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本让人难以割舍的好书、妙书。少时读《史记》,可以当作小说来读,太史公提笔写春秋,大义言曲直,让人读来拍案,每每叫绝;工作后,虽然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少了,翻阅《史记》,更多时候是出于查阅资料、引经据典的需要,但是把《史记》和人生管理、职业管理、企业管理等结合起来,则是另一种境界的阅读。
或许有人会问,《史记》是记录的是历史,管理是一种理念与方法,二者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如何能够相提并论呢?但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相当容易。
《史记》记录的是人和事――人去处理事情,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管理;人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管理;人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事业,继而获得发展,同样也是一种管理。
之所以没有把本书起名为《读史记,学管理》之类直白的名字,主要是考虑到《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包含着做事做人的道理;而在中国这片文化久远、人文气息浓郁的土地上,管理也不仅仅是理论和技术,而是一门近乎于“道”的学问。
何谓“大”?大者,气势也,胸襟也。
何谓“道”?道者,谋略也,境界也。
所谓“大道”,便是拥有开阔的胸襟、无上的气势,充满智慧和谋略的一种境界。
本书的主角是秦国,是秦国的君王和执政大臣。秦国所处的,是一个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以战国七雄为首的企业不断火拼、不断兼并的时代。
统一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正如现在很多大企业一样,秦国也走过弯路,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尤其是方针制度的确立,然后通过引进人才、自身改革等措施,逐渐成为市场中的龙头老大,最后走上一统天下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的六个对手都曾试图使自己强大起来,但都没能取得成功,它们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点,就是制度和风气。
秦国崇尚的是法家,因此,秦国的管理方式,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法治。因此,我所说的“大道”,实际上是一种务实、高效的管理方式、用人方式和境界,而非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的王道仁义。还需指出的一点是,所谓“大道”,并非专门针对君王的帝王之术,帝王之道。本书中的大道,至少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普遍意义上的管理之道。就是君王如何选人、用人、留人、防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之道。对为领导者和老板服务的。
第二层:职业经理人的职场之道。这个世界上是老板多还是打工的多?无疑是后者。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成功的人多还是正在奋斗着的人多?无疑也是后者。职业经理人,就好比是战国时代的游学名士,他们需要用自己的才学去打动君王,然后建功立业,实现从布衣士子到名垂青史的转变。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了从普通打工者到中高级管理者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他们对上需要应付老板,对下需要管理员工,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同样需要“大道”的指引。
第三层:自我实现的人生之道。很多运动员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都会说,我要战胜的最大的对手,就是我自己。是的,管理别人并不难,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难。每个人在奋斗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都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心态,用一种豁达而进取的积极态度去面对一切,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大道,一种人生的大道。
因此,本书所阐释的管理大道,不仅是给高级领导和老板们看的,更是给那些中层管理者、甚至是在创业的年轻人看的。
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我则认为:史之大者,以古用今。
最后,按照我们的计划,这本书只是“史记中的管理大道”系列中的第一部,主要以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为背景。在不久的将来,希望还能有第二部、第三部面世,给大家的工作和职业生涯带来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