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津加爽朗地说:“葡萄牙是一个国家,恩东果也是一个国家。你们不需要头上有个主子一样,我们也不希望有个骑在头上的主子。至于纳贡,葡萄牙人从我们这里夺去的东西已无法统计了,如果说要纳贡的话,而今该你们向我们纳贡了。要相安无事,只有你们从我国退出,我们是不会去侵犯你们的!”
总督被恩津加的一番话惊得瞠目结舌。六年之后,即1624年,姆班狄病死,大臣们拥戴恩津加为恩东果王国的国王。
恩津加当上国王的第一天,就向人民发出号召。她说:“全国的百姓,我们的恩东果是全国人民的恩东果,不是葡萄牙人的领地。葡萄牙人在将近二百年中,对我国进行袭击、掠夺,残害了我们许多平民,劫掠了我们无数财物。现在,我们要团结起来,做命运的主人,不当葡萄牙人的囚徒!”她的号召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情绪,反抗葡萄牙的斗争在各地兴起。
恩津加亲自训练士兵。男兵有四千余人,女兵有两千余人,外有民兵三千余人。男兵中有象兵五百余骑,马兵八百余骑,另有土炮兵一队五百人,装备土炮七十八门。
恩津加联络邻近的雅加族人,共同抗击葡萄牙人扶植的傀儡,把傀儡兵打得东躲西藏。恩津加还联络刚果国共同反葡,打得葡军不敢远出而龟缩在几个城市中。1640年,恩津加又联合荷兰人,借助荷兰的先进武器,一举把葡萄牙人逐出了恩东果。
1649年,葡萄牙殖民者派出战船二十余艘,士兵五千余人,在罗安达的港外耀武扬威。恩津加调集土炮兵在沿海的山头架起五六十门土炮,一齐轰击。但由于土炮射程有限,打不到葡萄牙的兵船,反而被葡萄牙的火炮轰死了不少炮手。
一天傍晚,葡萄牙殖民军在对罗安达炮轰一个小时后,蜂拥登陆,攻打罗安达城。恩津加考虑到不能与敌人硬拼,便率兵向内地撤退,沿宽扎河逆流而上,直达卡布洛。葡军司令派阿巴廷率两千名殖民军追击恩津加的部队。阿巴廷是个“恶魔”,他沿途烧杀,抢夺粮食、牲畜。
阿巴廷的殖民军到了卡布洛的郊外,忽然被一阵土炮轰死轰伤三四十人。阿巴廷大怒,命令士兵架炮轰击。但恩津加的土炮兵早已躲进山坳,未受损失。半夜,阿巴廷的军营被土炮击中了,顿时火光四起。阿巴廷连忙下令撤退,撤到宽扎河中一座小岛上。这座小岛,就是当年姆班狄避难的那个岛。此时正值初冬,岛上的芦荻已大多枯黄。恩津加的士兵便泅水到岛的四周,放起火来。火得风势,小岛变为一片火海。葡萄牙殖民军被烧得焦头烂额,死伤过半。
在这之后,恩津加亲自指挥抗葡斗争近六年,终于在1654年迫使葡萄牙签订了和平协定。恩津加不愧为非洲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哈维揭开血液循环之谜
“血液是流动的”,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可在16世纪以前如果有人说血液是流动的,将被教会所不容。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就是因为对血液循环的研究,被加尔文教派送上了火刑柱。“血液循环说”被中世纪的黑暗所禁锢,直到英国医生哈维的出现。
哈维全名叫威廉·哈维,于1578年出生在英国肯特郡的农场内,因此他从小就喜欢与动物打交道。每当看到农场里的牲畜生病而无法医治时,哈维就难过地流下眼泪。出于对牲畜的喜爱,哈维从小就暗暗发誓,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把所有的动物治好。儿时的誓言似乎成了哈维一生奋斗的动力。十六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剑桥大学医学系。几年的学习使哈维感到医学知识的广博和自己学识的短浅。在剑桥进行一次解剖是罕有的大事。哈维决定离开英国,到当时医学水平更发达的意大利深造。
哈维来到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得到老师法布里克斯的赏识。法布里克斯是当时最著名的解剖学家,在静脉血管解剖和静脉瓣的研究方面很有造诣。他非常喜欢这个刻苦学习、踏实勤恳的英国小伙子,他让哈维在自己解剖的时候充当助手。哈维果然没辜负他的期望,完成了一项项复杂的实验。在法布里克斯的指导下,哈维完成了在帕多瓦大学的学业,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
1602年,哈维回到伦敦,很快成为一家大医院的见习医生。不久,他在父亲的资助下独自开了一个诊所,一面给病人看病,一面做一些医学实验。由于老师法布里克斯的影响,哈维一直对动脉和静脉中血液的流动很感兴趣。
血液的往复流动一直是许多医学家探索的题目,多少年来也一直没有定论。古代希腊医学家盖仑发现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之后,认为人体内有两种不同的血液。这一说法被后来的布鲁塞尔医生维萨留否定。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人体只能有一种血液,并且认为血液通过肺从右心室流入左心室。其实,塞尔维特所说的血液循环只是心肺之间血液的小循环,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哈维在难题面前,陷入苦苦的沉思。在研究的同时,哈维的医术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由于他工作认真,医疗合理,很快成了伦敦的名医。国王詹姆士一世非常喜欢和哈维交往,他请哈维做自己的私人医生,还为哈维的医学实验提供条件。一天,在詹姆士一世的住所,哈维碰到了著名的哲学家培根。由于两人对科学的共同爱好,很快就一见如故。培根把自己对科学实验的一些心得和理论告诉了哈维,这些对哈维的启发很大。
哈维回到实验室,按照培根的归纳法,先去进行大量的动物解剖,从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接着,哈维将对动物的研究与人体解剖进行比较。他还花不少时间去手绘器官插图。哈维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终于证实了静脉管中的血和动脉管中的血是同一种血。
1616年,哈维在圣保罗教堂边的一所大学堂的讲台上庄重地宣布:血液之所以可以不断流动,是因为心脏不断的收缩和放松。哈维的话语震惊了所有到场的听众。面对不知所措的人们,哈维拿出了自己多年心血凝聚成的果实,一张张有关心脏、血脉的插图展示在大家面前。哈维一边用手指示着器官图形,一边描述人体的皮肤、脂肪、肌肉、毛细血管等等。哈维耐心地解释着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是如何运动的,最后谈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哈维精彩的讲述,博得阵阵掌声。欧洲大陆顿时刮起一股强劲的“哈维风”。
由于当时教会的黑暗统治,一些天主教信徒和别有用心的人,对哈维的观点非常害怕。他们想方设法对他进行攻击和迫害。有一段时间,一些不明身份的人闯入哈维的诊所,想把他劫持走。由于哈维在外讲学,才幸免于难。詹姆士一世出于对哈维的关心,劝他搬到自己的住所,被他拒绝了。哈维坚毅地说:“只要是真理,就是不可战胜的。”为了保护好哈维,詹姆士一世只好让手下多派保安到哈维住所。对哈维不满的人,又开始散布谣言,对哈维进行诽谤。
在压力面前,哈维没有低头。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完结,血液循环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阐述。又经过十二年的研究,哈维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后来又称为《心血运动论》。
《心血运动论》归纳、总结了前人和哈维自己的研究成果,正确地解释了血液是怎样流动的。书中写道:心脏肌肉的收缩,成为运送血液的动力。血管充血扩张,产生脉搏。血液经右心室排出,从肺动脉、肺脏和肺静脉,进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送往肢体各部,最后由肢体静脉回到右心室,形成一次循环。人体就是靠着这种不停的循环,进行新陈代谢的。
为了确立血液循环理论,哈维花费了六十年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657年,哈维被安葬在国家公墓。由于哈维的努力,血液循环理论逐渐在世界上得到承认。从此,人们把生理学视为科学的一种类别。哈维本人也被后人称为“生理学之父”。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在意大利南部的一所监狱里,有一间阴暗、潮湿的禁闭室。一位双鬓银丝的老人,正坐在里面用笔疾书。忽然,他兴奋地放下笔杆,昂起了那满是皱纹的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终于完成了啦!啊!27年了啊!”
这位老人是一名教士,叫托马索·康帕内拉。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从1599年起,他在各种监狱里先后关了整整27年。
他为什么被投进监狱呢?
15世纪末期,法国和西班牙完成了封建统一,而意大利还分裂为许多小国。意大利各小国间的相互敌对,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从此,意大利就成为大国掠夺和角逐的场所,连年战争不断。1599年,康帕内拉领导意大利南部人民,准备发起一次起义,推翻西班牙的统治。可惜机密泄露,他被监禁在牢里。那时他才31岁。残酷的刑罚,血腥的拷打,都没能使他屈服。他在牢里斗争着,思考着,寻找解放人类的方案。
27年来,康帕内拉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极端的贫穷,会使人成为恶棍、滑头、骗子、小偷、阴险者?
——为什么大量的财富和高人一等的地位,会使人目空一切,愚昧无知,变节卖国,欺诈,说谎,冷酷无情,压迫弱小?
他天天想啊,想啊,终于找出了一个答案: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康帕内拉领悟到,要使人类真正解放,一定要在社会上废除私有制,建立起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不平等制度、没有人压迫人现象的新社会。经过了27年的思考,他在监狱里写成了意大利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巨著——《太阳城》。
《太阳城》里有着康帕内拉向往的世界:
明媚的日光照耀着大地,大地一片碧绿。茂密的庄稼迎风摇摆,好像在欢迎客人。
迎面走来了两个衣冠楚楚的青年人。他们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看来很有教养。
“请问,这里是太阳城吗?”游历者走上前去问道。
“噢,尊敬的客人,是的,这里是太阳城。”两位青年同声回答,态度彬彬有礼。
青年人富有礼貌的回答,使游历者深受感动,不由得直率地问:“请问,为什么叫太阳城呢?是不是这里的阳光特别明媚?”
“是的,”一个青年回答说,“阳光不仅照亮了大地,而且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要每个人心灵明亮,最重要的,是个个都要做工作,都要劳动。”另一个青年补充说。
“你们也工作吗?”游历者好奇地问,因为从外貌看,这两个青年很像大学生。
“是的,都工作,每天在田地干活、种庄稼。我们都是农民。”
“农民?”游历者感到很新奇。
青年望着游历者疑惑不解的脸,笑了笑说:“我们这里,每人每天劳动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研究有趣的学术问题,开座谈会,阅读书籍,讲故事,写信,散步,做有益于身心的体育运动。”
“一天劳动四个小时就可以了吗?”
“是的,因为我们这里没有不劳动的寄生虫,无论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动手来做。”
“那么,还有仆人没有?”
“当然没有,因为使用仆人会使人腐化,”青年说,“我们这里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也可以这样说,都是富人,也都是穷人。说我们是富人,因为公社的财产都属于我们;说我们是穷人,因为我们没有私有财产。我们使用财富,但决不会被财富所奴役。”
另一个青年若有所思地转了一转眼珠,再看一看游历者,缓缓地说道:“听说,你们的那不勒斯城有7万居民,其中只有10000~15000人从事劳动。这些人由于过度的、不间断的劳动而精疲力竭,以致缩短了寿命。而那些大量的游手好闲之徒,他们什么工作也不做,但却贪得无厌,悭吝成性,过着奢侈淫逸的豪华生活,还要用高利贷去盘剥穷人。他们满身都是疾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游历者大为惊奇。太阳城的青年竟然有如此广博的知识,不禁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是那不勒斯人?”
青年不觉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从您的口音和衣着,我们就能断定您是那不勒斯人。”
另一位青年微笑着伸出右手,向前面指了一指,对游历者说:“您是贵宾,请到太阳城里去参观一下吧!”
游历者含笑点头,表示感谢。
他们穿过了田野,走进了村镇。一栋栋小楼房整整齐齐,一律朝南,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
“这是我们的公共寓所。房子统一由公社建造,分配给大家使用。”青年介绍说。
游历者看着,看着,发现每栋楼房的墙上,都画着五彩的壁画,有的画风景,有的画人物,也有画动物、植物的,每栋房子的壁画都不一样,真是丰富多彩极了。
“你们房子上的壁画,画得多美啊!”
“这是教育儿童的好教材。我们是用图画来对儿童进行直观教学的。”
真的,那里有一位老师,带领着二三十个年龄大约五六岁的儿童,正在壁画下面讲解着呢。
“你们的儿童从小都能上学吗?”
“全部能上学。孩子是我们公社的未来,大家都关心他们。到了10岁,除了学文化和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手工劳动和农活。长大了,个个能画图,能做诗,也个个能做工,能种地。”
游历者赞赏不已。
再往前走,进入了太阳城的中心。一所巍峨的教堂,矗立在广场的西边,面朝东方的是两座尖塔,塔尖刺向天空,尖顶上用黄金做成的十字架,在阳光下烨烨发光。
“你们都信仰宗教吗?”游历者随口问道。
“是的。上帝使我们心地纯正。”
“你们有政府吗?”
“有,这就是政府大厦!”
游历者随着青年所指的方向望去,广场东边有一所圆柱大厦,占地面积很广,看来能容纳许多许多人。
“你们政府的办公人数很多吧?”
“不!政府的官员很少。这大厅是民众的聚会场所。我们这里,管理人员都由人民选举。如果做得不好,就由人民去撤换。最高的领袖也是人民选举的。他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才能的人。他既是宗教的主教,又是哲学的思想家。最高领袖有三个助手,一个管‘爱’,一个管‘力’,一个管‘智慧’。”
“管‘爱’和‘智慧’?”游历者好奇地问。
“是的。管‘爱’就是关心人,因为公社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社会的主人,要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管‘智慧’就是发展科学和文化,让每一个公社成员都有学问,有技术,懂科学,懂艺术。”
“你们也用暴力吗?”
“不,我们这里不用暴力,人民有了错误,就用上帝的教义来开导他,纯洁他的心灵。”
“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人管‘力’呢?”
“我们这里,任何人都不使用暴力,但也不能容忍别人使用暴力。如果有人要来进攻,我们就会起来战斗。这里的人们都相信,太阳城的生活方式是最美好的。”
游历者听了这一番介绍,赞叹地说:“太阳城的生活方式的确是值得称赞的!”
……
《太阳城》虽然是一部空想的社会主义著作,但是,康帕内拉却说明了一个光辉的真理: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为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创造前提;只有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才能使人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这种思想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当然,作为教士的康帕内拉,他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废除私有制,去具体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因为,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科学的社会主义。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当啷!”铁门响了,走进来一个狱卒。大声地说:“你的刑期已经满了,可以出狱了!”
康帕内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啊!上帝!我始终在您的怀抱之中!”
1626年康帕内拉出狱后,迁居到法国。从此,《太阳城》在全世界公开出版,成为意大利复兴时期一部极有影响的著作。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艺术天地里自由地飞翔,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秘密。
莎比士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市,父亲是个商人。莎士比亚7岁时就读到该市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是一所很好的世俗教育学校。小莎士比亚在这儿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斯特拉福市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人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利,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18岁时他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3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这虽然是打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上钩了,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他干得很好。骑马来的观众都愿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员时,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他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认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自己祖国的历史和人民不幸的命运,他决定也尝试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
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莎士比亚名震伦敦,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去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故事是这样的:
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两个世世代代都是仇敌的贵族,一个叫蒙太古,一个叫凯普雷特。
有一次,凯普雷特家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家的独生子罗密欧冒着风险,戴着假面具去参加了。他结识了凯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陷入爱情中。在一个神父的帮助下,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剧照
不幸的是,不久两家又发生了仇杀事件。朱丽叶的表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刺死,罗密欧因此被赶出城市,不久朱丽叶的父亲准备把她嫁给另一个贵族青年。
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她宁愿死也不愿意再嫁。在神父的帮助下,她喝下了一种长眠的药,假装死去,神父同时叫人通知罗密欧赶紧回来。但不幸的是送信人没把信及时送到,罗密欧听说朱丽叶已经死去,悲痛欲绝。他赶回来,在假死的朱丽叶面前服毒自杀。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她拔出罗密欧的剑也自杀了。这一悲剧,深深地感动了两家人,他们最终消除了他们世代的仇恨,友好起来了。
这部剧本中,作家写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理想的爱情。
1599年,莎士比亚已经很有钱了,他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他当了股东。他还在家乡买了住房和土地,准备老了后回家备用。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了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前者被送上绞刑架,后者被投入监狱。莎士比亚在悲愤不已,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
哈姆雷特本来是丹麦的一个快乐王子。他正直的父王被叔叔毒死,叔叔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他的母亲。在国外上大学的哈姆雷特赶回国,他的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的被害经过,要儿子报仇。
哈姆雷特为了报仇,装疯卖傻,寻找机会了解事实的真相。一次,他请一个戏班子演了一出杀兄篡位的旧戏,情节和他父亲鬼魂所说的一样。在演出过程中,他的叔父惊慌失措,从而证实了他自己的罪恶。
哈姆雷特决心报仇。但一次偶然的失误却把自己情人的父亲误杀了。他的叔父把他送到英国,并让英国国王杀死他。哈姆雷特半路上跑了回来,又发现自己的情人因父亲死去,爱人远离而精神失常,误入河中淹死。
叔父唆使哈姆雷特情人的哥哥和哈姆雷特决斗,结果两人都中了敌人的诡计。临死前,哈姆雷特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但他没有完成重整“颠倒混乱的时代”的大业。在这出悲剧中,哈姆雷特代表的是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热爱生活,反抗邪恶但却思想多于行动,过于优柔寡断;叔父代表的是封建反动势力,他荒淫无耻,奸险毒辣、诡计多端。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在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病逝于故乡。令人惊奇的是,大师的生与死的日期同为4月23日。这种神秘的一致,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天才的与众不同。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像朝圣一般去瞻仰。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1605年,世界文坛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西班牙“超群的小说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上卷出版了。小说出版后风靡全欧,在不到三星期的时间,西班牙就出了三种盗印本。
塞万提斯出身于破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个穷医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塞万提斯只上过中学。但他非常喜欢读书,有时在街上见到烂字纸也要拾起来读个明白。
青年时期的塞万提斯是个爱祖国、爱自由的热血青年。1571年,土耳其舰队入侵地中海地区,西班牙与威尼斯共和国组成联合舰队进行抵抗,塞万提斯毅然参加在意大利的战斗,并屡立战功。
在历史上有名的勒颁多海战中,塞万提斯带兵上阵,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回国途中,他被土耳其海盗俘虏,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他不甘心忍受奴役,先后三次组织落难同胞逃回祖国,但都不幸失败。
1580年,他被亲友赎回祖国。在祖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1587年,塞万提斯总算谋得一个征税员的职位,但因他秉公办事,强征教堂的麦子来抵偿贫苦百姓应缴纳的赋税,被教会驱逐出境。随后,官府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投入狱中。严酷的现实和不幸的遭遇,使塞万提斯看到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灾难,他决心用他的笔来揭露西班牙社会的罪恶。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和欧洲最杰出的作品。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叫拉·曼却,是一个乡坤,原名阿伦索·吉哈达。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又物色了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
堂吉订德把客店当作城堡,让老板娘给他举行授封仪式。一路上他单枪匹马地蛮干,结果身受重伤,被乡亲们抬回家来。第二次,他说服邻村一个名叫桑丘的农夫做他的侍从,一同去游侠,答应人家一旦胜利便可任命为总督。
主仆两个偷偷地上了路,堂吉诃德还是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直到人们把他装进笼子送回家来,才结束了他的第二次游侠。
一个月后,堂吉诃德与桑丘约好去萨拉戈萨参加比武,他们碰到了各种奇遇,曾被公爵夫妇请到城堡做客。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为了骗他回家,假装成“白月骑士”与他比武,堂吉诃德失败,不得不听从对方的发落而回家。他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堂吉诃德》的问世,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后世的许多著名作家如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都把塞万提斯誉为现代小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更是高度地称赞说:“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一切其他小说家。”
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社会还笼罩在中世纪那专制和愚昧的阴影中。尽管人民反封建争民主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甚至直接威胁到反动的王权统治,但封建贵族和教会一方面拼命加镇压,另一方面也竭力地美化封建关系,企图以所谓的骑士荣誉和骄傲去麻痹人民,鼓动建立世界霸权以巩固统治。当时所盛行的骑士小说客观上正迎合了统治者的这种需要,所以得到青睐和提倡。塞万提斯在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中,亲身体会到了骑士精神的荒谬与危害,对骑士文学非常痛恨。他发誓要创作一本小说去攻击骑士文学,“把骑士文学的万恶地盘完全捣毁”。
《堂吉诃德》的讽刺力量实在是太大了,锋芒直指反动腐朽的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习俗等各方面,撕下了西班牙封建制度的假面具,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16世纪末西班牙社会的历史画卷。所以它刚一问世就引起巨大的反响,一年内连续再版了6次,西班牙全国上至宫廷下至市井,人们争相阅读、到处传诵。而且,骑士小说从此失去了存在的市场。这种情况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和仇视,指使人盗用原作者的名义抢先出版了该书的续篇。伪作站在反动的立场上别有用心地把堂吉诃德写成一个粗狂的疯子,把桑丘写成一个贪吃多话的傻子。这严重地歪曲了原作的创作意图和主题,使它变成了一出庸俗无聊的滑稽闹剧。塞万提斯觉得这简直是对他的莫大侮辱,便满怀愤怒地抱病抢写出小说的第二部。令人惋惜的是,第二年,即1616年的4月23日,这位伟大文学家就与世长辞了。这一天,恰好也是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的日子。
给天空立法的开普勒
在开普勒之前的天文学界,人们凭直观的假设和推理,一直以为一切天体都是球形的,都沿着圆形轨道作着匀速运动,就是“日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也因历史条件的局限,未能摆脱这个传统观念的束缚。直到1609年,德国人开普勒运用数学理论和观测实践相结合,才冲破了这条神圣的“圆形轨道”,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真面目。
开普勒(1570-1630年)童年时,一场可怕的天花摧残了他的身体和视力。他深切地体会了生存的艰难,开普勒把生活的全部快乐都寄托在学习上。他从小酷爱数学,总想在自然界里寻找数量的规律性。他深信,宇宙的结构必定符合完善的数学原则,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数学上的简单性和谐性正合他的心意,因此,他在学生时代就成为哥白尼学说的信奉者。
从神学院毕业后,由于他拥护哥白尼的观点,而被教会视作危险分子,不予录用,正在此时,对开普勒早有耳闻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向他发出诚恳的邀请。
在开普勒的人生道路上,最幸运的事就是结识了布拉格天文台台长丹麦天文家第谷·布拉赫,并当了他的助手。
第谷是一位出色的观测家,积累了丰富而又珍贵的观测资料,这无疑给自幼损坏了视力的数学天才开普勒借他人之眼观测星空来进行天体运动测算创造了良机。
第谷去世后,开普勒继承了他的工作。第谷曾吩咐开普勒编制一套与观测结果相符的行星位置表。开普勒在编制星表时发现,无论用哥白尼体系还是托勒密体系推算出的行星位置,与第谷的观测结果相比较,总是有无法消除的差异。虽然此差异只是微乎其微的8′左右(即0.133度),相当于手表钞针在0.02秒瞬间转过的角度。这微小的差异促使开普勒下决心查明理论与观测不一致的原因,全力揭开行星运动的秘密。
他开始向火星这颗闪烁着耀眼红光、被当作古希腊神话中战神象征的行星挑战了。通过对火星运行状况长达4年的观测和计算,他开始怀疑前人一直认为“天体只能按圆形轨道运动”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他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几何曲线表示所观测到的火星运行情况,终于发现火星只有采取椭圆形式运行,计算才与观察结果完全相符。这一发现,使开普勒欣喜万分。他把椭圆形式推广到所有行星,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轨道定律: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运行轨道定律的发现,把哥白尼学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用开普勒本人的话说:“就凭这8′之差,引起了天文学的全部革新!”
接着,开普勒又发现火星运动的速度变化不定:离太阳近时,运动速度就快,远时则慢。其他行星也是如此。他终于找出了行星运行速度变化规律,即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1609年开普勒将他发现的这两个定律写入了《新天文学》一书。
后来,开普勒又用了近10年时间对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这6颗行星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了研究,终于又发现一条定律——周期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1619年,他在新出版的《宇宙和谐论》一书中记载了自己创立的这第三条定律。
用开普勒的这三条定律推算行星的位置,比用圆形轨道所得的结果要精密得多,因此很快得到天文界的公认。开普勒的发现使哥白尼的日心说更加严谨,更具规律性。人们为了纪念开普勒的功绩,把这三条定律称之为“开普勒定律”,是“天空中的法律”,而开普勒则是“天空的立法人”。
然而,这位第一个给天空立法的人也有他的遗憾。
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把行星运动的动力问题提到了科学家面前:为什么行星会按这三条定律运动呢?维持太阳系和谐秩序的原因是什么?开普勒在探索这些问题时,曾这样描述:“月球被地球牵引着,反之月球也吸引着地球上的海水。从太阳那里,有一只肉眼看不见的巨大的手,伸向行星,拉着这些行星跟太阳一起旋转。”这段生动形象的话说明开普勒已经看到了引力的影子,感觉到引力的存在,提出了引力的概念。如果再深入研究下去,凭着他那敏锐的数学头脑,说不定会成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开普勒没能将这一步继续走下去,万有引力定律与他擦肩而过。
贫穷的“富翁”伦勃朗
在欧洲绘画大师的遗作中,有一张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品,这是画在一张未付款欠帐单背面上的速写。作画人和帐单上的名字系一个人。他就是17世纪中叶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荷兰最杰出的画家伦勃朗。在欧洲美术史上,他享有与达·芬奇同等重要的地位。伦勃朗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卓越的代表人物。
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出生在荷兰莱登城,父亲是一个磨坊主。伦勃朗从小就喜欢画画,他对绘画简直像着了魔。在他进行创作时,常常一连几天呆在画室里,饮食也由亲人送进去。作画期间他从来不正经睡觉,每天只在沙发上合衣躺卧几个小时。随着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伦勃朗又到阿姆斯特丹拜著名画家拉斯特曼为师。
经过艰苦的努力,伦勃朗很快就成为阿姆斯特丹最有名气的画家了,求画者络绎不绝。人们称赞他是作画速度最快、技术最完美的画家之一。他的天才就像尼亚加拉在瀑布一样源源不绝,倾泻而下。他每年订画高达五六十件,他俨然成了富翁。
伦勃朗尊重那些未出名经济拮据的画家,经常出资帮助他们。只要他出来,就买许多作品回家,有时特意给穷画家高价钱。
但时隔不久,一件作品便改变了他的命运。
1642年,阿姆斯特丹民警总部向伦勃朗订购一幅炫耀战绩的集体肖像画,民警们希望给每个人都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伦勃朗选择了民兵连在中午离开军械库去城墙值勤时的情景,这样他就有了显示他处理光线和阴影的精湛技艺的机会。
作画那一天,一群民警接到命令后正准备出发,气氛十分紧张而严肃。中午的太阳高悬在天空,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他没有让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亮度,而是把人物作了巧妙的安排。他把一两个主要人物放在中心位置,处在明亮的强光之中;另一些人在门洞的遮盖下,正在模糊的暗光中走动。这种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构图原则,正是伦勃朗绘画的长处。
这张画最终被保存下来,但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因为画幅太大,想挂这张画的大厅容纳不下,于是民警们就将画的一部分剪去烧掉。这样,整幅画就失去了平衡。当时挂画的大厅是靠烧泥炭的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烟灰在画上盖了厚厚的一层。天长日久,整个画面变得十分灰暗,以致于18世纪的人认为这是一次夜间的行动。因此,他们给这幅描绘中午的画起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名字——《夜巡》。
事情到此并没有完。伦勃朗对这幅画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激怒了订购者。那些一向很注重自己尊严的警官们一看到该画,立刻火冒三丈。他们认为大家的钱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被画到前面,有些人却被画在后面?有些人画在明处,有此人却画在半明半暗处?有些人画了全身,有些人只是画了侧影?一些人对此愤愤不平,不仅拒绝付款,还向法院提出了控告。结果闹得满城风雨,不亦乐乎。
对于这种无聊的指责,伦勃朗毫不让步,他声称:“一个艺术家应当完成的任务是创造美,而不是迎合每个人的口味。”这样的答复很是在理,也实现了他的座右铭: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名誉,比名誉更重要的是自由。结果,他赢得了自由,却失去了生计。
经过这场风波后,向伦勃郎订画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而妻子的去世更是结束了伦勃朗的好运。他的光辉在这之前像火箭一样腾空直上,现在却一下子熄灭了,把他抛在了黑暗的半空之中。
在孤独、痛苦之际,他的女仆给了他巨大的关怀。他们相爱了。然而这又引起一场更大的风波。他们的结合受到宗教法庭的指责,他前妻的亲属们也趁机霸占了他的财产。他彻底破产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穷人。
在他富裕的时候,他拒绝过富人的虚荣。现在,贫穷的他开始描绘穷人的谦卑了。他的代表作《盲人》是一幅蚀刻画。画面表现了一个身体衰弱、令人怜悯的老人伸着手臂,朝门口挪着步子。他刚听到儿子敲门,因急着去迎接儿子,把纺车也给踢翻了。从画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最近失明的,因为这屋子里的东西他还不熟悉,不知道门口该怎么走,那只没有把握的右手老是找不到门上的把手……
人们评价说,这幅蚀刻画是世界上最好的版画,即使你把老人的头遮住,他的整个身子、手臂和腿也还是一个盲人的。
命运对伦勃朗真是太不公正了,在他生命的后期,他的画再也无人问津了。他已经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大艺术家。灾难又接踵而至,不久,他的第二个妻子也病逝了。在他正为妻子的医药费和丧葬费奔波时,他的独子又夭折了。
居丧、贫困、冷漠、忧伤,然后是彻底的沉默。命运似乎已经和他开够了玩笑,终于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让他永远合上了双眼。作为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宗教画、神话画、历史画、风俗画、油画和版画的画家,伦勃朗终于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没有谁会想到,伦勃朗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只画箱一件旧外套,而且全部丧葬费用也只花了5美元20美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600幅绘画、1300幅蚀刻画和2000多幅素描画。
“西班牙戏剧之父”维加
洛贝·德·维加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写了近2000个剧本,其创作数量之多,在文学史上非常罕见,所以被人们誊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1562年11月25日,维加诞生在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他祖上原是普通的农民。父亲因为从事供应宫廷的绣金手工业,积了一些钱,家里开始富裕起来;后来又和一个贵族女子结婚,得到了贵族的头衔。
维加幼年时就表现出了敏慧的天资,5岁时已阅读传奇诗歌和拉丁文作品;10岁的时候,便开始创作和翻译剧本。后来他做一位主教的随从,写了他的第一个三幕喜剧,这在当时非常新鲜,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从此,他就大量写作戏剧。在许多年间,街头海报上经常看见他的名字,他的剧本几乎天天在舞台上演出。
维加所创作的三幕喜剧,有着真实的情节、紧张的冲突、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舞蹈。在正戏开始之前,先说开场白,向观众介绍剧情,或者表演歌唱。在每一幕之间,穿插了一些与正戏无关的短剧或舞蹈;三幕戏结束后,再加上一段滑稽和舞蹈表演,才算演出结束。当时已有固定剧场,但它往往利用房舍的庭院或死胡同改建而成。舞台上有布景,但是没有幕布;庭院两边的走廊或窗户,就当作贵族的包厢,一般百姓则站在露天的庭院中心观看。
1588年,维加参加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与英国作战。结果“无敌舰队”覆灭,维加在海上漂流了好几个月,差一点儿葬身鱼腹。可是,他在这种九死一生的惊险生涯中,还是没有忘记创作,竟构思了一部长篇抒情诗!
维加才思敏捷,创作速度惊人。有一次,他跟一位著名的喜剧家合写一部三幕喜剧。两人商定:两天之内每人写一幕;第三天合写第三幕,每人写八页。
两天过去了,各人都写好了一幕。第三天准备合写第三幕。那位喜剧家自知在技巧上不如维加,所以想在速度上超过维加,于是半夜两点钟就起来写,一直写到中午11点,结束了他的八页稿子。他以为自己这回赢定了。
喜剧家写好后,便兴冲冲地去找维加。见他悠闲地在抚弄一株橄榄树,便笑着问道:“维加先生,您还有雅兴玩树,第三幕的进展如何呀?”
“哦,”维加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今天我5点钟开始工作,10点钟写完。我吃了些咸肉,又写了50行三韵句的信,还把花园浇了一遍水,真够我累的。”
说罢,维加从身边拿出了八页稿子和一封信交给喜剧家。
“奇迹!真是奇迹!”喜剧家惊叹地说。他低下头细看维加的稿子,更是敬佩不已。
维加的戏剧代表作,是写于1612~1613年间的《羊泉村》。这是根据15世纪下半期西班牙发生的一次农民起义改编而成的一个历史剧。
羊泉村是西班牙的一个小村子。这地方的骑士团经常为非作歹,污辱妇女。有一次,一个团员又干起了这种罪恶勾当,一位姑娘忍无可忍,用激烈的语言呼唤大家起来反抗。于是农民们聚集起来,杀死了那个坏蛋。后来,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羊泉村的居民,都拿起武器反抗压迫者。
在15世纪初,西班牙国王为了削弱封建贵族,统一全国,曾经明确颁布过城市村镇有权起义反抗领主的法令。那些无恶不作的骑士团团员,又曾参加过反对国王的斗争。可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国王还是下令拷问农民,要他们交出凶手。起义农民紧密团结,坚持不交出凶手,回答说:“这是羊泉村干的!”最后国王不得不下令释放被捕农民。
《羊泉村》是一部富有民主精神的伟大作品。维加的这个剧本,支持了农民们反抗封建压迫、争取自由权利的斗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人民还经常演出,用它来鼓舞人们的反法西斯斗争。
维加虽然写了近2000个剧本,可是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他42岁的时候,人们开始出版他的第一卷戏剧集。以后,陆续出了八卷。第九卷起,才由他亲自监督编印,这时他已经55岁了,享年73岁。他死后,他的女婿又编印了五卷。这25卷戏剧集中,只包括了维加的462种剧本和48种宗教短剧,其他1000多个剧本都没能保留下来。
维加信奉宗教,晚年成了神父,甚至充当了宗教裁判所的成员。这说明,他虽然是当时的先进人物,但仍然没有同封建的天主教传统决裂。然而,他的作品毕竟反映了西班牙文艺复兴的特征,表现了他对人文主义的向往,因而不愧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本是古罗马建筑群中的一座钟楼,建于1174年至1350年。它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砌合而成,平面为圆形,直径为17米,总重量达1.46万吨。整个塔共有8层,除塔顶和底层外,每层的外沿都有回廊,由31根大理石柱环绕在四周,但没设栏杆,给登塔的游客增添了许多冒险的乐趣。斜塔底部由15根圆柱支撑着;顶层为钟楼,有12根石柱,里面悬挂着一口大钟。斜塔石柱共组成213个拱形券门。塔内设有直通顶层的293级螺旋式石阶。拾级而上,来到塔顶俯视这座历史悠久的比萨古城。
600多年来,比萨斜塔以摇摇欲“倾”而名震天下,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意大利西部的比萨城,是一座保存着中世纪诸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古城。比萨斜塔建在城中教堂广场上,更是一处举世尽知的胜景。这座高54.6米的石砌圆塔塔顶中心点虽已偏离垂直中心线5.1米,却仍不倾倒。这的确是罕见的世界奇观!
在历史上,比萨斜塔曾与一位伟大人物的一次伟大科学实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586年的一天,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不顾许多学者的反对,毅然登上塔顶,勇敢地向权威说法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当时,斜塔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要亲眼看看实验的最终结果。伽利略让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塔顶同时自由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也不同的定理。从此以后,比萨斜塔更是名噪全球,人们对它又平添了几分敬意。
比萨斜塔的造型古拙秀巧、巍峨壮伟、风姿独特,为罗马式建筑的典范。塔的修建费尽了周折,前后竟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了。在比萨斜塔的基座上,用拉丁文镌刻着始建年代1174年。它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和建筑者有意弄险,哗众取宠,而纯属建筑师技术上的失误。开始建造时,此塔也是直立的。但建到第三层时,由于地基打得不深,土层强度低,塔身便开始出现倾斜,于是工程只好停止。94年以后,又复工修建。为了防止继续倾斜,在建设过程中,人们随时纠正重心,但塔基的倾斜已势不可免、难以纠正了。所以在1350年建成之后,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已达2.1米。自那以后,斜度不断增加。从1918年开始,倾斜速度加快。1918年至1958年平均每年倾斜1.1毫米;1959年至1969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倾斜度也日益变得严重起来,现在已偏离中心线5.1米。从塔下向上望去,斜塔早已变得岌岌可危,塔上的游人也好像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在塔下歇息的游客也都离倾斜的南侧远远的,惟恐塔塌下来会砸着自己。可见在塔上观光也是一次不小的冒险啊!
1972年10月,意大利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斜塔遭受到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地摇晃了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所幸的是,震后斜塔仍岿然屹立在那里。但是从这以后,人们对斜塔的前途已是无比忧虑了。为了防止继续倾斜下去,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向塔基灌浆。1978年,比萨斜塔继续倾斜率仅为0.027毫米,这说明继续倾斜已经基本上制止住了。更令人吃惊的是,自1984年意大利连降暴雨之后,斜塔却向垂直中心线方向回归了0.48毫米。最近两年,斜塔已朝垂直方向转回了3.15毫米,看来斜塔很有“改斜归正”的趋势了。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部、台伯河西岸的“袖珍国”梵蒂冈城内,有一座世界上最宏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殿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圆顶建筑。
“巴罗克”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大而圆的珍珠”,代表着豪华和奢侈。在广场的周围,环绕着圆形的双重柱廊。广场中央有一座直刺青天的尖塔,以它为圆心,辅射出八条道路,从天空俯视,宛如一个飞旋的车轮。
这座举世皆知的集宗教、建筑艺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大教堂,因建在圣彼得的墓地而得名。圣彼得是耶稣的第一大门徒,耶稣受难后,他和他的同学及弟子们从巴勒斯坦启程,西行万里到罗马传教,后来被罗马皇帝所杀而葬身异乡。到了公元4世纪时,君士坦丁大帝为了笼络人心,安抚教徒,不但自己受洗皈依了基督教,而且把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进行广泛的宣扬。公元325年,罗马人在圣彼得初到罗马传经布道的旧址,也就是后来他的墓地上兴建了圣彼得小教堂。小教堂于349年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教堂之一,史称旧彼得教堂。此后又几经改建或重建。公元1506年,罗马教皇朱里亚二世再次开始在原址上重建教堂,历时120年,到1626年终于建成了如今这座蔚为壮观的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者为伯拉孟特。它占地2.2万平方米,平面为“十”字形。长182.88米,中殿宽25.6米,最宽处约130米。整个建筑可以容纳5万人。教堂十字交叉处的顶端是个令当今建筑大师们惊叹不已的内直径为41.75米的大穹隆圆屋顶。它的设计参照了罗马的万神庙,同时又增加了灯塔形的窗户及围廊。承托穹隆屋顶的是4根18.3米见方的石柱。穹隆顶上有一个金色的大圆球,从教堂里乘坐电梯可以到达圆球内部。圆球里可以同时站立10人。站在那里观赏四周的景致,真有一种置身在天穹之下的感觉。大圆顶的顶尖还有一个距地面137米的十字架。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城迄今为止最高的建筑。据说,这是由于罗马所有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过它的缘故。
从教堂正面拾级而上可以到达一处平台,教皇有时就在那里发表演讲。教堂共有5扇大门。中间的一扇为原教堂的铜门,上面铸刻着关于耶稣、圣母、圣彼得、圣保罗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传说故事。两边是福门和灾门,它们整日开放。再向两侧分别是死门和圣门,它们同中间的铜门通常是关闭的。居中的正门只许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到来时,由教皇亲自开启。
大教堂内,4根方柱隔出5个长廊大厅。地面用名贵的斑岩铺成,光滑明亮,花纹别致。在大厅右侧最后一个方柱附近,有一座圣彼得的铜质坐像。这是米开朗琪罗的传世之作。铜像的右足被信徒们长期不断地抚摩和亲吻,已经变得非常光亮了。因为天主教徒们相信,耶稣死后,由圣彼得掌管着开启天国之门的钥匙,凡要升入天国者,必须对圣彼得虔诚备至。这座教堂也因此而平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
大殿的正中央是一个教皇作弥撒用的方形祭坛,上有一个高30米的金色华盖。华盖由4根高11米的螺旋形描金铜柱支撑,柱上饰以金色的葡萄枝和桂树枝,枝叶间攀附着一些小天使,还有许多金蜂点缀于其间。华盖之内有一只展翅飞翔、光芒四射的金鸽,它象征着给人间带来福音和好运。祭坛是贝尼尼花费9年时间才建造起来的一座巴洛克式装饰性建筑。祭坛前的地下有一个地窖,这便是圣彼得的陵墓。陵墓前的栏杆上点着10盏昼夜不熄的长明灯。陵墓的四周分布着许多小教堂、小祭坛和圣徒们的陵墓。那里灯光摇曳,幕布低垂,宗教气氛极为浓郁。
1508年,名扬欧洲的绘画大师拉斐尔被请来参与总体规划。拉斐尔一共干了12年,直到去世。四十年后,大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来到这里时,正好是圣彼得大教堂最紧张的时期。他为教堂在总体设计上作了重大改动,为它戴上了一顶美丽的圆形穹顶的帽子。米开朗琪罗已经年迈,每天爬高上低地劳作,渐渐地体力不支。后来,又请来了画家小莎茄洛来主持大教堂的建设工程,终于在小莎茄洛手上完成了大教堂的主体建筑。
银行的起源
英语中“银行”一词,来自拉丁语“银行”。而拉丁语“银行”一词其本义是“长板凳”。为什么意大利人会把银行称为长板凳呢?这就不能不追溯到银行的起源了。
自公元10世纪以来,欧洲经济迅速发展,商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繁荣。以意大利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商业区是欧洲最发达的经济区。地中海商业区最著名的有两处:一处是热那亚,一处是威尼斯。而威尼斯较热那亚更加活跃。
意大利东北部的重要城市威尼斯,滨临亚里亚海,市区建在118个岛屿上,用400座桥梁相连,以舟船代替车马。这个素有“水上城市”之称的威尼斯,在9-10世纪时就成了西欧与东方贸易的中心。10世纪末,威尼斯建成独立国家,领有亚得里亚东岸的大部地区。1380年,威尼斯击败其商业劲敌热那亚共和国,夺得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
当时作为地中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威尼斯,有许多集市贸易市场,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商品交换。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贸易中频繁流通。可是当时欧洲和东方国家的商人都带着自己国家的货币来到这里。集市上的货币种类繁多,非常混乱,为了攫取暴利,一些国家的铸币者把劣质金属掺杂在贵重金属中,使得币质低劣的各种伪币、假币大量流行。比如那时的法国就有100多种货币,其中“尼革罗钱币”含铅量最高,币面暗黑,币质低劣。因为货币的成色和价值不同,因此在商品交之前,必须先鉴定“钱”的真伪,估量它的价值以及与其他货币的兑换值。于是威尼斯集市上便出现了精于此道的“钱商”。
从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威尼斯商人是很善于敛财致富的。威尼斯钱商自然毫不逊色,他们精明能干身手不凡。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币经他们鉴别,真相大白,各种货币的成色价值很快就被他们换算成威尼斯标准货币的数量。他们再将这些外币兑换成威尼斯国的货币,外商们拿着这些集市上共同认可的货币进行商品交换,买卖就做成了,这些威尼斯钱商当时被称为“兑换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商人们一方面要运输自己的产品,一方面又要随身携带大量的货币。而携带货币即不方便更不安全。于是威尼斯钱商就为他们想出一个便当的办法,即外商可以一次性的将其大量货币交给兑换人,由兑换人给他们开一个负责的凭据。外商们身揣着一张这样的凭据,就可以随便到威尼斯各个集市进行交易。需要成交付款时,拿这张凭据到兑换人那里便可支取一定数额的威尼斯标准货币。后来,外商与兑换人熟了,双方又知根底,彼此信任起来。商人不经商时,也愿意把自己积蓄的货币交给兑换人,兑换人出具证明,他们可以随时支取;商人进行商业活动时,出现货币短缺手头拮据时,兑换人就帮他一把,商人就成了借款人,他要写一张还款日期和付给钱商的利息数目,留在兑换人手中。莎士比亚喜剧就写了这类事: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友人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钱商夏洛克转借资金。夏洛克假意不收借息,约定到期不还,就割安东尼身上的一磅肉。安东尼奥果然失期,官司打到法院,开庭之日,巴萨尼奥的未婚妻假扮律师在法庭上击败了夏洛克。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出现于12世纪的威尼斯。威尼斯的钱庄兑换、存贮货币的银行职能形成了。兑换人开的凭据就成了最早的汇票,汇票制度即起源于此。代替现款的期票开始在信货业务中使用起来。与现今银行所不同的是古代存款起初不仅没有利息,兑换人还要向“储户”收费呢。因为那时使用的是金属货币。商人们腰缠万贯,行动十分不便,为了免受匪盗之灾,鞍马之劳,商人们有求于兑换人,所以支付保管费。但天长日久,兑换人发现替人家保管钱有利可图,为了拉拢商人更多地存款,钱商才放弃收取保管费,而且把他赚到的利润一部分转让给存户,这就是后来出现的银行的利息。1857年英国一位名叫玛丽的妇女在银行存了5英镑,后来她因犯罪被流放到澳大利亚去了,百年之后,玛丽的这5英镑存款连本带息已经到达145万镑。这家银行查找到玛丽的后代,通知其前来领取。这是威尼斯钱商没有开拓的储蓄业务。
公元1177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近代银行。从事银行业务的兑换人总是坐在一条长板凳中办公,久而久之商人们就称这些兑换人为“长板凳”。这些“坐长板凳的人”通过经营兑换、信贷而积累了大量货币资本,于是兑换人就逐渐成了银行家。“长板凳”一词就成了意大利语的银行。后来英国人借来这个意大利语“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名称后,银行的概念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威尼斯银行建立后,中世纪的欧洲相继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银行。如热那亚银行(1407年)、阿姆特特丹银行(1609年)、汉堡银行(1619年)、斯特哥尔摩银行(1688年)和维也纳银行(1703年)等。
俄罗斯的崛起
公元八至九世纪时,在东欧平原上的东斯拉夫部落中,阶级分化日益扩大了,各部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不断。人们在客观上都要求建立国家组织,以维持社会秩序。
公元862年,波罗的海北边的诺曼人部落首领留里克兄弟三人来到诺夫哥罗德,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公国。从此,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留里克王国。留里克去世后,他的弟弟奥列格挥师南下,攻占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园。这时,斯拉夫人自称“罗斯人”,公国因此而得名。
后来,罗斯内战给外族人的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123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大军入侵,攻克基辅。
公元1243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远征俄罗斯及斯拉夫诸国后,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建立了金帐汗国(意为“黄金部落”,我国史书上称为“钦察汗国”)。这个新汗国的疆土包括额尔齐斯河以西,多瑙河以东,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地区以北的广大地区。俄罗斯各公国都沦为金帐汗国的藩属,长期向大汗纳贡。金帐汗对俄罗斯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对各公国分别颁布“册封诏令”。另外,还在各国王公之中挑选一代理人,任其为“全俄罗斯大公”,凌驾于其他王公之上,并由他代表蒙古人向12个俄罗斯公国征收贡赋。
14世纪上半叶,统治莫斯科公国的大公是伊凡·卡利塔,是一位很有智谋和远见的大公。他表面上装得非常谦恭温顺,千方百计地取悦金帐汗,以此取得“全俄罗斯大公”的称号,而暗地里不断扩大自己公国的领土和势力,积蓄力量要推翻异族奴役。
到1359年,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担任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公国的实力更为强大了。底米特里继位时年仅10岁,但他志向很高,从小随军出征,习惯了戎马生涯,成年后,终于成为一名能征惯战的大公。他大力加强莫斯科的城防。用石头城墙代替原来不坚固的木质城墙。他还严格训练军队,时刻准备摆脱蒙古人的控制。
这时,金帐汗国内部的封建割据日益加剧,内讧不断,就连大汗(国王)也不停地更换。底米特里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于是组织他的军队,一举击败并赶跑了驻在境内的蒙古兵,宣称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实现公国独立。1377年春,底米特里又一举击败了金帐汗的藩属国保加尔汗国,迫使保加尔汗向莫斯科公国赔款。
对于莫斯科公国的独立和反叛行为,金帐汗国的大汗马麦汗十分震怒,他立即派遣军队向莫斯科兴师问罪。结果,1378年,在沃查河的会战中,蒙古军陷入重围,被底米特里杀得大败而回。
马麦汗恼羞成怒,于1380年9月下令亲征。他率领15万大军(号称40万)浩浩荡荡杀向莫斯科,同时,还与立陶宛大公结盟,企图两面夹击,一举消灭莫斯科公国。
底米特里面对蒙古大兵压境的严竣形势沉着镇定。他火速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赶到俄罗斯各公国请求援助,很快,他联合各方力量有10余万人,集结在通往莫斯科的要道——科洛姆纳和谢尔普霍夫城附近,准备在那里阻击敌人。
不可一世的马麦汗虽然听说俄罗斯人有了准备,但认为自己兵多将广,俄国人肯定害怕,于是他派出使者去见底米特里,提出只要对方同意缴纳巨额贡赋,蒙古兵就可以退回去。谁知底米特里不买他的帐,严词拒绝马麦汗的要求,并亲率大军列阵顿河岸边。
在顿河岸边,将领们各抒己见。有人要求渡过河去,有人反对渡河。最后,底米特里当机立断,渡过河去,迫使蒙古兵在同立陶宛会师前交战!
第二天清晨,浩浩荡荡的俄罗斯大军渡过了顿河,开进了库里科沃原野。在前卫兵团的掩护下,联军按照事先研究的作战方案,迅速在原野上展开了战斗队形,严阵以待蒙古兵。
库里科沃是一个不太大的原野,四周岗峦起伏,沟壑纵横,沿顿河一侧丛林密布,整个原野的中间是一片沼泽地。这种地形极不利于蒙古骑兵的合围战术,却为俄罗斯联军的埋伏提供了良好条件。底米特里结合双方兵力特点及地形特点,精心地布置了军队队形。中间是大公的加强团,两翼安排团队凭险固守,使蒙古骑兵难于迅速迂回接近。另外,他还抽调一些精锐骑兵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伏击兵团,埋伏在主力左翼后方的丛林里。整个阵地绵延约10公里。
时近中午,库里科沃原野上空的浓雾渐渐消散,两军交战拉开了帷幕。
蒙古军向前推进,在离俄罗斯联军一箭之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按照常规,俄军中冲出一位骑兵勇士向蒙古兵挑战,蒙古兵也选出一位勇士应战。在两军中间的空地上,两位勇士骑在马上交战了。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战死落下马来。这时,军号响起了,呼喊声,马嘶声,兵器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双方会战正式开始了。
蒙古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猛攻,一鼓作气,先后击退了联军的前卫团和先遣团。紧接着,蒙古兵分几路向俄联军的核心发起了更加猛烈的冲锋,企图一举突破联军阵地,直捣中军大营。然而,由于原野上多是沼泽,骑兵行动缓慢,一连冲锋数次都没有得逞。
傍晚时分,蒙古兵的轮番冲锋已经持续了3个多小时了,攻势渐渐减弱下来。战场上,经过多次冲锋和肉搏,双方死伤累累。库里科沃原野上,几公里宽的地带上被鲜血染红了。尸体成了堆。俄罗斯联军损失惨重,就连底米特里本人因为在加强兵团中参加战斗,也受了伤,甚至他的大公旗帜还被蒙古人砍倒过。
夜幕开始降临。然而,趁着黄昏的暮色,蒙古骑兵又发起了最后一次冲击。这是一次更加凶猛的冲锋,底米特里立刻组织反击。顿时原野上战马嘶鸣,刀枪交错,又是一场恶仗,渐渐地,俄联军的左翼不支,出现缺口,蒙古人乘虚而入,企图迂回到联军主力的后方,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底米特里发令让埋伏的骑兵出击了。俄骑兵如离弦之箭,突然从丛林中冲出,直扑蒙古兵的后方,如入无人之境。蒙古兵遭到这一突如其来的劲旅猛冲无法招架,全线溃退下来。这时,站在山岗上观战的马麦汗吓得直冒冷汗,他仓皇下令全线撤退,结果,丢掉了最华贵的军帐和无数珍宝,落荒而逃。
俄罗斯联军乘胜追击,一气把蒙古人逐出100余里,方才收兵。
库里科沃一战,双方损失惨重,死伤累计约20万人。其中,俄罗斯联军死亡将士就达6万人!蒙古人战败后,立陶宛大公统帅的军队不敢同俄联军交锋,半路退回了立陶宛。
经过这次血战,俄罗斯人送给底米特里大公一个美名,称他为“顿河英雄”。从此,打破了蒙古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战役的胜利让罗斯看到了独立的曙光。
伊凡三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更加强大了。他去世后,其子瓦里三世继位。瓦西里三世继承父王的遗志,最后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大业。
战无不胜的斯特凡大公
中世纪时期的罗马尼亚分为摩尔多瓦、蒙特尼亚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封建公国。由于民族内部不统一,经常遭到外族人的侵略。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鞑靼人称雄一时,逐鹿欧亚大陆的疯狂年代里,斯特凡大公面对强敌,奋起抗战,保卫家园,南征北战40年,使罗马尼亚人扬眉吐气。他的名字从此彪炳史册,成为罗马尼亚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骄傲。
大约是在公元1433年,斯特凡生于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王宫里。他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王子,他的母亲是罗马尼亚另一个公国蒙特尼亚的公主,斯特凡在王宫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渐渐成长起来。
他14岁那年,一场宫廷政变差一点使斯特凡丢了性命。那年,他的叔叔彼得·阿隆用阴谋手段杀死了他的父王,篡夺了王位。幸亏几位亲信鼎力帮助和保护,母亲才带着斯特凡逃出了王宫,来到外公的蒙特尼亚公国避难。
斯特凡和母亲在蒙特尼亚避难七年之久。这期间,虽然母子俩受到优厚的待遇,但一想到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日子,已经成人的斯特凡总是愤恨不已。为了夺回王位,报杀父之仇,斯特凡在蒙特尼亚面壁七年,钻研史籍,熟读兵书。同时,他招募义勇,苦练本领,准备有朝一日杀回国去。
1457年,摩尔多瓦在彼得·阿隆的昏暴统治下发生动荡,斯特凡抓住有力时机,率领1000名精兵,踏上久别的故国土地。
摩尔多瓦公国的人民不堪忍受彼得·阿隆的暴政,纷纷揭竿而起。特别是当斯特凡的关于彼得·阿隆杀兄篡位的檄文发布后,人们都反戈一击,斯特凡的队伍很快就增加到6000人。
彼得·阿隆不甘心退出王宫,他连忙组织军队阻击。两军对垒之时,年仅20多岁的斯特凡运用左右两翼迂回包抄,自己率精兵正面进攻敌军大本营的战术,一举击溃敌军。彼得·阿隆见大势已去,慌忙亡命国外。于是,斯特凡长驱直进,一路势如破竹,大小贵族、骑士纷纷倒戈,表示效忠斯特凡。就这样,斯特凡顺利地占领都城,被人民拥戴为大公,登上了本该属于他的摩尔多瓦公国君主的宝座。
斯特凡大公当政之日,正是罗马尼亚民族处于危难之时。南部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北部包括罗马尼亚三个公国的弱小邻国虎视眈眈。而蒙古人中的一支鞑靼兵,又不时在东北方边境进行掠夺和骚扰。尤其不利的是,罗马尼亚的三个公国又各自为政,彼此独立,不能联合起来抗击敌人。
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斯特凡大公首先在摩尔多瓦实行了一整套富国强兵的政策。为了能在与列强斗争中生存,他建立了一支由正规军、义勇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系。正规军有良好的素质,纪律严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共计4000人。其中有忠于君主、不畏牺牲的宫廷卫队1000人,有维护中小贵族及富裕农民利益的禁兵3000人。这是一支常备不懈的军队,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义勇军也是4000人,由骑马的自由农民组成。这支队伍自置武器,平时进行弓箭、长矛、马刀和利剑的训练。主要任务是担任地方性的防御。民兵数量最多,共有5万,包括骑兵和步兵两种。他们耕战结合,主要任务是保卫家乡。这三种队伍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能攻能守,配合紧密。
斯特凡大公还大力改进武器装备。他不但重视常规武器如长矛、大刀、弓箭的改进,还招用炸药师,用石头和铅块制成杀伤力很强的散弹。
1470年8月,一支鞑靼军队渡过第聂伯河,分兵两路,一路袭击波兰,一路袭击摩尔多瓦。斯特凡大公闻报,立即发动全国人民,作出战斗部署,严阵以待。他针对鞑靼人游牧特点,诱敌深入,巧设埋伏,终于把来犯之敌全部歼灭。
打败了鞑靼人,摩尔多瓦人民受到很大鼓舞。然而,更严重的考验接踵而来。1474年底,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趁罗马尼亚人欢度圣诞之机,发兵12万人,越过多瑙河,企图一举吞灭摩尔多瓦。
奥斯曼帝国与摩尔多瓦仅隔一条多瑙河,贪婪成性的帝国苏丹(即国王)早就对摩尔多瓦及罗马尼亚其他两个公国垂涎三尺。此次入侵,土耳其人杀气腾腾,根本没把弱小的摩尔多瓦放在眼里。
当时,摩尔多瓦的全国军队仅有4万人。面对强敌,斯特凡大公全无惧色。他立刻派人联络盟军,得到1万援兵,他要依靠这5万兵力,以智慧战胜敌人。
战争一开始,土耳其人凭着优势兵力长驱直入,占领了摩尔多瓦的大片领土,但斯特凡大公却针锋相对,实行坚壁清野,将所有粮食埋藏起来,将所有水井都堵死,使入侵之敌陷入生存的困境,然后,他集中优势兵力,避实就虚,专攻土耳其军的薄弱环节,使土耳其的进攻速度大大减弱,并且始终让其处于一种疲惫不堪的处境。
最后,斯特凡大公选中了瓦斯卢伊附近的高桥,这里河谷狭窄,两面背水,沼泽丛林很多,是打伏击的好战场。
1475年1月,土耳其的大军渐渐地让斯特凡大公诱进了高桥,诱进了事先设置好的伏击圈。
看到时机成熟,斯特凡大公一声号令,顿时伏兵齐出,利箭和石雷散弹如雨,土耳其兵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许多士兵陷入泥潭不得脱身。这时,斯特凡派出一支轻骑兵,在浓雾的掩护下,直扑土耳其的中军。土耳其军一下子被拦腰截断,首尾不相呼应,指挥失灵,伤亡惨重。
土耳其军的主帅见势不妙,慌忙组织突围。结果又遭到摩尔多瓦军左右两翼及后路的三面截击。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土耳其的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十几名高级将领被俘。这就是闻名西方战争史的“高桥之战”。连土耳其人自己也承认,这是奥斯曼帝国有史以来从未遇到的惨败。
这次惨败,使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恼羞成怒。1476年夏,他下令亲征,率兵20万,直扑摩尔多瓦。
斯特凡大公再次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战,抢修工事,加固城堡,打造武器,坚壁清野。组织各地民兵,采取游击战术打击敌人,他自己则亲率一万精兵,同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进行周旋作战,多次给敌人以重创,使土耳其兵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到一年,加上给养不足,疫病流行等原因,土耳其军队最后不得不狼狈地撤出了摩尔多瓦。
1504年,斯特凡大公去世了,人民十分怀念他。他在位47年,身经36战,有34战获胜,成为罗马尼亚人有口皆碑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被后人拍成电影而广为传播。
沙皇伊凡四世
1530年8月25日,俄罗斯皇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生下了伊凡四世,即日后威名远扬的伊凡雷帝。伊凡三岁时,他的父亲瓦西里三世去世,小伊凡登上了俄罗斯大公的宝座。因新主年幼,由母后摄政,皇叔尤利和安德烈辅佐。
光阴似箭,转眼小伊凡便17岁了。这位聪明的小幼主,在大贵族们无休止的相互争斗中渐渐成熟了,他准备亲理朝政。伊凡四世不喜欢大公的称谓,他认为“沙皇”这一称号可与恺撒大帝相比。于是在行加冕礼前,伊凡突然宣布称自己为沙皇,不再沿袭大公的称谓。
1547年1月6日,伊凡在莫斯科隆重地举了加冕典礼。在满朝官员面前,伊凡四世被尊为“全俄罗斯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
伊凡四世举行加冕大典后,和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姑娘完婚。她的祖先在十四世纪时离开普鲁士迁到俄罗斯定居。这位幸运的少女名叫阿纳丝塔霞·罗曼诺芙娜。沙皇不只因为她的外表美丽还因为她心地善良,笃信上帝。这些品质深讨沙皇的喜欢。
无限的君权使这位年轻的沙皇忘乎所以,开始整天不理朝政了。他沉溺于酒色之中,将国家大事委托给外戚——大贵族格林斯基去处理。
格林斯基将过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措施,全部废除,将部分城市和土地分给自己的党羽和亲属,并加重了对下层百姓的搜刮。他的一系列做法遭到了各阶层人士的不满。
1547年6月21日,莫斯科突然发生大火,接着就是一阵罕见的飓风。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到整个城市,大批民房被火舌吞没,就连克里姆林宫也逃劫难,宫内的教堂殿宇立刻化为灰烬。
当时,没有任何消防措施,眼看着大火熊熊,人们都束手无策。孩子们的啼哭声、妇女们失去孩子和财产的嚎叫声、老人们望着自己房子被火吞没时的嚎啕大哭声汇成一曲令人哀痛欲绝的交响乐。
一些幸运地从瓦砾中爬出来的人穿着冒火的衣服仓皇地逃往河边,一些没来得及逃跑的人全都葬身火海了。在这次火灾中,被烧死了一万七千余人,其中还不包括儿童。
这场大火直到半夜才熄灭,整个莫斯科城被焦糊味所笼罩着。焦头烂额的人们在废墟中寻找着血肉模糊的亲人的尸体。人们不时地发出绝望的哀嚎。这场大火之后,到处有人传说:“大火是格林斯基家族放的。”
沙皇伊凡四世
人们听了都半信半疑。这时,与格林斯基家族有仇的舒伊斯基家族的人们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人们便信以为真了。五天后,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聚集在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群情激奋地大声高呼:“惩罚纵火凶手!”人们拥到格林斯基家,把他拖出来痛打一顿,然后将他绞死了。
大家仍觉得未解心头之恨,还要惩办皇舅米哈依尔和他的母亲安娜公主。沙皇伊凡四世面对百姓的暴动感到惊恐,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严,决定镇压。他下令禁卫军向人们开枪,有的人当场倒在血泊中,其他人见事不好,都逃跑了。暴动被镇压下去,莫斯科又恢复了平静。
沙皇见暴动平息了,才松了口气。他两眼直视远方,经此劫难,伊凡深深意识到大权旁落的危险。他咬紧牙关,用拳头捶着自己的胸,决定亲自临朝,整顿朝纲。
1549年,伊凡四世开始推行军事、政治、司法、经济各方面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
军事改革是中心环节。政府限制按出身门第高低选任军官的旧制,提高中小贵族在军队中的地位。后来又改革兵役法。沙皇命令每个世俗封建主按一百五十俄亩土地出一名骑士的标准,向沙皇提供骑兵队。
政治改革主要是改组国家机关,废除世袭领地,增设新的中央国家机关。
司法改革主要是统一全国法律,在各地设立司法机关,负责审理重大刑事案件,从而削弱了地方长官的司法权。
经济改革主要是推行沙皇特辖区制度。伊凡四世把全国的土地划分为两部分:一为普通区,由贵族组成的“杜马”管理;一为特辖区,由沙皇直接管理。沙皇将全国最肥沃的土地和最繁荣的商业区划入特辖区,凡在特辖区内的原属于某个大贵族的世袭领地一律收归皇室所有,大贵族失去的领地则从遥远的普通区得到补偿。
这样一来,大贵族受到了严重打击。于是,不断发生谋反的现象。沙皇为了镇压大贵族的反抗,建立了由中小贵族组成的特辖军团,以极其残忍的手段镇压敢于造反的贵族。结果,伊凡获得了“恐怖的伊丹”的称号,也就是人们通称的“伊凡雷帝”。
沙皇通过改革,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便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向东方扩张的首要步骤是征服喀山。1552年6月16日,沙皇亲自统率十五万大军从莫斯科出发,大举进犯喀山。远征途中,沙皇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们士气高涨。8月中旬,大军兵临喀山城下。
当时,喀山守军只有三万余人,但斗志高昂,发誓决一死战。伊凡四世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恶战。23日,他命令攻城,俄军如潮水般涌到城下,奇怪的是城中竟无一人还击。原来,人们都躲进市中心的中央堡垒里去了。当俄军走近时,保垒寨门突然大开,凶猛的鞑靼人个个扮装得像青面獠牙的恶魔一样冲了出来。俄国的士卒从未见过这种阵势,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倒在地,求上帝保佑。军官们见状,连踢带打,才算把队伍带出城外。
沙皇心急火燎,在焦躁中突然计上心头。他立刻发布命令,让工兵开始挖地道,直通到鞑靼人的堡垒之下,然后堆上炸药。只听一声巨响,大地都在颤抖,鞑靼人的肢体随着爆炸声飞上了天空。十万俄军齐声高呼道:“上帝与我们同在!”
俄军冲进城内后,见人就杀,甚至连妇女和儿童都不放过,直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沙皇征服了喀山之后,回到莫斯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胜利的喜悦心情平静下来后,沙皇又觉得美中不足了:俄罗斯属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要想称霸欧洲,就必须占领立沃尼亚地区,打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思考成熟后,沙皇对群臣说:“波罗的海海水的分量是值得用金子来衡量的。”
经过一番准备,1558年1月,沙皇借口立沃尼亚骑士团与立陶宛结盟反对俄罗斯,发兵向波罗的海沿岸大举进攻。
这次战争共进行了二十五年,分三个阶段,其间大小战役不胜枚举。
关键的第三阶段是从1561年开始的。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时,立沃尼亚战争已演变成国际战争。波兰、立陶宛、瑞典等国都卷入了战争。
这一阶段刚开始时,战争形势对俄军有利。沙皇的军队节节胜利,甚至威胁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安全。
这时,沙皇手下的一员猛将库尔布斯基因在战场上失利,被沙皇痛斥了一顿。他心有余悸,便投降了波兰军队。库尔布斯基为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特地写了一封长信,派心腹送给沙皇。沙皇接过信后,勃然大怒,用铁杖的锐利尖头刺透送信人的脚面,将他钉在地上,还用凶狠的双眼怒视着信使。信使也不示弱,虽然血流满地,仍咬紧牙关,一声不哼。
一个官员用颤抖的声音读着那封信:“使全世界最背信弃义的君王也望尘莫及的暴君,现在听我进言……你为什么要用酷刑折磨以色列勇士,难道他们不是上帝送给你的杰出的武士吗……你有眼无珠,视道德为邪恶,认光明为黑暗;那些当之无愧的俄罗斯保卫者,他们怎么冒犯过你呢……我只有一言相告:迫使我背弃神圣俄罗斯的是你。我为你洒过热血,此刻吁请洞悉人心的上苍为我复仇……永别了!我们从此刻永别,只有到最后审判时,你才能见到我。不过,无数冤魂流下的泪水正准备使你这位暴君受刑。那些亡灵才真是可怕!你屠杀的那些人正聚集在上苍宝座四周,要求报仇雪恨。你的军队救不了你……但愿这封血泪写成的信将埋到我的坟墓内,我要带着它去接受上帝的审判。阿门。”
沙皇听完信后,气得脸色铁青,眼睛里喷出怒火,好像要一口把那信使吃掉似的。他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处以极刑!”
库尔布斯的投降,使俄军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败局是不能挽回了。1583年,沙皇被迫停战。俄国不但没有夺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反而把一部分俄国领土割让给了敌国。
从此,沙皇一反常态,整天里酗酒放纵,喜怒无常,猜忌多疑。这样,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
1584年初,沙皇体力不支,衰老迅速,全身浮肿,皮肤一片一片地脱落,浑身散发着难闻的臭气。
一天傍晚,沙皇感到室内烦闷,想起当初没有病时,经常在外面观星,便命侍从将他抬到室外。抬头望着满天繁星,他心中豁然开朗。这时,空中突然出现一颗尾部呈十字架形的彗星。沙皇立刻愣住了,脸上呈现出一副凄惨的表情。他凝视着夜空,喃喃自语道:“这是我归天的预兆。”
彗星过去不久,沙皇于3月18日驾崩了。他活了54岁。
伊凡四世在位时,俄罗斯向东扩张,囊括了伏尔加河流域。
伊凡四世是俄罗斯第一个沙皇,对俄国专制制度的确立和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起了重大的作用。
叶尔马克东侵
沙皇伊凡四世并吞喀山等汗国以后,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不过有件事一直使他伤透脑筋;那里的卡马河口一带,经常出现强盗。这班亡命之徒不仅公然袭击途经这里去莫斯科的商队,而且敢于抢劫各国使节。
沙皇盛怒之下,严令当地官兵倾力围剿,一经拿获,立即就地处决。这伙强盗无法在这里立足,便向四面八方逃窜。其中最有势力的一股,由一个名叫叶尔马克·季莫菲也维奇的大盗率领。1579年,他带着540个哥萨克,逃到卡马河上游的一个地方。
“哥萨克”一词据说来源于土耳其语“卡萨赫”,意思是脱离本族,不受约束的人。俄国的哥萨克,以骁勇善战闻名。叶尔马克率领的那些人,也被称为是“哥萨克”。
一天,叶尔马克对他的伙伴们说:“现在皇上的军队逼得我们很紧,一旦被他们抓住,就要人头落地。我们再这样东奔西走,也不是好办法。我看还是去投奔斯特罗冈诺夫,取得立足之地,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干一番事业。大家以为如何?”接着他向大家介绍了斯特罗冈诺夫的情况。
原来这斯特罗冈诺夫,是当地一个大富商。他用武力强占了卡马河的部分土地,从事开矿制盐,毛皮贸易。沙皇对他非常赞许,曾经几次颁发特许状,准许他招募军队,向东方扩张。伙伴们听了叶尔马克的介绍,都觉得只有投奔这样有势力的人才有前途,便高高兴兴地跟着他去了。
斯特罗冈诺夫早就接到沙皇的命令,要他招兵买马,去攻打东方的西伯利亚汗国,叶尔马克率队前来归顺,自然非常高兴。他知道,叶尔马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让他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再合适也没有了。于是,他从自己家族的兵丁中抽了300人,连同那540人,一起交给叶尔马克指挥。
1581年,叶尔马克率领840人向东方远征。
从卡马河那里到西伯利亚汗国,要翻越一座大山——乌拉尔山。这山也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岭:山的西边是欧洲,东边是亚洲。它虽然长达2000多公里,但并不太高,中部山势低平,最低处海拔仅350米左右,越过它并不困难。第二年,他们侵入西伯利亚汗国;10月,逼近了汗国的首都。
这西伯利亚汗国,是15世纪末从蒙古的金帐汗国分立出来的一个小国。沙皇征服喀山汗国以后,西伯利亚汗国曾经被迫向俄国纳贡。后来,一个名叫古楚的汗上台,就一直想摆脱臣属地位,因此沙皇决心消灭它。
古楚汗见俄国人入侵,便下令坚决抵抗。汗国的军队虽然很多,但是武器落后,主要是长矛和弓箭;叶尔马克的人数不多,但用的是火绳枪,所以占了优势。
经过几次交锋,汗国的军队伤亡众多,无力招架。古楚汗怕全军覆没,便暂时放弃都城,率领残部退入草原地带,准备重振旗鼓,收复国都。
叶尔马克带着队伍,趾高气扬地进入了空城。接着,他就用武力迫使附近的居民交纳贡物。不过他也知道,就靠这样一支人数不多的武装队伍,要在这里长期呆下去是不大可能的。因此,他立即派遣一个代表团,带着丰富的毛皮贡物,到莫斯科去谒见沙皇,报告西伯利亚汗国的首都已经占领,请求迅速派兵来增援。
沙皇接到叶尔马克东征胜利的捷报,高兴极了,回了这伙强盗一封嘉勉信,完全赦免他们过去的罪过,并答应马上派出援兵。同时,赐给斯特罗冈诺夫家族许多土地,以酬报他们的功劳。叶尔马克收到了沙皇赏赐给他的一件礼物:一副黄铜镶边、刻有双头鹰的锁子甲。这使他越发得意,决心用全力来报答沙皇的恩典。他穿着这身铠甲,耀武扬威地指挥部下继续征服附近地区。
叶尔马克的日子并不好过。附近的居民不断地袭击他的队伍。有一次,20个哥萨克在睡梦中被全部杀死。他们的粮食和装备渐渐发生困难,可是援兵迟迟不见来到。
后来传来了一个消息:援兵在一位亲王带领下,已从俄国出发了。叶尔马克赶紧前往保卫迎接。可是等了几个月,还不见援兵开来。而在他离开汗国首都的期间,又有40名部下被当地居民杀死。接着,古楚汗的军队也从草原赶来猛攻叶尔马克的守军。
1584年冬天,盼望已久的援军终于到达了。这对绝望中的叶尔马克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但是,他这种热情很快就消失了。援兵们经过长途跋涉,体力衰弱,根本不能用来加强防卫;加上人员增多,粮食不够,坏血病猖獗流行,一下子死了许多人。叶尔马克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了。
不久,叶尔马克接到一个报告:有个商队运着大批货物来到这里,但在草原上被古楚汗扣住了。叶尔马克马上带领一支队伍赶去,不料那里什么也没有。原来,这是古楚汗的一个计谋。他在那儿空等了几天,心情非常沮丧,只得往回走。一天晚上,他们在河岸边宿营。天下着雨,周围漆黑一团,大家一会儿就睡着了。深夜,突然响起了一片呐喊声。紧接着,大批古楚汗的军队向哥萨克们杀来。叶尔马克幸好未解铠甲,一跃而起,迅速逃出营地。
喊杀声渐渐远了,叶尔马克欣慰自己逃脱了这次袭击。不过,他还是奋力地在齐腰高的草丛中奔跑。忽然,他的脚踩进了水洼里。他仔细辨认一下,原来前面是河,不远处还有条船。叶尔马克喜出望外,向小船猛跳过去。不料,没有跳上小船,就失足掉进河里。这次他再也无法从河里爬起来。沙皇赐给他的锁子甲浸水之后,更沉了,叶尔马克去见上帝了。
留守在汗国首都的哥萨克们听到这可怕的消息,马上退出城去。古楚汗重返他的国都。
1586年初,新任沙皇再次派兵东征西伯利亚汗国,古楚汗又一次向南转入草原。直到1598年,西伯利亚汗国才被征服。从此,西伯利亚西部纳入了俄国的版图。接着,沙皇继续东征,向西伯利亚中部扩张。到17世纪40年代初,沙俄又进一步把魔爪伸向西伯利亚南部中国的黑龙江流域。
真假沙皇
野心勃勃的沙皇伊凡四世没等上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就于1584年死去了,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叫费多尔,是第一个皇后生的;小的叫季米特里,是最后一个皇后生的。按照规定,大儿子费多尔继承了皇位。小儿子季米特里当时才2岁,由他的母亲带着,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了。
费多尔身体有病,头脑愚蠢不堪。登上沙皇宝座后,整天在教堂里祈祷,还不停地敲那里的钟闹着玩;或者观看讨好他的大臣们表演滑稽和互相厮打。老百姓们都讥笑他是个傻瓜。
一个国家怎能让个傻瓜治理呢?费多尔根本没有能力治国,皇室大权就落到了他舅父波利斯·戈东诺夫的手里。波利斯很能干,又会玩弄权势。他把自己不满意的权贵大臣们一概排挤掉,将自己的家当作俄国的宫廷,自行接待起外国的使节来。国家大事都由他来决断。波利斯成了没被加冕的“沙皇”。
波利斯并不是个贤明的人,在波利斯摄政期间,俄国颁布了一个法令:政府有权帮助地主追回逃亡不满五年的农民;一个自由的人只要给地主工作6个月以上,就成为地主的奴仆。这样一来,农奴制加强起来,农民所受的压迫也更加深重了。
1598年,多病而愚蠢的费多尔终于死去。因为他没有儿子,弟弟季米特里也在七年前亡故,所以皇位空缺。这回波利斯的机会来了。经过王公大臣们的选举,波利斯当上了沙皇。
波利斯上台两年,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由于多雨加上早降的秋寒,毁坏了大片大片成熟的庄稼。秋播地里的麦子,第二年春天又没有发出芽来。农民们连重新播种的种籽都没有。饥民们啃野草和树皮度日。接着是整村整村的人饿死,就连莫斯科的街道上,每天也出现上百个饿殍。
波利斯生怕饥民们起来造反,下令分发仓库里的粮食。但是,官吏们从中渔利,能分到饥民那里的为数很少;而商人、地主和寺院的仓库里,却堆积着大量粮食。可怕的饥馑从1601年一直延续到1603年。大批饥民实在活不下去,便和奴仆们结成队伍,袭击地主和商人。波利斯下令武装镇压,“罪犯”们成百上千地被绞死在树上。人们对波利斯的统治充满着仇恨。波利斯为此坐立不安。
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件事使波利斯心惊肉跳,茶饭不思。原来民间到处有这样的传说:“你知道吗?伊凡四世的小儿子季米特里没有死,他还活着!”
“是呀,听说他在立陶宛(当时俄罗斯人称波兰为立陶宛)。马上要回俄国!这回波利斯得把皇位让给他啦!”
传说越来越多。后来有人说,季米特里已经带着波兰军队来莫斯科继承皇位了,因为只有他才是真正合法的沙皇。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季米特里同他的哥哥费多尔一样,是个多病的人。1591年他9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宫廷里玩刀,正好羊痫(xián)风发作,全身痉挛,口吐泡沫,倒地时刀穿咽喉死去。
季米特里的母亲见到这种情况,便大喊大叫,说他儿子是当时摄政的波利斯派人害死的,弄得波利斯很尴尬。后来,从莫斯科派来了一个以瓦西里·叔伊斯基王公为首的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由叔伊斯基签署证词,确认季米特里是自己丧命的,与波利斯无关。结果季米特里的母亲被迫去做尼姑,算是诬告摄政大臣的惩罚。
既然季米特里已经死去,那么怎么会又冒出一个季米特里?现在这个季米特里,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跟波兰又有什么关系?原来,这跟波兰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波兰的贵族地主正想并吞俄罗斯,可是又不宜使用武力,于是尽力利用俄国老百姓对波利斯的不满情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放出谣言,说季米特里还活着,他是沙皇的合法继承人,这样波利斯就得下台。
不久,一个冒牌的季米特里应运而生。此人原是一个逃亡的僧侣,却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季米特里。他说自己9岁时没有死去,而是得救了,后来住在波兰,现在是公开自己身份的时候了。
波兰国王听到这件事,喜出望外,马上召见伪季米特里。两人很快做成了一笔交易:国王出钱帮助伪季米特里,准许他在贵族中招募军队;伪季米特里答应在取得俄罗斯皇位后,把两个省割让给波兰国王。事情办得非常顺利。不多久,波兰贵族中就有上千个冒险家投奔伪季米特里。一个破产的市长,还主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位未来的沙皇。
1604年秋,冒牌的季米特里带着军队侵入俄罗斯。农奴、农民们都天真地认为,这个“沙皇”肯定比波利斯好,所以都支持他进军莫斯科。仇视波利斯的贵族,也站在伪季米特里一边。最可笑的是那位叔伊斯基王公,他曾经亲自调查过真季米特里的死因,并且作了肯定的证词;现在竟也跟着说皇子还活着,正在来首都的途中。波利斯眼看众叛亲离,心急如焚,不久突然去世。
1605年6月,伪季米特里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就进入了莫斯科;一个月后,正式加冕当了沙皇。这个假季米特里登上皇位后,马上暴露出波兰走狗的真面目:逃亡的农民都被弄回到原先的地主那里受折磨;波兰贵族到处发号施令,胡作非为;大量的钱财被装运到波兰去。
第二年春天,伪季米特里的未婚妻来到莫斯科,同他举行了豪华的婚礼。接着大摆筵席,滥吃狂饮。喝得醉醺醺的波兰贵族和士兵又干出许多无法无天的勾当。莫斯科的老百姓忍无可忍,纷纷要求采取行动;叔伊斯基王公利用了这种不满情绪,进行了精心策划。
5月17日凌晨,响起了预定的钟声,接着警钟响遍首都。全城到处在呼喊着:“去打立陶宛人!打死立陶宛人!”
人们一边呼喊,一边向克里姆林宫奔去。不长时间,宫前广场上挤满了人。
直到这个时候,冒牌的季米特里才知道大祸临头了。他赶紧跳窗逃跑,结果摔成重伤,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人们找到了他,当场把他打死。几天以后,伪季米特里的尸体被焚毁。有人愤恨地说,应该把这个假沙皇送回老家去。于是人们又把他的骨灰装进炮筒,朝波兰的方向发射出去。
民众们打死假沙皇以后,又去寻找欺压他们的波兰贵族报仇。他们攻击那些坏蛋们的住宅,一下子打死了2000名波兰贵族和士兵。
首都的领主们唯恐民众们当政,赶紧推举叔伊斯基王公为沙皇。正是这个叔伊斯基,一会儿证实季米特里已经丧命,一会儿又说皇子仍然活着;现在,他又宣布刚被打死的是假沙皇。为了表明自己此番说的话千真万确,还特地把真的季米特里的骨灰,隆重地移到莫斯科的教堂里,防止假沙皇再次出现。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叔伊斯基当沙皇后,丝毫也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各地农民又纷纷发动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西南部伊·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农奴和哥萨克人起义。
伊凡·波洛特尼科夫是个农奴。他身躯高大,膂力过人,而且非常机智勇敢。年轻的时候,因为受不了地主的欺压,逃到草原哥萨克人那里去,结果落入鞑靼人之手,被卖给土耳其人,作了划船奴隶。
划船奴隶过的完全是非人的生活。平时吃不饱、穿不暖,出航时受的折磨更大。他们一排排地被铁链锁在船舱底下的长凳上,不停地使劲划桨。谁的动作慢了一点,监视他们的人就用皮鞭狠狠抽打。不少奴隶因此而累死在长凳上。
在一次海战中,土耳其人遭到失败,波洛特尼科夫总算获得解放,被送到威尼斯。此后,他在欧洲好几个国家颠沛流离,直到1606年夏天才返回祖国。
那时候,俄罗斯西南部聚集着大量逃亡农民和奴仆。他们不堪忍受新任沙皇叔伊斯基的专制统治,正在酝酿起义。英勇刚强的波洛特尼科夫到了那里,就被大家举为起义军首领。
这年7月,波洛特尼科夫率领起义队伍,从普迪夫尔城出发,向莫斯科进军。
起义队伍所到之处,农民都纷纷起来反对地主,并且加入起义行列;不少城市贫民也赶来投奔。沿途,击溃了许多沙皇军队。在一个名叫耶列次的城里,他们找到了假沙皇季米里特里储存的大批武器,于是声势更大了。一些原来反对沙皇叔伊斯基的贵族地主,也带兵前来汇合。起义队伍扩大到了10万人。波洛特尼科夫自任大长官,前来汇合的贵族地主任分长官。起义席卷了全国70多座城市。
10月中旬,起义大军进抵莫斯科城外,随即发动强攻。
沙皇见起义军攻首都,一方面急调援兵,一方面加强防卫。莫斯科的城是石头砌成的,共有三道,易守难攻。起义军强攻不下,便准备长期围困;同时向城里散发传单,号召那里的农民和奴仆起来消灭领主和地主。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担任起义军长官的贵族地主分子突然叛变,带着自己队伍倒向沙皇一边。接着,沙皇的大批援军开到莫斯科。于是,军事主动权转到了沙皇手中。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起义军在莫斯科城下战败,向南退到卡卢加城,在那里设防固守,并在附近地区扩大起义势力。
沙皇心里明白,这回要不是起义军中的贵族地主倒戈,他是很难打退起义军的。所以他一方面派大军追击起义军,一方面竭力讨好贵族地主。他的一个重要措施,便是延长寻找逃亡农民的期限。前任沙皇曾经规定,政府有权帮助地主追回逃亡不满五年的农民;现在他把这个期限定为15年。这样,就大大地保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把他们都吸引到自己一边来,共同去镇压农民起义军。
1607年春天,沙皇的大军围困了卡卢加。起义军由于得到几支生力军的支援,在5月将围敌击溃。接着,波洛特尼科夫将主力转移到图拉城,而那里的起义军汇合。
在贵族地主的支持下,沙皇亲自担任统帅,再次集结军队,向图拉城扑来,并且迅速包围了这座城市。
围困图拉城整整有四个月。沙皇的军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起义军处于饥饿状态,武器弹药也得不到补充。然而,起义军坚守城市,沙皇的军队无法突破。
秋天了,沙皇生怕他的军队经受不住即将到来的严寒袭击,便向起义军施出了一条毒计:下令部队在图拉城附近筑一条河坝,拦住城北一条大河的流水,引起洪水泛滥,让水涌进城内。
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个意外的情况:假沙皇季米特里率领一支军队,正向莫斯科进军。
这不是天大的怪事吗?那个假沙皇不是去年就被人们打死,他的骨灰也被装进炮筒发射出去了吗?怎么又第二次冒出一个季米特里来了呢?
原来,这又是波兰耍的计谋!他们造谣说,当时打死并焚毁的不是季米特里,而是另外一个人,真的季米特里逃跑了。现在他再一次回国来继承沙皇的皇位。其实,是波兰扶植起来的又一个傀儡。
叔伊斯基对此当然非常焦急,生怕自己成为第二个波利斯,被撵下沙皇宝座。可是,既要对付起义军,又要对付这个波兰傀儡,他根本没有力量。考虑再三,觉得唯有诱骗起义军投降一着。
沙皇立即派人跟波洛特尼科夫谈判,拍胸脯向起义军保证,只要撤离城市,就保全生命,返回家乡。波洛特尼科夫受骗上当,中了沙皇的诡计,于10月10日举城投降。这次起义终于失败。
叔伊斯基见拿下图拉,马上下令将波洛特尼科夫戴上镣铐,押送莫斯科。半年以后,波洛特尼科夫被残酷地弄瞎双眼,然后抛到河里淹死。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1613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基础上,俄国建立了最后一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
莫卧儿入主印度
印度地处热带,这里的老百姓都穿宽松衣服。而印度的外交官们却穿着骑士式的服装:紧身的黑色上衣,裤子小小的,腿上还绑着白布;胸前没有一个口袋,当中缝着一排密密麻麻的钮扣;腰部也裹得紧紧的。其实,印度外交官们所穿的并不是印度本土服装。其缘由,要上溯到莫卧儿王朝,那个王朝里当官的都穿这种衣服。
莫卧儿王朝的创始人不是印度人,而是印度西北面中亚细亚的突厥人,这种服饰就是从那儿传来的。1505年,一支4000人的突厥骑兵部队翻过崇山峻岭,侵入印度河地区。他们席卷了百姓的牲口和粮食,又策马旋风般按原路运回。这支骑兵的首领叫巴布尔。他出生于塔什干,自称是帖木尔的六世孙,他的母亲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后代。后来传来传去就走了音,人们就称他们为莫卧儿人。
巴布尔从小练武,个性刚强,11岁就当了王公。他有个嗜好,就是喜欢写作,什么琐碎的事都记。后来,有人在他死去的时候,给他编了一本厚厚的书《巴布尔回忆录》。从这本书中得知,他曾多次入侵过印度。
1525年前后,印度国内很乱。在首都德里的暴君伊伯拉欣·罗地把几个贴身的官员全给砍了,还叫嚷着要杀旁遮普的总督。那总督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都没了,忙向境外的巴布尔求救。
巴布尔手捧求救信,不由得哈哈大笑,当即起兵,带着十八岁的儿子胡马雍乘势向印度扑来。他长驱直入地杀进旁遮普,首先把请他入境的总督给抓了起来,随即掉转马头来杀印度暴君伊伯拉欣。两军在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展开正面交锋。
伊伯拉欣突遇劲敌,来不及部署兵力,便失去了帕尼帕特,退回德里城。巴布尔将25000精兵分成三路前来攻城。他亲自统率有弓箭手和毛瑟枪的右翼,中路安排了700辆载着臼炮的战车,左路有胡马雍的骑兵。三军齐发,声势浩大。可是,伊伯拉欣这会儿似乎清醒了许多,他仗着城防坚固,拒不出战。巴布尔在城外转了八天也拿他没办法。
巴布尔急了,不断叫骑兵前去骂阵。他们在马上骂累了,就跳下马来在地上骂。站着骂累了,就坐在地上骂。伊伯拉欣经不住巴布尔的激将法,大开城门,放出1000头大象和10万人马前来迎战。巴布尔避其锋芒,率右翼兵马退入占领的帕尼帕特城,关上大门。
伊伯拉欣逼近城门,却被城门上的弓箭手射了回来,白白损失上千兵马。他灵机一动,掉头来杀胡马雍的左翼骑兵。不料,巴布尔部署的中部700辆战车横冲过来,巴布尔又亲自冲出帕尼帕特城抄他的后路,把他的人马包围了。
突围战开始了。伊伯拉欣指挥着大象队打头阵,疯狂地朝着巴布尔的军队踩踏。巴布尔的骑兵队中顿时一片大乱。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火药噼噼啪啪地在大象群中炸响了。大象军当即乱了套,扭麻花似地向后退却,反倒踩死了不少自己的兵马。原来,巴布尔的军队是由突厥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组成的杂牌军,能骑善射,又备有火器和臼炮,毛瑟枪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巴布尔见伊伯拉欣乱了阵脚,乘势合围冲过去,炸的炸,射的射,砍的砍,杀的杀。不出两小时,伊伯拉欣的脑袋被斩了下来,其精英部队也被消灭了。
当时,同国王一道战死在帕尼帕特的,还有一个王公。他的家人住在德里南面的阿格拉城堡。巴布尔兵占阿格拉城时,把他们全都逮住了。他们跪在地上叫苦连天地求饶,可巴布尔的士兵们不肯,把这一大家男女老少全都捆个结实,准备斩首。士兵们正在挥刀砍人时,忽听远处有人高场喝道:“刀下留人!快住手!”
士兵们一愣神,回头望见巴布尔的儿子胡马雍快马赶来。他跳下马来,二话没说,就上前给一个老者松绑。士兵们会意,用短刀挑开绳索,把他们一家人全给放了。
胡马雍不但没杀王公的家人,反而派兵把他家宅保护起来。胡马雍这样做是为了收买人心,因为他打听到,这位战死的王公在印度人心中的威望很高。王公的家人为谢胡马雍不杀之恩,向他献上了无数奇珍异宝,其中有一块大金刚钻石。
莫卧儿军占领德里城后,在大清真寺举行礼拜时,巴布尔当众宣布自己为印度斯坦大帝。莫卧儿王朝从此开始。当了皇帝自然要出去兜兜风,于是巴布尔穿着中亚细亚的礼服在全国巡游了一番。从那时起,这种源于中亚细亚的礼服也变成了印度的礼服。
巴布尔到印度全国巡视之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既无良马又无驯狗,既无葡萄又无甜瓜,既无凉水又无好面包,既无蜡烛又无热水浴,住宅旁不见花园和溪流,房屋也不整齐美观。”他在这里不习惯、不满意,渐渐地思念起家乡的花园、溪流、宫殿和良马来。于是,他决定在印度建一个中亚细亚式的帝国花园。
大兴土木自然劳民伤财。不久,便民怨沸腾。北方王公乘机兴兵,与他动起武来。在以后的四年中,他率兵与印度教工柔格拉玛等人打过三次大仗。虽然平息了印度北部动乱,自己的元气也伤了不少。1530年12月,48岁的巴布尔在他新建的宫殿中突然死去。据说,他得的是当时难治的疟疾。
巴布尔的儿子胡马雍继承帝位,不久,就被阿富汗人打败了。阿富汗人在这里建立苏尔王朝。15年后,胡马雍乘苏尔王朝内讧又杀了回来,重新当上了莫卧儿皇帝。后来,他跟宫中的一个舞女生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杰出的莫卧儿帝王阿克巴。
阿克巴的业绩
莫卧儿王朝第三代帝王是阿克巴。他即位时只有14岁,政权完全操纵在首相手里。首相自恃有功,骄横跋扈,滥杀异己,甚至将阿克巴的好友一个个处死,还阴谋篡夺王位。阿克巴刚满18岁时便夺回了大权,亲自主持朝政。
阿克巴执政以后,贵族、教派叛乱频繁,王位很不巩固。阿克巴亲自率领大军镇压了各地叛乱。他将2000多人的头盖骨筑成一座可怕的骨塔,以此来警告叛乱者。随后,他又对内部事务进行整顿。他首先下令重新丈量田地,严格分别等级征税,不得任意增减;还责令取消人头税以及田赋附加税,以减轻农民负担;遇到严重天灾,一律免缴田赋;此外对农业生产和水利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当时印度流行一种愚昧、残酷的风俗:丈夫死了,妻子常常要跳入火堆为丈夫殉葬。据说这个风俗在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时就形成了。阿克巴对这个相传1000多年的恶习十分痛恨。他委派几位督察专员到各地去辨明谁是真心自愿殉葬的寡妇,以便保护那些不肯为此断送性命的妇女。
有一天,阿克巴正在宫中举行盛大宴饮。突然,一位督察专员走近阿克巴身边,悄声说道:“报告陛下,孟加拉已故总督的寡妇明天就要跳火啦!”
“好,我现在就去……”阿克巴说着就放下酒杯,站起身,匆匆向宫外走去。
阿克巴知道,孟加拉总督的寡妇,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年轻女子,她决不会自愿跳进火堆的。他骑上了一匹快马,带了几十名随从,前呼后拥,向孟加拉飞奔而去。到了总督府,没等人迎接,便径自走进内厅。只见在一个大院子里,许多人正围着一个火堆,烈火熊熊燃烧着,一个年轻妇女在众人搀扶下,正哭哭啼啼地向火堆走去。
“君王驾到——”门外一声呼喊,火堆四周的人们立即跪了下来。那个哭着的妇女,正是已故总督的寡妇。她抬头一看,是阿克巴君王,立即投去期待和乞怜的眼光。
阿克巴走近她身边,轻声问道:“你这样做,是自觉自愿的吗?”
“圣王在上,贱妾不敢说慌,贱妾本来不愿这样做,只因夫家怕妾分得总督财产,故逼迫贱妾跳火殉夫。”寡妇说着又痛哭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免了吧!”阿克巴说着,又面向众人说道,“大家听着,今后不论什么人,一律不准强迫寡妇殉夫,谁违背的,严加惩处!”众人听了,只得齐声附和,立即草草收拾了火葬仪式。
孟加拉已故总督的寡妇得救了,但这种殉葬的残酷行为仍无法完全禁止。直到250年以后,印度才有停止跳火殉夫的法令。
莫卧儿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而印度长期流行的是印度教,因此教派斗争和教派起义十分频繁。阿克巴为了协调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宣布信教自由、教派平等。他特别挑选了一些印度教人士做高级官员,又娶了信奉印度教的贵族女儿为王后。
1581年,他又创立了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先知、没有教条的“圣教”。圣教徒把阿克巴当上帝看待,彼此遇见时总要呼阿克巴的名字。这种“圣教”既无宇宙,又不祈祷,只是要求在平时爱护动物生命,尽可能施舍、赈济或做些好事。阿克巴创立的“圣教”有一个特点,就是并不强迫人们都相信“圣教”。因此,印度教徒改信“圣教”的人并不多,伊斯兰教徒反对“圣教”的也不少。阿克巴对此毫不介意。这些措施,缓和了印度人民反伊斯兰教的情绪,宗教起义也得到了平息。
阿克巴虽然是个文盲,但几乎每天都有人将各种书籍读给他听。替他读书的人按所读页数得到报酬。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听读以后便能记住,并经常以渊博的知识同一些有学问的人讨论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问题。他供养了100多位画家,其中主要是印度教徒。宫中每月开绘画展览三四次,他对每一幅画都要加以评论并分别赏赐。
阿克巴还供养了许多音乐家,每天轮流听取印度、波斯、中亚、克什米尔等地的音乐。他自己也能作曲,还命令将梵文乐谱译成波斯文,再用波斯文演唱。许多印度教的官吏学习了波斯文,同时许多伊斯兰教官吏也能写出印度文诗歌,这样就促进了波斯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流。
因为善于理财和用人,加上在政治上主张民族、宗教平等,这样就缓和了国内矛盾,使百姓过着较为安定的生活。在军事上,从1560年起,阿克巴用了15年时间统一了北印度;又用了16年时间把版图扩大到遥远的西北地方;最后,又用3年的时间,平定了南方的几个王国,从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莫卧儿王朝。
1605年10月,阿克巴去世,由杰汉基、沙杰罕和奥兰则布等人相继为王,这时仍然是莫卧儿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奥兰则布去世后,子孙们争夺王位,经常发生内战。这种混乱局面给入侵者带来可乘之机。1764年英国人闯了进来,征服了印度,成为印度半岛的统治者。从此,莫卧儿王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戚继光抗倭
1561年5月初的一天傍晚,天色非常阴沉。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的台州府城内,死一样的寂静。街面上家家店门紧闭,整个城市被大难即将临头的气氛笼罩着。
突然,传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大批倭寇已经到达城外二里的花街了!”这是几个刚从花街逃回来的挑夫说的。顿时,城内百姓慌作一团,纷纷准备逃难。
中国百姓为什么这么害怕倭寇?倭寇是些什么人呢?
倭寇就是从日本来的海盗。他们常常在每年东南风起的四五月间,顺风驾驶船只来到中国沿海进行抢掠。倭寇与一般海盗不同,他们是日本西南部一些封建诸侯和大寺院主武装组织起来的。当时日本南北分裂,在内战中失败的那些溃兵败将,还有一些无业浪人和商人,就是这支武装盗寇的主要骨干。他们的抢劫活动,早在14世纪的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就开始了。当时中国百姓把这种海盗叫作“倭寇”。
到了明朝中叶,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达到了高潮。倭寇窜到哪里,哪里就被洗劫一空;临走时还放火烧屋,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老百姓是多么盼望有朝一日能消灭这些倭寇啊!
当时镇守在浙江宁波、绍兴、台州一带的将军名叫戚继光,得到倭寇又来侵扰台州府的消息,立即作了严密的部署,亲自率领主力军直趋台州。
大队兵马抵达城下,已是10日的中午了。官兵们来不及吃饭,就在战鼓声中向花街进击。接近花街的时候,与敌人遇个正着。倭寇惯于使用重箭、长枪,以“一字阵”迎战;戚军前锋就用火器迎头痛击。敌寇吃了亏,又分左右两队围攻戚军。这时戚军突然旗鼓一变,主力、伏兵一齐杀出,并以严密而又灵活的队形分段围歼敌人。战士们猛冲猛打,倭寇溃不成军,大败而逃。戚军紧追不放,一口气杀死敌人300多个,生擒倭寇头目两人,其余倭寇全部淹死江中,戚军缴获长枪、弓矢等战利品600多件,救出被掳男女5000多人。
当戚继光高奏凯歌归来的时候,炊事兵们还在烧饭。原来,花街之捷只花了一顿饭工夫。特大喜讯传遍了附近的海湾山角,台州府城内百姓人心大快。
倭寇虽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还没有全部就歼。14日,另一支2000多人的倭寇又一次侵犯台州府城。这时,台州守军只有1500人。于是,戚继光厚犒部下,激励士气,并对他们申明号令。他说:“以往作战是以多胜少,这次作战却要以寡敌众。因此,我要求你们做到三件事:一不要争割敌人首级,二不要贪恋敌人辎重,三不要轻易杀害胁从。如果能打败敌人,缴获的一切战利品全部赏赐大家;如果敌人还没有打败,却争着去夺财物的,一律处死!”
“我们是杀贼保民的赤子,不灭倭寇就不来见戚大人!”士兵们摩拳擦掌,人人齐心,纷纷表示要与敌人决一死战。
城东北的倭寇听到戚继光赶到,不敢交锋,偷偷从小路向仙居、处州方面逃去。戚继光急速率兵从近道抄到上峰岭设下埋伏。他命令士兵们每人手执松枝一束,隐蔽住自己身体。
18日,倭寇果然过来了。戚军远远看去,只见戈矛闪闪,长蛇似的队伍迤逦前进,中间穿插着被掳百姓,队伍长达数里。倭寇了望岭头,只见满山苍松,不见有什么动静,便大胆向前进发。
隐蔽着的戚军等到贼兵过去一半,突然发出号炮。士兵听到号炮声起,顿时丢下松枝,居高临下,发起英勇冲击。顷刻之间,火枪声和喊杀声震撼山谷。倭寇惊恐万状,前后不接,仓猝应战。
紧接着,戚继光又把军队列成前后左右都能迅速应接的“鸳鸯阵”,指挥士兵冲锋拼杀。顿时敌人阵势大乱,纷纷四散逃窜,死伤无数。
戚继光见敌军溃散,便将事先预备好的白旗插在山下,叫部下高声喊道:“胁从者投奔旗下,可以免死!”随着这阵高喊声,有数百个敌人投奔到白旗下,慌慌张张地丢下武器,求饶活命。那些顽抗到底的倭寇,有的被追至山谷间坠落坑堑而死,有的逃进白水洋朱家院,结果被火烧死。戚继光得胜后回到台州府城,百姓出城20余里迎接,热情慰劳。
从此,戚继光率领的这支队伍军威大振,倭寇吓得把戚继光称为“戚老虎”,而百姓却亲切地称他们为“戚家军”。
戚继光率领的军队为什么能英勇无比、百战百胜呢?原来,戚继光出身在山东沿海,自幼痛恨倭寇横行。他在16岁时就立下了保卫海防的志向,曾经慷慨赋诗道:“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17岁那年,他承袭父职,当上了守卫登州的指挥官。这位年轻的将领,在戍守海防的数年之间,充分表现出他的胆识、武艺和才能。
1555年,戚继光被调到浙江当参将(镇守边区的统兵官),主持沿海防御倭寇。他在沿海挑选了一批极端痛恨倭寇的农民、矿工,组成一支4000多人的新军,并且创造性地用上面提到的“鸳鸯阵”来训练新军。这种阵法以12人为一个作战单位,打仗时变化迅速,调动灵活,非常适应江南的地形特点。倭寇遇上戚继光的新军及其摆出的“鸳鸯阵”,总是有来无回。
此后,戚继光在援助福建、广东等地的抗倭斗争中,也连获大胜。1565年,中国东南沿海基本上不再有倭寇侵犯,商民出海做生意的日益增多,从而使沿海的商业得到发展。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十六世纪后期,李朝统治下的朝鲜,党派很多,内讧激烈,国力衰弱。与此同时,日本却结束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完成国家统一,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是一个尚武的国家,武家政治和武士道精神支配着好战的封建主阶级。刚刚在内战中取得胜利的丰臣秀吉,迎合封建主掠夺和扩张的欲望,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海峡对岸的中国。
1592年4月,丰臣秀吉派遣17万陆军、3万海军大举入侵朝鲜,侵略军从釜山登陆,兵分两路,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目标直指朝鲜首都汉城。由于朝鲜政治腐败,国防松懈,日军得以长驱直入,致使汉城、开城、平壤连连失守,朝鲜国王相继逃往平壤和义州。两个月后,朝鲜半壁河山全被日寇占领。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晋州一地就杀死6万多朝鲜军民。
正当日军在朝鲜半岛横行之时,朝鲜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创造了第一流的“龟船”,在海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什么叫“龟船”?它是人们对朝鲜人很早发明的一种战船的通俗称呼。因为这种船身上覆盖着一个外壳,形状有些像龟背,所以有人就叫它做“龟船”。到16世纪下半期,这种战船经过朝鲜爱国名将李舜臣的改进,具有很大的攻击力量。
李舜臣生于1545年,他原是朝鲜一个小县城里的狱吏,后来升为水师将领。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造船家。李舜臣监造的“龟船”,长10余丈,宽1丈多,甲板之上有厚木制成的顶盖,并且裹上铁板,可以掩护船上水军避免敌人火器投射。顶盖上和甲板旁,装着许多尖锐的大钉和铁钩,敌人很难攀登上船。船头上安装着一个龙头,龙头上穿有两个炮眼;头尾都装有金属尖杆,必要时可以用来冲击敌船。船身前后左右有74个枪眼,射手可以伏在内部施放火器。船舱两侧装有十对船桨,全部划动,急驰如飞;加上船身很大,可以装载很多淡水和粮食,能在水面上作较长时间的战斗。
日本海军从未见到过这种船。远远望见时还不知是什么东西。李舜臣利用“龟船”的优势指挥战士英勇地冲向日军。
这次战斗,日船被击沉和烧毁40余艘,士兵伤亡不计其数。残余士兵攀上了一座荒岛,躲在草丛里,总算侥幸逃了命。朝鲜水师,仅有一名负伤。战斗结束,李舜臣把缴获的许多武器用来武装士兵,又将缴获的300多石粮食和许多被服分发给士兵。
在这以后,李舜臣的水师又打了好几次胜仗,击沉了几十艘日船。这时,中国明朝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派来了援军,与朝鲜军队并肩作战,并且很快收复了平壤、汉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朝鲜北部。丰臣秀吉被迫同朝鲜进行停战谈判。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陷害李舜臣的阴谋开始了。日本侵略军头目丰臣秀吉,派遣了一个间谍分子潜入朝鲜政府内部,散布谣言说,李舜臣和日本人有勾结,私自放走了被俘的日本高级将领。当时朝鲜内部派系斗争激烈,一些嫉妒和仇恨李舜臣的奸臣听到这个谣言,纷纷向国王告发。昏庸的国王不分青红皂白,立即以所谓“欺瞒国王、放走敌将”的罪名,逮捕了李舜臣,并把他投进监狱。
李舜臣的受诬去职,为日本侵略者拔除了一根眼中钉。1597年2月,丰臣秀吉借口和谈破裂,再次派遣14万大军侵犯朝鲜。当时的形势对朝鲜极为不利:陆军在四年和谈期间丝毫没有加强;新任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昏庸无能之徒。结果,在很短时间内,朝鲜陆军被击败,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大片国土又被日军占爱国名将李舜臣领。
在这国破家亡的严重关头,朝鲜举国上下都希望李舜臣能出来领导抗日。许多爱国将士联名上书,要求恢复李将军原职。朝鲜政府在全国舆论压力下,只得重新任命李舜臣为水师将领。
李舜臣复职以后,留给他指挥的只是残存的12只龟船和100多名士兵。李舜臣重新整顿水师,团结坚持抗日的将士,开除和惩罚那些胆小怕死的军官,吸收忠勇的农民加入水师,并且动员大批人力物力,加紧制造龟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支强大的水师队伍又成长起来了。
与此同时,中国明朝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再一次派来了大批援军。由陈、邓子龙率领的中国水师,奉命与李舜臣将军会合。朝、中水师联合作战,屡败日本侵略军。
1597年冬,朝、中联军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决战。先是朝鲜陆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向日本的三个大据点进攻,很快形成了紧密的包围圈。日本陆军向海军求援。李舜臣得到消息后,立即将朝鲜和中国的水师布置在日本海军必定要经过的露梁海面上。
这天夜里,500多艘日本兵船驶抵露梁海面。李舜臣一声令下,朝、中水师立即发起进攻,几十条龟船猛烈轰击,并用尖杆撞破敌船。海面上烈火冲天,如同白昼。有许多战士还勇敢地跳上敌船,杀得敌人横尸满舱。
日本海军损失了40多艘战船,准备逃跑,朝、中水师紧追不放。李舜臣亲自率领10几艘龟船,命令桨手全力划动船桨,准备超过敌船,截住敌人退路。敌人见难以逃脱,便集中火力向李舜臣的指挥船射击。
在密集的炮火中,李舜臣镇定地指挥作战。忽然,他发现中国水师将领邓子龙的指挥船被敌人围困,就立即驶船去解围。不幸途中左胸中弹,鲜血直往外涌。将士们见他身受重伤,赶紧围了上来。
“将军,怎么啦?快到后舱去!”两个士兵抢上前去,用手扶住将军。
“战斗正紧,不要管我,也不要声张,免得影响士气。你们要继续奋战!”说罢,他把军旗交给一个部下,嘱他代施号令,然后安详地合上眼睛,永远离开了人世。
在这次战斗中,70多岁的中国水师将领邓子龙也英勇牺牲。
“誓向敌人讨还血债!”朝、中将士个个义愤填膺,振臂高呼着。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二天中午,朝、中水师共击沉、击毁敌船450余艘,歼灭日军15000人。剩下的日军残兵败将,迫于朝、中联军的强大攻势,也不得不逃离朝鲜。持续6年之久的卫国战争,终于胜利结束了。
这场战争是在1592年开始的,这一年朝鲜和中国的传统历法是壬辰年,所以朝鲜历史上把这保卫祖国的两次战争通称为壬辰卫国战争。“壬辰卫国战争”粉碎了日本的狂妄侵略计划,中朝人民用鲜血谱写了伟大的友谊。
捷克“掷出窗外事件”
公元962年,德意志的国王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那时帝国的势力如日东升,其疆域包括了德意志、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一系列领土。时光斗转星移,到了13世纪末,帝国的势力已日薄西山。国内诸侯混战,整个帝国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皇帝成了一个被架空了权力的傀儡,早已失掉了控制整个帝国的权力。
大权的日益衰落早已引起了皇帝的恐慌,他想拚命抓住皇权不放,就好像溺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皇帝要权力,诸侯当然也要权力,重重矛盾相互摩擦,终于撞出了火花。
“摩擦生火”的外力是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德意志帝国在公元1526年吞并了捷克。当时的大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奥地利成为诸侯中最有势力的国中国。奥地利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捷克并入德意志的版图,实际上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受德意志皇帝之封为捷克国王。捷克在归入哈布斯堡家族领地之时,奥地利皇帝曾有过承诺:不论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个成员作国王,都必须承认并遵守捷克王国的法律,保留原有的议会、宗教以及政治上的自主权等等。然而,自从斐迪南,这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一上台,一切都变了,他根本不承认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有过的承诺,完全把捷克当作奥地利的附庸国。什么捷克的法律,什么自己的议会,什么自主权通通被取消了,从城市到乡村凡是能插手的地方,他都派了自己的官员。捷克人彻底沦为奴隶。捷克人的心中蕴蓄着怒火。这时另一件事的发生,对于捷克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自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新教”风行。但是那些反对新教的顽固分子,挖空心思反对新教。一大批臭味相投的保守贵族们组织了所谓的“耶稣会”,用以维护旧的宗教秩序,妄想同新教抗衡,阻止新教的传播。那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斐迪南,就是一个狂热的耶稣会分子。他丧心病狂地反对新教,一上台便借用手中的权力残酷迫害捷克新教徒。这一切对于久已心怀怨愤的捷克人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1618年的一天,愤怒的捷克人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反抗行动。
那一天是5月23日,一群武装群众和新教徒手拿铁棒长矛冲进了王宫,国王吓得仓惶逃窜,愤怒的群众在搜寻中逮住了两个斐迪南国王最忠实的走狗马蒂尼茨和斯拉瓦塔。两条平日耀武扬威的走狗,已没有了昔时作威作福的神气,只有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分了。看见两条走狗的“熊”样,人们更加愤恨,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把他们扔到窗外去!”“对,扔出去摔死他!”立时有无数愤怒的声音在响应。在一阵怒吼声中,马蒂尼茨和斯拉瓦塔被人们按照捷克人的方式,从20多米高的窗台狠狠摔了下去。这两个人活该命大,竟没有摔死,只是昏晕了而已。“掷出窗外事件”使得欧洲统治者们大为震惊。斐迪南决定说服哈布斯堡家族发动一场战争。一举扫平捷克,让捷克人老老实实地听从自己的摆布。怒火尚未平息的捷克人更加愤恨,他们纷纷组织起来,武装自己。
这些捷克人组成了自己的临时政府,选出了30名保护人(其中大部分是新教贵族)领导起义。群众占领了政府各部门,废除了一切法规,取消了一切赋税,把耶稣教会分子,打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掉了。
起义军开始时所向披靡,杀进了奥地利境内,直逼维也纳。奥地利的新教徒们也一向不满皇帝的一些政策,借此机会纷纷响应。此时奥地利的老皇帝已经死掉了,正巧是捷克人眼里的那个“混蛋”皇帝斐迪南接任皇位。听到捷克义军已兵临维也纳城下,斐迪南派出他的一个亲信作为全权代表去同起义军领袖谈判,其实这只是他玩的缓兵之计,暗地里他早派人去西班牙国王那搬讨救兵了。这时的起义军如果能一鼓作气攻进王宫,胜利唾手可得。然而起义军的领导权全部掌握在捷克贵族手里,这些贵族们在紧要关头又暴露出自私狭隘动摇不定的弱点来。一方面他们要迫使国王让步,从中得到实惠,一方面又害怕如果起义真的胜利了,群众的声势大起来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这些新教贵族们一再主张谈判。斐迪南的奸计就这样得逞了。
一天深夜,当起义军的战士正在沉睡的时候,西班牙军队从背后偷袭了,斐迪南的军队也从正面发动了进攻,起义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一退再退,退回到了捷克。那些捷克的贫苦百姓们斗志不减,表示只要有一息尚存,决不屈服强权。可恨那些领导者们开始动摇、叛逃,严重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1620年11月初,两军在捷克首府布拉格附近决战,由于叛逃者出卖了起义军,加上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战士纷纷倒在了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捷克成了布斯堡奥地利的一个省,捷克人民陷入奥地利的残酷统治之下。
欧洲“30年战争”
捷克起义被镇压以后,奥地利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他开始以帝国的真正皇帝凌驾于所有诸侯之上。皇帝不仅占有捷克,而且和西班牙保持联盟,把势力伸向德意志西部和北部。西班牙则想统治荷兰。这样一来,就使得德意志的许多新教诸侯国大为恐慌,赶紧联合起来。英、法、荷等国看到这种情况也纷纷插手行动。于是,以德意志新教各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他们得到荷兰、英国和俄国的支持;而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他们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战争从1618年捷克起义算起,先后有丹麦干涉、瑞典入侵、法国参加,一直打到1648年,足足有30年的时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30年战争”。
捷克“掷出窗外事件”发生不久,斐迪南派一位特使来到德国。当时的德国诸侯分为两派,一派以新教同盟的选侯腓特烈为首,另一派以信奉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两派之间早已是水火不容。
斐迪南的特使请求巴伐利亚公爵出兵捷克。公爵当即让手下梯里率领25000人马向捷克进发。捷克的新教徒们得到消息,连忙向德国的另一派首领腓特烈求救。腓特烈亲自率领人马支援。两军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遭遇,发生了激战。结果,腓特烈指挥不利而战败,他本人逃往荷兰。捷克成为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捷克人民被迫改奉天主教,甚至以德语为国语。
逃亡在外的腓特烈并不甘心,经过深思熟虑,他从荷兰来到英国。作为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腓特烈知道英王不会坐视不管。在白金汉宫华丽的殿堂内,腓特烈把荷兰国王同意帮助的亲笔书信交给詹姆士一世。对德国早就不满的英王当即答应,一定支持腓特烈。
1625年,英国和荷兰经过商讨,决定不亲自出面而怂恿丹麦出兵。丹麦国王克利斯汀四世也想乘机扩张领地,于是率军入侵德国。可是面对丹麦人的攻势,梯里的阻击一次次失误。此时已登上德皇宝座的斐迪南为此寝食不安。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就是他任捷克国王时结识的华伦斯坦。
华伦斯坦是捷克的贵族,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在军事上很有才能。华伦斯坦遵照斐迪南的指示,率领自己的三万人马和梯里合兵一处。战局发生了逆转,丹麦人兵败如山,一直被追到日德兰半岛。丹麦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敢对德国说半个不字。
对丹麦作战的胜利,使德国在欧洲政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而华伦斯坦也因此而声名大振。斐迪南本想重赏华伦斯坦,可是遭到一些嫉妒华伦斯坦的大臣反对。耳软心活的斐迪南解除了华伦斯坦的官职,解散了华伦斯坦本人招募的军队。
新教同盟之一的瑞典此时已经强大起来了,而瑞典国王早就垂涎德国富饶的土地。华伦斯坦的解职,使他感到机会来了。
1630年,瑞典出兵攻打德国。短短的时间内,德国北部和南部的重镇相继失守。德皇斐迪南只好让华伦斯坦重新领军。华伦斯坦不计前嫌,领军投入战斗。七万多德军在萨克森的吕岑,与瑞典人展开了厮杀。战斗十分激烈,瑞典人越战越勇,仓促募集的德军有些力不从心。站在制高点上的华伦斯坦,看见战局不利,为了保存实力,命令部队撤退。为了防止敌人追击,他让所有的弓箭手和枪手留在队伍的后面。瑞典国王见德军撤退,亲自领军追赶,结果被德军枪手的乱枪射死。
吕岑战役的结果是:瑞典失去了国王,但取得了胜利;华伦斯坦虽然失利,却保存了实力。为了德国长远的利益和稳定的发展,华伦斯坦建议斐迪南同瑞典讲和。这种想法引起斐迪南的不满,他再次解除华伦斯坦的职务。华伦斯坦愤然而归,在回捷克的路上突然死去。
华伦斯坦的死,使瑞典人麻痹大意。士兵们整天喝酒、赌博,军容大乱。当斐迪南领着西班牙人杀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无法抵御。德国在西班牙的帮助下,又一次打败了新教同盟国。这次战争的结束并没有给德国带来欢欣,大量的伤兵和逃难的百姓,使得德国的土地大片地荒芜。
年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对丹麦、瑞典的相继失败感到愤怒。他觉得,为了新教同盟的利益,必须给哈布斯堡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于是在法国首相黎世留的斡旋下,英国、荷兰、威尼斯、瑞典等纷纷支持法国。法国终于跳了出来,成为战争的主角。1635年,法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西班牙国王下令全力打击法国人。起初,法国军队显得经验不足,被年年征战的西班牙军打得节节败退。西班牙和德国的默契配合,让法王路易十三伤透了脑筋。英国、荷兰等国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有兵器的支援兵器,甚至为了提高法军的作战能力,还派出一批批教官参与训练指导。各国的帮助,给了法国军队极大的信心,1643年,法军调集优势兵力参加了洛可瓦会战。经过一番血战,法军获胜,从此转变了战局。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得知战况,知道大势已去,命令西班牙退出这场战争。失去了西班牙的支持,斐迪南只好求和。
1648年8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瑞典及新教诸侯签订《奥斯纳布吕克和约》。9月17日,德国被迫与法国签订《明斯特和约》。10月29日,参战各方签署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结束30年战争。这场战争,给控制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使得它在欧洲恢复天主教统治和建立大一统帝国的计划成为泡影。
克里斯蒂娜呼吁和平
17世纪初期,瑞典是欧洲的一个强国。当时的欧洲正在进行“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把很多国家都卷了进去,其中也包括瑞典。
在瑞典的一次会议上,国王吉斯塔夫·阿道弗斯抱着自己仅有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公主,正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瑞典才击败过俄国斯,并占领了波兰,现在就看我们如何去打眼前的这场战争了。但不管怎么样,老规矩不能变。”瑞典的老规矩就是只能在邻国的土地上打仗,而不能在本土上兴兵作战。
克里斯蒂娜好奇地听着父亲的话。她只觉得父亲特别威武,并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做个像父亲这样的人。
1630年7月,阿道弗斯率领13000名将士,从德意志东北部的奥德河口登陆。他的军队在德意志的领土上屡战屡胜。然而,国王却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亡。
12月8日,噩耗传到瑞典首都,玛里亚王后和克里斯蒂娜公主都为之痛哭。但人死不能复生,众大臣把克里斯蒂娜扶上了国王的宝座。由于克里斯蒂娜的年龄太小,还不能掌管国家事务,一批老臣便主动出来辅佐朝政,代行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斯蒂娜渐渐长大成人。她学会了不少国家的语言。但当皇宫里的大臣们向她灌输国教路德教教义时,却遭到了她的拒绝。1644年12月8日,18岁的克里斯蒂娜正式亲政。在她的脑海里,始终浮现着父亲的身影,她明白是那场可恶的战争把父亲送上了黄泉之路,所以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终止持续多年的战争。大臣们和克里斯蒂娜的想法根本不一样,他们只想进行新的战争,以巩固瑞典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于是君臣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帕汀王极力主张打仗,他把自己的儿子查理·奥古斯塔都送到了战场上。查理凭着他的勇猛在战争中所向披靡,而被瑞典人誉为民族英雄。
一天,查理又载誉归来,可克里斯蒂娜却对他态度冷淡。她在接见查理时说:“虽然你为瑞典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可战争的耗费太大了。”旁边的一位老臣插话说:“不大,不大!照这样打下去,我们瑞典的国旗将要飘扬在欧洲的每个角落。到那时,瑞典人就和现在大不一样了,成为人上人了。”
“人上人?”克里斯蒂娜冷笑了一声,她的脑海中闪现出父亲满脸血污的样子。为了战争多少家庭变得支离破粹,克里斯蒂娜再也不愿看见这样了。
面对好战的声浪,女王异常冷静,她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驳斥了主战者的狂言,宣布了自己的决断:“你们为了战争,谁想过百姓的生活?固然那些战利品、军功章是光彩夺目的,可是这要用多大代价?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不过是用死亡、毁灭、家破人亡来铸造的。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战争将要离我们而去,我要让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和平多么伟大!”
克里斯蒂娜立刻签署了议和公文,委派各大臣分头前往欧洲各国,呼吁终止战争。经过克里斯蒂娜几年中的尽心尽力,国际和谈会议终于签订了和约,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作为战胜国的瑞典获得了德意志北部的西波美拉尼亚、吕根岛、维斯马城、不来梅等大片土地以及一批相当可观的赔款。此外,和约还承认瑞典国王有干预德意志重大事务的权利。在克里斯蒂娜的治理下,瑞典这一时期国泰民安,连那些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对克里斯蒂娜的管理竖起了大拇指。瑞典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强国。
克里斯蒂娜在历史上是个奇女子,她一辈子没有婚嫁,在管理国家的前提下,她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读书和收集美术作品。她还对野生动物有浓厚的兴趣,在宫中养了许多动物。克里斯蒂娜如此关心文化事业,而受到瑞典人的普遍赞扬。在她的热心支持下,瑞典第一张报纸和第一所学校先后问世。
克里斯蒂娜在同文化艺术界的交往中,逐渐对天主教义和天主教徒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兴趣。她开始向往罗马天主教廷,同时对王位越来越讨厌,她在1651年向国会表明了退位的意向,遭到拒绝。1654年,克里斯蒂娜再次提出,国会只好批准女王退位,其堂弟查理十世即位。
1655年12月,克里斯蒂娜在教皇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到教皇国。1689年,克里斯蒂娜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