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000000059

第59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一、把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建议》指出,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这些着力点,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十一五”期间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的奋斗目标十分重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需要长期奋斗的艰巨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抓住主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议》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关于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要长期面对的重大难题。“十五”期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就业岗位大幅增加,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加较快的时期。由于未来五年正处于劳动力成长高峰期,推进城镇化将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和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都对就业产生影响,技术进步和产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将使“十一五”期间就业压力加大。《建议》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企业裁员机制,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是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远不能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议》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四)关于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收入分配矛盾过于突出,不仅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群众普遍受益,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分配领域正在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部分地区、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既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也有体制改革过程中考虑不当的主观因素所导致,“十一五”期间必须在收入分配领域有所作为。《建议》明确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五)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发展先进文化关系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议》要求,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六)关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建议》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对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提高重大传染病控制能力和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以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为重点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重点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二、实施就业民生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建议》把扩大就业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强调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五”期间是就业增加较快的时期,五年新增就业岗位约4300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2亿人,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不断完善,有效地维护和保持了社会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十一五”时期扩大就业的压力仍然在加大。一方面,劳动力仍然处于成长高峰期。据预测,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达到15亿的峰值后才会逐步下降。在这期间,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口进入劳动力(一般为16岁)队伍,最高年份可达1700万人。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继续增加,每年需要转移大约800万劳动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面临以下六个突出问题:一是就业供大于求矛盾加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未来五年,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可增加的就业岗位仅有4000万个,供求缺口为1000万左右。二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还会有工人下岗。加上这几年下岗尚未实现再就业的还有一部分人,再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技术替代劳动的速度加快,也会加大就业压力。四是劳动力总体素质不够高,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到2003年末,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超过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7%。此外,农村仍有1.2亿—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人的就业能力比较差。因此,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岗位招不到合适人员,如高级技工就十分缺乏。五是就业潜力大的服务业发展滞后。2003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1.9%,十几年来不仅没有上升,还略有下降,比世界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低了15—20个百分点。就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为29.3%。六是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全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地区之间劳动力就业障碍相当严重,这也是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以上各方面因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日益突出。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目前劳动力供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找不到工作的人群从“4050”人员逐步变为大学生、复转军人等。

“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就业的作用。积极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就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在市场信息、能力培训、就业渠道、服务手段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各方面,采取实质性措施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针对一部分劳动者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提高广大求职者的就业能力。三是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措施,继续鼓励各类企业多吸纳劳动力就业,形成鼓励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机制。四是完善企业裁员机制。近年来,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安置富余人员,既深化了改革,又保持了稳定。要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要尽可能通过辅业改制等途径安置富余人员,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五是要进一步消除影响和阻碍就业的体制障碍。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六是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群众的救助制度。对一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众,要及时提供职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机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是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条件。《建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保障,创造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正确把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很不平衡。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只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标准和水平只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逐步调整。社会保障的方式应是多样的,国家法定的基本保障解决广大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高层次的保障需求,应通过发展补充保险、商业保险来解决。

(二)完善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着重抓好两点:一点是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认真总结东北三省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做实个人账户,达到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目标。另一点是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目前由于统筹层次低,省际甚至省内资金调度难,存在依赖中央的倾向,不利于人员流动和促进就业。要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筹。二是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险制度,也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首先要做到合理确定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比例。其次要做好扩大覆盖面工作。最后要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此外,通过政策优惠引导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建立大额医疗救助制度。三是关于失业保险制度。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使失业保险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并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再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探索除货币以外的其他救助方式,如贫困家庭的住房、医疗及其子女教育等问题的具体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完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此外,还必须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三)探索社会保障体系的新领域

一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遇到的新任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要考虑其流动性,制度设计要有利于其积累的社会保障权益随流动而转移;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应是其最关注的,避免项目过多、费率过高而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二是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要借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把新制度建设和处理旧制度遗留问题分开,妥善制定新旧制度转轨的过渡方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目前尚无条件与城市一样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财政状况也大不一样,已建立的应进一步完善;尚未建立的,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地方财力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进行探索。四是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估计老龄人口高峰到来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出适应国情国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加快公共财政改革步伐,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二是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三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并提高征缴率。四是逐步健全社会保障法规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法律意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和企业实行强制性保险。

四、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一)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总思路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中刚刚脱离低收入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第一位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合理调节分配的基本要求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还有2600万左右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2200万享受低保的低收入群众,必须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中等收入者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他们的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逐步提高这部分人的比重,不断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增强社会稳定的基础。合法的高收入应当依法受到保护,但要通过税收加以调节。分配秩序混乱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性行业的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监管加以规范。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是在个人收入分配上,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现阶段,在分配的结果上要做到公平是不现实的,但强调机会公平是必要的,也是应该做到的。就目前来看,就业机会的公平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中尤为重要,就业机会公平了,参与分配的机会也就有了公平保障。二是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征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设施投入,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以慈善、捐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扶助制度,特别是倡导在全社会形成互助友爱、先富帮后富的和谐氛围,真正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富足。三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困难等问题。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是合理调节分配关系的重要着眼点。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已建立,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的限制,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应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使这部分群众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最低工资标准也应逐步提高。同时要发展面向困难群众的廉租房,妥善解决困难群众在看病和子女就学问题上遇到的困难。四是规范分配秩序。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逐步使其更加统一规范;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完善监管的基础条件。

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国家必须给予足够的扶持,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村村通”的覆盖面和质量,使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多层次、广覆盖的文化服务网络和高质量、低成本的文化服务产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开拓新兴文化领域,开发高科技文化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传媒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新形势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束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加强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逐步提高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创造更多更好适应广大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三)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兼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它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加强引导、监督、管理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并为其健康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格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建立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积极支持、倡导和发展健康文化,坚决抵制各种腐朽和不健康文化。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鼓励文化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拓展民间国际文化交往,主动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积极利用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会,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逐步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首先,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温饱问题解决后,改善健康状况成为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本需求之一。没有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其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问题,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第三,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应运而生了保健品产业、健康咨询、个性化医疗保健机构、康复产业、家庭护理等一大批产业,有效地扩大了就业,拉动了经济增长。第四,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严重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失学失业问题比较普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应做好的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遏制重大传染病的流行蔓延,扩大公共卫生覆盖范围,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一方面,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公益性医疗服务主体,加大政府投入,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社会资金和各类医疗资源以投资方式举办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多层次健康需求。推进社会资源参与现有部分公立医疗机构改制。另一方面,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控制药品价格,降低药品费用。合理确定大型医疗诊断设备检查治疗费用。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

2.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助能力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国家、区域性、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二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形成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相互合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四是提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控制能力和重大疾病医治能力。重点提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艾滋病、血吸虫病和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控制能力。农村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95%以上的县消除碘缺乏病。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五是加强妇幼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

3.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积极稳妥地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力争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加大各级政府投入,支持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乡镇卫生院以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到2010年基本完善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设施。

4.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鼓励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以多种形式到农村服务。开展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口支援乡镇医院的试点。对贫困地区,政府要加强医疗扶贫,定期组织送医送药下乡,为农民体检、防疫。

(三)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必须进一步明确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本思路。以上问题,有些受发展水平的限制是难以避免的,有些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纠正、改善的。因此,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不能变;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道路不能变。“十一五”期间,既要明确卫生领域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又要切实解决一些群众迫切要求而且有可能解决的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认真研究解决医药不分问题,切实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二是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三是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各级政府选择一两所综合性医院,收费低廉,财政保证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公益性质。四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严格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防止医疗机构以此乱收费。五是开展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六是加快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设,提高群众抵御疾病风险能力。七是加强政府监管,改进药品、医疗器材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与制度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在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和减少了许多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生产领域的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高危行业特别是煤矿事故持续不断。从2004年10月以来,发生了四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重特大煤矿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搞好安全生产,一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二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体制机制;三是要强化安全主体责任,严格安全执法;四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安全生产保障;五是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加强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减少交通事故。

(二)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涉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经济行为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农产品加工生产环节源头治理力度,强化药品生产经营监管,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领域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流通环节的经营秩序,强化餐饮消费领域的卫生监督检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继续推进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整顿和规范药品广告,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保证人民群众吃上安全可靠的药品和卫生食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健康权益。

(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继续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有效推进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治安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案件的应急能力和水平。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要加大打击力度,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局面。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外交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热门推荐
  • 盗贼之手

    盗贼之手

    一个盗贼的传说,一个凡人的逆袭。且看风云变幻
  • 首席大人,V587!

    首席大人,V587!

    她是南城最声名狼藉的女人,私生女,不孕,红杏出墙,杀人犯……可臭名昭著的她却一朝飞上枝头,嫁给了国民老公陆七少,让无数女人羡慕嫉妒恨!“老公,他们说你娶了个二婚女人,你怎么看?”“刚好我头婚,请多指教。”“可他们还说你老婆是杀人犯?”某男狡黠一笑,“嗯,制服诱惑什么的,想想就觉得好刺激呢!”【1V1,双C,宠文,欢迎跳坑!】
  • 绝色冥妃养成记

    绝色冥妃养成记

    “喂喂!我才五岁啊!你好意思吗!”红衣小丫头横眉怒目地瞪着某位斜卧在床榻上的美男,黑白分明的眼底溢出一分无奈。“好!怎么不好?”某美男笑眯眯地挑了挑眉,作势要起身拥她入怀。“好个头啊!你变态是不是?”小丫头皱着眉往后退了一大步,华丽的衣裙在半空中绽出一朵妖艳的红花。“真是……丫头,来教教本宫,变态是什么?”某美男狡黠一笑,半眯起狭长的凤眸,慢慢坐了起来。“滚!”——“谁能告诉本宫……小郡主跑到哪里去了?”男人的声音冰冷刺骨,阴沉得可怕。“回……回太子殿下的话……奴婢……奴婢不知……请太子殿下……责罚……”婢女一张俏脸惨白,着急得快哭了。谁料,在房间的木檀桌上,只发现了一封告辞信。“这丫头……来人啊!给本宫找!即使翻遍整个京城也要找到她!找不到她……你们的脑袋就不用要了!”——本文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双处甜宠~~喜欢本文的亲们可以加QQ群:568469598口号:冥妃萧大人/太子(小说人物)
  • 风流是种病姑娘别任性

    风流是种病姑娘别任性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身在何处那就随遇而安就好。若于江湖,行走在缠绵,恩怨介于柔情之间。何处何从,几人道清。
  •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现代异能特工穿越成青灵镇最出名的痴傻大小姐凌曦,爹爹不管,姨娘,庶妹欺负,设计陷害她,让她被全镇耻笑!“贱女人,你根本不配做本王的王妃!”于是,她的庶妹就成了王妃。凌曦冷眼一扫,带着自己的球离开凌家,五年后,她强势归来,将属于她的一切夺回!片段欣赏:小宝:“娘亲,宝宝喜欢那个!”某宝指着某男身上价值不菲的玉佩喊道。凌曦:“喜欢就去拿,拿不到就抢,抢不到就杀!”于是某宝拿完之后又抢劫一番,满载而归!某宝:“娘亲,他长得像我爹?”凌曦冷眼一瞧,当即沉下脸。“抛妻弃子,直接杀!”于是某宝拔剑冲过去,不到一会,狼狈而回。“娘亲,他比我厉害,宝宝被欺负了!”某宝无限委屈,看着娘亲愤怒的冲过去,眼睛闪过一丝狡黠……凌曦:“为什么欺负我儿子?”某妖孽男主:“什么叫欺负你儿子,那也是我儿子,论说欺负,也是你欺负我,难道你忘记那日发生的事情了?”某女盯着他,嘴角微抽,莫非是自己把他给……【本文一对一结局,女主腹黑强大,男主更强,双强pk爽文,不喜误入】【带着宝宝闯天下: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 那些抹不掉的回忆

    那些抹不掉的回忆

    用自己的墨迹记录自己过去的二十个春秋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只是希望给自己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回忆,让自己的青春留在人生的纪念册中,也让自己暮年回首时可以知道自己所走过的那些岁月的痕迹。
  • 101次拒婚总裁的十九岁新娘

    101次拒婚总裁的十九岁新娘

    在他身边十年,她顺从又叛逆,她看着他身边来来去去无数的情人如过江之卿,心中又委屈又难受,只恨不得离得他远远的,可最终还是舍不得,只能用叛逆来表达,这一切,她不知道只是因为爱……而他是庞大帝国的总裁,给她的宠爱无与伦比,可对她的心思说不出道不明,又纠结与从小到大的感情,最后只能压抑自己,然而越压抑越要爆发……“我不要做你的女儿,让我做你的情人……”她委屈的抱着他大哭,他心疼又不忍,心中犹如火烧……对她的感情何去何从,是听之任之,还是划开一条父女的永远的沟渠……终于等她到了十八岁,她和他都明白他们之间,永远不可能再划开界限,除非生离死别。
  • 重生之无限打脸

    重生之无限打脸

    【收藏的期末都考了一百分】天下我第二狂,无人敢称第一,敢称第一的人都被我杀了。神王借元神重生到叶家废材之子身上,世人皆以为他是废物,却不知他是神王,世人企图揭开他的真面目,却不知他的底牌深不可测。他以张狂热血直面世间之敌。故事从一段精彩的家族权利争夺展开……
  • 时之茗:兰陵劫

    时之茗:兰陵劫

    正确的姻缘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
  • 青丘国主之我不是妲己

    青丘国主之我不是妲己

    想我晏离,堂堂青丘国主,居然因为一时差错,一觉睡了三千年!思密达呀,思密达,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