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陈征:《资本论解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袁剑:《中国证券市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厉以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曹凤岐:《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吴敬琏:《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9.吴敬琏:《吴敬琏:十年纷纭话股市》,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0.谢百三主编:《证券市场的国际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邢天才:《中国资本市场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成思危主编:《诊断与治疗:揭示中国的股票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王国波、宋国良主编:《资本陷阱》,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4.李心丹:《行为金融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5.伍海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6.王德培主编:《中国市场“难”在哪里》,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17.杨朝军主编:《证券投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18.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19.罗美娟:《证券市场与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郭树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余明:《资产价格、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22.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刘彦平:《中小股权保护的制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胡国柳:《股权结构与企业理财行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韩泽县等:《投资者情绪与证券市场收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6.马达:《我国股票市场资金运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张灿:《金融泡沫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杰克·赫什莱佛、约翰·G。赖利:《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刘广灵、李绍荣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詹姆斯·托宾著:《通向繁荣的政策—凯恩斯主义论文集》(何宝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金德尔伯格著:《西欧金融史》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32.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王国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4.李扬、王国刚:《资本市场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3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36.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7.周宏:《资本市场效率:理论和经验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李振明:《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高雷:《中国股票市场及上市公司治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0.陈端计:《信用失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宋军:《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陈雨露:《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44.科斯等:《财产权一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埃瑞克·菲吕博腾、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胡继之著:《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郝继伦著:《中国股票市场功能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9.安德鲁·史密瑟斯著,顾卫红译:《华尔街价值投资》,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50.安德瑞·史莱佛著,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郑静:《中国股票市场功能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傅士论文,2001年。
5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3.肖·爱德华:《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麦金农·罗纳德:《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54.彼德·伯恩斯坦著,李繁康等译:《投资革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55.曹红辉:《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金德杯:《当代中国证券市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7.徐涛:《中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58.王性玉:《中国证券市场博弈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孔淑红:《中国资本市场效率与监管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王明涛:《证券市场风险测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傅子恒:《股权分置改革全接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62.曾庆生:《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公司价值》,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张维:《中国证券市场演化及其效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胡晓珂:《证券欺诈禁止制度初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陆蓉:《中国股票市场的政策不平衡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6.曾康霖,黄平:《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7.徐沛,白钦先:《中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8.张艳:《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博弈与监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70.刘义圣:《中国资本市场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1.卢华:《制度变迁与投资者行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刘熀松:《低效率股市理论及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王雁茜:《交易制度、交易成本与市场质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王子明:《泡沫与泡沫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李学峰:《投资者行为选择与资本市场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76.黄德根:《公司治理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77.刘建和:《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78.陈琼华:《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79.郭元稀:《从资本供求关系看资本市场功能》,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第2期。
80.张荐华等:《均衡股票市场理论及其对我国市场的启示》,载于《财贸经济》2007年第1期。
81.董安生、潘李美:《资本市场的培育与规则完善》,载于《中国金融》2004年第7期。
82.大卫·格拉斯曼著,华彬译:《EVA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3.董辅礽:《关于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功能和贡献》,载于《经济界》2003年第2期。
84.易东波、马俊:《我国资本一市一场发育中的缺箱及对策》,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3第11期。
85.双伟:《当代中国私营资本的一产权特征》,载于《经一济科学》2002年第2期。
86.景春梅:《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功能定位的几点思考》,载于《税务与经济》2002年第4期。
87.聂桂平:《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与修正》,载于《金融市场》2002年第2期。
88.于桂琴:《完善证券市场功能的对策分析》,载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89.刘接州:《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载于《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90.汪永奇,程希骏:《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分析》,载于《价值工程》2002年第3期。
91.杨大楷、周晓泽:《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载于《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92.陈野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济基础与制度建设》,载于《财贸经济》2000年第1期。
93.刘志杰,马金良:《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特征及其变迁》,载于《经济学家》1998年第4期。
94.陈梦根:《中国股市的强外生性与制度创新》,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0期。
95.刘琛:《论中国股市“睛雨表”功能的缺失》,载于《市场论坛》2006年第4期。
96.刘丽:《我国证券市场“牛短熊长”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载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97.骆君君:《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建议》,载于《特区经济》2005年第12期。
98.苑德军、任志宏:《强化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理论思考》,载于《财贸经济》2002年第3期。
99.赵学增:《资本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1年 第10期。
100.谭运进:《论证券市场的功能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载于《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01.王佐:《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分析》,载于《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02.吴晓求:《资本市场深化: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第3期。
103.宋德给:《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载于《生产力研究》1998年第5期。
104.吕炜:《资本市场对产权关系的整合及催化》,载于《经济学家》1999年第6期。
105.晓亮:《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载于《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
106.马险峰:《资本市场:概念、主体与墓本功能》,载于《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第3期。
107.官永久:《日本股票市场的现实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经济纵横》1997年第4期。
108.吴敬琏:《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载于《中国审计》2003年第8期。
109.吴晓求:《金融体制改革离不开“股改”》,载于《深圳特区报》2005年10月17日。
110.段军:《如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载于《上海证券报》2001年5月16日。
111.魏杰:《中国的政府与企业关系面临十大转变》,中国新闻网2003年3月17日。
112.巴曙松:《“转折之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机遇”高峰论坛》,搜狐财经频道2005年10月11日。
113.杨朝军、蔡明超:《控制权转移公司的股票价格行为研究》,载《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14.吴宣恭:《马克思主炎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l期。
115.周爱民:《股市泡沫及其检验方法》,载于《经济科学》1998年第5期。
116.周爱民:《股市有效性与泡沫的同一性检验》,载于《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117.张育军:《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分析》,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7期。
118.胡炳志、王兵:《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分析》,载于《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119.邓召明、范伟:《我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实证研究》,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120.丁文锋、庞任平:《论新兴国际资本市场的微观效率制约》,载于《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第2期。
121.周春生、杨云红:《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7期。
122.王春生:《试论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载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23.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载于《财贸经济》2006年第2期。
124.吴晓求:《再造中国证券市场》,载于《证券导刊》2006年第2期。
125.辛念军:《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一个理论解释:股权分割论》,载于《当代财经》2004年第1期。
126.徐益华、杨晓明:《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1期。
127.靳云汇,李学:《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可上市实证分析》,载于《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128.宋逢明、田萌:《中国股市的年报炒作历程》,载于《世界经济》2002年第6期。
129.曾小洁:《市盈率隐含的公司业绩增长潜力——中国股市市盈率实证分析》,载于《经济科学》2002年第3期。
130.仲崇岗、肖腾文:《证券市场的效率、失灵及监管》,载于《财经科学》1997年第6期
131.康继军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载于《金融研究》2005年第10期。
132.王国刚:《中国股市定价权不容外移》,载于《财贸经济》2005年第3期。
133.应展宇:《经济运行中的中国股票市场:功能视角》,载于《经济理论与管理》2005年第2期。
134.刘云斌、葛飞燕、董军:《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弱化现象分析》,载于《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第5期。
135.朱武祥、郭志江:《股票价格中的公司流通股本规模信息兼论国有股上市流通策略》,载于《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
136.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载于《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
137.何斌、李凡:《关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几点思考》,载于《金融学刊》1998年第4期。
138.谢瑞:《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载于《现代财经》2002年第9期。
139.王军:《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载于《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
140.任兆璋等:《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深层机理研究》,载于《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
141.徐艳:《金融伦理与证券市场效率》,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7期。
英文部分
1.Thaler,R.H.(1985),“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Management Science,4.199-214.
2.Shiller,Robert J.(1979),“The Volatility of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and Expectations Models of the Tern Structur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7.1062-1088.
3.Telmer,C.(1993),“Asset Pricing Puzzles and In complete Market”,Journal of Finance,48.1803-1832.
4.Fama,E,F.(1970),“Efficient Capital Market,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ournal of Finance,25.383-417.
5.Fama,E.F(1991),“Efficient Capital Market,Journal of Finance”,46.1575-1614.
6.Capaul,Carlo,Ian Rowley and William F.Sharpe,(1993),“International Value and Growth Stock Retur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49.27-36.
7.Chan。Louis K.C.Yasushi Hamao and Josef Lakonishok.(1991),“Fundamentals and Stock Returns”,The Journal of Finance,46.1739-1789.
8.Ross,S.(1976),“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3.341-360.
9.Amos Tversky and Daniel Kahneman,(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185,1124-1131.
10.Andrei Shleif er&Robert W.Vishny,(1997),“The Limits of Arbitrage”,Journal of Finance.
11.Brad M.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2001),“Boys will be Boys:Gender,Over confidence,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ebruary,261-292.
12.Brad M.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2000),“Trading Is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The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The Journal of Finance,55,773-806.
13.Bred M.Barber and C.G.Holderness,(1989),“Private Benefits from Control of Public Corporat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5.
14.Bred M.,Barber and Terrance Odean,(1999),“The Courage of Misguided Convictio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55.41-55.
15.Breeden,D.(1979),“An inter temp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with stochastic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45.444-465.
16.Campbell,John&Albert Kyle,(1983),“Smart Money,Noises trading,and Stock Price Behavior”,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8.1-34.
17.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1984),“Choices,Value and Frame",American Psychological,39.341-350.
18.Donald B.Keim,(1983)“Size Relate Anomalies and Stock Return Seasonality: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2.
19.Edward J.Lawler(1992),“Power in Bargaining Process”,Sociological Quarterly 33.17-34.
20.Barberis N.,A。Shleifer and R。Vishny,(1998),“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49.307-343.
21.Barth,M.,(1991),“Relative Measurement Errors among Alternative Pension Asset and Liability Measures”,The Ac-counting Review,July,3.433-463.
22.Basu,Sanjoy,(1977),“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ice-Earnings Ratios:A test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Journal of Finance 32.663-682.
23.Ellsberg,D.(1961),“Risk,Ambiguity,and the Savage Axiom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5,643-669.
24.Eugene F.Farna(1991),“Efficient Capital Market”,Journal of Finance,46,1575-1618.
25.Kahneman,D&Tversky,A.(1984),“Choice,Value and Frame”,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4),341-350.
26.Kendall,M。G(1953),“The annalysis of economic timeseries.Part”,Journal o 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96.11-25.
27.Lakonnishok J.,A。Shleifer&R.W.Vishny,(1991),“Window Dressing by Pension Fund Manag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1.227-231.
28.Lakonnishok J.,A。Shleifer&R.W.Vishny,(1992),“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 Trading on Stock Pric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82,23-43.
29.Linda M.Molm,(1997),“Risk and Power Use:Constraints on the Use of Coercion in Ex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113-133.
30.Lucas,R.E.(1978),“Asset prices in an exchange economy”,Econometrical,46-1445.
31.Mark Grinblatt,Matti Keloharju,(2000),“The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Various Investor Types:a Study of Finland's Unique Data Set”,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 55,43-67.
32.Mark Grinblatt,Matti Keloharju,(2001),“What Makes Investors Trade?”Journal of Finance 56.589-
33.Mehra,R.and Edward C.Prescott,(1985),“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Journal o f Monetary Economics,23.145-161.
34.Modigliani,F.&Miller,M.(1958),“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8,261-297.
35.Navin Chopra,Josef Lakonishok,and Jay R.Ritter,(1992),“Measure Abnormal Performance:Do Stocks Overreact?”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31.235-268.
36.Robert C.Merton(1973),“Theory of Rational Option Pricing”,Bell Journal o f Economics and Science,4.
37.Rolf Banz,(198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9.
38.Roll,R.(1977),“A Critique of the Asset Pricing Theory's Test”,Journal o f Financial Economics,4.129-176.
39.Rubinstein,M.(1976),“The valuation of uncertain income streams and the pricing options”.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7.40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