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治学方法
科学家培根的“酿蜜法”: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单只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光会在肚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蜜。
巴尔扎克的“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巴甫洛夫的“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
狄慈根的“重复法”:“重复是学习之母。”
叔本华的“读名著法”:用宝贵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爱因斯坦的“思考法”: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的“单一反三”法:单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鲁迅的“摹仿法”:会摹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飞这“会摹仿”的。“会慕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的吗?
梁启超的“分类法”:每日所读之书,最好两类:一类是最熟的,一类是涉览的。
胡适的“四到法”: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郑板桥的“好问法”: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进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二、朱熹治学读书法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大学问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读者、著书、讲学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而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之要》,其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作为一位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对读书犹为重视。他曾说:“为学之道,莫先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这句话阐述了做学问首先要弄清道理,而弄清道理的关键在于读书。朱熹不仅重视读书,而且,犹为重视读书方法,即在有效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提高读书效率。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读书之要》。
循序渐进“循序”指必须遵循所读之书内容的客观顺序和读者的主观能力、条件,按此而规定读书进程;“渐进”指像流水盈科而后进、音乐成章而后达一样,量力而逐步成熟。
换言之,要求读书必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而不能好高骛远。
熟读精思朱熹继承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认为思考是读书治学之根本,读与思是读书学习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曾强调:“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使思量这事合如何。”(《朱熹语类》卷二十四)因此,读书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即使能记住,仍不是自己的东西,更不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只思不读,纯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一事无成。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应虚怀若谷,善于领会作者所创设的主旨,志于作者的意愿,不可先入为主,更不能穿凿附会。他要求读书时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独立思考,坚持新的见解,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切已体察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真正领会作者之意;同时,又要以所读之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或在生活中检验其是否属实。值得注意的是,朱熹主张的实践,都是以指自我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的道德行为的实践。
著紧用力指读书要振作精神,抓住不放,既要刻苦、肯用气力,又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朱熹以“撑水上船”和“抱鸡卵”作比喻:撑着小船逆浪而行,是“一刻不可缓”的,稍有松紧,就会一退千丈;孵卵如果抱抱停停,时冷时热,肯定孵不出小鸡来。同理而论,读书治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读书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效果不佳。
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指读书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朱熹要求读书治学作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之中,以“心到”为最重要。“持志”则指读书必须坚定志向,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
朱熹逝世后,他的学生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即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朱子读书法”。
三、读书有艺术
巨人是山。有的山崇高威严,令人心生畏惧;有的山秀丽和美,使人不惮亲近。林语堂应该是后者。他的学问做得博大精深,却又不失常人的质朴平易。作为在一段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里事实上无可企及的大师,他从来没有严肃出一张盛气凌人的扑克面孔,端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大师架势,让没学问的别人难堪,觉得高不可攀,有压迫感。
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读书的艺术无疑属于华彩部分,这也是我最觉喜欢的部分。为此不揣浅陋地作了一番归纳:
读书的本旨。“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称为清高……所以读书向称雅事乐事。”倘若“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记问之学不足为师。“书上怎么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事实上与学问无补……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有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虐),这是书上所无的。”“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
社会是个大学堂。“整个世界就是大学堂,在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不如从校外所见所闻能得到的知识;只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部字典在手,凭自修,什么学问都能学到。”林语堂在教会学校读书读到大学,三十岁在北大教英文时忽然觉悟自己对中国文、史、哲各科的知识还不如他对西方同类学科了解,由而发愤自修,乃成大师。
他对女儿的教育亦取此道。他什么地方都带女儿去:去中国馆子叫条子(卖艺兼卖身的女人);去瑞士滑雪;去意大利探火山口;去法国下“地狱”娱乐场;去美国百老汇……他“觉得我们什么都应该看看,”“出门、走路、看戏,也乱看乱学,文学乎,不文学也。”
“社会是个大学堂,根本不必读大学。”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富有的父亲果然不要她上大学,要她踏入社会做事,念“文学所取材的人生”。这选择的结果是女儿后来成为美国耶鲁大学的中文教授、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著名作家、翻译家。
喜欢是学问的泉源。“读书人每为‘苦学’二字所误。”“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读书本来是至乐的事。”“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女儿们在美入学学不到中文,林语堂便和她们一起读书:
“笑话得很,一点没有定规。今天英文,明天中文,今天唐诗,明天聊斋——今古奇观、《宇宙风》、《冰莹自传》、《沈从文自传》,当天报纸。忽讲历史,忽讲美国总统大选,忽讲书法,都没一定。”
地理书只看清地图,余者考前再念,及格则已。“而且看电影上各地风景就是地理。”
元曲、《琵琶行》、李白的诗,“喜欢就选读,不喜欢就拉倒——但是如果喜双,就是心中真正的喜欢,这个喜欢,这个‘好学’之‘好’,就是将来一切学问的泉源。”
“最要紧,还在指出书中的趣味,尝尝读书的快乐。”
“把做人与读书合为一谈。”“因得其‘致’便知其味,不至开卷昏昏。”
“庄子与西厢同等看待。韩(愈)文与《宇宙风》同等看待,而且在我看来,宁可少读韩文,不可少读现代通行文章。”“学问之事,是与看《红楼梦》、《水浒》相同,完全是个人享乐的一件事……若不能用看《红楼梦》、《水浒》的方法去看哲学史、经济学,就是不懂得读书之乐。”
“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或在暮春之夕,与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由兴趣相近者人手。“就兴味与程度相近的书选读,未有不可五师自通,或者偶有疑难,未能遽然了解,涉猎既久,自可融会贯通。”“一人找到一种有趣的书,必定由一问题引起其他问题,由一本书而不能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门径自熟;或是发现问题,发明新义,更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步地深入,自可成名。”
因为无知,我向有对读书和读书人的膜拜。由这膜拜,又有了对读书和读书人的恐惧。
领教林语堂先生关于读书的金玉良言,所得有二:一是有解放感,明白读书终不会是一种精神苦役,因而得到一点信心;二是多少受到一点刺激,从此要发愤努力,学做一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