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完整方针。政策能调动积极性,科技能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和取得最佳效果,这两者都十分重要。一个家庭联产承包就使我国农业摆脱了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一项杂交水稻科学成果的推广,就累计增产2.4亿吨稻谷。但不论是政策还是科技都必须同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农业是有生命的物质生产,没有投入就很少甚至没有产出。据有关部门测算,要保持农业4%的年增长率,农业基建投资必须占全国基建投资的10%以上;要形成500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需投入化肥1500万吨,农机动力5000万马力,柴油130万吨,电100亿度。由此看来目前对农业的投入还很不够。由于农业生产相对来说周期长,见效慢,过去一些地方不愿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到农业上,只是口头上重视农业。因此有人说农业是“三口农业”,即上面是口号农业,中间是口头农业,下面是口粮农业,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的发挥。
农业投入一方面来源于国家,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来源于农民,农民构成了农业投资的主体。但目前集体投资增长缓慢,农民生产性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似薄弱,很大程度上靠“吃老本”和“天帮忙”。1993年农民家庭人均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比上一一年增长率降低了4个百分点。如何吸引农民的资金投入再生产?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思路:
第一,给农民一个稳定感。土地经营,是农民至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坚持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持续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项长期政策。近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土地经营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土地承包期的延长中,不免要对承包关系进行一些新的完善和规范;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土地使用权开始出现流转:农业徘徊的现实,使人们更多地从规模农业、集约农业方面去开拓新的发展思路。自然也由此引发了农民的种种种疑虑。对这个农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应该让农民了解党的政策是坚持自愿的原刚,使农民真正有一个稳定感,进而才有资金的投入。
第二,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兴起,比较利益自然地成了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行为的抉择尺度。人们对某项经济活动搞与不搞或搞多搞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大小,所得实惠的多少。务农也不例外。这些年来,不少地方的农民通过村办企业、经商等富了起来,而“面朝黄土背朝天”,以种地为业的农村和农户却收益不多,受比较利益的驱使,对农业的投入下降。要想吸引农民的资金投入,就要把心思和力量向农业转移,真正使农民减轻负担、提高收入。要进行政策倾斜,让农民真正感到务农的实惠,务农有盼头,才舍得花钱,舍得投入。
第三,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使农业的投入资金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农民平均一人一年多投入10元,加起来就是90个亿,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赵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