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100000027

第27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3)

伊朗巴布教徒正义之战

1796年,卡扎尔人亚加·穆罕默德重新统一伊朗,建立了卡扎尔王朝。到了19世纪中期,卡扎尔王朝统治下的伊朗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君主国。各地封建主名义上服从中央,但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争霸不休,混战不已。占伊朗人口三分之一的游牧部落一向反对中央集权制,甚至公开否认王权的存在。这种局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俄、英、法、美等国又乘虚而入,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伊朗干预、掠夺。

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困难条件下,伊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希望推翻外国势力与本国封建统治,建立起一个“正义王国”。

1844年,24岁的伊斯兰教徒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自称“巴布”,在各地传教。他告诉人们,他正在创建一个人人平等、和谐幸福的“正义王国”。“巴布”是“门”的意思,他说,即将降临人世的救世主将通过此“门”传达他的意志,所以希望人们能够跟着他,由此“门”进入“正义王国”之中。巴布的这种宣传,对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广大伊朗人民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人们终日缺吃少穿,正想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现在机会来了,人们竞相传说着。不久,就有成千上万的伊朗人相信了巴布的宣传,以致于形成了巴布教。巴布教徒又很快遍及全国,形成了一股颇大的力量。对此,伊朗政府非常恐慌,他们害怕巴布教徒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政府则越来越难以收拾局面,所以立即派人将巴布逮捕,并关进了监狱。

其实,巴布本人并没有想要带领巴布教徒推翻政府的统治。因为他反对使用暴力,不喜欢用武器去打败统治者,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就是说,他主张让自己的各种想法告诉统治者,让统治者采用自己的意见,从而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尽管如此,统治者仍把他看成是危险分子,1847年,他正在宣传他的“正义王国”的时候被政府逮捕了。

“巴布被逮捕了!”巴布教徒们奔走相告,人们义愤填膺,很快,人们把长期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愤怒表现了出来,1848年9月,700名巴布教徒在穆罕默德·阿里·巴尔福鲁什的领导下,在伊朗北部的马赞德兰省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以塞克塔别尔西陵墓为基地,与政府军展开了斗争。

按照传说,塔别尔西陵墓是一块禁地,政府军不得任意进入陵区抓人,这对巴布教徒起义者倒是有保护作用的。巴布教徒驻扎在陵区之后,就开始修筑堡垒防御工事。并按照他们的理想建立起了“正义王国”。他们所修筑的城堡是八角形的,每个角有一个塔楼,城墙周围很深的壕沟与城墙之间还布置了许多陷阱。教徒们住在城堡内的木房中,起义者规定:粮食与一切物资归起义者所有,大家平均使用。这个消息一传开,百姓们便扶老携幼,带着吃的用的等物资来到陵墓区加入这个“正义王国”,也有不少人从伊朗其他地方奔来。起义者人数很快增加到2万人。

起义队伍的迅速壮大,引起了伊朗国王的恐慌,国王下令要消灭起义军。于是,地方政府便派出军队与巴布教徒们作战,但一次又一次,政府军被起义者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地方政府官员们听到“巴布”二字就异常惊恐。

在这种情况下,国王为了肃清起义队伍,不得不派王叔马赫迪里率军征讨。马赫迪里率军住到了陵区附近的阿弗拿村。起义军得到息后,决定趁政府军不注意时,于夜间袭击他们。这天晚上,起义首领侯赛因带领一个小分队悄悄地来到了政府军所住的村子,当起义军战士一个个进入村子后,他们一齐呐喊,冲向政府军。政府军官兵正做着美梦,听见厮杀声,便赶紧起来,但不少官兵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便被起义军杀死了。

这次战斗,起义军共杀死100余名政府军,一名指挥官也被起义军打死了。巴布教徒们取得了首战的胜利。这次胜利大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他们知道,政府军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他们立刻投入准备更大的战役中去了。

果然,政府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从国王到大臣都十分震惊。王叔更是气急败坏,决定亲自征讨起义军。于是,他率领8000人的部队,急急忙忙地赶赴陵区,要对起义军大加挞伐。

起义军得到王叔亲征的消息后,决定也让王叔尝点他们的厉害。尽管这天晚上天气十分寒冷,伸手不见五指,起义军们在侯赛因的带领下,凭着自己果断、勇敢的精神偷偷来到了政府军周围。“杀啊!杀啊!”随着这怒吼声,政府军宿营地漫天火光腾地而起。王叔见状,早已魂飞魄散,六神无主,抢先逃命去了。他因躲在森林里,才挽回了一条性命。其他未被烧死的士兵,则迈开小腿飞也似地溜了。起义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人们更是兴高彩烈。

王叔恼羞成怒,重新聚集兵力向起义军反扑。他率领军队把起义军城堡围了个水泄不通。在这危急关头,经过认真讨论,最后,侯赛因决定还用突袭的办法,但要更突然,更猛烈。

这天夜里,400名起义军在侯赛因的带领下悄悄地走出了城堡,他们为了不制造任何声响,把马蹄子都给包住了。“敌营到了,点火!”一位将领立即下令。眨眼间,烈火熊熊燃烧起来,政府军哇哇乱叫,一片混乱。起义军乘势在敌营里猛烈杀敌。顿时,敌营中血流成望,死尸遍地。

混战中,侯赛因不幸中弹身亡,起义军迅速撤出了战斗。这次战役,共有400名政府军被打死,其中军官35名,还有1000多政府军受了伤,起义军重创了敌军。但巴布教徒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他们伤亡100余人,还失去了领袖侯赛因。

起义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政府军派大部队严密封锁了陵区,几个月以后,城堡中只有250人了。粮弹等资源也消耗殆尽。尽管如此,义军仍保持着旺盛的半志,所以1万多名王军仍不敢轻易进攻。

1849年5月中旬,一位政府军官手捧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向巴布教徒们发誓,如果起义军放下武器,将获得自由,政府不再追究这件事情。这样,一个个起义军在万般无奈之下,慢慢地走了出来。可是还没等他们弄清怎么回事,政府军就把他们一个个全部杀死了。

政府军用欺骗手段屠杀了起义者。但这并未阻止巴布教徒们继续起义。1849年2月,全国巴布教徒发展到了10万人。1850年,巴布教徒又在赞兼发动武装起义,消灭政府军8000人,12月政府军把起义军全部杀死,起义失败。1850年6月,尼兹里的巴布又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所向无敌。

为了阻止巴布教徒们不断起义,1850年7月,伊朗国王下令处死巴布。

巴布被处死后,巴布教徒们并未停止起义,除了公开与政府对抗外,他们还采用隐蔽手法进行活动,极大地动摇了伊朗政府的统治。

苏丹“独立之父”马赫迪

马赫迪十九世纪末,英帝国殖民势力侵入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并由埃及逐渐向苏丹渗透。1873年,埃及国王伊斯梅尔帕夏任命英国殖民者戈登为苏丹总督。戈登在苏丹横征暴敛,致使苏丹经济凋敝,人民痛苦不堪。不久,戈登的残酷统治在苏丹引起了马赫迪起义。

马赫迪起义的首领阿赫迈德出生在柏拉古的一个贫苦船工家里,一家人经常漂泊各地。阿赫迈德从小就饱尝了人间的艰辛,目睹了百姓的苦难。他父亲虽然很贫寒,却爱儿心切,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他接受了伊斯兰教育,青年时期以虔诚、博学著称。

1878年,阿赫迈德已经34岁了,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定居下来。目睹英国统治者的残暴和苏丹人民的痛苦,他决心唤起民众,驱逐侵略者。那时,苏丹的政治、法律、教育、民俗、习性都和神学融合在一起,于是他便向民众宣传,说穆斯林正在遭受苦难,天国已派“马赫迪”降临尘世,救民于水火。“穆斯林”就是伊斯兰教徒,属阿拉伯语。“马赫迪”也是阿拉伯语,意思是“救世主”。阿赫迈德经常向民众演说:“现在,苏丹的穆斯林正在遭受苦难,欺压穆斯林的邪恶势力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埃及人和欧洲来的异教徒。现在,天国已经降下了众所切盼的马赫迪前来解救穆斯林。我就是安拉派来的马赫迪。我要给充满压迫与谬误的世界带来公正与平等。”

马赫迪号召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朴与正统,还提出“推翻异教徒”、“不交一文税”等口号,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深受磨难的民众,听说天国派“马赫迪”下凡,无不欣喜若狂。从此,穆斯林便直接叫他“马赫迪”了。马赫迪见民心已归,便于1881年6月举行了武装起义,号召民众进行“圣战”,把土耳其人、埃及人和欧洲异教徒都赶出苏丹。

马赫迪知道官府是不会善罢干休的。他马上安排了眼线,果然不出马赫迪所料,一天凌晨,英国士兵乘坐汽艇偷偷地摸到岛上。眼线马上报告了马赫迪。

英国士兵准备径直摸进村子。当他们走进村边的密林时,忽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紧接着,一群手拿钢叉、棍棒、长矛的渔民冲杀过来。英国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形惊呆了,顿时一片混乱。天还有些黑,也看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手中的枪也用不上了。不一会儿,一百多人被打得没剩下几个活的。多年来一直受外族压迫的苏丹人初次获得胜利,都欢天喜地地奔走相告,欢床胜利。马赫迪却很冷静,他知道官府还会派来大队人马,而自己的力量太弱,眼下不宜与官军作战,于是决定带领起义军进入西部的科尔多凡山区。

科尔多凡山层峦叠嶂,直插云天,杂草没径,怪石嶙峋。那里的民众都非常拥护义军。义军所到之处,民众夹道欢迎,纷纷参加义军。

1881年底,许多英军准备偷袭义军。当地民众立刻把这个消息报告了马赫迪,官兵走到哪里,哪里便燃起烽火。义军见到烽火,便布下迷魂阵,然后将官军一举歼灭。官府接二连三进行围剿,义军屡战屡胜,声威大震。第二年9月间,义军由原来的三百余人发展到十五万之众,手中的刀矛也换上了枪炮。

1883年初,马赫迪觉得队伍的实力已经能够与官兵对阵了,便率领义军攻打科尔多凡省首府欧拜伊德。

欧拜伊德是苏丹第二大城市,有重兵把守。城池周围的工事也异常坚固。开始时,义军凭借着满腔热忱,想一鼓作气将城池攻下来。由于城池坚固,义军损失很大,却没有丝毫进展。

马赫迪决定停止攻城,采取围困的策略。他又在城外四周要道布置了重兵,专等援兵到来,好消灭他们。这样,围困了三个月,各地援兵纷纷被消灭,城中粮草渐渐匮乏,守军陷入绝境,无奈只好献城投降。马赫迪也不难为他们,除处决一些罪大恶极之徒外,其他人一律以礼相待。敌兵感动不已,纷纷参加义军。

欧拜伊德城失陷,苏丹总督惊恐不安,英国人也不知所措如坐针毡。不久,英国以苏丹政府名义派前驻印度军官希克斯统率13000多人进剿义军。希克斯手中有足够的弹药及粮草,战马500匹,驮运辎重的骆驼5000多头,并配有枪支和大炮。1883年9月,希克斯率军从白尼罗河的杜怀姆出发了。

马赫迪听到报告后,立刻和副首领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商量,决定由阿卜杜拉和另一个将领带领一支义军假装撤退,诱敌深入,另派一支队伍断敌后路,同时把沿途的粮食运走,把井填死。

10月的一天,马赫迪义军在欧拜伊德以南等地带,围歼了近万名敌人,希克斯等一些军官都战死了。

马赫迪乘胜前进,率领义军直指首府喀士穆,把喀士穆团团围住。这一连串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立即再次任命戈登为苏丹总督。戈登心狠手辣,曾参加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后又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国起义。70年代,曾当过苏丹总督,在英国人眼里,他是对付起义军的行家里手。

马赫迪起义军

戈登上任后,亲手写信给马赫迪,并带去一份委任状和一件精美华贵的长袍,任命马赫迪为科尔多凡省省长。马赫迪立刻回信说:“我是民众期待的当之无愧的马赫迪,何用你来委任?你的唯一出路就是向我们投降,不要再想什么鬼把戏了。”

马赫迪回赠戈登一件苦行僧穿的长袍,并将委任状及长袍退了回去。戈登接到这些东西,气得七窍生烟,知道这种人不管用什么办法也是无济于事的,决心与马赫迪较个高低。可当他冷静下来后,知道自己手中的兵马不是马赫迪的对手,忙遣人向伦敦要求派援兵。

1885年1月26日,经过数月的围困,喀士穆城中的粮食及物资渐趋紧张,马赫迪立即不失时机地发出进攻命令。城中士兵们已经懈怠,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义军就攻入城中。戈登正在总督府里盘算如何与义军周旋,忽见义军冲了进来。他立刻从房间里逃出,直奔楼梯,正遇上一队义军迎面上来,一个义军战士将长矛刺进戈登的胸膛。戈登大叫一声,当场毙命。这个恶贯满盈的强盗,终于得到报应。两天后,英军被迫撤出苏丹。

攻下喀士穆后,以马赫迪为元首,建立了马赫迪国,定都于恩特曼。为促进经济繁荣,在苏丹历史上第一次发行了货币。

马赫迪因病于1885年6月22日去世,年仅41岁。他的事业便由副首领阿卜杜拉继续完成。

1896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国殖民军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1898年4月,喀士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残部继续打游击,直到次年战死。1899年,英国和埃及签订了英埃共管埃及的协定,苏丹再次丧失独立地位。马赫迪派转入地下活动,成为秘密教派。

经过苏丹人民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埃军队于1955年11月撤出苏丹。1956年1月1日,苏丹宣布独立。

姆克瓦瓦为祖国而战

坦桑尼亚是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合称。前者位于东非大陆,后者是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屿,与坦噶尼喀隔海相望。从19世纪30年代起,坦噶尼喀成为桑给巴尔苏丹国的组成部分。

19世纪下半叶,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非洲的侵略和掠夺。德国帝国主义把坦噶尼喀列为它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

1884年底,一个名叫卡尔·彼得斯的德国殖民者,率领一支远征队侵入坦噶尼喀。这支远征队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坦噶尼喀人民对彼得斯恨之入骨,称他是“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彼得斯沿途又威逼酋长们签订了12个名为“永恒友好”的条约,骗取了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过了几年,德国殖民者竟然在坦噶尼喀沿海的一些城市里,公开降下桑给巴尔苏丹的旗帜,升起“德国东非公司”的旗帜,接着又派军舰闯进一个港口,港内人民忍无可忍,把指挥军舰进港的德国专员包围起来。桑给巴尔苏丹听说德国专员被包围,竟派军队来救援他。苏丹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径,极大地激怒了人民。大家决定不承认他的权力,推举一位名叫阿布希里的人为领导人。

阿布希里热爱祖国,酷爱自由,并且很有组织才能。他率领坦噶尼喀人用原始的梭镖、弓箭、木棍等武器,奋勇抗击有着先进武器的德国侵略军。可惜一年多后,他被德国殖民者抓住,怪遭杀害。姆克瓦瓦这时脱颖而出。

姆克瓦瓦是伊林加一个酋长的儿子。19世纪中期,他父亲统一了许多小部族,取名赫赫族,自任酋长。1879年,他接替父亲担任酋长,并以伊林加附近的卡伦加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国。

德国殖民者从阿布希里的顽强抗争中看到,坦噶尼喀人民是决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统治的。因此,他们以海滨重镇巴加莫约为据点,组织了一批批所谓“商队”,带着粗劣的商品,一步步深入到内地的草原。他们以“生意人”的面目出现,用那些不值钱的东西,来交换坦噶尼喀人的牛羊和象牙等物品。要是不成功,便用欺骗的方法换取;有时就干脆用武力掠夺。

坦噶尼喀人民不再上当了。在阿布希里英勇就义后,在英雄姆克瓦瓦的领导下,继续高举独立旗帜,同德国殖民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姆克瓦瓦早在德国殖民者尚未深入内地的时候,就主动寻求同其他酋长建立联盟,共同抗击德国侵略军。由于当时各部族纠纷很多,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心打击德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

他见德国人企图借用“商队”来骗取财物,就针锋相对,下令在领地内遍设关卡,对那些过境和在他境内做买卖的“洋商”,进行严格的盘查,并且向他们征收关税。

姆克瓦瓦的王国地处坦噶尼喀腹地,由东到西大都要经过这里。在一来,使德国殖民者的利益大受损害。

德国专员没有办法只得派人去通知姆克瓦瓦,要他委派使者同他们谈判。可是当姆克瓦瓦真的派使者去谈判的时候,专员又不予会见。

这件事触怒了姆克瓦瓦。他认为这是德国专员对他和整个王国的侮辱,因此封索了商路,不让那些“洋商”们通过他的领地。

德国专员见轻蔑和侮辱吓不倒姆克瓦瓦,便在1891年发出通牒,要姆克瓦瓦到巴加莫约去见他。通牒规定,姆克瓦瓦必须只身前往,而且要带一把泥土,意思很清楚:要姆克瓦瓦屈膝投降。

“就是要砍去我的头颅,我也决不会投降!”姆克瓦瓦不畏强暴,派人向德国专员送去了一支箭,表示他斗争到底的坚强的心。德国专员见姆克瓦瓦不愿投降,就出动军队向赫赫族的王国进犯。姆克瓦瓦率领军队奋勇迎战,但由于敌人武器精良,部队伤亡严重。

姆克瓦瓦知道,同敌人硬拼是不成的,只有运用计谋才能克敌制胜。于是他决定打一次伏击战。

不久,德国专员亲自率领上千名士兵前来“讨伐”,姆克瓦瓦带了3000军队前往迎击。战区是平原与山区的连接处,正好适合打伏击战。姆克瓦瓦让战士们隐蔽到山区的丛林里,听候他的命令。在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姆克瓦瓦发出袭击命令,战士们发着震天的喊声,冲下来,以长矛和弓箭杀伤敌人。只一会工夫,便消灭200多侵略军。德国专员被搞得晕头转向,只得率领残部退逃。

这次伏击,使姆克瓦瓦缴获了敌军300支步枪、3门大炮和大量弹药,从而壮大了力量。

此后整整三年,德国殖民者不敢再来进犯。姆克瓦瓦抓紧时间练兵备战,加固城池,在王城卡伦加周围筑起了一道四五米高、10多公里长的城墙。

1894年10月,德车殖民者调动大批军队进攻卡伦加。姆克瓦瓦率军凭借坚固城墙与侵略军对抗。经过两天激战,终于不敌,只得弃城突围,转入丛林。侵略军破城后,大肆烧杀,捣毁城墙,几乎把卡伦加夷为平地。

姆克瓦瓦率领余部转入丛林后,继续坚持战斗,不断袭击敌人。德国总督特地悬赏5000卢比,企图取得姆克瓦瓦的头颅。几年过去了,敌人并没有取得姆克瓦瓦的头颅。而姆克瓦瓦还在不断袭击敌人。

1898年6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德国侵略军的巡逻兵突然包围了姆克瓦瓦隐蔽的地方。当时,姆克瓦瓦正在患病,他身边也只有少数随从人员。在这严重的关头,他宁可身亡,也不当敌人的俘虏。于是他举枪自杀,为祖国的独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残忍的敌人割下了英雄的头颅,把它送到德国首都柏林,以炫耀他们的“战绩”。

姆克瓦瓦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了坦噶尼喀。赫赫族人民为姆克瓦瓦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各族人民也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不屈的英雄。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它的“德属东非洲”也跟着垮台。在德国殖民者撤走前,坦噶尼喀人民坚决要求他们归还姆克瓦瓦的头颅,但是他们拖延不还。直到1954年6月,西德政府才将英雄的头颅交还给坦噶尼喀人民。坦噶民喀人民举行了极其隆重的仪式,来迎接英雄的头颅。他们在原来的卡伦加王城附近,修建了一座纪念馆,并把英雄的头颅安放在这里。这座以姆克瓦瓦命名的纪念馆,位于现今坦桑尼亚伊林加小城,每个到这里来的游人,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它。

德里烽火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国政府收买了大量的印度籍雇佣军为它统治印度效力。这些雇佣军虽然身穿英国军服,但对英国殖民者占领自己的祖国早已是满腹怨恨,他们迫切希望早日把殖民者全部赶走,印度获得真正的独立。不仅士兵有这愿望,印度社会各阶层包括不少封建王公们,对英国殖民者残酷剥削、压榨、肆意凌辱印度人民都含有巨大的愤慨情绪。

1856年,在印度农村中就开始传递烤烧饼,据说这也是反英起义的信号。印度士兵还组织了地下军人委员会,传递荷花,密谋反英活动。德里反英大起义开始主要是在士兵范围内展开的,但它迅速带动了其他社会各界,揿起了印度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高潮。

本来印度雇佣军作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工具,为英国全面占领印度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英国自从1849年全面统治印度之后,对雇佣军的政策与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遣散大批印度士兵,减少军饷,取消他们的免税权,命令印度士兵绝对服从英国军官等,他们还强迫印度士兵渡海或者是到伊斯兰教国家作战,使这些士兵丧失了原来的种姓。这些都激起了印度士兵越来越高的不满情绪。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1857年,在印度士兵中盛行传说着一种违背民族教规的事情。原来,印度教不许教徒吃牛肉,而伊斯兰教不许吃猪肉,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规。可是,英国人不管这些信仰,尽管在他们的雇佣军中,有不少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不少人信仰伊斯兰教。可以说,雇佣军是由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组成的,按理英国殖民者应当尊重这两种教徒的信仰,但是他们自恃强大,根本不把这些教规教徒放在眼里,更不关心士兵们的信仰问题。所以,在印度士兵中,早就流传着英国人侮辱印度士兵,拿虔诚的信仰开玩笑的事情,广大印度士兵们是可忍不可忍了。

终于有了导火线,士兵们竞相传说,英国殖民当局新发下来的子弹涂上了牛油和猪油,因为子弹在使用时,必须用嘴咬开后盖,所以这无异是让印度兵吃他们忌讳的东西。这年3月,印度的一个叫曼加尔潘迪的士兵因与英国兵发生争执,打死了三个英国军官,次月,潘迪被公开处死。这两件事情成为德里大起义的导火索。他们约定,在5月31日举行全国性民族大起义。

一个突然事件使起义提前了。5月9日,德里附近密拉特城第三骑兵连的85名印度士兵拒绝使用新发的英国子弹。英国军官把他们统统捆绑在操场上,硬把子弹塞到他们脸上,进行百般侮辱。同时还下达了判刑的命令,立刻把他们押送陆军监狱囚禁。印度士兵再也按捺不住了,当夜送信到德里城中,告诉那里的印度士兵。信中写道:“明后两天内到达德里,请速准备内应。”

第二天是星期天。下午5点,教堂钟声响了,英国军官齐集在基督教堂里静静地做祈祷。只听见“杀!”的一声巨吼,印度士兵冲了进来,把英国军官抓起来杀个干净。他们捣毁了殖民衙署和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同胞,随即打开了兵工厂和火药库,武装了前来参加起义的群众,一齐向德里进军。临行时,起义者在兵营里点了一把火。熊熊的火焰卷走了英国殖民者苦心经营的堡垒,象征着印度人民必胜的信念。

起义部队经过一个夜晚的急行军,5月11日清晨到达德里城边。英国上校闻讯率军迎战。当两支部队相互接触的时候,密拉特印度士兵看出德里英军士兵都是印度人,立即振臂高呼:“打倒英国统治!”

“打倒英国统治!”德里的印度士兵马上响应,他们把枪口转过来,对准英国军官。“砰!”“砰!”英国上校倒毙了,其他英国军官也都倒毙了。两支起义队伍热烈欢呼、拥抱,他们汇成一股汹涌的洪流,直向德里城冲去。

16日,德里全城光复,起义者组织了自己的政府,仍旧把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充当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起义,光复了从东海岸加尔各答到西北边境白沙瓦的大片国土。

驻印度的英国总督肯宁坐立不安。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方步,皱着眉头,嘴里不住地轻声喊着“唉!唉!”看来已经到了一筹莫展、焦头烂额的地步了。这里,一个叫肯贝尔的英国将军未等侍卫报告就闯了进来。总督并未责怪他。

“我们这着棋走错了,不该让印度人当兵!现在这些‘土兵’一造反,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将军急得直跺脚。

总督不断地抓着头皮。忽然似有所悟地问:“进攻中国的英国皇军现在到了哪里?”

“新加坡。”

“赶快打电报给他们,命令立刻返航,在加尔各答登陆。”

司令一听总督的这个意见,顿时喜笑颜开地说:“对,叫他们来。还有,驻伊朗的部队也叫他们来,在孟买登陆。两路夹攻印度人!”

“好!我立即向伦敦帝国政府请示。”接着,这个阴险的总督又想出了坏点子,派人带重金到阿富汗和尼泊尔去行贿,网罗那里的反动军人,从东北、西北两路向德里进攻。

9月3日,英军进抵德里城下。14日,以50门大炮猛轰德里。“轰隆!”一声,城墙塌陷,英军侵入城内。“给我冲!给我冲!”带头的两个英国将军耀武扬威地高举指挥刀,吆喝侵略军前进。“砰!”“砰!”突然从屋顶上传来了枪声。只听见“啊!”“啊!”几声怪叫,这两个英国将军已经躺在血泊中不动了。“砰!”“砰!”枪弹又从居民住房的窗口飞来,好几个英国兵应声倒地,吓得侵略军一个个胆战心惊。

一支英军跑到清真寺前面。清真寺里冲出上千名穆斯林,个个手持钢刀,挺胸而立,挡住侵略军的去路。英军连忙举枪发射,当场打死200多名穆斯林。但是,当英军正想装添子弹的时候,雪亮的大刀已经向他们的脑袋砍来。一场肉搏战的结果,躺下了几百具英军尸体。

德里起义军顽强地战斗了六天,最后由于粮尽弹绝,被迫撤离。据统计,六天巷战中英军被打死的有将军两人,官兵5000余人。莫卧儿的末代皇帝向英军投降,这个王朝从此灭亡。而印度人民,继续在全国各地进行游击战争,狠狠打击英国侵略军。

由于英国女王发布了保护印度封建主利益的诏书,印度抗英力量有了分化。封建主大部分投降英国,转过来镇压起义军。起义于1859年年底失败。即之而来的是大屠杀,成批的起义英雄牺牲了。然而,他们的革命精神却永远鼓舞着印度人民。

詹西女王葩依

詹西是印度中部的一个小城,19世纪50年代,这里因一个女王的故事而使詹西名闻遐迩,流传青史。

阿克希米葩依,1835年生于印度的贝拿勒斯。在三四岁的时候,她随从父母前往马拉塔最后一个首相巴吉拉奥二世的王府居住,同拉奥二世的养子纳纳萨希布和坦蒂阿托比结成了好朋友。葩依从小精通武艺,7岁就学会了骑马。1852年,她17岁时嫁给了比她年纪大二三倍的詹西王公甘加达尔拉奥,成了詹西王后。

王公死时没有儿子,葩依在王公临死时所生的一个儿子不久之后又死去了,所以,按照当时英国所定的规矩,哪个王公死后,如果没有儿子继承王位,那么就要废除他的领地,收归英殖民者所有。但是葩依已经领养了一个儿子,并已经以养子的监护人的身份行使王权了。

英殖民政府不管这些,强行兼并了詹西。葩依非常气愤,曾当着英国官员的面说:“我决不放弃我的詹西,谁敢占领詹西,决没有好下场。”面对英国人的无理行径,詹西人民也全力支持葩依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和女王一道,与英国殖民者作坚决斗争。

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全国上下都与英国侵略者展开了积极的斗争。詹西人民也在女王葩依的领导下参加了起义,配合其他地方的起义军抗击英殖民强盗。6月4日,女王率领詹西起义军占领了军火库,打死了英国在詹西的最高指挥官邓洛普,并最后重新占领了詹西,7月8日,英军投降,女王葩依重登王位。在万众欢腾当中,女王郑重宣布:“世界属于上帝,詹西属于阿克希米葩依!”女王重新执政后,为了配合印度各地的反英斗争,葩依率军南征北战,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的统治者。

1857年9月,英军攻陷德里,起义军遭受重大损失。当英军有了喘息的机会后,便调军队扑向詹西,次年1月,驻印英军总指挥罗斯将军率军来到詹西。勇敢的詹西女王葩依早已率军等候多时了,他们先把粮食运进城中,并在城墙上构筑了工事,架起了大炮,作好了一切准备。

罗斯到达詹西以后,先派军队把詹西城围了起来,接着在城南和城东南修筑炮台,准备攻城。女王葩依看准了时机,一声令下:“开炮!”霎时间,一发发仇恨的炮弹射向英军阵地。英军也急忙发炮还击。虽然英军的大炮比女王的炮威力大,但起义军们个个英勇善战,女王指挥果断,连续两天僵持不下。第三天,英军猛攻南城门,试图集中火力打开南门。女王见状,急忙调转炮位,英军一座炮台不翼而飞。起义军暂时压住了敌人的火力。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女王率兵大显身手,使敌人遭到重大伤亡,但因为长时间地进行炮战,起义军也受到不少损失。英军看到起义军南门是个缺口,就重新集中火力猛攻,不久,南门缺口越来越大,詹西马上就要被英国攻破了。这时,女王立即派人去与附近的起义军领袖、她的好友托比联系,请他火速增援。托比得到消息后,立刻发兵詹西,不料途中中了英军埋伏,托比战败,只好收兵。女王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英军趁机猛加大火力攻城,女王寡不敌众,率军弃城而走。英军占领了詹西。

女王葩依将军队带出詹西,同托比的部队汇合在一起,进驻到另一个城市瓜辽尔,此时是1858年6月1日。瓜辽尔是印度中部的一个军事重镇,应该说,义军占领瓜辽尔后,对其他地区的起义军也非常有利。但由于德里的莫卧儿王朝已投降英军,各地起义军群龙无首,盲目作战。鉴于这种情况,葩依和托比推举他们的另一位好朋友、当时也是起义军一个重要领导人的萨希布为起义军领袖。同时,还任命其他各部大臣。托比担任起义军司令。

詹西女王纵马挥刀杀向英军罗斯看到起义军到了瓜辽尔,就立刻率军前来围剿。女王奉命镇守东门,抗击英军。罗斯来到后,命令部队攻城,女王和她的女友曼达尔、卡希纵马战斗。只见女王身穿战衣,手拿钢刀,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起义军们见女王如此骁勇,信心倍增,士气高昂,多次打退了英军的进攻。

6月18日,一场大决战开始了!英军分几路进攻,合围瓜辽尔。“轰”英军的大炮在猛烈攻城。城墙倒塌了一个大缺口,眼看侵略军就要逼进城了。“跟我来,向英军炮兵阵地进攻!”葩依把佩刀向前一指,起义军的骑兵迅速冲了过去。

英军急忙丢下大炮,纷纷拿起步枪准备顽抗,但来不及了。苑依的白马跃到阵前,只见她手起刀落,一个英军的头颅立刻滚落在地下。起义军与英军展开了肉搏战,英军炮兵被消灭了一大半。

“呜——”突然响起了铜号声。英军骑兵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快就包围了起义军。

“突围!”葩依在马上高呼。敌人数量太多了,起义军虽然无比英勇,但未能迅速冲出去。只见女王左劈右砍,一个个英军倒在他的战马下。不少英军吓得不敢靠前。

“她就是詹西女王葩依,抓住她!”一个英军骑兵军官在狂吼着,他认出了身穿男装的女王。

葩依定睛一看,不觉怒火中烧,拍马向前冲去,大喝一声,挥刀劈去。那英军看到雪亮的钢刀劈来,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勒转马头逃跑。葩依奋力赶上,眼看就要追到那个英国骑兵了。不料,这家伙突然狡猾地转过身子,一刀劈在葩依的头上。

这一刀,是从头的右侧劈下,把葩依的右眼都劈掉了。这位女王满脸是血,但是,她依然挺坐在白马背上。只见她双手紧握佩刀,双腿夹住马鞍,纵马一跃,直至英军面前,雪亮的佩刀像闪电一般刺进了英军的胸膛。那英军惨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敌人刺死了,女五也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时,一名随身跟从女王的女兵刚巧在女王身边。看到女王翻身落马,她立刻上前去把女王扶进路旁一座小屋中。房主人看到是詹西女王,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她。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女王葩依停止了呼吸。

詹西女王壮烈牺牲。印度起义失败了,然而,印度人民是绝对不会屈服的。他们永远以崇敬的心情怀念着这位女英雄,虽然她只在世界上活了22岁。

古巴英雄马蒂

何塞·马蒂是古巴的民族英雄和独立战争的领袖,为了使祖国得到解放,他积极领导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最后,英勇地牺牲在自己的国土上。

马蒂出生在哈瓦那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亲原是西班牙的农民,曾在驻古巴的炮兵联队中服役。马蒂出生那年退伍后,就在哈瓦那定居。母亲是古巴土生白人。一家八口生活贫困。马蒂幼年时帮助母亲干家务,稍大后就外出找活干。直到12岁,他才进本城的一所小学读书。

马蒂自幼聪颖好学,13岁就开始读莎士比亚的英文剧本《哈姆雷特》,并把它翻译成西班牙文。小学校长是位爱国志士,主张古巴独立。他很欣赏马蒂的文学才能,经常向马蒂讲爱国故事,还带马蒂参加爱国者的聚会。马蒂深受他的影响,立志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进入中学后,马蒂一边学习,一边在原来上学的小学里担任教师,并当校长的私人秘书,他的爱国思想也日趋成熟。

早在16世纪初,古巴就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纪初起,拉丁美洲各国纷纷掀起独立斗争,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加强了对古巴的控制。1868年10月,古巴东部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古巴独立的武装起义。起义者宣布解放黑人奴隶,并且建立了临时革命政府。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年仅16岁的马蒂,在《自由祖国》刊物上发表了宣传爱国独立思想的诗剧《阿布达拉》。

西班牙殖民当局马上注意到了马蒂这一行动。当年10月,当局在马蒂朋友那里搜出一封马蒂的信,查到几份《自由祖国》,便以“反叛”罪判处他6年徒刑,并强迫他去采石场服苦役。

采石场是个折磨人的地方,在狱吏的鞭笞下,囚犯们终年戴着镣铐,在没膝的河水里捞取石块,再把它背上岸来。一不小心滑脚倒下,或者想稍稍休息一下,立即会遭到毒打。没多久,脚镣磨破了马蒂的双脚,给他终身留下了伤疤。但是,残酷折磨反而磨练了马蒂的意志,使他经受了一次血的考验。

经过家人和朋友们的积极营救,马蒂在服了一年多的苦役后,于1871年被放逐到宗主国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他是个非常好学的人,趁此机会在中央大学选修法学等课程,后来又进入萨拉科萨大学学习。1874年秋,他获得哲学、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那时他才21岁。

马蒂身处异国,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密切注视着正在进行的民族独立战争。他经常说:“祖国在危急的时候,一个人的最大痛苦,莫过于身在远处!”每当他想到拉丁美洲其他国家都已独立时,祖国的不幸命运更使他深深担忧。为此,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决定回到祖国去参加战斗。

1874年底,马蒂回到古巴。但是,殖民当局不准他上岸,他只得前往墨西哥。为了谋生,他在一家杂志当校对同时为当地报刊撰稿,鼓吹古巴独立。不久,他的文章引起了墨西哥当局的注意,马蒂难以在那里存身,便于1877年前往危地马拉。他有丰富的学识,在危地马拉大学等校讲授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德文学,以及拉丁文和历史。直到1878年古巴形势有了变化,他才返回祖国从事革命活动。

马蒂的活动很快引起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注意。次年9月,他计划向起义军输送武器弹药时,当局再一次逮捕了他,并将他放逐到西班牙。敌人的迫害,丝毫动摇不了马蒂为祖国独立而奋斗的坚强意志。他被押送到西班牙不久,就设法逃往法国,1880年初,又来到美国。

马蒂侨居在美国的时间长达15年。他刚刚到纽约,就向当地古巴侨民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指出古巴革命的艰巨任务,号召人们为祖国自由斗争,并且表达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要使我们停止争取祖国自由和繁荣的不懈努力,除非是南海和北海汇合,除非是兀鹫蛋里孵出蟒蛇!”不久,他被选为纽约古巴侨民爱国团体古巴革命委员会的主席。

在这以前,古巴革命者在国内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但是都遭到失败。血的教训使马蒂深深感到,要独立,必须联合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全民族的反西班牙战争。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团结国内外一切爱国力量的组织。

1890年初,马蒂协助侨居美国的古巴黑人成立爱国团体同盟会,为未来的古巴革命觉奠定了基础。次年11月,他应佛罗里达州烟草工人的邀请,在坦帕发表演说,号召同胞们“跨上战马,为国而战,捐躯在棕木间树下”。他的演讲,在侨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尽管烟草工人生活很艰苦,但他们每月为革命献出一天工资,作为革命活动的经费,直到新的独立战争爆发,始终没有间断过。

1892年4月,古巴革命党在纽约正式建立,马蒂被选为党的主席。古巴革命党的建立,标志着古巴革命力量已经团结起来。

古巴革命党建立后,马蒂全力投入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为了组织军事力量,他奔波于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等地筹集资金,购置武器弹药;又亲自到多米尼加共和国会晤爱国将军戈麦斯,请他出任解放军总司令;还同哥斯达黎加的爱国将军马赛奥取得联系,以便协调行动。马蒂又派人到牙买加、洪都拉斯等地的古巴侨民中进行活动,同时派专人回国,与岛上各爱国团体联络。

1894年圣诞节,马蒂和他的战友们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开出三艘装备齐全的船只攻入古巴岛,发动独立战争。不料临出发时,叛徒向美国当局告密,结果船只和武器弹药被美国海军扣留。

当时,古巴方面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行动时间不能再变动。在千钧一发之际,马蒂等决定立刻起义。1895年1月29日,马蒂在纽约签署了在古巴国内起义的命令。一星期后,他从纽约动身去多米尼加共和国,在圣多明各会见了戈麦斯。

2月24日,在古巴革命党的领导下,古巴整个民族,包括黑人、混血种人、土生白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手执收割甘蔗的砍刀,同仇敌忾地投入战斗。起义人民焚烧殖民者的甘蔗园和糖厂,捣毁外国公司和本国大地主的庄园。独立战争的火焰一下子燃遍了整个古巴。

3月25日,马蒂与戈麦斯共同签署了一个宣言。宣言声明,这次战争是1868年爆发的古巴独立战争的继续,革命军决不伤害和平的西班牙人;号召全体古巴人拿起武器,与敢于反抗的殖民者作殊死的决战。

为了直接领导独立战争,马蒂决定返回古巴,亲临前线指挥战斗。4月1日凌晨,当浓厚的迷雾还笼罩着大海的时候,一艘小船悄悄地从多米尼加的海岸出发。船上载着马蒂、戈麦斯等古巴爱国志士,还有许多武器弹药。他们在加勒比海上航行了10昼夜,终于在4月11日深夜11时左右,在奥连特省南部的普拉伊塔斯登陆。当时周围漆黑一团,顷刻之间雷电交加,风雨狂作,大海突然翻腾起来。马蒂等重新踏上了阔别10多年的祖国大地,都不约而同地扑倒在地,深情地亲吻祖国母亲的大地。

1895年5月19日,西班牙殖民军向起义军军营发动突然袭击。总司令戈麦斯劝马蒂离开战场,但马蒂执意留下,敌人扑来时,他骑上战马,同战士们一起冲锋。战斗打响后,西班牙士兵认出了马蒂,密集的子弹全向他射去。马蒂不幸中弹,当场牺牲。

马蒂英勇牺牲,激励了古巴人继续斗争的决心。他们在戈麦斯等的领导下不断取得胜利。到1898年,已解放了古巴四分之三的土地。只是由于美国突然向西班牙宣战,侵入了古巴,把古巴人民奋战30年的胜利果实掠走。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永久条约,美军向古巴租借关塔那摩港作为永久的海军基地。由此,古巴沦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

德雷福斯冤案

1895年1月,在法国军事学院的操场上,一名曾在这所学院学习过的犹太军官,被当众革除军职,他的肩章、帽徽、绶带、勋章全部被扯下,就连他的军刀也被折为两段,扔在地下,随后,便被押去服刑。这名犹太军官名叫德雷福斯,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军事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因而毕业后被选派到陆军总参谋部供职。

1895年10月15日,德雷福斯因被怀疑出卖国家军事机密,而被逮捕。12月他被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终身监禁,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上服役。

就这样,一场由保皇主义者、教权主义者以及民族沙文主义者参加的反犹太运动开始了他们企图借此反对新兴的中产阶级和人民的民主权利。而另一面,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则在《震旦报》强烈呼吁,要求撤销对德雷福斯的错误判决,以维护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国的反德情绪日趋高涨,法国情报部门也加强了对德情报工作。1894年9月,法国情报部有封署名的信。这封信是寄给德国武官施瓦茨考本的,信的内容是有关法国在德国边境掩护部队的情况和一些军事机密。

这封信很快转交到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反间谍处处长桑德尔上校的手里。桑德尔上校正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法国一系列机密文件泄密而焦虑,一见到这封信,便喜出望外,马上命令副官:“立即通知两位副处长这里来!”

不一会儿,亨利少校和边帕苇少校先后来到。当亨利接过封信一看,吓得他心惊肉跳。原来,上面竟是他的老朋友艾斯特拉齐少校的字迹!艾斯特拉齐是情报局的德语翻译,与亨利私交甚厚,他向旅瓦茨、考本泄露的军事秘密,与亨利本人也有关系。亨利生怕此人失事牵连自己,误了前程,所以不由得胆战心惊,不敢说出真相。反而认真地和桑德尔一起推测谁有可能写这封信。

为了转移视线,亨利故意提出:“这件事有可能是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上尉。”说完,又列举了很多德雷福斯具备提供这份情报的条件。

桑德尔上校早对德雷福斯有成见,早在德雷福斯刚进总参谋部时,他就曾正式表示抗议,认为让一个犹太人进入总参谋部,无疑是有危害国家的安全。现在,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于是武断地认为他就是泄密之人。很快,桑德尔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陆军部长。部长正为普法战争中自己惨败而恼火,当即下令,以间谍罪和叛国罪逮捕德雷福斯。

在开庭审判以前,军方也履行了一下审查手续,特地请几名字迹专家鉴定字迹。但专家们最后的结论,认为特证根据不足,不像是德雷福斯的笔迹。可这时,军方已骑虎难下,由于逮捕决定是陆军部长亲自作出的,为了维护军方的威信,只好将错就错。

军事法庭在12月才秘密开庭审讯。到场的除法官外,只有被告德雷福斯及其辩护律师,警察署长和陆军部队的观察员皮卡多少校等四人。

在法庭上,德雷福斯提出充分理由为自己辩护,证明他对信上的情报毫不知情,根本没有条件作案。接着辩护律师也列举大量证据,来证明德雷福斯无罪。法官看到没有什么结果,便宣布休庭。来日再审。

陆军部长派去的观察员皮卡尔上校是个正直的军官,他如实的向部长作出汇报,同时也指出,此案很难成立。

亨利少校得知消息后,急得跳了出来,亲自上法庭指证德雷福斯,并以军官的名誉宣誓作证。而陆军部长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故意编造一份“密档”,把过去几起未破获的窃密事件,统统加在德雷福斯头上,还塞进一份篡改编造的“罪证”材料。

就这样,法庭终于认定德雷福斯有罪,判处他无期徒刑,革除军职,流放到“魔鬼岛”。

事件发生后,德雷福斯的亲属四处为他奔走,在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的帮助下,他的兄弟在法国《震旦报》上把这一冤案公布于世。顿时,舆论大哗,正义人士纷纷呼吁撤销对德雷福斯的错误判决。

就在这时,在从德大使馆收集到的废纸中,发现了德国大使给法国军官艾斯特拉齐少校的一封信的草稿。并很快转到继任反间谍处处长的皮卡尔中校手里。

皮卡尔立即警觉起来,着手对艾斯特拉齐的调查。在调查中,他发现艾斯特拉齐与德国武官的关系可疑,尤其意外地发现艾斯特拉齐的笔迹和那封被认为是德雷福斯写的告密信的字迹完全相同。

皮卡尔将这一重大发现向副总参谋长作了汇报,并请求重新审理此案。但副总参谋长唯恐军队荣誉受到损害,拒不逮捕艾斯特拉齐。皮卡尔一再向上级陈述利弊得失,劝说及时修正错案。这一举动惹怒了那些达官贵人,他于1896年12月被远调到当时法国殖民地突尼斯南部作战。

亨利少校为了定实德雷福斯的罪名,便把伪造信件塞进“密档”,甚至伪造德雷福斯致德皇的信件和德皇致德雷福斯的复信,以此证实德雷福斯就是德国间谍。于是,反动沙文主义者气焰更加嚣张。

1897年12月27日,陆军部长宣布对德雷福斯的判决“公正无误”,内阁总理也同时宣布:“德雷福斯案件没有问题。”与此同时,德雷福斯的亲属和朋友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控诉。他们曾写信给德皇威廉二世,请求他证明德国没有收到德雷福斯提供的任何情报和书信。而德国对法国由于此案闹出的混乱暗自高兴,当然不会为他作证。

在这种情况,德雷福斯的亲属又复制了大量告密信的照片,四处张贴在街头,指望有人能认出真正的作案者。

不久,一位银行家便找到德雷福斯家,声称告密信的笔迹和他一个顾客的笔迹一样,这个顾客就是艾斯特拉齐。德雷福斯全家非常高兴,认为这次总算找到有力的证据。于是,就向法庭控告了艾斯特拉齐。

1898年1月11日,艾斯特拉齐终于上了军事法庭。但军方唯恐此事败露,派亨利等人为他代拟了审讯时的辩护词。结果,法庭宣判艾斯特拉齐无罪释放。

这下,正义人士愤慨了。就在艾斯特拉齐被宣告无罪后两天,举世闻名的作家爱米尔·左拉仗义执言,在《震旦报》上发表了致共和国总统费里克斯佛尔的一封公开信,这封标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控告陆军最高领导以及总参谋部的主要领导存心不良,有意诬告无辜者,开脱真正的罪犯。

左拉的勇敢行为引起了全国对此案的关注。无数正义之士都团结起来去伸张正义。陆军部长恐慌了,他一方面鼓动反动分子攻击左拉;另一方面,以诽谤罪对左拉进行起诉,并于1898年2月21日,指示法庭判处左拉一年徒刑并罚款3000法郎。左拉被迫流亡英国伦敦。

在公众舆论的影响下,陆军部只得下令对此案进行进一步审理和核实。受命重新核实此案的一名军官此前从未插手此事,也很快便发现了亨利伪造的痕迹。在确凿的罪证面前,亨利无法抵赖,被迫承认,当场被捕,第二天就自杀身亡。艾斯特拉齐闻讯畏罪潜逃,到英国避难去了。

形势急转直下,陆军部长狼狈辞职,只好于1899年8月,军事法庭重新开庭审理德雷福斯案件。人们普遍以为法庭会宣布德雷福斯无罪。不料,仍认定德雷福斯犯有间谍罪,只是改判为10年苦役。

这项判决,激起了法国各界人士的极大义愤,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应。表示抗议的函电至沓来,许多国家还发生了反法示威。在声势浩大的民主力量面前,新任总理生怕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提出一个折衷解决办法,在维持判决的原则下,以总统名义宣布赦免德雷福斯。

德雷福斯在接受了特赦后,给总统写了一封信:“共和国政府还了我自由。然而失去了名誉的自由对我毫无意义。从今以后。我将继续力争纠正使我至今仍受其害的可怕的司法错误。”

在此后的7年中,德雷福斯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继续为争取恢复名誉而斗争。直到1906年6月,一贯坚决支持重审的激进派领袖克列孟梭出任总理,德雷福斯案件才最终获得解决。同年7月,最高法院宣布德雷福斯无罪,蒙冤受屈12年的德雷福斯终于恢复了名誉。

德雷福斯被晋升为少校,并在原来举行革除军职仪式的军事学院的操场上,接受荣誉军团勋章。皮卡尔中校也重回军队,晋升为准将,并出任陆军部长。

1930年,德国原驻法国武官施瓦茨考本的回忆录《德雷福斯案件真相》出版。这就从德国方面证实了德雷福斯的清白无辜。同年6月,施瓦茨考本的妻子将这本回忆录寄给德雷福斯,并附信说,她的丈夫一直想证明德雷福斯是受害者,但由于各种原因,使他在生前不能如愿。这本书还详细地叙述了施瓦茨考本与艾斯特拉齐等人的秘密来往,从而澄清了德雷福斯案件中的一些细节。

德雷福斯案件,集中地反映了普法战争后法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下午,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路易丝咖啡馆里,有20多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等着放映所谓的“电活动画面”。这些人是被好奇心驱使,再加上卢米埃尔兄弟的苦口劝说下,来到这里的。

卢米埃尔兄弟安放好了银幕的放映机后,电影开演了。尽管所放映的片子内容极为简单,而且没有声音,但它还是使全场的观众都看出了神,每个人都为这样的效果惊叹不已。从此,一种新艺术娱乐形式——电影诞生了。

说起电影的产生,还得从人们对“视觉暂留”现象的认识和研究说起。

人的眼睛会产生一种现象,就是当你看了一种发光物体之后,闭上双眼,在短短的二十分之一秒到1秒之间,仍然会感到这种发光物质的存在,这就叫做“视觉暂留”。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生理学家罗吉特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发现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1830年,英国人霍纳制作了一种“活动画片玩具”。

他用一条30厘米宽的纸带,横着画上动作近似的人或动物的连环画,将纸带贴在圆筒上后快速转动,另从一个小窗看去,画面的连续移动就会使人或动物变得活动起来。

就是这个简单的玩具,启发着科学家们为制作一种可以把形象再现的电影而不断地进行探索。

从“活动画片玩具”跨进电影时代,需要解决三个基本的技术难题,一是电光源方面的技术,二是电影机械方面的技术,三是摄影方面的技术。没有这三方面的技术突破,是不可能跨进电影时代的。

从18世纪末伽伐尼发现不同金属产生电,到伏打发明了电池,奠定了电源技术的基础。此后,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在1811年用2000个电池联成的大电池组,制造了碳极电弧,发明了电弧灯。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这样,电光源方面的技术发展,为电影技术提供了手段。

19世纪,摄影技术的日臻成熟,则使电影成为现实。

人类的摄影最早萌芽于“小孔成像”。人们通过移动图画或实物与小孔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影像,这就奠定了照相机的技术理论。18世纪末,科学家们又先后发现了具有感光性能的氯化银和硫酸钠能溶解氯化银,从而发现了摄影技术中的感光原理,显影和定影原理。此后,摄影技术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起来,1802年,原始的感光相纸在英国首先制成。1827-1839年,法国的德克拉又摸索出一套“银板照相法”。

随着照相技术的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职业摄影师,他们的实践为电影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77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用12架照相机等距离拍摄了一匹奔马的运动照片,使人们开始研制能够连续拍摄的照相机。

1888年,法国人玛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连续摄影机,但拍摄速度还不够快。1892年,英国发明家第米尼和雷诺各自放映了时间极短的活动电影,这是原始电影。1894年,爱迪生制成了一种名为“电影视镜”的装置。这里面可以装一盘15米长的连续照片的胶片,每秒放映46-60个画面。这个装置给法国的米埃尔兄弟以很大启示,经过二人反复调试改进。1895年,他们制成了新型电影放映机,并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后不久,展示了这一发明,电影终于诞生了。

顾拜旦把奥运会推向世界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让亿万中国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现代奥运会已成会为促进世界和平的体育盛会。那么,你知道皮埃尔·德·顾拜旦吧,正是这位法国人把奥运会从希腊推向整个世界。

1883年,年仅20岁的顾拜旦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父母为他提供的进入仕途的机会,把满腔热情都投入到他所钟爱的体育事业中去。当时法国刚刚历经了普法战争,民心涣散,百废待兴。教育界重智轻体的现象十分严重,顾拜旦为此忧心忡忡。他认为发展体育运动既能够重新唤起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也能够为法国挖掘培养出大批的人才。

19世纪末,德国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愈演愈烈,它们妄图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法国是德国的近邻,首先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威胁,再加上法国人民曾在十几年前的普法战争中深受德军之害,创伤巨痛,刻骨铭心。因此法国人民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保持世界和平。而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精神,恰好符合法国人民的和平愿望。

1892年,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的阶梯剧场里,法国体育协会大会正在召开。主席台上,一位年轻人正在激动万分地慷慨陈词:“我们要恢复的应该是这样的运动会——它要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它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这个年轻人就是顾拜旦,他终于正式提出了心中孕育很久的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

复兴奥运会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法国人反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斗争。因此,顾拜旦的倡议立刻得到本国和欧美其他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1894年6月16日,在顾拜旦的主持下,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召开。与会的法国、英国、美国等12国代表一致同意顾拜旦的主张,通过了恢复奥运会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及整个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后来,不少国家都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这次大会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宪章。1896年,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奥运会发源国家希腊的首都雅典隆重开幕,熄灭了1500年的奥运圣火终于重新点燃,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诞生了。顾拜旦把只限于希腊人召开的古奥运会扩大到世界范围,从此揭开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篇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除举行各种体育赛事外,还在1912年的第五届奥运会上模仿古制,第一次组织了文学、绘画、音乐和建筑艺术等项目的文艺竞赛,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文化展览为主的奥林匹克艺术节。在这届文艺竞赛上,顾拜旦针对当时体育竞赛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写下了著名诗作《体育颂》,指出体育竞赛要公平、公正,奥运会的主题是和平。这首诗获得了金质奖章。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正式使用顾拜旦设计的奥运会会旗。这就是今天人们熟悉的五环旗。五环旗由5个颜色不同的圆环组成,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顾拜旦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体育事业、特别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当中。从1896年起至1925年,顾拜旦老人连任29年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在职期贡献突出、功勋卓著,成为世人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1937年,顾拜旦老人在现代奥运城洛桑逝世了。按照他的遗嘱,人们把他埋葬在了洛桑,他的心脏葬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奥林匹亚,永远感知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1835年出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一个地方法官家庭。他从小就是个好奇心很强的调皮孩子,热衷于各种体育活动和冒险生活。后来,他出外谋生,先后做过报童和排字工人,奔波于密西西比河一带的各个城市中。在那里,塞缪尔迷恋上了领航员的职业,把领航员视作密西西比河上的“国王”,刻苦地向别人学习领航技术,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真正的领航员。他经常听到轮船上水手们在测量水深时所喊的号子:“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意思是水深“2寻”,即“12英尺”。达到这一深度时,船只就可以安全通过了。这一场景被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使得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业被迫中断,同时也打碎了塞缪尔的领航员梦想。为了生活,他受聘到一家报馆当了新闻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一些通讯报道和幽默文章。他想以此作为对自己那段终生难忘领航生涯的永久纪念。

马克·吐温走上文学道路,正值美国幽默文学繁盛之际,马克·吐温不落套俗,很快便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响当当的作品赢得了世人的注目和敬仰,在文坛上声名鹊起。他从事小说创作数十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描写了一个天真老实的人在竞选州长时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遭遇。正当这个老实人在选民中的声望日渐上升时,他的对手却以卑鄙的手段通过报刊接二连三地给他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诬蔑他是“伪证犯”、“小偷”、“盗尸犯”和“舞弊分子”。最叫人感到气愤的是,在一次民众大会上,9个不同肤色的孩子受人指使,穿着破烂衣服冲上台去,在大庭广众之中抱着老实人的腿大叫“爸爸”。最后,老实人终于被搞得声名狼藉,下不来台,只好“举手投降”,灰溜溜地退出了竞选。小说通过这个老实人的不幸遭遇,揭露并嘲笑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民主的极度虚伪性。

《一百万镑的钞票》描写的是美国青年亨利·亚当斯乘船过海,不幸遇上风暴,漂流到英国。两个英国富翁为了试试金钱的魔力而打赌,把一张面值为100万英镑的巨额钞票借给了他。由于有了这张钞票,亨利·亚当斯马上就从一个到处碰壁的穷汉变成了人人巴结的绅士。人们争先恐后地向他大献殷勤。然而一旦钞票丢失后,那些见钱眼开的人一个个又都变成了凶神恶皱,索债、咒骂、殴打,把亨利·亚当斯逼得走投无路。整个英国舆论界也都一直围绕着这张钞票转来转去,时而沉寂,时而哗然,仿佛中了魔法一般。小说令人信服地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维系着资产阶级的每一根神经,它具有主宰一切、支配一切的神奇力量。这一短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百万英镑》,风靡世界各地。

1876年创作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1884年创作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两部儿童题材小说,也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前者描写的是南北战争前一个小城镇上有个名叫汤姆·索亚的孩子不满足于枯燥乏味的生活环境,跑到外面去追求新奇冒险生活的故事。后者讲的是汤姆·索亚的好朋友、白人孩子哈克贝利·费恩帮助黑奴吉姆争取人身自由的故事。这两部小说是马克·吐温文学创作上的一次飞跃,为他赢得过巨大的声誉。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曾说过:“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

马克·吐温是一位高产作家。除了上述作品外,他还有很多名传遐迩的优秀作品。《镀金时代》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说明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19世纪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虚华外表下掩盖着各种肮脏东西的“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通过戏剧性的情节使王子与贫儿互换身份,让王子体察到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叫贫儿当上国王,能够同情和帮助下层人民。小说揭露并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罪恶。《傻瓜威尔逊》则通过离奇的情节,批判了“白人优越论”;同时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十分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入木三分地剖析和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心理。《贞德传》歌颂了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英勇事迹。

熟悉马克·吐温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幽默的风格。显然,这是深受他所处时代美国“幽默文学”异常繁荣现象影响的结果。然而,他并非单纯地以诙谐和逗趣来取胜,而总是善于把幽默和讽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能够在含泪的笑声中悟出一些深刻的哲理。这正是马克·吐温作品高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至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期,马克·吐温投资经营失败后出国,以讲演收入还债。他在澳大利亚、非洲、印度等地,目睹了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1897年他根据在澳大利亚等地的见闻写作的《赤道周游记》一书出版。

1900年,马克·吐温回到美国后期明确表示了反帝态度。在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前一天,马克·吐温说:“我的同情在中国人民一边。西方掌权盗贼长期以来野蛮地欺凌中国,我希望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侵略者都赶出去。”此后,他还写了《给坐在黑暗中的人》等重要证论文章,进一步遣责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

马克·吐温晚年写作《自传》,1910年在康涅狄格州病逝。

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马克·吐温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齐声赞誉。一些美国人更是自豪地把他称为“我们文学上的林肯”。

诺贝尔奖的由来

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内,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

音乐声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由奖金基金会的成员陪同,迈步进入大厅。基金会主席用瑞典语介绍得奖者在科学或文学上的成就,得奖者用本国语言致答词,接着就是颁发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荣誉证书的式样各各不同。它的花纹和图案,分别根据各人成果的特征来描绘。金质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镌有他出生和亡故的年月日,用罗马数字铸成。背面刻有得奖者的姓名和得奖年代。这一面,还刻着一句赞词:“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人们仰赖他的贡献和发现,使得人们智慧生活更见充实。”如果是物理奖或化学奖的话,奖章背面增刻爱丽丝女神的浮雕像,圣母握着财富和科学智慧的号角,正在轻轻拉开女神的面纱,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授奖后,由瑞典国王亲临致词,向得奖者祝福,从而完成了授奖仪式。

第二天,得奖者就可得到一笔巨额奖金,作为对他杰出成就的奖励。

为什么一定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这是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诞生的地点。为什么一定要在10月12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因为这是诺贝尔1896年在意大利逝世的时间。诺贝尔奖金,就是根据爱弗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他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总共取得129种物品的发明专利权,而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一讲到炸药,人们就会想起战争中鲜血淋淋的残酷场面。其实,诺贝尔发明炸药,原先是为人类造福的。

诺贝尔的父亲是瑞典的一个机械师,由于一场大火,烧得全家一贫如洗,只好到处漂泊流浪,先后到过俄国等一些国家。小诺贝尔跟着东奔西走,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锥砸石头。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花费多么艰苦的劳动啊!他想,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诺贝尔的父亲厂里,经常搞些雷管和炸药的试验,这就引起了小诺贝尔的极大兴趣。17岁时,父亲叫他到美国的机械厂去当两年学徒。回到瑞典以后,诺贝尔更加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没有几年,就和他的父亲和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十分强大,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爆发油”,风行全世界。

液体炸药是非常容易爆炸的。一次,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火车,在运送这种炸药的时候受到震动,整个列车被炸得粉碎。又一次,一艘满载液体炸药的巨轮“欧罗巴号”,在大西洋里航行的时候,因为风浪颠簸,引起炸药爆炸,全船沉没在万丈深渊。这样一来,弄得全世界都害怕“诺贝尔爆发油”。许多政府不准它进口,许多运输公司都拒绝运送这种可怕的液体。

“怎样使炸药能够安全运输呢?”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进行实验。1864年9月3日,一场灾难终于爆发了!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碎砖破瓦到处横飞,黝黑的浓烟直冲高空,诺贝尔实验室顿时化为灰烬。人们奔到现场,只看见鲜血喷射满地,五名工作人员当场死去,其中一个就是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的父亲从此半身不遂,成了终身残废。幸好这一天诺贝尔不在现场,没有死。看到身边最亲密的友人为科学献身,诺贝尔心里异常难受。他尽自己所能给几位工作人员的家属支出了的抚恤金。

灾难和死亡并未能压垮诺贝尔,悲痛过后他那颗制造优质炸药的愿望又燃烧起来。

正当诺贝尔困难重重的时候,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找上门来。诺贝尔马上很有礼貌地让他进屋。

“诺贝尔先生,这是政府给你的一封信。”警察递上了一封公函。

“请坐,请坐!”诺贝尔客气地说。

“不了!请你签个回条吧。”

“我就签,我就签!”诺贝尔一面说着,一面在回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打开了信件,只见上面写着:为了人民的安全,政府决定,诺贝尔必须立即停止爆炸试验,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请等一等,警察先生,这炸药是造福人民的啊!”诺贝尔看完公函以后,立即面堆笑容为自己辩护。可是,这时候警察已经无影无踪了。

面对严酷的现实,诺贝尔迎着困难继续奋斗。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几百次的失败,整整在船上度过了四个年头,到1867年的秋天,试验终于获得极大成功。他把液体炸药吸入一种硅土里面,这样,即使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摩擦、震动,炸药也不容易爆炸。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穿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为了要发明爆炸力更加强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进行试验。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盯着火星的缓缓蔓延,一动不动地站着。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心脏在“怦!怦!”地跳动,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是时候啦,“轰!”雷鸣般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浓烟从实验室里飞速地向外涌出。听到声音的人慌忙赶来,他们急得不得了,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从地上挣扎爬了起来,他顽强地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就是人们尊敬的炸药发明家——诺贝尔。

1875年,诺贝尔发明了威力更加强大的胶质炸药。1887年,诺贝尔又发明了既威力强大,又没有浓烟的炸药——无烟炸药。这种炸药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炸药。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他一生没有结婚。临终时,诺贝尔的唯一遗憾,是他发明的炸药被反动统治者用作杀人和战争的武器。为此,他在遗嘱中告诫说,要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并把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文学、和平五项事业上成就最突出的人。前四项奖金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和平奖金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之后,又增加了一项“经济奖”,也在瑞典颁发。这就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金的来历。

伦琴发现“X射线”

威尔海姆·伦琴

威尔海姆·伦琴1845年3月27日出生在德国普鲁士鲁尔地区的一个小镇莱尼斯。他曾在3个国家的好几所大学里就读,后来在库恩德的建议下研究物理学,并随库恩德来到维尔茨堡大学,成了这位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助手。后来,经过多次辗转,1888年他当上了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所长,并于1895年发现了穿透力极强的X射线,从而轰动了世界。

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人类关于真空放电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1836年,法拉第发现稀薄气体的放电伴随着色彩缤纷的辉光,并发现了“法拉第暗区”。不久,德国科学家尤利乌斯·普吕克尔借助于较高真空度的真空放电管于19世纪60年代进一步研究法拉第暗区,他发现与放电管阴极相对的管壁上呈现绿色荧光,这个光斑还会因外界磁铁的移动而改变位置。后来,普吕克尔的学生约翰·希托夫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继承了普吕克尔的事业,他们分别独立制成了高真空放电管,并判断出放电是从阴极而来的一种射线,而且是一种具有直线传播性质和受外界磁场影响将产生偏转的射线,于是命名为“阴极射线”。

那么,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它由什么组成?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人的争论,许多物理学家都加入了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行列。伦琴也是其中的一负。

伦琴在担任物理所所长以后,一直研究阴极射线。1894年,汉堡大学的一位青年学者雷纳德,曾对能放射阴极射线的玻璃管进行了改装。他把阴极射线碰在玻璃壁上放射线绿色光的地方取下,改装上薄铝片。通过实验证明,阴极射线可以通过铝片放射到外部。他又把铂氯化钡涂在玻璃板上,创造出了能够探测阴极射线的荧光板。当阴极射线碰到荧光板时,它会放出耀眼的光芒。

伦琴在重复上述实验时,发现了奇迹。为了使放电管不受外界的影响,伦琴用一张包照相底片的黑纸,仔细地把玻璃管包好,在他接通电流后,把荧光板靠近阴极射线管上的铝片窗口,灾光板上放出了微弱的光亮,距离稍远一点,荧光板又不亮了。

“噢,阴极射线在空气中,只能在稍近的距离内有效,距离一远就不行了。阴极射线确实能够通过铝片,但通不过玻璃管,不管多么薄的玻璃也通不过去……”伦琴说道。

为了进一步证实,伦琴换上没有铝窗的玻璃管,又用黑纸包好。打开开关,包好的玻璃管一点也不露光,但放在远处的荧光板竟然亮了起来。伦琴十分惊奇,当他顺手拿起闪闪发光的荧光板时,一个完整手骨的影子突然出现在荧光板上,伦琴的额上渗出了冷汗。

“好奇怪!荧光板怎么放光了呢?”

伦琴赶紧拿起玻璃管,又仔细检查一遍,包得很好,一点光也不露。再试一下,荧光板仍然发光,伦琴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这个奇怪的现象。伦琴想,这肯定不是阴极射线,因为它能穿透玻璃,遮光的黑纸和人的手掌,其能量是很大的。

为了验证它还能穿透哪些物质,伦琴几乎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拿来做了实验。木头、橡胶皮、厚纸板、金属片……一件件地进行照射实验,结果这些东西都被穿透了。最后,铅挡住它的去路,神奇的光停住了。伦琴感到这是一种新的光线,眼睛是看不见的,既然弄不清楚它是什么,就叫它“X射线”好了。

1895年12月22日,伦琴的妻子来到实验室看他,伦琴用X射线拍了一张夫人的左手照片,照片骨肉分明,连结婚戒指也清晰可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X光照片。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出示了这张X射线照出的手骨照片,整个科学界为之震惊。人们纷纷来到实验室里,从高真空放电管中找到了X射线。不久,X射线被用于医学,成为了神奇的医疗手段。

X射线的发现,对物理学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直接导致了放射性物质的发现。伦琴的贡献是巨大的,为此,1900年,伦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获奖者。在医学界人士倡仪下,“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

道尔顿原子论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古代中外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曾提出过不少见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通过阴、阳这两种力,彼此间以不同比例相互结合而构成。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泰勒斯认为:“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是火构成的”;毕达哥拉斯主张“数构成了万物”;而色诺芬尼干脆说:“神创造了万物”。

众多的解释中,最接近近代物质结构理论的是庄子和德谟克利特这两位中西哲人的见解。我国春秋人氏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中,万世不竭。”他用具体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他对“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看法。古希腊人德莫克利特认为:“万物皆由不可再分割的粒子组成,它们在虚空中运动、发展和变化。”源于古希腊语的“原子”,其含意就是不可再分割之物。

真正使物质构成学说纳入科学轨道的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乡村的一名小学教师。21岁时便开始了对气象、大气成分和性质的研究。1802年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总压力等于各种气体压力之和)。他在对气体和混合气体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当时化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缺陷,即缺少一种真正可靠、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于是,他决定接过前人提出过的原子论问题,继续研究下去。

道尔顿的同时代人德国人特里希(1762-1807)于1791年在酸碱反应中发现了当量定律、法国药剂师普罗斯(1754-1826)1799年测定并提出了定比定律、英国化学家戴维(1778-1829)于1800年发现了倍比定律,这些科学新发现都给了道尔顿以巨大的启发,使得道尔顿在对原子量的科学测定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原子论有了科学的依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了整整15年的艰辛劳动,通过无数次的实验,道尔顿于1808年正式发表了《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在这部科学史的经典著作中,他向世人明确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原子论,从此化学步入“原子时代”。

与建立在哲人的天才猜测和主观臆想之上的古老的原子论不同,古代原子论中的原子只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概念;道尔顿的原子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他的原子是经化学实验证实其存在的具体物质。

道尔顿原子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具有一定质量的原子构成的。(2)元素(波义耳的概念)由同一种类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化合物是由构成该化合物成分的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是化学作用中最小的单位,在化合和化分中保持原性质不变。(3)同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性质和重量相同;异种原子则不同。(4)化合中不同元素原子遵循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按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例如,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氧的比例是1:2.由此,道尔顿提出了一个鉴别不同元素原子的重要而又简便的方法,就是去鉴别它们的相对质量(即原子量)。如果知道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合,就可以测算出原子量来。道尔顿根据一些化学实验,编制出了包括14种元素在内的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以氢原子量为1,求得其它原子的重量)。他因此成为化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原子量概念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始自觉测量原子量的人。尽管由于道尔顿本人主观臆断的错误计算方法,而没能测准原子量(比如,他认定,如果两种原子只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比例是1:1;若生成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比例则为1:2或2:1.所以,水分子是HO,而不是H2O;氨是HN,而不是HN3;他甚至把氧的原子量定为7,而不是16)。虽然他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引来了大批化学家开始对原子量的测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有人形象地将近代化学发展的进程比之为一个阶梯: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元素说、燃烧理论、原子理论,直到元素周期表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论在这阶梯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对波义耳元素说的发展:波义耳的元素说只是一种对化学现象的抽象的理论描述,道尔顿的原子论则用数量关系给当时已知的化学反应现象一个科学的有真凭实据的解释;它又是对拉瓦锡的燃烧理论的补充:拉瓦锡发现氧气仅是揭开了一种最重要的化学现象——燃烧的秘密,而道尔顿的所能解释的不仅是燃烧,还包括其它一些化学反应。

道尔顿原子论的确立,使人类科学不断深入微观原子世界。沿着道尔顿指引的方向,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和电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汤川秀树又发现了介子。人们还开发出化学能、原子能和核聚变能,直至今日人类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原子时代”,这一切要归功于道尔顿原子论为近代化学奠定的理论基础。

道尔顿终身未婚,他将毕生献给了科学事业。在他的一生中共发表论文116篇;182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32年被授予牛津大学的最高学位——法学博士学位。

崇高的荣誉激励着道尔顿不断为科学而奋斗。1844年7月26日晚,78岁高龄的道尔顿,又拖着因长期在实验室工作而不幸染上慢性汞中毒症的虚弱身躯,步履艰难地走进了实验室。翌日凌晨,人们发现,这位在人类科学史上占有不朽地位的伟大科学家伏在实验台前,永远安息了。8月的一个礼拜天,曼彻斯特市政厅决定为他举行市民公葬。40万人的城市有4万人去致哀吊唁。在市政府的大厅里,还为他建了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1962年,曼彻斯特市教委通过决议,将市立工学院更名为道尔顿工学院,以示对这位科学家的纪念。

菲律宾国父黎萨尔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黎萨命名的广场上,树立着菲律宾国父的铜像和纪念碑。碑石上镌刻着这样几行字:

纪念爱国者与烈士

何塞·黎萨尔

1896年12月30日被杀害于巴贡巴扬野外。

此纪念碑由菲岛人民奉献。

何塞·黎萨尔是深受菲律宾人民崇敬的民族英雄,并且尊称他为“伟大的平民”和“国父”。他的诞生地改名为黎萨尔省,当年监禁过他的堡垒成为黎萨尔纪念馆,他牺牲的日子被定为“黎萨尔日”,他殉难的广场被命名为“黎萨尔广场”,他所创作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成了各级学校学生的必读课文……

黎萨尔生活在菲律宾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之间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年代。早在1543年,西班牙殖民者就蓄意侵占菲律宾群岛。他们按照西班牙王位继承者菲律普的名字,称这个群岛为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正式占领菲律宾。

1872年初,卡维特(即甲米地)的工人、士兵和农民不堪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横征暴敛,毅然发动起义。结果惨遭殖民当局的镇压,连同这次起义无关的三个爱国神父也被处决。

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同样也危及到黎萨尔的家庭。有一次,他父亲与教会里的修道士发生纠纷,教会竟然把他父亲所租土地的地租提高一倍作为报复。他的母亲因不满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遭到诬告,被投入监狱,经受了两年之久的折磨。惨痛的历史和严酷的现实,使黎萨尔从童年时代起就亲身感受到殖民统治的残暴。

黎萨尔智力超群,8岁就开始写诗和剧本。15岁时,已成为一个颇有修养的诗人、雕刻家和画家了。18岁那年,他在大学里写了《献给菲律宾青年》一诗,号召青年为菲律宾的光明与未来而斗争,获得了全国诗歌竞赛第一名。

1882年,21岁的黎萨尔去西班牙留学。他同时在两所大学攻读医学、哲学、文学、绘画和雕刻,还学习法语、英语和德语。三年后大学毕业,他获得哲学和文学博士、医学博士学位。

从大学时代起,黎萨尔就投身于菲律宾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在西班牙留学期间,他经常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主张在菲律宾实行改革。

1887年,黎萨尔在柏林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政治小说《不许犯我》。小说中的主人公伊瓦腊,实际上是他的化身。作品以19世纪末殖民主义者统治下的菲律宾社会为广阔背景,倾诉菲律宾人民在火坑中的痛苦呻吟,提出了菲律宾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探索。

在这部小说中,黎萨尔通过各种人物之口,呼吁西班牙殖民当局实行改革:给菲律宾人以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限制军队和教会的势力,保障个人自由和人身安全,实行出版自由,恢复西班牙国会中的菲律宾代表权等。

黎萨尔还通过伊瓦腊之口,道出了这样的观点:“我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的国家繁荣幸福。这是要由西班牙母国和本国同胞共同努力来实现的。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两者之间就以这种万世不易的联系永远团结在一起。”

从这些观点看,《不许犯我》显然是一部宣传改良主义的小说,并不触及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根本利益。但即使这样,殖民当局和教会还认为它是“不爱国和危害公共治安的,有害于西班牙政府及其在菲律宾的政策”,把它列为禁书,不准传入菲律宾。黎萨尔在菲律宾的家属也因此而遭到迫害:父亲的租地被剥夺,房屋被焚毁,全家被迫流落到街头。

1887年8月,黎萨尔回到了阔别五年的故乡。由于殖民当局扬言要对他进行报复,他只得很快离开马尼拉去美国,随后又到欧洲。

黎萨尔虽然身居异国,但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1888年,他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钻研历史时,见到一本1609年在墨西哥出版的《菲律宾群岛史》。经过鉴别,他发现这本书内容翔实,很少偏见,便抄录了全书,并加以详细的考订注释,于1890年在巴黎出版。《菲律宾群岛史》的重新出版,对菲律宾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起了重大作用。

1891年9月,黎萨尔在比利时又完成了一部政治小说《起义者》。这是《不许犯我》的续篇,写主人公伊瓦腊在国外流亡了13年后,改名翁席蒙,以珠宝商的身份返回菲律宾发动起义。在《不许犯我》中,伊瓦腊是个改良主义者;而现在的翁席蒙,却主张用恐怖、炸药和暴动的手段,与西班牙殖民当局和教会决一死战。他连续三次行动均告失败,最后在殖民者追捕中服毒自杀。黎萨尔在书的结尾,通过一个神父之口,又一次宣传了他的改良主义观点:“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的自由一定要靠刀剑来取得,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刀剑的作用已经微不足道了。”

1892年6月,黎萨尔再次回到了菲律宾。7月初,他在马尼拉主持召开菲律宾联盟成立大会。黎萨尔想通过温和的手段和合法的途径,把菲律宾建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借以发展民族经济和改良社会制度。但是在“联盟”成立后的第四天,西班牙殖民当局就逮捕了黎萨尔,并把他监禁在圣地亚哥堡垒。不久,他又被流放到棉兰老岛的达比丹,“联盟”也随之瓦解。

与此同时,“联盟”成员波尼法秀深感这个组织不足以实现菲律宾的独立,因此在黎萨尔被捕不久,又另外建立了一个秘密革命团体——“最崇高的、最受尊敬的菲律宾儿女协会”,简称“卡蒂普南”。它抛弃了温和的改良路线,准备以武装起义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1896年6月,“卡蒂普南”派人到达比丹,秘密与黎萨尔接触,向他介绍了武装起义的计划,并建议他出来担任革命斗争的领袖。黎萨尔由于多年被流放,脱离了实际斗争,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会带来巨大的流血牺牲,因而拒绝了来人的建议。于是,“卡蒂普南”于同年8月自行发动了武装起义。

起义爆发的时候,黎萨尔向西班牙当局要求到古巴当外科军医。西班牙当局接受了他的要求。9月初,黎萨尔乘海轮离开马尼拉。不久船在新加坡停泊,他的朋友劝他逃走,但被他拒绝。9月中旬,轮船刚进入地中海,船长接到马尼拉发来的急电,命令他立即逮捕黎萨尔。于是,黎萨尔被押回马尼拉,仍旧监禁在圣地亚哥堡垒。

这年12月,西班牙殖民当局以“叛乱、颠覆与非法结社”的罪名,把黎萨尔送到军事法庭审判。虽然没有具体的罪证,但还是判定他有罪,处以死刑。

就义前,黎萨尔写了一首诗《最后告别》。诗中写道:

方见天际破晓,我即与世长辞。

朦胧夜色已尽,光明白日将至。

若是天色黯淡,是我鲜血在此。

任凭祖国需国,倾注又何足惜。

洒落一片殷红,初升曙光染赤。

12月30日早晨,黎萨尔被一队西班牙士兵押出圣地亚哥堡垒,向巴贡巴扬广场去。临刑时,神父和医生想试试他是否害怕,特意按了他的脉搏。结果,发觉他平静得和平时一样。

枪声响了,黎萨尔倒下去。但他以非凡的力气向右转,让自己仰面朝着祖国的旭日而死,当时年仅35岁。菲律宾人爱戴黎萨尔,是因为他的活动促进了菲律宾民族的觉醒,为菲律宾的独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他无私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祖国的英勇行动,给菲律宾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平民”波尼法秀

在菲律宾近代史上,有一名同“国父”黎萨尔一样杰出的人物,他就是被进步的历史学史学家称为“伟大的平民”——波尼法秀。

1896年7月,菲律宾马尼拉骄阳似火。在汤多伊拉阿街的一间简陋的平房中,聚集着很多人。他们身上油渍斑斑,似乎刚刚从工厂里出来。一名青年人正在演说,阵阵掌声不断从这里传出。当时,马尼拉发生了两件怪事。一是不少妇女都在忧心忡忡:一向安分守己的丈夫,不仅常常是出去一天挣不回一文钱,而且夜间也老不待在家里。他们究竟在干什么?二是西班牙殖民者严密控制下的兵工厂,生产出来的长枪、短枪,居然不翼而飞。

“菲律宾万岁!”1896年8月23日,从马尼拉以北的巴林塔瓦克山中传出的阵阵呼声,犹如万钧雷霆。菲律宾独立战争的烈火冲天而起。

唤起马尼拉革命热情,发动独立战争的,是以前从未引人注目的平民波尼法秀。

1892年7月3日晚,在菲律宾联盟成立大会上,黎萨尔正阐述以合法斗争的手段争取社会改革的主张。有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虽然对黎萨尔饱含敬重之意,但对他的演讲却不时地流露出忧虑、怀疑的神情。这位年轻人就是波尼法秀。不久,黎萨尔被捕,联盟解散。波尼法秀立即组织了一个新的革命团体——“卡提普南”。这一革命团体的成立,在菲律宾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改良运动的终结和武装革命的开始。

波尼法秀出身低微,十四岁时就失去了双亲。为了养活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他制作、贩卖过竹杖和纸扇,给外国公司当过广告员、办事员和推销员。他自幼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总是挤时间看书自修。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学习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以及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著作,读过雨果的《悲惨世界》,看过菲律宾爱国主义宣传家编辑的《团结报》,特别钻研过黎萨尔的政治小说。他加入了黎萨尔建立的菲律宾联盟,但他比黎萨尔更加接近菲律宾的社会实际,更了解菲律宾人民的苦难和要求。所以,他认识到黎萨尔的和平改良主张行不通,只有武装斗争才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惟一道路。

波尼法秀创建的“卡提普南”,明确提出了以武装革命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主张。他通过秘密渠道,向黎萨尔提出了请求,但黎萨尔拒绝了他的请求,反对立即发动革命。菲律宾争取民族解放、争取民族独立的战火一触即发,波尼法秀面临艰难的选择。

当时,那些从兵工厂不翼而飞的枪支都已秘密地进了“卡提普南”隐蔽的军火库。“卡提普南”的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撑。“卡提普南”在短短的四年中,以团结一切菲律宾人,为推翻西班牙统治,实现菲律宾的独立而战的宗旨,吸引了广大劳动者。到1896年8月,成员已达两万人。

波尼法秀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地挑起了领导革命战争的重担。西班牙人震惊了。

1896年8月23日,在马尼拉以北的巴林塔瓦克山,“卡提普南”在波尼法秀的主持下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波尼法秀掏出象征臣服于西班牙统治的身份证,将它撕得粉碎,以示从此同西班牙殖民者决裂,号召所有成员拿起武器,展开推翻殖民统治的革命战争。在场的人跟着撕碎了身份证,和他一起振臂高呼:“菲律宾万岁!”

革命的战火一时间从马尼拉席卷了菲律宾的大半国土,革命的战火所到之处,捷报频传。西班牙殖民者心惊胆战,望风而逃。革命形势对菲律宾国家的前途极为有利。

正当波尼法秀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中以阿奎那为首的上层分子,篡夺了他的领导权,并残酷地杀害了他。这样,波尼法秀的努力被这些人中断了,令人扼腕叹息。

波尼法秀的早逝,对于菲律宾民族来说,是莫大的历史悲剧。菲律宾的独立,因此延续了半个世纪。

印尼英雄蒂博尼哥罗

蒂博尼哥罗是印度尼西亚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

印度尼西亚最初为英国殖民地,1816年由荷兰殖民者接管。荷兰接管印尼后,重新恢复贸易垄断制度,实行保护关税,保留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的旧的剥削方式,如强迫农民种植咖啡等。同时,沿用了英国的货币地租制,从而使农民的负担加重。另外,还有各种税收,如土地税、关卡税、门户税、人头税等30多种苛捐杂税,农民负债累累。爪哇封建主也大肆鱼肉百姓,农民难以忍受这种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纷纷起义。1822年,在葛都——巴格连地区发生农民起义,1823年—1825年,三宝垅和加拉横地区也发生农民起义。除了农民不满统治者的压迫之外,封建主也对荷兰殖民者心怀不满。荷兰殖民者任意削减他们的领地,限制他们的各项贵族特权,干涉当时马塔王国的内政。因此,这些贵族封建主也希望能够推翻荷兰殖民者的统治。

蒂博尼哥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发动起义的。蒂博尼哥罗是爪哇岛上的一个小王国日惹的最高统治者苏丹的儿子,出身贵族。本来,他想继承马塔兰王位,试图把马塔兰重建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伊斯兰教封建王国,这有损于荷兰殖民者的利益,所以荷兰殖民者总是对他不怀好意。1825年7月,殖民者借口修筑公路,破坏了蒂博尼哥罗的领地,蒂博尼哥罗异常气愤,公然反对殖民者的无理行径。结果,荷兰人就想逮捕蒂博尼哥罗。这件事成了蒂博尼哥罗组织武装起义的导火索。

他首先在日惹附近的德卡列地区暗暗组建了一支队伍,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开始起义。但荷兰人很快发现了这件事,于是便取消了蒂博尼罗哥的王位继承权。蒂博尼哥罗死不屈服,1825年7月20日,蒂博尼哥罗正在阅读一封日惹州长的来信,信中要求他搬回日惹居住,他清楚地知道,这是荷兰殖民诱骗他回日惹,他决定不予理睬。突然,远处传来一声炮声,蒂博尼哥罗拍案而起,愤怒地对周围的人说:“他们想软硬兼施,难道我会怕你们吗?”说完,他立即命令队伍赶快集合,立即转移。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民族武装斗争开始了。起义军转移到卡里梭科地区,蒂博尼罗哥树起圣战的旗帜,号召人民起来推翻荷兰殖民者,于是,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卡里梭科,参加起义。日惹苏丹的70多名后裔和著名的伊斯兰阿訇奇阿依摩佐等都参加了起义,许多华侨也争相加入。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起义军针对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原则,不断骚扰、袭击荷军。开始,蒂博尼哥罗把部队驻守在离日惹荷军只有十几公里的斯拉朗,在这里,义军不断杀死荷兰官吏、烧毁荷兰人的住宅、关卡、仓库以及种植园等。并接连消灭了从日惹派出的几支荷军小部队,日惹的对外交通线也被起义军切断,护粮队遭受起义军袭击。有一次,起义军还围困了荷军城堡,躲在城堡里的荷兰州长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向总督告急:“我们兵力不足,资源短缺,已无力坚守下去,快发救兵吧,不然,我们将在城堡内饿死!”急得荷兰总督迅速派重兵去增援日惹。但是,当荷兰援军赶到时,帝博尼哥罗已率领起义军消失得无影无踪。荷军气急败坏,决定将大军转攻起义军根据地斯拉朗。

于是,荷军几千人马、几十门大炮在荷兰副总督德科克的率领下,转而向斯拉朗进军,试图一举消灭起义部队。德科克洋洋得意地在盘算着如何制服义军,不知不觉间队伍已顺利进入斯拉朗。他正欲下令部队向起义军发动进攻,突然听到士兵报告道:“报告,斯拉朗空无一人,起义军不知去向。”“什么?不知去向?”德科克吃了一惊,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马上命令道:“放火,给我放火,把这座空城化为灰烬,我要看看你蒂博尼哥能藏到哪里去!哈哈蒂博尼哥罗,你插翅难飞了!”顿时,斯拉朗烈焰熊熊,火光冲天,一片火海。德科克满脸微笑,留下将军范兴率军驻守,自己调转马头回日惹去了。其实,蒂博尼哥罗并未远离斯拉朗,德科克率领的主力撤走后,他们又迅速回师斯拉朗,途中,与范兴的部队相遇,双方立即投入了战斗。起义军率先发动猛攻,力图有效地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们利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打得荷军晕头转向,损失惨重。当荷军迅速作出反应,准备回击起义军时,起义军却眨眼间消失了。范兴下令追击,但连起义军逃往哪个方向他们都搞不清。起义军这种战术取得了成功,几个月的时间,蒂博尼哥罗已控制了爪哇岛的大部分地区。

1825年10月,蒂博尼哥罗建立了伊斯兰教封建王国,自称为爪哇苏丹。同时,他赐官封爵,整顿义军。在起义军中颁布了严明的纪律。虽然义军的武器简陋,主要是弓箭、木棒、梭镖、大刀等,缺少枪支大炮,但是,起义军主要由农民组成,其目的是推翻荷兰殖民者的殖民统治,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全力支持,战斗力大大增强了。

1826年末,起义军对荷军驻守的一个城镇发动攻坚战,结果遭到失败,伤亡很重。蒂博尼哥罗本人也身负重伤,其长子也被荷兰人俘虏,起义受到严重影响,战争双方遂处于相持状态。

德科克看到俘虏了蒂博尼哥罗的长子,欣喜若狂,立即以此威胁蒂博尼哥罗,要他率义军投降,蒂博尼哥罗一气之下撕毁了德科克的信件,愤怒地说:“可恶的强盗,你们可以杀掉我的儿子,但千百万起义军你们是杀不完的,我最终要清算这笔血债!”

蒂博尼哥罗的这种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作为,深深地激励了人民的抗敌斗争。遗憾的是,起义军遭受损失后,内部分裂,蒂博尼哥罗和摩佐为争夺最高领导权,不时发生摩擦。这严重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荷兰人又派人插入起义军内部,挑拨起义军矛盾,分裂起义军,同时又收买参加起义的封建主,瓦解起义军队伍。在战术上,荷军为对付起义军的游击战,采用碉堡战术,围困和孤立起义军。所有这些,都对农民起义十分不利。1828年3月,爪哇北岸南旦地区的起义军被荷军镇压,从此,爪哇岛起义军对胜利失去信心。这年末。摩佐投降荷兰殖民者。第二年10月,义军中著名的青年将领占托特也投降敌人。起义军遭受严重挫折。

参加起义的封建主纷纷倒戈,轰轰隆隆的起义渐趋尾声。尽管如此,蒂博尼哥罗仍然顽强不屈地坚持斗争。荷兰人悬赏5万荷盾捉拿他,但没有一个农民为赏金而出卖他,他受到人民群众的保护。

条件虽然很苦,蒂博尼哥罗的抗敌意志始终没有消减,他仍然率领起义军余部与敌人作战。1830年初,德科克邀请蒂博尼哥罗谈判,并作出承诺,谈判成与不成,保证蒂博尼哥罗的安全。但是,当他带着次子和战友来到谈判地点时,突然发现上当了,院子周围隐藏着不少荷枪实弹的荷兰士兵。

荷兰官员们来谈判时也都带着武器,气氛十分紧张。蒂博尼哥罗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仍镇定自若地与德科克对话。德科克却脸色一变,凶相毕露,马上下令逮捕了蒂博尼哥罗及其随从人员。

蒂博尼哥罗逮捕后,被囚禁到远离爪哇的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爪哇起义迅速被镇压下去。1855年,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英雄蒂博尼罗在流放地死去。

缅甸的沦落与复兴

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欧州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张,亚洲便成为英、法、俄、葡、西等国掠夺资源的场所。1886年3月,英国正式向世界宣布吞并缅甸。原本统一的缅甸王国,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早在17世纪后半期,就在仰光附近建了商场。他们不断设法插手缅甸民族纠纷,无理干涉缅甸内政。18世纪中期,愤怒的缅甸人民将这些强盗驱逐出境。英国殖民主义者十分恼怒,六次派代表到缅甸,蛮横地要求与缅甸国王签订奴役性条约,遭到缅甸国王一次比一次强硬的拒绝。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悍然出兵,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缅甸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终失败。在英国的军事压力下,缅甸国王被迫签订了屈辱的条约:割让国土,赔偿军费,并允许英国船舰在缅甸港口自由航行。

此后的两位国王,不甘忍受这种屈辱,忿然宣布不承认这一条约。于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准备发动第二次侵缅战争。

1852年2月,两名违法英国商人被缅甸政府逮捕。英国驻印度总督借机出动六艘军舰封锁仰光,并向缅甸国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缅甸政府赔款、道歉。缅甸国王蒲甘不予答复。英国驻印度总督恼羞成怒。

3月,别有用心的英国驻印度总督,再次派使者前往仰光,逼迫蒲甘接受最后通谍。船进入仰光河,总督的使者漫不经心地看着两岸的景色。突然,“轰”的一声,一发炮弹打在他的船前,掀起高高的水柱。紧接着,又是“轰”的一声,一发炮弹在船后爆炸,差点将船掀翻。

“返航!返航!”使者见势不妙,赶紧命令船长调转船头返航。

奉命封锁仰光的英国舰队司令听说缅甸军队开炮了,高兴得大叫:“好极了,好极了!现在,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仰光进军。”

4月5日,英国侵略军登陆,直扑仰光。年底,仰光和勃固省全部被英军占领。国土的沦落,加上朝廷腐败,致使缅甸宫廷内部斗争加剧。蒲甘的兄弟——曼同王和加囊王,聚集一股力量逼迫蒲甘退位。

蒲甘退位后,曼同继任缅甸国王。后来曼同又指定加囊王做自己的王位继承人。然而,英国殖民者却在曼同登基的第四天,公然在仰光宣布:勃固为英国的殖民地。

曼同拒绝同英国人签订割让勃固的和约。同时,他下令缅甸军队首先停火,并主动释放了战争期间被扣留的欧洲人。然后,派遣两个意大利人到前线去通知英军:缅甸新国王将派出使臣,同英国方面进行和平谈判。曼同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收回失地。

缅甸使臣来到前线,同英国新任勃固地区专员进行谈判,提出归还勃固的要求时,遭到了蛮横拒绝。曼同又派使臣去印度,与英国驻印度总督谈判,得到的回答竟是:“只要太阳还在发光,勃固就仍将属于英国!”

曼同仍然坚持以和平谈判方式收复失地,反对诉诸武力,以致在英国的军事力量受到欧洲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牵制时,错失良机。

1857年,曼同迁都曼德勒。曼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增强国力。他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军工以及海军建设。

1862年,英国人为加强对缅甸的殖民统治,将勃固和其他两个地区合并,建立“英属缅甸”,仰光为首府。

1866年,缅甸和宫廷发生了王位争夺。曼同的两个儿子杀了加囊王,缅甸处于内忧外患之中。1878年,曼同死去,曼同的儿子锡袍登基。锡袍登基后,将兄弟姊妹及近亲七十多人,全部杀死。就在宫廷内乱的同时,英国军队逐步向北渗透。而此时,入侵越南的法国军队也盯上了缅甸北部。缅甸处于英、法两国的夹击之下。

锡袍决定接近法国人,并依仗法国人的力量同英国抗衡。1885年,锡袍与法国签订协定,准许法国在缅甸修建铁路。开设银行。

英国担心法国控制缅甸,决定完全侵吞缅甸王国。英国殖民主义者借口英国公司在缅甸被扣罚金,要求缅甸同意英国向曼德勒派驻官员,甚至要求缅甸同意由英国来监督它的外交事务。锡袍强硬地予以拒绝。在英国军队再次悍然入侵时,锡袍亲率军队顽强抗击敌军。但由于缅甸军队过于弱小,锡袍兵败被俘。英军将锡袍放逐到一个海岛,一直到忧郁地病死。1897年缅甸被宣布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缅甸人民并没有停止战争,他们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曾经占领缅甸,缅甸人民奋勇地抗击日本侵略者。1947年10月,在缅甸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独立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缅甸独立。

1948年1月,缅甸联邦正式成立。1974年,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每年5月1日这天,世界各国的劳动者都要庄严地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庆祝自己的战斗节日——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是美国芝加哥工人用鲜血换来的,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那黑暗的年代里,资本家用不断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16个小时,有的甚至18个小时。尽管劳动时间这么长,他们还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工人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只有靠大家团结起来,同资本家作坚决的斗争。因此,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罢工运动。斗争的主要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然而,这项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资本家根本不去执行它,工人们还是从天亮干到天黑,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一次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以更强大的压力,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1886年5月1日终于来到了。这一天,美国两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接着转入总罢工。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不仅有美国的工人,而且有在美国的外籍工人。

在芝加哥,这一天有45000名工人涌上街头。火车停驶,商店关门,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

罢工的浪潮一个接着一个,工人们斗争的烈火越燃越旺。5月8日,芝加哥政府当局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在一个工厂的集会上,警察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流血事件,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

第二天晚上7点,3000名工人群众怀着沉痛和悲愤的心情,在一个广场上举行集会,追悼死难的工人兄弟,声讨政府当局的血腥暴行。

快10点钟的时候,大会即将结束,大多数工人群众已经离场。突然,近200名武装警察冲进了会场。

凶狠的警察马上冲进广场,抡起棍子,朝工人们的头上、身上打去。工人们奋起反抗,广场上顿时大乱。

“轰!”突然响起了一阵强烈的爆炸声。原来,早就埋伏在广场上的资本家走狗,竟丧心病狂地向人群投掷一颗炸弹。四名工人当场倒卧在血泊中牺牲。炸弹没有眼睛,把几名警察也炸死炸伤了。

这一下,使政府当局有了大规模镇压的借口。他们立即调动大批军警,疯狂地向工人群众开枪。结果,200多工人被打死打伤,更多的工人被逮捕起来。

资产阶级的报纸随即大造舆论,诬蔑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人是“投掷炸弹者”。政府当局一不做、二不休,把八名工人领袖交付法院,诬告他们犯了杀人罪。

陪审团主要是由大工厂的工头和监工组成的。出庭作证的,都是警察和被警察局收买的人。

检察官在读完起诉书后说道:“陪审团的先生们,应该把这些人判罪,拿他们来作榜样,绞死他们。这样,你们就挽救了我们的制度和我们的社会!”

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工人领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在宣判前,正气凛然地警告法官说:“假如你们以为,把我们绞死就可以铲除工人运动,那么就绞死我们吧!你们在这里踩灭一粒火星,但在那里,你们的前后各处,烈火正在燃烧。这是来自地层的大火,你们永远无法把它扑灭!”

8月20日,法院判处七人绞刑,一人15年徒刑,受害者向州最高法院上诉,裁决是维持原则。后又试图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回答是对此案拒绝审理。

判决宣布后,美国各地工人群众纷纷举行集会,表示强烈抗议,各国工人也接连举行抗议集会。但政府当局一意孤行,于次年11月杀害了其中四名工人领袖,三名改判无期徒刑。一名则死于狱中。

5月1日燃起的这场斗争烈火,迅速燃遍整个欧洲乃至其他各大洲。美国芝加哥工人的鲜血并没有白流。他们发动的总罢工,激发了全世界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的战斗热情。

在美国工人阶级的坚决斗争下,在世界进步舆论的广泛支持下,一个月后,美国近20万工人终于争得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权利。

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资产阶级攻破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隆重开幕。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第二国际。

大会根据法国一位代表的提议,通过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立法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决议号召:每年5月1日,各国的工人阶级都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执政当局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90年5月1日,是巴黎大会通过上述决议后来到的第一个国际劳动节。这一天,在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瑞典和美国的许多城市,同时举行了规模空前浩大的示威游行。

英国的示威游行,是在5月4日开始的(当时英国和德国定于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庆祝国际劳动节。1890年5月4日是星期天)。在伦敦,有20万工人参加了这一活动。70高龄的恩格斯,也参加了英国工人的游行行列。以后连续三年的5月1日,年迈的恩格斯都和工人们一起参加庆祝这个光辉节日的活动。

在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于1920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的文章。就在这一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行了群众性的集会。解放以后,我国正式决定,每年5月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

同类推荐
  • 勇将

    勇将

    现代偏远地区警察刘勇,因为无法忍受偏远地带盘踞的黑色小势力,与之争斗,然而,孤掌毕竟难鸣,坚持本心的刘勇伤痕累累,最终选择与黑帮头目同归于尽。掉落河中的刘勇,神奇般的续接了二千年前不慎落水的蜀将性命,并继承了不俗的武艺。蜀国伐吴前夕,刘勇被贬到偏远的平武,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三国之路。
  • 穿越后宫不好混

    穿越后宫不好混

    神秘的穿越,未知的朝代,身为男儿的自己这么玩后宫的妃子,寂寞的宫女,一个个阴谋的背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只要往上爬才不被欺负,他决心推翻皇帝,自己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 梁武与白袍军神

    梁武与白袍军神

    盎然的古意,明晃晃的爱情,银枪白马的少年,以一敌十的战争。前半部书,看少年英武的萧衍如何一步步由皇族旁支登上皇位。后半部书,看智计无双的陈庆之如何以数千兵马折磨蹂躏十万大军,成就一代军神。
  •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进击中的大唐

    进击中的大唐

    一个一想只想练练功泡泡妞,多娶几个媳妇混吃等死的千年世家第一继承人在履行家族义务的时候。(清理家族祠堂)被穿越到了唐初的一个婴儿,成为了李世民原本夭折的二儿子李休。原本只是想继续混吃等死的他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扇起了属于他的蝴蝶翅膀。从此大唐走向了开拓海外殖民全世界的伟大道路粉丝群:547305613
热门推荐
  • 归墟之影姬

    归墟之影姬

    在历史的记载中存在着这么一个传说:一个关于先贤与诸圣的传说。传说在天外之天存在着一座扶摇之树,树上每一颗果实都象征着一个世界,而枝杈之间犹如如隔天极。人之身与之渺小宛如尘埃,但凡人之身亦可跨越天极,超脱于世,登临太上。在这个末法时代,是凡人的世界,但修行者的足迹从未消失,他们追逐着先贤的荣光,试图再举登天之路。
  • 骑马与砍杀之一统日明清

    骑马与砍杀之一统日明清

    岛津织田长宗算什么那。我将要一统日本改革明朝灭掉满清。
  • 你是我的城

    你是我的城

    {以我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为性格背景}执着的吴青青坚持自己的梦,毅然来到电视上那个不是明星,却比明星还耀眼的喜欢的人所在的城市,男主是个有点高冷又霸道,无耻的极品流氓。从一开始对女主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到后来日久生情对女主霸道宠爱的一系列故事。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走过的青春之爱你无悔

    走过的青春之爱你无悔

    三只在大学时代遇到了三个女孩,逗比对二货,清新对笑点低,高冷对高冷,会擦出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圣舟

    圣舟

    明明觉醒超强之体,修炼速度却奇渣无比,明明追到女票,却经常十年八年见不到,明明修为盖世,又赶上世界末日……洛石咧嘴一笑,神马都是浮云!
  • 神啊,救救我吧!

    神啊,救救我吧!

    鬼仔是腾鹰高校高二的学生,他是各科老师眼中的黑名单学生,一生似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打架,二是看武打小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男人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中的男人,就在每个老师每天都头痛着希望他早点消失的时候,他却真的消失了!!不仅穿越了时空,竟然还神啊!救救他吧!
  • 学仙辨真诀

    学仙辨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亚帝国在起

    东亚帝国在起

    权势,美女,称霸爽文。喜欢碾压,铁血的看看,学究慎入。21世纪普通宅男穿越过去到了明末时期的台湾。看他如何与西班牙荷兰殖民者抗争,在微末中成长,横扫东南亚统一中国,最后称霸世界。获得至高权势和各色美女。
  • 待到荼蘼花事了

    待到荼蘼花事了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本以为青梅竹马,天生注定,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不会更改,哪想又来个她?为何呢?尽管另有他人疼惜,然而此生心已属你,如何说变就变?放不下执念,却伤了所有人。也许,在荼蘼花事结束时,一切也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