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平地崛起,纵贯宁夏平原西侧,延伸数百里。峰峦峭耸,萦塞极天,环蔽镇城,俨若屏障。山脊平均高度为海拔2800米至3000米,相对高度为1000米至2000米,主峰敖包圪垯3500多米,为宁夏全区之巅。明代,贺兰山为宁夏与蒙古游牧部落的接界处,其东西走向的沟谷山口有数十处,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其大口处筑关墙,驻重兵镇守,其小口亦分段设兵巡守。由北向南主要山口分布如下:黄草坡口、野马川口、打隈口、阿武坡口、刺滩口(以上在今石嘴山市境内);归德口、大风口、小风口、汝箕口、大水口、小水口(以上在今平罗县境内);西番口、塔峡口、贺兰口、新开口、宿嵬口、拜寺口(以上在今贺兰县境内);镇北口、水吉口、黄峡口、滚钟口、金塔口、赤木口(以上在今银川市境内);磨石口、独树儿口、干沟儿口、山嘴儿口(以上在今永宁县境内);双山北口、双山南口、灵武口、林泉口(以上在今青铜峡市境内);哈剌木口、硖石口、黄沙口、观音口、大佛寺口(以上在今中宁县境内)。计36口。这些山口通道既为汉族和蒙族的交往贸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成了鞑靼、瓦剌蒙古贵族越过贺兰山袭掠宁夏的捷径,赤木口更是如此。
赤木口,即今贺兰山之三关口也,系贺兰山最大关隘,内设三道关口,头道关墙与西长城相连,是历代宁夏西边防线最重要的门户。过去,这里曾设关据守,但降至明代中叶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昔日的雄关已逐渐坍塌毁坏,鞑靼骑兵经常以此为捷径,进入宁夏境内,大肆劫掠,使当地居民不能安心耕牧,同时也严重威胁宁夏镇城的安全。嘉靖十八年(1539年)冬,宁夏巡抚杨守礼奏请朝廷,决心修筑赤木口关墙,绝敌百年通道。
杨守礼(?~1555年),字秉节,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历任湖广签事、叙州通判、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河南参政等职。嘉靖十八年秋任宁夏巡抚。到任后,整肃边防,修筑贺兰山赤木口,并有志于恢复北路镇远关、黑山营重防。次年冬,以功升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在任期间,加固边墙,增筑关堡,调整驻防,屡胜入犯的俺答、阿不孩和吉囊等部,以战功先后加兵部尚书和太子少保。杨守礼虽在宁夏任巡抚仅一年时间,但能锐意经略,尽心边务,储粮均赋,兴利除弊,还主修了《嘉靖宁夏新志》。在明代历任宁夏巡抚的官员中,他是一位受到宁夏地方父老高度赞扬的巡抚,尤其是他修筑赤木口关墙,可谓是“利益于宁夏之大者无逾于此”。
嘉靖十九年(1540年)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杨守礼偕同宁夏总兵官任杰等一行人马前往贺兰山赤木口进行踏勘。他们从平虏城(今平罗县)出发,沿贺兰山西行抵达赤木口。杨守礼登高四顾,只见巍峨的贺兰山在赤木口处变得山势平缓开阔,有不少沟谷通向山内,山谷口可容百马进出。昔日的关隘已残破不堪,到处是断垣残壁,已失去了制敌御寇的作用。他忖度良久后认为,根据赤木口的地势情况,有些地段需要砌筑关墙,有些地段可利用天然屏障斩削成直立的峭壁。他又根据这里多沙砾少壤土、且无井泉的地理条件,令兵士挖掘山崖沟谷,找到几处有壤土的地方。并决定造水车百辆,从赤木口东北10公里处的金塔墩运水,因为那里有流量较大的泉水。另外,他发现山上有很多大圆石,可以用来砌筑关墙,省却开山凿石之苦。经过这次实地考察,杨守礼重修赤木口关墙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考察回来后,杨守礼奏请朝廷拨库银4万两作为修筑关墙的费用。这年五月一日,筑关工程正式启动,他命都指挥吕仲良督率军夫4000人,住在赤木口施工。为防备鞑靼骑兵骚扰破坏,令游击将军傅钟、副总兵陶希皋各率兵千人驻防赤木口内外;又令人购买粮食,保障后勤供应。在施工期间,杨守礼多次到赤木口巡视。这年六月,他买上酒肉亲自到工地上慰劳筑关军夫,并写了一首题为《入山劳士》的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冒暑巡行不惮难,筹边为国敢偷安?
蚊虻扑面孤臣血,烽火惊心六月寒。
古塞山灵刚送雨,高城云爽暂停鞍。
君王自有南风调,万里烟尘一望残。
从诗中脚注得知,这一天傍晚风雨大作,杨守礼暂住新筑成的雄关敌楼上。可见工程进展很顺利,速度也快。经过驻关军夫的艰苦劳作,修筑赤木口关墙的工程于这年八月竣工。关口是用石头砌成的,巍巍赤木口关堪称贺兰山第一雄关。
在赤木口关墙竣工数月后的十一月十一日,杨守礼准备率领宁夏镇文武官员前往赤木口巡关并祭祀贺兰山神。消息传出,宁夏镇城缙绅纷纷请求跟随巡抚前往贺兰山一睹赤木口关之雄姿。他们说:“赤木口昔日虽曾设关,但不能坚守,致使关口废弃了很多年,后虽多次商议重修,但都不了了之。今日杨公重修雄关,吾辈希望能随公前去表示祝贺。”杨守礼答应了众缙绅的请求。第二天,杨守礼一行人从镇城出发,有骑马的,有乘车的,有坐轿的……当晚宿于平羌堡(今平吉堡)。十三日到达赤木口,在此举行了祭祀贺兰山神的仪式。众人参观了雄关后,杨守礼在帷幕中举办宴乐招待大家。缙绅纷纷举杯说“:赤木口靠近胡人边界,人迹罕至。往时官军巡逻,尽管全副武装,荷枪实弹,也不敢深入到这里。今天,这里成了设宴、唱歌、舞蹈的地方,这都是杨公赐给我们的!”杨守礼也非常高兴,欣然作《赤木口》诗以述其志:
昔日荒落无人迹,此日从容有客来。
为道边城堪保障,不妨尊酒共徘徊。
夕阳挝鼓明金戟,寒雾冲风拂草莱。
寄语长安诸俊彦,平胡还待济时才。
诗中作者自谦认为,他只不过是筑关城以阻止胡人入寇罢了,平胡还望奇才啊!众人也以诗和之,共得28首,当时随行的按察司佥事孟霦详记其事,并作《观赤木口诗序》。
往事悠悠,460多年过去了,今赤木口关墙遗址尚存,是后人游览、凭吊、评说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