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对压岁钱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压岁钱数量不断攀升,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
二是一些孩子常常不能合理使用压岁钱。三是有时压岁钱成了一种变相的送礼和贿赂。
这些批评和原因分析很有道理,但如果因此倡导移风易俗、取消压岁钱,也未必就是正确的选择。压岁钱是一种民俗,它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一种习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蕴涵着某种社会意义。
送“红包”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新年习俗,它象征着新年的美好祝愿,也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待的礼物。压岁钱不在于钱的多少,它更多的意义是图个吉利,来年讨个好彩头,因此大家都觉得,心意到最重要。压岁钱不能让孩子养成白拿钱习惯。现在的孩子每到春节都要收到成百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压岁钱,这就让人感到经济压力很大。因为很多孩子体会不到挣钱的艰辛,不能让他们从小养成白拿钱的习惯。压岁钱传达的是新年祝福,不应以钱的多少来衡量,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方式来表示心意。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普遍提高,现在过春节,一个孩子收到几百元压岁钱已经很平常,成千上万元的也不稀奇。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压岁钱,家长们较普遍的做法是,要么统统没收,不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要么权力全部下放,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花,很少有人仔细考虑如何教孩子打理压岁钱。每年过完春节后开学到校,孩子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在一起讲自己过年收到多少压岁钱。按理说,这也是孩子们的一种正常心理,不足为怪,但发展到非要与人攀比,攀比金额的多少、攀比花钱的大方,就太过了。而有的父母一听别的孩子的压岁钱比自己孩子的多,也会感觉不平衡,非要在来年想办法让孩子多收压岁钱,让孩子挣足面子,这就更显荒唐了。其实,“压岁”不一定要用钱。古今不用钱为孩子“压岁”的不乏其例。宋代大文豪苏轼给其子苏迈的就是一只普通的砚台,并以亲手刻在砚台上的“以此进道常若温,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的砚铭激励儿子。如果长辈们在春节送给孩子们的是能够激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压岁物”、“压岁言”,可能会更有意义,也不失为一种好风尚。
案例1:压岁钱太多险酿恶果
以前小丫回家讲班里某某收了多少压岁钱、某某又收了多少压岁钱的时候,她爸爸就认真地对她说:“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有的亲戚多,有的亲戚少;有的家经济条件好,有的家经济条件不好,不能在压岁钱上攀比,知道吗?”小丫爸爸想了想又再补充了一句:“对多收的别眼红,对少收的更不能嘲笑。以后再有人问,你也可以不讲嘛,对吧?”小丫懂事地点点头,对压岁钱的多少也就不再那么在意了。
小丫上小学时,她班里有一个男同学,每年都能收到许多压岁钱。特别是那位同学的爷爷,一出手就给数千元,结果几年下来,孩子手里就有了数万元的存款。压岁钱只是对孩子的一种新年祝福,增添一些节日的喜庆气氛,金额上还是应该有点控制,不宜给得太多。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对金钱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手里有了太多的钱,容易产生炫耀心理,花起钱来也就容易失控,有时出去炫耀也容易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小丫上四年级的时候,前面讲的那个小男生就是因为手里钱多,平时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几乎天天都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买零食,不知怎么的,竟让人给盯上了。有一天,他上学时就被两个年轻人拐骗到了紫荆山公园,然后他们就给小孩家里打电话进行敲诈。班主任老师早上上课时没见到那男孩,便打电话到他家里,家里人慌了神,后来又接到敲诈电话。万幸的是,孩子到下午平安地回家了,只是受了点惊吓,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发生这件事后,小丫班里的同学在压岁钱上攀比的现象就少多了,老师也反复地叮嘱孩子们平时不要乱花钱。
虽然上述事例只是个案,但仍足以让人引以为戒。关爱下一代是国人的传统,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不泯的情愫,但是如何关爱却还是有必要认真思量的。具体到压岁钱,还是要根据社会大环境和家庭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控制,金额适当;而对于压岁钱的使用,则更需要做家长的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教育。这不仅关乎着孩子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的培养,更关乎着孩子的身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