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教职工的考核结果已出,学校决定在校园里公示一周。陆陆续续,便有教师来到校长室反映问题。
“校长,这制度是怎么订的?我的课比别人也不少,每月还有超课量。怎么还没有别人的分数高啊?”张老师很气愤地说。
李老师说:“我还不如音体美老师呢。我们也辛辛苦苦,上学期考核在后面,这一学期还是在后面,真是让人伤心。”李老师眼泪忍不住就流了出来。
看到这种情形,校长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师在乎考核结果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老师不去分析自己落后的原因,不寻找差距,而一味地指责发牢骚,怎么能向别人看齐呢?
校长说:“你们应该找找原因,对着制度,分析一下,是课量的问题,还是教学成绩的问题,是出勤的问题,还是加分项没拿上?”
“我没研究,反正比别人低。”李老师说。
校长打开教师考核表,一一帮张老师、李老师分析每一项的得分。
校长说:“工作量这一项,你是常量,并没有吃亏。成绩这一项,你比平行班稍低一点,但失分并不是很多。而出勤,你是满分,职业道德这一项,也在平均分左右。再看看加分项,学校各项活动得了名次,比如优质课竞赛、论文发表、书香班级、和谐班级的创建等等,都有加分,而你得的并不是很多。在这里你就同别的同志拉开了差距。”
李老师似有所悟,明白了许多,眼泪开始变成思考和动力。
其实像李老师、张老师这样对考核结果有想法的老师还有很多。有想法,很正常,怎么办呢?学校有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制度,制度是人定的,是人定的就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但让学校领导困惑的是,每每在制度出台之前,学校都要征求意见,然后交校务会讨论拿出草稿,交教职工大会讨论。但实际情况是,好多教师对出台制度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发表意见,反映问题,提出改进等民主参与环节,教师基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就使教师缺少了对制度进行全面理解和熟悉的机会。制度通过了,从学校的层面讲,肯定要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做修正。这就是制度从出台到发展到成熟到完善的过程。倘若教师在制度出台的过程中认真参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么制度就更加合理全面,自己也对制度更加透彻熟悉,在工作中不再是盲目无标,而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应该关注一些其他的活动。常理来讲,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与制度相配套的,比如说,小型活动的组织,教师博客的撰写,教师读书计划的落实,书香班级、和谐班级的创建,等等,都是十分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可有些教师总以忙或能力不足为借口而不去参与。到了学期末考核的时候,别的方面大致相当,但认识早,跑得快,成绩突出的同志在加分项里就要超出零点几分,自然而然你就处于他人之后了。还有,上级部门举行优质课竞赛、教案展评、说课比赛等活动时,有的老师瞻前顾后,左推右推,结果也失去了展示自我、成就自己的机会。你说说,是怪自己呢,还是怪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呢?
因此,校长的建议是,学校的各种评比结果出来时,作为教师,应该仔细分析自己每一小项的得失情况。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向学校提出改进建议,找出由于自己重视不够而没有得分的原因。这才是真正对己对人负责的应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