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时至今日,企业集团已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之中,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采取市场经济取向国家的重要企业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规划,并指出:“坚持‘抓大放小’。要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的可以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要发挥这些企业在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
一、企业集团及其基本特征
企业集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它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契约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的主要特征有:
1.企业集团是多法人组成的经济组织。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组合而成的、各集团成员仍保持各自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因此,企业集团既不是行政性公司,也不是经济管理机构,其整体在法律上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只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利益共同体。因此,企业集团与托拉斯及独立大公司有根本的不同:企业集团是多法人组织,而后者则大多表现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
2.企业集团拥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层次性,其内部成员根据控股、参股的程度及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一般可分为核心企业、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和松散层企业等不同层次。其中,核心企业在集团中处于支配地位,它一般对紧密层企业有控股关系,对半紧密层企业有参股关系,对松散层企业有契约式的协作关系。
3.企业集团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一般来自不同的部门,涉及不同的领域,功能比较齐全,因而能够把市场调查与预测、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仓储运输、进出口、信息收集与交流等多方面的业务,全面地协调起来。同时,还能够通过组建财务公司等形式进行集团内部融资,从而使得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专业化协作、规模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经济效益。
4.企业集团的经营具有多角化。由于企业集团的成员为数众多,因而尽管实行专业化经营的原则,但作为整体仍在经营中体现了多角化特点。多角化经营能够避免单一行业领域中可能面临的巨大经营风险,且能获得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因而成为各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经营策略。
二、发展企业集团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一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产权为主要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强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主要作用。我国的企业集团自诞生之日起,尽管存在着诸如行政化倾向等方面的问题,但仍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展企业集团来增强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大力发展企业集团,具有重要的意义,最为重要的是:
1.发展企业集团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同国际同类行业相比,我国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没有达到适度规模,从而大大提高了平均成本,降低了竞争力。通过发展企业集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经济,促进我国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
2.发展企业集团有利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使得我国企业在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一方面有大量的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进口大量的产品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竞争,有必要通过发展企业集团的形式来促进资产存量的合理流动,提高有效供给和竞争力。
3.发展企业集团有利于技术和工艺创新,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21 世纪的竞争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形成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一般说来,尽管中小企业也能够从事个别的创新活动,但大型、特大型的公司或企业集团必然因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而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企业集团的雄厚实力和优势,集中力量从事新产品、新工业的创新,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发展企业集团有利于利用各地区的优势。企业集团的成员大多分布在不同地区,而不同地区往往在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和市场潜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发展企业集团就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相对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提高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雄伟战略,出台了一系列较过去沿海城市更为优惠的政策。对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来说,通过企业集团的形式充分利用西部的丰富资源和优惠政策,是可行的选择和巨大的机遇。
三、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集团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联合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我国企业集团的历史相对较短,因而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我国企业集团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基本特点,分析其潜存问题,以推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并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一)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过程
我国企业集团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致可将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工业生产联合公司。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工业生产联合化主要是从组织企业性公司开始的。1978 年,北京、上海、天津和辽宁等省市首先试点,通过采取专业对口、归口领导的方式,把区属街属企业收归省市统一领导,从而组建了一批专业公司和总厂。1979 年以后,这一工作在全国多数省市展开,组建了一批公司、总厂和联合组织。但是,由于当时的整个经济体制仍处于计划经济之下,按照部门和地区进行的条块管理方式并没有改变,使得这些工业生产联合体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行政”联合,根本算不上是经济联合体。因此,它们还称不上是企业集团。
2.企业横向经济联合。
在上述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80 年提出了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发挥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方针,一些地区开始在企业间、地区间、城乡间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1980年7 月1 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充分肯定了发展经济联合的重要意义。《规定》强调指出:组织联合,一定要从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自愿原则,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组织;组织联合,不受行业、地区和所有制、隶属关系的限制;组织联合,要平等互利,兼顾各方的经济利益;组织联合,允许多种多样,不要硬套某种模式。1986 年,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企业的联合协作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条件,各部委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大大促进了各种经济联合体的蓬勃发展。
3.企业集团的产生。
企业横向经济联合的蓬勃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了经济联合是加速发展、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认识到这种松散的联合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如难以实现统一管理,难以实现总体发展战略等。1987 年12 月,国家体改委和原国家经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对企业集团的含义,组建企业集团的原则、条件、审批程序,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条件等重要方面做了原则性规定。此后,企业集团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并于1988 年掀起了组建企业集团的高潮。
4.企业集团的初步完善。
1988 年掀起的企业集团组建高潮,在推动企业集团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不良现象。为了正确引导与促进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国务院于1991 年决定选择100 家左右的企业集团进行试点,以便取得经验并予以推广。此后,企业集团逐步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1994 年,我国颁布了《公司法》,这标志着集团的发展被纳入法治的轨道。当然,真正使我国的企业集团走向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余年的规范和发展,我国企业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现象仍较严重,在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存在不少“拉郎配”的现象。就企业集团本身而言,主要问题有:
1.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集团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难免带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印痕。结构不合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行为不规范。应该承认,我们虽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市场体系的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特权等非经济因素还经常侵蚀市场行为,企业集团一方面表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凭借行政力量参与市场竞争的渴望。因此,企业集团在运营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或不规范的行为特征。
3.战略方向不明确。不少企业集团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缺乏明确的、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和战略方向。企业集团内部各自为政,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为了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大力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完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应从外部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自身也应加以改善和调整,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并尊重经济规律,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企业跨国经营
一、企业跨国经营概述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企业跨国经营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随着二战以后经济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采取外向型经济所获得的巨大成就,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合理利用世界资源,已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
实践表明,一国要想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资源,分享国际经济发展的利益,就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应当看到,贸易出口和吸引外资只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低级形式;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企业的跨国经营,才能更积极、更主动地分享到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利益,从而促进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谓跨国经营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配置资源、寻找赢利机会。其典型形态是当今世界经济中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所谓“跨国公司”(Trans nati on-al Cor porati on),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的企业经营体系。跨国公司一般由母公司和分布在各国的一定数量的子公司组成。投资的来源国一般称为跨国公司的母国,子公司所在国则称为东道国。母公司是在本国登记的法人团体,子公司则是在东道国依照该国法律和政策登记的法人团体。一般来说,子公司由母公司控股,接受母公司领导并服从母公司的全球战略。
(二)企业跨国经营的新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知识经济的来临,进入21 世纪后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企业的跨国经营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1.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跨国经营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因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把握这种变化的主要方向,才能更好地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由化浪潮。
近年来,世界贸易、投资、技术和金融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进程明显加快。贸易自由化风起云涌于战后,伴随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的发展而发展,并于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达到新的高峰:工业化国家工业产品平均关税被削减到低于4%的水平。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国外直接投资政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于1973 年瓦解后,全球范围放松金融管制的速度持续增加,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个规模空前的、真正的一体化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尽管人们对自由化浪潮的利弊莫衷一是,但它必将是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力争尽快地加入 WTO,也显示了我国政府迎接这一潮流的勇气和决心。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企业,这一浪潮所引起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预见,今后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的机遇,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将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技术创新。
20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引起生产、经营、消费、生活等的巨大变化。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指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科学是发动机的燃料。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将在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对人类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跨国经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市场机会,也为它们实施全球化的经营管理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使一个前景广阔、容量巨大的信息产业市场为跨国经营企业敞开了大门,为跨国经营企业在这一领域创造了无限商机。例如,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跨国经营企业得以低成本地广泛加工和交换更多的信息,使跨国经营企业可以对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生产与服务网络加强日常的管理。与此同时,运输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商品和人员的流动。
总之,技术进步将对21 世纪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3)生产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不仅贸易、投资的国际化日益加剧,生产经营的国际化亦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国际化生产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共有4 万家跨国公司,27 万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不包括非股权联系的分支机构)。随着21 世纪的到来,国际化生产有不断扩大之势。这既是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体现,又使跨国公司的竞争真正演变为全球化的竞争。
因此,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抓住经营环境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否则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跨国经营企业应在一体化战略框架下,将国外分支机构转变为利用全球资源为全球市场生产产品与服务的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以获得一体化生产的好处与内在的竞争优势。
2.企业跨国经营的新趋势。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为广泛的市场机会。与此同时,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又必然使跨国经营企业的国际投资及经营管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1)知识型投资日益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跨国经营企业的国际投资将逐渐改变传统的以寻求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为导向的初级形式和以寻求资本密集、规模扩张为导向的中级形式,而代之以寻求知识创新为导向的高级形式,即知识型投资将成为未来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主导。
具体来说:第一,在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跨国经营企业进行投资的热点;第二,在地域分布上,跨国经营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提供优秀人才和具备知识创新潜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例如美国的硅谷日益成为精英荟萃之地和高新技术产业跨国经营企业的投资热土;第三,在投资过程中,逐渐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并重视风险资本的重要作用;第四,研究与开发投资在跨国经营企业的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第五,跨国经营企业日益重视在企业体系内全球范围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并逐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
(2)跨国战略联盟与跨国购并的趋势。
跨国经营企业缔结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国际竞争形式,它改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这种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跨国经营企业出于对整个世界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采取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的经营方式。其动因可归结为:第一,双方技术与经营优势互补;第二,通过计算机预定联网体系,达到进入市场的目的;第三,有利于获得增值的资源。
跨国购并是不同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合作的更高级形式。通过购并实现强强联合,成为跨国经营企业之间进行购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跨地区、跨国界的大规模购并将成为21 世纪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跨国经营企业的“企业再造”。
为适应21 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新特点,跨国经营企业不仅重视外部的协作竞争,还注重企业的内部改革,即企业再造。跨国经营企业进行企业再造的主要内容是:对传统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安排,着眼于从过程的角度来组建职能部门,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其核心是把原来按设计、工艺、供应、生产、统计、财务、销售等职能划分的管理方式,按“以作业流程为中心”的原则对企业进行重新设计,即在同一小组内进行平行作业。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在组织结构上,把原来金字塔式的管理层次改变为扁平式的管理,以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在组织形式上,用工作小组替代原有的职能部门;第三,在管理手段上,强调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
企业再造改变了原来企业内部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的隔阂,围绕市场和客户进行结构调整,使企业组织机构“变扁”、“变瘦”。尽管企业再造在跨国经营企业中起步不久,但这一系统工程适应跨国经营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它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它将成为跨国经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二、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在建国后的30 年里,对西方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基本实行排斥或不欢迎的态度,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企业组织特有的行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不应该发展跨国经营。1979 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对二战后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特别是通过执行开放政策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经营实践,我国的理论界、经济界对企业的跨国经营逐渐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跨国经营是一种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方式,它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只要有条件,任何一个实行开放经济的国家都可以加以利用。1992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也进一步指出,要“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由此,我国的理论界、经济界逐渐达成共识:企业跨国经营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高级化和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
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前奏——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在建国初期至1978 年的近30 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对外经济关系上的指导思想是:在国际贸易方面,互通有无;在国际资金流动方面,既不向外国举债,也排斥外商来华投资;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主要是由我国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援助。这是一种狭义的不计国际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对外经济关系。
这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活动的责任者和组织者均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只是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执行者参与这些活动,本身没有决策权和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企业为主体、以赢利为目的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活动。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后来开展跨国经营打下了初步基础,一方面,这些活动为当时相对封闭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极重要的机会;另一方面,数十万人次的企业人员先后参与实际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为国内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涉外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并在后来的跨国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政府组织的这些对外技术援助活动是国内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前奏。
2.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萌芽——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
到70 年代,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以70 年代石油价格的两次大幅度提升,一些亚非石油输出国获得巨额外汇收入并掀起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高潮为契机,国际劳务承包市场迅速发展。中国经过30 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各部门已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力量。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在50 年代以来的对外援助中积累的经验,使中国具备了发展劳务承包公司的条件。
1979~1982 年,中国先后成立了27 家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公司,在亚、非、拉、美、欧的45 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755 项承包与劳务合同,总金额达12 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成为我国参与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的重要形式。长期实行的以政府援助为主的对外经济合作方式逐渐向以企业化活动为主的对外竞争与合作方式发展。
与政府援助明显不同,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是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的赢利性经济活动,企业已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独立的经济利益。虽然它还不是现代严格意义上的跨国经营,但却表明中国企业已向跨国化经营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一旦企业在国外进行投标承包,而且投入一定量的资产设立长期性的国外生产经营机构,它就实际上转变成了跨国经营企业。
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兴起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此总方针的指导下,1979 年8 月13 日国务院颁发文件,提出了15 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第13 项明确指出:要出国开办企业。这是我国在经过30 年的建设后,第一次把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政府政策正式确立下来,从而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兴起与发展开辟了道路。
1979 年11 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我国对外开放以来的第一家境外合资企业,拉开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序幕。
经过80 年代前半期的稳定成长,80 年代后期开始迅猛发展起来。到1995 年6 月底,我国各类境外企业已达4739 家,中方累计投资
期发展战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跨行业、全方位的跨国经营格局,并且发展势头强劲,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从总体上说,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从政府层次上看,政府部门对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导向,使得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缺乏宏观指导。在行业层次上,由于现有的部门利益矛盾所形成的条块分割,导致了不同部门所属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经贸企业、生产企业、金融企业自搞一套体系,贸易优势、产业优势和金融优势无法形成互补。在企业层次上,由于前两个层次中所存在问题的制约,形成企业在小规模、低水平层次上的海外各自为战,不能形成集团优势。在同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在国际上很难形成强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集团。
具体地讲,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1.对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有足够力度的、科学而合理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国家也尚未建立起能够承担此任的权威性专门机构。在管理方法上以行政措施为主,主要依据1985 年公布的《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型企业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及管理办法》及后来陆续公布的一些补充规定。在对外投资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衔接,从事对外投资的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协调,工、贸、金、技的结合或联合向外发展等方面缺乏有力度的协调和管理机构。海外投资政策法规和鼓励跨国企业集团形成的政策不配套,缺乏针对对外投资的国别政策、外汇管理政策、投资政策、人员及家属派遣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管理薄弱,经济杠杆作用甚微,未形成一套鼓励合理开展海外投资的政策措施。这些宏观管理方面的滞后,不利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2.工贸金脱节,企业之间缺乏协调,难以形成综合优势。由于长期条块分割的原因,造成工业企业和外贸企业的非均衡发展,使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均带有明显的行业色彩。一方面,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拥有长期积累的经济实力、特有的技术优势、充裕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但它们不熟悉国际市场行情和经营方式,缺乏外贸人才和国际营销渠道及经验;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在长期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固定的海外营销渠道和信息传递网络,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但它们普遍缺乏紧密的生产实体,不懂产品的技术和性能,难以承担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迅速推出新产品的使命。二者的各自为战大大削弱了它们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海外银行与企业缺乏配合,金融业未能对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扶持和促进作用。
3.对外投资总规模和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对外投资总投资规模占世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
应以GNP 和顺差额为参照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应是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我国企业的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平均约为75 万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0 万美元和发展中国家的260 万美元。过小的企业规模形不成规模经济优势,增加了经营风险。此外,我国一些境外企业经营不理想,经济效益不好,其原因之一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这其中既有管理体制、利益分配的问题,也存在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完善和解决。
4.海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决策不够慎重。我国在投资地区的选择上,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海外投资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忽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忽视生产性投资;偏重对国内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忽视对国内连锁正向效应强的产业投资。所有这些一方面使投资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导致投资与国内生产企业的分割,致使海外投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在币种的选择上过于单一,美元所占比重过大,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加大了投资的外汇风险。另外,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在同国外富有经验的对手竞争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框框的束缚,跨国经营企业有些仍不免带有浓厚的官商作风。对国际市场上的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缺乏应变能力。项目决策者往往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营销环境、有关法规、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等缺乏充分了解,在没有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就草率确定项目,造成立项不当、仓促上马,使得企业先天不足。
5.缺乏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当代国际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兴办海外企业急需大批高级的金融、财会、科技、营销、管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能熟练地用当地语言处理有关业务和纠纷。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国海外人员的素质从总体上看还不高。缺乏通晓国际惯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经济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影响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取向
针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国际跨国经营的新趋势,在21 世纪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取向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规范管理制度,为企业跨国经营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要成立全国统一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各方面的活动;成立全国性的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建立权威的信息情报中心,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提供服务;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使跨国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避免双重征税的前提下,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用利润再投资,同时要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必要时可采取外交途径,减轻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免除后顾之忧。
第二,扶持和发展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带动一批中小型企业的企业集团。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面对的并非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而是一个已经由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所瓜分后的垄断竞争市场。在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具有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优势的“三位一体”的庞大对手面前,我国现有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将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因此,我国企业今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建立一批以大型企业为发展核心,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的企业集团。这样,可以发挥集团优势,发挥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资金、技术优势,利用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使集团得到分工使用和开发、科研、销售环节的协调配合所产生的结构效益、协同效益和规模效益,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竞争力。
第三,注重企业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注重企业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整体协调配合,是跨国经营这一系统工程的精华所在。跨国经营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经营风险也更大,尤其是我们的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稍有不慎便会遭致损失甚至失败。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之前进行准确的可行性研究,做出科学的规划。只有将跨国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产、供、销各环节,资金、技术、市场、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细致而准确的论证和全面而整体的规划,才能奠定投资与经营的成功基础。
第四,确立科技和信息网络在跨国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注重高科技和信息网络的运用,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如果不能以技术领先和知识创新不断推出适应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并且通过全球化信息网络向外推广,必然会在国际竞争中遭受失败。因此,我国企业在今后的跨国经营中,应确立高科技和信息网络的战术及信息环节上的良性循环,才能使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不再成为首要优势的前提下,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和良好的投资回报。
第五,实施品牌战略。名牌像一面旗帜,在国际市场上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信用和信誉,而且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没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一个企业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打得响的品牌,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为此,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必须实施品牌战略。
第六,实施企业联合经营战略,参与国际战略联盟。国际竞争的发展,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即生产产品的竞争、生产过程的竞争和经济结构的竞争,现在的竞争正处于生产过程竞争向经济结构竞争的转变阶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海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各国企业实施企业联合经营战略、参与国际战略联盟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借鉴国际大跨国经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强企业联合,形成战略联盟,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小结
企业集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它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契约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我国的企业集团自诞生之日起,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党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发展一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产权为主要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主要作用。企业跨国经营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配置资源、寻找赢利机会,其典型形态和主要形式是当今世界经济中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采取外向型经济所获得的巨大成就,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合理利用世界资源,已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
实践表明,我国要想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资源,分享国际经济发展的利益,就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应当看到,贸易出口和吸引外资只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低级形式,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企业的跨国经营,才能更积极、更主动地分享到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利益,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集团?为什么我国要发展企业集团?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