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骧
我结识斯亮是先睹其文,再闻其声,后见其人。那一首《荒原夜祭》,对亲人生离死别的哀痛,感人至深,无法不使人泣下多,青衫湿。敉平内乱,经历了大动乱、大劫难出现的“伤痕文学”,实际上是批判封建法西斯主义的先锋文学。像钱江秋潮,奔涌而来。“忆悼散文”是其中最早一支,是散文复苏的序幕。在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悼亡者,批四凶,奠英雄,怀故人,这是全民族长期压抑、沉默、彻悟后的情感大爆发,大宣泄。这些散文诉真情,去虚饰,不雕凿,有力地召唤散文中的真情实感,摒弃“瞒和骗”,令人耳目一新。在这一类散文中的佼佼者,已经跃过政治层面,进入审美层面,执着追求鲜明个人性和醇美人性,激活了“五四散文”的心。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是忆悼散文名篇,也是“五四散文”的人和心潜入当代散文的先声。斯亮写出的《我最初一段人生道路上的“渡船”》,道出她与“杨叔叔”之间的朴素、纯真、善良的人性之爱的感情,荡涤人魂。
回忆录、史传之类纪实性文字,真实是它的生命。在我国历来有着正负两种传统。既有太史公的“不虚美,不隐恶”的正传统,也有着儒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负传统。斯亮的书,写双亲真挚朴实,亲切自然。文品出自人品。她曾有着“红色公主”之称,但她只认为她是一名拿听诊器的内科大夫、悬壶济世的医生,低调为人,内心平和。难以从她身上找到令人侧目的“红二代”、“太子党”的种种陋习。后来虽然做了“官”,但登龙乏术,无袖可舞,如此而已。略说一点,斯亮曾担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上千份提案中,我在网上发现她有一份极有价值和重大意义的提案——选择某些中小城市进行公民直选的试验。这是一份政改提案,二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痼疾,自由、民主是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提案有理论深意焉。
斯亮书成,嘱余作序,略陈读后点滴所得,遵命为文,就教于斯亮并海内方家,时在癸巳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