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合同虽然签了,但如果有我们没考虑周全的,我们想到了就要修改,不能一纸定音。
犹太人:合同签订了就不能改变,不管是吃亏还是占了便宜。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把各种问题都想到位了。
犹太人的经商传统认为:只要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契约,并且在形式上都符合有关法规,即使结果不公正,双方也应该按规定去履行契约,而不能以受害方事先未考虑周全为理由拒绝履行。
正因为如此,“雅各的树枝”的故事才“堂而皇之”地记载在《圣经》中。
传说中,以色列共由12个部落组成,这12个部落各自的祖先,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雅各就是他们的父亲。最初,雅各无家可归,只好替其母舅也是未来的岳父拉班牧羊。雅各是个极其精明的人,他主动提出牧养的报酬,在新出生的小羊中,凡是带斑点的、有花纹的和黑色的小羊就归他所有,其他小羊都归拉班所有。而且,拉班可以先把羊群中属于自己的羊全部带走。
拉班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雅各的提议,雅各从此认真地为拉班放羊。羊交配的季节到了,雅各折了不少树枝,然后将树皮剥掉,露出里面白色的枝干,然后,将这些枝干插入羊饮水的水沟或水槽里。当羊来喝水的时候,成年的雌雄羊便对着树枝开始交配,然后生下了许多带有斑点或花纹的小羊。雅各精心地放牧饲养着这些羊。以后,每当交配的季节,雅各就如法炮制,让膘肥体壮的羊产下有斑点或有花纹的羊羔,让瘦弱的羊生下无花纹、无斑点的羊羔。几年后,雅各的羊群越来越多,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富翁。
表面上看起来,雅各和拉班的契约十分公平,然而实际上,精明的雅各暗中采用了对自己有利的操作方法,对方却并没有察觉,结果吃了大亏。在实际商业活动中,雅各的手法是人们在商场上屡战屡胜的法宝。号称“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商人总能不断推陈出新,灵活应用契约。19世纪犹太大银行家赫希男爵导演了现代版的“雅各的树枝”的故事。
莫里茨·赫希男爵是历史悠久的巴伐利亚犹太金融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1826年,他把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和太太的巨额陪嫁共计二三百万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和他的内弟裴迪南德·比朔夫夏姆合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银行。从此,开始了他的银行家生涯。
当时,一些普普通通的陈旧的商业银行业务不仅利润很低,而且竞争很激烈,赫希对此不感兴趣,他把热情主要投注在建设铁路和为建设欧洲铁路支线投资上,然后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向干线的所有者出卖这些支线的产权,以此获取厚利。他的这种打算最终在别人还没在意的行业里有所突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868年,奥斯曼土耳其政府计划建设一条全长共计2500多公里的铁路,从维也纳一直延伸到君士坦丁堡。这项工程是一笔数额十分庞大的投资,按当时的价格在较平坦的地区每公里的造价为4万美元,而在山区,每公里的造价高达5万美元。更何况铁路所经过的地方,大多崎岖不平,山峦重叠。另外,还需要铺设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经阿德里安堡、索非亚、萨拉耶夫到萨拉热窝等地的干线,所经过的一些大城市还需要建设许多支线。由于投资太大,因而一般人是不敢轻易承揽这项工程的。
一开始,一家资金雄厚的比利时公司与土耳其政府达成协议,取得了建造这条铁路的特许权,但该公司还是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维持下去,不到一年就破产了。到第二次招标时,赫希借助他曾帮助土耳其人建立几家重要银行这层关系,拟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最终得到了土耳其政府的认同,一举中标。
建造铁路的特许权并不等于将来能赚得很多的钱,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计划,随后他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到如何灵活签约之中,因为只有在契约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利润空间。
首先,赫希同土耳其政府签下了第一个协议,土耳其政府同意在99年的租借期内,由国家出面借贷,每年支付每公里铁路2800美元租金,加上铁路经营者每年为每公里铁路支付1600美元,合计每年可以收回投资11%。同时,为了方便工程的施工,赫希还获得了在铁路沿线开采矿藏森林资源的权利。一经投入营运,铁路超出这每公里4400美元租金的收益将由经营者、政府和赫希三家分成,三家所得的收益比例依次为50%、30%和20%。
赫希在签约中就为自己留了余地,在铁路建成之前赫希就开始“收回投资”了,赫希说服土耳其政府为建造铁路发行债券,支付期为99年,每年偿还本金的3%。由赫希拥有债券发行权,共发行了200万张面值为80美元的债券。赫希动用大量的资金,以20美元和30美元的价格买下,转手以70美元的差价抛售给土耳其的民众,大大地发了一笔财。
铁路建设工程如期展开,两年中建成了500公里干线,另外还有600公里已动工兴建。
就在此时,由于铁路伸入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俄国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强烈反对意见。结果经过两方协议,最后,土耳其政府不得不将铁路长度缩短到了1200公里。
这一变更对赫希来说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当初赫希签协议时就想到了这一点,正是这一协议,为赫希卸下了整条铁路线中耗资最大、风险最大的部分,而原来土耳其政府在同赫希的协议中之所以给予他如此优厚的条件,就是因为这段铁路存在最为棘手的问题。现在耗资最大、风险最大的部分去掉了,而优厚的条件依然照旧,赫希发财就是稳操胜券了。
这前后的变化,包括俄国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反对;土耳其政府主管铁路的大臣最终同意缩短铁路等都是赫希两头游说的结果,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在契约中巧设的漏洞对自己有利,正如赫希所想,这一系列的漏洞瞬间使赫希暴富。
1888年,从维也纳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全线贯通。同年年底,经过双方无数次的讨价还价,土耳其政府从赫希手中买下了这条铁路。据估计,在整个铁路的建设中,赫希共获利3000多万美元。
一位土耳其历史学家将赫希修建铁路描绘成充满了“狡诈、胁迫、掠夺、欺骗”的故事,但他并不否认赫希在修建铁路过程中的功劳。
毫无疑问,赫希首先挑唆俄国反对铁路的修建。作为一个狡猾的投资家兼投机家,他早就敏感地意识到,在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下,俄国政府决不会准许一条铁路深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他把“雅各的树枝”不声不响地藏进了铁路建设的协议书里。果然不出赫希的预料,由于政府间政治抗衡的原因,埋藏在协议里的一颗“定时炸弹”适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赫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滚滚的财富。由此看出,在策略和智力上,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和大银行家赫希不相上下。他们的差别仅仅是时间和地点的差别,赫希堪称“现代的雅各”。
精明的犹太商人擅长使用这种策略,然而,他们与别人签订契约时,始终高度警惕着,提防契约中暗藏着的“雅各的树枝”,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这种策略的首创者,由此可见犹太人在遵守契约时的聪明才智。
§§第五章 穷人一味照搬复制,犹太人善于打破传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