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是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从众多药物中筛选出的,具有应用广泛、对人体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简便、容易掌握、药源宽松等特点,所以适合非医护人员使用。目前国家已将165种西药和160种中成药列为非处方药,进一步划清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界限,这样不但克服了乱卖药、乱买药的问题,而且使售药单位也有章可循。这对于减少因滥用药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减少浪费都有重要意义。
虽然非处方药具备以上特点,并且不用医生开具处方即可自行购得,但“是药三分毒”,为了更好的发挥非处方药的治疗作用,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规则。
1.要对症取药 在用药治疗前,要先明确自己患的是什么病,然后再用药,不可只凭自己主观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例如发热、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感冒时可出现,脑炎、脑膜炎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可出现。如果用非处方药中的对乙酰胺基酚治疗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用于后者,则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2.要掌握所用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在用药前应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明确所用药品的性质和应用范围。如非处方药中的通宣理肺丸、羚翘解毒丸、藿香正气水,这三种中成药都可以治疗感冒,但它们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如通宣理肺丸的性质是辛温解表药,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这种感冒多发生于冬季,病人有受凉史,病后主要特点是发热轻、怕冷重、鼻塞、流清涕、不出汗,伴有头痛和全身关节酸痛、咳嗽等,用后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羚翘解毒丸则属于辛凉解表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这种感冒多发生于春季,特点是发热重、畏寒轻、鼻涕黏稠、口干咽痛、咯黄痰、头胀痛、有汗或无汗等。藿香正气水属祛暑解表药,具有祛暑解表、和中理气的功效,主治暑湿感冒,这种感冒多发生于夏季,表现为高热、头晕、头胀、心中烦热、身倦无汗、口渴喜饮,伴有恶心、呕吐、小便短赤色黄等。如果不了解这些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用羚翘解毒丸等辛凉解表药治疗风寒感冒就等于寒上加凉,用通宣理肺丸等辛温解表药治疗风热感冒就等于热上加温,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加重病情。
3.要掌握用药时间与用量 为使所用药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要注意药品说明书中的用药时间和用量。如乳酶生属助消化药,应在饭前10分钟服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有刺激,应在饭时或饭后服用;驱肠虫药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枸橼酸哌嗪等,应在半空腹或空腹时服,如果在饭后服,药物就会被食物隔住,不能很快进入肠道而难以达到驱虫的目的。在应用非处方药治病时,也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不能过量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酵母片是常用的助消化药,过量服用后同样可造成腹泻;对乙酰胺基酚虽然比其他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小,但发热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过量服用后,可造成出汗过多而发生虚脱。
4.要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应对策 非处方药同样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机会较少,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应提高警惕。如在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或发热等情况时,很可能是药物过敏,对此应及时停药和就医诊治。对某些非处方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常用的抗组胺药,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但用药后常出现疲倦乏力和嗜睡等反应,因此在用药后应注意休息;对于从事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的人员和驾驶员,这类药应慎用,如必须服用时,应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要注意观察疗效 应用非处方药,大多数是在未经医生诊断的情况下应用的,这就容易造成用药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所以在用药期间,自己要注意观察疗效,如用药2~3日后,病情不减轻反而加重或又出现新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