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正如产品生产线的安装和使用,风险发生时,都表现为系统运行偏离预定方向,防范生产线的风险有两种途径:一是改进生产线的程序软件,使其运转高效、便于操作;二是加强对生产线设计、安装、操作人员的管理。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我们对理论的不断完善,正对应着前者,而对后者,却很少有人涉及,后者对应着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实施、使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等,而这些正是实践应予以研究和实施的范畴。目前我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技巧,如果系统较小或者实施者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系统可能会幸运地取得成功,一旦条件不满足,不成功的概率有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想。
内部控制系统的成本与其严密性呈正相关,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复杂,系统的成本不断高涨,已引起研究者注意,如COSO、COBIT、SAC都明确提出要关注成本效益的问题①,但它们对问题的解决,是从降低内部控制系统严密性的角度入手,而在风险损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以降低控制的严密性来实现成本降低的潜力越来越有限,达到内部控制底线的必要成本日益抬高,成为企业难以承担的支出。统计资料显示,大型美国公司在《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合规工作第一年为建立一套内部控制系统的成本平均高达460万美元。这些成本包括35000小时的内部人员投入、130万美元的外部顾问和软件费用以及150万美元的额外审计费用(增幅达到35%)。第404条款造成的高额财务费用和较为苛刻的内部控制要求,成为众多企业放弃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如国航股份、上海电气集团、神华能源和中国远洋控股公司等。2006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在全球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所占的份额分别为11%和6%,而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所占份额分别为17%和18%,2007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纽约发表演讲说,美国国会应尽快修改和完善《萨班斯法案》,以避免美国资本市场出现监管过度的情况,减轻此法案给一些公司带来的负担①。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在制定设计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更加关注成本问题,遵循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外,还需从工程学的角度去考虑,工程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工程学是研究怎样做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将经验和技巧上升为科学,而内部控制是研究做什么的问题,侧重于理论和制度的完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立足于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像研制一台机器或建造一座楼房一样,以“工程化”的思想来设计和实施社会科学项目,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毕竟实践活动的科学化是工程学的目标和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