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匙。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能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他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数学之神”、“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在美国出版的《华罗庚传》一书中,开篇第一句就称他是“多方面名列前茅的数学家”。可是,对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人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在平路上跑步那样简单。为此,他曾创作了一首诗:“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也是他对自己人生最好的诠释。这位在数论、代数、函数等学科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的研究的伟大学者一生充满传奇,他的人生道路如同一曲幸运与不幸交织在一起的壮歌。
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在当时的农村,40岁得子是大龄,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也因此得名。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幸运之神并没有对他特殊照顾,倒是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降临了许多磨难给他。父亲经营着一个丝绸店,本来家境还算可以,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店铺烧得一干二净。最后,一家人不得不在困境中想一些别人都瞧不起的办法来维持贫困的生活。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家人都全体出动去收购蚕茧、土麻之类的物品,以此维生。
1925年,初中毕业的华罗庚对追求新的知识充满着渴望,幻想着自己有一天在某一个学术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可以给家乡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他始终相信知识可以改变贫穷的命运。可是,因家境贫寒,他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学习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他无奈而又悲伤地背起行囊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在路上,他看着车窗外飞翔的鸟儿,在一棵树与另一棵树之间自由飞舞的情景,心中却有说不出的伤痛:
“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难道不是生来就平等的吗?我们贫穷的孩子也应当享有平等的上学的机会……我是多么渴望能够自由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像这只在树叶间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在知识的殿堂中自由地翱翔……”
他失落地坐在座位上,思绪像是秋后飘落在地上的枯黄树叶,无精打采。回到金坛老家,华罗庚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开始了自学数学生涯。他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那时候,他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时,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他的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他说:“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
“屋漏偏遭连阴雨”,华罗庚的人生道路正是这样。18岁那一年,华罗庚不幸得了可怕的伤寒,由于没有钱买药,在病床上一直躺了六个月。死神在他的床周围转了一个圈又飞出了窗外。后来,疾病好了,却留下了残疾,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瘸子,靠着拐杖才可以迈出艰难的一步。每当他前进一小步,他的左腿就像是被千万根针扎了一样疼痛。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挫折,华罗庚更加坚定了学习数学的梦想。他对人说:“我别无选择。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者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多么直白的话语。他快乐地在数学王国中旅行。
19岁那一年,他向一本上海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稿件,当时得来了这样的回复:“此文算式,外国名家早已释疑,何必劳神!”华罗庚苦涩地笑了,但是向数学王国进军的步伐越走越坚定:对于渴望在大海上空搏击的海鸥,给点阻力,逆风才最适宜起飞!
20岁的时候,他读到一位大学教授的数学论文,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阐明自己的独到见解,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很快,因为自己的见解新颖,被采纳发表了。恰巧,清华大学的熊庆来教授看到了他的这篇论文,立即欣喜地推荐他进入了清华大学。从此,华罗庚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清华大学的日子里,他仿佛找到了一个藏满知识宝藏的地方。他给自己安排了许多学习的时间,每天的睡眠只有五个小时。他用四个月自学了英语,接着又自修了德语;用一年半的时间攻读完了大学的数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一次给国外的杂志寄出三篇论文,结果全部被发表,创了清华大学的记录。
1936年,华罗庚凭借数学优异的成绩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英国的两年之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使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文革”中,华罗庚家被抄,他白天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批斗,晚上也不得安宁——红卫兵勒令他不准睡床只准睡在地上。更让他揪心的是,办公室暗暗做了记号的抽屉被人翻过,他精确计算出苏联人造卫星方位与数学模型的机密手稿被窃……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仍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他的数学研究,先后到北京、武汉、沙市、大庆等地推广优选法,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普及成果。
他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时左腿要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不论是逆境,还是坦途,他都痴心于数学,不为名累,不为利谋,常以“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来勉励自己。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华罗庚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
“如果说,探索科学奥秘有什么偶然的机遇,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没有什么平坦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今天,我们重温华罗庚先生的这段精典名言,也许才能找到一把诠释他成功真谛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