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药”是外科外治疗法之一,在外科治疗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徐洄溪的《医学源流论》有“围药论”专论,指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重围药”。“围药”是指外敷痈疽疮疡(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四周的药物,可以说为敷贴疮面以外的一切外敷药的总称。
从我国古代医学文献记载,“围药”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我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提出“贴”、“薄”、“薄贴”等外敷药名称。对“薄贴”的应用,首先指出:“痈疽……外即冷薄,不已,用热贴,贴之法,开其口,泄热气”,“治痈疽……猪胆薄方……各等份捣筛,以猪胆调令如泥,以故布,开口如小豆大,以泄热气”。这种“薄贴”外敷治疗痈疽时,在痈疽的中央留出一空白区,称为“留头”或“留顶”,可使热毒外泄。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首先载有“薄贴”专论,指出治疗痈疽“法当疮开其口,令泄热气”;治疗痈肿发背,用中药捣成泥糊,“若坏封四畔,瘥”。《外台秘要》称:“药贴法,皆须当疮中处开孔口,令泄疮热气出”,“痈疽已溃,四物黄连薄贴”。“鸡子白涂布,薄痈上,对疮口穿布,出痈气。”据这些文献记载,从“薄贴”外敷药的形式和应用方法,则主要为后世所称的“围药”。
《刘涓子鬼遗方》的猪胆薄方,16味为散剂,猪胆汁调敷患处,“开口如小豆大,以泄热气”;《千金翼方》的黄芪薄方,8味为散剂,以“鸡子白和如泥涂布上,随肿大小薄之,燥则易之。疮上开孔,令得泄气”;《外台秘要》的黄连薄贴,4味药为散剂,鸡子白调和,敷痈上,留疮口;《太平圣惠方》的寒水石散,醋调和,“贴疮头四畔赤处”;清水膏,蜜调,“看田畔肿赤处大小”,摊贴;《处科正宗》的金黄散,用茶汤,葱蜜调、葱酒调、蜜水调,麻油调,或板蓝根叶捣汁调敷于疮四边。四虎散,“用猪脑同捣,偏敷疮上,留正顶出气”。铁桶膏,陈醋熬调膏,涂于疮根上箍之。金箍散,“酸米浆调箍四边,夏热甚者,蜜水调”,治疗疮余毒走散作肿者;《外科大成》二青散,“用醋蜜调敷,如已成者,则敷四围,留顶”,敷药方“米醋调敷四周”。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所载“贴药”指出:“痈肿者,所贴药……肿处若似有头,即当上贴温热膏药,引出其热毒……四畔赤处,捣生寒药贴之,折其热势。”治疗“发背”(背痈),“用贴药,皆须当中开孔,令泄毒气也。”这种“贴药”是外科常用的外敷药,许多是相当于后世的“围药”。元代,齐德之的《外科精义》所载“贴法”指出:“大抵敷贴之法,欲消散肿毒,四脉疏通,寒热逆从断其去就焉。”至明代的外科学著作中才有“围药”名称,如薛己的《外科发挥》、王肯堂的《证治准绳》,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陈文治的《疡科选粹》,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和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等著作,均有“围药”专门论述,总结了“围药”的治疗经验和应用方剂。
从《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外科正宗》所载“围药”方剂分析,其基本剂型是散剂,使用时用水、醋、蜜、酒、鸡子白、猪胆汁、麻油、猪脂、羊脂等调和成糊剂或软膏,外敷患处。
关于“围药”的应用范围和治疗作用,古代医家论述颇详。《外科正宗》:“疮之,四边根脚余中,其功又在敷药收束根本,初起时,宜用金黄散敷于四边,乃拔毒,消肿,止痛;即溃后,当用铁桶膏箍之,庶疮根渐收渐紧。”“治发背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不收束者,用铁箍膏。敷药……共打为稠糊,偏敷疮上,中留一顶,以膏贴盖……,自然拔出脓毒。”《证治准绳》:“铁箍膏,治诸恶毒疮红肿突起,用药箍疮四周,不令滋蔓,走疰毒气”。“宜毒散……敷贴消肿收赤晕围聚”,中药为末,“醋调涂四畔”。指出肿疡、溃疡均可使用“围药”敷贴。“脓后围贴,则收散漫”,“败肉去后围贴,则气血活,新肉易长。”可以看出,“围药”应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初期红肿热痛,炎症浸润明显者,可敷贴整个炎症病变部位,促使炎症吸收消散(收束肿毒);感染结聚,有化脓趋势,围敷患处四周,“留头”,促使炎症缩小局限,早日成脓或容易溃脓(束毒聚脓);溃脓后,疮口周围红肿热痛未消,围敷疮口四周,促使感染局限消散(收束炎症根盘)。
据文献记载和临床体会,治疗痈疽疮疡,使用“围药”外敷“留头”的作用为:①当感染明显,红肿高起,有化脓趋势时,围敷留头,可以束毒聚脓,有利于排脓,使热毒外泄;②溃脓后,热毒未尽,围敷留头,有利于排脓引流,束毒拔脓,防止感染扩散;③有疮口时,围敷留头,即便于换药,有利于疮口的观察和处理,又可以消除感染,束毒消肿。临床应用“围药”时,应明确诊断,根据局部病变情况,辨证敷药。《景岳全书》对“围药”的应用,指出:“若其肿痛热渴……证属纯阳者……外用抑阳散,则热毒自解,瘀滞自散;若似肿非肿,似痛非痛,似赤不赤……属半阴半阳者……外用阴阳散,则气血自和,瘀滞自消,若微肿微痛……属纯阴者……外用抑阴散。”这是辨证应用“围药”的三个代表方剂:①阳证,用洪宝膏(抑阳散),以凉血解毒,消肿止痛;②半阴半阳证,用冲和膏(阴阳散),以活血软坚,消肿止痛;③阴证,用回阳玉龙膏(抑阴散),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这些有效外敷方药,现代临床外科仍在沿用。《证治准绳》对敷贴药分为三种:凉药、温药、热药。目前,临床常用的“围药”,一般分为寒性药和热性药两种。阳证,用寒性围药,如金黄膏、三黄膏、芙蓉膏、大青膏、茅茹膏、洪宝膏、阴铁箍散等。可用水、蜜、茶、汤调敷。热毒盛,炎症明显者,用菊花水、板蓝根叶汁、芙蓉叶汁、生地黄汁调敷,以增强清热消肿作用。阴证,用热性围药,如回阳玉龙膏、阳铁箍散等。多用葱汤、酒、醋调敷。“围药”的基本剂型是散剂,使用时再调和成糊剂或软膏敷贴患处。从“围药”的形式和应用方法,可以说古代的“薄贴”,“贴”外敷药,是除膏药、疮口敷药之外,许多是相当于“围药”。即治疗痈疽疮、除膏疡,疮口敷药之外的一切外敷药,使用时敷于患处周围留头者,都可以称为“围药”。
另外,与“围药”相类同的“贴药”,也是外科常用的贴敷药。宋代以前的我国古代医学文献未曾有“贴药”记载,到了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以及《圣济总录》(公元1111~1117年),才有“贴药”名称和专论,使外科外治疗法的应用有了发展。《太平圣惠方》对“贴药”论述颇详,指出:“痈肿者,所贴药,肿处若似有头,即当贴温热膏药,引出其热毒……四畔赤处,捣生寒药贴之,折伏其热势……”,治疗“发背”(背痈),“用贴药,皆须当中开孔,令泄毒气也。”治发背及诸毒肿,用“瓜蒌根散”,“取芭蕉根汁,和作稀膏,用涂肿上……如溃脓有头者,即四面涂之。”由此看出,“贴药”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痈疽(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有疮头者,可用温热的药膏敷贴,促使其消散溃脓;②在疮头周围红肿处,用生的寒性药物敷贴,或“四畔贴药”,促进炎症消散吸收。这是应用温热的药膏与寒性药物相结合敷贴患处,治疗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与南北朝时《刘涓子鬼遗方》中提出的“冷薄”和“热贴”并不完全相同。③可敷贴痈疽周围,“须当中开孔”,有利于排脓,使热毒外泄。因此“贴药”许多是相当于后世的“围药”。《太平圣惠方》中载有治疗痈疽发背贴方剂92首,其中明确指出为“贴药”者,其基本剂型是散剂,使用时用醋、水、鸡子白、浆水、猪胆汁、雪水、蜜、生油等调和成糊剂或软膏,敷贴患处。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载有“薄贴”专论,如“升麻薄”、“白蔹薄”、“当归贴”等方剂,均为散剂,使用醋、蜜、水、鸡子白等调和敷贴患处。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有“药贴法”,如治疗“痈肿”用“赤小豆贴”:赤小豆散,以苦酒和之,涂拭纸上贴肿”,“疗痈肿、肿溃,内服药,外宜贴膏”,从所载“药贴”方剂分析,其基本剂型是散剂,使用鸡子白、鸡子黄等调和成糊剂或软膏,敷贴患处。可以看出,这种“药贴”与“贴药”在基本剂型和应用方法上都是相同的。因此,“贴药”是指一部分“薄贴”和“药贴”。
《太平圣惠方》所载贴药:①痈疽贴:为药,包括:寒水石散,用醋调和,“贴疮头四畔赤处”;紫葛散,用水调和,“涂在肿上”;大黄散,用鸡子白调,“贴肿处”;野葛散,用猪胆汁调和如膏,“摊于布上,敷肿处”;毒散肿方,用生油和蜜调敷患处,“以消肿为度”。②发背贴药包括:寒水石膏,用生蜜和地黄汁调成浓膏,贴敷患处,“以消肿为度”;雄黄散,用猪胆汁调如糊状,“敷肿上”;拔毒散,“用新汲水调涂疮上”;大黄散,用鸡子白调成糊状,涂贴患处;黄连饼,用酥调和饼子,贴患处。《外台秘要》所载敷贴药包括:①白蔹薄贴,用“鸡子黄和如泥,涂布随大小贴之”;②白蔹贴,用鸡子黄调和如泥状,外贴患处;③松脂膏治痈肿,外贴患处;④白蔹薄贴“和鸡子白如泥,涂布上,薄贴肿上,干则易之”;⑤大黄薄贴,调成膏,“薄涂纸贴肿上”。
元代齐德之著《外科精义》(公元1335年)载有“贴法”专论,对宋、元时代盛行的贴外治法作了总结。对治疗痈疽疮疡指出:“有宜用温药贴者,有宜用凉药贴者”,“若疮肿初生,似有头者,即当贴温热药,引出其热……于四畔赤处,捣生寒药贴之,折伏其热势……”,“若至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取死肌,生良肉,全藉温热膏剂之力也。”据此可知,“贴药”在外科的应用比较广泛,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的初期未溃或后期溃脓均可应用。根据局部病变的表现和性质的不同,可用温热药贴,或者用寒凉药贴。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所载“敷贴”专论,实际上主要是论述“贴药”,其内容与《外科精义》大致相同。将敷贴药分为三种:凉药、温药、热药。指出应用“敷贴热药”,可用“热酒调成膏,摊在肿处”,“用热酒调涂”;或者敷贴药后,“用热物熨之”。由此也可以看出,“贴药”许多是外科常用的敷贴药。但临床应用具有其特点——贴温热药。从我国古代医学文献记载,“贴法”使用“温热药”的含义有:①指用调制成温热的药膏或将药膏加热敷贴患处,可以促进初期炎症消散吸收,或促使炎症局限化早日溃脓;②指用温热药物组成的方剂敷贴患处,具有温通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作用;③指用药膏敷贴患处,再外加热熨,以温通活血,消肿散结。实际上是敷贴法与热熨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应用这种“贴药”广泛治疗外科疾病,是宋代外治疗法的新发展。
自明代起,由于外科“围药”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明清时代,多重视“围药”、“敷贴药”,而对“贴药”很少进行研究。如薛己的《外科发挥》、汪机的《外科理例》、申斗坦的《外科启玄》、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陈文治的《疡科选粹》,以及祁坤的《外科大成》、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吴谦的《医宗金鉴》、顾世澄的《疡医大全》等外科著作,均无“贴药”记载。“贴药”是外科常用的敷贴药,临床应用具有特点,而不是一般的外敷药。从外敷的形式和应用方法上看,与部分“薄贴”和“药贴”相同,而多数则相当于后世的“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