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与崇祯个人究竟有多大的关系?一代栋梁之臣袁崇焕因为什么而含冤入狱,最后遭受磔刑?崇祯最后的归宿是煤山上那一棵大槐树吗?明朝灭亡后,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就开始了多灾多难的逃亡生涯,他们最后的归宿是怎样的?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是传统意义上的“亡国之君”。然而他却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面对内忧外患的处境,他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但无论个人多么勤政努力,他终究无力回天。大厦将倾前的苦撑危局,只是换来人们几声无助的叹息。明朝,最终还是亡在了他的手里。
只是,明朝的灭亡,与崇祯个人究竟有多大的联系?是时势难违,还是崇祯个人性格中的某些弱点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袁崇焕固守的北部边塞是皇太极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又是什么原因却让这位忠心耿耿的国之栋梁含冤入狱,最后遭受磔刑?
当死对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时,崇祯帝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惨淡的一生。他最后的归宿是煤山上那一棵大槐树吗?
崇祯帝的三个儿子自明朝灭亡后,就开始了多灾多难的逃亡生涯?他们最后的归宿是怎样的?
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亡国之君。虽然结局是一样的,但其所经历的亡国轨迹却千差万别。陈后主陈叔宝,荒淫无耻;隋炀帝杨广,暴君的名气可与秦始皇并列;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识过干戈?虽有一手好词,却是以三千里江山为代价;北宋的徽宗与李煜差不多。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骂名多于同情的。但崇祯皇帝却不一样。连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都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话却说得客气之极,分明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文雅说法。连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事实上,明朝早在崇祯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实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再没有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有喜欢封自己做什么将军、什么侯的皇帝,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有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死于红丸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真是一塌湖涂。
而且,明朝自始至终,皆是外有边患(瓦剌、女真相继崛起,战事纷纷),内有奸宦(如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忠贤、王承恩等相继把持朝政)。尤其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党争,正邪之争、门户之见,都使朝政内耗于此。
崇祯帝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了。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国家中兴的机会似乎已经非常渺茫。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不想碌碌无为。所以,登基伊始,他就体现出了不同于先人的作风。一是果断,二是勤政。
崇祯帝并非昏庸无能之辈,他亲政之初即采取韬光养晦、以守为攻、怀柔和麻痹权臣的策略,待政权根基稳固之后,终于以漂亮、干练的手法解决了魏忠贤集团。魏忠贤何许人也?他本是河北肃宁的一个小无赖,因为赌博输了钱自己割掉生殖器进宫当了太监。凭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流氓手段逐渐走上了权力的制高点,人称“九千岁”。他的奸佞行为自然遭到了崇祯帝的憎恨。
当时,明王朝内部发生了一场崇祯帝与魏忠贤之间的心理大战,表面的平静似乎掩盖了政治气氛的激荡,但敏感的人都能感觉到,崇祯皇帝已经占了上风,魏忠贤则呈一副龟缩之态。大约两个月后,魏忠贤的帮凶明哲保身,开始分化,有的甚至倒戈而攻击魏忠贤。这恰恰是崇祯帝所需要的,他欣喜着,等待着时机的成熟。而恰恰就是这个时候,时机悄悄来了。有一天,崇祯帝突然收到南方一个贡生呈送的揭发材料,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状。这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寻找的绝妙由头,历来智慧的人要打败敌手,总是要找一个良机和充足的理由使敌手无话可说,也使敌手阵营的人和其他旁观的人无话可说,这便消除了遭遇反攻的危险。
那份揭发材料使魏忠贤极为恐慌,但它却成了崇祯皇帝的制胜武器。经过周密的考虑,他开始向魏忠贤下手了。有一天,他召魏忠贤到乾清宫去,并当场拿出揭发材料让太监读给他听。魏忠贤一见皇帝已经对他的过去了如指掌,听着听着便磕头供认,请求宽恕,并提出辞职。虽然他表面上在请求皇帝的宽恕,但退下之后,却大肆行贿,以构筑保护自己的堤坝,这一下更惹恼了崇祯帝。他愤怒训斥为魏忠贤求情的人,随之下令把魏忠贤立即流放到凤阳,接着又指示属下官员逮捕他。当魏忠贤获悉要抓他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走在去往凤阳的路上了,知道自己非死不可,便于绝望中自缢而亡。然而崇祯帝并没有让魏忠贤之死轻易过去,反之他要求肢解魏忠贤的尸体,悬首示众。他想杀一儆百,利用对魏忠贤斗争的胜利,壮大声威并继续消灭异己力量。当然,效果非常明显。朝中往日的奸臣失去了那盛气凌人的模样。崇祯帝以他的铁腕手法,惩罚了二百六十二人,直到他觉得自己的出击是彻底而完全地胜利了,才结束清理。
除去了魏忠贤,他更加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
在位十七年,崇祯帝一直勤政理事,鸡鸣就起床,有时深夜还不睡觉,往往积劳成疾。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九这一天,因为偶感风寒,崇祯帝没有能够及时上早朝,受到了辅臣们的批评。他既愧疚又感激,亲自写了类似悔过书的文章公布于大臣们中间来警示自己,还对提出批评的辅臣们加以褒奖。从那以后,不论身体有何异样,他都坚持上朝,为此赢得了百官的赞许。崇祯帝还能够节俭自律,曾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在集市上卖掉,换回数万两银子补贴国用。有一天,他在听史官给他讲书时,由于所穿内衣袖子已破损,留在外面很不雅观,他就不时地把它塞进去遮掩。除此之外,崇祯帝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魏忠贤在还没有被处死之前,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他曾经向崇祯帝献上了四个绝代佳人,既是讨好又是迷惑。但崇祯皇帝根本不想接受,又怕引起魏忠贤的猜疑,遂假意收下。入宫后,他就对这四名女子进行严格搜身,并无可疑之处,只是在每个人的裙带顶端发现佩香丸一粒,大小如同黍子,名叫“迷魂香”。此物非常奇特,男子一接触便产生迷魂效应,欲心顿起。崇祯帝毫不犹豫地命她们丢掉了这“迷魂香”。又一个晚上,崇祯帝与大臣们议论朝政后,正在精心思考,忽然一阵奇异的香味悠悠传来,似有若无,缕缕不绝,弄得他这个不近声色的人也闻香心动了。立即命近侍太监秉烛检查,查遍了各个角落,竟没什么发现。过了一会儿,发现远处殿角有微弱的火光闪烁,前往一查,见一小太监持香端坐于墙壁内。一审问原来是魏忠贤派来的。崇祯帝不禁感慨地说:“我的皇祖、皇兄都误于此啊!”他不愿意成为如同皇兄一样被人摆布的昏聩君主,所以日后就义无反顾地处决了魏忠贤一类的奸臣。
从崇祯帝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所作为的。在位十七年,他动辄下《罪己诏》来安抚民心,所用之言都极尽自责之能事。就像在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这年因为三伏天已经过半,仍是酷旱,一滴雨不下,老百姓纷纷跪拜求雨。崇祯帝也非常焦虑,遂通告天下,要与老百姓一同乞求,自那日起他搬到文华殿居住,并且斋戒至下雨之时。虽然后来老天是否下雨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是,崇祯帝这份爱民如子的决心是值得赞扬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果断、勤政、爱民的皇帝,为什么会亡国呢?其实,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之外,这与崇祯皇帝的个人成长历程和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
崇祯皇帝的父亲朱常洛一直不得祖父万历皇帝的喜欢,后来,他的生父虽历经坎坷而位尊九五,但却在即位的当年因纵欲过度而病死,皇位传到崇祯帝的哥哥朱由校身上。但这个年轻的皇帝对治理天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只喜欢纵情声色,对木匠活乐此不疲。所以,天下大事全都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这个皇帝对大明的江山他都如此漠不关心,何况是崇祯皇帝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呢!因为,崇祯皇帝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完全没有常人所享受到的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反倒是目睹和亲历了“红丸案”和“移宫案”等骇人听闻的政治阴谋。
正是这种命运的无常和宫廷超乎寻常的冷漠,逐渐形成了他典型的人格分裂式的双重性格。
一方面,他身为位尊爵重的亲王,可以呼唤奴仆,形成了他严酷而刻薄的性格,既对手下人薄情寡义而又自以为是;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难于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处境又让他敏感、多疑,从而因内心深处的过分软弱和自恋造成极度的自尊,一意孤行而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双重性格,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崇祯帝在位十七年,竟然先后换了50个宰相,14个兵部尚书。最为令人痛心的是,他中了清军的“反间计”,自毁长城,杀掉了袁崇焕。在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不信任大臣。崇祯年间所杀的官员,人数几乎是明代历朝皇帝当政期间最多的。此外,为了支持对后金的战争,崇祯帝又大幅增加赋税,名曰“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本就风雨飘摇的帝国,这样的多疑猜忌,只能让满朝文武伤心,让黎民百姓寒心。所以农民起义也就更加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广。
崇祯帝还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明朝末年,边患纷扰,起义频仍,战事纷起十余年,北方大旱十余年,百姓无以为生,已到了易子为食的地步,国库空虚,军饷更是严重匮乏。这对帝国的中兴无疑是致命的。因此,户部官员希望他能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饷,可是他却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而实际上,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却多达三千七百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这么多钱,若真是用来放库赈灾,或充作军饷,可能大明王朝也没有那么快就倾倒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