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千变万化,捉摸不定,如果想胜多败少,必须通过不懈的学习并善于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否则将难以到达胜利的彼岸。促使巴菲特在投资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在于101他的勤学善思,并持之以恒。
他从小就是一个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人。由于父亲曾从事过杂货零售生意,受此影响,巴菲特早在少年时代,就对做生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家庭的经营中学会了怎样推销产品,从中赚取利润。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庭中的任何人。五岁时他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们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时间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们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7年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财务和商业系,由于不满足单纯的理论学习,立志要在投资实践上大干一番事业的他于两年后又转入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后又申请就读哈佛商学院的研究生,之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遇到了著名投资大师格雷姆。格雷姆给了巴菲特有关投资的思考基本准则——安全空间,即当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购买这类股票就是成功的投资。同时格雷姆还帮助巴菲特学会了控制情绪以从市场波动中获利。
格雷姆是巴菲特的恩师,作为学生的巴菲特对格雷姆也是极其敬佩。他曾多次对人们讲,格雷姆教给他的投资哲学及方法对他太有价值了,直到今天,巴菲特仍继续信奉格雷姆的基本观点——安全边际。“即使在读到这个理论的42年后,我们仍然认为安全边际这四个字是正确的。”但善于思索的巴菲特对格雷姆的学说也没有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也许这是巴菲特更为可贵之处。
格雷姆不考虑公司的业务特征,也不考虑公司的管理能力。他的调查研究仅限于公司档案和年度报告。如果仅由于股票市价低于公司资产账面价值而出现数学意义上赚钱的可能性时,格雷姆就会买下该公司的股票,不管它的经营管理状况、为了提高投资成功率,格雷姆选择大量购买、广泛分散的投资策略。经过实践和思索,巴菲特很快意识到,按照格雷姆严格的廉价和过于分散的投资策略去购买,很难保证投资取得成功。因为他发现,满足格雷姆检验准则的股票之所以廉价,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基本业务正在遭受损失,或因为缺乏业绩支撑才使股价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同时他发现,过度分散化的投资策略,不仅会使投资者陷入频繁出入市场的误区,而且因为人们无法难确了解自己投资组合对象的具体情况,极易因“无知”和盲目而导致投资上的损失。所以他吸取了费歇的投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投资组合的策略,而且与格雷姆不同的是,巴菲特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所以他极其重视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他不仅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而且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以及内部经营能力的大小,尤其是经理人员对企业和股东的关心程度,然后判断企业将来能赚多少钱,从而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格雷姆与巴菲特实际上是两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代表:格雷姆根据企业现有的资产能卖多少钱来给企业估价,而巴菲特是根据企业今后的赚钱能力来给企业估价。前者注重现在,后者更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对企业,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不熟不做,不懂不做”。他的决策都是建立在准确而有把握的判断之上的。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仍是争分夺秒地学习,完成每天的工作后,剩余时间主要是用来阅读各种金融书籍。当了老板以后,他每天依然沉浸于学习之中,他经常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的工作主要是阅读有关企业的各种资料,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股票,等待时机,将其低价买进,然后再等待价格攀升。
巴菲特的自学精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20世纪50年代,他花钱去上卡耐基的课程,他说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在演说的时候膝盖不发抖,而是要学会当膝盖正在发抖的时候,还能够继续发表演说。
于是,在柏克夏的年会上,面对数千名的听众,他的演讲总是很精彩,而且能够娴熟地回答听众所提出的问题。而这些足以表明巴菲特知识的渊博和非凡的能力,巴菲特在20世纪90年代103初学了使用电脑,这样他便能够从电脑网络上获取数以百计的电脑资料和信息作为投资研究的参考。
对巴菲特我们不能只羡慕他在投资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他在投资上所走过的奋斗历程,学习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投资股票“利”字当头,所以人们难免会有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综观我国现实情况,虽然人们对股票投资情有独钟,而且相当多的投资者虽然经历过多次失败却仍是痴心不改,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豪情和壮志,但是豪情也好,壮志也罢,这些人在关注股市运行的同时,很少有人对股市的运行规律进行踏踏实实、深入透彻的学习和研究。虽然几乎每一位投资者都能说出几个技术术语,但真正做到把握其走向及规律,恐怕为数不多。有些人听到别人赚钱,在自己对股票投资知识还几乎无所知的情况下,就仓促入市,结果常常是乘兴买入,最后是扫兴而出,面对失误,他们有时不是在知识素质、操作方法、策略等方面认真检讨自己,而是怨天尤人。时至今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投资者抱怨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此为理由,他们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资料如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报、中报等相关财务数据,经营概览,总是不愿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分析,有人甚至认为,这些信息毫无可信之处,所以对通过年报等来分析企业更是不屑一顾。诚然,由于中国股票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过度投机现象一直屡禁不止。无论是上市公司、券商等市场交易的参与者,还是证券监管部门,他们的行为都有不规范之处,有的问题甚至还很严重。但是,如果我们以此为由,逃避学习和研究,显然是在自欺欺人。事实上对投资知识的欠缺,已成为妨碍人们投资致富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呢?
影响股市运行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中观和微观经济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和政策方面的因素。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预计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投资者在利用企业财务报表等资料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研判时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盲点。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还不能像巴菲特那样单纯依靠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分析来做出可靠的投资决策。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投资决策方面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体会,投资者要想在股票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
(1)要认真学习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这是投资者分析企业、判断企业投资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尽管目前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上存在许多问题,通过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对企业进行准确“透视”还有困难,但对中小投资者而言,财务会计报表和相关数据资料毕竟是我们了解上市公司的窗口和最主要的途径。况且,企业在会计上做假,不管如何高明,总会留下某些疑点和漏洞,只要我们精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像巴菲特那样舍得花时间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出相对优秀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投资价值做出相对难确的判断。随着政府对企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措施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会不断走向规范和成熟,财务会计资料对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方面的意义就会显得更加重耍。
(2)要研究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不同阶段,行业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差别很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表现自然会有明显的区别。初创阶段,行业内的厂家数量很少,产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各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成长阶段是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行业快速成长,利润率高且利润增长迅速,在良好业绩和发展前景的支撑下,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不断扬升,长期投资这类成长型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往往会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处于成熟期的产业是蓝筹股的集中地。由于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垄断已经形成,产业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产业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一般能保持适度成长,而且垄断利润丰厚。所以,其证券价格一般呈现稳步攀升之势,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颇具长线持股的价值。当一个产业发展到衰退期时,出于发展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股价低且缺乏上涨动力。所以,对于稳健的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对象应该是那些处于成长和成熟期的产业,表现在股票市场上,不同产业的上市公司的股价水平一般相差很大。同样的利润水平,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的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般要比传统产业、夕阳产业上市公司的股价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它的成长性,由于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前景乐观,处于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具有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上市公司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巴菲特认为,行业性质比管理人的素质更重要。毕竟,人心莫测,管理人可以变质,但整体行业情形一般不会那么容易变化。
(3)要精通技术分析理论与实务。包括成交量分析、趋势分析、形态分析、指标分析、周期分析、K线及缺口分析等。技术分析理论易学难精,需要投资者不断实践摸索。对技术分析,人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原则,而且要掌握他们的理论精髓。值得一提的是,指标分析一定要注意结合不同时期个股具体的运行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或必要的修正,同时要注意指标之间的相互协调。指标分析贵在随机应变,人们在应用时越是个性化的技术处理,其对未来的趋势指向就越准确可靠。
(4)要培养冷静测试市场投资心理的能力。涨时乐观,跌时悲观是股票投资者普遍的心理现象,当这种心理随着大势的涨跌达到极端状态时,往往就是市场转势的开始。巴菲特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具有超常耐力,成功地利用了市场的情绪——贪婪与恐惧,所以,要想成为市场的成功者就应该像巴菲特那样通晓市场心理变化规律,并有效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过于情绪化的市场变化中做到应有的从容和冷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影响股市大势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中国股市已从上海、深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股市原有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情况将逐渐会被与国际资本市场共同沉浮的局面所取代。所以,对市场的运行趋势需要从多方面做更全面的分析,而最终的结论必须是各种信息经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精心研究的结果。过多地依赖某一单一的分析方法都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其功力将体现在对多种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