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700000027

第27章 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典型个案1:猫捉老鼠的游戏。

眼看就要开学了,妈妈这几天一直在忙着为小江准备开学用的书包、文具,而小江自己则一脸垂头丧气,心烦意乱。

对小江的表现,妈妈已经习以为常了,每次新学期开学前,小江都会一改假期里开朗活泼的样子,心情变得很沉闷。

特别是每次寒假结束的时候。小江自己编过一个顺口溜:“年画一贴,快活半个月。”其实不止半个月,整个寒假,小江都是快快活活地度过的。

且看小江的寒假日程。放假至春节前,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小江一个人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没办法,爸爸每天上班的时候,将电视遥控器带走了,晚上再带回来。电脑在爸爸的书房,为了防止小江偷玩电脑,妈妈上班前,都是将书房门锁上,钥匙藏起来。以为这一招管用,直到有一次,爸爸中途回家拿东西,才惊讶而气愤地发现,小江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电脑游戏呢。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江偷偷地配了一把书房的钥匙。就是这样,年前的十几天,小江和爸爸妈妈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春节之后,小江的疯狂寒假,才算正式开始了。年三十,小江疯了一夜。从年初二开始,不是小江和父母一起去亲戚家拜年,就是家中有客人来,不论哪种情况,小江都能为自己找一个玩耍的理由,整整一个春节假期,小江连书边都没碰一下。爸爸妈妈想,反正是过年,不做作业就不做作业吧。春节假期一过,爸爸妈妈不得不上班了,家里又成了小江的天下,又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上演了。

如果不是即将开学,小江的寒假,能延续到整个正月。不过,从元宵节的前几天开始,小江就感受到了新学期的脚步,变得焦躁郁闷起来。爸爸检查了他的寒假作业,一大半还没有动,大发雷霆。而新学期一开学,作业就得上交,小江自己也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可是,时间根本来不及了,没办法,手忙脚乱的小江四处打电话向同学求援,偷偷地借来同学已做好的作业,突击抄写。

就在这样混乱而躁动之中,小江度过了又一个寒假。

原因分析: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假后,只能一个人自己呆在家中,失去管控。孩子既没有计划,又缺少自觉性,兼之父母上班不在家,对孩子没有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使孩子整个假期,都处于失控状态,直到快开学了,才忙着补作业,于是,抄袭、漏做、乱写,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假期过得混乱、无序而狼狈。

对策:很多孩子的“新学期综合症”,事实上从假期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假期无序,没有计划,放任自流,生活和学习没有规律,临到要开学了,就必然出现作业完不成,心收不回来,对开学充满恐惧等等症状。

因此,假期一开始,父母就应该督促孩子制定一个完整的假期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和孩子约法三章,奖惩分明,完成了学习任务后的时间,才可以自由支配。父母可以每天晚上,检查孩子的计划完成情况,当天的任务,必须当天完成,而不能等到假期快结束了,才想起来去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

孩子的假期应该张弛有度,前后应保持基本一致,而不宜前松后紧,更不能放手不管。只有假期有计划,安排合理,孩子才不会在开学前,出现诸多的不适应。

典型个案2:忧心忡忡的尾巴。

小瑛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小瑛就没让父母费什么心。小姑娘学习的自觉性特别好,又很聪明,上进心特别强。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年年都是三好生。

和别的孩子不同,虽然放假了,小瑛的心,也从来没有野过,散过。每天还是一大早就起来,看书,做作业,复习或预习功课。懂事的小姑娘,让爸爸妈妈既骄傲,又心疼,常常是爸爸妈妈“逼”着小瑛出去玩玩,或者看看电视,陪妈妈去逛逛超市。

每次都是假期还不到一半,老师布置的作业,小瑛就都完成了。这时候,小瑛就会让爸爸帮她借来下学期的课本,提前预习。小瑛的爸爸是中学数学老师,小瑛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都会问爸爸。看着女儿这么懂事,这么自觉,爸爸妈妈很满意,很开心。

但也有让爸爸妈妈心痛不已的时候,那就是每学期开学前的几天,小瑛都会一反常态,变得唠唠叨叨,显得有点忧心忡忡。爸爸和小瑛谈过几次心,才了解到,即将开学了,小瑛是担心自己的学习优势会不会丧失?会不会别的同学比自己更用功?言谈中,小瑛流露出对自己假期中的表现不太满意,“我应该更用功一点的,这样就不会被淘汰了。”爸爸心疼地摸摸女儿的头。

原因分析:像小瑛这样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自觉性很高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往往也特别高,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还不够努力,因此,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表现仍然不满意,容易自责,而且,害怕被人赶上,希望永远走在最前头,思想包袱重。在新学期前,这种担忧会集中爆发。

对策:苛求完美,事实上与自虐,只有一步之遥。对这样的孩子,一方面要保护好他的学习热情,不要损伤他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另一方面,要适当地为其减负减压,帮助孩子放下心理包袱,不要什么事情都想做到尽善尽美,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人生的意义,决不只是学习,而是要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面对人生,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学习的奴隶,丧失了孩子天真快乐的本性。

典型个案3:越换越大的房子,越来越陌生的家。

小润读初中二年级了,进入初中之后,他总算结交了几个不错的伙伴,每天一次上学,一起放学,一路上欢歌笑语。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持续不了几天了,因为,小润家又要搬家了。

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搬家了。小时候,外婆家边上就有一个幼儿园,小润基本上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后来上学了,小润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时候,家是一个很旧的二居室的小房子,房改房,一家人住在一起,很紧凑。住了两年,爸爸贷款买了一套80个平方的新房子,在小学3年级快开学前没几天,小润搬家了。搬家后,新房子离原来的学校太远,正好新房子附近有一所小学,小润转学了。

在新家住了两年多,爸爸和妈妈一商量,房子还是太小,没有书房,也没有客房,而且,学区所在的初中校风不太好,要是一直住这儿的话,小润就只能上那所初中。思来想去,小润的父母又四处借债,并将以前的房改房卖了,又在临近郊区的地方,买了一个120方的新房子。装修了大半年,赶在小润6年级下学期开学前,全家又一次搬迁。这一次,小润倒是没有转学,每天来回倒腾几个公交车上下学。

初中小润就进了现在这所学校。新的房子也不算小了,小润以为,这一次可以安定下来了,没想到,才住了两年多,爸爸听说购房政策要调整,可能今后要限制购房了,闻风而动的父母,又将80方的房子卖了之后,在更远的地方,买了一套170方的大房子。原本也不打算搬家的,但大房子是精装修的房子,总不能就那么闲着,新房子又舍不得出租,思来想去,小润的父母决定,再次搬家,然后,将现在的房子租出去。

虽然每次搬家,都不需要小润做什么事情,但是,颠沛流离的感觉,让小润很不爽,而且,这次搬家,意味着小润又得转学,因为大房子离现在的学校,实在是太远了。爸爸妈妈带小润去看过大房子,确实更宽敞,可是,小润对大房子一点好感也没有,完全没有家的感觉。而且,一想到又要转学,小润的头皮就发麻,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一次次换房子,一次次搬家?

爸爸已经帮他提前联系好了新学校,初二下学期就搬家,转学。小润在焦躁不安中,度过了自己的初二上学期。还有一年多就要中考了,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的小润,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原因分析:现在的很多人,为了住上大房子,一次次折腾,不断地迁居,房子是越来越大了,孩子对家的感觉,却越来越淡了。一次次搬家所带来的不稳定感,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很大,每次搬家前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孩子都是在动荡不安中度过的,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很大的困惑。每次转学,孩子都有一个适应期,以前固有的平衡被打破,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对策:有人说,现在的城里孩子,很多是没有发小的一代,一次次搬迁,使孩子没有稳定的伙伴,内心缺少安全感。在孩子上学期间,父母应尽可能地少搬家,少为孩子转学。纵令不得不搬家,也应尽可能在孩子小升初或初升高时进行,以给孩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搬家的同时,要与孩子提前沟通,多交流,征得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适应搬家和转学所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孩子转学之后,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多和新学校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动态。父母必须要知道的一点是,房子不是孩子的家,房子大了,家未必更温暖。

典型个案4:千里迢迢的转学。

这是一位母亲的困惑——

我儿子今年16岁,这个学期念初三。但开学不到一个月,儿子就不愿意去上学了,他竟然说在学校什么都学不到,要在家中自学。现在,儿子已经在家里呆了两个月,两个月来,从没见他学习,只见他成天上网打游戏。

我不明白,原来在东北老家学习表现一直不错的儿子,为什么到南方之后就厌学了?这一年,孩子的变化太多了。南迁,为了一家人的团聚,为了更好的生活,难道我的选择错了?

我和儿子去年暑假从东北来到南方的这座城市。他爸爸常年在这里工作,为了结束一家人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也为了让孩子感受更多的父爱,我下定决心告别年事已高的父母、相处多年的朋友同学,带着儿子来到南方。

本来以为南方的文明、美丽对儿子的成长有利无弊,本来以为一家人团聚温馨满怀……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年过去了,儿子却怎么也融入不进南方的环境中。他说英语老师发音不准,他说语文老师普通话难听,他说这里没有朋友……

儿子为自己从学校逃离找了许多理由。

其实,我自己也很苦恼,虽然南方这座城市很文明也很美丽,但感觉中还是没有家乡亲切,南北差别很大。一年来,我自己想家的念头不断,有时甚至有把工作扔下,不管不顾就要回家乡的冲动,那种感觉很折腾人……当我烦恼时会往家乡打电话,说说思乡之苦,可儿子根本就不说,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快乐。

在东北家乡,儿子课后会和同学一起去打篮球,去学校游泳馆游泳,还会去打网球,可到了南方,他对学习不感兴趣,什么活动也没去参加,一天到晚话也不说。

我觉得自己理解儿子的痛苦,但却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孩子他爸爸经常出差,而作为母亲,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无助,本来以为到南方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现在却似乎正好相反。眼看孩子初中就要毕业,可孩子却选择了离开学校,只有初中文化,将来走向社会孩子能做什么?

转学,对孩子难道是另一种伤痛?我内疚极了,也揪心极了。我害怕孩子生病,害怕孩子就这样一直在家呆下去……

原因分析:转学的心理预备不足,以致孩子无法适应南方的生活和学习。地域文化的差异,学校教学进度、教学要求、班级建设、同学交往、学校文化及校园资源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搬迁到南方后,家庭自身秩序的重新定位和调理等,都需要孩子以及这位母亲慢慢适应,很显然,连母亲自己都还没有适应南方的生活,消极情绪在母子间相互感染,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对策:孩子的父亲应该发挥自己对南方比较熟悉的优势,帮助妻儿熟悉南方,保留各自的兴趣爱好,营建丰富而有序的新家庭生活。和孩子感同身受,多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梳理情感。引导孩子慢慢了解、接纳、包容新环境,适应新生活。老师也应发挥自己的作用,组织一些积极的班集体活动,帮助转学而来的孩子尽快融入进来。

典型个案5:为了心中的一个梦。

一想到儿子转学这件事,小戊的爸爸妈妈,肠子都悔青了。

小戊是个初三学生,原来在一所普通初中上学。学校离家很近,而且,很多同学大都是家住附近的小学时的同学,还有一两个同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在一起了。有这么多从小长大的伙伴,小戊很开心。

小戊的成绩一直不错,基本上都是班级前三,年级排名在前20左右。以这个学校每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小戊考上一所重点高中问题不大。小戊的爸爸妈妈对儿子充满了希望。

在小戊升入初三后,一次偶尔的机会,小戊的爸爸遇到了大学时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在市教育局工作。闲谈中谈到孩子的升学问题,同学听说小戊就读的初中后头直摇,说那所学校教育质量一般,每年重高的升学率不高。同学的评价,让小戊的爸爸心里直捣鼓,儿子的成绩虽然不错,但中考可是全市的初中同台较量,孩子的优势也许就不存在了。心急如焚的爸爸托同学帮帮忙,看能不能把儿子转到一所好的初中后,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也许儿子的成绩能有所提高,增加考上重高的把握。同学很热心地答应了小戊爸爸的恳求。

没多久,爸爸的同学还真帮小戊联系了一所很好的初中,那所学校的校长和同学的关系不错,同意小戊转学。就这样,小戊在初三上学期,转入了新的学校。

那是一所要求很严格的初中,学生的质量也非常高,不少孩子是小学时从全市特招进去的。在小戊的父母看来,儿子进入这样的学校学习一年,成绩必然有很大提升,考上重高的把握,更大了。

孰料事与愿违。小戊转学后不久,就是期中考试,向来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小戊,在新班级中,成绩只勉强达到中游,在全校的排名,更是一下子退到了300多名。虽然理论上来讲,这个名次与原来的学校相比,未必是退步,但对小戊来说,这依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无法接受现状。

小戊以前的成就感,荡然无存。这所学校的要求很严,老师的教学进度很快,小戊感到跟不上节奏,学起来很吃力。小戊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而且,小戊也觉得与新同学难以相处,对以前的老同学和生活无比怀念。小戊变得颓丧,消沉,脾气也变得特别坏,稍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多次表达意愿,想重新回到原来的学校。

原因分析:可怜天下父母心,总希望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因而想方设法为孩子转学,孰不知,好心却办成了坏事。孩子在原来的学校,有熟悉的校园,友好的同学,彼此了解的老师,孩子对这一切充满了感情,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转学后,这一切都变化了,不复存在了,尤其是自感不如他人,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个严重挫伤,使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锐减。

对策:转学首先应征得孩子的同意,仅凭父母的良好愿望,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什么是好环境?适宜于自己孩子的环境,就是最好的环境。所以,在转学问题上,父母应慎之有慎,尤其不要在孩子的关键时期,盲目地、冲动地、自作主张地替孩子转学。在实际转学之后,则要尽可能地协助孩子,减少转学带来的波动和不适应。

典型个案6:每天脑海里就盘旋着一个念头:想家。

上初一之后,和其他同学一样,小柳住进了小学。

小柳的小学,是在离家不到一公里的小学上的,每天,爸爸负责送小柳上学,妈妈负责接小柳放学,一直到小学毕业。小柳很聪明,也很好学,所以,在小学毕业时,已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这所实验中学录取。她也是小学惟一一名被录取的学生。

这令全家无比骄傲。这所实验中学,分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部是在全校统一招生,大部分同学初中毕业后,将直接升入高中部,让人兴奋的是,这所中学的高考一本达线率,每年都是在90%以上,这意味着,不出意外的话,能进入这所中学的学生,一只脚都已经跨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学校实行全封闭的寄宿制。开学那天,小柳的爸爸妈妈一起,送小柳入学。妈妈帮小柳铺好被子,打扫好寝室的卫生,就准备和爸爸走了。没想到,小柳一下子抱住了妈妈,坚决不让她离开。妈妈只好又陪了小柳一会。直到上课铃声响了,小柳才不得不极不情愿地放开妈妈,磨磨蹭蹭地走向教室。

妈妈前脚刚进家,小柳的电话就打回来了。小柳想家了。妈妈只是笑笑,以为这是女儿刚离开家的缘故。没想到,晚上十点多钟,小柳又打电话回来了,声音很轻,似乎是躲在被窝筒里打的,小柳带着哭腔说,睡不着,想家。

每天都是这样。总算到了星期五,爸爸开车去接小柳。小柳是全校第一个跑出校门的。小柳在家开心了两天。本来应该周日傍晚送小柳回校的,小柳死活赖着不肯回,爸爸只好周一一大早,将小柳送回学校。

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小柳还是没有适应住校生活,她对妈妈说,每天脑海里经常翻腾着一个念头:想家。

原因分析:初次住校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的身边,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年龄小、对父母比较依赖的孩子,适应的过程会更慢。

对策:孩子的自立意识、自理能力,应从小培养,这样,在需要放手的时候,就会比较顺利。父母应从长远考虑,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要依赖父母。对待初住校又对父母特别依恋的孩子,父母要多打电话和孩子沟通,给予鼓励,让孩子正视现实,初期父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去探望孩子,给孩子以精神抚慰。

典型个案7:漫长的一年。

初二上学期,一次体育课上,小玢忽然感到小腿的肌肉很痛。以为是拉伤,也没在意。没想到,过了几天,小玢在上学路上,走着走着,双腿又骤然疼痛难忍,连路都不能走了。匆忙赶来的爸爸,赶紧背着小玢去医院检查。拍片子,没问题;做CT检查,还是没问题。医生说,肌肉没有拉伤,骨头也没问题,可能是生长痛。

就这样,反反复复,经常毫无征兆地突然疼起来,小玢痛得是满头大汗,动弹不得。小玢的父母,带着小玢,辗转了好几家大医院检查治疗,医生都给不出确切的答案,只是给予一些保守治疗,让小玢回家去静养。一个多月后,小玢的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慢慢加剧,连站立都困难了。而病因又一直没有查出来。根据医生的建议,小玢只得回家静养调理。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小玢的腿疾还是没有康复。不得已,爸爸只好给小玢办了休学手续。

每天,小玢在家里,只能安静地躺在床上。刚开始的时候,小玢还看看书,后来,眼见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康复,小玢变得焦躁不安,书也看不下去了,每天看电视打发日子。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动辄生气。

一年后,小玢终于养好了伤,回到了校园。以前的同学都升到初二去了,小玢“留级”了,继续读初一,和一帮新生成了同学。

看着比自己小的同学,小玢很不适应,虽然是因病留级,但留级生的帽子,还是让小玢很不爽。下课的时候,小玢总喜欢跑到原来的班级,找以前的同学玩耍。因为很多课程都上过,小玢上课时,也有点漫不经心。第一次测验的时候,小玢的成绩竟然还没去年考得好,这让小玢更加觉得抬不起头来。

原因分析:从休学之后到复学,期间孩子经历了病痛的折磨,重新回到校园后,一时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对以前的同学和生活心存留念,不能很快融入新班级,这都是正常现象,需要一个调适期。“留级生”一般容易自卑,虽然留级的原因各不相同。

对策:生病、休学、留级,这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利因素,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父母应多宽慰孩子,调整好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和学习。

典型个案8:我是来打酱油的。

小菘是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二学生。不过,这已是他第二次读高二了,他是个“留级生”。留级的原因,不是因为成绩不好,也不是因为休学,而是他和父母的一个共同选择:留一年,打好基础,考一所更好的大学。

小菘的成绩很不错,考一所一般的重点大学,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想考上一所一流的大学,以小菘的实力,还显得逊色了些。为了保险起见,小菘的父母决定不惜代价,让小菘留一级,把基础打得再扎实点。

为了能让小菘如愿以偿地达到留级的目的,小菘的父母可谓绞尽脑汁,总算为小菘办好了相关手续。当小菘的同学都升入高三,忙着备战高考的时候,小菘悠哉悠哉地继续坐在高二的教室,和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成了同学。

新同学都知道小菘为什么会留级,所以,“留级生”这顶帽子,倒没有让小菘有什么不适感,相反,小菘觉得,自己是个“老大哥”,成绩又不错,自我感觉很好。他也确实以“老大哥”自居,曾经的学长的身份,让他的新同学们,都对他另眼相看。新同学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向他这个“老大哥”讨教。

因为重学了一年,刚考试的时候,小菘在班级里的成绩名次,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得意之下,小菘变得有点吊儿郎当,认为自己反正已经学过了,跑在了前面,因此,学习上放松,还很快和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打成了一片。直到期中考试时,小菘的成绩大幅度下降,父母才慌了神,和班主任老师一沟通,才了解到,小菘在学校的表现。

原因分析:为了将基础打得更扎实,这是不少选择非正常留级的父母的初衷,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孩子在留级之后,很可能因为再学一遍,没有紧迫感,而变得放松,甚至放纵,以致不但没有打好基础,反而滋生了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学习成绩非但没能有效提升,反而下降的被动局面。

对策:有没有必要留级,留级的利弊,向来莫衷一是,关键是看孩子自身的认识和表现。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孩子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一旦这个持续稳定的状态被打破,孩子可能会或紧张过度,或骤然放松。两者都不利于孩子完成学业。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提倡孩子非正常留级。而一旦选择了留级,父母和老师都要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督促,使孩子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和危机感,不忘自己的目的,正确地审视自己,真正达到打基础强实力的目的。

典型个案9:爱好诗歌的理科生。

小砻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个作家。小学的时候,小砻就报名加入了报社的小记者团,发表了不少文章。那时候,爸爸妈妈也都很支持他。

进了中学后,学习的压力增大了,小砻也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以不错的成绩,考取了一所重点高中。眨眼高一就过去了,一进入高二,立刻面临着文理分科。小砻想都没想,就选择了文科。

放学回到家,得知小砻选择了文科,家里一下子炸开了锅,爸爸妈妈全部极力反对:爸爸的理由是,文科没什么前途。爸爸自己是早年的中文系大学生,现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妈妈的理由很简单,文科将来找工作难。

这个晚上,成了父母的批斗会和劝降会,两个人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归结为一点,就是让小砻放弃文科,选择理科。在父母的双重压力下,小砻只好作出让步,改选理科。

小砻进入了理科班,虽然小砻的数理化成绩也不错,但是,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还是让小砻感到隐隐的失落,他自嘲地和同学开玩笑说:“在理科生中,我的诗写的是最好的;在写诗的人中,我的数理化最强。”

原因分析:在对待孩子文理科的选择上,父母考虑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就业前景,比如将来的出路。这些出发点,也许是为孩子好,但我们不能忘记一点,那就是孩子的人生道路,得孩子自己走,因而,也应该由孩子自己来选择。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即使不忤逆,但也可能埋下一颗苦果。

对策:文理分科时,父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只做参谋,不干涉,决定权应该交还给孩子。事实上,文理本无本质的区别,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需要人才,也都可能成功,关键是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典型个案10:为了父母的梦想。

在文理分科时,小觥最终选择了文科。与小砻相同的是,小觥的这个选择,是由父母决定的。与小砻不同的是,小觥的选择之中,寄托了父母的梦想:他们希望小觥将来能成为公务员,而考取公务员的机会,文科生比理科生大。

小觥的家庭很殷实,爸爸开了一家工厂,妈妈开了一个美容连锁店。家里的主要亲戚,也都不错。叔叔是一家企业的高工,婶婶在一家酒店任高管;舅舅是医生。再往上一辈,小觥的外公外婆都是老师,爷爷曾经是一家国企的厂长,奶奶是护士。这个家庭缺什么?一个公务员。

在小觥的父母看来,虽然自己的经济条件很不错,但是,社会地位还不够,家里没有一个人从政,总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所以,他们希望小觥将来能考取公务员,倒不是为了公务员稳定的收入,而是“面子”。特别是小觥的爸爸,这个愿望特别强烈。

于是,小觥选择了文科。虽然对学文还是学理,小觥都无所谓,但是,这样被逼迫着去学文,小觥还是感觉不爽,而且,身上被寄托了这么沉重的希望,让小觥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原因分析:孩子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寄托着父母的梦想和追求,从积极意义来讲,这也正是希望的传承,但是,父母的梦想未必是孩子的梦想,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追求,任何人都不应该剥夺。

对策:与其越俎代庖代替孩子作决定,不如培养孩子树立一个明确的理想,有目标的人生,就一定有追求,有追求就必然有斩获。孩子的人生道路,不必与父母的期望值相同,只要他是快乐的,他的人生就是完满的,没有遗憾的。

同类推荐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思想上的不断解放,观念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上的不断开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新阶段。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热门推荐
  • 入大乘论

    入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凰绝魅,杀手女王太嚣张

    倾凰绝魅,杀手女王太嚣张

    她是黑道帝国的主宰,人人闻之丧胆、谈之色变的杀手女王,手里掌控的,是无数人的生死。她本是天之骄女,豆蔻年华,一道圣旨她嫁与被称为“第一公子”的他为妻。这本该是一件大喜事,她却从此变得疯疯癫癫,痴傻不堪……因一次意外,她的灵魂穿越到了被人谋害致死的她身上。当那双美眸再次睁开时,一切的一切将由她重新主宰!国宴上,她一曲鸾舞倾城惊艳天下,同时也向天下人证明,她不再是从前的那个风鸾舞!从前欺她的,辱她的,她将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偿还!本以为她可以从此逍遥江湖,快意人生,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无良王爷是怎么回事?第一次见面,给她留下一大堆谜团;第二次见面就夺去了她的初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在指导你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心桓如意

    心桓如意

    继兄妹恋=虐?爱上自己大哥的未婚妻=虐?与杀母仇人的儿子相爱了=超级虐?以上的因数加起来=虐?也不一定吧?魏桓原本是家中最被忽略的一名庶子,一次出征重伤昏迷。再次醒来身边出现一名奇怪的女子,聪明绝顶,诡计多端,帮自己出谋划策,自己因此在军队中争得了首功,开始受到了父亲重视。然而她突然出现却也突然消失了,走时还不忘带走自己的心,等两人再次相遇魏桓才发现他的身份竟然是竟然是。。。那个让自己从嫡子变为庶子的后母的女儿?还是他死去大哥的未婚妻?突然重新也是另有隐情?知道真相的魏桓只想远离,可没办法心在她手里,一离太远就痛。
  • 通天仙尊

    通天仙尊

    秦羽一朝穿越,成为皇太子,但却亡国的逃亡太子,危机重重。秦羽如何能够踏着森森白骨,走向复国之路。然后,更加艰难的还在复国之后,仙门争霸,皇朝卷入其中,随时都有倾覆之祸……
  • 陌上花开,你一直在

    陌上花开,你一直在

    初见时,他低沉的嗓音,骨节分明的手,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却都深深的印在脑海。第一次见面,她干净地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素颜,竟出奇地让自己的心里泛起了涟漪。谁能料到,只是一眼,就注定,此生,彼此会是对方的唯一。
  • 明生

    明生

    何为明,悟为明。何为生,活为生。悟和活,吾和活,我和活。只有活着,才能真正的去明白生活。活着不是为了超脱,超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 超级三国召唤矽统

    超级三国召唤矽统

    末日来临,梦三英雄再战沙场
  • 巴黎之恋

    巴黎之恋

    女主是一位高中校花,有一次,她被一个男生骗了,会发生什么呢?
  • 临界裂痕

    临界裂痕

    宇宙渐缩,仙魔大战,烽火连城;神弃万物,自创空间,躲避灾难;待宇宙重生,重幻化万物。上邪古剑,穿越异界。自江湖奋起而剑指仙神,终以魔镇道成一代魔神。宇宙毁灭,上邪魔神持上邪劈开宇宙桎梏,创新世界;再诛神灭世,成天地主宰。………………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