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倩
产期:17天
生完宝宝之后,就从医院回到了家里。回家之后发现经常出汗,即使躺着不动,前身后背,每个毛孔都会淌出大量的汗珠。每天晚上被子像是从水里面捞出来的一样,那个汗哗哗的,每天光擦汗用掉三块干毛巾不夸张;衣服简直没法穿,一上身就湿透了,一天需要换几次衣服;头发每天都像刚洗过一样,湿淋淋的,为此,我剪掉了长发。
我生孩子之前都不爱出汗的,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担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会流这么多汗?婆婆是过来人,她对我说:“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流汗是正常的,说明毛孔畅通,有的人生完孩子不流汗还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呢。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既然婆婆都说生完孩子是正常的,我也就不再担心了。不过整日地流汗实在难受,再加上坐月子期间不能天天洗澡,心里很是烦躁。
又过了了十几天,身体逐渐恢复了,按照婆婆说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我应该出汗减少的,可是仍然和刚生完孩子一样大汗淋漓,浑身湿透,况且现在已是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按说我不应该这么多汗呀.我开始怀疑起婆婆说的话是否可信,我出这么多汗一定是我的身子太虚弱了,或者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了?我是不是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呢?
刘倩心中的疑惑在大多数产妇身上都出现过,为什么生完孩子会出那么多汗呢?究竟这属于正常现象,还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呢?我们下面来看看专家是如何看待的:
专家如是说:
刘倩婆婆的话是有道理的,产妇生完孩子基本上都会出汗的,尤其在睡觉时,常常会把衣服、被子都浸湿,这属于正常现象,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更不要认为出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因而在月子里大补特补。
产后出汗多,在医学上被称为“褥汗”。 这是因为在妊娠以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特别是雌、孕激素在体内的含量随孕期的延长逐渐增加,从而促使体内的钠、钾、氯等离子的含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水分的潴留。
分娩之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很快下降,身体其他各系统包括内分泌的功能也都逐渐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也随之被排出体外。其排泄的主要途径是肾脏和皮肤。故产后最初几天产妇尿量明显增多,产后14小时内,尿量可多至2000~3000ml。大量的水、钠仅从肾脏排泄还不够,加之此时皮肤毛孔开放,排泄功能也特别旺盛,就表现为出汗增多。所以说产妇在产后多汗并非病态,也不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而是排泄体内多余水分的方式之一,也是是产后身体恢复,进行自身调节的生理现象。另外,产妇喝红糖水、热汤、热粥较多,也是出汗多的原因之一。褥汗一般在产后1~3天较为明显,于产后1周左右慢慢好转,并逐渐消失。
褥汗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也应注意护理。
首先,室温不要过高,冬春秋季在16~20℃,夏季在28℃以下为好。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但要避免穿堂风。
其次,产妇穿盖要合适,不要穿戴过多,盖的被子过厚。出汗多时用毛巾随时擦干,产妇的内衣内裤要及时更换,有条件的产妇可以每天用温水擦浴,保持洁净干爽。那种认为“做月子”就要捂着,甚至在炎热的夏天也要门窗紧闭,穿厚衣戴厚帽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无疑于给出汗多的产妇“火上浇油”,甚至造成中暑。
此外,还应该从饮食上加以调养。汗液中汗液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出汗多应当补充食盐。除了补充氯化钠之外,还应该补充钙。据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钙1毫克,在平时,每天由汗液中丢失的钙仅15毫克,并不十分重要,但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每小时从汗液中丢失的钙在100毫克以上,这个量几乎占总钙排出量的30%,很容易导致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长期钙缺乏会导致成人患软骨病,易骨折,以及经常腰背和腿部疼痛,特别是产妇,孕期被胎儿摄取了很多钙。
为了防止出汗后低血钙,应当在生活中摄取足够的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绿叶蔬菜、鱼类、海产品等食物。维生素D有促进钙质吸收的作用,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
PK结果:
由上述专家讲解可知,产妇在产褥期出汗多并不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也不是什么病态,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这场PK大战的胜利者应该是刘倩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