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创新教育
培育自主创新人才必须加速营造创新教育体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打开了我国创新教育的大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
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受到创新环境的熏陶。幼儿时期是人格(包括情绪、情感)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幼儿教育应基于最生动、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灌输式教育虽然可以传授知识,却可能无形中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美国倡导“快乐教育”希望孩子从小培养内部动机,享受做某一件事的快乐。在美国每天晚上睡前进行20分钟的亲子共读成为大多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习惯,亲子共读正是基于生动、丰富、有活力的情感交流下的知识获取形式。而从幼儿阶段培养起来的良好阅读能力,正是一个人面对科技创新和异彩纷呈的信息时代所应具备的终身学习素质。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实践。科学家的创新实践是社会化和现实化的创新实践,学前儿童的创新实践是游戏化和模拟化的创新实践。学前儿童在游戏室里搭积木和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科学实验,是形式、目的不同而性质相同的创新实践。我国的人才培养,缺少的正是创新实践这个基础。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只是以已有的知识传授为基础,而不是以知识创新实践为基础。这样培养的有学历的知识性人才很难真正成为创新性人才。
在美国处处鼓励孩子尝试获得经验、认识真理,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除学科课程外,活动课程、潜在课程在美国学校也占有一定比例。如“做项目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做项目”的兴趣和本领。“做项目”包括“将自己所积攒的零花钱进行一次带有冒险性的投资并做出设计和规划”,“为自己购买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但必须做出产品质量比较和价格比较的市场调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设计并制作一样东西,并使这样的东西具有同类东西所不具备的功能”等。有的学校老师带着初小学生到街头做社会调查统计,锻炼孩子认识社会的本领。实践证明,“做项目”能够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独立性、合作性、勇为性,有助于开阔视野,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性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的中学阶段开设了百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与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追求大一统的教育模式颇相轩轾。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基本上属于“全盘必修制”,实行统一的课程、教材、进度,所有学生必须学习完全相同的课程,只讲共性,忽视个体差异,与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判若云泥。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基本要求。丰富的选修课课程可以满足个体兴趣和特长的发展。
在教育中强化知识创新实践活动,我国已启动有关改革措施。例如,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10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试行,同时初中和小学也进行试点,到2001年9月该课程及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验。研究性学习以其独特的创新和实践特性,成为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亮点。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选择研究专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相对于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探索,打破了原有的封闭教学状态,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综合、多元的学习机会,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强化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当一个生产组织面对纷至沓来的环境变化,为了生存、发展以及强化组织内在竞争能力和潜力所采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其核心内容在于将信息技术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跟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有人认为知识管理实际上是在培育人才的道路上把信息化推向纵深的必由之路。所以知识管理也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也就是使信息转化为可被人们掌握的知识,并以此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形式。知识管理重在培养集体的创造力和弘扬创新精神。因此,可以说知识管理是集信息管理、文档管理、营销管理、技术管理、专利管理、危机管理和资源(特别是人才)管理之大成。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知识管理更有着崭新的含义。一个组织、单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管理首先应当是面向世界的管理,是全方位地吸取来自境外的知识,是知己知彼的知识管理。人才强国中的知识管理必须是全方位开放式管理,因而为了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必须培育出熟悉知识管理的国际化人才,为此须营造信息/知识资源异常丰富的国际化环境,消减实际存在的“数字鸿沟”。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就是对集体知识与技能的捕获,而不论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否存在于数据库、印在纸上抑或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配到能够帮助企业发挥最大效益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佳的决策。
一般来说,无论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在培育创新人才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或先决条件,因此不言而喻,强化的知识管理势必会促进创新人才的知识更新和跃上新台阶。
3.跟踪创意经济
自主创新人才的又一近期热点乃是创意人才,或者叫靠头脑创造新型财富的人才。1998年,英国对创意行业的解释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广告、建筑、艺术品和文物鉴赏、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电子游戏、音乐、表演艺术、书刊出版、软件、电视广播、动漫、网络知识传播等都属于创意产业。
无疑,创意产业推崇个人创造和精神创新,强调文化、艺术、设计等为产品或服务提供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提升其经济价值。如今,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实践正走向全球,成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一大支柱,是许多城市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动力。
按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创意经济》一书中的论述,创意产业利用人脑的创造力而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目前,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可创造220亿美元产值,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美、英等国的增长速度超过12%。瑞典家居用品、韩国影视、日本动漫等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形成壮阔的创意经济浪潮。英国曾是制造业大国,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后,大量制造业向外转移。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并获取更高附加值,英国上下争论不休。布莱尔首相1997年上台后,首先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亲任工作组主席,随后设立创意产业局,负责相关扶持政策和产业规划。短短8年时间,创意产业局就在英国培育了12万家创意企业,每年产值高达600亿~700亿英镑。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竟占全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当规模化生产、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的时候,意大利人却着眼于精细生产和高附加值的“意大利制造”,在汽车、时装等工业设计、时尚创新及手工制作等方面狠下功夫,创意产业喷薄而出。中国靠10亿件服装出口换回1架波音飞机;美国人靠每年从国外收取专利费就有650亿~800亿美元。中国还在热衷于发展高资源消耗产业的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却在尽力压缩这类产业。按目前的能源消耗规模测算,美两国未来的能源需求趋势预测已能令人触目惊心了!
有人认为“创意”异于“创新”,将“创新”理解为工业革命时代技术层面的创造和更新,“创意”则更能反映知识经济社会中人的思维价值创造,是一种比“创新”更深层次的行为和思想活动。其实,创意不过是创新概念的纵深演进,创新涵盖创意,创意是创新的策动源、催化酶、头脑风暴、对知识/智能产品创造思维的升华,是信息化社会高屋建瓴式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文化和人才的才华释放。
4.借鉴国外培育创新人才经验
1)孕育创新人才较多的美国——我们在第3章中已就各国特别是美国的人才争夺态势作了一般介绍,这里就美国培育创新人才的系列做法再作简要陈述:
(1)政府大幅度科技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R&D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期保持2.3%以上,2002年以后甚至上升为2.8%;R&D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均经费一般在15万~20万美元之间;政府以商业合同方式资助企业创新开发,企业研发经费至少有12%取自政府;政府通过税收返还政策激励创新开发,一般退税率可达20%;政府以高额资金支持基础科学研究。
(2)加强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政府部门均制定了各种人才培育计划;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有选择地设立人才培训基金;国家科学基金(NSF)设立“总统青年研究奖”,每年颁发给200名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做出优异成绩的年轻科技人员。为了引进和留住国外科技创新人才,采取以H-1B技术工作签证法案引才;政府或者民间基金会以高额奖学金等做后盾吸引全球科技人员或有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充分利用美国丰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政府和诸多的公司、个人、慈善机构等设立的雄厚科研基金吸引人才(据统计,美国形形色色的基金会有约47000个,基金总额接近4000亿美元);重金聘用甚至高价收买特殊的科技创新人才;此外,凭借高额工资待遇、优越生活条件以及较自由的学术空气和较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实验设备、丰富的信息资源等,对国外科技创新人才存在一定吸引力。
(3)构建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首先是投资渠道多元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经费除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外,民间基金会成为科研经费的另一重要来源。其次是宽容失败的环境。美国各界人士都有一个共识:“允许失败”。他们相信大多数科技人员都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失败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这就保护了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不断创新提供了可能。再就是有着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较好环境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密切合作。
(4)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包括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构成较好的人才市场调节机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人才竞争机制;公平与多样化的分配机制;公开、公正的人才考评机制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及工作环境。
2)英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英国是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的西方科技“领头羊”,所以在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1)确立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英国政府于1994年发布创新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能——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而后又颁发一系列政府文件重申以创新为核心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2000年中,英国政府发布《卓越与机遇——面向21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白皮书,希望通过领先的基础科研和更加富有活力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强化科技进步。
(2)设立高等教育创新基金:政府设置“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以支持大学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3)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如保护发明专利、促进政府实验室和大学的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培训、推动中小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加强技术开发等。
3)日本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特色——日本是自明治维新后热衷现代科技开发的东方经济大国,在培育创新人才方面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经验和特色:
(1)实行多元化科技人才开发计划。例如,2002年起实行“240万科技人才综合推进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大量培养实战型科技人才计划”、“240万人终身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机构评价推进计划”,旨在培育企业需求的实用型科技人才,改革现有教育体制。
同年又实行“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由文部科学省每年选择资助50所大学的100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对每项科研项目资助5年,资助金额每年1亿~5亿日元不等,旨在建立一流的科技人才培育基地,培育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
(2)实行“科技人才培育综合计划”:该计划以培育富有创造性的世界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急需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和营造相应社会环境等为目标。
(3)坚持日本特色的创新理念:日本科技界从20世纪70年代起盛行一种日本特色的创新理念,即“综合就是创造”。所以在日本的大学教育中始终贯彻“放眼全球,为我所用”的方针,要求学生务必在校学习期间锻炼好综合创新的本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日本的各种科技期刊的论文中。与我国的有关论文相反,日本的科技论文的一大特色乃是对该学科的全球发展现状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经过综合归纳得出新的创意结论。