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2.党的先进性建设
2005年1月9日,中央授权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场重要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成立80多年来,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这一历程,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历程,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我们党已经拥有7300多万党员。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党员队伍是适应这些要求的,是有战斗力的。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但是,在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工作,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给广大农村注入“兴奋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现代化的难点是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是中国最严峻、最棘手的问题。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每年至少要以1%的速度递减,但至今中国农村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70%,对农村怎么办?“三农”问题如何解决?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2006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2月21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以上这些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就可以看出,党中央对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文件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五个方面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行了概括,其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这是一个全面、综合、科学的范畴,而不是单纯强调经济发展;既包括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既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也包括农村的上层建筑,涵盖了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包括农村政治发展;既包括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村容村貌环境整洁,也包括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三年五载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因而,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攀比,而是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存在的好处。
(五)使中国从根本上保持强国地位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促进其发展。
(六)使全体中国公民是非清楚、荣辱明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古人云:“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是非清楚此乃治国之本,是非混淆这是祸国之源。治理国家不能伪言日盛,是非不分;务实坦诚,是非清楚才是治国的根本之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成员角色的复杂化,加之各种文化思潮的激烈碰撞,市场活动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等,从而导致了人们不明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产生,有些事情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为此,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同志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在道德层面、精神领域中,是非、善恶、荣辱的界限必须十分清楚。
(七)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重振雄风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的一个最响亮的关键词。中国领导人自2005年以来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关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它折射出中国外交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推动中国外交进入新时代。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在对内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殷切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加强团结,密切合作,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强烈愿望。
2008年11月10日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提出的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而且是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因为当时社会上有一股逆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局部、微观问题如房价虚高,收入差距拉大等为借口,企图否定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这种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温家宝总理指出:“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
习近平同志在2008年春中央党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也是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灵魂。”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汲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发展进程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解放思想的大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放思想的特征一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有所指向,是以推动现实发展为目的。真正要做到解放思想,就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改造和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一切改革行为。解放思想触及的是人的思想问题,顾名思义,是针对思想束缚、思想禁锢而言的,是针对人来讲的。所以,解放思想一定要做到:思想无边界,行为有规范,思想要解放,行动要依法。解放思想也一定要在全社会营造敢为天下先的敢闯敢冒的良好氛围。
二、前两次思想大解放回顾
(一)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了第一枪,以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为标志,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发起冲击,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推动了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
(二)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第二次是“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1991年《解放日报》上以署名为“皇甫平”的四篇评论文章开了第一枪,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上海、珠海等地的谈话》(简称南方谈话)为标志,树立了生产力标准的权威,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新阶段。
小平同志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发展才是硬道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回顾小平同志16年前说的话,意义非同寻常,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