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1300000020

第20章 达到真理的工具

人具有理性和想象力这一事实不仅导致感受其自身同一性的必然性,而且也导致他理智地为自己在世界上定向的必然性。可以将此种需要与生理定向过程相比较,后者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发展起来,并且仅当儿童学会自己行走、触摸和抓握实物、认识其为何物才告完成。不过,获得行走及言语能力只不过是这一定向过程的初始阶段,他不得不借助其自身的理解力弄清其意义,将其置于某种他能理解的情境中,由此他才能根据其思想来与这些现象打交道。他的理性愈发展,这种定向系统便愈加完备,亦愈接近于实在本身。然而,甚至连人的这种定向框架也完全是虚幻的,它只是满足了他对于那些有意义事物的需求。不论是信奉一种图腾动物、一种雨神,还是信奉种族的至上权威和尊严,都能使他这种定向需要得到满足。很显然,他所描绘的世界图景依赖于他自身理性和知识的发展,尽管从生物学上讲,人类种族的大脑容量数千年以来始终很少改变。然而,只是在经过了长期进化过程以后,人才达到客观性,亦即获得了如实地观察世界和其他人的能力,而不至于为愿望和恐惧所歪曲。人愈是发展这种客观性,他就会愈加紧密地接近实在,他愈是变得成熟,他就愈能创造出一个他感到自由自在的人类世界。理性是人借助思维来把握世界的能力,而理智则是人借助思维的帮助来控制世界的能力。理性是人达到真理的工具,理智则是人更为成功地处置世界的工具;前者属于人的本性,而后者则同时属于人的动物性。

理性是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加以发展的能力,它是不可分割的。我这样说意味着寻求客观性的能力不仅涉及有关自然的知识,而且亦涉及人的知识、社会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的知识。假如一个人抱着对生命的某个因素的虚妄偏见而生活着,那么,他的理性能力便是受限制的或有害的。因此,理性的应用是受所有别的因素制约着的,理性在这方面就如同爱一样,正如同爱是涉及所有对象,并与禁固于单一对象不相容一样,理性也是人必须领会人所面对的世界全部整体的一种能力。

对定向框架的需要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也是更为基本的需要是建立起某些定向组织,无论它是真的或虚幻的,除非人拥有这种满足主观愿望的定向组织,否则,他便不能健全地生活。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借理性触及实在,亦即与客观地把握世界相关。但是,既然在这后一种情况下对人来说,生命攸关的是他的幸福与安宁,而不是他的健全,因此,发展其理性的必要性远不如发展某些定向组织那样迫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理性化的作用,那么,这一点就会很清楚。无论一种行动是如何不合理和不道德,人总有一种试图使之理性化的无法抑制的冲动。换言之,就是试图对自己或别人证明,他的所有行动都是由理智、常识,或者至少是道德习惯所决定的。尽管他在非理性行为方面所遇到的障碍很小,不过,赋予他的行为以不合理动机的外观,对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人只是与其肉体相脱离的理智,那么,他的目的便只能从一种无所不包的思维系统中获得。但是,既然他是禀赋着肉体和精神双重存在的实体,故他不仅在思维中,亦在其全部生活过程中,在他的情感及行动中对其生存的二重性作出反应。因此,定向系统的任何令人满意形式都不仅包括理智因素,也包括那些通过人与特定客体之关系得以体现出来的情感及感性因素。

由人要求定向系统之需要所产生的种种答案与其所涉及的对象本身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也显著不同。我们知道,存在着泛灵论和图腾制这样的原始体系,在这些认识体系看来,自然客体和人的祖先对人寻求意义的需要提供了答案。还有无神论的体系,例如佛教,它通常被称之为宗教,尽管就其最初形式而言并无神的概念;还有纯粹的哲学体系,例如斯多葛学派;最后还有神教宗教体系,它借神的名义对人追求意义的要求作出了回答。

然而,不管上述体系的内容本身如何,它们都适应了人的下述需要,亦即不仅建立起某些思维体系,而且确立赋予他的生存及其在世界地位以意义的对象本身。只有对不同宗教形式予以分析才能表明何种答案对于人寻求意义及对象来说是更好或更坏的结论。另一方面,“更好”或“更坏”又总是根据人的本性和发展的观点加以确定的。

在讨论种种由人的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不同需要时,我曾试图提出,它们不得不以某种方式予以满足,以便避免人在精神上的不健全。但是,每一需要满足的方式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些方式上的差别也就是它们对于人的发展的适应性上的差别。联系的需要可以经由服从或支配给予满足。不过,只有在爱之中,才真正体现出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亦即自我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的需要。超越的需要既可由创造亦可由破坏加以满足,但是,只有创造才孕育着欢愉而破坏则总是给自身及他人带来不幸。寻根的需要可以由返回到自然和母亲那里得到满足,同时,它也可以通过不断前进,实现新的联合和整体的充分发展来予以满足。同样,在这里,只有在后一情况才能维持个性和整体性。一种定向结果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但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充当全部个性的生长发展之基础。最后,同一感既能建立在与自然界和氏族的原始联系中,建立在对团体的适应性上,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建立在人完全而富于创造性的发展之上,同样,只有在后一场合下人才能达到其愉乐感及力量感。

种种答案之间的差别是精神健康与精神不健康之间的差别,是痛苦和欢愉、停滞和生长、生和死、善和恶之间的差别。所有可称之为善的答案均与生命的本性相一致,这种本性就在于它是持续不断地生长与发展。反之,所有可被称之为恶的答案都是与生命本性相冲突的,它们助长了停滞,最终是推进了死。确实,一旦人降生于世,生活就会向他提出,关于人类生存的问题。他必须在其生命的每一时刻就此作出回答。他必须这样做,不单单是他的精神,也不单单是他的肉体,而是完整的他,这个真实的个人,他的脚,他的双手,他的眼睛,他的胃,他的精神,他的感觉,他的真实的一切,而不是想象的或抽象的个人。对于生存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从最原始到最精致的宗教历史中找到这种答案,我们亦可以从各式各样的人那里,从最健全的人到最深层的神经功能症那里找到它的相应答案。

我认为,与人类生存现实相符合的生命答案在于精神上健康。但是,通常由精神健康所表明的东西却是消极的人而不是积极的;它意味着无病状态,而不是健康的存在。实际上,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关于何种因素构成健康只存在着为数极少的讨论。

我乐意于将健康视为创造、自觉和反应。独立和完全积极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得以与这个世界共存,与存在共存,而不是与拥有共存,就在生命活动中体验着欢愉,并且将创造性的生活视为生命的唯一意义。健康不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之中一个假设,它体现在他全身心的活动中,体现在他行走、谈话,以及力量发挥的方式之中。

毫无疑问,任何试图实现其目的的人都必须与现代文化的许多基本倾向作斗争,我只想很简略地指出两点:首先,我要谈谈有关理智与情感之间相分裂的观念。这一观念从笛卡尔时代起一直流行到弗洛伊德时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当然,其中也有个别例外),一直存在这样的假定,那就是,只有理智才是合理的,而情感则在本质上就是不合理的。关于情感与理智相分裂的这一教条并不符合人类生存现实,并且对人类成长来说也是有害的。除非我们克服了这种分裂的观念,赋予人以其本来的统一,认识到情感与理智、肉体与精神之间的这种分裂只不过是我们本身思想的产物,并且不符合人的现实。否则,我们就既不能充分地理解人,也不能获得健康的目的。

妨碍达到健康的另外障碍深深植根于现代社会精神之中,它表现为人的最高价值的丧失这一事实。十九世纪告诉我们:上帝是死的;二十世纪则会说:人是死的。手段已经转变为目的,物的生产和消费成为生命的目的,成为支配生活的力量,我们在一方面生产了像人一样行动的物,却在另一方面生产出像物一样活动的人。人使自身转化为物,崇拜他自己的产品;他从自身异化出去,并且业已退化到偶像崇拜的境地,尽管他这样做常常是假借上帝的名义。爱默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物居于马鞍上驾驭着人类”。现在我们许多人都重新意识到这一点。健康的获得只有在满足需要条件时才是可能的。那就是,我们是否能重新回到马鞍上去。

它拆毁了沟通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全部桥梁。只有重新打开通向深层、通向在基底的大门,我们才能努力达到自身的新的统一,达到与他人的新的统一,达到与永恒者的统一。

同类推荐
  • 学会独自去面对:个人成功自助法则

    学会独自去面对:个人成功自助法则

    本书为读者讲述了如何学会思考、培养健康的心态以及怎样才能增强行动的果断力等内容。
  •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像大人物一样思考》着重从理念思维的角度畅谈正确思维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思维方式,人生要成功必须有走向成功的思维方式。该书科学分析理念与成功的关系,教给我们从众多方面通过成功理念走向成功的方法。
  • 思路决定出路2

    思路决定出路2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职场如何“蜗居”,相信大多数职场人都处于“蜗居”状态。
热门推荐
  • 魔宠无双

    魔宠无双

    青鸾、火凤、应龙、夜妖凰,梦魇魔君……天上地下,山川大海,就让我们一起,见证魔宠世界的无上荣光!
  • 前世逆天而行,今生顺心而活

    前世逆天而行,今生顺心而活

    南宫鸢与北堂逸儿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因南宫鸢年幼不知事,随着时间的与空间的变化逐渐淡忘了彼此。多年之后,北堂逸儿也不在等待南宫鸢。南宫鸢一夜忽然如梦初醒,疯了般的要寻北堂逸儿“竹寺”恩师却百般阻难。原来是恩师然施法让其忘了北堂逸儿。南宫鸢追悔莫及,不顾恩师说教,执意去寻爱人,却得知佳人以嫁人。祸不单行,就在南宫鸢想去见北堂逸儿最后一面却见得北堂逸儿惨死在自己面前。事件扑朔迷离,南宫鸢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漫漫路程。
  • 雷逸历险记

    雷逸历险记

    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改变命运?一段搞笑的历程,从都市到异界。想知道特工为什么沦落入狱,卧底又是如何被美女拯救?到底是背叛还是离开?算了,还是洗洗睡吧。以上均属于vip章节......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匠心

    匠心

    在安特卫普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女人的天堂,而这里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是买到钻石的女人,一种是没有买到钻石的女人今天,你可能认识第三种女人。那个女孩,是这座古城里唯一被总理授予证书的亚裔切割师。
  • 浴像功德经

    浴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宠婚:狐狸老公,你out了

    盛世宠婚:狐狸老公,你out了

    “老婆,那只雌性欺负我,老是吃人家豆腐!”“来人,把人给我灭了!”滚犊子!帝倾黎立马暴走,居然有人敢打她男人的主意!“大,大小姐……”管家在一旁汗如雨下,看着桌上的小小姐发愁,这姑爷怎么跟自己女儿吃醋啊!“爹地~妈咪说了,卖萌可耻,撒娇卖萌更可耻!”结果某只狐狸被惩罚吃了一个星期的豆腐~她帝倾黎帝国集团唯一的继承人,权势滔天,挥手便翻云覆雨。传闻她一生只在媒体前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孤身一人,强大的气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第二次,依旧冰冷如斯,怀里却多了一只银白通透的雪狐。第三次,倾城绝艳的她身旁多了一个妖冶邪魅,举世无双的男子。只是如此强大的帝国霸主却偏偏在一只狐狸面前栽了跟头。
  • 虽未暮已走远

    虽未暮已走远

    “周诺一,你怎么能这么狠心,这么多年了,我对你做的还不够好吗??”“我知道吗,我知道,可是我现在,对你已经没有感情了,现在有的,只剩下同情了??”在不懂爱的年纪跌跌撞撞,蓦然回首,曾经的那人,可还会在原地等你?
  • 腹黑邪王太霸道:萌妃,别闹

    腹黑邪王太霸道:萌妃,别闹

    她是雪岭岛上最恶名昭著的魔女,也是他最宠爱的炉鼎。她霸占他不让别的女人靠近。挑衅后院众多的女人,宣言:“我是他惯出来的!”祸乱君心是她干的,打压旁人是她强项。她张扬跋扈又如履薄冰的活着。人前她笑:“那是君主大人宠的。”人后他说:“要么滚去修炼!要么滚上来,自己动!”她白天玩心机,晚上玩运动,还要强颜欢笑:“兮儿真的好幸福。”他听闻后邪魅一笑:“兮儿如此开怀,今晚本王允许你在下面!”只是,当命运长河又一次翻转,记忆回归,她从迷茫中苏醒。他和她,将何去何从?
  • 贝壳眼中的贝娜

    贝壳眼中的贝娜

    2015年1月15日,时光仿佛永远停留,那个顽强的女子离开了。她是贝壳眼中的娜姐,是贝壳的信仰,她是一个天才,但是天妒英才。天使已去天堂唱歌,就让我们留下的贝壳,继续她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