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要善于提合理化建议,其前提条件是做好本职工作,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有意见可提。试想:一个对企业、对集体漠不关心的人,能让他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议?衡量一个员工是否优秀,就要看他是否给企业提出有价值、有效益的建议……
身处一线,最能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应该及时、大胆地提出来,以促使工作的改进。在一个企业中,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
一名优秀的员工,长期工作在企业的一线,最能发现工作流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领导当面直陈,以使企业的生产畅通无阻,公司的利益不蒙受损失。
诚然,真正能做到这一点,还有赖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因为只有忠诚才会有建议。
唐朝名臣魏徵,因为他有一颗对朝廷的赤胆忠心,才写下了一篇流芳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即位不久,就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
“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
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做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都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徵,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说:
“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他列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
“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
“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徵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
“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
“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徵说:“陛下能够居安思危,太让人高兴了!”
以后,魏徵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徵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
“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
“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徵的仇,反而夸奖魏徵说:
“人家都说魏徵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忠直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
“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作“贞观之治”。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大臣邹忌,因为他的妻、妾、朋友都在他面前夸他的相貌美于城北的徐公。徐公是当时出了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太自信。一天他偶然见到了徐公,发现徐公确实很美。回到家里急忙拿起镜子自照。怎么看都比不上徐公。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本没有徐公之美,可妻、妾、朋友都夸自己美于徐公,何也?是因为妻子私爱于自己、妾畏爱于自己、朋友有求于自己。在一个家庭里尚且如此,何况“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竟媚争宠,于是次日早朝他面见威王说:
“臣自知不如城北徐公美。而臣之妻、妾、客皆言美于徐公。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又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是观之,王之敝甚矣!”
他谏齐王一定要渐远酒色,勤理朝政,多恤民情。如此方能使齐得以长治久安。
威王接纳了邹忌的谏议,于是下令全国上下,不论是臣、官、吏、民能当面向朝廷提出建议的受上赏;通过书函建议的受中赏;广泛议论于朝野而闻于朝廷的受下赏。
号令一出,全国纷纷响应。
此举让齐国周边的国家感到了压力。并争相与之修好。此即谓“战胜于朝廷”。
好的建议可以强大一个国家,也可以成就一个企业,成长一名员工。
许多年以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
有一位雄心勃勃的青年来到了采油区。他的工作是检查石油罐盖是否焊接完好。以确保油罐不漏油而被安全储存。
年复一年,这位青年感到了厌倦,认为这样的工作不是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向主管请求调换工作岗位。这位主管冷冰冰地抛给他一句话:
“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他听后脸色涨红,真想辞职不干了。可他想想自己的未来,还是选择了坚持。
工作一段后他忽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每当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就要滴出39滴。但是总有那么一两滴没能起到作用。于是他想到如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这将会节省多少焊接剂。从此他潜心研制了一台37滴的焊接机。不久又研制出了38滴型的焊接机。这一发明不仅彻底解决了油罐的漏油问题,也给公司节省了大量的焊接剂。据统计每年可为公司带来5亿美元的新利润。
后来这位青年就成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他的名字叫D。洛克菲勒。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许多员工在企业第一线,对工作流程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显示其对工作的不敬业,对公司的不忠诚。
有的员工借口说:“我们的工作流程没问题,不需要向领导建议。”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人力资源专家余世维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们的工作流程难道是世界上最好的吗?”
其实我们所在的每一个企业,都像是一艘驶入惊涛骇浪里的航船。老板是船长,员工就是水手。船长与水手都是这条船上的工作者,他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命运将他们紧紧地拴在一起。没有退路,只有前进!从船长到水手,他们的工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流程,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威胁到全船人员的生命安全。水手应是这艘船上最先发现问题的人。他应该及时地、真实地向船长反映正在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建议最好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航船的安然无恙。
再大的企业都不能功过集于一人。老板与员工都是这个企业的支撑者。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工作,你将对工作充满乐趣;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将对公司充满热爱。
让我们忠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那里是你成功的希望、成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