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甘肃河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流传至今为满足自身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动态的、以言传身教、口传心授为传承特点的舞蹈艺术,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提炼,仍以其独特丰富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河西民众所喜闻乐见,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放射着绚丽夺目的光彩。
一、代表性的河西民间舞蹈
改革开放以来,河西地区的民间舞蹈经过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挖掘整理,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会演调演、比赛观摩,进一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中流传较广,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有:
1、地蹦(奔)子这是在当地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尤其以酒泉地区的地蹦子最具代表性。其表演队伍的组织形式基本为:“春官”(象征春神)仪仗打头,接着是锣、鼓、钹器乐组成的打击乐队,主体队伍由4个鼓子(男)、4个拉花(女)、4个棒槌(娃)以及师公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柳翠(尼姑)和膏药匠各1人组成。所表演的内容有近三十个花样,其中主要有“龙摆尾”、“四门斗敌”、“四门焚香”、“太子游四门”、“八阵图”、“九穿梭”、“蛇抱九蛋”、“十里埋伏”、“双十字梅”、“蒜辫子”等花样。其表演动作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程式化的队形变化来表现特定的内容。
2、狮子舞一种技艺水平较高的民间舞蹈,既有群狮欢舞,又有双狮滚绣球。特别是高台县的狮子舞,要将8~10张方桌或10条长凳纵横叠架,由武士抛球逗引狮子逐级舞蹈、攀缘而上,在桌腿上闪扑腾挪,动作惊险,具有较强的表演功夫,很受民众喜爱。
3、竹马灯也称“纸马”,是由外地传入河西的一种舞蹈。人们用竹子扎成马形,糊上彩纸,制成彩灯,纸马首尾点蜡烛,马脖着响铃,锣鼓、唢呐伴奏。主要表演“东吴招亲”的故事。动作娴雅优美,别有情趣。
4、磨盘秧歌舞在转动的磨盘上有4个骑竹马的儿童,表演“夫妇跑马”、“唐僧取经”、“悟空盗扇”等民间故事,实际上是“竹马”戏的一种。
5、铁芯子用钢丝制成各式各样的架子,固定在一张方桌上,架子上用彩纸或彩绸做成花木鸟兽,由十岁上下的男女儿童装扮成古戏人物,踩在架子上,如同站在花瓣和树枝上,随着方桌的抬动,演出各种戏剧故事。艺术技艺较高,视觉新鲜,深受民众的喜爱。
6、顶碗舞流行于民乐县的集体舞蹈。表演者一般8~10人,手拿筷子,筷子上端顶着碗或碟子,边敲边舞,队形变化多样,与地蹦子略同。
7、滚灯舞流行于武威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集体舞蹈。表演者多在8人以上,每个人头上顶一盏油灯,上罩彩纸灯罩,分成两行,舞蹈各种古式姿态。表演者还仰头斜卧于地上,有秩序的滚转,而头上所顶的油灯丝毫不动,故曰滚灯。这一舞蹈相传始于元朝至正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8、节子舞又名八王鞭。八王鞭是由一根长约1.2米的木棒,在两端各凿10厘米深的方孔,方孔内用铁丝串麻钱(铜钱),末端系上色彩鲜艳的缨子制成。表演队伍一般都在20人以上,每人各持一鞭,伴着鼓点,用鞭分别拍击肩、背、脚等部位,使鞭发出响亮的声音。队形的变化主要为“龙摆尾”、“串花子”、“打四门”等形式。
9、地瓢儿流行于古浪县。“地瓢儿”其实是一个用竹子、木条扎成的荷叶形架子,中间留仅容一人的方孔,边缘上用彩绸或彩纸做围裙。表演者置身其中,系上架子,装扮成古戏中的各种人物,手持扇子,随着鼓点、音乐,表演各种舞蹈动作。
10、摈鼓轮帽辫主要流行于武威地区。这一舞蹈是从巫师跳神演化而来。表演者一人手持椭圆形的羊皮单面鼓,边敲边舞;另一人在顶发上系长约1丈的柔软纸条(即“辫子”),有节奏地跳动,同时甩动“辫子”,类似于古典戏剧中的“甩翎子”。
11、跳官经又名跳护法,主要流行于河西藏族聚居区。每年农历正月、五、六、九、十月间,在一些较大的寺院里,由喇嘛数十人头戴面具,身穿彩衣,手持法器,随着鼓乐围成一圈,舞蹈各种动作。
12、打熊舞主要流行于武威地区,相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表演内容是一个樵夫进山打柴,碰到一只凶猛的野熊,勇敢的樵夫掣出柴担,与熊殊死搏斗的场景。这一舞蹈把河西民间武术融于其中,很具创意。
13、蚌壳舞流行于敦煌地区一个优美活泼、富有寓意的舞蹈小戏。主要表现一只蚌和一只鹬相争,各不相让,结果被渔人双方抓获的情景。
14、双头鬼又名千秋剑,是来源于钟馗传里的一个片段。主要表现两只狸猫善于变化,会变出上下两个头,同时又夹杂了各种舞蹈动作。
15、攻鼓子主要流行于武威地区。据说最早是古代的一种军乐,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而成为一种鼓乐舞蹈。表演者为清一色的黑靴、黑裤、黑衣、黑幞头武士装扮,身背羊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排成规模不等的方陈,踏着鼓点起舞。步伐沉着稳健,神情冷峻刚毅。忽而如雁翎展翅,忽而成一字长蛇,忽而左盘右旋、游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陈,进退有序,给人强烈的震撼。
此外,在河西各地流行的还有跑旱船、踩高跷、太平车、倒羊角、哑巴骑驴、张公背婆、野人舞等融说唱、杂技、武术于一体的舞蹈。
二、河西民间舞蹈的特点
河西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不但继承和吸收了其他地区民间舞蹈的传统内容,而且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着河西民众的思想、信仰及审美情趣。
首先,从种类上看,河西民间舞蹈既有表现河西人民粗犷豪放、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威风鼓舞,又有琵琶、胡琴、长笛、洞箫等组合演奏的古朴典雅的乐舞;既有声势浩大、场面壮观、队形多变的集体舞,又有短小精巧、生动活泼的三人,双人、乃至单人舞;既有融杂技、武术为一体的所谓功夫剧,又有以一定故事情节、表现某一主题的舞蹈小戏。
其次,从内容上看,大抵表现四个方面的主题。一是带有远古宗教色彩,表现原始先民祭祀鬼神、娱神驱鬼活动的舞蹈,典型的如耍龙、地蹦子、跳官经、双头鬼等;二是表现人民庆祝丰收,歌颂太平、欢乐喜庆的舞蹈,这类舞蹈所占的比例较大;三是表现某些特定主题的舞蹈,有的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有的表达普通人家生活,具有一定的寓意;四是纯粹供人们取乐发笑或带有讽刺意味的滑稽歌舞。
再次,从表现形式看,河西民间舞蹈大多都是通过社火和秧歌两种综合性的表演形式来体现。随着这两种表演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及各地民间舞蹈艺术的交流,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区分什么是社火,什么是秧歌,而把在节日期间民间表演的各种形式的歌舞杂戏一律称之为社火或秧歌。在河西,由于习惯上的不同,有的地方叫“闹社火”、“耍社火”,有的地方叫“秧歌子”或“闹秧歌”。
第四,河西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河西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即使是同一舞蹈在不同的县乡,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人们结合当地的风俗或喜好进行加工、改编和创新,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当然,有些舞蹈由于其历史渊源及本土化的程度,只仅仅流行于本地,超出特定的地域,反而会失去它固有的艺术魅力。
三、河西民间舞蹈的源流
追溯历史,河西地区民间舞蹈发展演变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西汉以前是河西民间舞蹈的萌芽初始时期。当时,河西地区的居民如羌、月氏、乌孙、匈奴等都有着庆丰收,祭鬼神的舞蹈活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匈奴曾夺得月氏王的“祭天金人”。显然“祭天金人”是月氏民族进行祭天活动的圣物,进行这样神圣的宗教仪式,必然会以舞蹈的形式祈求神灵的佑护。同书又载:月氏、乌孙“与匈奴同俗”,可知当时走廊内的民族已普遍盛行这样的宗教庆典活动。汉唐时期,河西民间舞蹈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随着河西地区大规模的开发经营,河西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原较为流行的社祭以及各种杂戏舞蹈等陆续传入河西。特别是魏晋时期,中外多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河西民间舞蹈的形式和内容,并出现了以西凉伎为代表的高雅乐舞。唐宋以后,河西民间舞蹈,逐步形成以“社火”和“秧歌”为基本形式的综合性舞蹈表演艺术。明清时期,河西民间舞蹈进一步走向成熟。社火表演中的各种舞蹈形式、表演形式、服装道具、故事情节、人物造型、舞蹈编排与程序、基本伴奏乐器都相对固定了下来,并主要是大型庆典和春节期间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是河西民间舞蹈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时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河西地区纷纷挖掘、整理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会演观摩,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从河西民间舞蹈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河西民间舞蹈的源流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原地区辗转而来;二是从西域传入;三是河西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作。
来自中原或内地的舞蹈,如耍龙、跑旱船、踩高跷、竹马灯等。显而易见,这些在全国各地都普遍流行的舞蹈,不可能是古代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的艺术。如跑旱船,又称“采莲船”,据《太平广记》记载,在唐代就已十分流行。唐玄宗时,教坊曾以表演旱船等舞蹈百戏供宫廷娱乐。竹马灯,源于汉时出现的“竹马”,本是一种儿童游戏。唐代“竹马”之戏已非常流行,许多诗人都对此有着生动的描述。以后逐渐向着复杂化和艺术化的趋势演变,发展成为“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各民族中广泛流行。
由西域传入河西的舞蹈,在河西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河西民间舞蹈的主流。典型的诸如狮子舞、摔跤舞等融杂技、武功于一体的舞蹈表演形式。尤其是狮子舞,唐白居易《西凉伎》描述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词。道是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明确指出这种舞蹈来自西域,经由河西向中原传播的。
当然,这些从中原和西域传入河西的舞蹈,在其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经过了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和改造,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带有了浓厚的地区色彩,因此,要想从中提取原汁味的域外艺术形式,那也是不现实的。至于河西本土的舞蹈,主要是一些真切反映河西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以及某些特殊习俗的舞蹈和歌舞小戏,如武威的打熊舞、张掖的春牛舞、酒泉的野人舞、安西的牦牛舞等。
(原载《丝绸之路》2001年学术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