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的公民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养呢?正如著名作家张抗抗所说,公民社会的公民在政治上是有权监督公共权力的人;在法律上享有私有财产、个人尊严、知情权、言论自由等多种权利;在经济上,是国有经济的“股东”;在道德上,具有更自觉的独立人格、自主理念、公共责任和公共精神。2008年,在地震强烈的余波中,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在开放的中国、渐进的中国,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在这次深重的大灾难中豁然觉醒,并大步向前。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不懈追求与奋斗中把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更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期待更多梦想的实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会志愿者超过十万人。他们通过服务,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行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当亚洲飞人刘翔因脚伤退出比赛后,国人有埋怨之声,但更多的是谅解、宽容,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公民社会的理性、开放和成熟。北京奥运会期间,可以说“中国没有局外人”,广大公民的爱国热情发挥到了极致。中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之间互相帮助,为公民社会的成型乃至成熟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动力,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迈入强国行列的标志。
志愿者就是有志向的人,就是通过行动来表达自觉自愿的个人意志。这个富有现代意义的汉语词组,自谦中透着自尊、悲悯与激情。今天的志愿者,经过大悲大喜考验、锤炼的志愿者,不再是被动的驱使、不再是盲目的呼应、不再等靠组织的“命令”、不再空喊口号,不怨天尤人、不悲观绝望、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考虑投入的回报。今天的志愿者,是趋向成熟的志愿者。
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代表,是社会爱心的名片,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可以说,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年,是志愿事业腾飞和发展的关键之年,通过志愿服务,人们克服了冷漠,相互之间更加友爱、关怀、尊重,公民社会成型并走向成熟。
三、规则意识初步树立
在汶川大地震中部分学校遭受重创,由于教学大楼质量不过关,许多年轻鲜活的生命被埋于突然坍塌的教学大楼内。然而,“牛汉希望小学”教学大楼在经历了里氏8.0级大地震后却安然无恙、巍然屹立。震后调查证实,1998年修建的牛汉希望小学当时建楼费用也只有每平方米400元,只不过是当时的监工者完全按建筑制度、监工规则要求严格履行职责,没有偷工减料、索要回扣而已。痛定思痛,人们才开始反思中国人太重人情,不按制度、规则办事,其危害实在太大,今后应回归理性,重视制度、重视规则。
在2008年夏天国人饱尝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享受了无数次精神大餐,掀起了一阵阵欢腾的巨浪,这源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则。这个规则非常严格,没有变通的余地,凡地球人都必须维护、遵守。因此奥运赛场才魅力无穷,被全世界追捧,奥运文化也因此传遍全世界。
当中国跆拳道女选手陈忠在半决赛被误判晋级决赛后,英国运动员萨拉·史蒂文森向仲裁机关提出申诉。经过反复观看录像,就在结束比赛的前一秒钟,英国运动员萨拉·史蒂文森踢中陈忠头部被确认后,取消陈忠晋级决赛资格,陈忠本人无话可说,中国所有观众也没有起哄。通过这件事中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人必须吃苦,练就了真功夫、真本领之后才能光荣地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奥林匹克赛场上,不分主宾贵贱,只讲规则。此事也反映出中国人的规则意识已初步建立起来了,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四、“人本”思想深入人心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指挥救灾。在救灾现场,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救人”,面对空降有困难的空军指挥官的请示他作了“是人民在养育你们,你们看着办”的字字千金的回答,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本思想。民营企业家陈光标在灾后第二天带着60台大型机器赶赴灾区救灾;成都的的哥的姐们自发集体联动,听到广播后哪里需要立即赶到;河北13义士辗转北京、河北打“飞的”救灾。为了救同胞兄弟姐妹,民间团体异乎寻常地表现出热情,连沿街乞讨的老翁也向灾区捐款百余元。与唐山大地震相比,唐山大地震留给人们的是挥之不去的灾难记忆,四川汶川大地震留给人们的是相互救助、关爱的美好的精神记忆。在大地震中,国旗第一次为普通老百姓而降……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和国家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共同理想深入人心。
北京在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时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举办理念,奥运会期间,无处不在的志愿者给各国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及官员、记者、宾客提供了周到热情的服务,这是人本思想最具体的体现。在赛场上,中国观众不仅为本国运动员加油,也为外国运动员助威,不仅为胜利者喝彩,更为失败者鼓掌,这充分体现了奥运会最本质的贵在参与的特征与“我和你,同住地球村”的人文关怀。
五、开放中国走向世界
灾难降临了,但只要有党、政府、人民军队在,老百姓就有信心。坚强有力的领导唤醒了人民的自信,也凝聚了人心与民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中国人民迅速团结凝聚起来,形成了共同抗御灾难的钢铁长城。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中国民众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参与意识增强了,监督意识增强了,这表明中国民众更加自信了,一定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进程。这场特大灾难检验了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检验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检验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中国民众,骨子里是不屈的精神意志,透出的是平和的心态。
北京奥运会在全球高度关注下隆重开幕,国际奥委会所属204个成员国(地区)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同时有80多位外国的政要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相关活动,与此同时,中国国家领导人与各国政要分别进行70多场会见。众多国家政要齐聚北京的场面,充分说明中国作为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筹办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这表明中国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开放,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承担大国责任的形象也得到认可和支持。借助奥运契机,中华文明有了更多与西方文明交流的机会,在全世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奥运也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频繁亮相,正如中国社科院副所长王逸舟所说:“经过奥运的表现和考验,中国可以更成熟、更自信地面对世界和表现自己,中国老百姓也正朝着世界大国公民的方向发展,中国百姓和公众变得更加知性、从容、自强、自主。”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变得更加自信,无论政府还是民间,现在都有了一个宽容的心态、成熟的心态。在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中,在对“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实践中,中国努力发展自己,改变自己,以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心态融入世界。
奥运会成功举办,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自信的中国不仅要发展社会经济,还要增进政治文明,启动以官员制度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遏制居高不下、不断蔓延的腐败,更要发展思想和文化,并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成果来积极应对西方社会的监督与批评,使中国更加强大起来。
2008年11月25日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也是一次令全党和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大会。
一、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是人们的思想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只有认清时代进步特征,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洞察历史前进大势,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古人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其意是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做法就需要变革,就像一个好医生,病人的病情变化了,用的药也应变化。
与时俱进的代表孙中山先生说:“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孙中山先生最可贵的品质。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对政党还是个人而言,与时俱进尤为重要。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在理论上永不停顿,使马克思主义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始终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深刻认识客观规律,清醒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把握历史前进的大方向,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从容应对新的严峻挑战,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风险,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要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理论创新有新成果。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它表现在一方面使思想意识能够自觉适应并预见性的正确反映变化的客观情况,另一方面要以这种预见性的正确反映更自觉地指导实践。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进行调整和变革。意识形态也是如此,不是守住几条“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就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了,不是只要不触碰原有的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了。当今的世界已使我们看到了“三个不一样”: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同150年前的《共产党宣言》时期的资本主义不一样了;今天的社会主义已经同十月革命时期的社会主义不一样了;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已经同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不一样了。随着对社会主义现实和资本主义现实认识的深化,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是要看谁更有利于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理论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理论创新的成果与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理论创新的最大成果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必将以其重要性载入史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所谓立党之本,是因为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所谓执政之基,是因为它关系到党的地位和作用;所谓力量之源是因为关系到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理论创新的另一成果是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这一新概念政治文明一词,最早由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在2001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2002年“5·31”重要讲话中,他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十六大”报告中,他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个重要目标,《党章》中也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政治文明就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进行了党政机关的改革,实行了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积极扩大城乡基层直接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区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央领导顺利完成新老交替,这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所以我们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语)。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政治文明是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实现中国未来20年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保障,但它同时更有自己的独立价值。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中国在未来20年中应该努力实现的一个重大目标,其重要性丝毫不逊于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经济任务,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