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货币存在的必要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与货币对产出的影响紧密相联。总结本部分的述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一是将货币视作一种可用于储藏的资产,由此,消费者的消费约束条件也将随之改变。但货币的引入是否对实际产出有实质性的影响还取决于作为资产的货币的首次给付条件。二是将货币视作交易的必需品而引入经济模型当中。由于货币的每次交易均需要费用,因此这种情况下货币对实际产出是有实质性影响的。三是将货币视做可带来效用的一种消费品而直接置于效用函数当中。由于消费者在跨期决策时所依据的仍然是人均实际资收益率与时间偏好率的比较,因此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引入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
各种反映货币与其它经济变量关系的计量模型的建立为不同理论的正确性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评判提供了一种相对科学的工具。对各种计量模型的考察结果表明,模型的具体设定形式依赖于所要研究的对象与目的,时间序列模型与结构性模型在研究当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用处。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模型的实证结果的有效性均取决于模型是否反映了由经济主体经济行为所决定的实际数据生成过程。
……
1 对更多部门的一般情况下的考察可参见Romer。David,1986,“A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Version of the Baumol-Tobim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1,4(Nov。),663-686.
2 具体证明可参见《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布兰查德和费希尔著)第219页。
3这里没有给出表征跨期约束的no-Ponzi-game condtion,但由于这一条件决定的是资本与消费最优路径的选择,而这不是我们的研究目的,因此这一忽略不会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这一点从后面最终的结论中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
4 这两种相左的观点分别见Friedman和Meiselman(1963)以及King和Plosser(1984)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