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200000029

第29章 二、“为善”于道的循性论

《淮南子》提出了“为善易”、“为不善难”的人性论上的依据。指出“为善”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发自本心的自然而然的为善;一种是沽名钓誉式的即形式上的为善。“天下莫易于为善,而莫难于为不善也。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适情辞馀,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于己,故曰为善易。越城郭,逾险塞,奸符节,盗管金,篡弑矫诬,非人之性也,故曰为不善难。今人所以犯囹圄之罪,而陷于刑戮之患者,由嗜欲无厌,不循度量之故也”,从动与静、循性与背性的角度对善与不善进行了界定。此处的善不是儒家道德的评价内涵,而是赋予善以道家所推崇的独特内容,即静与无为,二者指涉了人之内外的两个方面。静指内心的平静,无为指外在的行动,而静与无为又是道的基本特征,是道性在人身上的体现,暗含着民性向善的可能性,既有先天的理论依据,更有后天的自觉行为。只要人人循性,则皆可为善,皆可得道,循性适情就可达到善。《淮南子》认为坚守自己的本性,不为外物所惑,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这不需要外在的强力,只要循性而已。越城逾塞、篡权盗财等行为违背了人性,且需要具备外在的各种条件,才能实现,因此视其为“难”。为善与为不善之间的差别是嗜欲造成的。善是对待他人的一种道德评价,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即善是为的,因此是后天的,遵循自然则成善。这是就个体行为而言,而对圣人君主来说,治理万民同样要循民之性。“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循性即因性,既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同时又易于社会的治理,达到事少而功多的政治效果。这样社会制度的制定是以人为前提和中心,是适应人的需要,而不是制约和统治人的工具,有将制度自然化的倾向。“为善则观,为不善则议;观则生贵,议则生患……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货数而任己。欲见誉于为善,而立名于为质,则治不修故,而事不须时……故重为善若重为非,而几于道矣”,认为所循之性必须是未受嗜欲浸染的自然清净之性。为追求名声故意为善,做善事则会引起他人的关注,做恶事则会引起非议。受到关注就会重视,非议则会带来祸患。此种“为善”与“就私”、“任己”相连。“循性而行指,或害或利。求之有道,得之在命”,循性导致的行为后果会有利、有害,但行事时应按照道的规律,至于结果如何是由命决定的。道是可因循的,而命是不可知的。

在对待人性与仁义的关系上,庄子视仁义是对人性的戕害,仁义导致自然之性的丧失。“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将二者严格对立起来。而《吕氏春秋》则纳孝慈入性,“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认为孝慈出于人的自然本性,是与生俱有的,从而将孝慈建立在人性之上。《淮南子?泰族训》视仁为人性最贵者,“凡人之性,莫贵于仁,莫急于智。仁以为质,智以行之。两者为本,而加之以勇力辩慧”,视仁为人性的本质,并且是人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之性有仁义之资”,认为仁与义都是人性的内容,仁义对人性有辅助作用,将道家原本认为属于外在于人的社会道德化为人的内在的本质,改变了庄子视二者为势不两立的状况,这是《淮南子》在人性论上较为突出的看法,这明显的是受到儒家人性观念的影响。仁是内在于人性之中的,且是对人性的最本质的规定,有仁性先验的观念,但又认为“人乐其性者,仁也”,仁是由性而起的,是一种自然的情感道德,赋予了“仁”具有以乐于其自身的自然之性的品德。性是自然的,性与仁二者是先天与后天之分,而不似儒家之“仁”是从对他人的态度方面体现出的品德。魏晋时期,郭象提出“夫仁义者,人之性也。人性有变,古今不同”,仁义是内在于人性之中,视仁义为人性所固有的内涵。从而仁义也就具有了自然的特征,这是比《淮南子》更进一步的说法,即将仁义直接说成是人之性。从而为“名教即自然”做了理论上的论证。

同类推荐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如果你给子孙存入银行1万,年息5%,那么200年后将滚为131.5万,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增速保持在10%以上(现在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7万亿,年增速14%),100年后中国货币总量将突破1,474,525万亿,以20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将突破7.37亿(不含房地产、证券、收藏品及各类资产)。如果按此发行速度货币体系的崩盘只是时间问题,不只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货币体系的重建。货币发行增速将逐步下移直至低于2%,每年20%的收益率到那时候中国人才会意识到真不容易。
  • 花昔花殇

    花昔花殇

    秋玉是浅昔出生时所佩戴的。升天学仙,意外连连。面对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会如何抉择?
  • 惊奇时间

    惊奇时间

    这是一部由玄幻悬疑惊悚系列中篇小说合集,有你前所未见的故事,悬疑恐怖刺激,触碰你所有的阅读神经,带给你内心深处震撼的惊奇!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么,最恐怖不是鬼,而是人心!附加:本文是悬疑恐怖惊悚系列中篇合集,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惊险离奇,一个比一个更扑簌迷离,一个比一个惊悚恐怖,总有一个故事是你的最爱,欢迎多多收藏和关注哦!
  • 遮天神道

    遮天神道

    远古众神陨落,万年来再无人踏足巅峰。少年轩尘枫,修为被废,爱人背叛,家人疏远,尝遍世间寒冷。搅乱婚礼,关入地牢,他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与一段尘封往事。宿命降临,得神秘玉珠,里面竟是上古神帝,灵魂结晶。解封神帝灵魂,传承最强规则。笑傲九天十地,八方虚空。大天神体,战神之剑,从此神道,唯我遮天。
  • 十载慈愿

    十载慈愿

    太姥爷的一句遗言却让我深陷奇异国度的泥沼中无从抽身。轮回千载,因果往复,千年前注定今日,今日决定千年后跳不过命运的鸿沟,毁灭难不成是注定发生的阴谋?
  • 说梦者

    说梦者

    王炎很郁闷,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进入到别人的梦境中,睡不好还在其次,但是看见了不该看的,听见了不该听的,又或者……什么?还可以飞檐走壁,练就绝世武功,屠龙宝刀,做梦就送!好吧,王炎有点小兴奋了……
  • 樱花恋之仙侠

    樱花恋之仙侠

    寒雪樱,父母双亡,妹妹下落不明。她决心复仇,一路上有朋友的陪伴。只是遭遇种种变故,她能否坚持?......最后复仇成功却......
  • 绝代佳人之景逸皇后

    绝代佳人之景逸皇后

    她,21世纪的活泼美人儿——景逸他,英明神武的帅气明君——君策她,本是另一个时空的人,却意外轮回到未来因为海王星的变故,她重回古代天意!轮回古代的她,竟落在了他的龙榻上!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时刻逃避着……从头到尾,她都爱着他,却不敢面对,直到离开的时候,面对,已经晚了……辛酸之余,她醉生梦死,却又轮回现代,天亮了,她还在,难道是一场梦?……
  • 月谈赋

    月谈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宿命缘浅三生梦尽

    宿命缘浅三生梦尽

    第一世,她是万人敬仰的女娲之后,也是万人恐惧的宿灵女;他是女娲座下第三灵兽——独角白泽,他因家族之恨,为复仇在她体内埋下噬魂之种,并亲手杀了她,但却在她死的那一瞬间,他发现自己已深爱上了她第二世,他苦等千年,她转世为狐妖,谁知她却恋上了第四灵兽——麒麟玉祾。几经波折终于挽回她的心,却因玉帝之女心生嫉妒,加害于她,她再次堕入轮回第三世,又是千年,她转世为修仙人,他找到了她,但噬魂之种渗透灵魂,不断摧残着她的身体和灵识,最终在六界大战中,以魂飞魄散为代价,使六界再度安定“泽,恐怕我又要辜负于你,三世等待只换得如此结局,但恐怕我是还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