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700000020

第20章 二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典型个案1:我不是你们的出气筒。

每天放学之后,小伦就和最好的伙伴小汇一起,上他家去看书做作业。小伦不想回自己的家。

家里总是硝烟弥漫。妈妈脾气急噪,爸爸针锋相对,两个人常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天翻地覆。最让小伦无法忍受的是,战火经常无缘无故地烧到小伦身上。小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因为爸爸下班路上,看到有人推销在路边推销电器,价格很便宜。爸爸经不住推销员的撺掇,花一百元买了一个复读机。晚饭的时候,爸爸兴高采烈地将复读机拿了出来,送给小伦,让他学英语时用。没想到,妈妈突然勃然大怒,指着爸爸的鼻子说,小伦不是有一个复读机吗,为什么又花冤枉钱买了一个?爸爸试图辩解。妈妈哪里听得进去。就这样,你来我往,吵开了。奇怪的是,两个人吵着吵着,又扯到小伦身上了,一个说,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给了买了复读机,英语听力还那么差?一个说,我被你气死了,你为什么就不晓得好好珍惜?最后的结局是,小伦一不留神,将桌上的复读机扒拉到了地上,摔坏了。小伦被愤怒的爸爸妈妈,狠揍了一顿。

在“战火”中,小伦也学乖了,一听到爸爸妈妈吵架,就赶紧溜回自己的房间,这避免了很多战火,直接烧到他的身上。但是,有时是逃也逃不掉的。父母吵过架后,两个人的情绪都很激动,这时候,只要小伦有一点点“把柄”,就会遭到爸爸或妈妈的一顿臭骂或指责,成为可怜的出气筒。让小伦尤其不能忍受的是,爸爸和妈妈还会经常问他一个在他看来愚不可及又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小伦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敢回答。

原因分析:夫妻不和,战火不断,使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时刻处在高度紧张之中。夫妻争吵的结果是,双方感情一次次遭到伤害,并殃及无辜的孩子。有的父母吵架时不但不避讳孩子,甚至还会拿孩子当出气筒,或以感情要挟孩子,使孩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这样的家庭之中,孩子不但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呵护,反而一次次受到伤害,对家庭生出厌烦和逃避心理。

对策:夫妻之间难免有矛盾,但不宜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更不应该将气撒在孩子身上。夫妻首先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会融洽相处。即使发生矛盾,也应该理智地就事论事,而不应该扩大化、情绪化。家庭的和谐、融洽,是立家之本。唯有祥和温暖的家庭,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对于孩子的管束和教育,也才能有效。

典型个案2:到底听谁的?

15岁的小绲,感觉自己就像墙头的一棵草,一会倒向西,一会歪向东,飘摇不定。

原因来自爸爸妈妈对他的不同要求和态度。小绲的爸爸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现在是一家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他对小绲的要求是,顺其自然,健康成长。而妈妈对小绲的要求是,一定要全力以赴读好书,考取重点中学和好大学,妈妈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出息。

矛盾出来了。比如假期在家,或平时做完作业后,爸爸就会同意小绲去打打球,或者找小区里的同学一起玩玩,放松放松。妈妈总是坚决反对,认为应该笨鸟先飞,将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这样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经常是小绲抱着球,站在家门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还比如对待课外书的态度。爸爸赞同小绲博览群书,天文地理,什么都可以看,有时候妈妈不在家,爸爸还会和小绲一起看看电影碟片什么的。妈妈坚决反对。认为现在都是应试教育,考试绝对不会考那些东西,既然考试不考,看了就是白看,白白地浪费时间。所以,妈妈只要看到小绲拿着的是课外书,都是一律没收。这时候,小绲总是一脸委屈地找爸爸。爸爸也无可奈何。

原因分析:家庭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不同,态度不同,方式方法不同。于是,矛盾产生了,爸爸是一个想法,妈妈是另一番要求;爸爸一种态度,妈妈另一种态度。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摇摆不定,不知道到底听谁的好。

对策: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但一般情况下,家庭都会有一个相对分工,其中的一方,可能会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育孩子,父母的态度首先要保持一致,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会让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作为自己的“避风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出现意见分歧,父母双方可以私下沟通商量,最终传达给孩子的,应该是一个一致的决定和态度。在家庭教育上,除非原则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很难说谁对谁错,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情况的教育途径。

典型个案3:家有小麻神。

从12岁开始,小松就得了个雅号“小麻神”。小松的麻将技术,比他的学习,强多了。

这“得益”于小松的家庭。小松的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个个都喜欢打麻将。小时候,小松就是在麻将声中,稀里哗啦地长大的。经常可见的一幕是,奶奶或外婆用肚兜背着他,坐在麻将桌上鏖战。他认识的第一个字,就是“中”,这让正在兴致勃勃地摸着麻将牌的奶奶激动不已。小松很聪明,不到三岁,已经认识了几十个字,全都是麻将牌和钱币。这曾经被传为麻将桌上的佳话。

每个星期,家中至少有两到三场麻局。有时候是朋友聚会,有时候是亲戚相约,有时候干脆就是小松一家人,凑合在麻桌旁。一个人玩腻了,小松就会一动不动地站在大人的身后,看他们打麻将。一来二去,不但麻将牌只只都认识了,连麻将的打法,也无师自通。有一年过年,妈妈、奶奶和外公三个人在家,爸爸在外面应酬,三缺一。奶奶竟然提出,让小松顶替一下,陪他们打麻将,他只要码码牌,随便打打就可以了。没想到,小松打得像模像样,第一局竟然是他和了。全家人笑岔了气,奶奶还开玩笑说,后继有人了。那一年,小松8岁。那以后,在偶尔三缺一的时候,小松就会被大人拉上桌凑数。大人也只当小松是闹着玩的。

直到小松拿回家的成绩单,一次比一次差,父母才有点慌了神。但是,急归急,担心归担心,爸爸妈妈对麻将的爱好,丝毫没有减低,家中仍然经常是麻声一片,只是他们再也不让小松来顶替了。

原因分析:不良的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有的父母嗜赌成性,有的玩乐无度,有的顾自“潇洒”,对孩子的教育则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甚至有的还会像小松的父母家人一样,将孩子也拉入其中。这样的家庭氛围,孩子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家教熏陶,还可能耳濡目染,染上种种恶习,对学习失却兴趣,甚至走上迷途。

对策:要孩子思想健康,行为端正,父母和家庭,首先要做到表率作用。家庭的文娱活动,可以丰富多采,但这些活动,应该是健康的,有益的,有节制的。父母爱看书的家庭,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和熏陶。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取向上的心态。反之,就会成为一只染缸。

典型个案4:像浮萍一样漂浮的生活。

小嫒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

小嫒出生在老家的小镇上,当时,爸爸在县城工作,妈妈在小镇做小生意。三岁那年,小嫒随着妈妈。搬到了县城,和爸爸团圆。在县城上了2年幼儿园,爸爸又调到了邻市工作,小嫒和妈妈也随迁到市里。3年级的时候,爸爸的单位破产了,爸爸失业了。爸爸在本市四处求职,无果,不得已,爸爸只好南下,去了几百公里外的邻省的一个城市找工作,进了一家私营企业。爸爸和妈妈分居两地了。又过了两年,爸爸总算站稳了脚跟,将妈妈和小嫒也接到了邻省的城市。但因为小嫒的户口一时解决不了,入不了学,爸爸只好将小嫒送进了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读书。这段时间,一向成绩优异的小嫒,成绩大幅下滑。所幸赶在中考前,爸爸总算将小嫒的户口也迁了过来,小嫒得以参加当地的中考,因为不断转学,小嫒的学习一点也不扎实,中考成绩很不理想,最后被一所职高录取。

有一次,小嫒自己算了算,从幼儿园到高中,她前后换了四个地方,上了六七所学校,先后同过学的同学,有几百人之多,但每一次,因为时间都不长,她没有一个老同学,没有一个长期的朋友。每一次,都是好不容易适应了,就不得不搬迁,转学校。一次次的搬迁,让小嫒觉得自己就像一棵浮萍一样,不知道哪阵风,又把自己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曾经哭着对爸爸说,宁愿他们将自己丢在小镇的爷爷奶奶家,就在小镇上读小学、中学,也不愿意这样四处颠簸。

原因分析: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人以不稳定、不安全之感,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不得不一次次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课本,不但生活上要一次次适应,学习上也得一次次重新面对,很多孩子因而出现各种不适应症,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孤独,茫然,无助。

对策:如果家庭不得不迁移,就要尽量减少孩子的颠沛感,将孩子的生活、特别是学习安排好,减少因为家庭搬迁而带来的不稳定感。在每次迁移之前,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做好衔接工作,特别是与学校相关的事情。搬迁之后,应尽快给孩子营造一个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生活上给孩子尽可能的关心和照顾,在精神上多和孩子沟通,及时孩子的不良情绪。

典型个案5:池塘边的三个身影。

学校的围墙外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池塘,每天放学后,都能看到三个小姑娘,来到池塘边。有时候坐在池塘边看书,有时候就是坐着发呆。有人将这个情况告诉了老师,是不是这几个孩子有什么想不开?老师一查,是刚转学来不久的三个女同学,三个人的家,原来都是几百公里之外的一个库区的,因为水库发展的需要,将库区里的居民都迁了出来,零散地安置到了十几个县市,这三个小姑娘的家,就都是库区迁移来的。

老师赶紧找她们谈心,问她们为什么老是跑到池塘边,告诫他们,那里很危险。

三个小姑娘低垂着头,半晌,其中大一点的小姑娘小娥终于开口说话了,她说,我们就是有点想家,所以,才跑到池塘边的。

小娥的家,在库区的小镇上,学校就在离家不远的半山坡上,坐在教室里,就可以俯瞰水库。同学也都是镇上和附近的村庄的,都是从小到大的伙伴。虽然库区比较闭塞,生活条件艰苦一点,但她们很开心。库区居民整体搬迁后,学校也解散了,以前的邻居、同学、伙伴,都被安置到了不同的地点。她们三个人虽然年级不同,但因为都是来自库区,在新学校没有其他认识的人,讲话也不大懂,没有朋友,所以,她们很快就成了朋友,经常聚在一起。想念库区的时候,她们就会来到池塘边,她们觉得,这些水,也许和家乡的水库,是相通的。

原因分析:这几年,因为征迁、拆迁等,使一些家庭不得不搬离生活了几辈子的故土,在新的地方,新的学校,这些迁移户的孩子没有伙伴,缺少朋友,往往感到孤单,与新环境格格不入,从而对原来的生活环境和伙伴,特别留念,生活上和学习上,都不能适应新环境。

对策:人处在一个别人都熟悉而自己陌生的环境中,会显得特别孤单、无助,鼓励和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获得认同,可以使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这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特别是老师,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互相认识、了解、沟通的机会,在学习上多关心,多勉励,多肯定,使他们重新找到归属感。

典型个案6: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这是小荷上初中后,第三地搬家了。

第一次搬家,是小荷刚上初中不久。五年级开始,小荷的身体就发育了,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同学们中显得特别惹眼。初中的学校离家不远,从家走到学校,也就是十来分钟。但是,开学没多久,妈妈一次接送小荷,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小荷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冒出了很多家的小发廊,里面的灯泛着暧昧的红光,里面的姑娘穿着单薄暴露,看得妈妈都脸红心跳。想到女儿每天要经过这个是非之地,联想到女儿突然变得爱打扮了,妈妈就心惊肉跳。在和爸爸商量后,他们决定立即搬家。正好爸爸有个朋友全家出国去了,房子闲置着,他们将家搬了过去。虽然离学校远了点,但想到女儿上下学可以放心了,还是值得的。

安耽了一年多,让妈妈更担心的事,发生了。一次,妈妈路过小荷的学校门口,看见校门口不远处聚着一帮头发很长少的小青年,对放学出来的女生,挤眉弄眼,吹着口哨。这时候,正好小荷也从学校走了出来。几个小青年对着小荷又嚷又叫,有个高个子小伙子,甚至拦在了小荷的前面。妈妈赶紧冲了过去。几个小青年闻风而散。路上,妈妈问小荷是怎么回事,小荷犹豫了半天,还是告诉妈妈,这几个人都是附近的小混混,经常跑到学校门口滋事,对男学生收取保护费,对漂亮的女学生动手动脚,学校也管过几次,根本没什么效果。有几次,几个家伙甚至一直跟在小荷身后,纠缠到了小区门口。小荷一直没敢告诉父母。

妈妈吓得不轻。和爸爸一商量,学校的周边环境太差,校风也不太好,两个人又都没时间接送女儿,让女儿一个人上下学实在不放心,思来想起,还是搬家,给女儿转学。

原因分析:不良环境,确实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便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孩子的判断力和意志力还不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父母担心孩子因此学坏,走上歧路。在无力改变环境的情况下,有的父母选择搬家,使孩子逃离原有的不好的环境。

对策:有条件的父母,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将孩子与不好的环境相隔离。搬家当然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这个成本比较大,不是所有的家庭想搬就能搬得了的,而且,还必须解决搬家之后,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相比较而言,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增强他们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为环境所左右,对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无疑是一件更有效更持久的办法。

典型个案7:那一刻,世界跨塌了。

几个月来,小莹的眼前,老是浮现出那令人心碎的一幕:爸爸下夜班骑车回家途中,被一辆疾驶的骑车撞飞,当场气绝身亡。当小莹和妈妈赶到现场的时候,血糊糊的爸爸刚刚被抬上救护车。

妈妈崩溃了,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房间里抹眼泪。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曾经热闹的家,一下子陷入死一样的沉寂中。小莹的世界也跨塌了。爸爸的身影,总是浮现在自己的面前,小莹经常恍恍惚惚。有时候,正做着作业的小莹,会突然停下来,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笔尖。

小莹的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小莹还落下了一块心病,不能看到老师用红笔批改的作业,只要看到红色的笔迹,她就头痛,烦躁不安。

出事之后,小莹的舅舅经常来到家里,帮着做一些力气活,安慰小莹和妈妈。舅舅发现了小莹的情况,和小莹的妈妈谈心,妈妈这才意识到女儿的问题。

原因分析:突然发生的灾难,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家庭一下子处在崩溃的边缘。特别是家庭主要成员发生灾难之后,家庭没有了主心骨,其他成员会变得绝望、茫然。对孩子来说,这种打击更是致命的,脆弱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更是毫不兴趣。

对策: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丧亲之痛。但是,灾难既已发生,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活着的人,还得好好地活下去。这个时候,家庭特别需要精神的支持。像小荷的父亲因车祸遇难后,妈妈就成了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必须及时担起重责,而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只有妈妈坚强了,孩子才能感受到力量,找到精神支柱。孩子难免会被悲痛的阴影笼罩,一时走不出来,亲人和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排解、宣泄掉心中的悲伤情绪,使孩子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尽快回到正常状态。

典型个案8:让孩子抬不起头来的秘密。

一向活泼开朗的小覃,忽然变得沉默寡言了。几个要好的伙伴,喊他一起去打球,总是被他拒绝。放学之后,也总是一个人背着书包,急急地离开,从来不和别的同学结伴同行。小覃还变得特别敏感,一次体育课上,有个同学请他让一让,顺便用手扒拉他一下。没想到,就是这样小小的动作,让小覃勃然大怒,责问他为什么对自己动手动脚?三言两语不合,两个人竟然扭打在一起。后来,班主任分别询问他们打架的原因,小覃尖着嗓门吼道,他看不起我!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拉扯,怎么与看得起看不起扯上了关系?通过家访,班主任才了解到一个内幕:两个月前,小覃的爸爸因为一起经济案件,被逮捕了,判了三年的有期徒刑。

难怪小覃变得这么敏感,这么脆弱。爸爸坐牢这件事,虽然很多同学并不知情,但在小覃心里,却埋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让他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时候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也会被他理解为是对自己的蔑视和挑衅。

原因分析:亲人特别是父母,因违法犯罪被绳之以法,对孩子来说,是一件特别丢脸,特别抬不起头的事情。父母在他们心目中高大的形象,轰然倒塌,整个世界也变得昏暗。孩子的性格变得敏感,自卑,冲动,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因为精神压抑,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正常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对策:父母一方“出事”,另一方应告诉孩子实情很真相,征得孩子的谅解,人难免会犯错误,犯错之后也理应受到惩罚。同时,告诉孩子,父母的行为,与孩子无干,他不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老师应多关心这样的孩子,避免孩子遭到同学的歧视,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走出家庭阴影,重振生活信心。

典型个案9:苦难的家庭。

小裙的童年,是在无忧无郁之中度过的,直到初一那年,母亲突然患上尿毒症,住进了医院。

高昂的治疗费,将这个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一下子拖入了深渊。小裙的妈妈没有工作,以前主要是给别人做钟点工。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妈妈病倒之后,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爸爸一个人身上。可是,爸爸既要跑出租,又要忙着照顾医院里的妈妈,根本对付不过来。小裙担起了家庭的一部分担子。每天一放学,她就赶紧先赶回家,做好饭,然后,送到医院里,和妈妈一起在医院吃。伏侍好妈妈后,她再回到家中,收拾家里的卫生,洗衣服。等这一切都忙好了,她才能坐在书桌前,做一会作业。爸爸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吃快餐,为了挣够妈妈的治疗费,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地跑。

妈妈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但唯有换肾,才能彻底治愈。为了筹措换肾的费用,爸爸没日没夜辛苦地工作,小裙也是尽全力照顾好妈妈。她很少有时间用来学习,即使在课堂上,也常常因为担心妈妈,而神情恍惚。几次甚至动了辍学的念头,回家一心一意照顾妈妈,或者出去打工挣钱,减轻爸爸的负担。

原因分析:重大疾病,高昂的医药费用,使一些家庭顿时陷入经济窘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受到重大影响,他们无法安心学习,对现状恐惧不安。

对策:除了社会支持外,家庭应给予孩子力所能及的安慰和帮助。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懂事早,特别能够体悯大人的难处,而宁愿放弃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父母要鼓励孩子正视眼前的困难,树立信心,对亲人不放弃,对自己的未来更不能放弃,共同度过难关。

典型个案10:我想找妈妈。

爸爸妈妈离婚后,小季的生活,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小季被判给了爸爸。离婚之后,小季的爸爸渐渐失去了自我,终日酗酒,无所事事,有家不归,对小季更是不管不问。有时候,在外面喝醉了酒回来,看到小季什么都不顺眼,动辄对小季非打即骂,小季成了爸爸的出气筒。

有一次,小季又被喝得醉醺醺的爸爸一顿打骂,绝望的小季跑出了家门,去找妈妈。可是,在外租房子住的妈妈,到外地打工去了。小季一个人在外面流浪了一夜。第二天,才被爷爷奶奶找回来。回到家,小季又遭到了爸爸的一阵暴打。奶奶和小季,抱头痛哭。

自从父母离婚后,小季就没心思上学了,经常旷课逃学,还学会了抽烟。一次,爸爸回家,闻到卫生间里的烟味,抽下皮带,不由分说,就对小季劈头盖脸一阵抽打。小季蜷缩在墙角,发出痛苦的呻吟:“我要找妈妈!”爸爸一脚踹了过来,“跟你妈一样,早点给我滚!”

原因分析:破碎的家庭,受伤最深的,往往是孩子。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甚至受到虐待,孩子的心灵一天天扭曲,性情也慢慢变得乖戾起来,甚至做出一些叛逆性举动。

对策:父母离异,不是孩子的过错,不能让孩子来承担这份苦果。离异的父母,首先应安排好孩子的生活,给他一个相对健康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离异的父母,不能自暴自弃,如果自己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孩子就必然更迷茫,得不到正常的家庭呵护和教育,甚至受到不公正对待,使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对家失去信心,思想上和行为上发生偏差。

典型个案11:发生在卫生间的拉锯战。

小黾的爸爸妈妈离婚后,小黾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父母的离异,对小黾的影响并不大。爸爸对她很好,甚至可以说,比离婚前对她还要好,因为爸爸觉得,不能给小黾一个完整的家,愧对小黾,爸爸的“好”里,带有很大的补偿心理。虽然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了,妈妈也是对小黾嘘寒问暖,每个星期天,都会来看望小黾,或者带小黾到公园游玩,散心,买礼物。因此,小黾觉得,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其实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她有爸爸,也有妈妈,而且,他们和以前一样爱她,只是他们不住在一起罢了。

这个稳定的格局,却被爸爸带回家的一个女人打破了。半年之后,爸爸结交了一个女朋友,而且,爸爸的女朋友,还住进了家中,两个人开始筹办婚礼了。

爸爸的女朋友,成了小黾的“眼中钉”,她怎么看都不顺眼,看到她和爸爸亲热,小黾就会故意大声地干咳一声,弄得爸爸和他的女朋友既尴尬,又紧张。虽然爸爸的女朋友经常给小黾买些礼物,处处讨好她,但在小黾看来,爸爸带回家的这个女人,就是个狐狸精,让她非常讨厌。一回到家,她就像个灵敏的警犬,警惕地爸爸和“狐狸精”有任何亲密的举动,根本没心思看书做作业。

小黾想方设法要赶走爸爸的“狐狸精”,除了明着表示极不欢迎的态度外,小黾还想出了一个怪招。每天一大早,她就爬起来,冲进卫生间,从里面反锁上门,然后,在里面一呆就是大半个小时。爸爸和“狐狸精”起床后,想上厕所,却怎么也叫不开门。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卫生间,爸爸的女友憋得没办法,只好跑到外面很远的公共卫生间去。躲在卫生间里的小黾,听到她匆匆跑出去的脚步声,这才得意地笑着走了出来,爸爸对她是无可奈何。

原因分析:离异家庭,往往会面临着一个重新组织家庭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新家庭的组建可能比原家庭的破裂,更加可怕,更加不能接受。所以,有的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试图阻挠父亲或母亲再婚,对即将走入新家庭的成员,表现出很深的敌对和仇视态度,认为是他或她,抢走了自己的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家庭。

对策:无论是家庭解体,还是重组家庭,都应该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向他们说明真实的情况,获得孩子的支持。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孩子有权力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不愿意接纳新家庭成员,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担心新的家庭成员,会争抢或剥夺父亲(母亲)对自己的爱,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后爸后妈现象。所以,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让孩子感受到新家庭成员对自己的爱和呵护,以得到孩子的支持,是一个新家庭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难题。在处理这种特殊关系时,任何粗暴的态度,都只会使矛盾更深,充分的沟通和尊重,是惟一有效的途径。

典型个案12:第6个铅笔头。

9岁的小语读三年级。个头长得很快,穿在身上的衣服,经常是吊在半空,一看就是长个子之前的衣服,质地都不错,就是太小,看起来很蹩脚。

小语是个大大咧咧、大手大脚的男孩,至少一二年级是这样,人也很大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不过,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情况突然变了,大大咧咧的小语,忽然变得有沉默起来,和同学的交往,也少多了。老师感到最吃惊的变化是,经常看到小语拿着一支很短的铅笔头,吃力地写着字。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用铅笔头了,往往是写到半截多一点,就不肯再用了,换成一支新的铅笔。一次下课,老师乘孩子都跑到教室外去玩耍,检查了一下小语的铅笔盒,里面除了一支长铅笔外,还有六支铅笔头,每一支铅笔头,都削得整整齐齐。

一次,小语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老师问他,为什么那么短的铅笔头,还在继续用。老师本准备将他作为节约的典型,在班级里好好表扬一下的。小语嗫嚅了半天,终于向老师道出了实情,爸爸做生意亏本了,为躲外债,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妈妈以前帮爸爸打点生意,也没别的工作,家里的经济,一次子陷入了窘境,连日常生活都是靠外公外婆帮补。虽然妈妈也帮他买过新铅笔,但他舍不得用,所以,才将以前的铅笔头都翻出来,重新使用。听了小语的话,老师摸了摸小语的头,夸奖他懂事,鼓励他振作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危机。

原因分析:家庭经济骤然发生巨变,陷入困顿之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不仅来自物质窘迫的压力,还有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孩子很容易因此产生自卑和失落心理,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不能正确地与人交往,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对策: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势必都会受到影响,以前所拥有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不复存在,或暂时丧失,孩子难免心生失落,甚至产生自卑情绪。但这也是个契机,可以教会孩子淡化物质欲望,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家人齐心协力,共同担当,摆脱困境。当然,对于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学习需求,父母还是应尽可能确保,不让孩子感到太委屈。

典型个案13:妈妈的爱如大山般沉重。

父母离异后,小安和妈妈一起过。爸爸搬出去那天,妈妈就将小安拉到一边,非常严肃地告诉他,从此就是他们娘俩相依为命了,妈妈绝不会改嫁,而会一心一意将他拉扯大,培养成人。妈妈要小安也保证,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要混出个人样,让那个“负心郎”后悔。

妈妈果然没有再婚。很多人给妈妈介绍对象,都被妈妈一口回绝了,理由很简单,对男人心灰意冷,不想让孩子受到半点委屈。她的人生目标,就是将小安抚养成人。

妈妈对小安的照顾,比爸爸在时,还要周到细致,以前父母还没有离婚时,爸爸还经常要小安帮忙洗碗什么的,后妈妈单独在一起生活后,妈妈从不让小安做一丁点家务,妈妈一遍遍对小安说,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

刚开始,小安对父母离婚后的生活,还很恐惧,看到妈妈对自己这么好,小安放心了。笑容又出现在了小安的脸上。但是,过了几个月,小安又被另一种不安所困扰,那就是妈妈对自己太好了,太唠叨了,让他无法忍受。

比如,做好了作业,小安想看看电视,放松一下,妈妈就会唠叨,我这么辛苦,你竟然还不用功学习。小安只好关掉刚打开的电视。有时候,小安看书累了,想下去和邻居家的孩子踢踢球,妈妈又发话了,你就知道玩玩玩,你不知道妈妈有多操心吗?小安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看书,虽然一个字也看不进。如果小安考试成绩稍稍不理想,妈妈就会愁眉苦脸,仿佛天塌下来一样,你这样下去,怎么会有出息呢?小安就会觉得特别对不起妈妈。

小安也变得愁眉不展了,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让妈妈满意,惹妈妈生气,令妈妈伤心。这时候,小安就感到特别无助,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妈妈开心一点呢?

原因分析:离异后的单亲家庭中,单亲往往会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也将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过多的爱、关注和希望,反而成了孩子无形的压力和包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因为不能令单亲满意,得不到单亲的肯定,孩子会生出深深的自责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辜负了家长的期望。

对策:单亲家庭在子女教育上,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无原则的溺爱,或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有的单亲,在婚姻失败后,转而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全部的希望,都托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孰不知,孩子柔弱的双肩,怎么能够承担起如此重负?事实上,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本身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孩子不迷失,单亲自己首先要端正生活的态度,振作起来,重新自己的生活,与孩子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典型个案14:爸爸,我的心事你不懂。

小卫从14岁开始,就会爸爸在一起生活。妈妈离异之后,去了南方。

对于女儿小卫,爸爸还是很惯的,像掌上明珠一样,呵护疼爱,基本上小卫有什么要求,爸爸都会答应,他要把父母的爱,都给予女儿。原以为这样,女儿会和自己亲近一点,听话一点,让爸爸很无奈的是,小卫对爸爸的疼爱并不买帐,爸爸的话,也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这让爸爸很烦心,很痛苦。

更让爸爸揪心的是,女儿小卫似乎有了早恋倾向,经常有一些陌生的电话打进家,小卫一接电话,能讲个把小时。这让爸爸很担心。一次,小卫外出,将手机忘在了家中,爸爸偷偷打开了女儿的手机,里面有很多条短信,有的短信内容还很暧昧。爸爸十分生气。晚上女儿回到家中,忍无可忍的爸爸责问女儿那些短信是怎么回事?得知爸爸偷看了自己的手机,小卫也很生气,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任爸爸怎么敲门也不开门。最后,爸爸不得不将小卫最喜欢的姑姑请来,做思想工作。小卫哭着向姑姑诉说了自己心中对爸爸的不满,说爸爸不尊重她,也根本不了解她。

原因分析:单亲家庭的情况大致有这样几种,单亲妈妈带着儿子,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单亲爸爸带着儿子,单亲爸爸带着女儿。情况比较复杂的是单亲妈妈带着儿子,和单亲爸爸带着女儿。由于性别原因,往往儿子不愿意与妈妈,或者女儿不愿意与爸爸进行沟通交流,心事都是藏在自己的肚子里,而单亲妈妈或单亲爸爸又往往只顾及孩子的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的关怀很少,造成了与孩子的隔阂,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引导。

对策:单亲家庭很容易造成父爱或母爱的缺失,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以及不完整的亲情,会造成孩子某一方面的欠缺。单亲父母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苗头,常和孩子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动向。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向孩子的妈妈或爸爸求助,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和危机。特别是家中有女儿的单亲爸爸,更要注重与女儿的情感培养,多关注女儿,多一些和女儿的共同语言,而不要简单粗暴简单地处理或干涉女儿的情感问题,那只会女儿离自己越来越远。

典型个案15:多了一个爸爸,又多了一个妈妈。

因为性格不合,小笛爸爸妈妈的婚姻,在维持了12年之后,终于走到了尽头。离婚后,小笛跟着爸爸,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妈妈则搬进了家中的另一处房子。两处房子相距不远。

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在11岁的小笛看来,变化并不大。他平时跟爸爸在一起生活,但因为妈妈住得近,他也可以随时到妈妈那里去住几天,妈妈的家里,同样为他准备了一个房间。爸爸妈妈对他也都像以前一样好,特别是妈妈,以前还老是管束他,不准干这,不准做那,和爸爸离婚后,对小笛的态度反而宽松多了。小笛甚至还尝到了爸爸妈妈离婚后的“甜头”,爸爸不答应的事情,他就去找妈妈,妈妈都会答应他;妈妈不答应的事情,他就找爸爸,爸爸满足他。

这样的好日子,在持续了一年多后,发生了改变,爸爸谈了一个女朋友,处了一段时间后,结婚了。不久,妈妈也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男朋友,也结婚了。再婚后,爸爸希望他喊继母“妈妈”,妈妈则希望他喊继父“爸爸”,这让小笛很纠结,也很反感,他无法接受爸爸妈妈分别再婚的事实,更无法接受一下子多出了一个妈妈,又多出了一个爸爸。

矛盾由此而生。以前放学就回家的小笛,变得不想回家了,既不想回爸爸的家,也不想去妈妈的家。无处可去的小笛,有时候去爷爷奶奶家做作业,有时候去同学家玩,有时候干脆在外面闲逛,就是不愿意跨进家门。这让小笛的爸爸和妈妈,很担忧,很无奈。

原因分析: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担忧是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变少了。父母离异之初,各自还没有组建新家庭的时候,对孩子来说,这种变化更像是父母分居,父母还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情感也没有太多变化。而父母一方或双方一旦再婚,组成新的家庭,孩子就会觉得,这不再是自己的家了,或者说,自己不再是家庭的中心了,这会令他们不安而恐惧,进而排斥、逃避。

对策:离异父母又各自再婚后,各自的新家庭中,孩子的位置和心态,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父母各自组建自己的新家庭,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能忽视孩子的感受,事前就应和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孩子有一个思想准备,体会到父母对于他的意愿的尊重,努力培养新家庭成员和孩子的感情,完成好过渡。孩子对家庭新成员的称谓,成为纠结很多再婚家庭的问题,这一点,父母应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宜强求。

典型个案16:兄弟之战。

13岁的小图和11岁的小亨,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因为小图的爸爸和小亨的妈妈,分别离异后,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小图和小亨,也就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

这个新家庭从成立那天起,就充满了火药味。

新家有三个房间,父母一间,兄弟俩一人一间。可问题是,一个房间大一点,朝南,是小图原来住的;一个房间小一点,朝北。小亨的身体不是很好,怕冷,所以,小亨的妈妈希望让小亨住朝南的房间。小图不答应了,这个房间一直是自己住的,为什么现在要让给他?最后,爸爸考虑到妈妈的感受,以及小亨的实际情况,还是决定让小图搬到朝北的房间去。小图为此一肚子怨气。

住到一起后,两个小家伙的矛盾冲突,就没有停止过。小图有的东西,小亨必须有;小亨享受到的,小图一定得补上。稍有不公,两个孩子就大闹不止,谁也不让谁。很小的一件事情,往往被两个孩子搅得硝烟弥漫。

两个孩子的矛盾冲突,最终都体现在大人身上。妈妈觉得,小图身上有很多缺点,必须改正,可是,她不能管教他,哪怕轻轻说小图一句,小图也会反唇相讥,根本不服她的管教。爸爸觉得,小亨有点娇气,不像个男孩子,要是小图这样,他早就对他严厉管教了。可是,小亨不是自己亲生的,他得考虑到小亨和他妈妈,能不能接受,想来想去,还是息事宁人算了。两个大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是摩擦不断。

更要命的是,两个孩子一旦感觉到在这个新家中受到不公待遇,就会跑到各自亲生的爸爸或妈妈面前,倒苦水,寻求帮助。两个孩子各自的亲生爸爸或妈妈,往往都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孩子这边,不问青红皂白,对前夫或前妻大加指责,认为他们虐待了自己的孩子,不仁不义。各自的亲生爸爸或妈妈的支持和纵容,使两个孩子变得更加难以管束和调和。

对策:带着孩子组建的新家庭,在子女的教育上,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两人带的孩子同为男孩或同为女孩,矛盾会更加突出。这样的家庭教育,首要的是“一碗水端平”,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多家庭最终不得不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但这种态度,又很容易使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管教。

这样的家庭,首先要做的,是父母之间的沟通与共识,在对待各自子女及对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态度一致,既不能偏袒,也不能放任。夫妻双方的互信,才能使各自的家庭角色定位不错乱,不缺位。其次,要就事论事,不宜将矛盾扩大化。还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双方的感情培养,及对各自孩子的感情培养,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得到孩子各自的亲生父母一方的理解和支持。孩子之间的矛盾,往往并没有根本的冲突,但一旦在各自亲生的父母那儿得到不正确的支持和误导,孩子就会感觉到有了“靠山”,与新家庭更加格格不入,使很多正常的家庭教育无法进行。

典型个案17: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

小骅的家在农村。村里大多数的青壮年都进城打工去了,小骅八岁那年,爸爸妈妈终于也熬不住了,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夫妻两个一起,背上简单的行囊,辗转千里,南下去了。将小骅交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家,还有大伯家的两个堂兄姐弟,大伯和婶婶,早几年就出去打工了。

那一年,小骅刚刚上一年级。村里有一家教学点,一个代课老师,教两个年级,一年级上课的时候,二年级的学生,就转过身去做作业,反之亦然。三年级开始,就要到乡中心小学去上学。小骅的家,离镇上有五六公里,要翻过一个小山冈,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

从10岁开始,小骅每天一大早,就和堂兄姐弟及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翻山越岭,去镇里上学。晚上回到家,天都快黑了,冬天天晚得早,回到家时,天则完全黑了。

自从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后,小骅就很少见到过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每年过年时,他们还能回来一趟,慢慢地,就变成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据说有时候是买不到火车票,有时候是工厂里要加班。

小骅对爸爸妈妈的印象,基本上还停留在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还是让小骅很开心。自从爸爸妈妈出去打工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好多了,每年,爸爸妈妈都会寄几次钱回来,偶尔回来的时候,还会给小骅买不少新衣服和学习用品,有一年,爸爸甚至带了一个老款的mp3回来,让他学英语和听音乐,但是,这一点也不能改变小骅心中的失落感。

奶奶是个文盲,爷爷也只读过几年小学,勉强能签自己的名字,小骅他们哥几个每天的作业本上,只是签着爷爷歪歪扭扭的名字,爷爷对他们的作业从来不检查,也无法检查,更不用说有什么辅导了。有了问题,哥几个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搁那儿。

小骅上初一那年暑假,爸爸回来了一趟,并将他接到了打工的城市,住了两个星期。小骅第一次进大城市,让他眼花缭乱,不过,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他一次没去过,爸爸妈妈住的是地下室,又潮湿又昏暗,臭气熏熏。小骅没有想到,爸爸妈妈在城里,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地方。爸爸妈妈带他去了一趟城里的公园,让他回去之后,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读书,长大了考进城里的大学,他们家就有盼头了。小骅自己心里清楚,就他那个成绩,根本与大学无缘,他也不想考什么大学,只想着快一点长大,也出去打工,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

原因分析:留守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堪忧,他们缺少应有的人生引导,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因缺少关爱而性格扭曲,大多数孩子,长大之后,重复着父辈的道路。有的留守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管教,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甚至走上了歧路,成为问题孩子。

对策:在现有的社会格局下,很多农村家庭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就是外出打工,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夫妻共同出去打工,可以互相照顾,但家中的孩子,就只能交给老人或亲戚了,因此,相对理想的办法是父母中的一方出去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近距离打工,即在家乡附近,既可以贴补家用,又能够兼顾到孩子的教育。如果不得不去远方打工,要加强和孩子的电话沟通交流,多给孩子精神关爱,多勉励孩子,不要等到孩子出问题了,才想到他们。

典型个案18:借人篱下的生活。

小琨的爸爸妈妈出去打工后,将他寄养在了县城的叔叔家。叔叔是个大学生,当年为了支持叔叔读书,爸爸自己辍学打工,挣钱给叔叔交学费,帮助叔叔完成了大学学业。从感情上来讲,叔叔觉得欠了小琨爸爸的,所以,对哥哥提出的将小琨寄养在他们家,叔叔一口应承了下来。

那一年,小琨正好小学毕业,叔叔找了很多关系,将小琨送进了县城的一所初中借读。

小琨的中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叔叔家的妹妹还小,就将房间一分为二,一边住着妹妹,一边住着小琨。

叔叔对小琨很好,经常关切地询问小琨的学习。小琨在小学时,成绩就很好,一直是班级里的第一名。进城里的初中后,虽然不像小学时那么突出了,但是,成绩仍然排名前列。婶婶对于小琨的生活,也算照顾得不错。但是,小琨总是感到不自在。

比如小琨回家做作业的时候,刚上幼儿园的妹妹,老是在一旁捣乱,有一次,正赶上一道题解不出来,心烦意乱的小琨冲着妹妹发了一通火,妹妹哭着跑去找妈妈。虽然晚饭时,婶婶什么也没说,但从婶婶的眼神里,小琨感觉出了婶婶对自己的严重不满。更多的时候是,看到叔叔一家三口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样子,小琨就觉得无比失落,无比寂寞,他总是一遍遍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家,这不是我的家。有时候,叔叔会找他谈谈心,他总是笑笑说很好,他不想将自己的烦恼告诉叔叔,毕竟是叔叔,不是自己的爸爸,他不想给叔叔惹什么麻烦。

原因分析:孩子寄养在亲戚家,生活上都会得到照顾,但是,终归是别人家,孩子很容易生出寄人篱下的失落感,当亲戚一家和和美美地享受天伦之乐时,孩子的这种失落感,往往会更加强烈。这种情况下,越是懂事的孩子,越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掩藏起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因不易察觉而常常被忽视,这种深藏不露的负面情绪一旦爆发,其危害往往更大。

对策: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敏感而脆弱,所以,问题多半不是出现在生活照顾上,而是精神上的寂寞感、失落感,这就需要孩子的父母和寄养家庭的大人,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使孩子在情感上对寄养家庭产生归属感、依赖感。寄养之后,孩子原有的同学、伙伴等都发生了变化,要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可以适当邀请一些孩子的新朋友、同学、伙伴到家中来,促进他们的交往,帮助孩子消除孤独感、寂寞感,使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典型个案19:洋娃娃的寂寞。

小央6岁那年,爸爸终于实现了梦想,获得了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几年之后,爸爸学业有成,如愿以偿地留在了美国。小央和妈妈,继续留在国内,遥遥无期地等着爸爸为他们办理移民手续。

爸爸有了工作后,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子改善了,第一年就将爸爸留学时的欠债还清了。爸爸很少回国,不过,每隔一段时间,爸爸就会邮寄或托人带回来一个大大的包裹,有妈妈的新衣服,化妆品,当然,还有送给小央的洋娃娃,好吃的洋糖果,等等等等。

这时候,小央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爸爸每次寄东西回来,她都会带一些到学校去,分给要好的伙伴。看到小央吃的用的,很多都是来自遥远的美国货,她的同学,对她都很羡慕,这正是小央所需要的。看到同学们眼中流露出的艳羡的神情,小央就会异常得意。小小的小央,甚至学会了化妆,经常偷偷地将爸爸寄给妈妈的化妆品,涂抹在自己的小脸上。老师发现过几次,批评小央,没想到竟遭到了小央的反唇相讥:老师,你是不是没钱买这些高档化妆品,嫉妒我啊?

老师与小央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妈妈也发现了小央的问题,这孩子,变得越来越虚荣了,有时候在小区散步,遇见邻居,她会故意突然大声地和妈妈谈起爸爸。爸爸在美国买给她的新衣服,她都要衣服上面有英文字母的,有时候,衣服都穿了好多天了,还不让妈妈将商标剪掉。妈妈向老师叹苦:这孩子是怎么了?

原因分析:小央的表现,看起来是虚荣心在作怪,其背后的实质,是孩子因为缺少父爱,而表现出对外在物质的迷恋和追求。在孩子的成长期,父母是最重要的两个人,无论是缺少父爱,还是缺少母爱,孩子都会感到恐惧、寂寞、失落,尤其是看到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共同陪伴的时候,这种失落感会更加强烈。漂亮的洋娃娃身上,是小央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爸爸的无尽思念和精神寄托。

对策:这几年,洋留守家庭呈增多趋势,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有些人在成家或有了孩子之后,仍然选择远赴重洋,求学或工作,而将另一半和孩子,留在了国内。这样的家庭,在物质上会为孩子提供比较好是条件,但是,孩子的精神生活,却往往被疏忽,缺少亲情的沟通交流,也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事实上,物质永远也填补不了精神的饥渴,父母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因此,父母自己首先要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任何情况下,父母的教育都不缺位。

典型个案20:校园里孤单的身影。

小广的妈妈早年就病逝了,他和爸爸相依为命。祸不单行,爸爸的单位又破产了,失业之后的爸爸只好重新寻找工作,进入了一家工程公司。公司的流动性很大,哪里施工,就要到哪里去。没有办法,小广的爸爸和学校商量,将小广寄宿在了学校。

小广就读的初中,本不实现住宿制,大部分孩子都是走读生,只是近几年类似小广的情况不断增加,学校才应家长们的要求,临时腾出了几间宿舍,安顿需要寄宿在学校的孩子。因为大部分孩子不住宿,小广他们十几个同学,就成了校园里的另类,当别的同学放学都背上书包回家的时候,他们只能继续呆在校园里。

因为寄宿的学生不多,所以,学校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只是将管理任务交给了门岗的几个老师傅,其实就是一到放学后,就关上大门,不让这些孩子出去。剩小来的事情,全靠寄宿生自己解决。

小广的班级,只有他一个人寄宿,所以,他是跟高年级的同学住在一起。夜晚的校园太寂寥,在几个学长的撺掇下,有几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偷偷翻围墙溜出了学校,在校园边的黑网吧里,一直泡到深夜。竟然没被发觉。此后,每隔几天,他们就会悄悄地溜出校园。几个人的成绩,都一落千丈。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发现到孩子的变化后,干脆让孩子辍学,跟着自己打工谋生去了。

原因分析: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是走读,寄宿在学校的孩子,会感到另类、孤独而自卑,而非正规的住宿制生活,因为缺乏管束,孩子很容易放任自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策: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寄宿在了学校,学校就应该加强管理,如果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条件,父母可以考虑将孩子送到统一实现住宿制的学校。当然,无论孩子寄宿在什么样的学校,父母的责任都没有也不可能减轻,对孩子的关心和了解,一刻也不能放松懈怠。特别是进入中学后的孩子,正面临着青春期的巨变,更需要父母的悉心关爱和循循引导,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关键期。

同类推荐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阔屿星痕

    阔屿星痕

    我被天雷轰中,本以为我死了,却意外的见到了北极星。北极星说下次再次见到她,她会满足我一个愿望。于是我抱着复活爷爷的愿望去了阔屿星痕。到后来我改变了初衷,选择了“永恒!我叫——凌风ps:本文是第三人称
  • 混元剑塔

    混元剑塔

    一名法官死而复生却进入另一片天地,进入绚丽多彩却又残酷冷漠的修仙世界,一个地球上的凡人如何能够在修真界立足?世间险恶、神魔混乱,他又是否能安然度过,走向永生不死,踏上通天大道……
  • 三才轮回剑

    三才轮回剑

    江湖上所有正道门派在新任武林盟主欧阳轩宇带领下要剿灭西域邪派圣火教,教中柳辰飞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邀约欧阳轩宇赌斗。这时林清河出现,解开了尘封往事。
  • 西游之至尊写轮眼

    西游之至尊写轮眼

    简介什么太老套,但还是希望支持我这个新手小作者!
  • 绝世枪皇

    绝世枪皇

    天生被人冠以“废物”之称,但谁又知道,柳源体内却有神秘枪魂,对于别人丢弃的废丹,他却可以提炼出绝世丹药,从此手持长枪,横扫九天十地,成就绝世枪皇之威名!
  • 宝宝发热我不慌

    宝宝发热我不慌

    本书分4部分,分别介绍怎样正确认识宝宝发热、宝宝发热时家长应注意的问题、宝宝发热的护理及常用降温方法、与宝宝发热相关的常见疾病及临床特点。其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科学实用,是宝宝父母必读的书。
  • 恋你还是比不过时光

    恋你还是比不过时光

    我告诉过你,抢救,既然是救,就得把她救活了,否则,死也要你来陪葬。爱情里,爱一个人没有错,拒绝一个人也没有错,那这样,你是否能理解我呢?本文讲述了当红偶像EXO的感情线路,本文为半现实。女主是一个不算偶像团体的偶像团体。每个人的感情线路都不一样,各种都有,其中绝对有你喜欢的。此文又名Loveyou,ormorethantime,Aries晗是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家以后可以叫我A,Aries,或者晗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当然也可以给我提出意见。最后,爱你们哟~~~么么哒(づ ̄3 ̄)づ
  • 从未与你饮过冰

    从未与你饮过冰

    愿你执迷不悟时能少受点伤,愿你幡然醒悟时都别来无恙。
  • 少爷的正确饲养方式

    少爷的正确饲养方式

    天姿国色、仪态万端、才华绝代以上词语跟女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丰神俊朗、温和如玉、雅若谪仙同样这些词跟男主也不沾边。顾媛媛的梦想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丫鬟,等有朝一日放出府就自个儿开个小铺子,过个小日子。谢意的梦想是为非作歹,酒池肉林过着称王称霸的日子。一个本分的丫鬟如何把自己少爷从小笼包养成大肉包的故事。
  • Crotchet Castle

    Crotchet Cas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