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500000013

第13章 茶艺(4)

吉泰人民喜欢喝自己的家乡茶――蜀口茶。该茶为历史传统名茶,历代曾纳为贡茶,饮之滋味醇厚、香气馥郁、清甜爽口,为绿茶中的佳品。

蜀口茶产于赣江之中的蜀口洲上,四面江水环绕,洲中树木繁茂,漫射光多,四季温暖湿润,加之洲地为冲积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茶丛四季葱绿,芽叶肥大,叶肉较厚,做成绿茶,经久耐泡,味醇而甘,别具风味。

吉泰盆地,据唐代陆羽《茶经》中介绍“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吉州”据考证,即今吉安地区之域,可见吉安地区在唐代就盛产茶叶了。

古代的吉安,曾是满山见茶树、处处飘茶香的好地方。据吉安地方志介绍:“茶叶邑乡间曾有之”,甚至有许多地方“任其天然生长,不加培植”,亦有“春夏采而制之”。可见,吉安地区适种茶树的土地资源丰富,生产力高。

(5)江西修水茶俗

修水盛产茶叶,“双井茶”早在宋代就名震京师;“宁红”茶叶也一向以“茶盖中华,价压天下”而称著于海内外,然而,修水人居家时却很少喝这种颇具特色又颇为别致的待客茶。

待客茶俗一般是这样:

客人进门,主人递上一碗盐菊花凉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青茶,使凉茶有色,有香,又略有咸味,也有茶里放了少许花椒子,那种麻辣香酥又生凉意的味道,使你喝后心神一爽。

客人喝着凉茶,热情的主人已在着手准备香料茶了,其中香料因人因地而异,多的可达十余种,如:炒芝麻、炒黄豆、炒花生仁、炒糯米、盐白萝卜干、盐生姜丝,甚至有放盐笋干、盐酱瓜子等等的。讲究的还把胡萝卜等切成梅花形、圆环形。章 芝麻、豆子,几乎是每泡必备,所以修水人有句俗话:老大娘三样喜,女婿、菊花、鸡。可见菊花在居家中的重要性。

对于需要进一步表示敬意的客人或想挽留吃饭而客人时间却不允许的,主人接上来奉上的是“滚茶”,其实已是面点腊肉汤一类,另有一番讲究的。有时客人急着要走,主人搞茶不赢,则要包上三五个生鸡蛋,硬塞给客人,称做“当茶”或是“代茶”。

(6)江西贵溪茶习

贵溪人喝茶,很有些讲究,章 婺绿、云雾等江西名茶相比,不免显得粗糙些。但对于茶叶级别的高下,贵溪人从不在意,却分外讲究喝茶的方式。

进了贵溪人的家门,主人唤你入座之后,一只粗瓷饭碗,盛有半碗白开水,随即递到你手上。这是供你净口用的水,如同京剧开场前的锣鼓,既制造一点儿气氛,又为演员留下少许空隙。

此时,只听得厨房内噼里啪啦一阵阵的爆响,一般浓烈的香味窜出厨房,在厅堂里弥漫开来。片刻功夫,大盘小碟,伴着主人进进出出的脚步声,呈现在你面前的方桌上;炸得焦黄的干红薯片,香气扑鼻的花生、豆子,还有各色蔬菜做成的莱干,最后是热气腾腾的甜米果。待到佐茶的果晶上齐,主人将你碗中白开水全部泼去,换上滚热的茶。喝茶,这才算正式开始。

贵溪人喝茶,颇似外地喝酒,桌上总得有几盘几碟的。倘若以没有果品的“白茶”款待客人,则被视作欠礼之举。故而贵溪人不说“喝”茶,而说成“吃”茶。

吃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又有不同的“吃”法。

乡里人家来了客人,邻里好友当中的女性,备上几碟几盘,邀请来客中的女客,到家里来品茶,叫做“喊茶”。

青年男女相亲之日,亲戚朋友用一长67厘米、宽33厘米余、高约6.6厘米的大红木盒,将各家的粉干、面条、菜干等佐茶果品,一一传送至相亲的人家。相亲的人家则把来自各家的果品摆上几桌,款待未来的亲家,此称为“传茶”。

贵溪人吃茶,不独是为了招待客人,而且与其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最热闹的莫过于正月里妇女们的“传茶会友”了。

每年正月初十过后,男人们在外做客,女人们不甘寂寞,困守家室,便由一家发起,邀请平日来往亲密的姐妹以及左邻右舍的女宾来家吃茶。

吃罢一家,次日又换一家。少则一二桌、多则三五桌。妇女聚在一起,边吃边聊,从村里大事,到家庭隐私,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叽叽喳喳,恰似几十只喜鹊在枝头嬉闹。常常自下午1时左右开始,至夜方散,较之男人们划拳行令的喝酒,更别有一番风味。

平日里,贵溪人也好吃茶。农闲季节,有的农家以茶代饭。合家围坐桌边。桌中置红薯一盘,周摆几只小碟,内盛瓜子、豆子莱干,各人捧茶一碗,便算作一顿午餐了。农忙季节,妇女于工间小憩之际,一手拎水壶,一手挎着装有茶点的竹篮,送茶到田头。

偶有夫妻不和,拌嘴之后,女人有重归于好的心愿,又碍于面子不便开口时,吃茶便成为破镜重圆的黏合剂。女人只需邀邻人好友前来吃茶,于吃茶中劝说其夫,此种融和的气氛、场合往往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假如有老人不幸作古,吃茶则成为最好的追悼形式。生前友好、同事朋友、亲戚邻里纷纷邀请死者的家属,淡茶素果,细嚼慢咽,缅怀死者,宽慰生者。碗碗热茶,似从一颗颗滚烫的心中淌出,缓缓注入死者家属的心里,唤起他们生活的勇气与希望。

贵溪的茶俗啊!你不就是贵溪人心灵的写照吗?

(7)临川擂茶

有一年夏天,笔者应邀回乡,偶然在河西一户茶农家,喝上一碗香辣可口、津津有味的擂茶。饮后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疲劳顿消。至今想起来,回味犹存,而使我欣然命笔。

相传临川擂茶,始于南宋。当时民间流行着一种瘟疫,于是使用茶叶、生姜、盐和糯米研成浆汤,用开水冲泡后给大家服用。而后瘟疫得以制伏。自此擂茶传遍全县,数百年遗风不变。擂茶制作简单,工具为擂茶钵和擂茶棰。擂茶时将原料(茶叶、生姜、糯米、食盐,有时加熟芝麻、胡椒)放入擂钵,加开水少许。用擂茶棰捣成泥状,做成后放入瓷缸中,饮时用沸水冲泡即可。喝此擂茶,有去湿防瘴、治头晕、疗感冒之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饮擂茶章 炒薯片、米糖之类佐食。在临川乡村以擂茶招待客人,是一种十分尊敬的礼仪。热腾腾的擂茶端在手中,香气扑鼻,饮上一口,再尝土点心,边饮边吃,谈谈家常,话话乡情,既有利于农事交流,又有益于身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擂茶桌上,主敬客饮,畅叙友情,气氛十分融洽。特别是婚礼寿庆,主人给每人捧上一碗擂茶,再来一碗肉面,大家喜形于色,给这古老的饮茶方法增添许多色彩。

6.茶艺表演

人们在许多场合,都有机会接触到茶艺表演,格局形式不一,却是十分有趣,能使人们在幽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茶圣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对茶艺过程有详细的描述,对选茗、蓄水、置具、烹煮、品茗各个环节非常讲究,描述了一整套茶艺的程序,这已明显地带有浓厚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含,可以说是茶艺的雏形。宋代人们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当时称之为茶百戏,也应该是一种表演内容了。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茶的文化中已显现出了表演的意识。

茶艺表演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一种文化产业了,人们开始重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从满足生理需要的大众饮品中,重新品出古人早以传承但在近百年生活中渐以淡忘的中国茶文化的内质。现在我们看到的林林总总的茶艺馆中推出的茶艺表演,无疑成了普及茶文化精神、引导人们领悟中国茶艺的最佳载体。

茶艺表演,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民俗茶艺表演,章 民俗、饮茶习惯,以茶为主体,反映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经过艺术的提炼加工,如“赣南擂茶”、“西湖茶礼”、 “白族三道茶”、“青豆茶”等。 仿古茶艺表演,顾名思义,他主要取材于历史资料,经过艺术的处理,反映着历史原貌,古色古香。如 “唐代宫廷茶礼”。 其他茶艺表演,则是根据设计人的设计及当地民情生活习俗,经过艺术加工,以反映特定文化内涵,但都是以茶为载体,如“禅茶表演”、“火塘茶情”、“新娘茶”。

茶艺表演的基本条件有许多,如服装、场地、音响、茶器具、茶、辅助器物、水等。 表演服装的款式多种多样,章 大方。如“唐代宫廷茶礼表演”,表演者的服饰应该是唐代宫廷服饰;如“白族三道茶表演”则配以白族的民族特色服装;“禅茶”表演则以禅衣为宜。 茶艺表演的环境选择与布置也是重要的环节,表演环境应无嘈杂之声,干净清洁,窗明几净,室外也要洁净,还须预备观看者的场所以及坐椅,奉茶处所等。茶艺表演通常配有音乐,并和茶艺表演的主题相符合,正如服装与茶艺表演主题相符合是一样的,均有助于人们对表演效果的认同,使参与的人神情和茶艺融为一体,如“西湖茶礼”常用江南丝竹的音乐;“禅茶”用佛教音乐;在一些场合用古筝音乐效果也是很好的。

茶艺表演要求“精、清、净、美”。精包括茶须名茶、特色茶,质量上乘。水须好水,茶具质量考究能与茶相配。沏出一杯上等的茶汤是十分令人心情愉悦的事,精也包括精通、熟练茶艺表演。清包括人、水、环境之清爽,茶可使之清醒头脑,称之谓提神醒脑,不但茶艺表演者要清,通过茶艺表演还要让观众参与者也有所清,有助于人的思维,感到大家相聚一起享受品茗的快乐和亲近。 禅茶中的燃香,更显庄重,淡雅清香,素色茶器,饮茶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拂去心灵上的尘埃,心清自然明。 净包括人、衣着、环境、茶、茶器、水等,人的洁净,如手的洁净,头发的梳理,衣服的清洁整齐,桌椅、板凳清爽没有多余杂物和尘埃,场所无杂物赃物,显得整洁简朴,茶具应洗涤干净,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也得到心灵上的净化,无杂念。 美应符合茶道的美,符合观赏美学的美,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沏泡一壶好茶让参与者品赏是十分关键的事,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沏泡出一壶好茶汤,是整个茶艺表演的基础,学习沏泡技艺是茶艺表演的基本功。茶艺员应经常接触茶、品尝茶,通过实践,对茶叶质量的好坏、水的选用,用水量、水温、投茶量、浸泡时间、冲泡方法等经常加以练习,要能鉴别得出茶汤质量的好坏,会喝好茶,学会品茶艺术,章 品茶师、出色的茶艺表演员要掌握的基本功。

同类推荐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深入介绍了科学种植、生产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切实帮助广大农民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朋友们脱贫致富,轻轻松松奔向致富之路。
  • 追寻爱的节奏

    追寻爱的节奏

    他和她是在网上认识的,他们有一个承诺,六年之后,他们就做情侣。她为了追寻他,转到了他的学校。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是否能在一起呢?请你们自己观看哦!
  • 念卿一诺为红颜

    念卿一诺为红颜

    他,是雨国最后一位皇子,念卿一,他父王走的时候留给他的名字,寓意是只爱他母后一个人。阴差阳错,让他来到了念流山,认识了小师妹,和自己有着同样复国心态的唐雨萌。一场最盛大的人间别离,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一段可歌可泣的复国之路。究竟,他会笑到最后吗?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背后,永远的别离。
  • 代嫁丑娘

    代嫁丑娘

    因为她丑,所以不受家人的宠爱,本是嫡出的她常受庶出妹妹的欺负。因为她丑,所以指腹为婚俊美无比的心上人要让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因为她丑,所以要替嫁给那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因为她丑,所以可以不被别人尊重。因为她丑,所以要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利。因为她乖,所以在受到妹妹欺负的时候从不告状。因为她乖,所以心仪已久指腹为婚的人另娶她人,她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乖,所以嫁给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也默默忍受。因为她乖,所以尊严被践踏也毫不在乎。她的丑颜善良惊叹了何人又收复了几人?她的柔顺乖巧顺应了几人又感动了何人?
  • 校草大人请接招

    校草大人请接招

    她,李馨羽,在高考前一天因为老妈的一杯有安眠药的牛奶,而不能考上自己最想去的大学。什么?!老妈闺蜜的儿子要和他同居半年?!好吧,只能同意了。考上了一个还算可以的大学,以为可以过一个安宁的大学生活,可何曾想到,她自己却成了校花?!!明天有人来递情书,这个表白,那个表白的,这日子怎么过啊!“林逸辰!我什么说和你CP啊?”“你睡觉的时候同意的。”一对欢喜冤家的爱情故事……
  • 未知诡域

    未知诡域

    人类有太多未知的东西,先不说浩瀚的宇宙,便是我们天天踩踏的地球还总有未解之谜。鬼怪,僵尸,狐仙,碟仙,等等。别急,让我们慢慢探索未知诡域。
  • 神武之巅

    神武之巅

    平凡的繁华生活,造就了一个平凡的他。但是在另外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他却不甘平凡。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且看平凡的他如何决战神武,对战太古皇族,战败无数天才妖孽,牵手绝世美女,站在神武之巅。
  • 千金女将
  • 源魂

    源魂

    风雨飘零,乱世将临,曾经的强者们纷纷从沉睡中苏醒,灵术,咒术,妖术,魔术,各大术法流派纷纷现世。有纵横天下的王者,沉睡万古的神灵,所有的人走在追逐着那最初的光芒,源魂。那是奇迹之种,那是一切力量的源泉,那是这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
  • 元年纪

    元年纪

    逆行书,一个没有从前的孤儿,追寻脑海中一个残破的梦,踏上寻找父母以及真像的道路。入学院,斗世家,荡兽潮,平灾变,以平凡之资踏热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