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8日14时,中国体育代表团140多人,在首都机场登上专机,飞往巴塞罗那。
徐寅生强调说:“离开幕式还有一个星期,让大家早早赶来,是为了适应整个环境……”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导向跳水队教练于芬和游泳队教练周明问道:“跳水队和游泳队能不能一下子适应呢?”
中国队前往巴塞罗那
1992年7月18日14时,中国体育代表团140多人,在副团长袁伟民、徐寅生、李富荣的带领下,在首都机场登上专机,飞往巴塞罗那。
这次奔赴巴塞罗那的中国代表团有381人,如果加上外围的奥申团、观摩团、技术官员、记者团和其他人员,总人数约有600余人。
北京距巴塞罗那空中距离有9200公里,中国体育代表团乘坐现代化的“客机之王”——波音747客机,只需要11个小时就能到达。
在机舱里,队员们十分活跃,纷纷谈论着这次远征。
巴塞罗那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故乡,是素有“地中海明珠”之称的国际旅游胜地。对中国代表团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里充满了神秘与新奇。
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申请主办的城市还有法国的巴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英国的伯明翰和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1986年10月17日在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九十一届全会上,巴塞罗那赢得了主办权……
与队员们相反,3位副团长的面色却极为凝重、严肃,他们只是不时的交谈几句,然后又各自陷入沉思中去了。
3位副团长都是运动员出身,与赛场打了多年的交道,他们对体育比赛的情况与规律了如指掌。他们非常清楚,在这种大战役之前,任何细小的因素都可能消耗宝贵的精力。
早在体育代表团临行前,天津一家药厂的厂长在出国访问期间,因水土不服吃了不少苦头。回国后,这位细心的厂长赶紧将自己的亲身“体会”连同一批药品赠送给代表团。
因而,在这次远征之前,代表团的领导就把各项应该准备的事宜,十分全面细致的准备好。
但是,奥运会比赛至关重要,他们怎么敢掉以轻心呢?此时,他们依然思索着是否会有什么遗漏的问题。
巴塞罗那与北京有6个小时的时差,飞机于巴塞罗那时间18日19时抵达,而此时,则是北京时间19日1时左右。
飞机降落到马塞罗那机场后,队员们似乎忘记了一路疲劳,争先恐后地奔出机舱。
可是不一会儿,他们便在人声鼎沸的出口处停顿了下来。原来,机场没有设置奥运专用通道,大家只好耐心地与其他乘客一起从公共通道一步一步往外挪。
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代表团成员才全部走出机场。
当中国代表团来到机场门外后,他们并没有看到东道主组织人员前来迎接各国代表团。但却受到了当地几百位自愿前来迎接的华侨们的欢迎,他们还向代表团成员献上了鲜花。
华侨们的热情一下子冲掉了机场的冷清,使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感到一阵温暖。
对此,代表团中的一位官员感慨地说:“天下华人是一家啊。”
在赶往奥运村的车上,许多运动员都把头扭向了窗外,但是他们很失望。因为此时天色已晚,城市的景色只剩下并不比北京长安街辉煌的灯光,街上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标语满天、彩旗飘扬的景象。
代表团一行人来到奥运村,奥运村依海傍水,环境幽雅,高楼不多,各式各样。中国代表团住在一区B组3幢3楼内。
这时,所有的官员、教练员,都在各自房间里等取行李。
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行李从机场运送到奥运村要经过三道工序:先由机场装车送到运输公司,再由运输公司送到奥运村,最后由奥运村装车送到代表团驻地。
两位副团长不太放心行李,袁伟良和徐寅生不时的跑到院子里张望。
直到马塞罗那时间凌晨2时多,几百箱行李才送达。
巴塞罗那属地中海气候,白天炎热,夜晚凉爽,行前带来的一批电扇用场不大,搬运时反倒成了负担。
这时候,年轻力壮的官员们因多属超编人员,已经赶往城外住宿。
剩下的多数在50岁开外,都当起了搬运工。至于运动员,即将上阵参战,是全团的重点保护对象,是绝对不能动用他们的。
就这样,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休整好之后进入了梦乡。他们深知,好的睡眠才能迎战即将到来的战役。
7月21日,伍绍祖团长率代表团第二批成员230多人抵达巴塞罗那。
至此,全部人马基本到齐,代表团指挥机构也开始了全面运转。
领导高度注意工作漏洞
巴塞罗那时间1992年7月19日早上,西班牙航空公司给中国代表团打来电话:中国代表团托运的一只皮划艇在运输途中不慎被撞坏。
这一消息转告给主管皮划艇项目的国家体委一司司长钟添发后,钟添发急得跳起来,一句话也没说,一头就冲进了3个副团长的住处。
钟添发之所以这样着急,是因为我国参加10几项皮划赛艇项目比赛,基本上都是在当地租艇,只有这只四人艇肩负着爆冷夺牌的任务,几经研究才决定把它运来。
可是,这只艇的分量虽然不重,面积却有3个集装箱那么大。开始,西航不愿承揽此事。几经努力,才答应可以先运到德国法兰克福,然后转运巴塞罗那。
不料,刚准备启运,法兰克福传来汽车工人罢工的消息。最后只得改运东京,再转机运往巴塞罗那,中方为此付运费5万元人民币。之所以花此血本,实在是因为对它寄望甚厚。
1991年,这艘艇的主人曾三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勇夺冠军,成为我国在奥运会皮划艇项目中最大的希望。然而,费尽心力,眼下却遇到这种意外。
袁伟民权衡再三,当机立断道:“派人交涉,修!”
这件事引起3位副团长的高度警觉,他们思考别的方面会不会有什么漏洞。
当天晚上,代表团第一次召开各队领队、教练会议。徐寅生副团长首先讲话,他强调说:“离开幕式还有一个星期,让大家早早赶来,是为了适应整个环境。现在看来,场地、器材、气候,都是我们需要适应的外部环境。”
接着,他还列举了过去乒乓球队出国比赛积累的一些经验教训,要求各队尽快适应环境,尽早进入临战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调整到最佳状态。
袁伟民第一次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是在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袁伟民在论述赛前运动员技术与思想的关系时,曾强调重点是抓心理。
袁伟民认为,当前的思想工作,就是要解决好一些具体问题,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出成绩。
袁副团长侃侃而谈,细致、入微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比如,巴塞罗那昼热夜凉,晚上要注意防止感冒;奥运村到比赛场馆,各队都要派人亲自走一趟;各队教练要熟悉村内娱乐设施,以便督促队员按时休息等。
虽然团领导异常小心的安排着一切,但是仍然是有一些问题发生。7月21日,一向不动声色的袁伟民大动肝火。原来,有的队伍出早操时松松垮垮,没有斗志。相比之下,拳击队的40分钟早操则一丝不苟,极为认真,因此拳击队的古巴籍教练佩德罗受到团部表扬。
对此,袁伟民要求:“临近比赛,必须练出气势。”由于3位副团长的高度重视,运动员们的斗志大增。
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
巴塞罗那时间1992年7月2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位领导,在餐厅遇到跳水队教练于芬和游泳队教练周明,于是便问道:“跳水队和游泳队能不能一下子适应呢?”
其实,面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代表队伍,团部最大的担心自然集中在吃、住和场馆3个方面。
团领导们一直都担心跳水队和游泳队这两项比赛,因为在这里比赛都是在露天举行,这对于习惯了室内场馆的中国队员们来说,恐怕不能马上适应。
于芬说:“跳水队早在海南的三亚露天馆集训几个月,这里的条件比三亚还好,风不大,紫外线照射不强,气温也不高。”
周明也说:“经过两天的适应,队员们精神和感觉都不错。”
在运动员们如何适应场馆方面既然没有问题,团领导也就放心了。
但是,吃住是否能够适应,更是一个大问题,这尤为引起团领导的担心。
奥运村运动员餐厅24小时全天开放,厨师大部分来自法国。法国厨师配菜比较注重营养。这里的西餐品种虽然少于汉城奥运会,营养成分却较之更加丰富。
中国代表团驻地距餐厅有半里之遥,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趟班车从楼下开过,为运动员带来很多方便,同时也省去了不少劳累。
袁伟民等3位副团长挤在两室一厅的套房里。为了腾出客厅兼做会客室,徐寅生副团长把厨房改做了卧室。
担心的事暂时都成为多余,万事俱备,只等参赛了。
开幕式前,团部决定,第二天有赛事的队员一律不参加开幕式,由代表团官员补上。
对于这次中国队参加奥运会,在开幕式前后,奥运村邮政人员给中国团部送来3张明信片。
3张明信片寄自台湾的台中市,是同时寄给中国代表团和中国台北代表团的。
其中一张署名陈昭健和龙祝芳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
我不能和你一样充满自信地代表中国人站在最前方,但是,让中国人的心驰骋,让中国人的光荣飞扬,超越巅峰的梦想,真的和你一样。丰收的故事正在开始,再次热情地为你加油、加油再加油!
从这3张小小的明信片中,可以看出台湾人民的心是同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关心着祖国的体育事业,关注着祖国的健儿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此外,中国的新闻记者们在这次世界性的体育大会召开之际,也都纷纷活跃起来。
但他们普遍面露难色。从记者村赶来的中国记者们纷纷向中国代表团诉起苦来。
巴塞罗那物价奇高,居住在记者村的中国记者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装备电话,一些精灵的记者试用磁卡电话传稿,多数人传到一半便“卡壳”。无奈之下,大家只得花18美元传一张稿。
记者村到新闻中心约有半小时路程,场馆之间没有直通车,当地司机训练无素,常常开错路线,害得记者们叫苦不迭。
《北京晚报》的两位记者更倒霉,他们在填表时错来了一笔“自我限制”,活动范围被固定在了田径场。
中国代表团对记者们的处境十分同情。当天,团部便派人前往组委会,去见新闻主任马蒂先生,先给那两位记者和另一名新闻官员解决了他们遇到的麻烦。
之后,团部又给记者们建立了电话联系网,并把团部唯一的电话当作总部联络点,通知给各方面的中国记者。
随后,团部又决定由袁伟民前往新闻中心看望记者。
在袁伟民看望记者的第二天,伍绍祖又亲自赶到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地价昂贵,我们只有新华社一家在此租用了办公间。伍绍祖到达新华社办公间门口时,看到门口贴满了近几天中国运动员活动的照片,不禁对记者们的工作热情大加赞扬。由于又遇上司机迷路,伍绍祖准备赶往记者村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开幕式前几天,记者们不能随便进入奥运村采访。后来,记者们发现奥运村有个“国际区”,一些外国记者常常在那里或餐厅采访运动员。
于是,渐渐的,这两处地方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中国记者的身影。
中国代表团参加开幕式
巴塞罗那时间1992年7月25日,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蒙锥克山体育场隆重举行。
本届奥运会共有28个大项257个单项,首次列入棒球、羽毛球两个大项,并新增设了女子柔道等20个单项。轮滑冰球、回力球和跆拳道及残障轮椅赛跑被列为表演项目。
共有169个国家和地区的9367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女运动员2708人,男运动员6659人。参赛运动员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537人,独联体有472人,德国有463人。
中国派出251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的比赛,中华台北有37名运动员参加7个项目的比赛。
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取名为“科比”的小狗。它是一位西班牙著名画家早在1987年专为这届奥运会设计的。
这次中国队担任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旗手是宋力刚,他身高2米,是中国男篮的内线悍将,曾先后担任亚运会和奥运会旗手。
此时,中国奥运代表团精神焕发地走了出来。他们迈着有力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宋力刚举着五星红旗,伴随着乐曲声,出现在奥运会场上。
当中国运动员出现时,全场所有的人都站立起来,摇旗、鼓掌、欢呼,情绪极为热烈。
随后,在运动员进场完毕,西班牙神箭手安·雷波略射箭点燃火炬,飞箭点燃圣火一瞬间,赛场充满了辉煌与神圣。
接着,4组黄红蓝共24个“机器人”扭臂摆身出现在场中,他们稚拙天真,色彩艳丽,尤其是一群黄色小鸟扑打着翅膀涌来,四周簇拥着红色的花。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阿贝尔和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唱响了《欢迎之歌》。
对于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我国记者肖复兴曾在《火的战车》一文中这样描写:
我却极欣赏大海那一场。小海怪拉着一列银光闪闪的车,四面八方涌来腰系蓝白相间圆摆纱裙的少女,那纱裙又轻又薄,几乎不用动,随风便摇曳婆婆,起伏生姿。开幕式预演时,我身旁坐着两位西班牙少女,一位黑发,一位金发。黑发指着场上用英语对我说;“way。(浪)!”我对她说:“是,太像了”正说着,看台上人浪起伏,排山倒海般波及到我们看台上,两位少女情不自禁伸出双臂跳起来欢呼。我指着看台对她们说:“这也像浪!”她们笑了,黑眼睛宝石一样亮。黑发用英语说:“对台上台下一样像浪!”然后,她告诉我,这节目叫做“地中海,奥林匹克海!”。“我们就在海中!”她这样说。
此刻,那场上的银车突然从两旁伸出桨,从两端摆出舵,上盖掀开,升起七维风帆,穿行在蓝色的浪花之中。各式海洋动物上场,绿蚌张合、蟹钳紧缩,居然还有始祖鸟,章鱼喷吐着黑色的触角,海怪喷吐着黑色的烟雾,霎时间浓云密布,船蓦地断成几截——一幅与大海搏斗的意象图。当水手与船女爬上桅杆顶端,吹起海螺的时候,玫瑰色的烟雾氯氟,神圣而庄严的音乐飘起……
开幕式后,蒙锥克山上下人山人海,西班牙广场上的光明泉喷涌不息,一座音乐喷泉正响着刚才阿贝尔唱的《巴塞罗那之歌》:
巴塞罗那、巴塞罗那……
此刻,整座巴城鼎沸,犹如一架燃着烈火的战车,就像开幕式中出现的那列银车,将会立刻升起风帆,化为航船,驶向奥林匹克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