约5000万人的死亡,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4倍;据估计,全部交战国直接战费总额计11540亿美元。法西斯帝国主义对世界和本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造成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怎样走向毁灭的呢?

纳粹投降后,一并抓了20万名大小战犯。其中美国列出的甲级战犯就有350名。由于人数太多,无法一一审判,又在甲级战犯中“精选”出了22名“主犯”。审判地点在德国的纽伦堡和日本的东京。

纽伦堡的军事法庭判处10名战犯极刑。1946年10月15日或16日晚执行。这些要犯都是希特勒纳粹匪帮的重要人物,其中有希特勒第二把手、空军司令戈林,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浦,理论家罗森堡,劳工部长罗拔特李,内务部长刽子手希姆莱的助手弗里克,波兰总督弗兰克等。

这些曾在欧洲不可一世、杀人如麻的纳粹要犯,很少有低头认罪的,为了活命居然向柏林盟军管制委员会上诉,要求免于极刑,也有人私下四处奔走为他们游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艾德礼都收到了一些求情和私人信件。但结果仍维持原判。

纽伦堡审判

戈林被捕时,仍不可一世。他身边除妻子女儿外,还有四名副官,两名司机和六名炊事员。当他见到美军第七军军长派赤时,还手持一根镶了24只金鹰的短杖,厚着脸皮说:“战争就像踢一场足球。谁赢了就该握输家的手,一切都忘记了。”派赤严厉地要他交出短杖,他居然说:“这是我的权威的象征。”当他知道被判处极刑时,他吞服了随身携带的两粒毒药。当看守发现时,戈林已经停止痉挛,一命呜呼。

里宾特洛甫是希特勒的外交顾问,他曾去莫斯科签订了苏德协定。在审讯时,他最喜欢说的是“我患了健忘症”,对于杀害犹太人的罪行他始终假装一无所知。

然而在纽伦堡,凭的是证据而不是言词。要犯除了希特勒投降前自杀的,包尔曼在逃外,其余共21名。通过审讯和反复调查对质,又揭露了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

戈林的自杀使得监狱当时乱做一团,但并未打乱原先制定的周密计划。16日凌晨1点左右,罪犯们被带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体育馆,馆内竖立着3个漆成黑色的绞架,死囚们的手臂都被反绑着,由宪兵左右架着带进来。

绞刑架平台下有13级阶梯,犯人站在一块活板上,套上绞索之后,活板便被抽开,犯人两脚悬空后咽气。

临刑前有几秒钟时间让战犯忏悔或是留下最后遗言。早晨4点,戈林和另九位战犯的尸体被塞进棺材,装上卡车,送往火葬场火化。为保密起见,美军接管了火葬场,留下的两名德国工人也起誓永远严守秘密。官方文件含糊其词地说死囚的骨灰被撒在德国某地的一条河里,以防日后纳粹余孽将河做为圣地去朝拜。

今天已经知道这条河是莎阿河,但并无人前去祭吊。在亚洲,1946年5月3日,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过长达半年的调查后,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战犯,正式开庭审判。

东条英机是日本的重要战犯。在“九一八”事变后指挥日本关东军大举侵略中国;1941年12月他疯狂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1年10月起,他充任日本首相兼陆军大臣;1944年7月。在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才被迫下台。但他发动战争的罪恶是无法逃脱的。

东条英机知道自己的末日快到了。经过思前想后的考虑,他准备自杀,并请医生确定了心脏的位置,用墨汁在胸膛上作了标记。当美国士兵逮捕他时,他开枪自杀。东条英机的子弹没射中要害,很快被救活了。1946年5月3日11时,东条英机、板桓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28名甲级战犯被押解到法庭上。

在近两年的审讯过程中,东条英机拒不认罪。他胡说日本发动对外战争是“自卫战争”;“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由中国“不正当行为引起的”……在死前的遗书中,东条英机写道:“想起刚开战时的情况,令人悲痛断肠!这次死刑,对个人是个安慰,但作为国际性的犯罪,我始终认为是无罪的,只不过是在强力面前的屈服。”东条英机至死也不认罪,真是冥顽不化。

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再次开庭,审判日本首要战犯25人有罪。其中东条英机、板桓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木林兵太郎、松井石根、武滕章被判死刑。12月23日零点,东条英机及其他6名战犯被送上绞刑架,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美苏“冷战”开始

“冷战”这个词是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发明的,他把真刀真枪的战争称为“热战”,把战后美苏间的对抗称为“冷战”,意思是说,它的激烈程度几乎接近于战争,就差动用枪炮了。

美苏之间冷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着非常深刻的根源。

二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社会制度迥异,但面对共同的敌人,两国联手抗战,结成反法西斯盟友。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便声明:“任何对希特勒德国的反抗,无论来自何处,都有利于我们自己的国防和安全。”随后,罗斯福总统又宣布准备援助苏联。后来,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争夺战后势力范围的斗争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别,使得美、苏两国反目成仇,导致影响深远、波及全世界、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对战略要地东欧,尤其是波兰的争夺,成为美苏关系恶化的重大因素。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就认为波兰必须和苏联连成一体,加强防预以免除类似于德国30年中两次穿过波兰侵入苏联的事情再次发生。罗斯福对苏联想控制东欧的意图深感担忧,决定在战后对苏联要逐渐采取强硬措施。不料,罗斯福在4月12日,突然病逝,以苏共为敌的副总统杜鲁门成为美国头号人物。

斯大林

杜鲁门上任不久便下令,在大战结束时完全停止苏联依据“租借法案”得到的美国援助,并拒绝与苏联共管战败的日本,命美军独占日本全国。同时,杜鲁门召集政府、官员和专家,商讨对苏政策,认为战后苏联由于经济困难必然有求于美国,所以美国必须采取强硬的态度,迫使苏联就范。杜鲁门自恃美国垄断着核武器,对苏联搞起“原子”恫吓。

苏联人民的领袖斯大林毫不屈服于美国,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对选民发表演说:“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苏联必须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此语一出,美国朝野反应激烈,国务院欧洲司司长马修斯抨击这篇演说是“全世界共产党及其同路人的圣经”,是在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大法官道格拉斯则称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宣言”。

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苏联的行为进行分析,提出美国的对苏政策是“遏制”。3月5日,竞选失败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演说,号召英美及一切讲英语的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苏联,阻止苏联的“无限扩张”。这便是正式题目叫作《和平砥柱》而实际上是“冷战宣言书”的富尔顿演说。

丘吉尔的演说成为美国发动冷战的信号。1947年初,英国政府通知美国驻英大使,由于自己经济困难,已无力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由美国挑起这副担子。杜鲁门认为英国此刻已将领导世界的责任交给了美国,于是便抓住土耳其和希腊问题大做文章,这样就有了“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来到国会大厦,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土耳其和希腊提供军事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的“侵犯”。他宣称世界已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他要求美国承担起“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这篇咨文所形成的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敌人,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遏制苏联的“扩张”,这就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起来的美苏同盟关系解体,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推行不久,提供大规模援助,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又随后出台。而苏联及其控制下的东欧国家自起炉灶,实行彼此经济合作的“莫洛托夫计划”。后来,欧洲在经济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西欧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在政治和军事上出现了相互对抗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和“华约”的对抗,美、苏之间开始持续了数十年的“冷战”。“冷战”初期,西方国家同东欧社会国家的对立,直接造成了德国分裂为东、西德两个国家。这之后,“冷战”一度险些升温为“热战”。

“马歇尔计划”

1947年,杜鲁门和马歇尔访问法国,右一为马歇尔1947年6月5日,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内熙熙攘攘,一批刚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生正等着校长授予学位证书,这次被授予名誉学位的人中有国务卿马歇尔。按哈佛传统,上午举行典礼,授予学位。下午,马歇尔在8000多名听众的掌声中登上讲台发表演说。

马歇尔首先谈到了欧洲经济的困难,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由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的方案,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经济复兴计划,以便美国进行援助。

在马歇尔发表这篇演说的时候,西欧各国正接近经济崩溃的边缘。战争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城市、工厂、矿山、铁路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粮食、原料和燃料也极度缺乏,人民面临着饥饿、寒冷的威胁。各国战后的情况窘迫,法国农业严重歉收,损失320至380万调冬小麦;西德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27%,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工业产量也未达到战前水平。在意大利和法国,面包的定量供应减少到每天不足半镑。在英国每日停电达数小时,整个西欧的外贸赤字高达80亿美元。

战后的美国虽然登上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的地位,但为了在政治上遏制苏联的实力,必须与西欧结盟。经济上,美国面临生产过剩与市场日趋缩小的矛盾,急于扩大国外市场,尤其是传统的西欧市场。资历颇深的马歇尔自然了解当前的局势。

乔冶·卡特利特·马歇尔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参谋长,在任职期间,他把一批有军事才能的军官提拔到重要岗位。日军偷袭珍珠港后,马歇尔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艾森豪威尔准将召回华盛顿,委以重任。1942年6月,欧洲战区正式成立后,艾森豪威尔成为战区司令。他向罗斯福总统推荐麦克阿瑟将军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美军司令。在缅甸——印度战区,他保举史迪威中将任该战区的美军司令。

在二战中,马歇尔不仅参预欧洲战略的决策,而且在战争后期,多次陪同罗斯福出席重大军事外交会议,起草有关战争全局的战略和具体作战的咨文,从而对盟军在整个二战中的军事战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944年12月,马歇尔晋升为五星上将。

马歇尔曾做为“和平大使”,在1945年12月至1947年1月来到中国,调解“国共军事冲突”,实质上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一年之中,美国向蒋介石提供的作战物资达40亿美元之巨。这一政策违背了历史潮流,以失败告终。

1947年1月,马歇尔回国,被杜鲁门任命为国务卿。1947年至1949初,马歇尔担任国务卿期间,正是美国与西欧结盟,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阶段。

“马歇尔计划”正是这种特定国际格局下的产物。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立即在大西洋彼岸引起极大反响。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和法国外长皮杜尔率先响应。1947年7月12日,英、法、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荷兰、希腊等16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会议,成立欧洲经济委员会,接受美国的建议,制定了欧洲复兴计划,提出了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援助放贷款224亿美元的总报告。12月,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美国支持欧洲复兴计划”的咨文。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并设立了相关机构——经济合作署。马歇尔计划正式开始执行。

“马歇尔计划”的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方案”,它的主要内容是: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在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实施美国所要求的财经政策等等。

1948年4月3日至1952年6月,美国国会共拨款131.9亿美元,该计划实施的结果,西欧各国经济普遍恢复元气,工业产量比战前上升35%,农业产量比战前提高10%。

这样,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美国国内生产和资本过剩的局面,实现了美国拉拢西欧盟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目的。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期,马歇尔因身体缘故在1949年1月20日辞去国务卿职务。1953年12月,由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复兴的贡献,马歇尔本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成为获奖的第一个职业军人。

“喜剧大师”卓别林扮演的角色

一提起美国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人们的眼前便会马上浮现出一个善良、调皮、可爱而又可笑的流浪汉形象:他矮矮的个子,却穿着彪形大汉的肥大裤子,一撮仁丹胡须微微上翘,头戴一顶高高的礼帽,手拄着一根黑色手杖,拖着一双硕大鞋子撇腿走路。

这个流浪汉的一举一动,常常给观众带来欢笑,但其遭遇常常引起观众的同情和眼泪。说起来,这个流浪汉形象的塑造纯属偶然。那还是1914年的一天,初来乍到好莱坞的卓别林,正在为拍摄第二部无声影片作准备。突然,导演走过来要求他去弄一身滑稽逗笑的打扮。时间仓促,情急之下的卓别林顺手抓过化装室里一位演员的肥大裤子和假发、假须,还拾起别人丢下的一双又大又不合脚的破皮靴套在脚上,手杖、礼帽也都是随手捡来的。从头到脚装扮完毕,他便学起了伦敦街头一个老摊贩撇腿走路的样子,一个可爱而又可笑的流浪汉形象就这样定型了。

这个“小人物”形象,在他的影片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小人物”是他自己出身、经历和遭遇的真实写照。

1889年,查理·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兰倍斯区的一个贫困演员家庭。小查理的童年没有温饱与欢笑,有的只是贫穷和悲伤。他进过孤儿院也流浪过。为了谋生,年仅10岁就参加了一个滑稽剧团四处流浪演出。1907年,卓别林17岁时,由伦敦丑剧班班主的推荐,参加了喜剧《足球赛》的演出,并且获得成功,终于成为这个剧团一名正式喜剧演员。

1912年,剧团来到美国纽约。小查理时来运转了。他被好莱坞喜剧片的创始人赛纳特一眼看中,随即邀他到好莱坞拍电影。不久,卓别林又以无意中创造出来的流浪汉形象一炮打响,成为好莱坞灸手可热的大明星。

卓别林的成功并不只在于他塑造出了流浪汉的形象,还在于他扮演人物时对人物内心世界深刻的揭示。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并不仅仅一味地踢打胡闹,令人发笑,他还赋予了流浪汉许多感情色彩,使人物具有个性,成为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人物”。流浪汉不仅具有正直、善良、热心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等作为普通人常常具有的劣性一面。卓别林常把流浪汉置于尴尬麻烦之中,让他惹祸上身,然后再把他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使观众在发笑的故事情节中,又深深地为流浪汉坎坷不幸的命运而难过,让人又喜又悲。

在卓别林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时候,1928年,有声电影正式诞生了。这使无声电影受到了挑战,默片时代宣告结束,所有的电影人也都受到了冲击。一开始许多人都抵制有声电影,卓别林也认为有声电影将不过是昙花一现。但当大师看到有声电影日趋如火如荼时,并没有固执到底。但他又害怕开口讲话会损害流浪汉形象,为此,卓别林冥思苦想了许久,终于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影片《大独裁者》中,他让同一故事里的流浪汉继续缄口不言,而让同样有一撇小胡子的大独裁者希特勒开口说话。这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当许多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都被迫销声匿迹时,卓别林又成功地跨越了“音障”,进入电影的有声时代。

周恩来总理与卓别林合影卓别林除了是一位演技超群的演员外,还具有多方面的才能。1919年他开始投资建立制片厂,成为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并且创立了电影史上空前的先例,即集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作曲于一身。卓别林在好莱坞的20年时间里,为美国喜剧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好莱坞喜剧片带来了空前的辉煌。他拍出了《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许多脍灸人口的优秀影片。

电影《摩登时代》描写一个工人在流水线工作,老板为了让他加快速度,搞了一台“喂食机”,工人一边吃饭,一边工作,最后导致精神错乱。卓别林回忆说,这部电影的构思与他早年当印刷厂临时工有关。

卓别林一生中在美国生活时间最长,但他拒绝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进步言辞及他所拍影片产生的社会积极影响,触怒了美国政府,晚年的卓别林被迫离开美国,不得不移居瑞士。但世界人民却给了他极高的荣誉: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国际和平奖;1972年,第44届奥斯卡颁奖大会授予他特别荣誉奖。

1977年12月25日,喜剧大师在瑞士洛桑静静地安息了,享年88岁。卓别林的艺术成就和高尚情操,永远留在全世界人民的记忆里。

天才的毕加索

毕加索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最知名的画家,他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了无数的珍品。全世界售价最高的10件艺术品中,有一半是他的作品。他被尊称为20世纪艺术大师,一个永远站立的巨人。但也有人批评他的作品晦涩难懂,批评和否定之声仍不绝于耳。

1881年10月,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一个图画教师家里,从小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常常一画就是几个小时。毕加索少年时代最有名的作品是《科学与博爱》,曾参加马德里国家艺术展览,显示了他极高的创作天赋。年少的毕加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美术学院学画。1901年他到达巴黎,并在那里举行了第一次画展。当时他刚满21岁。

毕加索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才能使他开创了多种绘画的新形式。在20世纪绘画中有影响的立体主义,就是毕加索与朋友勃拉克共同创造的。比如毕加索的雕塑作品“公牛头”,就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他用一个旧自行车座作为牛的面部,再装上一个旧自行车把作为牛的犄角,效果看上去比真牛还要生动。他的这种艺术风格被人们传为佳话。

毕加索是个勤于探索的画家,在他的绘画生涯中总是不断地变化艺术手法,常常在带给人们惊奇不解后,又展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

1901年至1904年初,毕加索的绘画主要使用蓝色。这是他创作的“蓝色时期”,反映了他当时严肃深思和忧郁伤感的心情。代表作有《两个姐妹》和《独眼女人》等。

1904年他来到巴黎定居,开始从感伤的蓝色世界中苏醒过来,进入了他创作的“玫瑰红时期”,以表现江湖流浪艺人的生活为主。代表作有《养猴子的杂技演员之家》和《牵马的男孩》等。但毕加索不停地否定自我寻找新的表现方式。

1906年至1907年,受黑人雕刻的影响,他的绘画进入了“黑人艺术时期”。代表作有《亚威农的少女》。它标志着立体主义绘画的诞生。和传统的绘画形式不同,不做如实描绘,而是采取形体的简化。这是一幅叫全世界都大吃一惊的作品。画中描绘了5个形象离奇的裸女,既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又体现着邪恶与罪孽。此画发表后,受到一些人的猛烈抨击。为此,毕加索的回答是:“让风雅绝灭吧!”

1914年以后,他又向传统方面变化,被称作“新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有《泉边三浴女》和《母与子》等。由此,毕加索赢得了“画坛变色龙”的雅号。

毕加索还是个战士画家。他以绘画作武器,在反法西斯、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6年,他以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名誉馆长的身份发表宣言,反对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破坏文物的行径。1940年至1944年巴黎沦陷期间,毕加索参加了反法西斯战线抵抗运动,并于1944年参加了法国共产党。

1948年,他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随后创作了《和平鸽》、《朝鲜的屠杀》、《战争》等作品,画中倾注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期望。

毕加索的石板画《和平鸽》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画于1937年。那一年的4月26日,希特勒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出动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克共和国的首都格尔尼卡。在那次轰炸中,有1500多人死亡,大量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为了歌颂西班牙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毕加索创作了这幅壁画,献给他的祖国和人民。

《格尔尼卡》是一幅巨型壁画。在这幅画的创作中,毕加索先后画过63幅草图。画面上用黑、白、灰三色线勾画出法西斯轰炸后的血腥场景。画中有孩子被炸死后的悲痛欲绝的母亲;有血肉横飞的尸体;有象征着西班牙的牛头;还有嘶叫不已的马匹……画面的背景是黑暗的,还有一只闪闪发光的大眼,好似冷酷的恶魔。整个画面表现了西班牙人民的痛苦灾难和德国法西斯的兽行。

《格尔尼卡》参加了1938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又在挪威、英国、美国等地巡回展出,然后租借给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但毕加索生前对这幅画是留下了话的,那就是:“一个重新获得民主自由的西班牙,将是这幅画儿的当然故乡。”为此,后来西班牙政府和毕加索的继承人同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了长达4年的谈判。终于使这幅价值约4000万美元的名画归还了西班牙,保存在毕加索曾担任馆长的普拉多宫博物馆的一个大防弹玻璃罩内。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巴黎逝世。他一生留下的作品约6万件,包括油画、雕塑、陶器、素描和版画等。用世界各种语言写的有关他的论著成百上千,在世界几乎所有的首都博物馆中都藏有他的作品。

鉴于他对现代艺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在他诞辰100周年时,为他出版了纪念专号,并呼吁各成员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为了弘扬他对文化艺术所作出的世界性贡献,人们利用书刊、影视、戏剧等多种方式来纪念他。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常胜侯

    三国之常胜侯

    作为曹操的干爹,我表示鸭梨很大!!!
  • 狼可汗传

    狼可汗传

    一个未来世界公认的废物少年,为了寻找人类进化危机的原因,穿越回到战国。依靠自身的武力,智慧和运气,数次化险为夷,军商匪匠无所不交,逐渐走向人生的巅峰,最终成就一代传奇。
  • 穿越之如沐晨风

    穿越之如沐晨风

    穿越到古代做小厮,落得个逍遥自在,然未过几天舒服的日子,囧事一件件来了,怎么办?
  • 域外水浒

    域外水浒

    重生成水浒里的高廉同志,那时候刚刚出山,端王还对皇帝这个称号没有丝毫想法,未来的国防部长还是个混混,但高廉同志却同天罡地煞有了一个死亡的约会。
  • 持剑争天下

    持剑争天下

    玄元大楚皇朝自楚太祖开元建国至今以有七百四十余年不可谓不长久可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它走向灭亡的命运现今楚皇昏庸无道序位二十年大兴土木致使国库空虚民不廖生又有外戚弄权宦官当道各地反叛者不计其数
热门推荐
  • 末之旅

    末之旅

    某世家少女在某个夜晚做了一个噩梦,之后奇异的事情便接二连三的发生,神奇的空间、吃人的丧尸、变异的动物、泯灭的人性……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我们有无限大的粗手指,呸呸,金手指。打打丧尸,调戏小朋友,戏弄小渣渣,某少爷:“媳妇儿,听说你是在上面的?”某女主握爪:“谁说的!”某少爷邪邪一笑:“哦?”某女主瞬间萎了……结局1V1~作者菌窝可素绝对哒亲妈O(∩_∩)O~
  • 帝皇天武

    帝皇天武

    看几位现代基友到仙侠世界后,能搅动怎样的风云!
  • 幻灵师花印月

    幻灵师花印月

    失忆的女主流落南阳,“无知”的她受尽欺辱,最后落得个同归于尽的下场。重生后的她,为救好友,上天山,踏上了一条修真之路……
  • 蔬菜大师

    蔬菜大师

    “下面有请为人类饮食做出重大贡献的蔬菜大师给我们做重要演讲!”国家重要领导人激动万分地说道。严肃一脸严肃,说道:“首先,感谢我的父母,再次,感谢我的衣食父母,最后感谢我们的人类共同的母亲,大地,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切,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这广阔的土地,啊,我的母亲,大地!”台下一众领导全都欢呼,大叫道:“蔬菜大师,别说那些虚的,你说咱们明天吃什么啊?”“啊,明天,对了,明天咱们吃我们大地蔬菜店最原汁原味的西红柿,明天一律八折……”“嗷呜……又有西红柿吃了,还是八折啊!”台下一度失控……一场由西红柿引发的世界浪潮就此展开……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睡神附体

    睡神附体

    一个喜欢做梦的高三学生陈浩,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睡神的系统,它可以通过做梦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还可以把自己梦中的东西拿到现实世界里来,可谓梦想成真,最恐怖的是陈浩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甚至控制别人的梦境,这就尴尬了,陈浩只想大声说一句:吾好梦中杀人!
  • 暗夜离殇—彼岸花开

    暗夜离殇—彼岸花开

    复仇的公主,她的爱恋会是如何?背叛,抛弃,误会,一切的一切都是如何的不公,他何时会回到她的身边?
  • 君临九幽:猎天神话

    君临九幽:猎天神话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是魔,是仙,是妖,是鬼,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惧怕的猎人。传言中,这个猎人身高有百丈,臂上能走车,抬脚可震天地,覆手可翻云雨。任何见过这个猎人的神魔都没有一个活下来的。这个猎人他猎天,猎地,猎神,猎魔。甚至,满天神佛都是他的猎物。然而,事实上,这个猎人他只是一个... \rQQ群:135271878欢迎大家加入!\r
  • 王爷太妖孽妃太调皮

    王爷太妖孽妃太调皮

    “王爷,瞧,看我多美。”衣服下那洁白的腿一点一点地露出来,“妈的,贱女人敢勾引王爷,看我的麻辣拍逼掌。”某女丝毫不Hid收敛,“王爷,你要是敢霍乱后宫,本姑奶奶代表嫦娥收了你这个妖孽。”某男气的直跳脚,但是心却温柔地快要滴出水来。“呜呜,王爷,你欺负我,我,我,我要改嫁。”某男扬言谁敢收了他的王妃,他让人把他变成太监。—————————“爱妃,你永远是本王最爱的人,记得,记得阿,千万不要使用你的独门神掌麻辣拍逼掌阿,不然爱妃你的性福看汽油阿。”哇——————————一声狼嚎响起。
  • 悲的艺术

    悲的艺术

    “我”从小寄宿在爷爷家中孤独长大,在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期盼追求女孩的方式渴求得到某种慰藉,但是对于亲密事物的无所适从以及对情感的患得患失,使“我”的内心始终无法接纳任何人。为此,“我”产生了在外人看来带有成见色彩的想法,然而,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成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