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到别人所忽视的利益,也就是在股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空缺,然后你去占据,占有获利的空间。在这方面,巴菲特做得十分出色。巴菲特他的投资中最令人困惑的是通用动力,他所做的最有争议的一项投资则可以说是威尔斯法哥公司。
巴菲特于1990年10月宣布柏克夏已经购买威尔斯法哥的股票500万股。以每股平均57.88美元来计算,等于投资了2.89亿美元在这家公司。柏克夏·哈斯威现在拥有10%的流通在外股份,是该银行的最大股东。
威尔斯法哥在1991年的早些时候曾经以每股86美元的高价上市,直到投资人开始放弃对加州地区银行和互助储蓄银行的投资。他们害怕经济不景气蔓延到西海岸,会损害大量的商业区和住宅区的不动产市场贷款。因威尔斯法哥是加州银行中拥有最多商业不动产的一家,因此投资人卖出该公司的股票,而卖空者的行为更加剧其下跌的趋势。威尔斯法哥股票在10月的卖空收益率高达77%,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候,瞅准时机巴菲特开始对股票进行收购。
在其后几个月中,柏克夏就已经成为这家银行的—个主要股东,威尔斯法哥似乎面临重大抉择。一方面,巴菲特对股市持多头的观点,花2.89亿美元打赌威尔斯法哥的价值会增加;另一方面,投机者是卖空看跌,打赌威尔斯法哥股价必跌无疑,因为它在本年度已经下跌了49%。弗西巴哈兄弟——美国最大的卖空者——与巴菲特的看法正相反。弗西巴哈兄弟工作处的达拉斯财务主管汤姆·巴顿则表示:“威尔斯法哥死定了”,“我不认为声称它们为破产大王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它们离破产也不远了。”也就是说,巴顿认为威尔斯法哥会跌得很低。
但是乔治·沙劳说:“巴菲特是出了名的讨价还价者,也是长期投资者。”乔治·沙劳是保德信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桥师,“但是,加州有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德州。”乔治·沙劳所讲的,正是那些曾经在德州能源价格下滑期间发生的银行破产事件。在贝伦的约翰·利西欧表示:“巴菲特毋需担心谁在长期挥霍他的金钱。”“前提是他不要一直试着选择去买垃圾银行股。”
但是,巴菲特非常熟悉银行业务。1969年,柏克夏·哈斯威购买伊利诺伊州国家银行信托公司98%的股权。1979年,柏克夏撤掉所有银行的持股之前,巴菲特在柏克夏的年报里,每季都会有银行投资的销售额与盈余。银行在柏克夏年报里已占据最重要地位。
有两个人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帮了他的忙。其中一个是杰克·林华特,他帮巴菲特了解保险企业的复杂性,而另一个是伊利诺伊州国家银行的主席阿贝格,他是银行业务方面的专家。
银行利润丰厚,只要经营者谨慎信用放款,且尽量缩减成本。巴菲特表示,我们的经验是:一个习惯用高成本运作企业的经营者,在寻找增加间接费用的方法上,总是会与众不同。“然而,一家营运艰难的企业,它的经营者通常会想要继续发现另外可以缩减营运成本的方法,即使和竞争者相比,其成本已经较低了。在这方面,无人能超越阿贝格。”
“银行要成为一个良好的投资目标,这并不是不可能。”巴菲特这么认为。如果经营者做他该做的事情,银行就能产生五分之一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虽然可口可乐或吉列赚得更多,但银行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还是高于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值,巴菲特解释:“如果你是一个银行家,不必要求在你的行业里数一数二。”“你要做的事是,管理你的资产、负债和成本。银行就像保险家,是一个商品企业。而且正如我们所知,在商品企业,经营者的一举一动时常是企业最引人注意的一个特色。”在这方面,巴菲特总是将最好的银行作为首选。
“与威尔斯法哥一样,我们认为我们已经获得这产业中最好的经营者——卡尔·理查德和保罗·海山。从许多方面来看,卡尔和保罗的组合,使我想起另外一组优秀的管理搭档——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墨非和丹·柏克。每一对搭档组合都强过他们公司其他力量的总和。
卡尔·理查德于1983年成为威尔斯法哥企业的董事长,他决心不惜血汗,要把死气沉沉的银行转变成会赚钱的大企业。他的愿望很快实现了,从1983—1990年的七年间,威尔斯法哥的平均获利率为1.3%,而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是15.2%。1990年,威尔斯法哥以560亿美元的资产,成为全美第十大银行,卡尔·理查德的管理水平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像巴菲特喜欢赞美的许多经营者一样,理性和智慧是理查德的特点。
尽管理查德尚未开始买回股票或发放特别股利(这些全是有利于股东的措施),但他已经使公司的股东获利了。与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墨非一样,理查德也是缩减成本的高手。一旦控制住成本,理查德从不让成本再度增加,他使威尔斯法哥的获利情况大有好转。
分析师可以在衡量银行的经营效率时比较公司和非利息支出占公司净利息收入的比例,这个比例是用来测量银行的营运费用占净利息收入的百分比,威尔斯法哥的营业效率是20%~30%,甚至好于第一州际银行或美国银行。
用与其他企业家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方法理查德经营威尔斯法哥。他说:“我们试着像是经营一家企业来管理这个公司,二加二等于四,而不是七或八。”巴菲特在买进威尔斯法哥的时候,该银行是1990年国内任何主要银行中,对商业不动产放款最高的银行。威尔斯法哥的商业放款高达145亿美元,是它股东权益的五倍。当时加州经济处境艰难,分析师推算银行的商业放款中,有一大部分将成为呆账。这也导致威尔斯法哥的股价在1990年、1991年下跌。
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崩溃,让金融界大为震惊。金融检查人员严格地分析威尔斯法哥的贷款投资组合,他们迫使银行在1991年拨出13亿美元作为呆账准备,并在下一年度再拨出12亿美元作为该年的呆账准备。因为每季必须拨出准备金,投资人开始对每次的提列金额非常敏感。银行并非一次足额拨出放款损失准备金,而是在两年内慢慢拨出。投资人开始怀疑银行是否会支撑到它的放款问题获得解决。后来巴菲特承认:“我低估了加州的经济不景气,和那些公司的不动产问题。”
柏克夏于1990宣布它拥有威尔斯法哥的所有权之后,股价明显地在1991年初上升,达到每股98美元,这为柏克夏赚取了两亿美元的利润。但好景不长,在1991年6月,银行宣布另外一笔放款损失准备的提列造成股价在两天之内跌到谷底,下跌13点,成为每股74美元。尽管股价在1991年的第四季后稍微有所回升,但可以明显地看出:威尔斯法哥必须为它的放款损失再增拨另外一笔准备金,从而减少盈余。在1991年年底,威尔斯法哥的股价是每股58美元。此后,柏克夏对威尔斯法哥的投资是损益平稳。
在1990年威尔斯法哥赚了7.11亿美元,比1989年增加了18%。1991年,因为提列了放款损失准备,威尔斯法哥只赚进2100万美元。在1992年,公司盈余稍稍增加为2.83亿美元,但仍然比公司前两年盈余的一半还少。这可以看出银行的盈余和它的放款损失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如果你将威尔斯法哥的放款损失准备从公司的损益表移开不看,你会发现公司的盈余动力。自1983年以后,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已经以11.3%的速度增长,而它的非利息收入(信托收入、投资费用、存款管理费用)也已经以15.3%的速度增加,如果不考虑1991、1992年所提列的放款损失准备,银行大约赚进10亿美元。
在1990年柏克夏开始购买威尔斯法哥股票的时候,该公司在上一年度已经赚进6亿美元。1990年,30年期美国政府债券的平均收益大约是8.5%。为了保守起见,可以将威尔斯法哥在1989年的盈余6亿美元以9%的贴现率折现,得到银行价值约为66亿美元。在未来30年内,如果银行每年的盈余超过6亿美元,它最少会获得66亿美元的价值。当巴菲特在1990年购买威尔斯法哥银行股票的时候,价格为每股58美元。以5200万股流通在外股票来计算,这等于以5.5折的实际价值购进股权,即需支付30亿美元。有一个问题引起争议:在考虑它所有的放款问题之后,威尔斯法哥是否还有赚取盈余的能力。一些卖空者认为它没这种能力,而巴菲特则持相反意见。
巴菲特知道持有威尔斯法哥的股票有风险。这就是他为柏克夏建立的理性购买模式。巴菲特认为:“加州银行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地震,除了危及贷款者,也破坏了借款给他们的银行。它所面对的第二个主要风险是系统性的,包括企业萎缩的可能性或严重的财务恐慌,以致不论经营者多么精明地管理它,它几乎仍会危及每一个靠高负债运作的组织。”然而巴菲特认为发生这两种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巴菲特知道威尔斯法哥每年在支付平均3亿美元的贷款损失费用之后,仍赚进10亿美元的税前盈余。如果银行在480亿美元的贷款里,包括商业性的不动产放款和其他所有银行放款,其中10%是1991年的问题放款,并因此产生损失,包括利息损失,平均为放款本金的30%,则威尔斯法哥会不赚不亏。巴菲特说:“在柏克夏,我们喜欢收购或投资的资本方案是该年未赚取分文,但预期未来它的股东权益可能增长20%的企业。”当他能够以威尔斯法哥五折的公司价值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时候,巴菲特更加看好威尔斯法哥。
威尔斯法哥继续给巴菲特以信心。1992年,柏克夏买进更多该银行的股票,使持股增加到630万股,占威尔斯法哥股份的11.5%。然后在从联邦储备局拿到的清算超额准备金的帮助下,再买进该银行的股票,使他在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份累加到22%。1993年11月,柏克夏再度增加了威尔斯法哥的持股,以每股介于106美元和110美元之间的价格买进。巴菲特说:“我不想开始吹嘘威尔斯法哥的股票或任何事,我只是认为它是真正的好企业,它有最多的经营者,价格也合理。通常也就是这种情况,投资人可以赚得更多的钱。”
柏克夏公司于1967年3月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这使柏克夏公司开始了它的非凡成功故事。
投资者应知道拥有的那家保险公司的真正价值。保险公司有时是很好的投资,有时却恰恰相反。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保险业永远令投资者割舍不下。支付保险金的投保人为保险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保险公司可以用这些现金进行投资,直到有索赔发生。由于索赔何时发生不确定,保险公司使偏爱投资流动性好的证券,主要是股票和债券。因此,巴菲特得到的不只是两家运作良好的公司,而且是管理投资业务的专家。
国民赔偿公司和海运及火灾保险公司在1967年拥有价值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价值720万美元的股票。两年后,这两家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和债券价值总和达到4200万美元。对巴菲特这样“行事谨慎”的股票投资老手来说,这个组合完美无缺。其实,在当年管理柏克夏公司所属的纺织公司的证券组合时,巴菲特就已经小试牛刀。巴菲特1965年接管柏克夏公司时,该公司拥有290万美元的有价证券。第一年末,巴菲特就把公司的有价证券业务扩大到540万美元。1967年,柏克夏公司的证券投资收入是纺织分部全部营业收入的3倍,而后者的十分之一则投在普通股票等有价证券组合上。
大家对巴菲特退出纺织业进入保险业的时间存有争议,实际上,他只不过是改变了公司经营的商品类型。保险公司与纺织公司一样,也是在销售一种无形商品。保险公司的商品是标准化的,无专利性。保险公司之间没有能够用来互相区分的商标、专利权、地区或原材料上的优势。保险公司容易注册,保险费用也是公开的。一般来说,一个保险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成员。管理者个人的努力对一个保险公司的业绩影响重大。
保险业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个相当赚钱的行业,1967年,国民赔偿公司收取了1680万美元的保险费,从中获得了16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到1968年,保险费收入增至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早期经营保险业的成功促使巴菲特大胆地在这个行业扩大阵营,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还有5家组建完毕的保险公司。
虽然成绩斐然,巴菲特却一直居安思危。70年代后期,巴菲特开始对保险公司的业务产生了一些忧虑。某些他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开始影响公司运作。尽管物价指数每年只增长3%,但医疗及汽车修理费每年却增长9%。而且,法庭诉讼中判给原告的赔偿费和保险公司必须支付的赔偿费飞速增长,巴菲特估计经营成本每月要增加大约一个百分点。按此计算,除非保险费率相应地增长,否则,保险业务的经营利润必然会减少。
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保险费率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在商品经营中,低价格是获取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策略。巴菲特注意到,有些公司宁愿以低于经营成本的价格出售保险单也不愿冒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显然,他们认为保险费率将来会上涨,从而能重新获得利润,抵消先前的损失。巴菲特的常识阻止他采用无利可图的方式发展公司业务。
因为价格竞争战略未被采取,巴菲特试图通过另外两种方法来表现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业务的经营特色。首先是通过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在财产保险业中,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只少于国民农业公司。而且,柏克夏·哈萨威投资组合的总价值与保险费总额的比值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多。
而且巴菲特并不看重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总量。对巴菲特来说,他可能在某年签发五倍于前一年或者只是前一年十五分之一的保险单业务。他当然希望总能获得大量的保险业务,但前提条件是价格要合理。如果价格上不能令他满意,他宁愿发行少量的保险单。巴菲特的这种保险业务经营哲学是从国民赔偿公司创始人杰克·林沃特那里学来的。柏克夏·哈萨威公司的保险业务一直以此原则来经营。
然而巴菲特认为,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业务的变化并不是由自己造成的,而是其他保险公司恶性竞争的行为使然。当保险公司为了竞争,纷纷以低于预期成本出售保单时,客户便见利思迁,离开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然而,当许多保险公司因为害怕一时的损失而从市场上退出时,柏克夏·哈萨威公司却固守阵地。当然,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仍坚持“价格合理”的原则,巴菲持的经营之道像一个稳定器。巴菲特自己认为,“我们在保险业务供给短缺时要大幅度增加保单业务。当然我们并非只是为了稳定保险业才遵循这个策略,我们遵循它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最明智也是最赚钱的经营之道。”
残酷的价格竞争、持续的保险损失以及微薄的投资收益在90年代共同描绘了一幅保险行业岌岌可危的图景。巴菲特继续把财务稳健和财政责任作为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的经营特色。柏克夏·哈萨威公司雄厚的财政实力使它的保险业务鹤立鸡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菲特赋予了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一种只有商品经营中才具有的特许权和财务坚实、诚信的做法。
确实,在最近十年来,柏克夏·哈萨威公司保险公司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巴菲特本人也承担了保险业务经营失误相应的责任。但他的投资经验和实践常识使柏克夏·哈萨成公司的股东一直获益匪浅。
“要看到别人忽视的利益”这句话在股市上,也约等同于“人买,我卖;人卖,我买”,这是华尔街股市颇为流行的一句谚语,相当于“买黑卖红”。理论上,当别人一窝蜂抢着买进的时候,你可趁机卖出;当别人抢着杀出的时候,你可买进。这样,买进卖出都很赚钱,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决定买、卖点,颇费周折,失之大意,便有可能将手上涨势颇强的股票半途卖掉,从而损失一大笔钱;也有可能将跌幅颇深的股票,过早买进,从而承受“套牢”之苦。因此,要想如鱼得水,仍须审度整个大盘走势,配合多种技术指标,再作定。不过,任何人操作股票。都不应奢望“买得最低,卖得最高”,否则只会跟自己过不去,绝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