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7700000013

第13章 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任务和文学批评家的素养

1.文学批评的性质

人们在文学欣赏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之上,根据文学作品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效果,对它的审美价值加以科学的认识和评价。这就是所谓的文学批评。

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文学批评应该具有哲学和科学的理论形态,换句话说,它应该是哲学和科学的批评。

作为一种根据文学社会作用的实际效果来进行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文学批评还应该合乎社会的功利目的,换句话说,它应该是社会学的批评。

作为一种建立在文学欣赏的审美享受的基础之上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文学批评还应该体现审美的艺术感受,换句话说,文学批评还应该是美学的批评。

文学批评,既是哲学和科学的批评,又是社会学的批评,也是美学的批评。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文学批评乃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2.文学批评的任务

文学批评,一方面来自文学欣赏,是对文学欣赏的深化;另一方面又面对文学创作,是对文学创作的评价。如果说,整个文学过程,从创作到欣赏是一个首尾连接的圆圈的话,那么,文学批评显然处于这个圆圈的连接点上,是沟通创作和欣赏的中介环节。下面,我们就从文学批评的中介地位出发,谈谈它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之间,作为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供求关系的调解者所承担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来看看文学批评对欣赏所承担的任务。一个文学作品投入社会,到底它有没有审美价值,有什么样的审美价值,有时读者群众受某种审美趣味的限制,不一定说得清楚。特别是一些情感形象内容和语言形式都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读者见了,不免感到茫然。真善美的东西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假丑恶的东西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文学批评家,作为作家的知情人站出来说话,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形象内容和语言形式,作出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判断。文学批评家提供的这种认识,对读者的文学欣赏,无疑是一种指导,如果广泛的读者群众,普遍地接受了这种指导,和文学批评家一起,对香花,即所谓真善美的作品给予赏识,从而使它更好地发挥审美的社会作用;对毒草,即所谓假恶丑的作品加以抵制,减少以至于根绝它的有害影响,那么,全社会的文学欣赏水平,就将相应地得到大的提高。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所承担的任务。一个文学作品投入社会,到底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有时作家作为当事人不一定看得清楚。尤其是一些社会各界意见纷纭、争论激烈的文学作品,它们的创作者更是会感到无所适从。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如果这种需要的实际状况不为作家了解,这对作家下一步创作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影响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明察秋毫的文学批评家,作为读者代言人站出来说话,把作品的社会效果和读者的审美需要,通过集中,加以传达。文学批评家提供的这种信息,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种指导。如果作家普遍地接受了这种指导,和文学批评家一起,对自己的创作实践来一番回顾、总结,从成功中取得经验,从失败中取得教训,那么,全社会的文学创作活动,就将相应地得到大的发展。

总起来讲,文学批评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中介环节,其任务在于,一方面深刻地揭示创作的审美价值,指导文学欣赏;另一方面正确地集中欣赏的审美需要,指导文学创作。在今天,基于对文学批评的上述地位和任务的科学认识,我们党领导文学事业(包括领导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文学批评来进行的。

3.文学批评家的素养

我们说,文学批评是哲学和科学的批评,是社会学的批评,是美学的批评。文学批评要指导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为文学批评的这种特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文学批评家就必须相应地具有哲学和科学的理论素养、社会生活素养和美学素养。

所谓哲学和科学的理论素养,指文学批评家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概括方法。一个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认识高度,具有熟练运用概念、推理、判断和一系列辩证范畴的抽象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和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最新的科学概括方法。只有这样,他才能面对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出哲学和科学的批评。

所谓社会生活素养,指文学批评家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现实和历史的知识,以及和人民群众的精神联系等等。一个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不能书生气十足,除了理论素养,他还应该有多方面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现实和历史知识和人民群众保持心心相印的精神联系。只有这样,他才能全面地把握文学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效果,正确地集中社会各阶层在审美方面的实际需要,从而对文学作品作出社会学的批评,所谓美学素养,指文学批评家的审美实践、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一个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不能是文学的外行。除了理论素养、社会生活素养,他还应该有丰富的审美实践(包括创作实践和欣赏实践等)、敏锐的审美感受和准确的审美判断。只有这样,他才能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作出美学的批评。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

1.文学批评应该以社会实践为标准

文学批评,作为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尺码。这个尺码,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批评标准。

凡是文学批评,都有一定的标准。没有标准的文学批评,是不存在的。问题在于,各种文学批评所用的标准不同。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习惯于以语录为标准,以领导意图为标准,以政治风向为标准,或者以自己的主观印象为标准。凡此种种,都是唯心主义的标准。用这样的标准进行文学批评,不可能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干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检验一切社会意识是否合于规律、合于目的、合于法则的唯一标准,文学作品,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并且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审美的社会意识,它到底是否合于规律、合于目的、合于法则,自然也只能以社会实践为标准,才能得到检验。

和以上列举的唯心主义标准不同,文学批评的社会实践标准,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标准,它不以任何个人、任何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用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文学批评,可以排除种种偏见、谬误以及想当然的成分,从而对文学作品作出公正的结论。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学批评的社会实践标准呢?简单地说,所谓社会实践标准,是指文学批评应该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该作品在社会中的实际效果,对它的审美价值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这里,有两点需要着重地加以理解:一是作品在社会上的实际效果,一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实际状况。这两点,可以说是坚持文学批评的社会实践标准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就这两点,分别作以阐述。

2.文学批评的社会实践标准和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

一个作品产生,都有它的动机,有它的效果。唯心主义的批评标准只看动机不看效果,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批评标准,是只看效果不看动机,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标准,既看动机又看效果,可以说,它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这种统一,不是让效果统一于动机,而是反过来,让动机统一于效果。

具体到文学批评中来,所谓动机统一于效果,就是说,我们看一个作家的动机,除了看他本人的宣言和表态以外,首先和着重地,要看他写出来的作品在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然而,就作品而论,社会效果往往是复杂的。一方面,由于广大读者在审美感受方面有客观一致的特点,所以,社会效果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广大读者在审美感受方面又有主观差异的特点,所以,社会效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批评家就应该用辩证法的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从不确定的社会效果之中,去把握确定的社会效果。对于一个作品来说,不管人们争论如何激烈,在多数人那里,总有一个基本相近的看法。这就是社会效果在空间上的确定性。不管眼前评价多么分歧,在长时间当中,总会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这就是社会效果在时间上的确定性。以上讲的从不确定的社会效果中把握确定的社会效果,说到底,也就是看多数人的社会效果,看长时间的社会效果,或者更准确地说,看多数人在长时间中的社会效果。

这里,所谓多数人,是指人民;所谓长时间,是指历史。我们说,文学批评要以多数人、长时间的社会效果为依据,实际上也就是说,一部作品的价值如何,最终要由人民来检验。要由历史来判决。专业的文学批评家只有代表人民的意愿,体现历史的要求,他的个人意见才是值得尊重的。

3.作为社会实践标准具体化的真善美的标准

前面我们所讨论的作品在社会中的实际效果问题,是坚持社会实践标准的一个方面,与此有联系的另一个方面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实际状况。

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特征在于用语言表现情感、创造形象。其中,情感和形象构成作品的内容方面,语言构成作品的形式方面。作品的情感和形象内容,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它的基本属性在于真实性和倾向性。作品的语言形式,作为与内容相适应的产物,它的基本属性则在于艺术性。由此决定,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相应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享受作用。要说实际状况,这一切就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实际状况。

文学批评要坚持实践标准,就必须从以上所说的实际状况出发,对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它的审美认识作用,对作品内容的倾向性和它的审美教育作用,对作品形式的艺术性和它的审美享受作用,进行三位一体的考察。这,也就是所谓的真、善、美的标准。

真的标准,主要用于考察作品的形象内容:一是考察形象的具体化,即现象和细节的真实程度;二是考察形象的概括化,即本质的真实程度;三是考察形象的典型化,即细节真实和本质真实相统一的程度。而这种考察,又必须以作品的形象真实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审美认识作用的实际效果为依据。由此言之,真的标准,实际亡就是依据作品的审美认识作用考察形象真实性的标准。

善的标准,主要用于考察作品的情感内容:一是考察情感的独特化程度;二是考察情感的普遍化程度;三是考察作为以上二者的统一的情感的典型化程度。而这种考察,又必须以作品的情感倾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审美教育作用的实际效果为依据。由此言之,善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依据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考察情感倾向性的标准。

美的标准,主要用于考察作品的语言形式;一是考察语言为了表情而达到的音乐性和精炼性的程度:二是考察语言为了造形而达到的绘画性和含蓄性的程度;三是考察语言形式对于情感和形象内容的适应程度。而这种考察,又必须以作品的语言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审美享受作用的实际效果为依据。由此言之,美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依据作品的审美享受作用考察语言艺术性的标准。

我们认为,在文学批评中,坚持真善美的标准和坚持社会实践标准是统一的,把真善美的标准集中统一起来,这就是社会实践标准;把社会实践标准分散下去,这就是真善美的标准。

正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一成不变的社会实践标准一样,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一成不变的真善美的标准。社会实践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文学批评的社会实践标准,以及作为它的具体化的真善美的标准,必然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历史具体地加以发展和更新。

同类推荐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演说经典之美

    演说经典之美

    本书以“思想·开放·个性·好读”为标签,所有内容均源自名家之讲谈实录,或源自名师课堂,或源自公共讲堂(坛),或源自开放非开放之各种讲演、谈话,所选内容我们秉持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或具有更为开放的思维与向度,或具有极其强烈之个性(表述及其他),而所有的作品,我们都注重“好读”,注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分成上下两卷。“上卷”与书名同题,以“我”为视角,写一个平常人在平淡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及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知足常乐”的心情。“下卷”《城市的写真》,主角是城市。写的是城市的景物,阳光与阴影;以及人,那些普通人身处底层的艰辛与并非低沉的奋斗,以及在作者心间激起的百感交集的波澜。
  • 与心灵有个约会(滋润心灵的温馨故事集)

    与心灵有个约会(滋润心灵的温馨故事集)

    本书包括《心爱永恒》、《巧遇》、《爱的示意》、《父母心》、《播种生命》、《一路同行》、《选择人生》、《最后一美元》、《寻找一颗善心》等124篇故事。
  • 快活馋

    快活馋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邪帝盛宠:逆世倾城毒妃

    邪帝盛宠:逆世倾城毒妃

    前世至亲的背叛让她痛不欲生。今生亲友的背叛让她苟延残喘。昔日的废柴小姐再次睁眼万千风华。她斩妖,弑神甚至不惜代价除去魔族。素手遮天血染苍穹只为心中那一丝希望。她魅惑一笑:“儿女情长不过是强者路途中的绊脚石。”“魔尊又如何,只要你愿意,我随时为你舍弃。繁华盛世,锦绣山河。吾愿与你共舞。”一袭红衣烈舞,祸世妖娆。却残忍无情干戈寥落生灵涂炭。“你冷血无情我便用我炽热之心感染你,你要称霸天下我便为你铺下血路。”“我在世人眼中早已是个女魔头少杀一人多杀一人有什么区别”“因为别人那肮脏的血液都没资格触碰你”
  • 撩妹

    撩妹

    成天爽,北方大暴发户的儿子,智力值不详,武力值比较变态,自小跟着堪称近战无敌的护院老头习练八极拳。进一步,英雄。退一步,枭雄。于是成天爽进进退退,前前后后,更像个该挨千刀的妖孽,只为做那撩妹十级,千金不换回头的潇洒浪子,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喜马拉雅狂想

    喜马拉雅狂想

    本书围绕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从晚更新世进入全新世,亦即冰后期,具有2500余年为周期的全球性递变,已为世界有关科学界公认。基于这一背景,就寒带、温带、热带地区将发生的灾变和应对措施展开科学幻想——主人公穿越时空帷幕,寻求通过打通喜马拉雅山墙来解决这一灾变环境,情节生动曲折,内容丰厚扎实,故事性强且极富警示意义。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傲睨天龙

    傲睨天龙

    在这一片遗失大陆上,到处可见千疮百孔,被撕裂的痕迹被烧焦的树木无不提醒着这里发生过一场毁灭性的战争,胜利者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这片大陆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 医见钟情,腹黑帝王小医妃

    医见钟情,腹黑帝王小医妃

    顾汐儿可是当朝丞相捧在手心里怕磕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掌上明珠了,美貌与智慧并存、是天地间所有好男儿心目中最想娶的女人;谁知,一张圣旨竟将她许配给久病缠身,痴傻无盐的九王爷!“姐姐...我要亲亲”“滚”.........一袭红衣,风华绝代“帝云轩,你那么有权有势应该不缺女人”“可是朕缺个你”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TFBOYS我们的爱情不会枯萎

    TFBOYS我们的爱情不会枯萎

    曾经..那只是曾经...以前..那也只是以前..现在..回不去了...爱过?爱过,现在还爱,但不可以在一起;后悔?后悔,后悔放开你的手...讨厌?讨厌,很讨厌,很讨厌他和别的女人接触;鄙视?鄙视她和别的男人接触...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他误会我;不想见?不想见,不想见到她和别人一起然后抛弃我...她们生活在一个阴谋,一个大圈套,明明可以在一起却因为朋友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爱情,让她们幸福...他们,会在一起?还是,遵循安排,离开呢?
  • 民国先生

    民国先生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这个时候的民国,是一个时代,更是一个象征着革新的精神。小镇上的苏家太爷知天命已到,将孙女托付给了苏家故人苏先生。不知何来,不知何归的神秘苏先生许苏瑶十年安定。三方势力却在苏瑶踏入上海的那刻起便紧盯不放,究竟为什么?看苏先生如何带苏瑶在上海大风大浪中稳如行舟。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三杯知冷暖,笑眼看醉人。聚散终有时,此去无故人。苏先生究竟是谁?他在上海,究竟想干什么呢?注:这个是作者的初稿,还有经过修改的详细稿件,有待发出哈哈。
  • 最后一个镜头

    最后一个镜头

    当今中国,悬念故事已成为继言情、武侠之后,又一轮通俗文学的热潮阅读文本,更是青少年朋友成长的阅读焦点。眼下的图书市场,也要数这类书刊最走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