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600000037

第37章 书品篇(4)

杨黎光的散文集《日记上的时代印痕》,是一本抒发感怀、记事怀人的多篇散文合集,一本多种文体书写的杂感文字。它分为“走不出外婆的目光”、“石头上的历史与文明”、“秋的私语”、“我们心中的幽灵”几部分。这些往事感怀、亲情思念、写人纪事、文化时评的篇什,长短不一,写法多样,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以为,它们较为充分地表现了作家的思想旨向:文者,善也,嘉言懿行,世道人心,栽花植卉,美化环境,激浊扬清,斯文而已。换句话说,为文者抑或为人者,当是平和冲持,宽大为怀,向善向上,方成其事。这也许是眼下浮躁奢华的流行文化所不屑的,但作为一个有着耿耿心气,以剔除社会丑恶、剖析社会问题见长的报告文学作家,杨黎光的散文同样有着他非其所非、是其所是的执著、坦诚和显明,弥漫着大道宏议、祛弊匡世的人文精神,表达的是对善和美的期许,对丑的不齿。

作为一个以报告文学见长的作家,他的散文引起关注,还是写人纪事,特别是描绘亲情的怀念文字。获“冰心散文奖”的《走不出外婆的目光》一文,通过八十六高龄的外婆,对自己的恩重如山的呵护,描绘出外婆过世,在他心中有着永远的痛。外婆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飘行何处,都走不出外婆的目光,对于生命和人生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在这篇不长的散文中,他只是通过细节和小场景,通过与外婆生活的断剖面和形体,诸如外婆的枯瘦、小脚、守寡、重病,特别是她常常深夜纾解苦闷而哭泣,每次回家给她打水洗脚、揉脚等细节,淡淡地描绘,却是浓浓的爱意和亲情,跃然纸上。同样,在《父亲的手》一文中,通过父亲工伤的手,和爷孙两代人之间的温馨和睦,表达了亲情是生活和生命的力量之源。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对外婆和父亲在生命最后时刻都没能尽孝于前,心存愧疚。逝者而已矣,来者似可追。亲情是散文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此类文字汗牛充栋,而常见的是,一些作者大肆夸饰情感,张扬感觉。但在杨黎光的笔下,亲情多是一种内敛的情绪,无论是在亲人生前的尽孝服侍,还是后期还债似的念想,也无论是慰藉,还是愧疚与自责,包括在妻女面前为父为夫的责任担当,他并不是细微地张扬情感,作事无巨细的描绘,而是真切地表达感受,亲情和怀念,抑或愧疚与自责,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善的期待。用他所擅长的平淡而涵蕴的文字,表达出纪念、怀想与责任。我们读到:“父亲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他生前从未教诲儿女怎样做人,却以他忠厚善良的一生让儿女们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亲去了,却把手的感觉永远留给了我。我觉得,母亲的爱,像唠唠叨叨的小溪流过心田;父亲的爱,像辽阔的海洋深而无言,父爱更伟大。”这种情感的呈示,让人扼腕,令人思索。

杨黎光的长篇散文,有几篇是专写人物,他对身处开放改革前沿,在现代都市五光十色的生活中,负面的生活现象进行描绘,主要是对一些犯有不同问题的嫌疑人、当事者,进行了精神层面的质询和思想道德的考问。这些作品中,他描写了曾握有重权的案犯,如何逐步走向犯罪之路,心灵的变化过程;也描绘了一无所有的打工者,面对现代都市的繁华与诱惑,种种困顿、迷茫和不安,由善良纯朴走向迷失自我。面对不良的社会习气,面对社会肌体中的恶俗与毒瘤,面对社会人生的种种缺失和不满,他倡行善和美,以道德和思想的力量进行文学发问,这或许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作家,所能够给予我们的最好方式。通过这些社会问题的人和事解剖,张扬理想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精神。在一些随意即兴的感悟文字中,他着笔于一个时期的社会热门话题,诸如情爱、欲望,幸福、快乐的涵义,城市文明与环境保护,新好男人的标准等等,甚至不惮重复,进行多次地描绘和评析,一些关涉传统道德和文明风习的话题,成为他论述和评析的重点。有时候,他近乎告诫和宣示——

比如,对社会公德、人文精神、市场秩序,这些事关民生大计、思想道德的,他直接地告白:“不干净的钱最不安全”;“如果我们的这个社会,大家都能多为他人着想,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也一定是最有希望和前途的国家和民族。”“爱心,是高尚的表现之一。一个人每奉献一次爱心,也是一次灵魂净化的过程。你在爱别人的过程中,也得到一次心灵的慰藉。”

又比如,关于女人、情感与美,他认为:“女人活在这个世上,活的就是情感”;“生活中有一种女人,是以自己的朴实纯洁和真诚待人而活出一种光彩的,清新自然是她们的原色,她们不一定长得十分美丽,但她们在男人面前有一种特别的、持久的魅力”;他认为,夫妻恩爱的最佳状态,“除了责任,就是能努力地进入‘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状态”。

在一些小品式的散文中,短小的思绪,或是微小的场景,却有着微言大义之效。《五味园六章》是一些短小的生活感悟和人物速描,也描绘出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他在《心距》一文中,揭示横亘于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心距”、无情的隔膜,认为心与心的距离是十分可怕的,成为人生交往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他通过一个青年女孩的遭遇,表明解放那些被流言的枷锁所累的“无罪的囚徒”,痛斥被“舌头底下压死人”的社会心理。这六个小短章,娓娓而谈,举一反三,映照出较深广的社会内容,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执著。

从写法上看,杨黎光不拘成法,不为散文厚重的传统所囿。他的散文并非依从严格意义上的抒情、说理或叙事的融合。纪实性、说理性是其基本风格。在这本集子中有长过数万的,也有短仅千言者。在一些纪实人物系列中,有洋洋洒洒的铺陈,从当事人的思想生活轨迹中,感受人生,开掘社会蕴含。而在题材上多有变化,有感怀文字,有对亲情的回望,也有着力于对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悟,还有论事考据之文。他的“石头系列”,从石头说到文明,再说到赌石头。石头承载着文化,也书写着文明,然而,它却成为一些不良之徒贪欲的筹码,成为丑恶与肮脏的渊数。文章引述古今,议论风生,说的是“石头上的历史与文明”,却是对时下的社会人心进行剖析。

也许这些篇章与所选取的内容题旨有关,杨黎光的文笔清朗,明快,讲求纪实性。他很注重随感式的论说和评析,纪实风格的铺陈,写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厌其烦,在一些写人叙事的长篇作品中,人物和故事背景情节完整,有如他的报告文学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除了几篇亲情感想文字外,我以为,他多是以纪实性的故事和说理性的论说,来描绘对社会人生的感受,褒扬所是,抨击所非,思想明确,立意廓大,尤其是他从生活的各类现象中,寻找到我们当今生活中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和文明传统,企盼着善与美的回归。所以,从杨黎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题材看,他的散文是充溢着精神理性的。

当然,这一点又给他的散文创作提出了可上升的空间。散文的文体无拘无束,与读者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题材散漫不羁,可大小由之。真实地纪事写人,展示心绪,让读者感受作者的真心跳动,是散文创作所长。但是,纪实性的人物和故事,容易成为报告文学或通讯特写的雷同,纪实性强,搞不好容易损伤文学性,或者说,不能把报告文学的人物描写等同于散文的写人纪事。杨黎光以理性见长的随感文字和纪实见长的人物散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的思想追求和情感表达的执著,也寄望于他更多的不同风格的散文佳作问世。

2005年9月

史笔春秋意纵横

当我们习惯于从教科书中,得到有关历史的结论,可一旦有了新的解读,异样的开掘,甚至于对历史结论彻底地颠覆和轰毁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不习惯,不甘?还是畅快淋漓、颇为会心?但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将引起你的注意,继而,循着作者思路,深究细品,你会有自己的感受,会有较大的触动和震动。

这就是我读了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这本《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的感受。

赫连勃勃大王,一个很另类的笔名,可是,在网络写手界,却卓然一家,是众多好评如潮的大部头的作者。而且,他致力于历史散文的写作,且以考证深入,论述精当,文笔洒脱,在网络写家中少有出其右者,因而粉丝者众。

同样,这也是一本历史散文,一本轻松有趣、兴味盎然、严肃认真的文字,体现了作者的识见与胆识,以及发掘历史细微深处的执著与坚韧。作为一部描绘历史事件的兴亡史,作品从太平天国运动起始到终结,对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兴亡成败,主要的阶段、主要的人物、重要的历史细节,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辨析和揭示。一如“大王”的其他作品,议论风生,史实丰盈,语言老到,又蕴含某种畅销元素和些许时尚气息。可以说,这样的一本史论突出,趣意盎然,透着智慧和机趣的作品,在文学或史学界都引发了关注。

我们知道,过去的史书中,最为著名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帝的爱国运动,这不仅中国的史家,甚至领袖革命家们,包括马、恩经典作家们都有文字论及,数百年来流传甚广。而作者在本书序言中,却当头一击,直言他对这个农民革命运动的“另类”认识:一是对“反帝说”进行揭露,认为,其建立之始,因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血脉关系,其头目们就“与洋兄弟们勾勾搭搭”,反帝之说何在?二是,所谓反封建,仅从“洪天王有八十八个嫔妃,后宫供其纵欲者近两千女性”,反封建又从何谈起?三是,马克思曾有所谓“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评价,为一时之宏论,但引者多是片面截取,作者认为,“其本意与我们学者的‘断章取义’截然不同”。

因为有了“序言”这个纲,纲举目张,在正文中,作者以十六章之篇幅,对太平天国纵横十七年的历史,进行撷其要者的评述,也有钩沉与开掘。其中,依从时间年代和史实进展,分别有关于精神信仰:“拜上帝教”。关于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天王眼中的女人们。关于洋人与捻军,关于起初的长沙之战、日后的北伐与西征,江南守卫,天京(南京)称王与陷落等等。并以主要头领们特别是几大天王的业绩与败绩,或者人物的历史命运,结构章节。于是,可以读到,诸如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洪仁玕、陈玉成、石达开们,以及清兵头领统率爷们、洋人传教士等等性格生动的众多人物。作为一部史料分析为主的随笔文字,作者有感于此前的论述多有不当,或讳言而遮蔽,或文过饰非,而从辨析真伪,阐释史实,分析与论述中多下了硬工夫。所以,书中资料的翔实,人物的性格传神,历史突发事件方面的广阔背景等,令人信服。这些,都源于作家重新研讨这个历史事件的动因有关。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对于导致这个震惊中外事件的内因,这个曾风靡大半个中国,清廷也望而生畏的农民团体,终究逃不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和悲剧命运的揭示。领袖们如陈玉成、洪仁玕的个人品性不能说不优秀,作为群体也曾有过那一时期可能达到的领导方略与组织才力,可是,却也如花飘零,如水而逝。农民的习性与文化局限是无法摆脱的,只是,过去的史书对此多是或先入为主,或大而化之的论述,对其精神信仰上的粗陋,农民习性的劣根性,尤其是一些细节上,讳莫如深。多年后,特别是一个另类作家,以其对历史的深入考据,以对其历史深处的细微精密的开掘,让这些天王“万岁”们的历史面貌重新呈现,让发生这个悲剧的本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是的,贪图享乐,声色犬马,内部倾轧,任人唯亲,猜疑嫉妒,争风吃醋,眼光短视,群党营私等等等等,像描写诸多将领都是死于自己人之手,比如韦晶辉杀杨秀清不久,转向洪献首级的情节,洪秀全猜忌疑虑的情节,仅是一端,就把这些人物的悲剧动因,勾勒而出。

作者既有深入细致地分析和归纳,文字充满论辩色彩,比如,关于洪秀全批“圣经”的几大类的归纳,关于安庆失守后的原因探究,比如对于“常胜将军”美国人华尔(戈登)的史实考证,细致深入,显示出史家的眼光独具。

当然,在注重语言生动性同时,也有过分随意性运用现时语汇。有的以粗俗的语言描绘和评价,与史的研究风格不相谐。说洪秀全的诗是“狗屁诗”、“四五流而已”,洪是“穷酸的人生”;把时人受刑上吊说成当如萨达姆似的,说洪的怒气不比杀人前马加爵少,这些以今人说古人,多少影响了史学著述的严肃。

2009年12月

在乡村文化中散步

刘家科在散文界知名是前些年的事,他以一组原色调的乡村生活的散文,进入人们的视线。他的这组系列散文,把大平原上乡村的人情事理、民俗风习,写得十分耐心、生动而精致,呈原色质感。他不动声色地写村子里的人、事、物和情。写人,能人巧匠,乡贤闲士,握执小权的官人,但更多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乡亲百姓。写事,四时农事、乡亲家事、民间俗事。当然也写物,农家的活计中的一些家什工具,村头庄子里一些自然之物。林林总总,人物、事象、物件,都可成为他所谓“乡村记忆”中的线头,抽绎出对于平原乡村中风情民俗、人生命运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一个从乡村中走出来的作家回望乡村的精神联结。

乡村是他的文化心结,也是他对于成长于斯和回望于斯的情感寄托。这也是他为何把新近的一部散文集命名为《乡村记忆》的缘由。

散文在时下是各类文学颇受关注的一类,前几年,甚至超过了它所应当负载的内容。散文本来是一种灵动而轻松的文学样式,写真情,抒性灵,感悟人生,描绘世相。但在思想哲理方面的过分追求,一些散文的面孔有些生硬,令人敬而远之。某些作品中,淡化了真实性和生活性,大而无当的理性张扬,或一些怀念史实、记录人物的文字,充满着自炫而矫情。可能是这种反拨的需要,在一段时间里,对生活严酷性的摹写和对往事情怀的真切回忆,成为散文引起关注的一个亮点。于是,我们看到了有刘亮程的写新疆的乡村,鲍尔吉原野写东北物事,也有了谢宗玉写湘中平民,刘家科写平原乡村的普通生活状态,这类有着某些相似审美追求的散文。乡村的习俗、乡里的人事,都成为富有生命的细节,哪怕是微小与碎屑,作者们以冷静而热烈的笔触予以关注,散文呈现出一种新生面。可不可以这样说,散文在当代文学格局中,有一种渐渐细化的趋势。或者,散文的现状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分解,从内容和题材上划分,有情感哲理式的都市散文,有史实索解和文化表达的历史散文,再就是这种开掘平凡与普通,写鲜活人事风情的乡村散文。乡村散文其意义在于,为普通和平凡者塑像,为我们众多的文化传统找寻原初的本色,当然,从其行文风格来看,还在于它的冷静、徐缓和平实,让流行文化浸润下的大众浮躁,得以些许的清醒。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 慕容雪村随笔集

    慕容雪村随笔集

    慕容雪村说:“这不是正菜,而是所谓的‘杂拌’。”但是,这些“杂拌”比“正菜”更有味道。作者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这些“杂拌”中,作者将历史、哲学、宗教熔于一炉。言简意赅,直逼主题,开门见山,直指人心。《中国美食地图》是美食风物志,活灵活现,色香味俱全;《做爱的经济分析》诙谐有趣,见血封喉。可以说,慕容雪村的随笔是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之后,中文世界里最具个性的杂文随笔。
  • 愿你被世界幸福相待(天下美文幸福卷)

    愿你被世界幸福相待(天下美文幸福卷)

    本书以幸福为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幸福的美妙画卷。篇篇美文挖掘世界中常被忽视的美好,使身处逆境中的人们,学会如何生存,如何陶冶自我的幸福情操。人生多磨难,学会幸福,这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程。很多人抱怨不幸福,其实幸福无处不在,但愿这些文章,可以让你对这世界永存美好情怀。
热门推荐
  • 重修天规

    重修天规

    一剑斩宇宙一弓射主神一花一木一世界众生生死皆在天帝手中你若不服,死!你若背叛,死!且看慕容羽创出的天帝之路。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 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 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 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 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 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 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 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 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 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 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 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 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 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 毒枭恋人

    毒枭恋人

    沈婉枫:她为了报仇,令她最爱的人误会,从此离她而去。她带着两个孩子苦等他六年,最后只等来了他的憎恨和报复。他收购了她的公司,抢了她的房子,逼得身无分文的她带着孩子睡露宿街头。他对她若即若离,阴晴不定。他可以为了保护她奋不顾身,也可以轻易送他去死。六年后的他,身份成谜。他到底是大集团的总裁、是毒枭还是……谢尘嚣:他本来是一名普通的警察,因那不堪的而愤怒出走,再次回来,他成了大财团的CEO。本以为不会再有交集的人,却因为一条海洋之泪而再次与她牵绊。看到她带着两个野种笑得那么开心的样子,他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两个腹黑宝宝:“我们不会让任何人欺负妈咪!”最帅的猪排:“还有我!小枫枫,我可以为了你,不喜欢男人的!这是我宇宙第一、绝世无敌、霹雳金刚、风骚无双美男说的话。踢了谢尘嚣跟我走吧?”沈婉枫:“……”谢尘嚣冷魅的撇他一眼。“滚远点!
  • 蓝色帝国梦

    蓝色帝国梦

    小说是以主人公陈少依为核心,展现出中国传统宗派之间的爱恨情仇!其中掺杂了大量的民俗风情,再现医药两家为引的江湖纷争!当中国最精锐的民间组织与当代最轻的利刃交锋,注定一场电闪雷鸣!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谁有是这个时代上面舞台中央的王者,谁又是在发展中一步步的迷失方向被历史遗忘!王者的回归注定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席卷宁静的江湖,我与你一起随着他的脚步见证!
  • 战甲大陆

    战甲大陆

    战甲大陆,广袤无痕,人口无数,神秘莫测,强者为尊。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牧凡自小饱受欺凌,为了母亲,为了自己,牧凡踏入了战甲的世界,成为了战士,而在接触后牧凡被其成功的吸引,无法自拔。且看一个少年如何在这强者无数的世界中闯出自己的一条路。
  • 狼族兵王

    狼族兵王

    狼族特战队队长退伍,秉承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原则,路见不平掳获芳心无数,无意卷入一场超级大势力的博弈中险些死亡,被一个名为“地狱”的组织所救,从此内外兼修,成为一名出色恶魔,重战江湖,与外族群抗衡,护我族类,成就王者霸业,缔造华夏英雄。
  • 你是我兄弟2

    你是我兄弟2

    此属于都市小说,婚姻家庭类,大家观注故事情节.......
  • 一世英豪

    一世英豪

    久居深山的少年沈隐,意外遭遇女魔头蓝蕊,生死悬于一线。沈父真实身份被揭穿,七大高手合力夺取武功秘籍。沈隐为父报仇,从此行走江湖,少年懵懂,不知人心险恶,屡屡被骗。他最终能否战胜敌人?繁华落尽,他又该如何抉择?
  • 天启代

    天启代

    “观察者”的由来,神神叨叨的老道士,主宰命运的走向。这一切,在恍惚间这些东西落到了一个少年的头上。是注定还是偶然,是选择存在还是悄无声息。寻真理,论英雄,开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