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而进入“社会大学”
——住满贫困大学生和城市贫民的一处贫民窟。他深深体会到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的不公。他一面做工,一面参加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活动,并开始阅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1888年,他随政治家罗马斯一同下乡进行革命宣传。次年,阿列克塞被捕,获释后辗转到达梯弗里斯,一面在铁路修配厂做工,一面在工人中开展革命宣传。在这里,他根据传说写成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于1892年9月以笔名高尔基在《高加索报》发表,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
继《马卡尔·楚德拉》之后,高尔基不久又创作了《少女与死神》。1892年底,他回到了尼日尼·诺夫哥罗德,后任新闻记者。1895年,他发表了《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这些作品以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此后,他开始以现实主义手法,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早期作品主要有《切尔卡士》、《福玛·高尔杰耶夫》等。
20世纪初,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火星报》创刊后,高尔基成为热心读者和积极支持者。在革命形势不断高涨的情况下,高尔基于1901年来到彼得堡,出席俄国作家协会纪念农奴解放四十周年的特别会议。他在会上发表演说,猛烈抨击沙皇政府。不久,因联名抗议沙皇政府镇压学生游行的暴行,他再度被捕。回到尼日尼·诺夫哥罗德后,他以这次斗争经历为题材,完成了短篇小说《春的旋律》。因沙皇政府检查机关的阻挠,只有结尾部分在《生活》杂志刊出,这便是著名的散文诗《海燕》。诗作气势磅礴,生动地描写了暴风雨之前风起云涌、海浪翻腾的自然景象,以此比喻革命风暴前夕高涨的斗争形势。诗中的“海燕”俨然是个革命者的形象,英勇无畏,充满激情地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很快传遍了整个俄国,高尔基被誉为“革命的海燕”。几年内,高尔基又创作了《小市》、《底层》等剧本和《人》、《同志》等散文诗。
1902年,在高尔基故乡索尔莫夫镇,革命工人举行了五一游行。游行的组织者扎洛莫夫被捕。他的母亲安娜继续从事儿子的事业,为革命而奔波。这件事对高尔基震动很大。
1905年初,俄国爆发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高尔基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流血星期日”后,他写了《告全俄罗斯公民及欧洲各地舆论界书》,揭露沙皇政府的罪行,因而又一次被捕。几个月后,高尔基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年底,为创办党领导下的《新生活报》,他又到了彼得堡,并首次与列宁见面。1906年,高尔基赴西欧和美国为俄国革命争取声援、募集资金。在美国期间,他还创作了剧本《仇敌》和长篇小说《母亲》。《母亲》以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扎洛莫夫母子为原型,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巴威尔的事迹,小说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作品塑造了母亲这个正在觉醒的革命群众艺术典型。小说第一次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为工人阶级展开了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走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
由于已被沙皇政府列入流放名单,高尔基无法按预期回国,于1906年底到意大利卡普里岛居住。针对俄国革命低潮时期出现的颓废文学,高尔基发表《论犬儒主义》、《个性的毁灭》等论文予以猛列抨击。1907年他赴英国伦敦出席了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意大利期间,高尔基还创作了反映农村革命的中篇小说《夏天》和描写意大利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意大利故事》。
1913年高尔基返回俄国,积极培养无产阶级新人,创办弘扬革命文化的刊物,组编《无产阶级作家文集》。三年内他还完成了自传体小说《童年》和《在人间》。后来他完成了《我的大学》,从而形成了他的“自传体三部曲”。这三部曲小说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感动过无数读者,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影响深远。1924年,列宁的逝世使高尔基非常悲痛。当时,他因病在意大利疗养。他不顾病痛,很快写出了回忆录《列宁》,生动地再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形象。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受到成千上万的群众欢迎。他到全国各地旅行,于1929年完成特写《苏联游记》,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0年代,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短篇小说系列《英雄的故事》、剧本《瓦萨·日列兹诺娃》等。善于塑造和刻画英雄人物的高尔基像一只勇敢的海燕,展翅搏击在风云密布的长空,为革命人民写下一部部充满战斗激情的革命诗篇。
高尔基还撰写了大量的文学论文,阐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等问题。1932年,在高尔基走上文学道路四十周年之际,苏联政府将列宁勋章授予这位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学大师。
1934年,在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高尔基作了主题报告,并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然而,高尔基的创作和革命活动,引起了阶级敌人的极端恐惧和仇恨。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遭敌人毒害而离开人世。
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长的电影奖,被公认为是电影界的诺贝尔奖。它象征着电影王国中的最高艺术成就和荣誉。
1927年5月4日,美国36位包括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在内的优秀电影人荟集一处,创立了“美国电影与艺术科学院”。学院为了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影界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交流,鼓励、奖赏优秀的从业人员,决定每年年初都对上一年的影片进行评选,并且对获胜者颁发金像奖。金像奖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子呢?学院几经研究,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青年雕塑家乔治·斯坦利。
面对这一异常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任务,年仅24岁的斯坦利兴奋不已,暗暗下决心要把它做得最好。经过许多日子的酝酿和精心制作,斯坦利终于把他的作品奉献在了人们的面前:这是一尊高34厘米、近4公斤重的金光闪闪镀金青铜人像——一位体格健壮、勇武过人的男性斗士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之上。这尊塑像一问世便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从此它就作为一项电影大奖由学院颁发至今。
奥斯卡金像奖全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院年度奖”,简称“学院奖”。奥斯卡只是一个俗名。说起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哩:据说在1931年,学院图书馆来了一位名叫玛格丽特·哈里克的管理员。这姑娘一见到这尊金像立刻惊呼道:“这多像我的奥斯卡叔叔呀!”说来也巧,她的叔叔并非一个普通人,而是当时美国著名的戏剧艺术家奥斯卡·沃尔德。于是人们就把金像与奥斯卡联系在一起叫开了。久而久之,金像就被称为奥斯卡金像了。
奥斯卡金像雕成以后,学院决定在每年的7月31日颁发金像奖。所设立的奖项有:最佳影片奖,最佳男女主角、配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共计28项。首届奥斯卡金像奖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颁发。由于当时该奖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因此颁奖大会的会场十分狭小,参加大会的人数也不多,只有250余人。随着金像奖的声誉日趋显赫,颁奖仪式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隆重了。颁奖地点被迁至洛杉矶音乐中心庞大的桃乐丝陈德勒大厅。从1952年开始,电视台也对颁奖仪式进行现场转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奥斯卡颁奖仪式又有了卫星实况转播。如今,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坐在家里看到这一盛况了。奥斯卡奖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是派拉蒙公司拍摄的《铁翼雄风》,最佳男女主角的得主是艾默·鲁宁士和珍妮·盖诺。以后《乱世佳人》、《飞越疯人院》、《与狼共舞》、《辛德勒的名单》等优秀影片荣获此奖,葛丽泰·嘉宝、费雯丽等一批影坛明星脱颖而出。
奥斯卡奖的竞争从来都十分激烈。奥斯卡奖的评选方法,在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之后,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奖的第一阶段是无记名提名;第二阶段是投票表决。但即使这样,也有让人遗憾惋惜的事情发生。如1965年,《日瓦戈医生》与《真善美》争强,当时一度被各界看好的《日瓦戈医生》意外落第。还有希区柯克,这位一生拍摄了许多优秀影片的著名导演从未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他所导演的尽人皆知的影片《蝴蝶梦》却荣获该奖1940年的最佳影片奖。
为了弥补这些缺憾与无奈,奥斯卡奖又增设了“特别荣誉奖”、“终生成就奖”和“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使全世界的优秀影片都有机会参与。中国导演张艺谋的《菊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都曾提过名。
卢瑟福揭开原子之谜
欧纳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是最先研究核物理的人,他的发现包括:核武器、核电站、放射标志物以及运用放射性测定年代。他对于我们了解放射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卢瑟福对世界的影响力相当深厚。
1891年,卢瑟福诞生在新西兰的一个农村。他家人口多,经济上不富裕,卢瑟福从小一边上学一边帮着家里干农活。少年时的卢瑟福是个很爱动脑筋的孩子,尤其喜欢自己动手做些小玩意。他曾经“发明”了一种可以发射“远射程炮弹”的玩具火炮,还巧妙地设计出增加炮击距离的方法。有一次,家里的大钟坏了,卢瑟福便动手把钟拆开来,他的兄弟姐妹都认为一定会受到父母的责罚,但卢瑟福竟把钟修好了,而且以后还走得很准。后来,他还自制了一架照相机,自己拍摄,自己冲洗,成了个摄影迷。
他23岁时获得了3个学位——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理学学士。第二年卢瑟福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同时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凯文迪许实验室进行深造,师从汤姆森教授,汤姆森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从此,他开始了在英国的科学研究生活。37岁那年,由于他对于放射性现象研究的杰出成就,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他并没有满足,决心对原子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自然界天地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物质最小的单位,是不可分割的,它的形状像个实心小球。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科学家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着更小的单位,卢瑟福的老师汤姆森就持这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原子的模样像西瓜,瓜瓣就像是原子内均匀分布的正电荷,而瓜子就是电子。“原子果真像老师所说的那样吗?”卢瑟福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一直思索的这个问题。
他想,如果原子果真像个西瓜,那么,如果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作“炮弹”来轰击它,就一定很容易地穿过它而笔直地前进。于是,他决定用一种叫做“a”的粒子做“炮弹”,来轰击原子,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然而,要做这个实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设计一套专门仪器外,实验本身就像是用机关枪扫射几个散落在茫茫草原中的小核桃一样的困难。
在年轻的助手和几个学生帮助下,卢瑟福终于终计出了一个试验装置:一个“a”射线的放射源,就像一挺机关枪,一个金属箔作靶子,就像放核桃的草地,在它的旁边放一个硫化锌的荧光屏,屏后安装一架显微镜,来观察实验的情况。
实验开始了,发射源发射出的“a”粒子“炮弹”,以每秒2000米的速度穿过金属箔,在漆黑的实验室里,荧光屏上出现了点点闪光。“这是怎么会事呢?”学生们问道。“这说明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属靶子飞走了,只有个别a粒子被弹了回来。”卢瑟福说。可这意味着什么呢?卢瑟福陷入了沉思。
实验使卢瑟福感到惊叹,他开始了连续不停的实验和思考,像着了魔一样整日整夜地呆在实验室里。管理实验大楼的工友搞不清他是否离开过,他的妻子儿女也难得见他一面。一天清晨,卢瑟福兴冲冲地冲进了办公室,对着正在整理东西的助手,大声地说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子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知道了。”略一停顿,他又说:“它大致可以设想为一个小的太阳系。”助手怔怔地看着他,耸了耸肩说:“什么?你是说我们在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里当了普罗米修斯吗?——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为人类送来火种的神。”是的,就像是太阳系。“卢瑟福继续解释到,”原子既不是像小实心球,也不像西瓜,它的中心有个小的、带阳电的核,而带阴电的电子在围绕着这个核飞转。这就如同:原子核是太阳,电子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
“那么,a粒子被弹回来的现象怎么解释呢?”助手问他。“这是因为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隙,所以比原子更小的粒子能很容易穿过;又因为当中有个核,a粒子碰上这个坚硬的核就会被弹了回来。”
卢瑟福终于打开了原子神秘之宫的大门!他的这一崭新的原子结构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原子学和原子核物理学便诞生并发展起来。
1919年,卢瑟福用人为的方法第一次分裂了原子,他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使它变成了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1926年,在他的指导下,两个年轻研究人员瓦耳顺和科克拉夫特设计出了一架巨型原子捣碎机,用这架仪器,他们把轻金属锂转变为氦。
很快,人们便认识到核转变可能是太阳能的来源。进而归纳出原子弹和核电站发电的关健过程。卢瑟福的发现因而远远超出了科学兴趣本身。
1933年,62岁的卢瑟福仍在不知疲倦地进行着研究工作。就在这一年,他又发现和命名了质子——氢原子核,并预言核内存在着中子。
由于他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多种荣誉和奖赏不断向他涌来。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奖章——科柏莱奖章。几十所大学和科学团体争相授予他荣誉学位和学籍。在巨大的荣誉面前,卢瑟福仍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从不夸耀自己的成绩。1937年10月,卢瑟福由于长期紧张地工作,积劳成疾,在英国剑桥医院与世长辞。
卢瑟福关于原子核的发现是所有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基础。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在一所实验室门前,为他雕塑了一座半身铜像。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到他的墓碑前,向这位揭开原子秘密的先驱者表示深深的怀念与敬意。
黑人歌手罗伯逊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人民愿意听我唱歌,我就要为和平而唱,为生活而唱。”这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说过的一句话。
罗伯逊身高1.90米,膀宽体壮,肌肉像波浪般地起伏,皮肤黝黑光滑,眼睛清晰明亮,使人一看就对他产生良好的印象。他那圆浑而丰润的男低音富有魅力,听后令人陶醉,久久不能忘怀。然而,他不只是一位受人欢迎的歌手,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他毕生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压迫的斗争,长期为黑人的自由和人权而奋斗。他以高尚的品格和甜美的歌声,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
罗伯逊的父亲是出身于种植园奴隶的黑人牧师。这在当时的美国黑人中是非常高贵的职业。罗伯逊6岁时母亲去世,从此由他父亲担负起教养责任。父亲非常疼爱他,对他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他入小学起,每天要他报告学习情况。父亲懂得拉丁文和代数,罗伯逊一点也骗不了他。
罗伯逊各科成绩都很好,尽管这样,成绩稍微差一点,他的父亲就批评教育他。直到罗伯逊进了大学,父亲仍然这样严格地要求儿子。罗伯逊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时,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是个体育好手:既是足球队长,又是篮球中锋,打起垒球来十分灵活,铁饼的投掷成绩惊人。他是这四项运动的13个大学的选手。他还擅长唱歌和演戏,但是让他发挥这方面才能的机会不多。他的空闲时间,大多是在体育场上度过的。
罗伯逊足球踢得真棒。他是参加国家足球联盟的一个足球队的职业球员。每当周末,他就出现在足球场上。他近100公斤的身躯,在场上很少停止活动,足以阻住对方球员的冲锋。因此,他的名字吸引着大群的球迷。罗伯逊的拳击功夫也很到家。有人建议他去当职业拳击手,并且保证他能发大财,担他拒绝了,因为父亲一直教导他不能选择冒险的职业。
1923年,25岁的罗伯逊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毕业。他完全可以去当一名职业运动员,并且取得丰厚的收入。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决定从事法律工作,以便保护黑人的权益。几个月后,他到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罗伯逊对戏剧和音乐发生了联系。一次,有个四重唱乐队中的一个歌手生病,罗伯逊代表他出场。虽然他在歌唱方面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但彼此合作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之后,他又参加了几次业余的戏剧演出,同样获得了成功。
1924年5月的一天晚上,罗伯逊在纽约的普罗温斯唐剧院正式参加演出,在《所有上帝的孩子都有翅膀》一剧中,扮演一个学法律的青年大学生。开场前,观众对这位他们非常熟悉的足球运动员议论纷纷:“我看过罗伯逊踢足球,他的球艺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演戏这玩意儿他行吗?”
戏开场了。出乎人们意外,罗伯逊演得非常成功。他精彩的表演,打动了观众的心。大家疯狂地为他鼓掌,戏剧评论家也赶紧撰写文章,说他“在一出伟大的剧本中洋溢出才华”,“除掉非凡的体格以外,罗伯逊还有着精明而丰富的理解力”,“像他那样的声音是很少听到的”。
但是,罗伯逊更擅长的是唱歌。他在这方面的才华很快被人们发现,以致1925年4月他要在格林威治村戏院举行独唱音乐会的消息一传出,门票立即被抢购一空。
演出那天,格林威治村戏院盛况空前,许多人拥在戏院门口,希望能买到一张站票。罗伯逊唱的第一首歌是《去呀,摩西》。摩西是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正是他,带领在埃及当奴隶的犹太人,迁回到了他们的故乡。罗伯逊用深沉宽阔的男低音唱道:
去呀,摩西,
在埃及的土地上,
告诉年老的法老;
让——我的——人民——自由!
动听的歌声停下来后,听众还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几秒钟后,才热烈地鼓起掌来。预定的歌曲唱完后,罗伯逊又应听众的热情要求,一支接一支地唱下去。人们赞叹着,彼此微笑着,连泪珠涌满眼眶也忘了去擦。
这次音乐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罗伯逊一跃而成为美国歌坛上的新星。影响广泛的《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罗伯逊先生是一位天才的歌唱家。他的嗓音柔和动听,声域宽厚。但抓住人心的,还是他表达的那种真挚感情。他发自肺腑的呼唤,真正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歌声一起,表达了一个种族的悲哀和希冀。”
此后,罗伯逊正式以歌唱为业。他去欧洲举行巡回音乐会,同样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尤其是1928年在伦敦皇家剧院演出《游览船》,更是使他成为驰名欧美的歌星。
《游览船》是一部喜歌剧,罗伯逊在剧中扮演一个名叫玖的角色。玖是一个头发灰白、皮肤黝黑、弯腰屈背的中年男子,他不停地把棉花包从码头扛到船上。在没完没了的苦役般的搬运中,他怀着愤怒,唱起了诉说黑人痛苦和忧愁、歌颂自由自在地奔腾的密西西比河的《老人河》:
我们这样痛苦疲劳,
既害怕死亡,又厌倦生活。
但老人河啊,
却总是不停地流过。
这首歌,深深地震撼着观众的心。歌声一落,剧场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雷鸣般的掌声。伦敦著名的《每日快报》载文说,罗伯逊“是一个黑人天才”。“他不仅是一个大演员,大歌唱家。他是一个伟人,他创造了一个受禁锢的民族的灵魂,并且告诉你:这个灵魂和人类的被束缚的灵魂有着真正的血统关系。我们好像小孩一般,拜倒在他的超人的天才面前”。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黑人,了解他所唱出的黑人的心声,罗伯逊学习俄语、法语、德语。他的箱子里总是藏着几本伦敦东方语言学校的教科书。他甚至试着发现两种非洲古代语文与俄文、中文之间的异同之处。因此,他在巡回演出过程中用当地人熟悉的语言歌唱时,人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呼唤着、跳跃着。
尽管罗伯逊蜚声欧美,但仍然逃脱不了种族歧视的命运。在举行音乐会时,他出入于最漂亮的音乐厅,而平时当他以普通黑人出现在某种场合时,竟连找一杯水喝都会遭到拒绝,甚至不能随便到白人开设的饭馆吃饭。
一天,他在美国费城的街上行走,突然,有个白人用胆怯的声音问他道:“先生,您能给一角钱吗?”罗伯逊瞧了瞧向自己讨钱的人。他年纪不老,也不肮脏,只是脸有饥色,嘴唇冻得发紫,穿的衣服很单薄。那人见罗伯逊没有马上回答,又说了一句:“先生,仅仅是一角钱!”罗伯逊心想,一角钱怎么能使他饱餐一顿呢?便微笑着扯谎说:“啊,我刚要去吃中饭,您愿意一同去吗?”那人的脸上泛出一丝高兴的微笑。罗伯逊向四面看了一下,见近处有一家安静的小饭店,觉得到那里去对方不会感到窘迫,便指着那里说:“我们上那边去吧。”
进饭馆后,罗伯逊把那人领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的桌子边,以便好好地和那人谈谈。他集中思想去考虑怎样交谈,因此丝毫也没有去注意把他们从门口送到桌边的侍者的惊奇的面部表情。坐下后,他才发现侍者已经来到身旁,便马上说道:“请给我们来些——”
“不,我们这儿不招待黑人!”紧跟上来的侍者原来是准备撵罗伯逊出门的。罗伯逊听了这话,眼睛好像着火的煤块一般燃烧起来。然而,他平静下来,把椅子推回去,站起身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皮夹,俯视着侍者说道:“我不需要招待,这位先生一个人在这里吃饭!”说罢,他把一叠钞票放在桌上,大步走出了饭馆。
那讨钱的白人在经受了这样的难堪后,迅速收起钞票,站起身来跟着罗伯逊离去。走到门口,他忽然挺直身子,向着饭馆里所有的人大声喊道:“我不管在这儿吃什么,都会被窒死的!”然而等他出门后,已经找不到罗伯逊了……
这件亲身遭遇的事,深深地刺痛了罗伯逊的心,使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从此,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到社会主义苏联去访问一下,看看那里普通人是怎样生活的,有没有种族歧视。
1934年底,罗伯逊实现了去苏联访问的愿望。他发现,自己在莫斯科大街上行走,没有遭到冷眼,也没有遇到对他不礼貌的事。访苏归来后,罗伯逊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经常到劳苦群众中去演唱,并演出体现劳动人民愿望的戏剧,拍摄反映黑人生活的电影。他赋予《老人河》以战斗的回答,把其中“我们这样痛苦疲倦,既害怕死亡,又厌倦生活”,改为“但是,我要乐观地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我死为止”。
罗伯逊对中国人民、西班牙人民和非洲人民的革命斗争,都表示过真切的同情和支持。40年代后期,因为拒绝与美国议会特工委员会合作,并在巴黎世界和平大会上发表进步演说,而遭到美国政府长时期的迫害。
1975年,这位杰出的艺术家与世长辞。
“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是20世纪闻名全球的非暴力运动领袖。“圣雄”,印度文的读音是“玛哈德玛”,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中文译为“圣雄”,是对甘地的尊称。
摩罕达斯·卡兰昌德·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生于印度波尔邦达尔邦的首府波达尔城。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官僚家庭中,从小就受到印度教的熏陶。1891年6月,甘地在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并取得律师资格。两年后,他到了南非,他在南非一共度过了20年。在那里,他领导了自己的侨胞进行反对英、荷、殖民主义者的民族——种族歧视制度的运动。甘地深受托尔斯泰非暴力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非暴力不抵抗的理论把印度教的吃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他认为,只要通过非暴力的行为,忍受苦难,就能感动对方,使对方改邪归正,因为所有人都是同一个造物主的儿女。
1915年1月,甘地回到印度,建立了一所非暴力抵抗学院,组织小土地种植者、破产农民、贫穷的工人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甘地因此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关心贫苦大众的领袖。为了唤起印度民众的民族意识,他发起了土布运动,提倡用手纺车自己纺布,抵制英国的产品。很快,甘地就成了印度民族主义政党——国大党的领袖。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激起了印度人民的独立要求,甘地号召人民进行绝食、祈祷、和平示威,用非暴力的方式来抵制英国当局。殖民当局在阿姆利则向和平示威的群众开枪,打死、打伤3000余人,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更大反抗。甘地担心会演变成暴力抵抗的流血革命,所以停止了非暴力不抵抗运动。
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创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纲领,主张用和平的合法手段取得自治。他们在全国兴起了一场广泛的罢工、罢市、****、拒绝与殖民当局合作的运动,殖民党局逮捕了甘地,并判他6年监禁。出狱后,甘地继续领导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又多次发动了不合作运动,几次被殖民当局逮捕入狱,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为了加紧对印度人民的剥削,制定了“食盐专营法”,严格控制食盐生产,任意抬高食盐价格和盐税,引起了印度人民的极大不满。于是,甘地就带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信徒,步行到海边去用海水煮盐,以此来抵制英国殖民当局的食盐专营法。这就是所说的“食盐进军”。
他们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徒步行走,每走过一个村庄,都召开群众大会,号召村民们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沿途群众有听宣传的,有看热闹的,也有加入甘地队伍的。各国新闻记者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争先猎取镜头,采写新闻。甘地一行走了24天,才到达海边村庄丹地。这时,跟随他的队伍已经有了上千人。当天晚上,他们绝食祈祷。第二天上午,甘地便带领众多的信徒到海边沐浴,然后开始取海水煮盐。
每天清晨,甘地带领信徒到海边劳动,不怕风吹日晒,腰酸背痛,一直坚持了三个星期。印度报纸广泛地报道了甘地的“食盐进军”;全印各沿海地区,也都开展了自制食盐的行动。与此同时,全国城乡各地到处举行示威游行、罢工、****,一个群众性的反英斗争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甘地原想通过“食盐进军”,把反英斗争局限在“非暴力”的范围内。但是,英国殖民者并不讲什么“非暴力”。他们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甘地的许多信徒听说当局要逮捕他们,便遵照甘地的“非暴力”信条,自愿走进监狱。工农群众和学生也有6万多人被逮捕。但人民群众毫不屈服。不久,各地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殖民当局派出大批军警镇压,向群众开枪;示威群众与军警展开搏斗,并迅速转为武装起义,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人民自己的革命政权。
印度人民掀起的革命风暴,吓坏了英国殖民当局。于是,他们又想利用甘地“非暴力”主张来平息人民的斗争烈火。1931年1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并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命令。甘地出狱以后,便和英国印度总督艾尔文在德里举行会谈,签定了《甘地——艾尔文协定》。协定规定,完全停止“不合作运动”;英国当局则同意释放主张“非暴力”的******。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由于印度仍旧没有得到自治,因此这个协定没有满足人民的根本要求。但是,甘地已经签订了“休战协定”,印度人民的革命浪潮最后还是被英国殖民当局镇压下去。后来,甘地虽然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但都毫无结果。
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度存在着大量的“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他们在政治上、劳动就业上、宗教上受到种种歧视。为此,甘地用了许多年的时间,周游全国,宣传种姓平等的主张,并为争取“财民”的先举权而呼吁,甚至为此而进行绝食。全国各地寺庙主持者深受感动,纷纷为“贱民”开放寺庙。
印度半岛上居住着许多民族。由于殖民当局的挑拨和历史形成的因素,印度教教徒和******教******之间往往形成一些矛盾,甚至引起械斗。甘地一再呼吁印、伊两教教徒团结,在印度建立民族和睦的大家庭。为了这件事,他进行了长期的徒步旅行,苦心地宣传两个教派间和平团结的重要性。1947年6月,印度半岛的******领袖真纳、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相继发表声明,宣布在印度半岛建立两个国家:以******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个共和国)和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即今印度共和国)。甘地为此发表声明,建议印度国大党会议接受这个方案。同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联邦宣布正式成立,印度半岛的人民开始获得自由。在成立印度联邦的制宪会议上,为了对甘地的长期斗争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尊称他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蒙巴顿则称甘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在荣誉面前,甘地保持原有的谨慎和谦虚态度。他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从早到晚在手摇车上纺纱。
1947年下半年后,印度教徒和******教徒穆斯兰之间冲突频繁,一再出现流血事件。甘地为此多次进行绝食祈祷,呼吁和平团结。1948年1月30日下午,甘地在祈祷告场的途中,被一个印度教徒枪杀,终年79岁。
印度人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将他的遗体火化并将骨灰撒进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恒河。
缅甸爱国诗人吴龙
吴龙即缅甸爱国诗人德钦哥都迈,他在缅甸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1875年吴龙出生的时候,英国已向缅甸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并且强行占领了下缅甸,以仰光为首都,让英、印总督管辖。吴龙从小在寺庙中读书,对祖国的命运十分关心。1885年11月28日,缅甸国王锡袍被英国放逐到一个海岛,缅甸沦亡。吴龙见祖国已遭英国鲸吞,再也不能安心在寺庙读书了。他决定不再读书,到社会上去寻求解救祖国苦难的办法。19岁那年,吴龙的父亲去世。为了赡养母亲,他到仰光一家印刷厂去当排字工人。因为他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不久改当校对员,同时写作剧本。印刷厂关闭后,他先后在《仰光时报》和《缅甸时报》工作,并写了不少诗文。
英国侵占缅甸后,解散了缅甸的武装部队,不许缅甸人持有武器,就连家用菜刀的尺寸也有限制。英国殖民者采用“以印治缅”的恶毒手法,把缅甸变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雇用印度兵镇压缅甸人民,还大量掠夺缅甸的资源,垄断丰富的矿藏和森林,并把它当作英国的米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缅甸人民,终于又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911年,一些知识青年创办了《太阳报》,开始宣传独立、自由。吴龙很快就参加了这家报社的编辑工作。在这里,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事物和新思想,更加激发了他童年时就潜在的爱国主义思想。
英国的殖民统治,给缅甸带来了西方“文明”。缅甸的一些上层分子,特别是一些受外国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盲目地追求这种“文明”,丢掉了民族固有的优良传统,甚至连自己名字前的“吴”、“哥”、“貌”等传统称呼也不要了,而代之以“密斯脱”(先生的意思),并且以此为荣。
吴龙对这种崇洋的情况非常不满,认为长此以往,将会丧失民族自尊心,因此故意使用“密斯脱貌迈”的笔名,在1914年写了一本名为《洋大人注》的书。书中在嘲讽假洋鬼子之余,热情地歌颂了缅甸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对沦亡的祖国寄予深切的同情:
忆往昔,阿瓦朝,
繁荣昌盛民乐业。
摧枯拉朽驱黑暗,
名震南瞻洲。
看今朝,堪回首,
往来犹如水东流。
滚滚而去不复返,
怎不令人愁!
这本书出版后,受到了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也震动了“密斯脱”阶层。同年,吴龙又用“密斯脱貌迈”的笔名,发表了揭露和讽刺英国殖民统治者、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孔雀注》。
1920年9月,缅甸第一个政治团体——缅甸各团体总会成立。这个团体的宗旨,是要求英国在缅甸实行类似印度的政治制度,让缅甸人参加政府工作,建立缅甸民族工业。在它的影响下,不久仰光大学学生举行****,反对不合理的大学法。斗争迅速波及到各地中学,师生们纷纷要求学习缅甸的语文和历史等民族文化,随即在仰光出现了巴罕国民学院。
吴龙热情支持这个爱国行动,毅然辞去《太阳报》的职务,到巴罕学院就任缅文和历史教授,并编写了一些教科书。
在缅甸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情况下,英国殖民统治当局于1923年采取了一个让步措施:实行所谓“双头政制”,也即是除中央职权由印度政府管理外,地方职权改由缅甸政府管理。这个让步,迷惑了缅甸各团体总会中的一些人,促使它分裂,巴罕国民学院也被迫关闭。吴龙只得重新担任编辑工作。
就在这时候,英国的威尔斯王子要来缅甸巡视。缅甸殖民政府为了讨好王子,特派内务部长去找吴龙,要他赋诗颂扬王子,并表示愿意为此付出酬金1000元,还授予勋爵衔和大学教授的职位。但是,吴龙向内务部长明确地表示:“我情愿不要你们的1000元赏金而挨饿。就是我舌头上长草,也决不写诗歌来歌颂维多利亚的孙子、乔治皇帝的儿子!”
过着清贫生活的吴龙,把全部身心投入缅甸的民族独立运动。被压迫民族要求独立解放,是历史发展的潮流。1935年,一个由缅甸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新的政治组织——我缅人协会(即德钦党)成立了。在缅语中,“德钦”是尊贵的头衔,意为“主人”。这个党以此为名,是为了表示对英国的反抗。它主张反对殖民统治,组织爱国运动,尊重民族文化,提倡使用国货。
吴龙把这个组织当作缅甸民族的希望,毅然站在它一边。由于他的崇高的名望,在他公开宣布参加这个组织后,立即被推举为名誉主席。从此,他像所有德钦党人一样,在名字前冠以“德钦”,改名为德钦哥都迈。
德钦哥都迈参加我缅人协会后,积极投身于争取缅甸独立的救国斗争。他斗志越来越坚定,态度越来越明朗,所写的诗的格调也越来越显得高昂、激扬。1936年,仰光大学学生又一次****。在斗争中,涌现出一批学生领袖,并成为我缅人协会的中坚力量。他对此感到欣慰,认为这是缅甸的希望所在,情不自禁地创作了一首题为《德钦大学》的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列强侵占国土的强烈愤恨,并对缅甸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军队在1942年4月侵占了缅甸。当时,缅甸独立运动的领袖昂山将军幻想联合日本,反对英国,使缅甸获得独立。日本当局在占领缅甸后,假惺惺地宣布同意缅甸“独立”。昂山也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德钦哥都迈则认为,依靠日本法西斯是不可能使祖国获得独立的。他规劝昂山将军说:“你不能把你们请来的菩萨赶出去吗?”
后来,昂山在严酷的事实面前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虚伪与狡诈,终于选择了抗日。借调谴缅甸国防军前去阻击盟国军队的机会,离开仰光到了外地。昂山随即指挥全国各种军事力量进行武装起义,并于5月1日与盟军一起收复了首都仰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昂山继续领导人民为争取缅甸民族独立而斗争。1947年1月,昂山率领代表团前往伦敦,同英国首相艾德礼签订关于缅甸独立问题的“昂山——艾德礼协定”。根据这一协定,缅甸全国进行****,成立了以昂山为首的临时政府。
1947年7月,英国殖民者指使的反动政客吴素一伙用冲锋枪杀害了昂山等七位政府领导人。德钦哥都迈得悉后,赋了一首题为《烈士陵园》的长诗表示哀悼。缅甸人民严惩了杀人主犯吴素等人,粉碎了英帝国义的阴谋,坚持半争,终于在1948年1月4日,取得了民族独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气壮山河的铮铮言词,是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内心独白,也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和他的作品感染了几代读者,永远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奋勇向前。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苏联30年代的著名作家、坚强的共产党员。他于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个酿酒工人,母亲给人家做饭洗衣。他只念过三年书,刚满10岁,就到车站食堂、发电厂里当童工。
种种困苦和磨难,让他从童年起就懂得了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窥见了资产阶级的腐朽、贪婪和罪恶。他的心中埋下了同黑暗社会抗争的种子。
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他把书揣在衬衫里。一有空,他就拿出书本埋头阅读起来,直到食堂的老板娘跑过来拧他的耳朵,他才不得不放下书本,有一次,他看到书摊上有一本描写意大利反抗奥地利侵略的英雄加里波第的传记小说,很想买下来,可没有钱。他在书摊边站了半天,最后把身上仅有的午餐费掏出来买下了那本书,一回家就通宵达旦地阅读起来。
在工厂做工期间,奥斯特洛夫斯基亲自感受到工人运动的力量。在他哥哥阿辽沙的影响下,他积极地参加一些革命活动。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1919年,红军进入了乌克兰,他第一批参加共青团。随后,作为志愿兵在一个骑兵团黑当红军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转战疆场,作战非常勇敢。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他没有放弃读书。他的作战包里,总是藏着他最爱读的小说——伏尼契的《牛虻》和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思》。在行军打仗的间隙,他常常拿出来反复阅读,有时还念给战友们听。
192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转业到工厂担任共青团工作。第二年秋天,他响应团组织号召,到博亚尔卡修筑铁路。一次,第涅伯河山洪爆发,他不顾身体虚弱,冒着寒风,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打捞流散的木材,结果得了伤寒和风湿症。1924年,他加入了共产党。第二年起,健康状况开始恶化,经常卧床不起,但是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病床上读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1927年,他因脊椎硬化开始瘫痪,眼睛看东西也不清楚了。然而他并不向病魔屈服,拿起笔作为武器,继续战斗。
1928年,他在半失明的状态里写出了一篇反映柯托夫斯基师团战斗生活的中篇小说。但是,唯一的一份初稿,在给战友们看过后寄回的途中遗失了。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挫败地他坚强的战斗意志,反而激励他更加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他决心再写一部。1929年起,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只能永远和病榻作伴了。但他说:“只要我身体里还有一个细胞活着,还能抵抗,我就要活下去,就要战斗。”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写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起初,他在床上放一块木板,把纸铺在上面书写。但是,因为他什么也看不见,写出来的字行款不齐,而且有许多字是重叠的,别人根本看不清。于是,他请人在木板上刻下一道道深槽,铺上纸后,摸着把字母写在深槽里。这样,分行就清楚了。写成一张,请人誊写一张,逐渐积成本子。后来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关怀和支持下,改为由他口述,打字员和秘书给他做记录,整理文稿。就这样,他克服了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前后花去五年时间,完成了这部文学巨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的。小说的基本情节是作者一生战斗经历的概括,因而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都非常真切动人。小说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过程的描述,生动而有力地证明了:经过革命大洪炉的锻炼,一个普通工人的子弟,完全可以成长为一位钢铁般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2年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陆续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发表。小说一问世,就立即受到苏联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全世界的进步青年,都把这部书作为自己生活的教科书,把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保尔是无产阶级钢铁战士的光辉典型,人们无限敬佩这位无比坚强的作者。为了表彰作者的伟大贡献,苏联政府给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枚最高荣誉勋章——列宁勋章。
1934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又开始写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全书计划写3卷,然而不幸的是,就在1936年这部小说第一卷出版的那天,年仅3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世长辞了。第3卷就没有能够最后完成。
这两部光辉的无产阶级战斗巨著,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光辉一生。时光荏冉,前苏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人民不会忘记保尔·柯察金。由中国和乌克兰合拍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2000年春节期间公映后,引起社会巨大的反响。保尔在我们身边依然活着,他是我们永远的偶像。
教育家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俄国十月革命后,他全力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对怎样办教育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经过他的辛勤耕耘,培养出了许多社会主义新人。后来,这些新人有的成为卫国战争的英雄,有的成为著名的工程师,有的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有的成为有声望的医学家。他们中有人被问到是什么信念促使自己成功时说:“为了祖国,为了马卡连柯!”
1888年,马卡连柯诞生于乌克兰别洛波列城的一个铁路技工家庭。他16岁念完中学,次年在一个师资训练班毕业,获得了民众学校教师和在两班制小学任教的资格。从此,他踏上了教育工作岗位。
年轻的马卡连柯非常爱好文学,特别是阅读了高尔基的作品后,使他萌生了当文学家的念头,1914年,他写了短篇小说《无聊的一天》,并把它寄给了高尔基,希望得到这位大文豪的指点。高尔基很快给他复了信。从复信中他才知道,自己的这篇小说题材还是可以的,但是描写得松驰无力,主要人物感受体验的戏剧效果模糊,看不出背景,而且对话枯燥。
这次文学上的失败,使马卡连柯非常懊丧。“也许我不是当文学家的料子,还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多做些事吧。”他决定放弃当文学家的念头,继续当一名教师。为了充实自己的学识,他于这年10月进入波尔塔瓦师范大学学习。
三年后,马卡连柯从波尔塔瓦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得了优等生的毕业证书,金质奖章和最优等的鉴定书。此后,他把全副精力投入教师工作。马卡连柯大学毕业后不久,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下,他的教育才能逐步得到发挥。马卡连柯先是担任一所铁路初级小学的督学,后来当波尔塔瓦市初级小学校长。
1920年的一项任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这年秋天,波尔塔瓦省人民教育委员会主任把马卡连柯将一份开办少年违法者的专门教育机构——工学团的委任状交给马卡连柯,并且严肃地对他说:“我们需要人,需要自己的人。您去当波尔塔瓦工学团的负责人,把他们改造过来!”
当时,国内战争没有完全结束,战争带来的恶果也没有消除;一些无家可归的少年儿童为饥寒所迫,走上了违法的道路。创办工学团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些少年儿童教育改造过来,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人。马卡连柯当了10年教师,在教育人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因此省人民教育委员会把办工学团的任务交给了他。他高兴地接受了。但是,教育改造违法少年,对马卡连柯毕竟是一项新的工作。他接受任务后,马上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大量阅读能找到的教育学书籍,以尽可能多地获得有关知识。
上级拨给他五间大房子,作为工学团的半工半读的场所。此外,还调来了一些工作人员。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工学团最简单的一些设施建立起来了。
12月的一天,第一批共六个学童被送来了。这六个学童中,四个是因为持枪抢劫住宅被送来的,都已经18岁了,另两个比较年轻,犯的是偷窃罪。马卡连柯很重视第一批学童的到来,事先作了精心的准备。这一天,工学团打扮得像过节一样:预备好了丰盛的午餐,女厨子戴着雪白耀眼的头巾,把床并成了桌子,蒙上用新被单代替的台布;工学团全体人员和他们在一起,庆祝工学团的诞生。
吃过午饭后,举行了“忘掉过去,憧憬未来”的开学仪式。马卡连柯让学童们脱掉破烂的衣服,把它堆在一起,浇上汽油焚毁;然后给他们理发、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马卡连柯设计这种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告别黑暗的过去,展望美好的未来。
但是,这些已被邪恶玷污了灵魂的学童,以对抗的情绪对待着马卡连柯所作的一切,连对他及其他工作人员不来侮辱他们也感到怀疑。很快,这些学童起了流氓作风。他们到处讲不堪入耳的话,在食堂里把盘子扔得满天飞,示威似地玩弄着短刀,捉弄女教师,甚至当着工学团总务主任的面,把一座木棚的屋顶拆掉。不久,他们中的一个因在夜间抢劫和杀人而被逮捕。
这一年,暴风雨来得比往年早,初冬季节,工学团及其四周的路上堆满了雪。一天,马卡连柯招呼几个学童去扫雪。其中一个瞟了他一眼,一本正经地说:“雪可以扫,不过等冬天过去了再扫。不然,我们刚打扫干净,雪又落下来了。您明白吗?”说罢,和其他几个学童走了。
马卡连柯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便和总务主任一起去扫雪。当他俩快把一条路上的积雪扫清的时候,两个学童大摇大摆地走来,看上去准备上城里去。
“这才好啊!”其中一个瞧了瞧马卡连柯他们说道。
两人边说边笑着,场长而去。而对这种情景,马卡连柯也无可奈何。不久,他又遇到了类似的事。
一天,马卡连柯来到学童寝室里,让一名叫札杜罗夫的去砍点柴给厨房里用。不料他竟回答说:“你自己去砍吧,你们的人多得很!”札杜罗夫说这话时满不在乎,而且不客气地使用了“你”而不是表示敬意的“您”。这些日子来,工学团里出现的种种事情,使马卡连柯感到很恼火,但他一直忍耐着。可是这一回他又气又恨,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挥起手,朝札杜罗夫脸上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
马卡连柯这一记耳光打得很重,使札杜罗夫一下子倒在炉子上。紧接着,他扑上去打了第二记,又把这学童的衣领抓住打了第三记。
想不到这一来反倒奏了效:札杜罗夫吓得面无人色,双手哆嗦着,把制帽戴上又脱掉,还轻轻地说:“原谅我吧。”几个在场的学童,也吓得站在自己床边一声不响。
马卡连柯怒气未消,顺手操起一根铁棍,转过身来,用铁棍敲了敲床背,厉声喊道:“听着,大家马上给我到树林里去工作。不然的话,就给我滚出工学团!”说罢,马上离开寝室。
和往常不一样,寝室里的学童竟跟着马卡连柯来到木棚里取工具。马卡连柯先取了一把斧头,板着脸看学童们选择斧头和锯子。他心里忽然一动:他许今天最好不要去砍树,可不能让他们手里有斧头。但是已经晚了,该拿的工具他们都已经拿了。他横下心来,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枪,带他们进入树林。
大家不声不响地砍树,这一次谁也没有偷懒,出乎马卡连柯意料之外的是,繁重的劳动竟使刚才的紧张气氛缓和下来了。休息的时候,他主动掏出自己珍藏着的马合烟给所有的学童抽。札杜罗夫尴尬地吸了一会烟,忽然大哭起来说:“真好啊!”
马卡连柯立即意识到彼此之间信任的巨大力量,向札杜罗夫报以温和的微笑。午饭后,札杜罗夫特地走到马卡连柯的面前,认真地说道:“我们并不是那么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一来,使马卡连柯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他总结了自己打人的失误,决定采取一切方法,来尊重这些学童,恢复他们的尊严,然后再向他们提出教育的要求。
工学团的学童越来越多了,马卡连柯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越来越重视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有个名叫卡拉邦诺夫的学童,进入工学团后劣性不改,曾被人带出去持枪抢劫。他被允许重回工学团后,马卡连柯并没有歧视他。一天,他把卡拉邦诺夫叫进办公室,交给他一张替工学团去领取500卢布的委托书。在向卡拉邦诺夫交办这件事的时候,马卡连柯尽力用随便的口吻说话,最后还把一支装着子弹的手枪交给他,作为路上防身之用。卡拉邦诺夫接受了任务后,激动得像发神经病似地跑了出去。
500卢布取来了。马卡连柯接到手后,没有数,就随随便便地朝抽屉里一丢。他的这一行动,使卡拉邦诺夫感到惊愕。
过了两个星期,马卡连柯又叫卡拉邦诺夫去取钱。这一回要取的是2000卢布。卡拉邦诺夫接过委托书和手枪,愤恨地看了马卡连柯好一会,然后一字一顿地说:“2000卢布!要是我取了钱不回来呢?”
马卡连柯站起来大声嚷道:“请你少说这种傻话!既然把委托书交给你,你就去取。”卡拉邦诺夫耸耸肩,低声说道:“好,去就去!”卡拉邦诺夫把钱取回来后,让马卡连柯数一数,马卡连柯没有这样做。卡拉邦诺夫竟生气地说:“你是捉弄我。可我是冒着生命危险,我骑在马上一路想若是碰到强盗,我会开枪打他们,和他们拼。您是在冒险对吗?”
马卡连柯平静地说:“钱财的事永远要冒险的。不过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由你去取钱,危险性就少些。你年轻力壮,骑马的本领又高,随便碰到什么强盗,你都可以逃得过;而像我这样,就容易被他们捉住。我知道你这个人跟我一样诚实。这一点我以前就知道,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不,我还以为您不知道呢。”卡拉邦诺夫第一次感受到人的尊严,感受到被人信任。他一离开办公室,马上高兴地唱起了歌。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要求的时候,在这要求里也就包含着对这个人的尊重。正因为向他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尊重人,也要尽可能地向他们提出要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马卡连柯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了那些需要帮助教育的孩子。
到1928年,这个已被命名为高尔基工学团的专门教育机构里,已有约400名学童,其中设有木工厂、制鞋厂、缝纫厂、牛奶厂和养猪场。学童们在那里愉快地劳动,愉快地学习。他们有自己的教室,自己的乐队,自己的剧院。之后,马卡连柯又带领一批工学团团员,到库良日创办新的工学团,帮助教育新收容的流浪儿童。后来,又建立了捷尔任斯基公社。
马卡连柯决定把自己在领导高尔基工学团过程中的教育经验,写成一部艺术作品,取名为《教育诗》。这个主意得到了高尔基的热烈赞成。第一部的初稿很快就完成。但是,过去写短篇小说失败的记忆犹新,他担心又一次失败,因此没有把书稿马上寄给高尔基。经过高尔基的一再催促,他才在1933年把定稿寄给了高尔基。这年秋天,《教育诗》第一部正式出版。此后两年间,它的第二、第三部也经过高尔基的手出版了。除了这部作品外,他的著作还有《母亲必读》、《儿童教育演讲集》、《塔上旗》等。
由于马卡连柯在教育和文学上的杰出成就,苏联政府在1939年2月授予他红旗勋章。不幸的是,只过了一个多月,这个辛勤育人的教育家在结束中篇小说《塔上旗》单行本校订工作后的第二天,就与世长辞了,当时才51岁。
希特勒发迹
1889年在德奥边境奥地利一侧的布劳瑙镇,阿道夫·希特勒出生了,他的父亲当过鞋匠和海关职员。中学时的希特勒喜欢画画,他幻想当一名画家。由于各科成绩太差,他没毕业就退学了。18岁时,他到维也纳考美术学院,但因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
父母双亡后,希特勒过着贫困潦倒的流浪生活。他干着各种各样的杂活,绘制拙劣的风景画片来维持生计。任他的这些“艺术”才能,仍不能赚钱填饱肚子,但是他自己却认为是个“艺术家”了。
1913年春,希特勒来到了德国慕尼黑。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喜欢政治的希特勒欣喜若狂。早在中学时,希特勒就倾心于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在维也纳期间,开始对政治感兴趣,为了发迹,他志愿参加了巴伐利亚步兵团,在西线呆了四年,1917年由传令兵升为下士班长。战后,他成为慕尼黑陆军政治部的一名侦探。
1919年9月的一天,希特勒奉命调查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集会。
在这次只有25人的集会上,希特勒发表了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民族主义的德国的主张。他尖锐的发言引起众人的重视。
第二天,希特勒收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被接受参加“德国工人党”,邀请他出席会议。好奇心驱使希特勒去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成了“德国工人党”的党员,并很快成为这个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员。
中学时代的希特勒就阅读了不少德国历史书籍,他幻想过组织一个以工人群众为基础的,不像社会民主党,却保持强烈民族主义的政党。“德国工人党”的政见和希特勒不谋而合。在这个不足百人的小团体里,希特勒以他的组织能力和富于煽动的演说,很快操纵了党的领导权,并积极扩大党的队伍和影响。
1920年2月,希特勒别有用心地出面宣布党的《25点纲领》,提出实现所谓“社会主义”,工人分享企业利润,取消地租等口号。为了进一步欺骗工人群众,希特勒将“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德文缩写音译为“纳粹”)。1921年7月,希特勒宣布了“领袖原则”,从而当上纳粹党的“元首”。他把一批退伍军人组织成身穿褐色衬衫的“冲锋队”,“冲锋队员”臂带“C”标志,是希特勒对付政敌的凶恶打手。希特勒密谋着要发动一次夺权政变。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领一群纳粹冲锋队员包围了慕尼黑一家名叫格勃劳凯勒的大啤酒馆。酒馆里有3000多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听巴伐利亚邦的官员卡尔讲述施政的纲领。
希特勒跳上卡尔的讲台,大声叫道:“全国革命开始了!政府已被推翻,我们的军队正向市内开进!临时政府已经成立!”这是希特勒为了夺取政权编造的谣言。他准备采用暴力手段,先夺取巴伐利亚邦政权,继而向柏林进军,推翻中央政府,夺取全国政权。
希特勒把卡尔和另外两名巴伐利亚高级官员押到一间小屋里,软硬兼施,央求他们和他合作,组成新政府,但三位官员死活不肯。正在这时,德国军队中很有名气的鲁登道夫将军应希特勒邀请来到啤酒馆。在他的劝说下,三位官员居然同意和希特勒合作了。希特勒欣喜若狂,他率领众人冲上讲台,高喊效忠新政府。不明真相的群众受了骗,竟然兴奋地跳起来。过了一会儿,三位官员趁乱逃走了,谎言不揭自破。希特勒气得暴跳如雷,他只好孤注一掷地率领他的3000多冲锋队员,冲向市政府。企图通过游行,争取军队和市民的支持,然后再占领全市。
希特勒和戈林等六七个纳粹党头目走在最前面。一幅字旗为他们引路。头几排队伍后面跟着一辆卡车,车上架着机关枪。冲锋队员肩上挂着马枪,有的上了刺刀。游行队伍不久就到了陆军部,那里有一百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把守着,不准他们通过。
“投降吧,投降吧!”希特勒大声叫着,可是警察一动也不动。
突然“砰”的一声,不知是谁开了一枪,接着便是一阵互击。不到一分钟枪声停止了,60名纳粹党徒被击倒在地。冲锋队长戈林大腿中了一枪,也倒下了。希特勒吓得卧倒在地,一动也不动。等枪声一停,他第一个跳起来。他登上一辆汽车,飞也似地开向乡间别墅。过不几天,希特勒和其他政变头目大都被捕。希特勒被判处五年徒刑。
啤酒馆政变终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希特勒却因此成了全国新闻人物。
在狱中,希特勒开始口述《我的奋斗》。在书中,他大肆宣扬民族优劣论,鼓吹日尔曼人是主宰世界的优等民族,有权统治其他“低等”种族,而犹太人就是最劣等民族;在反对凡尔赛和约的民族压迫的幌子下,进行复仇主义的宣传;叫嚣要对外扩张,以求得“生存空间”;主张以“领袖原则”取代民主政治等等。全书有782页,枯燥冗长,内容极其反动。
不到一年,希特勒就出狱了。他一出狱,便向巴伐利亚政府保证,以后一定循规蹈矩,不再乱说乱动。
“这头野兽已经制服了,”巴伐利亚司法部长见希特勒如此老实,十分放心地说道,“我们现在不怕放松铁链了。”
从1929年开始,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800万工人失业,几乎两个工人中就有一个挨饿。工人斗争的烈焰遍及全国,1932年,两个月中就爆发了900次罢工。内外交困的资产阶级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他们感到,建立在议会制度上的软弱政府已经毫无作用,“只有剑才是德国的经济政策”。于是,他们迫切希望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以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用大炮、坦克法夺取殖民地。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觉得大干一场的时机来到了。他吸取啤酒馆政变失败的教训,决定不再采用武装暴动,而要通过宪法手段来夺取政权。他开始到处进行竞选活动,甚至乘飞机到各地进行“飞行演说”,有一天竟作了49次演说。他滔滔不绝地大谈人民的苦难、民族的仇恨和共和国政府的无能,并向人民许下了种种美妙的诺言。在他的欺骗宣传下,一些处于绝望中的市民、失业工人、农民和学生,未能识破他的阴谋,落入了圈套。与此同时,纳粹党徒由1929年的17万人增加到1930年的38万人。
到1932年,希特勒通过竞选获得1300万张选票,纳粹党获得了230个席位,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纳粹党的冲锋队也发展到10多万人,成了比国防军还要庞大的一支队伍。希特勒越来越成为德国统治阶级的宠儿和救星。17个工业、银行巨头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组阁。
希特勒夺取政权的时机终于来到了。1933年1月,柏林寒流滚滚,冷气逼人。希特勒从总统兴登堡的手中接过了总理的印章。希特勒上台了,他梦寐以求的第三帝国终于诞生了。他发誓要建立一个“永世不衰”的新帝国。
从希特勒登台的那一天起,不仅德国的政局面临急剧转变,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将陷入战争的灾难中。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复苏上升时期。
1926年美国第34届总统选举开始,共和党候选人胡佛,在总统竞选演说中吹牛:一旦他被选上总统,他将使贫困在美国绝迹,保证每个工人锅里都有一只鸡,每间汽车房里都有一辆汽车。胡佛最终战胜了民主党候选人、纽约州州长阿尔弗雷·史密斯,于1928年冬当上了美国总统。正当“吹牛总统”胡佛在其宝座上沾沾自喜之际,被西方世界称作的“黑色星期四”突然到来!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大门刚刚拉开,人们就蜂拥而入。开盘后不到半小时,就有300万股股票被抛售出去,中午过后又有800万股抛出,收盘时竟达1641万股,超于正常标准100万股以上。美国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和其他两大银行的总裁们在摩根公司大厦紧急策划,拿出2.4亿美元进行干预,买进股票。但仍然无济于事,10月29日这一天更糟,抛出股票1650万股。到12月底,纽约市场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从1929~1932年间,美国由于股票价格一落千丈,共造成840亿美元证券贬值。
股票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晴雨表。股票价格暴跌,显示着美国经济的崩溃。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加拿大、西欧各国和日本,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1931年5月11日,奥地利最大的信用银行倒闭,随即引起各国向银行挤兑存款的风潮。1931年德国四大银行之一的达姆塔特国民银行宣告破产。国库黄金储备锐减,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失业工人总数达800万,即每两个工人中就有一个丢掉工作。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损失达到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战费还要多700亿美元。
********、工业危机很快蔓延成世界规模的农业危机。工业对农产品需求大幅度减少,城乡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减少,又反过来深化工业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
为了保持高额利润,资本家大批销毁农畜产品。在美国有1040万亩棉花被毁在地里,有643万头猪被抛入密西西比河,谷物收割后当作取暖燃料加以毁掉。在巴西,有200万袋咖啡被扔进大海。在伦敦,整船的桔子被扔进大海。
可是全世界3500万失业工人连饭都吃不上。有的失业工人为了换取一点面包和牛奶,竟出卖自己的眼睛、牙齿和鲜血。那么,为什么还要销毁农畜产品,把面粉扔到大海里去呢?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也发生了这种困惑:
儿子问母亲:“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母亲:“可怜的孩子,我们买不起煤呀!”妈妈叹了口气说。
儿子:“为什么买不起?”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儿子很是惊讶:“爸爸不是采煤工人吗?矿里的煤很多呀!”
母亲叹了口气说:“是的,正是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你爸爸才失业了。”
在母子俩看来所谓生产“太多”,成了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的,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危机“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列宁语)。在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中,由于出现了货币,卖者取得货币后,不一定马上买商品。有些生产者的商品就可能一时卖不出去,造成买和卖的脱节,卖不出去的商品,就是“生产过剩”。
这里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没有购买能力,买不起东西,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来说,产品显得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说社会生产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在美国进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吹牛总统胡佛仍然放不下面子。他声称“救济失业工人是私人慈善团体的事情,由政府来做是可耻的”。当时美国成千上万的失业者及其家属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救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根本无法交付昂贵的房租,被迫搬出楼房,只好用破木板和废铁皮搭个简陋的房子栖身。这样的小屋比比皆是,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贫民窟,美国人给这类陋屋起了个幽默的名字,称为“胡佛小屋”。胡佛竞选时许诺的“锅里有只鸡”自然兑现不了。
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社会大动荡,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规模的反饥饿和工人罢工运动高涨,各国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1930年3月6日,美国爆发了12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1932年夏,美国2万退伍军人向华盛顿进军,导致了美国政府在7月28日动用军队镇压。法国在1930年发生了1700次罢工;英国在1930~1933年发生了1430次罢工,1931年还爆发了水兵暴动;西班牙在193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切极大地激发了各国的阶级矛盾和斗争。
罗斯福与农民在一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宣称,为美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复兴和繁荣“我向你们,向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涉。他下令所有的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宣布破产的要破产。但他特意保留了一些银行,由政府出资保障存款安全。如此以来,银行的信用度一下得到提高,在农业方面,他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政府付款补偿。最主要的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政府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案》。还兴建许多公共工程,以保证工人有就业的机会。
罗斯福新政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33~1935年,主要目的是复兴救济;第二阶段1935~1939年,主要目的是改革。罗斯福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历行改革,制定了一大批法令,新政使生产逐渐恢复,社会趋向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从而使美国摆脱了危机。
然而,面对经济危机,另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为获取新市场,用战争掠夺殖民地人民的物资和廉价劳动力,建立起了法西斯政权,疯狂地扩军备战,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了对外扩张的战争。
国会纵火案
1933年2月27日晚上,坐落在德国柏林共和广场旁的国会大厦突然浓烟滚滚,烈焰四起。顿时,火舌吞噬了国会大厦的中央圆顶,使这座用10年时间建成的巨大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破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所谓“国会纵火案”。
起火的当天夜里,法西斯头子戈林立即赶赴现场。他气喘如牛,满脸流汗,兴奋得有点失常,穷凶极恶地叫喊:“这是共产党反对新政府的罪行!”随即希特勒也赶到现场,对外国记者说:“这是神的指示,现在我们要打击共产党!”
希特勒一声令下,早已进入“高度战备状态”的冲锋队立即行动。当即在现场抓到一个24岁的“纵火犯”——荷兰青年范·德·卢贝,并马上宣称他是“共产党员”。
第二天,希特勒党徒按照他们在起火之前已拟好的名单进行大搜捕。3月3日,德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领导人恩斯特·台尔曼也落到警察手中。3月9日,共产国际西欧局领导人、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格·季米特洛夫和另外两名保共活动家同时被捕。随即,希特勒又颁布了紧急法令,很显然,这是个蓄谋已久的阴谋。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德国政局动荡不定。希特勒抓住时机,用蛊惑人心的口号煽起一部分德国资产阶级的复仇心理和反对共产主义情绪,1933年初,希特勒骗取了资产阶级信任,担任总理,建立了法西斯军事****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加紧实行自己的侵略战争政策。
以台尔曼为首的德国共产党在德国人民当中威望很高,对法西斯主义斗争也最坚决,成了希特勒的“眼中钉”。为防止共产党人在选举中获胜,并进一步控制全国,法西斯分子大造反对共产党舆论。“国会纵火案”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9月,纳粹分子宣布在莱比锡法庭公开审理这个案件。
季米特洛夫开庭的前一天,世界许多新闻工作者和进步律师组成的“国际调查委员会”,公布了大量人证物证,证明被控告的共产党人无罪,并提出有根据的怀疑:国会大厦是纳粹党领导人烧的,或是在他们指使下烧的。保加利亚、德国、法国、美国的25名律师还自愿为季米特洛夫辩护,但纳粹帝国法庭不允许被告人自由选择辩护人。于是,季米特洛夫决定自己为自己进行政治辩护,与法西斯分子作针锋相对的斗争,戳穿他们的阴谋。开庭第三天,轮到季米特洛夫出庭。他说:“不错,我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不是一个恐怖主义冒险家,不是阴谋家,不是政变的组织者,也不是纵火者……”实际上国会着火那天,季米特洛夫根本不在柏林。
季米特洛夫慷慨陈辞,严正地驳斥了法西斯分子嫁祸于共产党的卑鄙手法。他把法庭变成了讲坛,利用它来阐明共产党、共产国际的纲领和策略。
法庭庭长听着这位政治宣传家的长篇演讲,觉得他好像变成了法官,是他在掌握着审讯的方向。他慌忙打断季米特洛夫的演讲,拉出了所谓的“纵火犯”卢贝,问道:“你跟纵火犯是什么关系?你们是怎样密谋的?”
季米特洛夫转过身,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卢贝说:“你当众说明,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是什么时候认识我的?”
“我不认识你,也没见过你。”卢贝答道。
季米特洛夫对着整个法庭朗声说:“问题无疑是很清楚的。在这场审判中,卢贝只不过是被操纵的木偶,可怜的木偶被送交法庭,而操纵者已逃之夭夭。作为一个无辜的被告,尤其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共产国际的成员,我对立即彻底查清国会纵火案,捉拿真正的元凶,是很感兴趣的。”
庭长眼看季米特洛夫要把审判引向追查幕后策划者,又立即打断他的话,对他进行威胁。季米特洛夫毫不畏惧,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个令法西斯分子最可怕的问题:“纵火者不是通过通往国会的通道进去的吗?”
庭长失去了自制,吼叫起来:“这个问题不准讨论!”随即宣布休庭。
法庭后来又进行了几次审判,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纳粹党头目们发现他们的策划正在失去控制,便决定由纳粹头子戈林到法庭“作证”。
戈林指手划脚地胡说了半个钟头,季米特洛夫发言,开始反问戈林:“那个荷兰人在起火之前正是在警察宿舍里过的夜,他是怎样潜入国会的呢?应当先从警察和他们的头头中找出纵火犯来。”
戈林气得高声尖叫:“我不是来让你像法官似地来审问我的,你是早该上断头台的罪犯”。戈林的失态表现使法官都感到难为情了,他连忙结束了这场争论。庭长命令警察把季米特洛洛夫押出去。
法庭和审判策划者的主动权丧失殆尽,越来越招架不住了。几个星期过去了,这场时代角斗的回声响彻全球。各国共产党、法西斯受害者国际援救委员会和其他反法西斯组织,动员一切力量,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举行游行,集会,罢工,阻止火车运动,抵制对德贸易;处于地下状态的德国共产党,也出版了介绍审判情况的秘密简讯,并进行广泛传播。在巴黎一次声援大会上,季米特洛夫的母亲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号召正义的人们为拯救纳粹恐怖活动的受害者而进行斗争。
12月6日,莱比锡法庭进行最后一次审判。这次审判将审理“政治问题”,目的是证明德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即使不是纵火者,也对纵火案负有“道义上的”煽动者的责任。他们想以此来挽回控告的彻底失败。在这次审判中,季米特洛夫作了著名的发言:“对审判的起诉”。他严正地声明:“我要为自己,一个被控告的共产党员辩护。我要为自己的共产主义的革命荣誉辩护。我要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辩护。因此,我在法庭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出自衷心,每一句话都表示了我对这种不正当的控告、对这种诬陷共产党人的反共罪行的深切愤恨!”
这些话坚定有力,全场鸦雀无声。季米特洛夫接着分析了希特勒上台以后的政治形势,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战略与策略,并用大量事实揭露了这次审判的阴谋和真正目的。在庭长宣布最后取消他的发言权之前,他慷慨激昂地说道:“伽利略被惩处时,他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具有与伽利略同样决心的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历史的车轮向着共产主义这个不可避免的、不可压倒的最终目标转动着……”
季米特洛夫的最后发言,是他历时三个月不倦斗争的光辉顶点。由于他的英勇斗争,加上国际政治舆论的声援,莱比锡法庭最后不得不宣布季米特洛夫等四人无罪,予以释放。但判处卢贝死刑。季米特洛夫出狱后,于1934年到了苏联,担任了共产国际总书记,致力于领导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
“国会纵火案”的“谜底”后来也真相大白。原来,是纳粹党的柏林冲锋队队长带领他的部下,经过通到国会大厦下的一条地下暖气管通道,钻到国会大厦,洒上汽油和易燃化学品,点了火,然后从原路回到戈林的议长府。同时,纳粹冲锋队找到了对放火有癖好的荷兰人卢贝,让他再放了几把火。
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控制全国的目的是暂时达到了,从1933年开始,德国开始了公开的战争准备。整个欧洲都笼罩在紧张不安的气氛中。
金日成和祖国光复会
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它在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先后排斥中国清政府和帝俄在朝势力。1910年,日本又强迫腐败无能的朝鲜封建统治者签订《朝日合并条约》。朝鲜终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的大米、棉花、金、铁、煤炭等各种资源,被日本大肆掠夺。金日成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度过的。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诞生在平壤市万景台一个贫农家庭里。年轻时,曾在中国吉林省上过中学,14岁时就参加了革命。1929年10月,金日成被捕,被转入吉林监狱,第二年5月出狱后,他在吉林伊通县创建朝鲜游击队,同日寇展开了顽强斗争。
1932年的一天,金日成率领一支40人的游击队,在汪清县罗子沟与日寇相遇。经过一场恶战,游击队只剩下18名队员了。在金日成率领下,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山沟,向东宁县老黑山转移。由于连续行军作战,游击队员们已经精疲力竭,有几个学生出身的队员开始产生了埋怨情绪。
前面发现了一座小木屋。金日成想让队员们歇歇脚,便走近木屋,轻轻敲了敲门:“主人在家吗?”
“你们是什么人啊?”屋里有人问道。接着门开了,走出来一位老人。
“我们是最近建立的抗日游击队。”
“我听说过你们,来,快进屋吧!”老人连忙把游击队员请进屋,给他们燃起火,然后告诉游击队员们,“你们要小心啊,附近有一支从罗子沟来的伪军。”
“啊!这里有伪军?”几个年轻队员听了老人的话,吃了一惊,情绪更紧张起来,心想,好容易摆脱了日寇的追赶,想不到又遇上了伪军,这怎么办呢?
金日成洞悉队员们的心理和情绪。他没有批评他们,只是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请你们考虑:面对当前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什么方针?”
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有的说,在目前情况下不能进行游击活动,应该解散队伍,重新转入地下斗争;有的认为,队伍不能解散,应该设法与别的游击队取得联系,继续坚持斗争。
金日成听着队员们的争论,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他想,要消灭日本强盗,解救苦难深重的朝鲜人民,目前唯一的道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现在游击队刚刚建立,怎么能轻易地解散呢?金日成清楚地记得,在筹建游击队过程中,曾顺道回家探望卧病在床的母亲。他坐在母亲枕边,看到被贫困和疾病折磨得憔悴不堪的亲人,心里十分难过。但是,他母亲对他仔细端详了一会以后说道:“一个要去光复祖国的人还要为家事操心,怎么能做得了大事?你要组织一支更大的队伍去打仗,可是还这样挂念家,能行吗……你快走吧!”金日成离开母亲以后,不到两个月,母亲就去世了。但是,母亲的激励和教诲,他永远铭记在心。因为,这不只是一位母亲,而是千百万母亲对他的期待和希望啊!
金日成听完了队员们的争论,拨了拨火,满怀深情地说道:“创造新事物的革命,本来就是要闯过无数难关的。我们必须攻克这些难关,解放祖国,建设新社会。要把我们的希望、智慧都献给革命。你们想想当亡国奴的人民,想想践踏我们民族的敌人,难道我们能忍受下去吗?”
“不,绝不能!那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大家兴奋地喊了起来。金日成热情洋溢的话语使队员们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木屋中熊熊的火焰给战士们兴奋得泛红的脸上又增添了红光。
金日成率领18名游击健儿,又转入老黑山密林深处。他们每天打猎,练武,学习,讨论。严酷的环境使他们锻练得更加坚强。当他们离开老黑山时,队员们一度出现过的那种意志消沉、精疲力竭的面貌,已经一扫而光,个个容光焕发,斗志昂扬。他们很快和汪清县另外几支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组成了一支更强大的队伍。不久,以图们江沿岸作为游击根据地成功地开展了秋收斗争等活动。
1934年3月,金日成合并各地抗日游击队正式改编为朝鲜人民革命军。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边境,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30年代中期,朝鲜国内外的革命与反革命斗争进一步尖锐,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欲将朝鲜变成“巩固的后方”,1936年,日本将朝鲜的工业生产纳入日本军事工业的轨道。********的进一步深化,为朝鲜革命者进一步团结更广泛的各阶层人士投入反日斗争,提供了条件。金日成及时地抓住这一时机,于1936年5月,建立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并担任会长。他制定了祖国光复会十大纲领。祖国光复会的基层组织扩大到朝鲜国内,在几个月间,会员迅速发展到20多万人。它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南京大屠杀
南京城始建于战国。从越国大夫范蠡建筑越城算起,至今已有2400年。三国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及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南京临时政府和当时的国民政府,先后有10个朝代建都南京。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自“七·七”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后,1937年8月8日占领北京,11月12日侵占上海。接着又兵分三路,穷凶极恶地向南京进逼。
南京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11月底,******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戌司令长官,集中了11万军队,摆出要死守南京的架势。可是,正当全体爱国军民在浴血战斗的时候,******却于12月5日乘飞机逃跑了。临走前,他给唐生智下达了一个命令,要全体官兵渡江北撤。这样,就给了日寇可乘之机,很快就打进南京城。
那几天,中国南京的下关至燕子矶一带挤满了难民,足足有10万多人。他们中,许多来自上海、苏州、无锡一带,也有南京的本地人。有的是全家逃难的,上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下有怀抱着的婴儿;有的是只身逃命的,把衣服等杂物打了个大包裹背在肩上,或者手里拎着一只破板箱;也有一部分是前线受伤的士兵,有的绷带缠头,有的断手断腿,艰难地撑着拐杖行走;更有一部分伤病员,正躺在担架上等待救护。他们在露天里等了几天几夜,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希望有一条渡船把他们带到江北去。老人的叹息声、青年的怒吼声、儿童的号哭声、病员的呻吟声,汇成一股人间的苦难声,听了使人凄然流泪。
“日本鬼子来了!”聚集在江边的10万多难民见日寇冲过来,一面震惊而又愤怒地在高叫,一面在向后退却。
“把他们包围在沙滩上!”一个面目狰狞的鬼子头目举起了指挥刀发出刺耳的嚎叫,“杀!”一束又一束日寇的手榴弹在手无寸铁的中国难民中爆炸,顿时血肉模糊,满地尸体。机枪架起来了,“哒哒哒!”向难民不断地扫射,大片大片的中国人死于非命。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难民们赤手空拳、高喊口号向外冲去。但是,几十挺机枪封锁了去路,又是一大片难民倒在血泊之中。日本强盗的机枪声不住地吼响着,沙滩上难民的愤怒呼号声也在不住地吼响着。但是,随着机枪声的持续,呼号声逐渐由高到低,最后一片沉默。尸体堆积沙滩,有的漂浮江面,滔滔的长江被染得鲜红……
这件事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长江边的屠杀只是日寇罪行的一小部分。整个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远远不止如此!
当天,日军先头部队的一个师,在师团长谷寿夫的率领下,从南京中华门、雨花门、光华门侵入城内。这伙兽兵一入城,立即对街头成千上万难民进行血腥屠杀。他们用机枪、步枪和手枪向难民疯狂地扫射,成群的老人、妇女、儿童和混杂在人群中的伤兵,随着枪声纷纷倒下。马路和街巷血流成河,尸体成堆。
12月16日,华侨招待所的五千多难民,被日寇押至中山码头,用机枪射杀,尸体被推入江中。在幕府山下一带的村落中,被囚禁的俘虏和男女老幼难民57000多人,很多被饿死冻死。到16日晚上,日寇又将余下的难民,用铁丝或绳索捆绑,两人一扎,排成四路,被赶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然后又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上煤油,纵火焚烧,尸骨全被抛入江中。
当天晚上,日寇从各国使馆区的25个难民收容所中,搜得1万多名中国青年,用绳索绑了以后,押到下关煤炭港,用机枪惨杀,把尸体推入长江中,万余青年无一幸免。由此可证,日寇在南京的疯狂屠杀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
12月17日,日本侵略军在南京举行所谓“入城式”,接着,再次进行了大屠杀。日寇屠杀中国人民的方法残酷至极。他们把被俘士兵每近百人连接一团,作刀靶练习劈刺;把人悬挂在电线上,下面用干柴燃烧,直到烧焦为止;他们还把成群难民绑到广场上,令他们站开,分排立定,身上都浇上汽油,然后用机枪扫射,枪弹射中以后,引起燃烧,全场一片火光。将死未死的难民惨叫奔跑,日寇在旁边拍着手发疯似的狂叫。
日寇有两个少尉军官,一个叫向井敏明,一个叫野田岩,两人相约作“杀人比赛”,谁先杀满一百人就是“胜者”。两天以后,两人在紫金山下相见。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说,他多杀一人应该“取胜”,野田说,谁先杀满一百不能证明。于是两人决定这次不分胜负,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人为“胜者”。对这种残忍野蛮的兽行,日本许多报纸还用显著篇幅给以报道和鼓吹,说是什么“武士道精神”。
这伙杀人强盗为了记录自己的“功绩”,还拍摄了许多杀人照片。如有一张从被俘的日军身上搜到的照片上,这个兽性毕露的日本军人,右手持刀,左手拎着一个中国人的人头,双腿跨在无头的尸体上。还有一张照片上,一个年轻的中国青年被剥去上衣,反绑着双手,跪在地上,一个日本军人手举军刀,正向青年砍去。后面站着三个日本兵,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
日寇不仅对中国人民大肆杀戮,还对妇女进行野兽般的****,上至五六十岁的老妇,下至八九岁的女孩,只要被日寇碰到,都无一幸免。兽兵们****以后,又往往加以残酷的杀害。其丑恶和无耻,令人发指。
日寇是杀人的刽子手,又是肆无忌惮的强盗。他们冲进全市每一所房屋、每一家店铺,所有货物、器皿、珍宝被争先恐后地抢掠一空,有的被付之一炬。全城大火蔓延,烈焰冲天。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一片焦土,宛如人间地狱。
在这次举世震惊的惨案中,中国军民被日寇集体枪杀和活埋的达19万多人;零散被杀害的居民,仅被红十字会等单位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至于被江水冲走的尸体,更无法计算。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多行不义必自毙。杀人的强盗是没有好下场的。南京大屠杀的制造者——日寇师团长谷寿夫,后来被中国人民所俘获,并于1946年在南京进行公审,判处了死刑。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大屠杀来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但是,****烧杀不仅不能使中国人民屈服,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大的愤怒和抗战的决心。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向日寇展开了英勇顽强的人民战争,终于在1945年8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埃塞俄比亚的抗战
埃塞俄比亚军队在非洲东北部,有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名叫埃塞俄比亚。这是一个封建王国,全国有奥罗莫、阿姆哈拉等50多个民族,居民多信奉东正较和******教。由于地处沙漠地带,经济十分落后,人民过着贫穷的生活,然而,她的地下资源却十分丰富。在她那一望无际、连绵起伏、在阳光下闪烁着黄金般光芒的沙地下埋藏着大量的黄金,还有白金(铂)以及许多别的金属。此外,埃塞俄比亚地处红海南大门,向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因此,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一直是帝国主义者垂涎的对象。
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头子墨索里尼悍然发动了侵埃战争,此时,意大利已占领了埃东面的索马里和北面的厄立特尼亚。现在,它希望迅速占领埃塞俄比亚,控制红海这条战略交通要道,并以此为据点吞并整个非洲。
当时的意大利虽然不能与德国相比,但对于埃塞俄比亚这样一个几乎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封建王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现代巨无霸,它拥有当时先进的现代化武器,有大量飞机、坦克和装甲车,而埃塞俄比亚则连统一的军队也没有,只有属于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卫队和各封建领主的私人军队。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长矛、弓箭、棍棒,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可是,埃塞俄比亚人民并没有被强大的敌人吓倒,他们决心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很快,埃实行了全国总动员。10月17日,皇帝塞拉西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只见这位年轻的皇帝健步走上检阅台。在清晨的阳光中他的身影显得异常高大。他没有发表长篇演说,只是高声问他的臣民:“法西斯侵犯我疆士,鱼肉我人民。我们怎么办?”“坚决抗敌,宁死不屈!”10万人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对!誓死抗击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塞拉西说完,命令5万人组成的联合军队立即出发。他自己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抗战中,埃塞俄比亚人民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品质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水源奇缺。牧民们就把水装在皮袋里,穿过干旱的沙漠把水运到兵营里。他们自己却常常因干渴而晕倒在路上,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动员;妇女们组织了红十字协会和妇女协会,运送伤员。组织后方供给,一些封建庄园主也拿出钱来向国外购买武器弹药和粮食,支援前线抗战。
由于埃塞俄比亚人民的顽强抵抗,墨索里尼速战速决的部署完全落空。到11月8日,意军才占领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土地。11月19日到21日,塞拉西皇帝再次亲临前线慰问军队。埃军乘此机会,一鼓作气地进行了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意军损失惨重。那些被意军所占领土地上的人民也不断地给意军制造麻烦:他们藏起粮食,填平了水井,牵走了骆驼和毛驴。意军每到一地,占领的仅仅是一座空城。在非洲烈日烘烤下,找不到水源或只能找到撒了盐的水井的意军士兵饥渴交加,战斗力大为减退。
墨索里尼见此情形恼羞成怒。这个丧心病狂的法西斯分子,一怒之下撤换了意军驻非洲总司令,派了由死心塌地的纳粹分子组成的“黑衫军”到埃塞俄比亚参战,并从12月底起增派了空军。对埃军阵地和无辜的平民进行疯狂的轰炸,而且,还从次年2月份起使用起了毒气!意军甚至还对瑞典和芬兰派出的红十字救护队进行轰炸。瑞典红十字会救护队成员死在这些灭绝人性、丧尽天良的暴徒的轰炸中的就有500多人!
形势终于恶化。1936年5月5日,意军进占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塞拉西皇帝出走英国。5月9日,墨索里尼在罗马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由意大利国王兼任埃塞俄比亚皇帝。
埃塞俄比亚沦陷了。灾难深重的人民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境地。他们并没有屈服。更多的人拿起了武器,参加了游击队。人们的誓言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游击队利用各种方式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而巧妙的斗争。他们不断破坏铁路,炸毁桥梁,劫持意军的运输车,炸掉他们的军火库。他们甚至还刺伤了意大利总督。虽然,意大利法西斯殖民当局对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3天中屠杀了3万人,逮捕监禁了更多的人,但埃塞俄比亚人民没有被吓倒。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游击队。到1939年,游击队已发展到40万人,控制了大部分国土。
游击队斗争的方式也越来越巧妙。他们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他们的武器弹药及粮食大部分都是从敌人那儿弄来的。意军成了他们的“后勤部”。最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深夜,奎列索一个意军兵营。熟睡的士兵们突然被一种刺痛感弄醒了。他们睁开眼睛一开,屋子里“嗡嗡营营”地飞舞着不知多少蜜蜂。迷迷糊糊的士兵一时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慌慌张张地跳下床往外面跑,顿时军营大乱。等这些士兵赶走呆在身上的蜜蜂,一个个红头胀脸地回来时,发现他们所有的武器都不见了。有人在自己的床头发现一张纸条,上面有几行字:“武器弹药,暂借不妨;蜜蜂成箱,送君品尝。小小礼品,希望笑纳。”落款是一个笑容可鞠的小飞人。原来,这正是一支代号“小飞人”的游击队干的。这支游击队近来十分活跃,神出鬼没,弄得意大利殖民统治者十分恼火。
埃塞俄比亚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在1941年4月、埃塞俄比亚国内的游击队战士解放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5日,拉西皇帝带了2000游击队员从苏丹回到首都,埃塞俄比亚又恢复了独立。不屈的埃塞俄比亚人民英勇抗意,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