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变为具体行动,关键在于抓落实,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经常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不少,但很多事情往往提出来后只是热闹了一阵,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必须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确立的目标再宏伟,提出的思路再清晰,制订的举措再具体,如果落不到实处,见不到实效,都只是一纸空文。要把目标贯彻下去,根本在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这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抓落实。抓落实,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尚空谈;就是实实在在地干事,干实实在在的事;就是把好的纲领变为行动,落到实处。
吴天祥,1944年出生,湖北钟祥人,先后任武昌区公安局民警、干部,武昌区干校理论教员,武昌区知青办公室干部,武昌区公安分局联防办公室干部,武昌区人大干部、副科长,武昌区信访办公室副主任,武昌区副区长。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吴天祥在任武昌区副区长时,分管劳动、社会保障、群众团体等社会性工作。他积极响应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和方针,把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落到实处。
1997年的一天,吴天祥的家里来了30多名下岗工人,他们都是来找工作的。午饭时,吴天祥为大家下了18斤肉丝面。面对满脸愁容的工人们,吴天祥深知责任重大,深知在再就业工作中政府的担子有多重。他身先士卒,四处出击,多方调研,一到节假日,他就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在街上转悠。1998年初,他在汉口开会,看到一家馒头店生意不错,一打听是一位农民做的,便认真向这位农民请教,一口气买了150多个馒头扛回武昌,分给几十名下岗工人,鼓励大家:“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靠要,怕的是观念不变!”吴天祥还拿出1000多元钱帮助这些下岗工人开起了馒头店,仅此一项就安排了40多名下岗工人。
吴天祥经过走访,了解到武汉市的五色织布厂是一家特困企业,于是要了该厂100名最困难职工的名单、住址,利用业余时间一一走访,提出下岗工人进社区的思路,并亲自在积玉桥街砖瓦巷社区试点,100名工人全部就业,进而向全社区推广。仅此一项举措,全区3000多名下岗工人走上了再就业的岗位。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中。树立目标,更要锁定行动,制订纲领目标而无落实,无异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唯有立说立行,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办实事,才能真正惠及百姓,取信于民。
抓落实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是检验决策是否有成效的有力手段。领导干部能不能抓落实,善不善于抓落实,能综合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到组织决策和目标任务的实现。可以说,抓落实是领导干部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领导干部要带头抓落实,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抓落实,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抓好落实,不仅是工作方法与工作作风的问题,更是衡量领导干部懂不懂政治、讲不讲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不抓落实,不但会影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还会影响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会影响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因此,干工作必须把抓落实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根本要求。能否抓好工作落实,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是指导思想问题。抓落实是一个领导干部为政为官的态度,也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作风要求。能不能、会不会抓落实是一把标尺,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踏实干事、勤政为民的标准。
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和实际的效果2010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以扎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这句话的核心说的就是“落实要求实效”,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把工作落到实处。
对任务执行的力度和落实的实际效果是考查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最主要标准。这一标准不仅考验的是干部的干,更考验的是干部的落实力。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任何方针政策、会议精神、口号倡议,都必须用具体的行动和实际效果来落实。
要将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际的东西,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具体行动起来。一千个口号,不如一个行动。一切口号,只有在落实中才能找到;会上提出的问题,只有在落实中才能解决。领导干部要做善于破解难题、打开局面、能办实事的实干家,不做夸夸其谈、光说不干的理论家。
改革开放后,为了响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号召。许多乡镇整天大会小会地传达着这一精神,但他却沉默了,因为他明白,仅传达口号解决不了实际困难,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口号变成实在的效益,需要动用资源,运用脑力踏踏实实地干起来。这就是河南省鄢陵县议台村的党支书陈建功。
陈建功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考察到办棉短绒加工厂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而鄢陵是产棉大县,资源丰富,于是决定走棉短绒加工这条发展路子。为了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他先后到省内外有棉短绒加工市场的县市考察、取经。为节约开支,他专门买了一辆摩托车,往返于周边县、市及外省,找信息、学技术、问销路。
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陈建功终于掌握了棉短绒加工的各种信息和技术,联系好销路之后,开始筹备办厂。经过努力,议台村第一家棉短绒加工厂投入生产。由于陈建功在技术上严格要求,加上管理有方,产品销路畅通,当年就赢利十多万元。他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自己富了不算富,群众富了才算富。2003年,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对全村农户进行了摸排,对排查出的贫困户划类定级,组织先富起来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民营企业家,采取帮资金、指路子、供信息、上项目、教技术等形式,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在陈建功的带领下,仅两三年时间,议台村的棉短绒加工业就迅速发展起来,全村建起十多个加工厂,有40%的农户从事棉短绒加工业。尝到甜头的人们越干越有劲,厂家越来越多,规模也随之扩大。
正是出了一个这样实干的村官,带领着大家一起踏实苦干,议台村逐渐建设成了特色棉短绒加工村,拥有企业100多家,成为一个经济大村,也成为全国农村奔小康道路上的光荣模范。
落实,要脚踏实地又要取得实际效果。落实,必须“实”字为先,坐而论道的落实其实是违背了落实的真正内涵。脚踏实地的落实,必须要转变作风,深入一线,融入群众,融入实际,做到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
落实就是要求实效,这是最根本的。如何真抓实干、能否抓好落实,反映出来的是党性和觉悟,体现出来的是作风和意志,检验出来的是能力和才气。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求实效,始终把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服务群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工夫下在推动工作,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把目标定在服务群众上。
求实效就要克服决而不行、说而不做的不良倾向,对决策了的工作任务,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保持恒心,一个声音喊到底,一股劲儿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重形式主义,坚决防止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华而不实的“作秀工程”,为社会发展下真功夫、力求实效,真正为群众带来实惠。
干部工作的实际效果,深层折射的是他的工作作风,根本影响的是执政基础。因此,党员干部要发扬“踩石留印、抓铁留痕”的精神,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一件一件地干实,一件一件地干成,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小事成就大事,实事成就业绩,真正做到领导交办的每件工作“落实有力度、结果有回声、实现有办法”。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在为人民服务中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只有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组织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组工干部的党性才会得到真正的锤炼和提升。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将工作落到实处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课题。形式主义者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这已经成为影响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和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
2008年1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青海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以求真务实作风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钱德田,曾任浙江省嘉善县拖拉机厂工会主席、厂长、县工业局党委副书记、陶庄镇镇长,曾任嘉善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钱德田工作求真务实,处处落实到实处。2000年,县属国有老企业拖拉机厂破产,187名职工因安置问题几次集体上访。县委领导把钱德田同志找去,要求他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于是,他起早摸黑,深入到37名职工家庭,促膝谈心。一方面宣传政策,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及时向县委反映群众的合理要求。有一名老职工思想上一直想不通,钱德田同志连续5次上门做工作,有时遇到人不在家,他就站在门口等,最后,这位老职工被感动了,表示同意县委作出的决定。从而化解了矛盾,保证了县委决策的实施。
钱德田从不以官自居,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他总是率先带头,身体力行。他给自己立下了“不揩公家一点油,不受人家一份礼”的规矩。
在陶庄镇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许多乡镇都用汽车接送领导干部上下班。但身为镇长的钱德田同志经常住在乡镇,即使回家也始终坚持自掏腰包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有的领导建议说:“我们镇财政收入较好,买辆汽车上下班方便一点”。但他认为“用公车接送干部上下班,不仅增加公家负担,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容易脱离群众,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尽管当时陶庄镇经济条件较好,但始终没有用公车接送干部上下班。
钱德田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感化党员干部,展示着一名共产党员求真务实、克己奉公的良好形象。
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钱德田同志以实际行动,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各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真正为人民谋利益。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深入实际,多到基层去,多到群众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开会和讲话都要有针对性,反对搞浮夸、做表面文章,提倡恪尽职守的勤勉精神、务实精神。
解决问题是抓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抓落实就是一句空话。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落实,应该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汇报问题是党性、指出问题是责任、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不图名、不藏忧,不回避矛盾、不怕暴露问题;必须勇于揭短,敢于较真,凡是发现的问题,都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总结教训,绝不敷衍塞责;要坚持盯着问题做工作,盯着薄弱环节下工夫,特别重视解决那些长期困扰基层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在化解矛盾中落实工作,在解决难题中促进工作落实。
有些单位领导习惯于落实那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把它们当做硬指标,集中时间和人力物力,不出成果不撒手;喜欢落实那些“立竿见影”的工作,以谋求“短、平、快”的政绩和效益。而把那些不容易量化的“细工慢活”,把需要长期抓的“苦活”、“累活”,看做“软指标”,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方面的工作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抓落实工作上的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实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是对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以这种作风抓落实,即使收到暂时的效果,也只是“海市蜃楼”,整体建设水平不可能真正提高和全面发展,政绩也就转瞬即逝。
法规制度是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我们做工作、抓落实的基本依据。抓落实,就需要不断强化法规意识,真正依靠法规制度推动工作,做到筹划工作以法规制度为依据,研究解决问题以法规制度为武器,检查衡量工作以法规制度为标准,建立健全抓落实的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制度,依靠法律抓落实,保证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
“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
“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强调的是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心心相印。我们党十分注重把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建设的大事来抓,强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到群众生产和生活的第一线,访贫问寒,问计于民,树立良好的亲民、务实作风与形象,保证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张雅琴生前是江苏省丹阳市金桥村的党总支书记。是她,用10年时间,带领这个曾经叫木桥的穷村子走上了繁荣富足的康庄大道。
2000年7月,时年45岁的张雅琴被任命为木桥村支部书记。那时的木桥是有名的贫困村,连买柴油发电的钱都没有,老百姓只能摸黑过日子,被戏称为“黑木桥”。
那个时候,村里处处是一种当地叫“支沟”的田间小道,骑摩托车一不小心就会跑到臭河沟里去,去镇上仅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造桥修路成了张雅琴的头等大事。舍不得花钱买材料请建筑队,她就带着村干部四处找旧砖、捡材料,到河里挖土方。通过整治荒地和废弃河塘,金桥建成了拥有300多座标准厂房的村级工业园。“村干部首先要有创业的能力,才能带领群众创业。”在她的号召下,村两委11个委员和全村80%的村民小组长都办起了经济实体。有了示范效应,全村100多家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超过1/3的家庭有了经济实体。为了不让一户村民掉队,张雅琴动员全村140名党员帮助贫困家庭发展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人人有事做、个个有岗位、天天有收入。
2006年,村里发展汽配物流产业,张雅琴了解到村民周美珍想创业,就安排她在村里的物流中心边学边干,并帮她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周美珍的物流公司开拓了山东和辽宁两条线路,生意越做越红火。
村电工徐志春回忆,2008年年初的一天晚上下了大雪,他早晨五点多起来查看线路,碰到张书记一个人扛着长长的竹耙子,去看村里刚建起来的大棚,说是怕被雪压趴了。“原来村干部头天晚上开会开到十二点多,张书记没忍心叫醒他们,就一个人冒着严寒出来了。”
村里一年产值十多亿元,而她却一直骑着20世纪90年代初家里买的一辆“80”摩托,为村里的事情跑前跑后。
“她就是这样一心为民的干部,就是跌倒了也会为群众抓把泥。”金桥村村民说。张雅琴担任村支书的10年,是金桥村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10年。
权力是人民给的,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权力当做一种责任,绝不能以权谋私。但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间,远离基层、脱离群众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干部总是习惯于眼睛向上看,身子往上飘,整天揣摩的是领导的心思,考虑的是个人仕途,出则高级轿车,入则豪华办公楼,脱离群众,不仅没有增长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反而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成为不受民众欢迎的人。
细数近年来查处的那些腐败干部的“光辉事迹”,总能看出他们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影子。平时空话、套话不离口,真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他们不愿深入了解,不愿搞民主政治,就喜欢听汇报,听信身边的所谓“智囊”出谋划策,甚至为了个人“政绩”劳民伤财,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制造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有的是中央制订了好的政策,但在要求下面贯彻中“心慈手软”,对中梗阻和阳奉阴违者不敢撤职查办,对问题较多、人民内部矛盾比较突出尖锐的地方,又习惯当“甩手掌柜”,以至“暴力维稳”,强拆、强占。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使那些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干部,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受到惩处。
“干部好比是鱼,群众好比是水。浮在上面的鱼是死鱼,游在水中的是活鱼,只有沉下去才能灵活自如。”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基层第一、群众至上的群众观点,始终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基层的国家大事,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眼睛向下看,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将心比心,换取群众真心。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沉入基层,真心真意和农民群众交知心朋友,在老百姓的炕头、地头上了解群众心声,千方百计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解决好、落实好。
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
落实各项任务,要求领导干部把责任系在心上。从一定意义上说,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履行责任的过程。干部有了责任感,就会有干事业的激情、抓落实的行动。为促进工作落实,就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就要临危不惧,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工作没有落实好、没有抓到位,就继续坚守,不放弃。
刘秀荣是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计生办主任。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街道的“非典办”就设在她所在的计生办,刘秀荣被任命为“非典办”主任。从“非典办”成立,到街道辖区内最后两户解除隔离,在这难忘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刘秀荣和“非典办”的同事们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团结奋战,为国分忧、为民解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非典办”成立的当天晚上,刘秀荣就制订出了一套方案,提出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网络、服务网络、信息网络以及计划生育协会网络全面纳入到抗击“非典”的战役之中,调动一切资源共抗“非典”。抗击“非典”紧急预案连夜完成交给街道领导。
4月14日,街道开始出现疫情,“非典办”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而这些工作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群众的情绪也比较恐慌。刘秀荣最着急的就是如何尽快让老百姓知道“非典”是怎么回事,消除百姓的恐惧心理。那些日子,“非典办”的两部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群众纷纷打电话来询问“非典”是什么。有时候每天有八九十个电话,刘秀荣都一一耐心解释。她深知自己的每一句话都牵动着群众的情绪。安抚群众的情绪十分重要,于是平日里快人快语的刘秀荣变得轻声细语了。她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承担起了防治“非典”工作的心理医生。在抗击“非典”的70多天里,她没有休息过一天,白天值班,晚上到隔离者家中收集垃圾,深夜分析疫情、研究工作。经常是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有时还要通宵达旦。
“非典办”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密切配合。许多解除隔离的群众,走出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非典办”去看望,看到人们安全渡过难关,刘秀荣打心眼儿里开心,虽然为了工作人憔悴了不少,但是她觉得一切都值。
正是这种崇高的责任感让刘秀荣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位。以责任促落实,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从目前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状况来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不落实、假落实、难落实、乱落实”的现象。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只求过得去,不求做得好;有的干部工作不在状态,“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工作无所用心,效率低下;有的干部自我满足,不愿从实际出发,有所突破。由于他们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不够,抓落实不够。
实际上,抓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领导干部只有抓落实,才能在深入群众、同甘共苦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做到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才能在共同奋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赢得人民的信任,产生号召力、影响力,使党的各项工作获得雄厚的基础、不竭的动力和强有力的支持。
抓落实,求实效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应开展思想教育,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根据干部的思想实际,组织干部开展以增强责任、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抓落实、促发展的责任感。实行目标管理,让责任无缝隙传递。从基层领导干部做起,成立工业园区建设、对外开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维护稳定等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工作分工负责。在区直单位和镇、办事处,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每项重点工作层层分解量化,做到任务、人员、标准、时限“四明确”,使每名干部都手中有活干、明白怎么干。强化绩效问责,让责任体现在绩效上。为解决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推行严格的绩效问责制度,对工作积极、落实有力的实行奖励,对工作敷衍、得过且过的给予警告,对造成损失的追究责任,进行通报,以儆效尤。
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负责到底。只有保持这种“负责到底”的信念,才能干出勇气、干出力量、干出智慧、干出水平,最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心、用其力,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