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开始,企业经营管理经历了由传统经营管理到科学经营管理,再到现代经营管理的发展过程。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是使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企业改革的深层次发展,我国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如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迎接新技术革命和21 世纪挑战的严峻现实。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竞争主体??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这无疑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所以,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借鉴国内外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经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趋势,不但是现实的需要,而且对于探索和早日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企业经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的。自从人类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感觉到分工协作的必要时,就开始有了管理。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之前,管理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和军队上,经济领域的管理几乎可有可无,谈不上企业的经营管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劳动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了家庭小生产方式,经济领域的管理才成为一种独立的、经常性的社会实践。随着近代企业的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才应运而生,并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发展。
一、企业经营与管理
最早对企业经营和管理进行概括论述的是法国经济学家法约尔,他将企业经营描述为企业的全部活动,并将其归纳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六种职能活动。显然,管理只是企业全部经营活动中的一项,法约尔又把它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要素或职能。
现在人们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认识则认为,企业经营是以市场为核心,以决策为重点,准确把握各种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以获取最大赢利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企业经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从事生产、交换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从狭义上讲,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从事的与市场或企业外部环境有关的活动。管理就是为了达到经营目标和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各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和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进行具体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我国对企业经营的理解则侧重于狭义上的概念,认为经营解决的是面向市场的问题,管理解决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和工作的组织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又没有真正地被分开对待,而是把二者合称为经营管理,就是常说的企业管理,并通常按管理的业务领域及其所起的作用划分为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大类。
所以,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即企业管理的概念就是:为了达到赢利或提高效率的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西方企业经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经营是在一定的观念和方式下进行的,所以,企业经营的变化、发展,主要就是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从近代企业出现到现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从卖方市场发展到买方市场,使企业经营观念在越来越接近顾客和市场的原则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就是从最早的“生产观念”到后来的“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直到目前的“市场营销观念”和“大市场营销观念”。
经营环境和观念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生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早期单纯的所有者自身经营,发展到股份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
企业经营管理最早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企业经营管理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距今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传统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是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初期阶段,即从工厂制度的出现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结束,共经历了一百多年。这个时期,采用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代替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生产制度,生产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机器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强和改进了分工协作,提出了生产合理化的要求,这些都使得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企业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凭借个人经验来分析、判断,仍沿袭传统的小生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企业没有操作规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人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管理人员也主要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各类人员的培养也是依靠师傅的个人经验,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这一阶段也称为经验管理阶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与哲学家亚当·斯密、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和集数学家、机械学家、经济学家于一身的查尔斯·巴贝奇等人。
亚当·斯密在1776 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提出了劳动分工论和经济人观点,特别论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即分工可提高熟练程度、减少变换工作所造成的时间损失以及有益于工具设备的改进;并提出“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活动所产生的”重要假设,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
欧文提出了重视人的因素的观点,他认为工人是有别于“无生机器”的“有生机器”,要关心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重视发挥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则在广泛的调查与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欧文的管理思想,通过时间研究和成本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的优点;另外,他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分配制度,以此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上是从20 世纪初到40 年代,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劳资矛盾日益加深,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经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如何在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如何解决劳资双方冲突的问题等等,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下,产生了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并出现了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分离,企业管理也就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的法约尔。
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于1911 年发表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第一本系统地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著作,也是有关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最早的专门著述,因而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历史上,泰罗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对企业管理的最大贡献是主张一切管理问题都应当而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解决,实行各方面工作的标准化,使个人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开创了科学管理阶段。
法约尔是与泰罗同时代的人,但其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并由此形成一般管理理论。其代表作是在1926 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原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以及管理活动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法约尔认为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包括6 种职能活动,即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和管理活动,从事不同活动的人员要求具备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管理职能活动中,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 条原则和5 种管理要素。这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最早、最系统的概括,同时也是对管理职能最早、最经典的总结。他指出企业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告诉人们什么是企业经营和管理,各自应该干些什么。至于如何更好地管理,则可通过14 条管理原则和5 种管理要素去实施。
泰罗和法约尔都是科学管理思想的突出代表人物,虽然他们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贡献使得其所在时代成为管理学科的转折点,使管理逐步从经验走向科学,由支离破碎变为系统化。
3.现代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上是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直至今日。
科学管理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主要是管理中的执行问题,对于企业的全面管理和管理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还没有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系统的理论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工业生产迅猛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型工程和复杂产品相继产生,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贸易和资本出现国际化,市场竞争空前剧烈,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等等。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现代化大生产时代,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与之相适应。这就促使企业管理不仅要注意实际管理中的执行问题,而且在管理思想、内容、组织、手段等方面也要综合考虑,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这样,现代管理理论便应运而生。
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形势基本稳定,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对企业管理的研究也日臻深入,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形成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两大管理理论,并分支成不同的管理学派。
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劳动者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行为科学理论包括早期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后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 理论和Y 理论、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威廉·大内的Z 理论等。相关的学派为行为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是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的学科。它实际上是泰罗等人科学管理的继承与发展。管理科学理论包括西蒙等人的决策理论、卡斯特等人的系统管理理论、孔茨等人的管理程序理论、劳伦斯等人的权变理论、戴尔等人的经验管理理论等等。相关的学派有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程序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
三、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
建国以来,虽然只有50 多年的时间,但我国的企业经营观念却经历了从“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从“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迅速变化,只是我国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几年的事情。在经营方式上,也从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国家、集体所有,国家、集体经营的单一方式发展到国家、集体所有,国家经营、股份经营、企业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个人所有,个体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
在管理方面,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要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晚一些,发展历史较短。从产生到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在不同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国家企业管理的经验与理论的影响,大致经历了官僚资本、买办资本、民族资本的企业管理和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管理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企业管理等几个不同性质的历史阶段。
解放前的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有一些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开办的工厂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但这一阶段的企业管理发展历史较短,管理水平也很落后。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解放区建立了一部分公营企业,主要是一些生产军需品和日用必需品的手工业工厂,分布在战争环境的农村,比较分散。因此,这一时期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都是和手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的,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政治服务,服从革命战争的需要。所以,对这些企业的管理,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二是实行供给制;三是采取小生产的管理方式;四是民主化管理。这些特点对我国以后的企业管理有着长期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才真正得以发展。在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企业管理的发展有起有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1949~1952 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变革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运动,以消除小生产习惯势力和旧的生产关系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总体上是比较混乱的,还没有一套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1953~1957 年,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时期企业管理全面引进原苏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普遍实行了计划管理制度、按劳分配制度、经济核算制度、生产技术经济责任制等。这些管理制度和方法,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克服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混乱状态,使我国的企业管理走上了科学的轨道。但由于照搬原苏联的管理模式,也存在着过分强调集中管理,忽视民主管理,单纯用行政办法实行管理等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在1956 年党的“八大”前后,开始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方法。1956 年、1957 年党中央先后决定在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后来又推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制度。
1958年,“大跃进”开始,由于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尊重客观规律,否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不按劳分配,不讲经济实效,结果使得刚刚建立起来的科学管理制度大为削弱,导致企业管理又出现混乱状态,造成经济上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1959 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 年9 月又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系统地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规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政策,使企业管理又重新走上了科学管理的健康发展轨道。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使贯彻执行“工业七十条”后企业管理呈现出的大好形势遭到严重破坏,17 年以来的企业管理经验被全盘否定。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企业管理机构被撤销,管理制度被废除,管理人员被下放,造成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大混乱、大破坏和大倒退。
1976 年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纠正了经济工作中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开始了四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我国企业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企业管理面临许多繁重的任务,但重点是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为此,改革开放20 年来,我国实施了扩权让利(1979~1983 年)、利改税(1983~1987 年)、承包制(1987~1991 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并实施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劳动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条文,逐渐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使我国企业管理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企业管理模式由封闭的生产型管理向着开放的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企业领导体制由党委一元化领导向着既能体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关系,又有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的多种领导制度形式转变;企业组织由单一的直线职能制形态向着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多元化转变;管理重点从着重对物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转变;管理从无序向法制化、规范化转变;管理技术由传统型向科学化、现代化转变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企业也正在实行以“管理科学”为重要特征之一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改革中的重要性也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国外企业管理的最新成果,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新企业管理模式。所以,我国的企业管理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 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和任务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及其演变和划分
经营管理的职能是指经营管理活动的职责和功能,是经营管理主体对经营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它是设计企业管理者职务和设置企业管理机构及其功能的主要依据。
经营的重心在决策,所以,经营的职能主要是决策职能。而在管理上,由于管理的职能是通过具体的管理工作来体现的,根据对企业管理工作基本内容或过程的理论概括,可划分为若干个具体职能。关于管理职能的具体划分,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二重性的学说,企业管理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
欧美管理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提出的观点也互不相同,各有新意。最早提出企业管理职能的法约尔是五职能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美国的戴维斯、布朗等人认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都需要协调,都包含协调色彩,所以,协调不能算做独立的职能。后来,古利克提出了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沟通、控制”的“七职能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1924 年梅奥等人开始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以后,行为科学学派出现。人们在管理中从重视技术因素转向重视人的因素,提出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把人事管理提高到比较重要的位置,从而提出了人事、信息、沟通、激励等职能,把原属于组织职能中的内容划分了出来,加以丰富和发展。
到20 世纪40 年代以后,由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60 年代,决策理论学派的形成,决策问题在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出现了许多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西蒙等人从计划职能中把决策这一环节划分出来,提出了决策职能、创新职能等。同时,由于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吸收了行为科学和控制论等内容,有的学派就将原有的指挥、协调两职能的内容分别纳入组织与控制的职能之内。70 年代以来,近代的管理学家一般把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用人)等职能,其他管理职能都归纳在有关职能之内。
另外,中日管理学者对管理的职能也有自己的认识。
(二)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尽管国内外管理学者对管理职能的划分观点不一,但管理自身的一般过程和基本任务是客观存在的。观点的差异是因为对其所面对的管理过程和基本任务的认识不同。对于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而言,已经从单纯的生产型管理转变到生产经营型管理,根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企业的自身地位、特点,其过程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其基本任务不仅要负责生产,而且还要负责经营;不但要想到企业本身,还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等,所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应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等职能。
1.决策职能。决策是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预测,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和目标,在多种发展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最高领导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正确与否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和最基本的职能。决策是一个动态的完整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坚持正确的决策原则和一套从调查研究、确定目标、拟订可行方案,到方案选优、落实和反馈的科学决策程序。
2.计划职能。计划是决策的展开和具体化,是根据决策目标和方案,科学地制定出长期和短期计划,以及实现计划的措施和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工作和生产要素从时间和空间上做出详细而具体的安排。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和控制的依据和基础,是防止将来不确定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必要手段和方法。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它可以使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既经济、节约,又高效地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因此,计划一定要具有科学性、预见性、统一性、可行性、持续性和灵活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法约尔也指出,管理的第一要素就是计划。所以,如果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职能;而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计划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
3.组织职能。组织包含静态组织和动态组织两个方面。前者是设计和设置与实施计划相适应的企业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配备相应人员;后者则是根据计划和安排,为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协调企业各个环节、减少内耗、提高整体功能而进行的一系列组合与分派工作,也就是为实现计划目标而对企业人、财、物进行的统筹安排。科学的组织能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所以,计划职能为组织职能提出目的和要求,而组织职能则为计划的实现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4.指挥职能。指挥是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既定计划目标的实现,而对企业各级人员及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就像一支乐队必须有一名乐队指挥才能奏出优美和协的曲子一样,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工精细,协作复杂,连续性强,也必须有统一的指挥才能保证其正常进行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指挥职能的运用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指挥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建立起统一的、有权威的、强有力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并注重自身指挥能力和领导艺术的培养,真正担负起指挥的责任,切实发挥指挥职能的重要作用。
5.控制职能。控制是指企业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接受企业内外的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予以消除,并防止再度发生,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的目标相一致;控制的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随机地处理问题。所以,控制职能有利于保证把企业计划的任务和目标转化为现实。控制和计划是不可分割的:计划是控制的前提和依据,控制则是计划实现的保证手段。
6.协调职能。协调是指调节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使之配合得当,保持整体平衡,不发生重复和脱节,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协调包括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外部协调是指企业与市场、政府及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协调;内部协调包括上下级领导人员之间和上下级职能机构之间活动的纵向协调和同级各单位、各职能机构之间活动的横向协调。协调是一种细致的平衡工作,通常要借助交谈、会议、计划图表、信息系统等手段来实现。
7.激励职能。激励是根据职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目标导向活动使职工产生组织所希望的行为的过程或活动。人是各项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是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激励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活动。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人是有多种需要的,原有的需要被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激励职能就是要按照人们未被满足的需要不断设置新的目标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之永远符合组织的要求。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是指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个人付出的努力和贡献与他们得到的报酬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加以兑现;精神激励则是通过关心、提高参与意识、奖惩、学习先进榜样等方式调动企业各部门以及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一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同时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在内容上、时间上对于不同的管理人员又有不同的分配,而且各自发挥着独立的作用。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任务
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意义是为完成其应有的任务。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任务,总的来说,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指导下,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具体来说,其任务有:
1.合理组织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是企业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取得经济效益的直接活动。企业管理者合理组织生产经营的任务,表现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市场竞争规律和技术规律的要求,瞄准市场需要,决定经营方针,做出经营决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组建生产经营的组织,规定各项规章制度,调配人员,指挥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等等。如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商业企业的购销、调运、储存等活动及其管理等,都是组织生产经营的具体任务。
2.根据国内外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企业的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加强科技研究,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竞赛,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3.合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节约资金消耗、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赢利,保证国家税收,并使企业有更大的自我发展能力。
4.不断地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进行科学技术培训,建设一支思想品质好、觉悟高、技术过硬的技术队伍、工人队伍和一批善于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干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发展生产、增加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广大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改善劳动条件。
5.协调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又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它的发展是不能离开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同时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必然会受到社会上各有关部门、单位、兄弟企业的多方面的影响,经常发生各种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要在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规定等前提下,积极协调好这些企业的外部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外部环境和条件,防止出现外部不良因素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节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和内容
一、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及其建立
现代工业企业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协作精细的复杂系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投入到产出也是由多种相互联系的过程来完成的。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一项多方面、多层次经营管理的综合体。经营管理工作如果只追求局部过程的优化,往往因互不协调,不能得到最佳的预期效果。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总体的系统设计,建立起实用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就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各项经营管理内容按照一定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对企业系统的运行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的综合系统,不但具有经营计划活动和组织管理的功能,而且还有调整计划和协调外部环境关系的功能,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实现企业系统的既定目标。
企业管理体系包括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和企业与外界耦合而形成的综合经营管理系统两个部分。企业管理体系与社会资源、外部环境形成了因果关系,存在着耦合运行体系。通过企业管理体系掌握企业系统组成要素的合理流动,保证企业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协调企业内外的经济关系,就能实现企业运行机制的连续循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符合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2)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要求;(3)能起到综合体现经营管理基本管理制度,发挥经营管理职能,提高经营管理总体功能和效果的作用;(4)能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保证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5)能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迈向现代化。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建立,从不同的目的和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从内容上出发,可以建立包括经营决策与计划、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也可以从职能上出发,建立包括决策计划系统、作业管理系统、作业控制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指挥系统等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另外也可以从突出某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出发,建立如“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投入产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为手段,以经济责任制为保证”或“一制(按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建立的领导体制)、四全(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劳动人事管理)、一网络(以计算机为中心形成的信息网络)”等形式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但不管怎么建立,都必须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体系化。
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工作内容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经营决策、经营计划、生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
1.经营决策。
企业的经营决策,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对几个可行方案中的一个合理方案进行的判断和选择工作。从决策含义中看出:决策是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基础;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定预期的经营目标;应当围绕经营目标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决策是对方案的优选判断;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
企业在经营决策中,要注意处理好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与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经营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处理三者的动态平衡中解决企业的经营问题。
2.经营计划。
企业的经营决策,要以经营计划来落实。实行经营计划管理,这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需要。
企业的经营计划是为了有计划地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编制的综合性计划。它是以社会需求变化为目标,以经营为重点,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把外部需求及内部条件,把生产经营的各个要素、资源进行综合平衡而形成的规划。
企业经营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社会与市场的需要,通过编制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以及对计划的控制,把企业内部各项经营要素和各项经营活动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和满足市场需求,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销售管理。
销售是伴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过程。销售管理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出售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实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种综合性管理。
销售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确立企业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地位,通过销售策略和方法的有效组合,来排除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阻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销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市场,预测商情;制定市场开拓和销售方针;签订并管理销售合同;编制销售计划;组织产品销售、货款回收和售前售后的服务工作等。
4.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各项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统称。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生产管理的任务主要有:(1)遵循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行以需定产,保证生产社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产品。(2)根据经营计划和生产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全面安排好年、季、月等的生产任务。(3)搞好生产调度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4)全面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速度、生产日期等指标。
5.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 QC),是由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参加,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通过质量保证体系,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的系统管理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执行以下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一切为用户服务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一切按P DCA 循环进行的原则。
质量保证体系又称质量管理网,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在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建立的一整套严密、协调、高效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了各类标准,明确规定各部门、各环节以至每个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上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全面、协调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它的建立和健全,能够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组织保证。
6.技术管理。
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科学技术活动的管理工作的总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广泛地采用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生产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科学性。要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增强企业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必须通过加强和做好技术管理来实现。
技术管理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制定企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挖潜、革新、改造规划;试验研究工作;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整顿;工艺设计和工艺管理,技术准备工作;技术情报工作;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职工技术培训与考核;组织技术竞赛等。
技术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技术条件为企业服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探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来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方法和途径;搞好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整顿工作;合理组织企业的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秩序。
7.物资管理。
企业的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的供应、保管和使用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它主要包括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和管理、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和管理、仓库储存和管理等项工作。
企业物资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企业所需物资的供应;合理使用和节约物资,降低物资消耗;合理储备物资,加速流动资金周转;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
8.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计划、组织和控制设备运动全过程的各项工作。设备运动的全过程表现为两种运动形态:一是它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从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保管、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以及设备的事故处理和报废等。如果是企业自制专用设备或引进的先进设备,还包括调查、研究、设计、制造等内容。二是设备的价值(资金)运动形态,包括设备购置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与支出等。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对前者的管理通常叫做设备的技术管理,对后者的管理叫做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的管理就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既要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又要使设备运动带来最佳的经济效果,以达到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的综合效能最高的目标。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既要为生产服务,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又要监督设备使用部门管好、用好、修好、养好设备,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9.劳动管理。
劳动管理,是指有关劳动的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劳动力的招收和调配;劳动组织和管理;职工的培训和考核;工资和奖励;劳动竞赛;劳动保护等工作。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如何加强劳动,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地结合,最终获取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是劳动管理的中心任务。
10.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组织企业资金运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统称。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客观基础,体现一定社会制度要求的各项财经法规则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又可理解为按照资金运动规律和国家财经法规、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指挥和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一系列专门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价值运动的管理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由于企业中一切涉及到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因而它又具有综合性管理的特点。
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运用的管理(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资金耗费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金回收和分配管理(营业收入管理、利润管理);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等。
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有:合理筹集资金,及时保证需要;有效使用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日常管理;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进行财务监督,维护财经法纪。
第四节 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趋势
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也必然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变化。各国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性质的差异;各国企业现代化程度的差异,决定着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不可能整齐划一。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潮流,其趋势却是一致或趋于一致的。
一、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0 世纪90 年代是信息时代,人们将这一时代的企业经营管理看做是又一次大的企业经营管理变革,以彻底改变工业时代生产的基本模式,实现开放与合作。目前这种变革仍在发展之中,并向人们展示它的发展趋势。
1.在生产要素上实现重组,资本要素的作用将逐步降低,人才和科技要素的作用将不断提高,企业将不断加大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投入。人才要素和科技要素的内涵和本质是知识。知识将不断增值,成为企业创建、发展、获取效益的基础和主要手段。为此,人们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变革之中,以展示知识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化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最主要的趋势,忽视这种趋势,必将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2.在效益、制度、文化等模式方面有步骤、分阶段地不断创新。在效益模式上将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寻求新的效益突破口;在制度模式上,将探索平等和效率高度结合的新的权力结构;在文化模式上,将向着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和自我需求的方向发展,以体现从“经济人”、“社会人”向“文化人”的转变。
3.管理要素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组织结构的变化,并将向着更为灵活、体现新价值观的组织模式过渡。
以上几点只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进行了大致的概括,但在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发展中,其趋势是多方面的、具体的。
(一)企业管理中的非理性倾向
这里的“理性”指的是企业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高水平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达到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但是,理性模式并非万能,它有很多弊端,需要补充和完善。
而“非理性主义”认为,意图的确定是一个纷繁的过程,很难明确而直接地加以选择或推测,目标的确定涉及到价值标准的取舍。而以往的管理模式即传统的理想模式过分依赖于定量分析以及惟有数据才可信的偏颇之见,使人们只相信复杂的结构、周密的计划、严格的规章、自上而下的控制、明确的分工、经济的大规模生产等所谓的科学的理性的手段。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不仅是决策制定过程,还包括创新和执行过程,而这两个过程中更是充满了“越轨”行为和带有很强的无法测定的个人感性色彩。人不是纯理性的,感情因素的比重不容忽视。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管理不仅要逻辑和推理,还要靠直觉和热情。因此,理性化解析手段和技术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迷信和滥用。所以非理性倾向要求从研究企业文化等涉及到人的价值观的一些管理的根本性问题出发,创造出一种以人为中心、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以适应管理变化的要求。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软性趋势
企业管理的软性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企业管理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软性趋势与管理的非理性倾向是一脉相承的。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把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那种“见物不见人”、“以物为中心”的单纯技术与纯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转向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式。不同之处是非理性倾向所侧重的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等抽象内容的表述,而管理软性趋势则突出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具体内容的描述。
软性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在西方管理界抬头,是新的产业革命浪潮下,企业管理发展不断深化和形势变化日益加快的产物。人们发现,有些企业条件大体相同,产品类型相似,采用的硬性管理也差不多,但距离却越来越大。原因在于,在硬性管理的背后,软性管理在起作用。在经营环境的激烈变化中,重视软性管理的企业,更加重视看不见的经营管理资源,重视管理艺术,尤其是重视人的管理。
这种软性管理趋势,在美国的管理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各管理学院纷纷转轨,增开软性管理课程。在教育方法方面,它们加强实践训练,摆脱20 世纪70 年代过于重视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式的束缚,认为那样只能塑造出一批缺乏实际沟通能力、心胸狭隘的技术人员。在课程内容方面,更重视人际关系、领导才能、表达能力、群体合作的培养,积极从事一些热门课程的研究和介绍。各企业管理学院的积极变革,对21 世纪美国乃至世界管理学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些变革如今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乃至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从1993 年开始,美国经济竞争力已超过雄居首位8 年之久的日本,而重居世界首位;90 年代上半期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和创造的就业机会都高于日本和欧洲。
(三)管理方式的新趋势
企业管理的模式不一样,应用的企业文化背景不一致,其管理方式的趋势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就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企业管理方式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式管理。所谓参与式管理就是包括职工在内的集体决策、集体责任、集思广益、重视创造力的开发和重视人及其所构成的集体。在当今的美国企业中,这种参与式管理正在发展成为一种管理思潮。职工不仅参加企业管理,而且可以分得股份和红利,与资方共同经营企业,共担风险。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联合汽车工人工会,就协商让工人参加由公司最高领导层到装配车间的各层次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
2.走动管理。所谓走动管理是指企业主管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而是身先士卒,深入基层,上下级打成一片,沟通信息,了解真实情况,共创业绩。走动管理的特点是:走动管理可以获得较多、较快、较为真实、直接、准确的信息,于是管理人员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进行现场管理。走动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的浪费,很快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能体察民情,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联络职工感情,使职工感到主管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他们将勤奋而积极地工作,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走动管理吸收了东方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在日本,走动管理的运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今后的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走动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方法的新趋势。
3.私拢管理。私拢是希腊语“整体”和“个体”的合成词。私拢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方式。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高度和谐性。私拢管理的特点是:企业的每一组成部分,既是个体又是整体,“我就是公司”,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思想;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放手让下属做决策,尽情地为企业贡献心力;企业管理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在弹性限度内进行推进和变革;个性各有其特点,个性汇合成整体;各种不同的做法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形成一种新的做法和看法,展现出其优点。个性分散性和整体协调性,个性独立和企业局部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个性的创造力和效率,通过协调形成完善的整体形象。
(四)管理手段的新趋势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和资金的转移速度在不断加快,企业受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研究这种环境变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分析这种环境又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因而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将是信息时代的又一大趋势。各种事实表明信息将会成为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
信息工具的采用普遍化,越来越现代化。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被普遍使用,实现了办公室自动化。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进行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这些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最终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战略管理的新趋势
美国《幸福》杂志早在1988 年9 月就指出,90 年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生产率提高,利率保持较低水平,经济衰退不会很严重;竞争者的动作更为敏捷,手法更加灵活;新型计算机软件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要求管理者对计算机有更多的了解;消费者更加富有,在购物时也更加挑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尤为突出。如今,这种经营环境已经形成,还将持续发展下去,并影响到21 世纪初的企业经营管理。在这种经营环境中,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应变能力,西方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纷纷采用了新的经营战略。
1.灵活性经营战略。当今时代被称为战略制胜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再只着眼于内部管理等局部环节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制定和实现一个正确的、关系到企业存亡的、全局性的战略构想。如果战略失误,企业内部管理得越好,越有效,损失可能就会越大。但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过去那种意欲以长期稳定战略来把握企业的前途命运的愿望,往往会化为转瞬即逝的梦想。因此,在意想不到的新形势面前,迫切需要适应性与应变力。再者,各企业的情况与特点不尽相同,这也要求即使是同类企业其成功的经营战略也不尽相同。总之,经营战略弹性和灵活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多元化经营战略。这是西方许多大企业特别是控股公司一直倾向于采用的战略。经营多元化是指企业通过兼并、开发新产品、参与名目繁多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社会需求方式是多样的,过去那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正被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趋势所取代。采用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可以保证经营安全率。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多样过度,是可以保持竞争优势的。当然,也需要对多元化经营风险加以防范。
3.全球合作化战略。这一战略是西方企业应付竞争采取的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战略。西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想就是竞争,即通过自由竞争来推动经济发展。然而,80 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市场相对饱和,西方企业管理人员为了避免激烈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和破坏,就在国际范围内谋求合作,以合作来进行更有效的竞争。这种合作既有在同行业之间进行的,也有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的;既有同处于结构性衰退中行业的使用,又有制造业同服务业的使用;还有的带有收购或兼并性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竞争双方为了在已经成熟的市场共同寻求生存发展之路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在信息沟通和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技术对原先的产品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一家企业仅凭自己在国内的力量已很难适应,为了对市场做出迅速反应,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就势在必行了。
(六)计划管理的新趋势
1.计划具有较大的弹性。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计划的制定,把计划职能视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为了使计划目标在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出现意外变故时也能继续得以贯彻,现代企业强调计划必须有多种方案,留有余地,即使计划具有较大的弹性或机动性。现代企业管理者认为,机动性有助于提高计划的稳定性和增加计划顺利完成的可能性。一些不容改变的计划虽然表面上比较稳定,但由于缺乏适应能力,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因而这种稳定性是消极的、有害的。而具有弹性的计划,表面看虽然总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很不稳定,但这种调整是为了增强计划的适应能力,达到动态的平衡,以保证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因而是积极的、有益的。使计划保持弹性可以降低风险程度,计划中体现的机动性越大,则由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就越小。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弹性原则是计划工作最重要的原则。因而,计划具有较大的机动灵活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又一趋势。
2.计划管理的模式由过去的集中型改变为自上而下的分散型、参与式计划模式。所谓分散管理是指企业对下属下达各项指标时,只是提出指导性计划,下属在确定自己的计划时有较大的自主权,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下,企业领导是决策过程的核心人物,计划目标的确定往往由他们说了算。而中层管理人员处于职能专家的行列,其主要职责就是不折不扣地实施上级管理者的指令性计划。所以企业制定决策的重点是以上层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与此相反,在参与模式的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扮演的是听取意见、博采众长的角色。他们让下属人员主动提出建议和计划,由下而上确定计划目标,实行参与式管理。上层管理者期望基层管理者理解企业的经营哲学和战略,并能自主决定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行动计划。上层管理者特别要求中层管理者能制定方针政策,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上层管理者决不仅仅是下属管理者决策的被动批准者,他们从自己承担的角度看做是促进者和激励者,经常询问问题,提出建议,给各种好的建议和方案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3.大多数企业都将采用滚动式计划方法把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起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从传统的短期计划拉长为中期及长期计划,并采取滚动式计划按远粗近细的方法制定计划。同时企业将进一步实行“计划、规划、预算”制度,把计划与规划、预算结合起来,保证“目标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
(七)组织管理的新趋势
1.企业从高度集权的管理组织转向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组织。随着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使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组织机构越来越复杂。只采用高度集权或广泛分权的组织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于是出现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美国许多公司现在推出的组织形式,多是以分权的事业部制为主,以矩阵结构、模拟分权制结构和执行部制等结构为辅的混合组织结构形式。
2.组织结构的高效率与灵活性。西方国家组建企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在管理机构上精简、高效,简政放权。近年来,由于公司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公司已不允许继续采用庞大而臃肿的组织管理机构。公司或企业的注意力主要都放在总成果和最终目标上,建立目标型的组织结构,如独立事业部制等。
3.管理人员的职务充实化、扩大化。传统的企业经理的职务观念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鸿沟,使其相互之间存在社会距离,从而相互疏远。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组织结构上找出路,如给职工更多的工作满足,使之在工作中产生归属感、成就感;避免让职工去担当隔离式的职务,采取小单位的工作分配法,从而使职工职务内的工作内容充实化、扩大化。如在原有职务中增加功能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工作的横向充实;在职工进行执行、操作工作以外,再使之做一些计划、控制之类的工作的纵向充实;使职工在多承担同职能而工作不同的其他工作以外,再参与计划、控制之类的工作的双向充实。当然,职务充实化、扩大化是建立在职工良好素质之上的。
(八)质量管理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质量管理活动日益广泛,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各国的实践都有较大的进展。尽管各国推行的质量管理的模式各不相同,但其核心和实质是相同的。因此,质量管理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共同趋势。
1.质量第一,永远第一。未来国际市场将以质量竞争为主,产品周期逐渐缩短。面对这种生产和竞争形势,惟有全面质量管理才能迎接这种挑战。再者,在未来的竞争中,产品多为跨国生产,原材料和配件都可能来自其他国家,只有全面贯彻质量管理标准,才能保证质量,在竞争中取胜。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质量第一才能受益无限,都在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质量领先。
2.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和湿件管理转移。从质量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历来人们强调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这些硬件加以严格管理和控制。计算机问世后,人们开始注重通过软件管理来提高产品质量。目前,有许多管理学者提出要加强硬件、软件和湿件的综合管理。湿件管理是指对人脑及行为的研究和管理。通过对人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硬件和软件进一步发挥作用。
3.强调技术创新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技术和质量管理是各国成功企业同时强调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经验证明,技术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要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有先进的标准和计量手段;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取得技术创新。没有先进的技术,空谈质量管理是没有用的。同时,质量管理的改进也要求有新的技术手段,包括质量设计到改进的辅助手段。
(九)人事管理的新趋势
对人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物质技术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感情上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人事管理正在向尊重个性、尊重个人情绪、尊重个人才能实现的方向发展。
1.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工的内在潜力,强调人的性质的可完善性,认为如果对企业职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将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为出产品之前必须出人才,出效益之前必须重训练。因而人才培训、人的能力的开发,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企业用统一和谐的“感情管理”代替传统的“合同管理”。感情投资的直接效益是密切企业中人与人、职工与企业间的情感关系,树立群体精神,激发和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感情投资的范围广,比如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设施,丰富职工的文娱生活,帮助职工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传统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是机械的单纯的经济组织,而现代管理者认为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而且是生活共同体,即企业是有组织的追求赢利的生活共同体。企业应把提高福利作为经营的一个目标,使企业职工在企业经营中能过上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样不仅使职工保持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使职工在企业大家庭中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社会生活乐趣。同时,通过制定“厂训”、编企业史等多种形式,使职工对企业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心,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3.职工培训的新措施——休假。未来企业的职工,特别是经理人员,需要良好的教育,需要了解社会,更需要熟悉政治的意向。为了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未来的企业将实行休假制。
(1)教育性休假。这是一种普遍的休假方式,就是当一职工即将晋升时,由企业派送至大学研修一定时期,受训期间除领取全额薪津外,企业还负担全部学费,并支持受训者去取得较高的学位。
(2)社会职务性休假。是指经理或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相当时间后,就可申请去社会服务性机构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企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便于企业招募人才,还使员工或经理受到多方面的锻炼。
(3)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活动休假。这种休假不仅有利于政府了解企业情况,有利于政府工作,也美化本企业在政府心目中的形象,使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政府有关规定、意愿和政府的观点,从而有利于本企业的活动。
这种休假制度不仅满足了企业各级主管的生理、心理需求,使他们得到他们所喜欢的锻炼、陶冶、提高,且使他们更加尊崇、爱护、感激企业。这是一种有远见的、高明的、富于人情味的管理措施。
综观以上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展望21 世纪的企业经营管理将具有以下的显著特点:在组织管理方面,将由目前的阶梯式发展为由联盟和伙伴关系所构成的网络;在国外关系方面,将由自给自足式发展成为与其他一些公司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职工的期望目标方面,将由寻求就业稳定发展成为寻求个人发展;在领导风格方面,将由独裁式发展为激励式;在工作方式方面,将由以个人为主发展成为以团队为主;在市场方面,将由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世界市场;在竞争优势方面,将由强调降低成本发展成为强调加快向客户的交货速度;在着眼点方面,将由着眼于利润发展成为更注意消费者的需要;在资源方面,将由只注重资本发展到注重信息;在决策方面,将由仅由董事会决策发展成为在广泛吸收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意见的基础上决策;在质量管理方面,将由尽力而为发展成为在质量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二、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营管理
党的十五大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而国家经贸委《关于1998 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意见》中“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指示,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任务和重点发展方向。所以,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营管理,不但要瞄向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及其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注重解决本国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不仅要设想将来理想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且更要探索建立目前适用的科学经营管理体系。
建设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营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它只能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培育和总结我国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来进行。
(一)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经营管理的原则
1.政治、经济与文化相统一的原则。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的基本活动是经济活动。发展生产,搞好经营管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企业的根本任务。但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保证有政治的方向,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监督和保证企业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这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政治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优秀管理思想的重要作用,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真正体现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自身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征。所以,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正确处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把三者的要求统一起来。
2.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原则。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必须是使企业把市场作为一切活动的着眼点,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实现追求利润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统一,达到企业目标、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决定了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就国有企业而言,只要能体现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采取国有国营、国有民营、国有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职工主人翁地位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统一领导和民主管理相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我国广大职工树立了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部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调动和鼓励全体职工的参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献身精神,使经营管理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上。
3.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并呈现出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采用的经营管理理论、手段和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和有相应的多层次性,在着力推广科学管理方法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经营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逐步推进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4.自创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不仅要发扬自身的经营管理经验,敢于开创本国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且还要注意引进、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少走弯路,尽快实现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我国古代的经营管理思想十分丰富,建国以来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基础。但我国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尽管所处社会制度与我们不同,但就其共性的东西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利用。所以,引进、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关键是在学习别人经验方面,要注重吸收和融合提炼,并加以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管理体系。
5.建设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广大职工普遍参与的过程,它的建设要以广大职工素质普遍提高为基础。科学的经营管理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操作,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是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受到整个国民素质高低的影响。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水平,不仅是知识兴国的需要,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企业职工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素质水平和企业素质整体水平,是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企业经营管理的展望
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企业经营管理改革目标,结合我国企业的现有管理实践,展望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经营管理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强调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条件下,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2.健全高效的决策体制、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即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管理权三级制衡体制,消除可能存在的腐败因素。
3.风险管理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各方面的风险大大增加,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规避在投资决策、资本经营、管理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是未来长期内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4.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保障,职工民主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5.不同风格的企业文化得以形成,并且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加强。
6.职工培训和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职工素质普遍提高。
7.经营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方法得到普遍使用。
8.企业领导水平向现代化迈进,形成以企业家为主体的企业领导群体。
科学技术、资本和管理被认为是现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但三者又具有不同的特性。没有技术,有可能买到;没有资本,可以筹借;但管理却很难去买到或借到。有了资本和技术而不会经营它,管理它,运用它,不但无法使它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效益,而且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先进的技术弥补不了落后的管理,而先进的管理却可以弥补落后的技术,而且后者更宜通过技术的提高来改善整体的面貌。
美国人擅长效率,日本人擅长文化,欧洲人擅长平衡,中国似乎还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能够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个方面实现突破,并在世界管理之林中独树一帜。这不仅说明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还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特色,更显示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落后。
管理是一种资源,在作用上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的企业不是真正的现代企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但没有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它不是竞争中的强者。20 世纪是计划经济开始和结束的时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规划,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创新的契机。抓住这一契机,大胆改革和创新,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科学经营管理体系,将是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营管理者今后长期内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小结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就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各项经营管理内容,按照一定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对企业系统的运行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的综合系统,不但具有经营计划活动和组织管理的功能,而且还有调整计划和协调外部环境关系的功能,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实现企业系统的既定目标。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任务,总的来说,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指导下,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的管理方式都在进行不断的创新,本章对这些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思考题
1.简述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2.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和任务有哪些?
3.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4.面对新的市场和科技发展形势,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了哪些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