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州,治在今陕西定边县南,辖今宁夏盐池县。西魏置,隋改为盐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盐州,永泰元年(765年)升都督府。盐州“地当冲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北边防完全空虚,吐蕃乘机对外扩展。宁夏北部重镇灵州,虽屡遭吐蕃攻击,但始终未被攻陷,于是吐蕃尚结赞便率骑兵绕过灵州,向北进攻盐州、夏州等地。贞元三年(787年),吐蕃攻陷盐州和夏州后,每州留守千余人,尚结赞则率大军屯兵于灵州西南约50多公里的鸣沙,鸣沙成为吐蕃人距灵州最近的大本营。出使吐蕃的唐大臣崔浣到鸣沙与尚结赞会见,谴责吐蕃人违背清水盟约攻占盐州、夏州的行为。戍守盐州、夏州的吐蕃士卒,因远离吐蕃腹地,粮粟不继,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染上病疫,大家都不想留在那儿受罪,思归情绪非常强烈。占领盐、夏二州的第二年,尚结赞只好派3000骑兵将两州的吐蕃人接了回来。同时将城池毁坏,庐舍焚烧,强迫当地居民撤离故地,两座塞北重镇变成一片废墟。吐蕃军撤离后,灵盐节度使杜希全派兵分守之。经过吐蕃多次入侵之后,唐王朝又重新认识到盐州的重要性。杜希全认为盐州地当冲要,自失陷后,“塞外无保障,灵州势隔”,请求修筑盐州城。贞元九年(793年)二月十二日,唐德宗下诏令兵马副元帅浑瑊和杜希全等率兵3.5万人同赴盐州,以6000人筑城。为了配合筑城,又诏令泾原、山南、剑南等地各发兵深入吐蕃,进行牵制式作战,以保证盐州城的顺利筑成。这次为筑盐州城,共动用兵力达7万余人。
筑城军卒深知盐州城的重要性,日夜苦干,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筑城成功。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上下一片盛赞。唐德宗令盐州节度使杜彦光率军戍守,又命朔方都虞侯杨朝晟率军戍守木波堡(今甘肃环县东南)。此后盐州与灵州、木波堡遥相呼应,协同作战,击退了吐蕃人的多次骚扰,盐州一带出现了二三十年的相对和平景象。当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写了一首题为《城盐州》的叙事诗记述此事: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
蕃东节度钵阐布,忽见新城当要路。
金乌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
君臣赭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
筑盐州十余载,至今毡裘不犯塞。
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诸边急警劳戍人,唯此一道无烟尘。
灵夏潜安谁复辨,秦原暗通何处见。
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芪贱。
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
德宗按图自定计,非关将略与庙谋。
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獗最难制。
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
东西亘绝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
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
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
愿分今日边将恩,褒赠韩公封子孙。
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
诗人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了修筑盐州城的战略意义和筑城后带来的好处。诗中对修筑盐州城后,如何引起吐蕃人的惊慌、边关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情况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另外,诗人也无情地鞭挞了塞上的藩镇军阀不顾社稷安危、人民祸福,而玩忽职守,一心想扩充自己势力和增强自己荣宠的行为。“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盐州草原辽阔,城池雄伟,宝马驰骋,奇药遍地,诗人遗憾地吟出:这么美好的地方,谁能告诉皇帝?
盛极即衰,吐蕃政权也开始由强盛逐渐衰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但吐蕃人并不甘心让盐州城存在。元和十四年(819年)十月,吐蕃出动15万大军围攻盐州城,党项也派兵相助。他们使用飞梯、鹅车、木驴等攻城器械四面齐攻,盐州城四次差点儿被攻破。盐州刺史李文悦率领将士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据城死守,与吐蕃军连续恶战27昼夜,吐蕃毫无进展。盐州守军有时晚上偷袭,有时出城迎战,共杀敌万余名。在吐蕃围城期间,灵武牙将史敬奉请求朔方节度使杜叔良给兵3000人,去解盐州之围,杜叔良给兵2500人。史敬奉率领2500名朔方兵,带30日干粮就出发了。十多天过去了,连一点儿音讯也没有,大家认为可能全军覆没了。不料,史敬奉率领的朔方军从小道绕到吐蕃军后,吐蕃大惊。唐军内外夹攻,大破敌军,杀伤无数,遂解盐州之围。盐州战役后,吐蕃已无力再发起大规模的战争,于是又多次请求与唐朝会盟。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九月,吐蕃遣其礼部尚书论纳罗到长安与唐举行“长庆会盟”,重新确立了原来“清水会盟”划定的各自守界。会盟盟词称:
中夏现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为主。
自今而后,屏去兵革,宿忿旧恶,廓焉消除。
追崇舅甥,曩昔结援。边堠撤警,戎烽韬烟。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襟带要害,谨守如故。
彼无此诈,此无彼虞……
盟后,唐廷又命大理寺卿刘元鼎随论纳罗前往吐蕃。次年四月,刘元鼎至吐蕃逻些城(今西藏拉萨),五月六日与吐蕃宰相钵阐布等正式会盟。长庆会盟后的第三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长庆会盟,在逻些城刻制《唐蕃会盟碑》。碑文开头称:唐朝皇帝与吐蕃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治,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碑文中记载了唐廷与吐蕃如何以舅甥情谊会盟立誓以及唐蕃友好关系的一些重要史实。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该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刻成,现立于拉萨市大昭寺门前。
应该说,长庆会盟是朔方军民与吐蕃军队在河陇地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拉锯战争,特别是盐州保卫战予吐蕃军队以重创的结果。长庆会盟后,吐蕃虽有零星骚扰,但实际上唐蕃长期战争的局面已经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