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可以确定:被你吸引到身边来的都是品格与你相同的人,也只有正直而高尚的品格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来为你所用,使你成为一个有威望、并能成就大事业的领导者。
先难而后获,即强调艰难的工作做在人前,获功的工作退居人后。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光华四射的人格魅力才能使所有的下属都以自己为中心凝聚于一,而后成就大业。
1.正人先正己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孔子说:“在上位者的行为正派,思想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雷厉风行;本身思想不端正,行为不正派,纵使三申五令,在下位的也不会听从。”
一个领导者如果不能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品德和作风,使之符合众人的利益,那么“虽令不从”,到了成为普遍现象时,则领导者的“末日”也就为期不远了。
具有优秀品格的领导人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这种力量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但只要你一进入其间,即使他一句话也没说,你仍会感觉到那“看不到的内心深处的力量”。
有人说:领袖魅力是权力与影响力之和。这诚然有一定道理。但后者似乎更为重要。因为权力导致的往往是被动服从,而影响力导致的则是主动跟从,其最后效果大不相同,所以领导者不可不着意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增强自己的吸引力,以此让人信服。
创造出“文景之治”的西汉文、景二帝,在他们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并以身垂范,为众人做出了榜样。他们注重农业发展而且自己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为天下先。文帝诏开籍田,亲自耕作,景帝“朕亲耕,后亲桑”。文帝在全国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注意先从自己做起。一次,文帝想盖一座露台,但经过工匠一计算,大概需要一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收入家庭的财产,就取消了这个计划。据史载,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圃、车骑、服饰,无所增益”。他身穿“戈绨”做的袍子,“戈绨”为当时普通的衣料。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即穿着短裙。他们的帷帐,连花纹也没有,十分简朴。就连死后造陵,他也告诉大臣们,建陵应该从简办事,不许劳民伤财。下诏说:所有陪葬的器物都不能用金银装饰。临终前,文帝还下遗诏,主张薄葬,反对浪费。皇上亲自为百姓做了表率,全国风气为之一新,终达到物阜民丰,国泰民安的封建治世。司马光曾生动描绘如下:国家太平无事,非遇到水旱灾害,老百姓家家富裕,人人有充足粮食,库府中货物堆积如山,用之不竭,京师府库中的钱多达数百万万,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国家仓库里的新粮压着陈粮,流出仓库堆积于外,以至于烂掉不可食用。广阔田野马骡成群,人们以乘母马为耻。人人自爱,以犯法为耻,以行义为先,以愧辱为绌。孔子曾经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意思是说:为政就是正。君主端正自己,那么百姓就会服从于政令了。君主怎么做,百姓就跟着怎么做,君主不做的,叫百姓怎么跟着做?
唐太宗也知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领导者只有先正己,才能正人,而后治天下,自己不树权威,而权威自树!
〇律己而后律人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永远会唤起下属的尊敬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者为了突破困境,要求属下同心协力渡过难关,但身居高职的领导者却依然浪费无度,公物私用。有些领导者虽然会对这种过于浪费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而有所节制,但却没有实质的改变。他们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上级只要稍有欺瞒虚伪而被下面看穿,下面的人就会对上级产生不信任感,领导者对此不可不谨慎预防。如果领导者的行为引起下面人的疑惑,迟早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导致背叛。因此,身为领导者必须严于律己,自己行为端正,才能让下属信服。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就必须具有他人所没有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领导更是如此,如果你不具有此种独特的风格,你很难获得下属的尊敬,而在此特质中,最重要的就是领导本人的自我要求,这一点其实是很自然的,有一句话叫做“律己才能律人”嘛。
要求自己的原则与方法不是一朝可成的。你必须有“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决心和毅力,在不断的尝试与努力中锻炼自己,促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优秀领导的境界。
有一句话叫做“善为人者能自为,善治人者能自治”。领导者只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建立起人人遵守的工作制度。要求下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领导者也必须明白自己的职责,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调动其下属的自觉性,并影响他们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属于领导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要求下属去做;要求下属去掉坏毛病,自己就要首先去掉坏习惯。
培养良好的自律性、成为下属职员的表率,最好能参照以下几点建议身体力行:
首先乐于接受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一举一动,下属们都看在眼里,如果谁以权谋私,下属们知道了就会瞧不起你。此时领导者须明确提出要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管理的透明度一大,把每个下属置于众人监督之下,每个人自然就会加强自我约束。
要保持清廉俭朴。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清楚你的节俭行为,不管大小,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领导者的言行举止是下属关注的中心和模仿的样板。想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是相当不容易的,清廉俭朴这一点,你应该努力做到。
要戒掉你的不良嗜好,不少领导者总有抽烟、嗜酒的不良嗜好,这些东西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害处就不必说了。单从对领导者个人素质和表率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上说,就应该戒掉烟酒,如果自己还整天泡在烟雾中,将怎样对下属下达“戒烟令”呢?
2.以身作则,增强感召力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以身作则,自己先劳,然后再使老百姓劳动。”子路请求再增加一些指导,孔子说:“按上面说的做去,不要厌倦。”
从管人的角度来看,领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靠领导者手中的权力,当一个组织创立初期,各种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领导者的权力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组织不断发展,进入正规的轨道时,此时的领导者就要注重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管理、领导下属,这是领导工作的第二个层次,而领导的最高层次则是靠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个人影响力去影响下属,成功的领导者往往被称为是精神领袖,这种由个人所带来的功效远远大于权力和制度的作用。如何增强个人魅力,如孔子所言:以身作则,自己先劳。领导者率先垂范,自然会赢得下属们的信赖和敬佩。
在封建政权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先秦时期,已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到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后,更是“何求而不得,何使而不能”。因此,历代皇帝中滥用民力,穷奢极欲者颇多。不过,南朝宋高祖刘裕则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例外。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亲自带兵消灭了后秦。当时后秦十分富有,仓库中有许多珠玉珍宝。但刘裕并没有借这个机会大肆抢夺、据为己有,而只是将浑天仪等国家所需要的仪器,迭到建康(今江苏南京),献给名义上的统治者晋安帝,其余的贵重物品全都赏赐给了自己的部将。刘裕在当时已经是一位很有权势的将军,但是一直等他登基称帝,宫中仍然十分节俭。
起初,朝中宫廷乐器和乐师都很不齐整,长史殷仲文曾经多次向刘裕建议应该逐渐配齐。殷仲文认为宫廷里面就应该有一定规格的宫廷音乐,如果没有的话,就显示不出帝王的气派。而刘裕却不把这当做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他一方面讲自己忙于国事军务,顾不上这些,另一方面明确地表示自己并不因没有这些宫廷音乐而感到可耻,况且也不希望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了国事。因此,刘裕在历史上被称为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君主。刘裕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也很朴实,即使当上皇帝后也不讲究仪仗侍从。他对家中妻儿也是要求十分严格,并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之风,不允许浪费。对于房室殿堂的布置,刘裕也禁止搞得过于华奢。刘裕还专门下令禁止天下使用金、银涂物。
对于婚丧习俗,刘裕改变以前的奢侈之风。他自己的女儿出嫁,也是十分简朴,为臣下们做了表率。由于他以身作则,使得王公大臣、士族豪强也都随之仿效,由奢趋俭。永初二年,在禁金、银涂物后,他又下命禁止在丧事中使用铜钉。在刘裕的带动下,整个社会风俗发生较大的变化。
出身贫寒的刘裕在控制朝政乃至登上帝位后,能不改俭素本色,并以身作则来改易风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君主仁,则没有人不仁;君主义,则没有人不义;君主行的正,则没有人行的不正,一个行为端正的君主就可以让国家安定了。
〇身教胜于言传的领导法则
领导人一定要能以身作则,透过能创造“进步”与“冲劲”的简单日常行动,先树立典范并带头实践。领导人是透过奉献热忱,及以身作则的实践力来领导群雄的。
为了领导有方,领导人必须很清楚自己的领导原则。领导人应该固守自己的信念,因此他们最好要有信念可固守。此外,领导人必须有流利的口才,以阐述共同的价值观。光是这样还不够,领导人的行为比言辞重要得多,而且必须前后一致,一以贯之才行。
古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领导者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起带头表率作用,才能具有说服力,才能增强自己的凝聚力。
领导者要想增强凝取聚力,应该把“照我说的做”改为“照我做的做”。
现在有些领导者总对他的下属这样说:“照我说的做。”可他们不明白,这是下下之策。真正的上上之策应该是:“照我做的做。”
领导者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约束力,对下属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如果一个领导者经常无故迟到,私人电话一个接一个,工作过程中又不踏实,总是盼望着早点下班,那么他就很难管理好他所在的部门,所有工作都会搞得一塌糊涂。
只有自己愿意去做的事,你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到。
同样,作为现代领导者也必须以身作则,为下属做出样子,用无声的语言说服下属,才能形成亲和力,才能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
3.以品格魅力立领导之威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孟子·万章下》)
译: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恶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服侍,不是理想的民众不去治理。天下太平,就出去做事;天下混乱,就归隐回家。实行暴政的国家,拥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忍心去居住。想到和乡下人相处,就好像穿着朝服戴着朝冠坐在泥淖和炭灰上一样。在商纣王统治时期,他居住在北海边上,等待天下清平。所以听到伯夷的风节,贪婪的人会变得廉洁,怯懦的人也会立有志向。”
对很多领导者来说,很强的个人魅力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它能让你与别人之间拥有更亲近、更真诚的关系,从而获得影响力。所以,个人魅力实际上是非权力领导力的升华,个人魅力作用在各方面都增强了非权力领导力,如个人感召力的发挥就需要通过以身作则、说服、分享和帮助等方式进行。所以领导者要讲人品和风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影响身边的人,从而树立权威,顺利地实施领导工作。
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这样他就应拥有迷人的魅力,而迷人的魅力则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并能够传达到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意识里,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而房玄龄就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们,并让这些人乐意地与他合作,达到操纵目的。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并让陈叔达在殿下当场公布示众,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列第一,房玄龄封爵邗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
不久,房玄龄进位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更爵魏国公。房玄龄觉得唐太宗如此看重自己,更加为国事日夜操劳。
尽管房玄龄忠心耿耿,可还是遭到了别人的诬陷。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国公萧瑀,性格怪异,与许多大臣都有矛盾。他见房玄龄深得唐太宗赏识,便心生妒恨,乘机向唐太宗进谗言说:“房玄龄与许多大臣私下里结党,虽然没有谋反,可这样总是对国家不利呀。”
唐太宗说:“你的话说的严重了,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还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萧瑀听了唐太宗的话,非常羞愧,也非常害怕,唐太宗念其有功,便没有加罪于他。唐太宗对房玄龄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房玄龄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被唐太宗遣回了家。褚遂良上奏说:“房玄龄从建国开始就屡建大功,不能因为他小小的过失,就忘了他以前的所有功劳啊。”
唐太宗觉得褚遂良说得有理,便有些后悔,急忙派人召回房玄龄。但很快又因一点小过失,房玄龄再次被谴,归于府第。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临幸芙蓉园,房玄龄听说之后,急忙让子弟洒扫庭院,告诉他们说:“皇上马上就会来到。”房玄龄的子弟都不理解,感到很疑惑,以为他老糊涂了。就在这时候,唐太宗果然来到房玄龄的府第,带上他返还皇宫。
相传,当时京畿一带大旱数十天,唐太宗载房玄龄回宫之后,便下了一场大雨,解了旱情。老百姓欢呼雀跃,说:“这是皇上优待房玄龄的缘故啊。”由此可见房玄龄在当时百姓的心目中,堪称贤相,深受人们的爱戴。
房玄龄身居宰相之位,又在老百姓中有很好的名声,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权图利。唐太宗曾经召集大臣,议论世袭之事,并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更爵梁国公。唐太宗之所以要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目的是为了让房玄龄的子弟世袭。但房玄龄觉得自己身为宰相,应为众大臣做出榜样,不可贪图功名,便上奏唐太宗说:“陛下,臣已身居相位,又封宋州刺史,这样下去,别的大臣恐怕会追逐名利,惑乱朝政,这对国家来说不是好事,还是请陛下收回皇命吧。”
唐太宗深以为然,便依了房玄龄的奏折,只封其爵梁国公。房玄龄辞谢了宋州刺史一职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仿效,辞去能世袭的官职。唐太宗非常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日能如此行动,都是房玄龄的功劳啊!”
但作为一个人,房玄龄自身也有一些不足,有时过分地依从于唐太宗,不如魏征敢犯颜直谏,魏征就此也曾批评过房玄龄。
唐太宗、房玄龄听了魏征的谏言,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对,赞叹魏征耿直。唐太宗罢了修缮北门之事,房玄龄则对于朝中之事更加谨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房玄龄也不免有过错,但毕竟是瑕不掩瑜,于大政方针方面无不表现出一个大唐贤相的政治风度。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相之一。
〇用个人魅力培养领袖气质
领导者的威信与良好形象的树立,来源于高尚的品德。品德是一个人世界观的表现,德是为政之本。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下属就会对他产生敬爱感,就会从内心里拥护他,爱戴他,自觉跟他走,他在下属中就有了较高的威信,人们常说德高望重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有句古话:“德不孤,必有邻。”“道德不厚乾,不可以使民。”这些论述启发我们: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带动众人。
在一般情况下,真正优秀的人才,除了考虑自己实际所得之外,还会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有一位可以信赖的领导。实际上,这两个因素的落脚点是在领导者个人身上,即能否让优秀下属依赖并相信有远大的前途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就是他的个人魅力。能否提供条件,让优秀下属有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也是由领导者决定的。一位前途光明的领导者会合理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使许多优秀人才愿意将自己的将来赌在这样的领导身上,相信搭上这班车,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如果领导者具有外在的魅力,必然会带给人亲切和有能力的感觉,也容易被认为具有优良的品行,众人很容易支持他的意见,对他所提出的报告也有较高的评价,在说服或交涉之际他也容易占据有利的地位。
个人魅力是领导者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备的素质,领导者的统御能力首先来自于他的魅力。
领导者如果具有高尚的品格则可以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具体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
(1)表现出你对下属的关心。你应该使你的下属都相信你是关心他们的。这就要求你必须采取具体行动,而不能仅凭几句空话。你应该以朋友的方式对待你的公司员工,应该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应该只是把他们当做创造利润的机器。
(2)准确地为下属描绘宏伟蓝图。你必须能够准确地向下属传达你的意思。作为一个领头人,你应该给你的下属们描绘出一个十分广阔的蓝图:“5年后,我们将会是这样的……”
一个更有效率的领导,在为成员们描绘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会向他们提到那些比较具体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不是“想象”,它将成为下属们今后日复一日必须记着去做的工作。
(3)让部属感到公平。你必须使下属确信,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他们将会受到表彰,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将会受到处罚。
最有能力的领导很少会出人意料地对他们的下属进行提拔或贬职。他们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什么是他们所期望得到的,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得到这些东西。如果你认为你的下属们做错了,但是你却并不向他们指出来,并且让他们感觉是在从事着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你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错误的,其反作用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4)和部属一起承担风险。必须能够使你的下属知道,你是在和他们一起承担风险。如果是在战场上,这就意味着,你应该亲临战场,而不是躲在大后方;在生活上,这就意味着,你应该在下属面前起模范带头作用。
4.要学会制怒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第六》)
译: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从不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没有听到那样好学的人了!”
不迁怒,不贰过是道德修养中很高的境界,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记住控制自己的重要性,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下属身上,这个道理很简单,即不能控制自己,你也无法与人相处好,也就引导不了别人。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组织自己的工作。
侯生,韩国人,史佚其名,原为秦始皇信任的方士。
侯生虽受秦始皇信任,但他知道自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弄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欺骗秦始皇,早晚是要被识破的。于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与另一个方士卢生一合计,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跑了。临行前散布了一堆秦始皇不爱听的话,称:始皇为人,刚戾自用;灭诸侯,并天下,意得欲纵,以为自古没人比得上自己……。这番话的结果是酿成了四百六十余人被坑杀的悲剧。
侯生、卢生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为了缩小目标,便分头逃亡。卢生一去再无音信,不管有何传说,反正秦始皇再没见过他。而侯生不知何故,是过不惯逃亡的日子?是舍不下亲人?还是对四百六十余人的死感到内疚?居然壮着胆子又回来了。
秦始皇获知侯生回来了,立即下令将其拘来见自己,准备痛骂一顿后车裂处死。当始皇远远望见侯生走过来时,便怒不可遏地骂开了:“你这个老贼!居心不良,诽谤你主,竟还敢来见我!”周围的侍者知道侯生今天活不成了。
侯生被押到台前,仰起头说:“臣闻,知死必勇。陛下肯听我一言吗?”始皇道:“你想说什么?快说!”于是,侯生鼓动起嘴巴说道:
“臣闻:大禹曾经树起一根‘诽谤之木’,以获知自己的过错。如今陛下为追求奢侈而丧失根本,终日淫逸而崇尚末技。宫室台阁,连缀不绝;珠玉重宝,堆积如山;锦绣文彩,满府有余;妇女倡优,数以万计;钟鼓之乐,无休无止;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裘轻便和暖,车马装饰华丽。所有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华贵奢靡,光彩灿烂,数不胜数。而另一方面,黔首(秦时对不做官之人的称呼)匮竭,民力用尽,您自己还不知道。对别人的指责却恼怒万分,以强权压制臣下,以致下喑上聋,所以臣等才逃走。臣等并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陛下之国就要灭亡了。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食物只求吃饱,衣服只求保暖,宫室只求能住,车马只求能行,所以上没有看到他们被天所遗弃,下没有看到被黔首抛弃。尧时茅屋顶不修葺,栎木房椽不砍削,夯土三级为台阶,却能怡乐终身,就是因为少用文采、多用淡素的缘故。丹朱(尧之子)傲慢肆虐,喜好淫逸,不能修理自身,所以未能继承君位。如今陛下之淫,超过丹朱万倍,甚于昆吾(夏的同盟者)、夏桀、商纣千倍。臣恐怕陛下有十次灭亡的命运,而没有一次存活的机会了。”
听了这番话,始皇默然良久,之后缓缓说道:“你何不早言?”侯生回答:“陛下的心思,正在飘飘然欣赏自己的车马服饰旌旗之物,且自认有贤才,上侮五帝,下凌三王;遗弃素朴,趋逐末技,陛下灭亡的征兆已经显露很久了。臣等生怕说出来也没有什么益处,反而自己送死,所以逃亡离去而不敢言。现在臣必定要死了,才敢向陛下陈述这些。这番话虽然不能使陛下不灭亡,但要让陛下知晓明白为何灭亡。”始皇问道:“我还可以改变这一切吗?”侯生回答:“已经成形了,陛下坐以待毙吧!如若陛下要想有所改变,能够做到像尧和禹那样吗?如果不能,改变也毫无意义。陛下的佐助又非良臣,臣恐怕即使改变也不能保存了。”始皇听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下令将侯生放掉。
侯生逃亡之事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末期,虽然秦始皇当时不过四十六七岁,尚属英年,但他已经取得了骄人的功绩,头脑热涨,目空一切,犹如侯生所说,不太能清醒地认视自己。即便如此,在对待侯生的态度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出秦始皇纳谏的勇气,说明他还不糊涂。尤其是在盛怒之下,在听了侯生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辞以后,秦始皇居然能将他放走,从秦始皇的性格上分析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从他一贯的用人之道来分析,秦始皇往往能在盛怒之下控制自己的感情,当然对方必须是言之有理,话必须说到点子上,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〇不要让愤怒表现出来
任何情绪都有负面影响。不善控制情绪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让情绪“冒”出来。领导者从事管理工作,如把情绪的负面影响带进来,会使对方不知所措,无法理喻,最终造成误解和隔阂。因此,领导者应该有自控能力,有效地控制情绪,才能保持人际关系的平稳发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情绪有三种基本状态:一是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渲染性的、比较微弱而又有持久性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心境对人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有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效率;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二是激情。激情是由于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一种强烈而又短暂的情绪反应。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就有刻苦攻关、勇于攀登高峰的热情,这种积极的激情,可以成为巨大的动力。但情绪激动也会使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分析问题和控制行为的能力减弱,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因此,我们要加强意志锻炼,克服消极的激情。三是应激。应激是指在遇到急性强烈的刺激或逐渐加大的慢性刺激以后人的反应和适应情况。人对应激常见的情绪反应为恐惧、抑郁、愤怒、自怜、敌意和失助感(指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不愉快体验的感觉)。
作为领导者就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情绪。
不让愤怒表现出来。
德川家康曾说:“外来的敌人固然可怕,内部的人造反了,更可怕!”如果一名领导者动辄迁怒,他的下属势难有信心替他工作,也许他心里会想:“在这样的领导者手下做事有什么意思呢?”喜欢发脾气的人,远比无能的人更容易遭致失败。因此,身为领导者,首先要警惕自己不要轻易生气,德川家康上面所说的那句话,正好为此作一最好的注解。
领导者是做什么的?最大的目标就是领导你下属自动自发地工作?假使你轻易表现你的愤怒,下属对你的热诚和信心,就无法维持长久,这样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对于组织的前途,也是一大威胁!
领导者在下属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好恶,是最愚笨的统御方法,像这样单纯活在自我意识中的人,并非适当的领导者人选。
如果你是这样的领导者,一些本来就比较消极的下属,很容易受你情绪的干扰,而不敢积极做事了。得过且过,无论如何,对组织而言总是一大损失,而工作情绪的低落,更会使组织遭受严重的挫折。身为领导者,如果动辄指责下属,很可能会失去人心,带来无穷的问题。所以,领导者要学会自控,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怒气,有时候给自己一把“锁”也是必要的。
5.不强加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子贡请教孔子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大概是宽恕吧!自己所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于别人。”
任何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各行其是、为所欲为,那是肯定不行的,都要接受这个社会管理者、统治者的“欲”。所能希望的,是管理者、统治者的“欲”,同被管理者、被统治者的“欲”的一致。这样,无论施与不施,社会就都能接受了。
在中国的皇帝中,嘉靖皇帝的名气并不算大,他也的确算不得一位出色的最高掌权者,但他的固执己见,在中国的皇帝中却独具个性。
在明朝的皇帝系列中,他原本不算嫡系,只能算是旁支。他的父亲是明孝宗的兄弟,被封为兴献王,藩王府设在湖北安陆,父亲死后,便由他接替王位,其时,他才十五岁。正在这时,明孝宗的继任者明武宗朱厚照死了,而明武宗没有儿子,帝位继承人空缺。后经武宗的母亲张太后和内阁首辅大臣杨延和商定,由他,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兄弟朱厚熜来继承帝位。
按照皇家传统,新皇帝上台,要给去世的父亲追加谥号,还要给健在的母亲上尊号。对于正常情况下的“父死子继”或者亲兄弟之间的“兄终弟及”来说,这都不成问题,追称父亲为皇考某某皇帝,母亲为某某皇太后就是了。可嘉靖的情况有点特别,他的父亲只是个王爵,没有资格追称为皇帝,这样,他的母亲自然也就不能尊称为皇太后了,更何况宫中还有个正牌儿的张太后呢!当时主事的大臣杨延和等人引经据典,主张他以明孝宗为父亲,而以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皇叔父母。嘉靖是个大孝子,这个主张遭到他的强烈反对,他责问道:“父母难道能更换吗?”驳回再议。无奈赞同这个主张的大臣人多势众,嘉靖势孤力单。正当他需要支持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写出一篇《大礼议》,认为嘉靖完全有理由称自己的父母为皇考、皇太后。这样,大臣中分为护礼派与议礼派,一场议礼之争便激烈地展开了。
嘉靖此时虽然才十五六岁,但却极有主见,他不为杨延和等人的拥戴者之功和势力强大而动摇,一定要为自己的父母争来个皇帝和太后的头衔,为此,不惜和群臣闹翻。而明朝那些死脑筋的大臣,自以为在维护什么至高无上的皇统大义,也不肯妥协。事情一直闹了两三年,也没个结局,最后嘉靖宣布,尊称他的母亲为“圣母章圣皇太后”。这一来,那些护礼派的大臣群情激昂,抗争的奏疏雪片也似地递了上去。嘉靖给他来个置之不理,这些人更是激愤难平。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五日,二百余名大臣集聚在左顺门,杨延和(此时已退休)的儿子杨慎慷慨陈词:“国家养士已一百五十余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其他大臣也呼应着:“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今天谁要不誓死力争,大家便打死他!”这二百余人一齐跪在左顺门前,呼天抢地,高呼:“高皇帝!孝宗皇帝!”喊声震天,直达宫内。嘉靖命司礼太监传谕,命令群臣退去,可皇帝的圣旨居然不起任何作用,大臣们不只未退,反而越集越多,拍着左顺门的朱漆大门,哭喊呼叫。这无异是对嘉靖权威的一种蔑视,皇帝震怒了,下令锦衣卫将闹事的大臣逮捕入狱,第二天将这二百二十人全都押至午门之外,实行杖责。这些官员,平日一个个养尊处优,何曾受过如此酷刑?午门之前顿时血肉横飞,有十七个人死于杖下,其余的人,有的被贬官,有的被流放。
接着下旨,称孝宗皇帝为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自己的父亲追谥为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圣母章圣皇太后。十八岁的小皇帝嘉靖,仅仅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挣个虚名,不惜制造一场大血案,终于将“己之所欲”,施之于大臣,施之于国家。现在人看来,这场历经数年,闹得沸反盈天,使许多人丧失性命,使许多人断送了仕途前程的大案,其实十分无聊。嘉靖皇帝也是白忙活,在明朝帝王后妃谱系中,依然没有他老爹老娘的地位,后世人倒是通过这件事看出了他的暴戾、刚愎。
嘉靖的这个“欲”,所影响的面毕竟不算太大,只不过是二百二十个大臣,一般老百姓对此并不太放在心上,但是,统治者的“欲”和“不欲”既多且广,有许多涉及到百姓的穿衣戴帽、言行举止等日常生活和士农工商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情,他们在这方面的“欲”和“不欲”,“施”或“不施”,都关系到亿万臣民的贫富荣辱以至生死存亡。
满族人的规矩是剃光半个脑袋,而汉族人则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根毫毛也动不得的。两种不同的“欲”发生了矛盾,结果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族人来了个“己之所欲,必施于人”。也不知有多少汉人因不愿剃掉头发而被砍了脑袋。这种‘己所欲,施于人’的强迫行为必然会遭致最大多数人的反抗,其内部统治也必定不会稳固。
〇权力不是万能的
权力能让领导者做到许多事情,但却并不能保证做得最好。领导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与执行,而是一种将组织与个人的潜力释放的催化过程。
有人说领导艺术就是一种智慧,就是精心运用和实现手中的权力。这话一点没错,领导者经营着权力。他们通过发动他人按照他们的意愿行动来达到目标。他们让事情发生,使事情完成。
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他个人所拥有的权力也越大。因为领导的优越地位,他可以指挥和引导他人的活动,调解存在的差异,必要时也可以强制命令。所以,权力对领导活动来说至关紧要。权力就是倾听他人、化解冲突、说服他人的能力。权力还是抑制破坏性的不满情绪、防止人们讨论可能有破坏性的话题、压制没有好处的批评的能力。
因此,在许多人的眼中,领导就是权力的代名词,意味着命令与遵从。这仅仅是权力的一种表象。因为,领导者在组织中并不拥有全部的权力。即使是那些最普通的员工也拥有某些权力。一般说来,权力受职务影响。权力都是与职务相联的,所以叫职权。权力的大小受职务大小的限制。你不能超出你的职务行使某种权力,也不能在你的职务范围内不行使这个权力。用多了叫滥用权力,用少了叫不负责任。
所以说,你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当你是一个领导者的时候,不光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和职务相关的责任)。
不要相信权力是万能的,因为权力不能带给你的东西太多。
1.权力不能带来激励
人的需求是内在的,你用权力不能够激励它,因为不一定能满足他的需求。
2.权力不能使人自觉
权力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有可能你的意愿刚好是别人想做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你的意愿跟别人的不一样。迫使别人做事情怎么能带来自觉呢?
3.权力不能使人产生认同
有些领导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一次两次有效果,时间长了,下属就跟你软磨硬泡了,甚至当面跟你顶撞。原因很简单,权力不能使人产生认同。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干什么呢,不就是想用权力统一思想吗,那他做到了没有呢?秦始皇没能做到的事情,你能做到吗?
“权力”更多地依附于影响、支持、信任、实现目标等诸多要素而发挥作用。
领导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与执行,而是一种将组织与个人的潜力释放的催化过程。其任务是去发现、发展、发挥、丰富和整合组织与个人业已存在的潜力。
真正的领导权来自影响力,权力必须靠领导者自己争取,除非下属赋予你权力,否则你根本无法指挥他们。
一个“权力万能论”的信奉者,不久就会发现,单纯的权力是不可能给组织以永续的成长与发展的。
6.上下同欲者胜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
译:如果大王同百姓一同娱乐,就可以使天下归服了。
与下属们同心同德,是领导者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处孟子以与百姓同乐隐喻领导者应与下属同甘共苦,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为影响部属,获取信任,以求达到上下同欲,从而团结一心为取得事业的成功而共同努力。
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秦王嬴政就充分看到了全国上下一心的重要性,他屡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军事总动员,并亲自视察前线,犒赏官兵,与民同乐,以求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为统一战争服务。在另一方面,由于统一战争前夕,嬴政坚持开放的人才政策,使一大批贤德之士纷至沓来,极大地充实了秦国这架战争机器,使秦国形成一个以嬴政为中心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谋略集团。这个集团在统一战争中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而使统一战争有了必不可少的政治保障。
在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要想保存自己,战胜对手,仅有高层领导的团结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支团结的、强大的武装力量。正缘于此,秦王嬴政在加强军队建设上着实费了番工夫。
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的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是到了战国晚期,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国的军队由落后状况明显跃居到各国军队之先。这种飞跃性的变化得益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运动。但当时各国也都进行了改革,为什么别的诸侯国的军队却没有像秦国军队那样出现举世瞩目的进步呢?这主要决定于商鞅的建军思想以及他对秦国军队所进行改造的具体情况,以及秦国后来的统治者对商鞅变法的建军思想的坚持和深化。概括起来,秦国经验有如下几点:
首先,对旧的国家军队进行了组织改造,使军队成为向全社会开放的武装组织;
其次,对旧的国家军队进行了思想改造,即用“法治”治军思想代替“礼治”治军思想;
再次,增强了国民的国防意识,培养了尚武精神,把国防教育和培养尚武精神提升到了治本的高度。由于把“一切为了战争”作为国家的建军目标,用尚武精神武装军队,武装全体国民,从而为造就出当时第一流的军队奠定了精神基础;
又次,鼓励耕战,以农养战。
从上面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看出,秦国军队的改革建设是全面而深刻的,它的改革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军队建设成为富国强兵目标中的重要一环。
早在统一战争开始之前,嬴政就已经把秦国这支虎狼之师紧紧地掌握在手中,并且依照商鞅的治军思路,不断地加强军队建设,使这支军队组织结构严密无比,思想空前团结。在战争中,嬴政又一次次进行全国总动员,使得全国力量空前团结,实际上就是严格的军国体制。这种体制当然最有利于战争征服,可以说是嬴政一统天下的最根本原因。
能否让全体军民同心同德投入到统一战争中,这是秦王嬴政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道理上看起来简单,要做到上下团结一致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率先垂范,要靠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部属的信任,这样下级才能自觉服从领导,甘心情愿地为其工作。其次统治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政治目标,因为没有统一的政治目标,就难以形成精神上的凝聚力,就不能统一行动,步调也不能上下一致。
嬴政显然正是这么做的。他从统一目标的制订、作战方针的布置、将帅的任用、前线的视察、战争胜利后的普天同庆等,都亲自参与,与臣子同乐共苦。有了这样的领袖人物,才有了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图谋大业的思想基础,也才有了后来统一六国的辉煌壮举。这些都与他能够和部属同甘共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领导者如果能够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〇用魅力影响部属
聪明人能够使自己的美德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具有永恒的魅力。你是否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和美德呢?这可是成功的一大秘诀,它有利于丰富你的形象,有利于你事业的成功。如何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美德呢?请记住“尽善尽美”四字。马尔腾认为:“事情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的人的一种标记。”
美国哈佛大学管理专家皮鲁克斯有一句名言:“管理才能是最好的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
领导者能力首先是一个人的个性和洞察力——他作为一个人的最核心的东西。领导者应走在下属前面,并且一直走在前面。他们用自己提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并且也乐意别人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他们。优秀的领导者就是能不断成长、发展、学习的人。他们愿意付出当管理者的代价。为了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扩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技巧,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会做出种种必要的牺牲。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受别人敬仰的人。
有良好个人品质的可依赖的人,比没有受人敬仰的品质的人更有可能成为领导人物。但单靠良好个人品质还不能成为领导人物,这些品质还必须与能积极与人沟通的能力结合起来。领导者与下属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关怀下属,学会与下属沟通,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积极思维方式,个性、理想,与别人沟通和激发别人积极的能力都能构成领导者才能的基本要求。
7.不要为过去的事计较恩怨得失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第三》)
译:哀公问宰我关于社的事。宰我回答说:“夏后氏用松树为社,殷人用柏树,周人用栗树。又说:用栗树是要使老百姓战栗,对政府有畏惧。”孔子听到后,说:“已完成的事,不须再说了;已实行的事,也不须再规劝了;已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领导者应当具有宽广的胸襟,对别人已经发生的过失或是既成事实抓住不放,耿耿于怀,只能让自己逐步地处于孤立境地,缺乏下属们强有力的支持,如果领导者能够容忍别人的过失,不仅体现了自己的心胸宽广,犯错之人也会感到自愧,从而对自己的领导更加忠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大度宽容。尤其是在同一帐下听令的人,如果相互之间钩心斗角,必定会危及社稷。同和自己有过嫌隙的人和衷共济,尽释前嫌,这才是君子的风度。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受人尊重,彰显领导风范。
郭进是宋朝著名的将领。有一次被宋太祖任命为山西巡检。任职期间,他秉公办事,赏罚严明,不循私情,为此得罪了一些人。有个军校心怀不满,又经人唆使,就跑到朝廷告了郭进一状,说郭进贪污军饷,克扣军粮,损公肥私。宋太祖很重视此事,亲自召见这位军校,详细调查这件事的情况。在言谈话语中,宋太祖发现了许多破绽,因此对此人产生了怀疑,便派人来严厉地讯查他。军校受不了严刑,只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太祖非常生气,就派人把他押送回山西,交给郭进,详细给他说明军校诬告他的过程,叫郭进亲自杀掉军校。郭进问清了情况,联想到北汉国正与北宋交战,就对军校说:“我与你并无私怨,你却陷害我,也太不明事理了,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但你竟敢诬告我,这点胆量我倒很佩服。这样吧,你也知道我国正与入侵的北汉人打仗,如果你能出其不意,在战斗中消灭大量敌人,我不但不治你的诬告之罪,还要向皇上呈报你的战功,提拔推荐你。反过来,要是你被敌人打败,你也就实在没有叫人佩服的地方了,那时你不要回来见我了,自己就去投河吧,我不想弄脏我的剑。”于是军校就被释放出来参加了战斗。在战场上,军校奋不顾身,勇猛顽强,居然杀死了几十个敌人,打了一个胜仗。郭进听说后,很是高兴,不但没惩办军校的诬告之罪,还向太祖呈报了他的功勋。那个军校因此得到了提升。军校对郭进感激得无以复加,以后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郭进,成了郭进手下一员得力的大将。
对于无用或有罪之人,抛弃之不如利用之,利用之不如教育之。郭进不但利用了那个军校,还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教育了他。化仇为友,转怨为爱。这种为人之道,是很可取的。
〇要改掉揭人疮疤的恶习
揭人疮疤,除了让人勾起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外,于事无补。这不仅会叫被揭疮疤的人寒心,旁人一定也不大舒服。因为疮疤人人会有,只是大小不同。见到同事鲜血淋漓的疮疤,只要不是幸灾乐祸的人,都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并不是我喜欢揭人疮疤,而是他的态度实在太恶劣,一点悔过的意思都没有。我这才忍不住翻起旧账来的。”有的领导者辩解说。
这并不是不能理解的。如果有必要指责其态度时,只要针对他的恶劣态度加以警戒即可。每次针对一件事比较能收到好效果。集中许多事时,目标分散了,被批评的人反而印象不深。
据调查表明,凡是喜欢翻旧账的领导者,也喜欢把今天的事情向后拖延。这种拖延的人,指责下属也不干脆。他不能迅速解决问题,就会将各种问题、包括某人过去犯的错误累积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又提出来,完全失去了时间性,这是很笨拙的做法。
组织中的各种事务都要有个完结,这很重要。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努力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没有“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把现在事拖到将来,那么,在将来的日子里,你就得不停地翻旧账。这是恶性循环,办事越拖,旧账越多,旧账越多,办事越拖。
领导者要杜绝揭人疮疤的行为,除了要知晓利害,学会自我控制外,还须养成及时处理问题的习惯。不要把事情搁置起来,每个问题都适时解决,有了结论,以后也就不要再旧事重提,再翻老账。
8.尽职在先,食禄在后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孔子说:“事奉君上,先要尽心力把职事办好,而把食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但人应该先讲敬业,就像孔子说的那样,“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是说,有能力做那件事,就去做那个位置,否则,就辞职不干。把事情做好了,才心安理得,才问心无愧,才踏实充实。如果总是强调得失而把处于中心地位的工作丢在一旁不管不问,多少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其结局也不会善终。
东晋时的吴隐之说:一个人读书做官如果只为了贪取富贵,他的人生理想就十分低俗,只能沦落为一名恶人。这样,读书做官对他而言便是件坏事,是促其堕落的平台,又有什么值得称道呢?我不想成为这样的恶人。
吴隐之每月领到俸禄,第一件事便是接济贫穷的亲友和乡邻。他的家人起初并不赞成,说:你不贪不占,这在当官的当中已是很难得了。你的俸禄是你辛苦所得,我们自己还不富裕,不能白白送给别人。
吴隐之为了让家人理解自己,耐心做他们的工作,他说:戒除贪心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时时刻刻的努力。我也担心自己一旦富裕起来,就开始追求享受了,现在清苦一些是好事啊!
一次,吴隐之和随从出门办事,天下起雨来。吴隐之看见一个书生抱着蓑衣在雨中行走,十分奇怪,便主动上前问他说:蓑衣可以遮挡风雨,你为什么不用呢?
书生说:蓑衣是我在路上拣到的,如果失主心疼蓑衣,那么我披在身上就不合适了,所以只好抱着。
吴隐之深受触动,他说:你能做到这样,我也自愧不如啊。
他把书生请回府中,托人保媒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吴隐之清廉有德,朝廷对他屡有褒奖,十分信任。当富庶的广州地区的官吏贪污丑闻不断时,朝廷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是广州地区的最高官员。
朝中大臣在推荐吴隐之时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贪,那么任何东西就无法诱惑他了,这样才能保持公正,让人信服,使社会风气发生大的改变。吴隐之有许多贪取的机会,他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
吴隐之在广州任上,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使当地习俗日趋淳朴,官吏奉公守法。
吴隐之以不贪受人尊重,朝廷也因此器重他,这是他有别于他人的最显著之处。他认为贪心并不能给人带来实质的好处,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尽心做好本职工作,上不负皇恩,下不负黎民百姓,即使不求富贵,“富贵”有时也会不请自来,这才是智者所为。
〇要明白自己追求什么
廉洁问题对领导者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它对领导活动有重大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廉洁奉公是发挥领导形象效应的关键。一个领导者是廉洁自律还是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形象。领导者一旦给人一个不廉洁或腐败的形象,那么,就会形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因而,领导者只有树立廉洁奉公的形象,才能产生积极的“形象效应”——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下属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保证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廉洁奉公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一个领导者私心太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为一己之利考虑,就会被私欲蒙蔽住智慧的眼睛,丧失清醒的头脑,就会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古今中外,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都不乏这样的事例:对立的双方,为战胜对手,常常利用对方领导者自私的弱点,导致对方决策失误,从而最后战胜对手。这就从反面说明了在决策活动中坚持廉洁奉公的重要性。
第三,廉洁奉公是任人唯贤的基础。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可见,选用贤才是领导者开拓伟业的重要保证,要选好人才,要求领导者必须廉洁奉公。只有出以公心,才不会爱“财”,而是爱“才”。否则,就会弃“才”求“财”,就会看“财”用人,就会把一些受贿行贿的歪才甚至腐败分子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那么,势必断送我们的事业。
明朝无极知县郭久礼在总结自己当政多年的经验时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廉洁,既是对领导者的道德要求,也是其有效行使领导权力的必要条件,是领导艺术的组成部分。
9.不图虚名,追求实效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孔子说:“君子以他所说的话超过他的行为而感到可耻。”
言过其实就是吹嘘。喜欢吹嘘者尽管方法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样:或者自我标榜,博取信任;或者大言耸听,哗众取宠;或者讨好蒙混,欺世盗名。总之,这是一种不严肃、不负责、轻率而言的浮夸作风,一种不忠诚、不讲信、不求实的表现。它不但是成就事业的大忌,更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大害。身为领导者应当戒除这一点,贪图虚名结果只会让自己不得善终。
唐朝名臣魏征一心为社稷着想,对皇上的过错及时指出,不图虚名,被唐太宗誉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太宗行幸九成宫。返回时,随从的宫女先行,住在围川县(今陕西扶风)的官舍中。仆射李靖和侍中王珪随后到达,地方官员让宫女到别的地方去住,腾出官舍让李靖等人住宿。太宗知道后生了气:“小小地方官员竟敢轻视我的宫人!”下令要查办地方官员。魏征劝阻道:“李靖和王珪都是朝廷重臣,宫人不过是皇家的奴仆。朝廷的大臣到下面的府县,官员要向他们请教朝廷的法度;大臣回到京城,要向陛下奏告百姓疾苦。官舍本来就是大臣会见地方官员的处所,地方官员也不能不去拜见大臣。至于宫人,她们除了供役之外,并不接待来访者。如果因此而查办县中官吏,就会使天下人感到惊讶。”太宗一听,立即省悟,就按下这件事不再过问。
不久,长乐公主要出嫁,太宗因她是长孙皇后所生,准备办一份丰厚的嫁妆,比当年他的妹妹永嘉长公主(李渊之女)增加一倍。魏征知道后又进谏道:“这不可以。当年汉明帝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能跟先帝的儿子比。封的县数比光武帝的儿子、明帝自己的弟弟少一半。史书上将这事当做美谈。当今皇上的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既然加了一个‘长’字,就是表示尊崇的意思。感情尽可以有深有浅,但礼法却不能超越。陛下现在这样的做法,与汉明帝比起来,恐怕是大大的不如吧!”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意见,长孙皇后也表示同意,并派人送钱40万、绢400匹,作为对魏征的赏赐。
曾在隋朝任官的郑仁基有个女儿,容貌美丽又富有才学,长孙皇后奏请把她聘为充华(后妃名号之一),太宗同意后,下了册封的诏书。魏征知道郑家小姐已经许配了夫家,就进谏劝阻道:“陛下身居楼阁之中,就应希望天下百姓有安身之屋;陛下吃着精美食物,就应希望百姓也饱食不饥;陛下看看左右妃嫔,就应希望天下男女及时婚配。现在,郑家女儿已经和人订婚,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这难道合乎为人父母的心意吗?”太宗一听,立即表示自责,决定停止册封。但有人提出,郑家小姐并未出嫁,而且诏书已下,不宜中止。和郑家姑娘订婚的陆爽本人也上表说:他和郑家并无婚约,是别人不清楚在乱讲。太宗再次征求魏征的意见。魏征如实指出:“这是陆爽心里害怕陛下以后会找他的麻烦,才违心上表的。”于是,太宗重又下了一道敕令:“今闻郑家之女,先已受人礼聘,前出文书之日,未详审事实。此乃朕的不是。”果断地收回册封诏命。
图虚名者是取得不了大胜的人生,因为虚名误事,不少有权有势之人就是因为好大喜功而落到身败名裂。敢于直言的魏征不图虚名,追求为百姓办实事,出实效,切实为大家的利益考虑,因而办起事来就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最终也一定会获得大胜的人生!
〇决策者不可名心太切
名心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成功、成名、成人、成才、成绩、成就、成仁、成礼、成全、成事、成家、成熟,等等等等,正是这样一种广泛的、普遍的心理愿望,使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期待,事事周全,样样完满,件件顺遂,这就是俗见。自然,就对疾病的有无,子孙贤良与否也格外看重。没有得到,就希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自己得到了,害怕子孙失去,子孙没有得到又希望他们得到。人一天到晚就处于这样的患得患失之中,何时是个尽头呢?大凡这样名心切、俗见重的人遇到问题大多采取逃避责任的态度,而只有善于自省求过的人才勇于担责。
领导的真谛就是授权一个人并经由他而完成工作。伴随权力而来的则是成败的责任,不愿意承担责任,就不配做一位领导者。“不可推诿责任”应该铭记在每位领导者的脑中。
然而,有些领导者在事事都照计划进行时,笑口常开,而在发生波折时,却立刻板起面孔责怪别人;工作方案推行成功时,他独居其功;失败时,却推得一干二净。这与有影响力决策者的作风迥然不同。
最佳的领导者有成熟的看法。他承认领导带有危险性;他知道当工作任务失败时,他要负责;成功时,他也可以得到报偿。他知道部属可协助他完成任务,也可以制约他的工作进程。领导者有效决策时一方面愿意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也愿意让大家分享荣耀。
这种态度绝没有利他主义的成分,而是无可规避的。如果你不采取这种态度,唯一受愚弄的将是你自己。欺瞒只会腐蚀对上和对下的关系,领导者也将失去上级和下属的尊敬,在这种情况下,别人的支持又从何而来?
10.好命令重在执行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译:仅有好心还不能够很好地实行政治,仅有法律条文也不能让它自己去运行。
有好的法律条文,还要执行才能显出它的效用,所以领导者在发布完命令之后不能就没事了,因为没有被执行的命令是毫无作用的,因此领导者应当注意让命令有效的方法,这里需要领导者自身不要枉法,不徇私情起表率作用,别外也需要领导者对已下达的命令进行必要的监督。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以一个高度文明和强盛的国家闻名于世。在封建社会,法制能否实行直接取决于皇帝能否守法,即能否做到公允无私,不以私害公,在地主阶级内部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此方面,汉武帝刘彻是有所留意的。
昭平君是汉武帝的胞妹隆虑公主唯一的儿子,而且是晚年得子,因此对他十分宠爱,不仅让他娶了汉武帝女儿夷安公主为妻,而且考虑到了将来——在隆虑公主病危即将去世的时候,因害怕骄宠过度的儿子将来犯法服刑,特地献出了大量财务,有金千斤,钱千万,请求武帝同意以此替昭平君预先赎免死罪。武帝考虑到自己的兄妹之情,而且隆虑公主即将去世,不忍心拒绝,只得含泪答应了隆虑公主临终前的请求。没想到在隆虑公主死后不久,失去约束的昭平君便放纵起来,一次醉酒后,竟杀死了侍奉公主的老大夫,被收押到内宫的监狱内待审。昭平君是公主之子,属八议范围。按照当时的制度,八议范围内的人犯有死罪时,一般的司法官是无权审理裁决的,只能将其奏报给皇帝,由公卿议定后再奏明皇帝决定,实际上就是要对其宽大处理。因此,廷尉将此案以公主子为由报告给了皇帝。武帝左右的亲信侍臣也都趁机为昭平君说情,并提醒武帝说:“皇帝已经答应了隆虑公主生前的请求。”汉武帝沉吟着说:我的妹妹到了老年才有了这个孩子,对他百般疼爱,临死还将他嘱托给我。说完,汉武帝悲伤地流泪叹息不已。过了许久,武帝却断然说道:“法律是先帝制订的,因为公主的缘故而破坏了先帝的法律,让我怎么对得起先帝,又怎么对得起黎民百姓。”于是下令将昭平君处死。
历史学家司马光曾慨叹说:“汉武帝)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汉武帝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的确,封建君王身系王朝的兴衰,守法与否岂可等闲视之!秦所以亡,汉所以兴,于此亦可略见一斑。
〇加强监督,确保命令的执行
为什么有许多命令或指示下达后总是受阻呢?就是因为领导者没有监督自己的命令执行情况。
要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你的命令就必须得到认真的贯彻,你必须自己亲自去检查工作,因为下级不敢忽视上级的检查。换句话说就是:“不检查总会有疏忽!”
检查一个人的工作,以便督促他能够很好地执行你的命令,但也不能伤害一个人的感情,所以这也是一种艺术。监督过度会毁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监督不够对执行命令也很不利。要监督还得考虑不要引起被监督者不满的最好方法是:随时到工作现场走走、看看。你的露面对于一个人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起着有力的督促作用。
看着和被看着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说法,也不见得就恰当,但它都是有效可靠的,你确实应该善于运用这种技巧去保证你的命令被认真的贯彻。
你可以用下面的检查单中的项目去检查和监督你的下属是否在认真地执行你的命令。
1.每天要专门拿出一点时间检查工作
每天都要检查你所管辖的工作的一部分。但不要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检查同一内容。要变换时间,也要变换检查的内容。有时在上午检查,有时在下午检查,如果要是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话,夜班时也要检查。不要让任何人逍遥法外。
2.在你检查工作之前,仔细思考一下你要检查的重点
在你检查工作之前,要反复琢磨一下你的检查重点,那样你就不至于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