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铸,字鼎臣,生于公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殁于公元1925年,英年早逝。他长于时病、内科,精于方药,是郭氏中医世家第三代传人。他资质聪颖,少年成才,秉性笃厚善良,乐于助人。虽然行医仅十年,但医名很高,而且善于经营。他行医之年,适逢榆林瘟疫流行,他勤于诊务,详审细辨,治愈病人极多;又常给贫苦病患施药、周济,深得民众感戴。被世人誉称为“活菩萨”。
一、少年奇才
郭金铸是瑞西公的长子。他童稚之年就非常聪明,博闻强记,接受启蒙和基础教育,课业迅速,成绩优异,而且练就一手柳体书法,年方十二岁,就代替老师为人书写条幅,书法俊逸洒脱,人们赞叹不已,称为少年奇才。
二、继承家学
金铸先生很受父亲瑞西公的赏识和器重,十四岁就进入福积生药房,随父学医。瑞西公亲自执鞭,言传身教,耳提面命,而他聪明好学,悟性极高,业经三年,便熟读经典,能将中医理法方药熟练地应用于临床,随侍父亲参与诊务。他勤学善思,同时向经管药房的伯父蕴山公学习识别药材、炮制修合技术和药房管理经验,很快成长为一个栋梁之才。十八岁,金铸先生开始独立应诊,并协助伯父管理福积生药房业务。此后几年,榆林疫病大流行,患病之人激增,登门求治或邀请出诊者应接不暇。他受病家约请四出诊治,瑞西公也将部分诊务交由他承担。在这种繁忙的医疗活动中,他不怕感染,不顾劳累,耐心细致,勤诊不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诊疗水平日有所进,临证经验不断丰富;遇有疑难,即向父亲瑞西公请教,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医疗威信日益提高。当时,不仅瘟疫流行,又遇灾荒,他生性慈善,行医过程中,目睹劳苦民众贫病交加的凄惨生活,十分同情,常常免费施药,并在衣食上给予救济。这样的事例很多,凡受他恩惠者,无不感激涕零。民间交口相传,称赞金铸先生不但治病,而且救命,真是“活菩萨”!
三、善于经营
金铸先生在管理经营方面也极有才智。他协助伯父蕴山公管理福积生药房事务,对原来行之有效的规章谨奉遵行,又不断完善和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他经营理念灵活,拓宽了药材、药品的经营渠道,扩大了福积生的医药业务。在继承祖上业绩的基础上,他对郭氏家族的医药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他十分理解父亲瑞西公关心社会、倡导兴农的思想,并在行动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他也深知农民的苦难和生活艰难,在医药业务之余,又开办了专门经营农具的店铺,店里犁、铧、锄、锨等一应俱全。在经营上,他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方便贫苦农民,大多采取赊销的办法,就是年初先将农具拿去使用,等秋收之后再来付款;确有困难,在年底还不能付账的,他也不再责问。有些农家的后代,辈辈相传,至今还记得这些事情。可见他的德行感人至深。
四、英年早逝
金铸先生既要整天接诊病人,又要管理药房和农具店,还替父亲经管家中事务,十分繁忙。民国十三年冬,他为家中修建操劳一年,父亲瑞西公又因感染伤寒卧床,病势沉重。他内外劳累,身心疲惫,1925年1月,突然病逝,年仅二十八岁。这是郭氏家族的一大损失,全家上下悲痛欲绝。
金铸先生英年早逝,行医虽仅十载,但他济世活人的品德,勤谨敬业的医风,高超的医疗技术,都受到中医同道和世人的尊敬与钦佩。尤其是他生逢灾疫之年,救治和周济过无数的贫病群众,深得群众敬爱。在他出殡之时,榆林竟出现了民众夹道哭送的感人场面!这是闻所未闻的情景。
金铸先生的病逝使其父瑞西公倍感伤心,他身在病中又痛失爱子,悲痛不能自已。当时是农历腊月,未几,即到春节,瑞西公在病中亲手书定一副春联,贴于大门之上,联语是:“读圣贤书,忠恕相传不为过;看家庭事,春秋异致是何因?”不难看出,他仰问上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