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200000030

第30章 三、人性三等说和性“待教而成”的可教论

人性三等说以及人性“待教而成”论是《淮南子》深入现实社会,从实际中重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这里主要是通过对《淮南子》和《春秋繁露》有关人性论的比较来分析儒道二家在当时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淮南子》已有人性三等说的看法:

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且夫身正性善,发愤而成仁,帽凭而为义,性命可说,不待学问而合于道者,尧、舜、文王也;沉湎耽荒,不可教以道,不可喻以德,严父弗能正,贤师不能化者,丹朱、商均也。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月癸哆口为,??戚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也。夫上不及尧、舜,下不及商均,美不及西施,恶不若嫫母,此教训之所谕也,而芳泽之所施。且子有弑父者,然而天下莫疏其子,何也?爱父者众也。儒有邪辟者,而先王之道不废,何也?其行之者多也。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绝谷不食,以一?之难,辍足不行,惑也。

由一般动物须训练而有用处推及人类更需教化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肯定以“身正性善”作为道德的价值取向,并且认为中等之人正是施教的对象。这与董仲舒的人性论有相似之处,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这一问题看法的相通性。另外,《淮南子》还反对因噎废食的短见做法。肯定尧、舜、文王之类的圣人是“性善”,且此处的仁与义都是指人后天努力的结果。将仁与义都充实于人性的范围之内,与道家人性自然之说相矛盾,这种性与仁之间矛盾的看法,是儒道二家对此问题的争议在《淮南子》中的反映。

董仲舒对人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吸收和综合了孟荀的人性论,承认有善性、恶性之分,并且认为二者都源于天,这种先天赋予的性分是自然如此,无法改变的。“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癯,而不可得革也”,但董仲舒的人性论不止于此。在《深察名号》和《实性》篇中,董仲舒对人性论进行了更深入地论述。“今世暗于性,言之者不同,胡不试反性之名。性之名非生与?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诘性之质于善之名,能中之与?既不能中矣,而尚谓之质善,何哉……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而成雉,茧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质于禽兽之性,则万民之性善矣;质于人道之善,则民性弗不及也……吾质之命性者异孟子。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已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为,故谓性未善”,但人性教化的目的是“为善”,且将人为的结果视为“真天”,其逻辑是矛盾的。善具有相对性,善与不善是相对而言的。因比较的对象不同,内涵也不相同。对禽兽之性而言,众人之性是善;而相对于人道的最高目标而论,众人之性又远远达不到善。孟子的性善论是属于前者,而董仲舒,正如其所言,是与圣人之善相比。境界不同,体现了儒家人性论的进程。

道家反对的是儒家束缚人性的等级制度和强制性的礼法教化。道家被动和顺从自然的态度源于道家阴柔无为的特点和主张,无论是在观察自然或是立身处世上,都是如此。《泰族训》云:

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谊;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管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衰?哭踊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修朝聘以明贵贱,飨饮习射以明长幼,时搜振旅以习用兵也,入学庠序以修人伦。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向方。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

性是先天的,但需要后天条件的具备,如持久的教化和养护,无此则易受外界的侵害,最终失其本性。《淮南子》认为人性教化的目的不是向善,而是向道。董仲舒与《淮南子》的相似说明了当时儒家人性较普遍的观点,从如何有利于社会统治的角度说明要因民之性的重要性。圣人对待民之性采取的是因循的方法,但因人性的表现不同而应制定相应的礼仪以进行疏导和规范,使其行为有所节制,不致造成社会的混乱。因此,礼法的制定一方面是基于人之性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又限制着人的欲望,是着眼于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由此提出人之性须经后天的教化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但未提出人性的方向是向善。此外,认为养性的目的是遵道,人性努力的方向是合道。此时的性仍是自然的,无后天道德内涵的善。而董仲舒却用同样的比喻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

董仲舒又进一步对性与善之别进行论述,初步提出了儒家的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圣人之性为善,斗筲之性为恶,二者如同孔子所谓的上智与下愚之别是不可移的。而中人的未善之性经过后天的教化是可以成善的。圣人与斗筲之民毕竟是人类群体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广大存在的是中人,因此社会的教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发展的可能空间。这样就从人性论的角度论证了教化的根源和继续大力倡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董仲舒的人性论有生之谓性的含义,认为性与善是分处于两个阶段,性是先天的,而善是后天的结果,性非善,因此性善不成立。此人性具有普遍性,性的差等性仍是先秦以来儒家在人性论上的重要特征。善源于性,性有善端。性与善的中介是教,性待教而为善,否则不能称之为善,因此,从善的根源来看,性与善并非同一的。善有所待,教训是成善的前提。“教训已非性”说明性为自然,善是人为所致,教使性与善相对脱节,实际是自然与教化的区别。因此,善非纯粹质朴的天性,教化的过程实际是扬弃性之自然性,善是教化而成的,即后天性的。这和孟子的性善论不同,是吸收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进一步完善。但性已具有成善的基础,而善具有了自然与社会的二重内涵。这些都是围绕着善这一核心展开的,与道家清净自然之性完全不同。

《淮南子》认为天是至善无上和全能的,人的行为若不符合天理,则非善,也难以有实际的成就,人依循天则成为一种自然化的社会法则,甚至是宇宙法则在人间的显现。社会等级决定其政治地位,教育能建立个体的内在价值,在社会中确立其必须应有的地位,是由内及外的。对君主来说,中民须教化才能使人性完善,而作为个体来说,就是要不断地学习。由此,《淮南子》分析了学习与人性的关系:

世俗废衰,而非学者多:“人性各有所修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驳,此自然者,不可损益。”吾以为不然。夫鱼者跃,鹊者驳也,犹人马之为人马,筋骨形体,所受于天,不可变。以此论之,则不类矣。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啮咋足以?肌碎骨,蹶蹄足以破颅陷匈;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则虽历险超堑弗敢辞。故其形之为马,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

对“非学”进行了批驳,认为“非学”是世俗衰退时出现的现象。因此要强调学习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要改变人性,首先要承认人性的先天的差异性,且要证明后天改变的可能性。作者用人马之喻说明马可教化,由此引导到人的才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并且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今无五圣之天奉,四俊之才难,欲弃学而循性,是谓犹释船欲?水也”,“夫学,亦人之砥锡也。而谓学无益者,所以论之过。知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修;贤者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余”。反对脱离学的“循性”,此性实际指性情欲望。对一般人来说,性的改变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提高人的能力。因此学习能保持人性的清净,是全性的工具,并且学习使愚者可以有胜于知者的地方,众人有高于贤者之处。由此,学习能够缩小人们之间的先天差异,可以提高人的社会性,是推动人类自身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淮南子》又进一步分析了三类人的学与性的关系。“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也。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擢德?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乃始招蛲振缱物之豪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此我所羞而不为也”,人性是朴真的,这是圣人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圣人、达人之学的内容是学道。学习是以返性和通性为目的,使心灵摆脱世俗的困扰,从而进入虚空和平静的状态。而俗人之学却戕害德性、任智乱行、追求名声,招致身心俱毁,则背离了人性,扰乱社会,是不可取的。《淮南子》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这是面向现实人生,适应现实,积极推进人类自身的发展所得出的认识。《淮南子》的人性三等说和可教论明显地吸收了儒家观念,但学习的目的仍是要恢复原初本性,使儒家的一些积极思想作为手段和补充以完善道家理论中的疏忽和偏离世俗的倾向,是《淮南子》从现实出发所作出的部分调和与发展。

同类推荐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热门推荐
  • 神血少年

    神血少年

    古老的羊皮卷,封印着远古时期的战争事迹,神与魔谱写的史诗,毁灭还是创造?
  • 猎天纪元

    猎天纪元

    皇权当政,宗教临世。乱世崛起的先贤,诸强隐避尘世,各自着手培养弟子,一时群星璀璨。不知是大辉煌时代的强势崛起,还是上古破败残局留下的余韵。一个从西岭郡走出的少年,开始了猎天的传说......
  • 侠武之梦

    侠武之梦

    我写的这部小说是武侠小说,因为我是个武侠迷.喜欢武,的直接与力量.喜欢侠,的柔情和正义.正如我所写的一样,这部小说是完成我一个梦.所以书的名字叫做侠武之梦里面有三大主角.分别是用我身边的朋友的姓氏来命名.我这样做不是开他们的玩笑是希望他们,可以完成他们的理想.在动笔之前我想说"我写的武侠,都是凭借着人生的感触多年的思考与经历.这本书写的是武侠,说的是人性的不同.还是那句话,我的世界为我而精彩.但是呢,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到这本书,不管有多少人.我想说"我的人生却因你不同"在此感谢那些知道我知道我认识我,给予我关心的人.谢谢.
  • 家主请留步

    家主请留步

    穿越成了一个衰败家族的废材家主?从此,在微末中崛起,在讥讽中奋进。这是一个人,不但要自己装逼,还要带领整个家族一起装逼的故事……
  • 明朝江湖梦

    明朝江湖梦

    主角收到朋友的一本书打开这本书最穿越到了明朝阴差阳错,变成书里的女角,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烦心的事惊奇的事,还有更奇的事,到底主人公如何解觉这些事呢,,如何回到现代,欢迎大家阅读这部新作明朝江湖梦
  • 终于爱上你

    终于爱上你

    即将踏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却横遭灾难殒命,是因欠下了前世的夙怨深情?她倾城绝色,心似菩提,更为心爱男子不顾生死。他却诀别诗一首,狠斩情缘;冷眼看她戴凤冠着霞帔,恨嫁残暴太子爷,说···长嫂如母?被情所伤,她封心锁爱,只求一隅宁静却屡遭设计暗算,伤心、伤情、伤命,竟是心爱人一手策划,争夺皇权的棋子?伫于权利之巅,拥有超绝智慧,他自诩冷硬无情,伤她毁她。哪知,一朝心动,自此独爱霸宠于她,不惜那金銮龙椅,发兵赴死血染皇城,终得她倾心,却又判她凌迟死刑?心念成灰,她流尽血泪,刻下:今生不复相见,绝我永世无心无爱······带着腹中孩儿,割腕了情!———————————新婚夜,她怒扯红头纱,目光冰冷:“我已非处子!太子殿下千金之体,恕我无颜伺奉!”他揪住她的衣领,逼视着她的眼睛,咬牙怒道:“你以为本王不知?你以为我会在乎?!不管你跟过谁,爱过谁,从现在开始,你是属于我的东西!敢寻死,我会让你在乎的人,统统陪葬,包括···他!!听清楚了?!!”一夜秋风,桃花落;情断愁肠,雨雪霏······当旧情和前缘摊于眼前,得知抛弃、处死,都只为博她红颜一笑,她又会作何抉择?
  • 终极禁手

    终极禁手

    一次意外的事故,一种命运的转折。当世界开始背叛了我的所有,留给我的还剩下什么。或许我是错的吧!只要能再次和她相遇相知,我亦无怨无悔。
  • 复仇女神狂想曲

    复仇女神狂想曲

    车祸中,她的父母死去。肇事司机是个十分有钱的富豪,通过贿赂法官,被判无罪,休闲地过着小日子。她不甘心,不甘心!她化作复仇女神,展开复仇!她在禁爱学院内暗暗策划起了复仇行动!但是,她的计划却被陌潇雅无意间影响了。那么,她将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 我轻轻的走过暖暖

    我轻轻的走过暖暖

    突然被相恋多年的男友抛弃的女主,决定来一场遇见爱的冒险旅程,启程前往神秘国度尼泊尔,机场偶遇偷拍自己的陌生男,尼泊尔还有陌生男的铁哥们和自己同游,女主的前男友的妹妹貌似还喜欢我们的男二,这个世界怎么了?你知道吗?我不晓得,好像书中有介绍哦······
  • 宣验记

    宣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