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查德·爱默森1925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1955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1955~1964年,爱默森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权力依赖关系。从1965年开始,爱默森一直在华盛顿大学工作,期间主要致力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和探索。1982年,爱默森因病突然去世。
爱默森关注的问题是,“个人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各种交换能否以同样的原理来理解”[13]。爱默森的贡献在于,他成功地把网络分析技术用于社会交换分析,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答案,开辟了一条研究社会交换行为的新的研究路径。心理学为他提供了交换背后的驱动力,而网络社会学使他以相同的术语对个人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念化。
“社会网络分析”是近几十年里作为对社会结构的一种新的概括方法而提出的。霍曼斯和布劳的交换理论虽然说明了一些人类关系的极重要的动力,但他们的理论在结构上始终含混不清,并且过分强调个人角色的重要性。一般的网络分析把行动者当做某一相互联系的系统中的点,因而能够描述行动者之间的事件流(flaws of events)。可是,对于分析网络结构的动因,它所能提供的理论寥寥无几。爱默森则把交换理论与网络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成熟的交换理论,分析社会网络中的不平等与权力。
虽然爱默森的理论也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试图以心理学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原则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小型个人单位的交换过程分析推延到大型社会结构,但是爱默森对研究单位的看法却与其他交换论者有所不同。他主张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单位应该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形式而非行动者自身的属性或特征。交换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社会甚至于国家。交换理论所应注重的不是这些个体,而是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形态。
一、基本概念与观点
爱默森的交换网络分析的主要概念有[14]:
行动者:指一个个人或集体单位,能够接受环境所给予的强化;
强化:能够给行动者带来报酬的环境特征;
行为:行动者对环境作出的行动或运动;
交换:行动者自环境中提取强化的行为;
报酬:某一特定强化形态上所附有的价值;
选择性:行动者所处的环境中财富的数目,这一环境能够提供特定类型的强化物;
代价:某一类报酬的大小和数目,这种报酬可望得到另一类报酬;
交换关系: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间持续性的来往机会行为;
依赖:行动者的强化依靠在他人行动时的状况;
均衡:行动者双方所获得的报酬相等;
权力:交换者的一方迫使他方多付代价的程度;
资源:某一行动者在交换过程中用以给予的报酬。
在爱默森看来,行动者所具有的权力严格依赖于其他行动者对其资源的依赖。行动者A对B的权力,取决于B对A所拥有的资源的依赖,反之亦然。在爱默森的解释框架中,依赖是权力的终极源泉,它取决于:①他人手中资源的价值大小;②其他替代资源数量和获得的成本大小。如果B认为A的资源很有价值,同时又没有可替代资源,那么,B对A的依赖程度就高,而A对B的权力就大。相反,如果B拥有A想要的资源,而A所能找到的替代资源有限,B就拥有了对A的权力。
而当一个行动者相当于其他行动者而言,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他就会借此从交换对象那里获得额外的资源或者降低从其交换对象那里获取资源的成本。假如B依赖于A,而A拥有对B的权力,那么,A就有了权力优势并会在交换关系中使用它。这种权力关系就是权力的不平衡。
爱默森认为,权力运用及其不平衡会激活“平衡运作”的机制。在一个A对B运用权力优势的情景下,B有如下四个选择[15]:
第一,行动者B可以降低A所提供资源的价值。
第二,行动者B可以找到A所提供资源的替代物。
第三,行动者B可以提高其提供给A的资源的价值。
第四,行动者B可以减少其所提供资源的替代品。
四个选择都可以降低B对A的依赖,或者相反,用来增加A对B的依赖。这样一来,就能够用以平衡依赖关系,并带来某种均衡。
二、结构、网络与交换
爱默森提出交换网(exchange network )的概念来说明交换关系的形态,并以图示的形式说明。他提出了一些定义,关键的有两个:第一,行动者:某一关系网络中的节点A,B,C,…,N。不同的字母代表拥有不同交换资源的行动者,相同的字母,如A1、A2、A3等代表拥有相似资源的行动者。第二,交换关系:A—B、A—B—C、A1—A2 ,以及其他能把不同的行动者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关系网的模式。
爱默森重点讨论了以下几种网络形式。
1.单边垄断式交换关系
在这种网络交换关系里,行动者A的报酬来源是多方面的,他可以从B1、B2、B3那里得到报酬。相反,行动者B1、B2、B3却只能从A那里得到报酬。这种交换关系是垄断的,是不均衡的,因此其结构趋于改变。这时,如果B1、B2、B3能找到另外一个A,则其交换网的结构就会改变。再如B1、B2、B3能沟通往来,则B1、B2、B3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团体单位与A互动以获取交换均衡。
2.分工式交换关系
分工式交换关系是作为使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达到均衡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出现的。在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中,B1、B2、B3所能给予A的报酬是一样或类似的。假如每一个B所提供给A的报酬各不相同,则A与B1的交换关系就不同于A与B2、与B3的交换关系。在分工式交换关系里,每个人对A的价值与报酬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对A的交换形式也不相同,这就降低了A的权力优势并确立了一种新的网络形式。
如果与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相比较,则在分工式交换关系里,B1、B2、B3分别变成三个新的行动者C、D、E。
在两个不同时间里,由于B1、B2、B3所提供给A的报酬不同,并各自形成新的行动者C、D、E,交换关系也因此由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演变为分工式交换关系。这种转变的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行动者。
———社会圈:
爱默森指出,交换的媒介可以是同类物,也可以是异类物。例如以金钱换取金钱、以实物换取实物、以感情换取感情等都是同类物交换;但以金钱换取实物、以意见换取声望、以香烟换取酒类则是异类物交换。爱默森指出,如果交换关系是同类物的交换,那么交换关系将是封闭的。封闭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圈形的;另一种是网状的。
A1、A2、A3、A4分别代表四位拥有同类资源的行动者。封闭网里的交换关系是均衡的,因为每一个行动者都与其他行动者有交换行为。爱默森以打网球为例来说明:如果两个球艺相当的人在一起打网球,就是同类物性质的交换,是均衡的;但是如果有新的第三者加入,则这种均衡关系就被破坏了。在这种情况下,关系是不均衡的。因为A2和A3都要和A1打球。但是如果能找到另外一个球员A4,那么新的均衡就能再出现,形成的封闭圈或均衡网络。任何新添的球员都将破坏这种封闭式的均衡。当然,这一网络也能应用于军事同盟或共同市场国家等其他集体单位。
3.分层网络式交换关系
封闭式社会圈构成了均衡关系,但是假设A1、A2、A3、A4四位球员的球艺不同,Al和A2球艺比A3和A4高。起初,这四个人可能会在一起打球而毫无隔离,形成一个初始圈。然而时间一长,A1和A2就会觉得他们两人打比较有意思,而A3和A4也觉得总输给A1和A2没意思。由于A1和A3的关系是不均衡的,A3将不得不提供更多的资源———打网球、赞扬、尊敬、自贬,这样他们就会出现分化,从而产生了分层式关系。
又假设A1与A2再找到新的同等球艺的球员A5与A6后,则新的封闭式网络关系又重新形成,同样情形也可能发生在A3与A4上。
爱默森指出,这种分层网络式交换关系可以用来解释社会阶级的形成及其结构。
4.中心网络交换关系
“趋中性”是网络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事实上,它被认为是一个网络最关键的性质之一。趋中性有各种测量决定,这些测量各不相同,但总的思路是: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点(行动者)是中心,它连接很多点(行动者),处于某些点之间,或者接近某些点。,在网络关系中,行动者A2是中心,它连接很多点。
参考文献
[1][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60页。
[2][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61页。
[3]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222~223页。
[4][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71页。
[5][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72页。
[6]布劳。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第5页。
[7]同上,第7页。
[8]宋林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94页。
[9][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80页。
[10][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81页。
[11][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84页。
[12]Blau,“Contrast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n The Micro-Macro Link,eds。J。C。Alexander,B。Gisen,R。Munch,and N。J。Srnelser。(Berker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pp。253-311.转引自:[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85页。
[13][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90页。
[14]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2006.第239页。
[15][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292页。
心理契约概念在心理学界引起关注并进行探讨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要了解这一概念,首先应当对概念本身进行分析。本章将对心理契约的理念来源先展开探讨,着重要说明“经济人”假设与心理契约的内在联系,探讨员工心理契约与组织心理契约的划分及其依据。同时,针对组织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展开相应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