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500000009

第9章 茶道(4)

俄国茶炊的内下部安装有小炭炉,炉上为一中空的筒状容器,加水后可加盖(盖亦作中空状)密闭。炭火在再加热容器内水的同时,热空气顺容器中央自然形成的烟道上升,可同时烤热安置在顶端中央的茶壶。茶饮的外下方安有水龙头,沸水取用极为方便。由于尺寸形状不同的茶炊加水后,水平面和盖子顶部间形成的空气柱体积形状也不同,因此水滚时共鸣声亦不同;加上即使是同一茶炊,水开时亦有“微滚”、“已滚”或“暴风骤雨般轰鸣”的不同,以此来判断水的老嫩。待水声恰到好处,把茶壶从茶炊上取下,就可以注入滚水泡茶(茶叶已事先放入壶中)。由此可见,称俄式茶炊为“自动泡茶机”或“自动茶壶”,真乃名实相符。

与我国紫铜锡壶相比,俄国茶炊的尺寸较大。在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就曾出现过一个特大的茶炊。茶炊形状因外观装饰不同而变化多端:有的形如一只大圆听筒,有的像球状水雷,有的挺像一只精致的奖杯……一般都安装有两个把手,以便移置。制作材料,以金属为多见,但也有用陶瓷,甚至耐热玻璃制作的。不过陶制和玻璃的难得一见。有些用铜、银甚至黄金等贵金属制造的茶炊,工艺之精巧,完全可视为艺术杰作。

总之,传统俄式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将水缓缓加热,使水温控制得恰到好处。至于苏联目前市售的电茶炊,除外观相似外,内部结构和真正的“沙玛瓦特”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俄罗斯人的茶具,除了茶炊以及受人欢迎的瓷杯外,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茶碟,其状如浅底小平碗或圆盆。奇怪的是俄国人饮茶,习惯上须将茶从杯中倒入茶碟后才送到嘴边。当然,玻璃茶杯的应用也很普遍,而茶盘的形态及雕饰之丰富多彩则反映了能工巧匠们工艺之精湛和高度的想象力。

前苏联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茶汤的调制方法很难一一列举,现仅采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一介绍。

蒙古式:流行于西南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东到与蒙古接壤地的亚洲地区,是前苏联最古老的饮用方式。其法亦颇似我国藏族同胞的习惯。首先将紧压绿茶碾细,每斤冷水中加一至三大匙茶叶,加热至水滚,再加入四分之一升牛奶、羊奶或骆驼奶,动物油一调匙,油沙面粉50至100克;最后加入半杯谷物(大米或优质小麦),根据口味加盐适量,共煮15分钟许,即可取用(不过,蒙古人通常放盐较少,如不加谷物,则不放盐。)

第二种是苏联的卡尔梅克族的饮用法,通常不用茶砖而用散装茶,但须水开后才倒进茶叶,每升水用量约50克,也须加入大量动物奶,但应分两次加入,搅拌。煮沸后还得用细孔滤器过滤出渣粒,方可饮用。

第三种是最接近西欧方式的格鲁吉亚流行的方法,经前苏联茶叶专家姆?阿?巴库恰娃归纳,其要点在于先将茶壶置火上干烤,预热至100-120℃,按每杯一匙半左右的用量,将茶叶投入,随后倒满开水泡二至三分钟。如茶壶预热温度掌握得当,手法熟练,倒水冲茶时,会发生特有的爆裂声。由于茶叶在泡饮前得以“复火”,故常可在茶炉旁觅得幽香。若用新茶,效果更佳。

从前,在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中,以茶聚会常因场合不同而具不同的意义,最初的茶会常在亲朋中举行。后来,茶会也出现于高官显贵们邀请其下属作客以示笼络的正式场合。这当然不同于普希金笔下所描写的乡间茶会,全无悠闲自在的田园气氛,相当拘束,免不了颇多浮华做作的礼仪。当然时至今日,旧俄时代不复存在,但客来敬茶的习惯还是保存下来。若去俄罗斯旅行,列车上也有茶奉送给旅客。俄罗斯气候寒冷,舒适地坐在那儿看窗外白雪皑皑,捧杯茶暖手闻香,自有一番乐趣,故西方人对此颇有好感。

据报道,俄罗斯茶叶消费量增长很快,其人年均消费茶叶量已高达0.64千克以上,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

(6)英国饮茶习惯

饮茶的由来

1662年,凯瑟琳葡萄牙公主嫁与英王查理二世,她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也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饮茶皇后”。

英人知茶最早在1615年,而伦敦市场公开出售茶叶是在1657年,茶叶多由荷兰输入。1662年后,由于这位“饮茶皇后”的影响,饮茶之风在朝廷和达官显贵中盛行,茶亦开始成为英国上等社会的珍品。此情况引起东印度公司的重视,于是1664年和1666年以高价购买名茶,呈献皇后,博得欢心。英政府遂于1669年通过法令,规定茶叶贸易由东印度公司专营,并禁止由荷兰输入。该公司开始直接从中国输入茶叶。由于第一次从中国输入的茶叶是来自厦门,英国也以厦门语音为“Tea”。从此后,中英茶叶贸易获得迅速发展。

1662年皇后进宫,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朝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就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养身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同时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也在英国妇女中兴起,成为她们的时髦风尚。到了乔治三世执政以后,英国人都习惯在自己家里喝茶。直至18世纪,由于茶价日趋低廉,茶已成为英国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

家庭与茶叶

在英国茶叶这时已成为一种家庭饮料,一种新的公众饮茶场所也开始盛行,这就是茶室公园。

茶室公园一开始是作为富翁和贵族们时髦的新奇事物出现的。但是章 女仆、学徒及富商们举家外出,来到章 黄油,观赏灯彩焰火,还可以在此欣赏音乐、跳舞娱乐。

茶具

英国早期的茶杯是没有柄的,因为它们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茶杯早期曾是没有柄的。

随着饮茶在英国的普及,导致了对茶具日益增多的需求,从而又促进了英国陶瓷工业迅速发展。此后不久,英国的陶瓷产品享誉全球,大多数制造茶具的工厂坐落在英国中部地区,因而那地方的名字也变成了“陶器”。

茶叶店

在维多店利亚女王时代,大约在1880年,英国社会饮茶历史有了新的发展,在全国一些主要城镇里出现了许多茶叶店,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坐一坐,要一壶茶,这种茶叶店对日益增加的开始外出到商店和办公室工作的妇女们特别合适。

喝茶时间

现在喝茶已不是一种专门的正式的“社交”场合了,英国人不再是穿着盛装外出喝茶了。但在英国,一个饮茶礼仪至今仍十分重要,即喝茶时间,几百万在工厂和办公室工作的人们盼望上午和下午的喝茶时间。

(7)摩洛哥饮茶之道

茶沿着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世界。来到北非摩洛哥后,可以发现这里饮茶之风更盛于茶叶故乡的中国,而且比中国更讲究排场,可以说已成为特有的摩洛哥文化的一部分。阿拉伯人均为穆斯林,不饮酒,其他饮料亦较少,唯有饮茶不可或缺。在这里,饮茶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仅次于吃饭而居第二位。

繁忙热闹的阿拉伯市场“梦地那”,窄小的街道上,摩肩擦背的人流之中,随时可见手托锡盘、脚步匆匆的小童从你身旁走过。盘中放着一只锡壶,两只玻璃杯。这是茶房或商店的小伙计前往商店送茶或从家中取茶为老板饮用的。流动旧货市场上,茶棚亦是最热闹的所在。炉火熊熊,大壶里沸水“突突”作响;女茶老板伸手从身边麻袋里抓一把茶叶,又用榔头从另一个麻袋里砸下一块白糖,再揪一把鲜薄荷叶,一起放进小锡壶里,对上滚水,再放在火上煮。两遍水滚之后,小锡壶便递到了小桌旁待茶的人们面前。作者曾经到摩洛哥特色的“茶馆”,里面放着张圆桌,饮茶的人人手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坐在那里慢慢地喝着,听着音乐,看着电视,很是悠闲。

摩洛哥茶清香,极浓而极甜,加上鲜薄荷的清凉,入口暑气全消,极能提神。摩洛哥茶具,更是珍贵著名的艺术品。摩洛哥国王和政府赠送来访国宾的礼品,一为茶具,二为地毯,都属驰名于世的物件,一套讲究的摩洛哥茶具重达百千克。

说来有趣,摩洛哥盛行饮茶之道,却并不产茶,全国两千多万人口每年消费的茶叶均需进口,百分之九十五来自遥远的中国。“中国绿茶”与每一个摩洛哥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摩洛哥,茶叶是友好的使者。

(8)荷兰人饮茶风云

提起西方人的饮茶,人们自然会想起世界茶叶消费王国——英国及其以崇尚饮茶著称的皇后凯瑟琳公主。然而追溯茶叶输入与消费的历史,以及令饮茶风云突起者,则当推“茶迷贵妇人”的荷兰。

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凭借在航海方面的优势,远涉重洋,从澳门起运中国绿茶至爪哇,辗转欧洲。茶——来自东方的明珠,开始,局限于宫廷和豪门世家的养身和社交的高尚礼仪。嗣后,风行于上层社会,以茶为贵,以茶为荣,以茶炫耀阔绰和风雅。一些富裕家庭的主妇,均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

由于人们对茶叶充满了迷恋和遐思,视茶若灵丹妙药,令人为之倾倒,而茶价之昂贵,又令人望而生畏。

迨至17世纪后半叶,茶叶输入量之骤增,茶价之平抑,以及迷于茶叶的各界名人、学者的论证和赞美,饮茶之风,不胫而走,渐次从家庭弥漫于社会,从贵族普及于民众,并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叶的输入纳入正常渠道,至1734年荷兰茶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

饮茶的大众化,不仅促使社会上茶室林立,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座应运而生,家庭中的早茶、午茶、晚茶风起云涌,而且十分讲究以茶献客的礼仪,从迎客、入座、敬茶、品茶、寒暄到辞别等均甚为严谨,既寓有东方人的传统美德,又含有西方人浪漫的生活风情,茶、茶仪、茶的文化,凝聚了东西方社交文明精神。

茶迷之风兴起,人们以追求情趣、刺激和享受的强烈欲望,躬亲烹茶,弃家聚会,意兴阑珊,终日陶醉于茶的社交活动。18世纪上演的喜剧《茶迷贵妇人》就是对茶在当时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最生动写照。无疑“茶迷贵妇人”对推动西方饮茶风云的深远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不如前,但是饮茶之风犹存。全国茶叶年输入总量为23500吨,其中复输出12700吨,本国消费10800吨(1985年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饮茶的人约居80%,年人均茶叶消量为0.70千克。本地人爱饮佐以糖、牛乳或柠檬的浓郁、柔和的红茶,旅居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洌、浓重的薄荷绿茶,而中国式茶馆则以“幽香灸灸影疏疏“的茉莉花茶最受人欢迎。

随着人民生活结构的变化,茶叶与其他饮料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茶叶的饮用价值、更新茶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充分显示茶的魅力,造福人类,这是我们今后必须加以关注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本书将历代对联分门别类,包括节日时令对联、喜庆祝贺对联、哀挽对联、名胜古迹对联、行业对联、趣巧对联等。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热门推荐
  • 误闯异时代

    误闯异时代

    她们是国家的秘密武器,从小被秘密训练长大,接受的是的顶级训练,完成的都是顶级绝密任务。她冷漠,除了自己的姐妹什么都不关心,国家和她没关系,谁是主宰大陆的狂者,无所谓,他,亦是冷血无情,杀伐果断,然他为自己的百姓斗争,却也愿她能与自己并肩作战
  • 境界之下的倒影

    境界之下的倒影

    (第一卷世界为东京暗鸦)之后的世界待定选项:Re:0(番外: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刺客信条(男主的能力起源世界)、斩赤红之瞳(前提是男主出场后,写不写看各位要不要了)、犬夜叉(女主的番外)——后期的世界为:轩辕剑三天之痕/四苍之涛、仙剑三【然后基本就是主世界(其实外世界的同人只是因为我想写而已=。=)】正常向(剧情向)从第二卷开始,为双主角(除了某些特定的卷)(超正经,我可是很严肃的o( ̄ヘ ̄o#))鉴于主角的设定与变嫁勉强挂的上钩,就挂上了变嫁的标签,不喜勿入,不过严格而言属于女主文。
  • 厨神:千金小姐

    厨神:千金小姐

    一场难产,被交换的人生,她们的命运该走向何方?
  • 汉人

    汉人

    五胡入侵,神州沦陷。礼乐崩坏,国将不国。内忧外患,汉人将亡。不计生死,只为大汉。山河破碎时,谁能力挽狂澜?神州沦陷时,谁能舍身忘死?汉室将倾时,谁能挺身而出?汉人将亡时,谁能翻转乾坤?(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二把刀

    二把刀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一个身怀江湖大侠梦想的少年的,一个持刀而行的少年,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 辩正论

    辩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落在时光里的爱.

    遗落在时光里的爱.

    那一年,她8岁有着无比显赫的家世还有别人所羡慕的一切,还有自己喜欢的人,可是一切来得太快又去得太快在一场车祸中父亲为了保护她去世了而她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失去了8岁前的记忆,与母亲去了英国她不知道吗?其实他也很喜欢她啊!八年之约,期限已到.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大概就是喜欢的人也喜欢着自己吧......这一次,他不会再放手......
  • 丹道斗神

    丹道斗神

    曾经很多人都说战斗只是为了杀戮,但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他们只是为了生存。当躁动的热血搅动荷尔蒙,那便意味着,生死的战斗也将打响。
  • 一只可爱的傻瓜熊

    一只可爱的傻瓜熊

    有一只可爱的傻瓜熊,他有许多美好的创意,于是,他和树林里的小动物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可爱的故事。在这一个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傻瓜熊的善良、智慧、天真……这是一个个成长的故事,傻瓜熊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一个故事是它一个成长的脚印儿,踏着这些脚印儿,孩子们也一点点长大。长大后,那个像傻瓜熊一样美好的童年,就深深地留在了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