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在课本之外,是否还需要有更多的无形的课本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材呢?
我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找到了答案。
他说,每个学生到高年级都有机会在他最感兴趣而又显示了天资并发展了这方面才能的那种科目上超越大纲范围,因此,最好在大家必学的学科大纲之外再拟出智力和劳动发展和提高方面的专门大纲。我校教师集体总是力求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显示出他的天赋,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他喜爱的活动并在这方面变成能手,从而感受到劳动创造的幸福。(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前言部分)
这就是说,仅仅靠课本上的那点内容是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要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智力方面能够通过“跳一跳”,而找到试着“够得着”的美妙感觉。教师还可试着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劳动方面通过实践找到生活的技巧和快乐。
这一点,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也正是教育的美好之所在,是教育的诗意之所在,让我们仿佛有了抬头仰望星空的美妙的畅想和感觉。相反,那种死抱着本本不放,拘泥于教材不放的教学,只能是死板的、僵化的、没有生机的木桩子。那种有本而又无本、无本胜似有本的教学情境,是教学的最佳状态。一个真正的教育美好场景应当是,教师引导学生由教材再向外拓展,从而激发学生更大更广的求知欲望和迫切的心情之需。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天赋都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日后,一些人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另一些人将成为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又一些人将成为钳工、车工、农业机械师,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会使他们很相似,这就是智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钳工和车工、电气装配工和建筑工、畜牧工和植物栽培工的创造性,与数学思想家或设计师、作曲家与画家的创造毫无二致。(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前言)
这一经典论述也被我们手下栽培出的那些花朵所证实。我们的同行者或被栽培者,若干年后,有的成为商人,有的成为科学家,而有的则是普通的劳动者。但追寻学生时代,这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以及情商等方面则是那样的参差不齐。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我们的课内或者课外,要尽可能地用平等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启迪、宽容每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这一理念,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教育家眼光和大教育情怀的最可贵的品质。我非常欣赏刘令军老师的《得寸进尺作业训练法》,这篇文章发表于《班主任之友》的第339期的第20页。面对一个十分尴尬而又头疼的学生,刘老师是如何做的呢?刘老师用的战略战术是三步走。第一步,先看看这位孩子以前受到的教育方法是什么?第二步,想想这位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第三步,才开始对症下药。他的药是切中要害而又温文尔雅的,但确实让这位头疼的孩子慢慢去了感冒而康健起来。刘老师的药方也极为简单,就是“得寸进尺”。第一个药引子,用一个月的时间让他抄上题目即可。第二个药引子,要求他抄作业,又是一个月。第三个药引子,叫做借鉴学习法。最后一步则是要求其独立完成作业。有人说,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以上,而这个孩子早已过了四个二十一天,想必已经离所要进的“尺”这个数学术语的完成时态相距不远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兴趣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教育的任务。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前言)
就让我们怀揣着希望上路,为完成这个根本之根本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