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900000054

第54章 确立皇权的教育制度

朱元璋积极兴办学校,推行教化,培育人才,这是朱元璋搜罗人才的一种方式。在他看来,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他曾对教官们说:“治天下以人才为本,人才以教导为先。山是树木从生的地方。要想树木繁茂,必须培育它的根部;要想流水不涸,必须疏浚它的源头,要想人才有成,必须培养他们的德性;如果不加培养,就期望他们成才,这正是堵住源头却想让水流,砍伐小树却想得到大木,这怎么可能呢?”

朱元璋建立的教育系统,由国家、府学、州学、县学、社学、卫学等构成,从京城到乡村,从内地到边疆,无不建立学校。

龙风十一年(1365年),朱元璋在元朝集庆路学旧址上创建了国子学,成为明代国学之始。建国后,因初创时规模比较狭小,朱元璋几次下令增筑学舍。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国子学改名为国子监。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学官。祭酒、司业全面负责国学事务,相当于正、副校长;博士负责讲授经书,督课学业,是主讲教师;助教、学正、学录,分别负责训诲六堂(国子监学生分别在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学习)诸生,是辅助性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国子监的学生分为官生和民生两类。官生包括官员子弟、土司子弟和海外留学生,以官员子弟为主。民生是民间子弟,有贡监和举监之分,贡监是指从府、州、县学选送上来的岁贡生员。举监是指保送到国子监补习的会试下第举人。起初官生多于民生,后来,朱元璋对官生入学的控制变严,民生的比例急剧上升。

早在龙风五年(1359年),朱元璋在攻取婺州后,即设立郡学,这是朱元璋设立的第一所地方性学校。建国以后,他决定在全国各地都“设学校,以作养士类”。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说:学校教育,在元朝时弊端丛生,名存实亡。朕常说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现在京城虽已有太学,但全国各地尚未兴办学校。

应当让各郡县都建立学校,礼聘教师,教授学生。这是最要紧的事务,必须迅速办理。在这一诏令的促动下,各府、州、县的学校陆续建立起来。朱元璋还把学校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项主要指标,凡无兴学之渍者,均视为不合格。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为了进一步普及教育,还下令在全国设立社学。当时各地都设立了多所学校。社学事务起初也由官府管理,有些地方官借此扰民,朱元璋有鉴于此,曾一度停罢社学。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再次下诏广设学校,特别规定“令民间自立社学,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有司不得干预”。

在部队中,朱元璋也建立学校,开展教育。洪武十七年(1384年),他在辽东始设都指挥使司儒学,又在岷州始设卫儒学,后来都指挥使司和卫相继效仿设立,到洪武末年,军队系统的学校已有多所。

有人认为边境地区没必要设立学校,朱元璋说:“圣贤教育就好像是天,天有风雨霜露,天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普受遍及,圣贤教育也同样要无处不施。”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朱元璋也设立了一些学校,推行儒家教育。

师资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朱元璋非常重视。洪武六年(1373年),礼部奏请增扩国子生名额,朱元璋说:“应当先选择国子学官。教师得人,培养教育才会有效果。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学生再多,又有什么用处?瞎子不能辨别颜色,聋子不能辨别声音,学者如果没有名师传授,也就像不辨声色的聋子、瞎子一样。前代学者能够出来建功立业,虽然有天赋好的原因,教师的造就之功,也不可没。后世教师不懂得教导之道,学生不懂学习之道,一味地背诵典籍,缺乏实际才能。现在民间子弟,可以选拔到国学来的有很多,但如果没有品德端正的人士作他们的楷模,要想造就成才,是很难的。有一句话说:‘务学不如务求师。’现在祭酒缺人,你们要为朕广泛访求天下名士,有通今博古、才德兼备、堪为人师者,奏报上来,以供选择。”

对于地方学校的教师质量,朱元璋也非常关心,他曾让各地按察司严格考核本地学校的教师,凡有不通经术的,一律送到吏部,调任他职。后来,他又制定了学官考核法,规定:

学官在九年任职期间,所教生员,府学有九人、州学有六人、县学有三人中举,本人经过考试又精通《四书》、《五经》者,提升官职;所教生员中举人数较少,本人考试即使通晓经典,也不提升;所教生员中举人数太少或全无,本人考试又不通晓经典,则予以降黜,调任学官以外的职务。朱元璋还要求教官熟悉实际事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向入京朝见的教官询问当地情况,岢岗州学正吴从权、山阴县教谕张恒说自己只懂教学,不知道民事,朱元璋大怒,下令将二人发配到边地。

自唐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的文化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到明朝初年,在遭受长期战乱之后,北方教育十分落后。为了提高北方教育水平,朱元璋采取了不少措施。洪武八年(1375年),他命人在国子监选拔优秀学生,分派到北方任学官,他指出:“北方在战乱之后,很少有人务学,想在那里寻访学识通达的人士,是很难得的。现在太学的学生当中,有不少年长学优的人,你们要认真选取,让他们到北方各府、州、县任教,以促进教育,培养人才。”最后,共选拔了三百六十六名学生,朱元璋赐给膳食、衣服,为他们壮行。朱元璋还数次向北方学校颁赐书籍。洪武十四年(1382年),朱元璋指出:“北方自战乱以来,经籍残缺,学生们虽有良好的资质,可无书可读,怎么去了解圣人之道?”于是将《五经》、《四书》颁发给北方学校。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再次大规模赐书。

他谕礼部官员说:“农夫没有耒耜,就无法耕作;工匠没有刀斧,就无法工作;士人没有书籍,就无法学习。朕念及北方学校缺少书籍,士子有志于读书者,往往无书可读,所以曾下令颁赐《四书》、《五经》,但诸子、历史等书籍,当时未曾赐予,现在应由国子监负责印刷颁发,国子监未备的书籍,可派人到福建购买,以供颁赐。”

明初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朱元璋认为这些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要求学生熟记于心,深刻领会。朱元璋自己喜欢读书,涉猎面较广,有时见到好书,也推荐给学生们阅读。如他在读过汉代刘向撰写的《说苑》后,觉得此书“多载前言往行,善善恶恶,昭然于方册之间”,是道德教育的好教材,遂下令让国子生阅读。

朱元璋认为,通晓律令一方面可以使人知所警戒,减少犯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做官理政的必备素养,所以他把《大明律》、《大诰》指定为学校教材,要求学生们熟练掌握。学生们还要练习书法,学习写作各类公文。此外,学生们还要学习算术知识,要求精通《九章》算法。朱元璋希望学校培育的人才都能兼通文武,因而要求学生学习射箭。他说:“古代的学者,都是文足以经邦,武足以勘乱,所以能出将人相,安定社稷。现在虽然天下太平,你们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也不可对军事方面的事务一窍不通。”总起来看,朱元璋反对学校教学以记诵为务,要求培养出有实际从政能力的人才。

在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和督促下,明初的学校教育取得重大成就。《明史·选举志》中称赞说:“无论是荒远偏僻之处,还是山野海角之地,没有不设学校的地方,没有不受教育的百姓。明代学校的兴盛,是唐、宋时代所远远不及的。”此话虽有些夸张,但它充分说明了,明初的教育普及程度是很高的。

同类推荐
  •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民国名士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也许金戈铁马,也许沉浸研究,也许埋头著述,但他们心底最温柔的地方,始终为一个人保留。侠骨柔情的男人是最男人的男人,为爱而生的女人是最女人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碰到一起,会抛开外界的纷扰,在乱世中逍遥,他们纵心随性,碰出的爱情之火,比烟花还要绚烂。这样的爱情,因为懂得而深刻,因为舍得而长久。本书专门抽取其中最为动人的名士爱情故事,以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出来。故事真实而生动,将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逸事碎片连接起来,还原一个个真性情的才子佳人。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幽居生活,孤寂荒芜的山野间,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优柔华贵的大家小姐,相互依偎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孤灯旧书寂寞夜,她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红颜知已;韶华易老伤心时,她用温情为他驱散寂寥。这便是赵一荻和张学良长达七十二年的爱情传奇。本书从民国天空的一抹红霞展开,讲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一个多才的、至情至性的大家闺秀从十五岁情窦初开的青丝少女,到年近百岁心如止水的白发老婆婆,倾付一生,只为与所爱的人厮守到老的故事。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热门推荐
  • 主角制造师

    主角制造师

    “你要穿越到哪?”“你要什么样的金手指?”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您的英雄幻想,帮助你成神,我们就是主角制造师!
  • 太玄之门

    太玄之门

    修炼一途,乃窃阴阳,夺造化,转涅槃,握生死,掌轮回。剑之极,破苍穹,动乾坤!意之动,惊天地,泣鬼神。
  • 血腥黎明

    血腥黎明

    2115年,一场未知的生化病毒,袭击了整个世界。仅仅瞬间,便将超过一半的生物,变成了残暴嗜血的怪物,疯狂的攻击着身旁的生命。一时间,世界哀嚎不断,全球生灵涂炭,文明与道德崩塌,血腥与黑暗降临。而昔日的霸主人类,注定不甘毁灭,势必反抗到底。逆战,永不屈服。
  • 龙与蚁

    龙与蚁

    “呃!我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仪仗队领头那个背斧子的将军——是个女人。”吴鸽子转过来激动地说。车里坐着的隽黎国长公主玉剑柳回答道:“当然了。她是我妹妹!”吴鸽子仔细看看玉剑柳,玉剑柳大大的眼睛,两道剑眉,头发用一根银钗扎住,穿着隽黎的官服,英俊不凡,吴鸽子叹道:“原来如此,你们兄妹俩长得好像!”玉剑柳拔出剑指着吴鸽子道:“仔细看清楚,本大爷可也是个女人!”
  • 环形通史

    环形通史

    你一口气就能读完的惊世作品。在这里,我要告诉你宇宙的终极问题,宇宙之前是什么。你一定不会后悔的,保证好看。军事历史,血色浪漫,揭秘军阀军队背后不为人知的生活。你在这里发现也许是真的,其实是假的,生活就是这样。在这里,惊奇的发现,可能会发现你想要的生活。主人公热爱现实世界,为拯救宇宙,不不幸穿越到与现实相反的平行世界,受尽非人生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失落的轨迹

    失落的轨迹

    脱离了理想的坦途变成了无尽的黑暗,迷茫的人在黑暗中挣扎着寻找前方,此刻未知的前途让挣扎的人变得狰狞,从而划出道道尖锐的轨迹。。。。。。冷寂秋曾经也有过理想!但是很多无奈让他渐渐迷失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也在那一片黑暗中刻画着自己的轨迹。。。。。。
  • 长恨刀

    长恨刀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英雄辈出,豪杰并起,在这片土地碰撞出最灿烂的花火。这里,唯有强者为尊!平凡的少年杨刀带着大侠梦,闯入这万丈红尘,一番沉浮,沧海桑田后,只为回答一个问题,我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 超级战墙

    超级战墙

    魔族的计划,神族的秘密,从古至今一直被蒙在鼓里的人类,被掩盖万年的事实!人类,将在这一天揭晓!金色通行券的秘密,主角意想不到的拯救与复仇之路,在这里——热血上演!*本作与《minecraft》中多人服务器小游戏不同,不喜勿喷。有意者加QQ:1255449339
  • 碧与闪之狭间

    碧与闪之狭间

    塞姆利亚如同巨大的导力器,民众这个结晶回路引出力量的众多组织、制度是齿轮。而包覆这些的国土就是框架,如果取法掌握确切的形态,终究……众人皆是棋局之上的[棋子]空零碧闪之轨迹同人,历史的轮回又有多少相似、又是多少秘密隐藏与黑暗之中,无奈的事态究竟该如何应对。轨迹同人文同好群:qq167437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